2010年7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10年7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10年7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10年7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10年7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育原理年月真题

0046820107

1、【单选题】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

德育特殊问题

德育一般问题

A:

德育特殊规律

B:

德育一般规律

C:

答D:案:B

解析: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

2、【单选题】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共产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

A:

国际主义教育

B:

集体主义教育

C:

答D:案:D

解析: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

3、【单选题】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其中处

于基础性层次的是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A:

法纪教育

B:

道德教育

C:

答D:案:D

解析: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其中处于基

础性层次的是道德教育。

4、【单选题】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从原始形态的德育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

德育形态,它产生于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A:

B: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C:

答D:案:B

解析: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从原始形态的德育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德育

形态,它产生于奴隶社会。

5、【单选题】人的品德发展的内因即动力是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

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之间的矛盾

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之间的矛盾

A:

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之间的矛盾

B:

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

答D:案:D

解析:<p>人的品德发展的内因即动力是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

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r></p>

6、【单选题】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

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是

语言说理法

实际训练法

A:

形象感染法

B:

品德评价法

C:

答D:案:B

解析: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

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是实际训练法。

7、【单选题】德育对社会意识的制约影响作用首先表现为

传递社会意识的作用

优化、升华社会意识的作用

A:

控制社会意识的作用

B:

创造、发展社会意识的作用

C:

答D:案:A

解析:德育对社会意识的制约影响作用首先表现为传递社会意识的作用。

8、【单选题】按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社会思想道德的内在逻辑和层次结

构,将德育基本内容作系统连贯的安排,是指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安排的

程式化

制度化

A:

序列化

B:

固定化

C:

答D:案:C

解析:<p>按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社会思想道德的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

将德育基本内容作系统连贯的安排,是指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安排的序列化。<br></p>

9、【单选题】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生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手段或中介物是

德育目标和德育对象

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A:

德育主体和德育客体

B:

德育评价和德育效果

C:

答D:案:B

解析: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生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手段或中介物是德育内容

和德育方法。

10、【单选题】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

激发品德发展动机

提高品德认识

A:

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B:

锻炼品德意志

C:

答D:案:A

解析:<p><spanstyle="color:rgba(0,0,0,0.68);font-family:微软雅黑;">德育

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span>激发品德发展动机​。<spanstyle="color:rgba(0,0,

0,0.68);font-family:微软雅黑;"></span><br></p><p><spanstyle="color:rgba(0,

0,0,0.68);font-family:微软雅黑;">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span>激发品德

发展动机。<spanstyle="color:rgba(0,0,0,0.68);font-family:微软雅

黑;"></span><br></p>

11、【单选题】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实际品德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德

育。这一德育原则是

知行统一原则

A: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B:

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C:

答D:案:C

解析: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实际品德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这

一德育原则是因材施教原则。

12、【单选题】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教师是

校长

政教处主任

A:

团委书记

B:

班主任

C:

答D:案:D

解析: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教师是班主任。

13、【单选题】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

前提和基础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A: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B:

评定学生操行

C:

答D:案:A

解析:<p>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

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r></p>

14、【单选题】班级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培养好班集体,教好全班学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A:

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B:

协调班集体与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教育力量

C:

答D:案:A

解析:班级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好班集体,教好全班学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

德。

15、【单选题】一个人要进行品德修养,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

主观条件是

自我品德评价能力和品德修养的自觉性

知识和经验

A:

知识和智力

B:

经验和能力

C:

答D:案:A

解析:一个人要进行品德修养,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主观条

件是自我品德评价能力和品德修养的自觉性。

16、【单选题】品德修养过程与德育、智育等教育过程相区别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

社会规范训练过程

教育者教育引导过程

A:

学校纪律约束过程

B:

自我品德陶练过程

C:

答D:案:D

解析:品德修养过程与德育、智育等教育过程相区别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自我品德陶练

过程。

17、【单选题】下列关于品德测评可能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由于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无法保证,因而品德测评是不可能的

对品德进行测评是困难的,但并非是不可能的

A:

青少年儿童的品德可以测评,成年人的品德不能测评

B:

成年人的品德可以测评,青少年儿童的品德不能测评

C:

答D:案:B

解析:对品德进行测评是困难的,但并非是不可能的。

18、【单选题】德育工作进行到一个阶段结束时,对德育效果或德育对象品德状况进行的综

合全面性的总的测评。这种测评是

平时性品德测评

总结性品德测评

A:

全面性品德测评

B:

单项性品德测评

C:

D:

答案:B

解析:德育工作进行到一个阶段结束时,对德育效果或德育对象品德状况进行的综合全面

性的总的测评。这种测评是总结性品德测评。

19、【单选题】一个人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是

家庭德育

学校德育

A:

社会德育

B:

社区德育

C:

答D:案:A

解析:一个人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是家庭教育​。

20、【单选题】在各种能力素质中,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是

组织德育活动的能力

语言能力

A:

开展德育科研的能力

B:

