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知识教学案例_第1页
古代文化知识教学案例_第2页
古代文化知识教学案例_第3页
古代文化知识教学案例_第4页
古代文化知识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化知识主讲教师孙永选古代文化知识姓氏古人的名字古人的号职官制度地理历法节气二十四节气姓氏姓是族号,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见于《春秋》的有二十二个,如:姒、子、姬、风、嬴、己、任、祁、芈、曹、董、姜、偃、归、曼、熊、隈、漆、允。氏是姓的分支。如华、向、乐、鱼是子姓的分支,孟、季、孙、游是姬姓的分支,申、吕、许、纪、崔、马是姜姓的分支。取氏的情况比较复杂。如官职名称(王、侯、司马),地名(郑、邓、邹),动物(马、牛),植物(杨、李、柳)。孔子则以祖先的字为氏(公孙嘉,字孔父)。汉代起姓氏逐渐不分。古人的号古人有号,往往自取。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也有人不止一个号,如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室名别号索引》(陈乃乾编)可用来查古人的名号。有地位的人死了以后,还有谥号。帝王都有谥号。谥号是对其一生功过的评价,多溢美之辞。如:文经纬天地武威强睿德桓辟土服远成安民立政穆布德执义献聪明睿知

康温柔好乐惠柔质慈民

明照临四方也有少数谥号是表示同情或批评的。同情的如:哀恭仁短折

愍在位遭忧

怀慈仁短折批评的如:隐违拂不成幽动静乱常厉杀戮无辜灵乱而不损炀好内远礼职官制度中央机构西周有司徒(掌教化)、司马(掌军队)、司空(掌工程)秦代设立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马,西汉末又改丞相为大司徒,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南北朝时实行三省分职制度: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隋朝起设立中央六部,一直沿袭到清代。吏部(官吏任免考绩)、户部(户口土地赋税)、礼部(典礼科举教育)、兵部(军事)、刑部(刑法狱讼)、工部(工程水利营造)。地方官吏品阶:魏分九品,历代沿袭。明清又各分正从,共十八级。地方的行政首长名称各代不一致,最多的是太守、县令。地理沿革九州:传说中的行政区域。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诸侯:据说周代分封八百诸侯。春秋十二主要诸侯国是: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战国时期,经过诸侯兼并,形成七个诸侯国:秦、魏、韩、赵、楚、燕、齐。行政单位:先秦实行分封制,秦代改为郡县制,二千年来县是最基本的行政区。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秦代是郡,汉代又称州,唐代叫做道,宋代叫做路。唐宋时县以上与州郡并行的还有府。元代在各地设立中央驻外临时机构,叫做省,明朝叫做布政司。清代又改为省,成了固定的行政单位。历法古代制定历法靠的是测日影、观天象。以日影周期为一年,月亮周期为一个月。一年有十二个月多一点。古代的历法有夏历、殷历、周历。现在通行的农历是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殷历以建丑之月为正月,正月比夏历早一个月。周历以建子之月为正月,正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置闰。月亮的运行周期29天多,用大尽30天、小尽29天来定朔(初一)。十二个月一般是354天,每年比太阳年少了约十一天,三年就设置一个闰月,第五年还要闰一次。十九年中要设置七个闰月。节气节气是按照太阳年制定的,与夏历的年不完全相合。古人根据日影平分定节气。最早的节气大约只有四个,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古书上叫做“分至”。后来再加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分至启闭”。二十四节气有节气和中气,互相间隔,立春为节气,雨水为中气,余可类推。中气所在的月份是固定不变的,没有中气的月份就是闰月。西汉初,二十四节气就已经齐全了,名称见于《淮南子》,沿用至今。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传统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新编二十四节气公历月份歌:一月小寒连大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