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_第1页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_第2页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_第3页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_第4页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背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他们想要的是更精彩更联系生活的知识。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它能使数学问题由抽象变具体,由复杂变简单。每次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学生总是兴致勃勃,教学效率也有所提高。现在的学生对电脑已经很熟悉了,有时让学生亲自用课件练习,学生也总能全神贯注地领会教学意图,同时,组织学生自己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新颖的数学活动中掌握了新知,达到教学预期效果。【教材简解】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唯一的曲线图形,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此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诸多直线图形。《圆的认识》教材编排思路是从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教学这部分内容,既能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也是为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目标预设】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画图、比较、猜想、上网搜索等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情感与态度目标: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美和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复习旧知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的平面图形,仔细想一想、搜一搜有哪些常见的平面图形?2.揭示课题演示:一个小球,小球的一端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住绳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提问:小球的运动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圆,然后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圆形”引入:对,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个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1中的四幅图提问: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上有圆吗?(学生上计算机点出圆)2.课件出示篮球图片提问:你认为它也是一个圆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指出: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所以球不是一个圆,但球的切面是圆形。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二)教学例21.介绍圆规构造(同时出示圆规实物与课件)在画圆时,我们通常会借助一个专门的工具,那就是圆规。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2.边讲解边演示圆规画圆的方法第一步: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板书:定长)第二步: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板书:定点)第三步: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板书:旋转)强调: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重心放在针尖一脚上;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3.尝试画圆讲述:现在请你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分别定为2㎝和4cm,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自己试着画两个圆。4.介绍圆心、半径和直径讲授: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学生标出圆心)讲授: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学生标出半径)提问:那你有没有发现圆规两脚间距离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学生比较后发现,圆规两脚间距就等于半径)讲授: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学生标出直径)强调:让我们再直观地来看看圆心、半径和直径。5.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题。(教材p97)三、深化感知(教学例3)1.认识半径特征(1)比一比:讲述:给大家10秒时间,看谁在自己的圆中画的半径最多!追问:还能继续画吗?能画得完吗?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半径有无数条,同时课件出示“无数条”半径)(2)量一量:提问:用直尺量一量这些半径,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半径都相等)(3)议一议:追问:你们手上圆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圆的半径长度相等吗?什么情况下半径的长度才相等?(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2.认识直径特征(1)猜一猜:提问: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这些直径都相等吗?(学生迅速反应:一个圆有无数条直径,它们都相等。同时课件出示“无数”条直径)(2)谈一谈: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对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有哪些认识?3.半径和直径的关系(1)讲述:我们已分别找到了半径和直径各自的特征,那么半径和直径之间还有关系?(同桌互相讨论后全班交流)指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讲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吗?(课件演示并板书:d=2r,r=d/2)(2)练习应用:(练习十七第1题)4.认识圆的对称轴提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有几条?在哪里?(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意见)强调:对称轴是直线,应严密地表述: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四、生活思考提问:你能用数学的角度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五、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圆的知识,你对圆形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疑问吗?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六、板书设计:圆的认识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都相等,定长直径都相等。