自我调控能力

C:

答D:案:A

解析:在各种能力素质中,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是组织德育活动的能力。

21、【简答题】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答案:1、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他认为,一切文化中儿童的道德发展都经

过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固有顺序。(1)前世俗水平。包括: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

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的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2)世俗水平。包

括:第三阶段,人际间的协调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四阶段,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

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3)后世俗水平。包括:第五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

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2、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他依据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以下一些道德教育观点。(1)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

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2)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循序渐进地进

行道德教育。(3)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巨大刺激作用。(4)倡导“道德

两难法”。

解析:考点: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22、【简答题】简述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

答案:(1)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德育是由社会生活条件特别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

但它一旦形成以后,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矛盾性、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积极能动性。德育与

其他社会因素既相区别,又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影响,就是德育独立性的一种表现。当然,

德育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德育并不是社会生活条件之外的某种独立实体,而是依存于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因素。(2)德育的继承性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和

德育的继承性是紧密联系的。德育有其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因而它在发展过程中,

必然要从多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发展阶段的成果,包括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成果来

丰富、发展自己,即使社会主义德育也不例外。

解析:考点: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

23、【简答题】为什么说教学是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答案:教学不仅是实施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校实施

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1)教学为学生品德及其能力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文化科学知识

基础和能力基础。(2)教学具有教育性,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3)教学是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

解析:考点:教学是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24、【简答题】品德测评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品德测评是德育过程的一个环节,因此,它在遵循德育一般原则的前提下,还应遵

循以下一些原则或基本要求。(1)方向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

(4)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5)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原则

解析:考点:品德测评的基本要求

25、【简答题】学校德育如何做好制度性管理?

答案:学校德育管理应该制度化,并通过和运用制度进行德育工作和管理。学校德育是有

规律可循的。把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加以总结概括,使之形成科学、健全的制

度,能使德育及其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保证德育工作质量和取得更大

的成效。(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激励性制度及其运用(3)约束性制度及其

运用(4)严格执行纪律

解析:考点:学校德育做好制度性管理的措施

26、【论述题】联系实际论述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的统一活动。

答案:(1)培养人的品德,这是古今中外以至未来各个社会、国家、地区、民族、阶级

等各种内容、形式、对象德育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是德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德育与其他

事物、其他社会现象包括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现象相互区别的本质特征;(2)它

表明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的统一活动,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

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活动;

(3)推动这一活动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

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着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受教育者个体的品

德。(4)这个一般定义表明,凡是影响人的品德的活动都是德育;如果失去培养人的

品德这一本质属性,那就不堪称其为德育了。(5)因此,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就是

德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德育的本质特征。

解析:考点: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的统一活动。

27、【论述题】联系实际,试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的作用。

答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的作用表现在:(1)建立家庭、社会、学校

三结合德育网络,可使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衔接,并在德育的方向上保持一致,增强

家长和社会两个方面人士的责任感,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力量统一起来。(2)

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德育网络,可使三者取长补短,从而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

(3)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培养年轻一代品德

的整体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三

者积极配合的前提和基础。但这三个方面的教育者在品德修养、文化素养、对德育及其责

任的认识上会存在各种差异,这就难免有时在一些问题上产生矛盾和分歧,冈此,三者要

真正形成综合一致的教育合力必须作出艰巨的努力。这就要求学校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家

庭、社会加强联系,同时,家庭和社会有义务大力支持学校德育工作,这样才能做好年轻

一代的德育工作。

解析:考点: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的作用。

28、【案例分析题】片断一:新世纪新阶段,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有人

用“吃的是薯片、用的是芯片、看的是大片、穿的是名牌”形容当代青少年,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社会环境对他们的深刻影响。调查表明,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比是8∶2。片断二:数字

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改变了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和话语体系,面对网

上海量信息、庞杂多样的信息,青少年的选择判断能力不强;面对现实世界、理想世界和虚

拟世界的碰撞与冲突,一些青少年无所适从,不知所向、不知所取,陷入网络以至不能自

拔,有的甚至沉溺于虚拟世界之中。青少年中出现了一种信息异化的情况,即信息是人创造

的,反过来又控制了人。片断三:市场经济具有两重性。其在资源配置的效率上,在社会

财富的积累速度上,在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市场经济容易使人们不择

手段地追逐金钱,反映在社会交往上出现了诚信缺失,反映在党政干部队伍上出现了权钱交

易,即便是学校校园也不再是净土了。片断四:独生子女已成为青少年的主体。独生子女

有他们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往往是自主精神和依附心理集于一体,自我期望值高和

自我控制能力弱并存,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相脱节。请就以上社会状况的材料片断分析社

会因素对人的品德发展的影响。

答案:1、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品德发展的影响(1)社会生活条件使生物因素提供的品

德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性。(2)社会生活条件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现实方向、水平、

速度和个别差异。2、生产方式对品德发展起根本性影响作用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是

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它决定着一定社会政治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