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年月真题
00467201810
1、【单选题】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
博比特
查特斯
A:
泰勒
B:
泰罗
C:
答D:案:A
解析: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形成了独特的课程开发理论——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2、【单选题】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课程》
《课程编制的原理》
A: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
《儿童与课程》
C:
答D:案:C
解析:《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拉尔夫•泰勒,1949
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确立其“课程基本原理”。
3、【单选题】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的深层价值追求是
技术兴趣
解放兴趣
A:
实践兴趣
B:
价值兴趣
C:
答D:案:C
解析: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的深层价值追求是“实践兴趣”。
4、【单选题】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夸美纽斯
卢梭
A:
裴斯泰洛齐
B:
C:
拉特克
答D:案:A
解析: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目的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
部艺术”,本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5、【单选题】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撰写的教育小说是
《爱弥儿》
《窗边的小豆豆》
A:
《夏洛的网》
B:
《教育漫话》
C:
答D:案:A
解析:1762年,卢梭发表了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论教育》,这部书是卢梭经过20
年的思考,用了3年的时间写成的,它是卢梭自已认为最满意、最系统的一部著作。在这
本书里,卢梭通过对他所设想的教育对象“爱弥儿”进行教育的过程来反对封建教育制
度,阐述他的自然教育思想。该书激烈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传统文化的腐败,
反对戕害儿童自然本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提出了一套适应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教育
程序。
6、【单选题】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
‘无教育的教学”’的教育家是
杜威
裴斯泰洛齐
A:
赫尔巴特
B:
罗杰斯
C:
答D:案:C
解析:赫尔巴特把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与传授文化知识视为同一个过程,从而在历史上第
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对后世影响深
远。
7、【单选题】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目标模式
审议模式
A:
过程模式
B:
工作模式
C:
D:
答案:C
解析: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过程模式。
8、【单选题】儿童在熟悉“萝卜”、“菠菜”、“西红柿”等概念以后再来掌握“蔬菜”这
一概念,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
A:
并列结合学习
B:
发现学习
C:
答D:案:B
解析: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几个概念或命题的基础上,进
一步学习一个概括或包容水平更高的概念或命题。题干中的学习是属于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上位学习。
9、【单选题】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中,推动学生学习的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
是
成功驱力
自我提高驱力
A:
附属驱力
B:
认知驱力
C:
答D:案:D
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中,推动学生学习的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是认
知驱力。
10、【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主导性
基本性
A:
基础性
B:
范例性
C:
答D:案:A
解析:范例的基本特征(范例选择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主导
性不属于范例的基本特征。
11、【单选题】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是
最近发展区
活动发展区
A:
接近发展区
B:
可能发展区
C:
答D:案:A
解析: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
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即儿童的“实际发展
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2、【单选题】“解释《失乐园》的意义,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
教学目标属于
生成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
A:
行为目标.