定点d=2rr=d/2旋转【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在高年级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圆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着力体现这一理念:1、自主探索,凸显主体作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自主探索的理念贯穿其中,例如:让学生自主尝试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点等,在各个活动中力求使学生崭露出他们的个性和创新意识。2、联系生活,注重学以致用“生活即学问”,在教学时时刻注意数学的生活性。例如: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圆形;讨论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等环节,都注意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3、以生为本,引导构建新知在对圆的概念的要求上,并没有强加给学生圆的科学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行学习,在头脑中自然形成圆的概念,这样学生才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同时,结合学生的已有体验,组织学生在互联网条件下搜索相关知识,自主构建新知,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二一、课题引入1、课件出示:圆这样一个圆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物体?(月饼、月亮、硬币、钟面……)2、老师也收集了一组,瞧(出示图片)连大自然对圆也是情有独钟!(欣赏)3、有什么感受?难怪20xx多年前,伟大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研究完大量的平面图形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4、圆看起来很美,究竟是什么内在原因使得圆看起来那么美?现在就来研究圆的奥秘。二、在画圆中,解读“圆”的概念1、师:你能试着在纸上画一个圆吗?预设:利用圆形物体描圆;利用工具画圆(有小孔的木条、绳子、圆规)如果有学生用物体描圆,师则引导假如我们身边没有这些圆形物体,你准备怎么办?学生一下子想不出来,则课件出示:有小孔的`木条、绳子。2、学生说说利用工具怎样画圆,可以请学生演示。3、其实,很多同学知道还有专门的工具:圆规,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纸上画圆。大胆地猜一猜,这些同学之所以没能成功地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可能在哪儿出问题了?4、师: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用绳子画圆,工具不一样,画出来的却都是圆。这是什么道理?(预设:都绕了360度;都有一个中心点;两者画圆的原理是一样的。运动时与中心点的距离是一样的。)5、看到们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画一个圆,师作图,(教师画完半个圆后,停下。)想象一下,照这样画下去,会画出一会儿凹、一会儿凸的平面图形吗?预设:因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没有变;就是从这儿(手指圆上的点)到这儿(手指圆心)的距离没有变。只要距离不变,就不会画出一会儿凹、一会儿凸的平面图形了。6、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关系生看书自学反馈给黑板上(或自己画的圆画出一条半径、直径,再标上字母)7、学生画制定的圆:分别画r=2cm,d=2cm的圆三、在运用中体验圆与半径、圆心的关系让大家在一张正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怎么画?学生思考后动手操作、反馈预设:学生有不成功的作品,则让大家一起分析;有成功的作品让他说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在正方形画最大圆的关键:①如何找到圆心(圆的位置)②如何确定半径(圆的大小)师:(借助PPT动态演示找正方形中心点的过程)这就是圆心。接着确定半径,有了圆心和半径,就可以画出一个最大的圆。(让学生修正自己的作品)四、拓展与延伸师:其实,今天我们对圆的认识还是很初步,关于圆你还想学习知道些什么?(生说)师:圆与正方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汽车的车轮要用圆的,不用方的呢?这些问题,同学们课后去思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三教学目标:(1)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圆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初步体会通过观察事物获得猜想,通过验证得出结论这样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具:圆规、直尺、小球、圆形纸片、磁铁、双面胶。学具:圆形物体、白纸、水彩笔、直尺、圆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初步感受。(1)自然界中的圆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圆。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你知道吗?自然现象中也有很多圆,你们看这是光环,这是水纹,这是向日葵。这些都很美。(2)生活中的圆。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圆形的物体呢?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圆形的钟面。)(圆形的光盘。)(圆形的瓶盖、圆形的茶叶桶盖等)注意纠正学生的语言(篮球不是圆,它是球,不过它的切面是圆形的。)车轮是圆的。这是车轴,这是钢丝。(电脑演示)小结:似乎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物体做成圆的是为了美观,而有的做成圆的,就有一定的道理,象这种自行车的车轮就一定要做成圆的,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用自行车车轮为对象来研究、探索圆的特征。二、探索圆的特征。1、画车轮简图。(1)抽象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车轮进行简化。(电脑演示抽象化处理)(2)画图。这是一个车轮简图,你能很快地画一个车轮简图吗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用桌面上的一些工具或物体(圆形物体、圆规、水彩笔和尺),很快地画一个车轮的简图。(展示4-6个。)你是怎么画车轮上的圆的`呢?(依靠圆形物体画圆)(直接用手画圆)(用圆规画圆)(3)介绍圆规画圆。圆规是我们常用的画圆工具,用它来画圆,比较正确和方便。那我们先来认识圆规,它有两只脚,一只脚有针尖,另一脚可装铅笔尖。怎样用圆规规范地画圆呢?(1)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长度。(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3)把另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如果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大一点,那画出来的圆就(大),那这样画出来的圆就(小)。你会了吗?请你拿出另外一张纸,用圆规画一个大小合适的圆。2、原型启发,进行猜想。(1)观察、比较。同学们画出了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车轮简图,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些什么共同点?你能根据这些共同点,猜想一下:圆可能会有哪些特征呢?请把你的猜想和同桌交流一下。(2)交流、汇报。你有哪些猜想呢?(圆形物体可以滚动,没有角)(圆都有一个中心)(圆的中心到圆的边缘的距离相等)(3)小结:刚才我们猜想圆可能有这样一些特征,但这只是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还要通过进一步思考和验证啊。3、验证(1)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先来验证第一个猜想。你感觉圆会有中心吗?会有有几个中心呢?会有两个中心吗?圆的中心在哪儿呢?你能准确地找到这个圆形纸片的中心吗?请大家拿出事先剪好的圆片。自己想办法来找一找。找到了吗?你是怎样找到的呢?(用尺量的。)(用圆规找的。)(用对折的方法找的。)的确,把这个圆反复对折几次,获得了一些折痕,这些折痕的交点就是圆的中心。圆中心的这一点就是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针尖的位置,也叫做圆心,用小写字母o表示。(圆的中心改成圆心)。(3)下面我们来验证第二个猜想。(圆的中心到曲线上的距离相等)因为圆的中心叫圆心,所以这个猜想也可以说成圆心到曲线上的距离相等。这里的曲线上我们给它个名称叫圆上。(改成圆上)圆心到圆上的距离相等。这点在圆上吗?(在圆上);这点在(圆上),这点在圆上吗?(在圆外);这点在圆上吗?(在圆内);这点在(圆上),这点在(圆上),圆上到底有多少个点?(无数个)。那我们要验证这个猜想,不就是要验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吗?(板书加任意一点)真的都相等吗?你能验证吗?(请同学拿出刚才的圆片,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巡视(你是用量的办法,那你多量几条,增强点信心,把每条的长度记下来。)学生介绍验证的方法。量的方法;折的方法。你折了几次?折了4次,现在有八条线段等相等了,那我再折一次呢?(16条)再折一次呢?(32条)我再折一次,再折一次,再折一次,折无数次呢?(无数条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都相等了)这样,我们就能确定这个猜想是对的了。(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试验验证了猜想是正确的,这样我们通过对车轮这个具体事物的仔细观察,获得一些猜想,再通过验证,从而证实圆确实有这些特征(板书:验证),得出了结论,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同学们要仔细地体会掌握。4、进一步体会圆的本质。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进一步感受一下圆的特征。(1)线上的小球转动。我这儿有一个小球,系在一根线上,如果我捏住线的一端进行转动,假设手的位置不动,小球划出的图形是什么?我们用电脑模拟。(2)橡皮筋上的小球转动。我这儿还有一个同样的小球,系在一根橡皮筋上,同样来转动,看看这时小球划出的图形是什么?我们用电脑模拟一下;小球划出的是什么图形?(电脑演示)是圆吗?为什么第一小球划出的是圆,第二个小球划出的就不是圆呢?(因为第一个小球在转动时,手和小球的距离是始终保持不变的,所以划出的是圆。而第二个小球在转动时,手和小球的距离是在变化的,所以小球划出就的不是圆。)小结:通过这个小球游戏,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在一个圆中,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如果距离在变化,那小球划出的就不是一个圆。5、认识半径、直径。刚才我们认识了圆的特征,那数学家又是用哪些概念来描述圆的呢?请同学拿出教材,自学书本p116页到117页。看书的时候,你可以把重要的概念划一划、圈一圈、书后的问题可以试着想一想,答一答,有不懂的还可以问一问。有哪些概念啊?什么是半径?半径的两个端点在什么地方啊?那你在圆片上画一条半径,用小写字母r表示。有几条半径呢?为什么?这无数条都相等吗?什么直径?那你在圆片上画一条半径,用小写字母d表示。有几条半径呢?为什么?这无数条都相等吗?直径和半径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判断直径(电脑演示)5.判断题:(1)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2)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等。(3)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5厘米的圆要小。(4)直径的两个端点在圆上,那么两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就是一条直径。三、解释与运用。大家学得很好,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自行车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吗?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现在有两种自行车,一种车轮做成圆的,另一种车轮做成椭圆的,来看他们的运动情况。请大家想象一下,你坐在这两种不同的车上,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因为第一种车上,车轴到地面的距离不变)(在第二种车上,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在变化。)为什么在圆形车轮中,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不变化?(因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来认识它,解释它、运用它。请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圆规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并标上圆心,直径和半径。《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四一、课题引入1、课件出示:圆这样一个圆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物体?(月饼、月亮、硬币、钟面……)2、老师也收集了一组,瞧(出示图片)连大自然对圆也是情有独钟!(欣赏)3、有什么感受?难怪2000多年前,伟大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研究完大量的平面图形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4、圆看起来很美,究竟是什么内在原因使得圆看起来那么美?现在就来研究圆的奥秘。二、在画圆中,解读“圆”的概念1、师:你能试着在纸上画一个圆吗?预设:利用圆形物体描圆;利用工具画圆(有小孔的木条、绳子、圆规)如果有学生用物体描圆,师则引导假如我们身边没有这些圆形物体,你准备怎么办?学生一下子想不出来,则课件出示:有小孔的木条、绳子。2、学生说说利用工具怎样画圆,可以请学生演示。3、其实,很多同学知道还有专门的工具:圆规,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纸上画圆。大胆地猜一猜,这些同学之所以没能成功地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可能在哪儿出问题了?4、师: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用绳子画圆,工具不一样,画出来的却都是圆。这是什么道理?(预设:都绕了360度;都有一个中心点;两者画圆的原理是一样的。运动时与中心点的距离是一样的。)5、看到们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画一个圆,师作图,(教师画完半个圆后,停下。)想象一下,照这样画下去,会画出一会儿凹、一会儿凸的平面图形吗?预设:因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没有变;就是从这儿(手指圆上的点)到这儿(手指圆心)的距离没有变。只要距离不变,就不会画出一会儿凹、一会儿凸的平面图形了。6、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关系生看书自学反馈给黑板上(或自己画的圆画出一条半径、直径,再标上字母)7、学生画制定的圆:分别画r=2cm,d=2cm的圆三、在运用中体验圆与半径、圆心的关系让大家在一张正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怎么画?学生思考后动手操作、反馈预设:学生有不成功的作品,则让大家一起分析;有成功的作品让他说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在正方形画最大圆的关键:①如何找到圆心(圆的位置)②如何确定半径(圆的大小)师:(借助PPT动态演示找正方形中心点的过程)这就是圆心。接着确定半径,有了圆心和半径,就可以画出一个最大的圆。(让学生修正自己的作品)四、拓展与延伸师:其实,今天我们对圆的认识还是很初步,关于圆你还想学习知道些什么?(生说)师:圆与正方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汽车的车轮要用圆的,不用方的呢?这些问题,同学们课后去思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五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57-58页内容和“做一做”及第60页的第1—5题。