B:
表现性目标
C:
答D:案:D
解析:“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
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艾斯纳对于怎样制定“表现性目标”给出了相关例证:“参观动物
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通过使用铁丝与木头发展三维形式”等。“考察与欣赏《老
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表现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
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艾斯纳对于
怎样制定“表现性目标”给出了相关例证:“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通过
使用铁丝与木头发展三维形式”;“解释《失乐园》的意义”“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
的重要意义”等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表现性目标取向。
13、【单选题】课程开发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需要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
社会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
A:
儿童中心课程
B:
知识中心课程
C:
答D:案:C
解析:课程开发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需要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儿童中
心课程。
14、【单选题】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
法是
示范
呈示
A:
展示
B:
口述
C:
答D:案:B
解析: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是呈
示。
15、【单选题】“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此种观点属于学校课程
与社会生活关系的
主动适应论
被动适应论
A:
超越论
B:
整合论
C:
答D:案:B
解析: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
的工具。
16、【单选题】“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这种描述属于课程要
素中的
概念
原理
A:
方法
B:
技能
C:
答D:案:B
解析:题干中的定义属于课程要素中的原理。
17、【单选题】杜威在“经验课程”中谈到的“经验”是
儿童与环境的主动交互
教师与环境的主动交互
A:
家长与环境的主动交互
B:
知识与环境的主动交互
C:
答D:案:A
解析:“经验”是杜威教育理论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也是其课程论的灵魂。杜威在
“经验课程”中谈到的“经验”是儿童与环境的主动交互。
18、【单选题】学校非常注重国旗下讲话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学科课程
经验课程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答D:案:D
解析:学校非常注重国旗下讲话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这种课程类型属于隐性课程。
19、【单选题】把学生的作业室,称为“实验室”,兼有自修室、图书室、教室的作用。将
这种安排作为主要措施之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班级授课制
文纳特卡制
A:
凯勒计划
B:
道尔顿计划
C:
答D:案:D
解析:“道尔顿计划”亦称“道尔顿制”。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20世纪初创行的一种
个别化教学形式。其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自由,即学生在身心方面都能自己计划自己的
事情,自己克制自己的活动,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二是合作,即打破班级界
限,强调团体活动中的合作和交互作用,以使学生在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得到发展。题干中
的安排属于道尔顿计划。p260-p261
20、【单选题】将某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是
课程计划
课程实施
A:
课程采用
B:
课程评价
C:
答D:案:B
解析:将某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是课程实施。
2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课程实施阶段的课程是
理解的课程
A:
正式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
B:
经验的课程
C:
答D:案:B
解析:正式的课程不属于课程实施阶段的课程。
22、【单选题】奠定在“人种学”的假设和程序之上,对研究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的课程实
施模式是
“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A:
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
B:
信息传播模式
C:
答D:案:C
解析:奠定在“人种学”的假设和程序之上,对研究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的课程实施模式
是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
23、【单选题】下列表述的教学进程的做法,正确的是
用成人的认识方式逐步替代儿童认识方式
儿童的诸种表现都是最好的,成人不必干预儿童的认识发展,成人只是在紧急时刻干预儿
A:
童
B: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向于儿童间接经验的学习
在尊重儿童认识方式的特殊性的前提下使儿童认识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
C:
答D:案:D
解析:在尊重儿童认识方式的特殊性的前提下使儿童认识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这个表述
是正确的教学进程的做法。
24、【单选题】被称为“需要本位的评价”是
目标本位评价
目标游离评价
A:
效果评价
B:
内在评价
C:
答D:案:B
解析:目标游离评价也被看作“需要本位的评价”尽管目标游离评价不是一种完善的评价
模式“它没有正式的定义,没有组织结构的详细说明,没有数据采集与发布的体制,没有进
行的程序等等”,但是,作为一项指导评价的思想原则,它强调评价相对于课程计划的独立
性,强调对所有结果进行考察的重要性,强调对预定目标进行价值判断的必要性,这些都拓
展了评价的视野,对后来评价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5、【单选题】目标本位评价的典型代表是
布卢姆的评价体系
斯腾豪斯的评价体系
A:
斯塔克的评价体系
B:
普罗佛斯的评价体系
C:
答D:案:A
解析:布卢姆的评价体系是目标本位评价的典型代表。
26、【单选题】第四代评价的基本方法是
量的研究
质的研究
A:
文献分析
B:
理论思辨
C:
答D:案:B
解析: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有(1)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
心理建构过程;(2)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3)评价是一种民主协
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
参与者、评价的主体;(4)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1)把评价视为评价
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2)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
支配的;(3)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
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4)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
研究”方法。
27、【单选题】过程取向的评价对应于古巴和林肯所称谓的
第一代评价
第二代评价
A:
第三代评价
B:
第四代评价
C:
答D:案:B
解析:过程取向的评价试图使课程与教学评价走出预定目标的藩篱,强调把教师与学生
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者与具体
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合,都
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这种评价取向对应于古巴、林肯所称谓的“第二代评价。
p322
28、【单选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
国家
地方
A:
学校
B:
社区
C:
答D:案:C
解析:“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
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
划、设计、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
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
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
29、【单选题】认为“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而外部世界没有任何独
立性”,这种观点属于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
A:
社会建构主义
B:
温和建构主义
C:
答D:案:B
解析:激进建构主义认为“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而外部世界没有
任何独立性。
30、【单选题】在情境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
确立问题
自主学习
A:
协作学习
B:
效果评价
C:
答D:案:B
解析:自主学习是在情景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31、【简答题】简述夸美纽斯教学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案:(1)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2分)(2)兴趣与自发原理。(2分)(3)活动原
理。(1分)(4)直观原理。(1分)
32、【简答题】简述泰勒模式中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
答案:(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2分)(2)对当代生活的研究。(2分)(3)学科专家
的建议。(2分)
33、【简答题】简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答案:(1)从课程价值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到“公平发展”与
“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层面,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统一性。(2分)(2)必修课程与选
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即是说二者拥有同等的价值。(2分)(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渗
透、相互作用,二者有机统一,成为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2分)
34、【简答题】简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涵义及其功能。
答案:涵义: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
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1分)功能:(1)需要评估。(1分)(2)课程诊断与修
订。(1分)(3)课程比较与选择。(1分)(4)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1分)(5)成效
的判断。(1分)
35、【简答题】简述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
答案:(1)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
观念。(2分)(2)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2
分)(3)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
的基础之上。(2分)
36、【论述题】请结合教学实践,试述如何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
答案:(1)创设课堂讨论情境,提出富有挑战性的、真正吸引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与课
题。(3分)(2)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良好的讨论
氛围。(3分)(3)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题讨论习惯与规范。(3分)(4)结合教学
实践,论述充分。(3分)
37、【论述题】请评价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答案:评价:(1)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价值,因为他们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
质。(1分)忠实取向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1分)
课程创生取向则把处于具体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课程创造中的主体性解放出
来。(1分)相互适应取向把外部专家所开发的课程与对这种课程产生影响的学校情境、
社区情境的因素予以考虑。(1分)所以,三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2)三种取向各
有局限性。(1分)忠实取向把课程变革视为线性地实施预定的课程计划的过程,使课程
变革成为一个机械的、技术的程序,这就抹杀了课程变革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
主体价值。(1分)相互适应取向本身是比较模糊的,带有折中主义色彩。(1分)课程
创生取向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它要求教师不仅善于对专家开发的课程做出正确的判断、
选择和解释,更善于根据具体情境的特殊需要创造自己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也应成为课程
的主体。这种取向对实践界的要求很高,因此它推行的范围有限。(1分)(3)从忠实取向
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意味着在课程变革中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
“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2分)这体现了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053-21:2003 FR-D 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c.) -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 Part 21: Static meters for active energy (classes 1 and 2)
- 【正版授权】 IEC 60502-1:2004 EN-D Power cables with extruded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s from 1 kV (Um = 1,2 kV) up to 30 kV (Um = 36 kV) - Part 1: Cables for ra
- 【正版授权】 IEC 60669-1:1998+AMD1:1999+AMD2:2006 CSV EN-D Switche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fixed-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024年二月化粪池微生物活性定期检测与维护合同
- 创意粉笔毕业论文答辩框架
- 酒精壁炉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学校物理老师教学方案
- 酒水品鉴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纪念三八妇女节111周年活动方案
- 伺服系统与工业机器人课件第6章 伺服驱动器的参数配置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手册
- 中青剧院管理手册
- 《对话大千世界-绘画创意与实践》 第1课时 定格青春-向艺术家学创作
- CET46大学英语四六级单词EXCEL版
- 文化人类学完整版
- 2022年南通市特殊教育岗位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13888-2009在开磁路中测量磁性材料矫顽力的方法
- 《刘姥姥人物形象分析》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年产万吨丁二烯毕业设计
- TPM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林海雪原》知识点 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