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3、培养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下面这些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2、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3、出示圆片图形:(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钟面、车轮、水杯、碗口等)【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二、探索新知(一)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1、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自学课本p56-57(1)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纸片。(2)课本第58页动手折一折。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呢?(3)指出纸片的圆心、直径和半径。并在剪下的圆中分别标出。2、自学,教师巡回指点,发现难点。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个别学生上台指出。4、小组讨论:(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3)想一想: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半径、多少直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不在同一个圆中呢?(4)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板书:①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②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③在同一个圆里,d=2r;(2)第58页“做一做”第1题。【设计意图: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通过学生折一折、量一量、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了圆的特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二)画圆。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2、让个别学生说出老师刚才是如何画圆的。学生自学课本第57页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3、小组内画r=3cm的圆。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全班评比。4、完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仍然采用自学为主,让他们自己动手探索画圆的方法,充分尊重其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了画圆,掌握了画圆的技巧。】三、巩固练习1、判断,并说明理由。(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3)直径是半径的2倍。()(4)圆的半径都相等。()2、请试着用圆规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你能发现什么?说一说画圆的步骤和方法。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3、完成第60页的第2、3题。生独立完成后,再由学生自己讲评。4、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即第60页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查看,发现疑难。小组内评比,纠错。组长组织解决存在问题5、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四、总结梳理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还有什么提议吗?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改进。作业:完成第60页的第1、5题。板书设计:圆的认识①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②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③在同一个圆里,d=2r;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六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感受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感受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教学难点:应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初步认圆。1、欣赏关于圆的图片(课件出示),问:这些物体上都有什么?指名说说。2、同学们,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揭示课题:圆3、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同学们能说说你们在哪儿看到过圆吗?(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导入部分采用师生、生生对话形式,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二、引古导今,尝试画圆。1、设疑:同学们,猜猜看,古代人是怎样画圆的?2、引古:古代人可没有画圆的工具,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人是如何画圆的?(课件展示正方形切割成圆的过程)3、画圆:同学们也想画圆吗?今天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画圆,打开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快速地画一个圆。4、交流:你用什么画圆的?学生操作后展示,可能借助用硬币等圆形物体、绘图尺上的圆及圆规等工具画出圆。5、比较:以前你画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是用什么画的?通过今天画圆,你发现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发现: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是由曲线(有些学生可能说成是弯线)围成的图形。(设计意图:先设疑古代人是怎样画圆的,然后了解古代人是怎样画圆的,再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各种方法画圆,并感知与以前平面图形画法的区别,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三、认识圆规,学会画圆。1、介绍圆规(课件展示):刚才我们利用了不同的工具画圆,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了,我们通常会用专门工具画圆,它是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随意叉开,上面还设计了一个手柄,便于使用。2、圆规画圆:你们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分哪几步?画时要注意什么?3、讨论交流:指名学生说说用圆规画圆的过程。根据交流,归纳出画圆步骤(课件展示画圆步骤: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①猜想:我们在画圆时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画圆时要注意: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②老师示范画圆,生说步骤师提醒注意点。③学生画圆: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画一个圆,要求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定为4厘米。④比一比。引导学生感知借助用硬币等圆形物体、绘图尺上的圆画圆时的局限性。(设计意图:教材安排是先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再学习用圆规来画圆。这儿先安排学习用圆规来画圆,下面再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这样既优化了教材编排内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四、自主学习,认识名称。1、谈话: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它也有一个名称,叫什么?看看书上P94的一段文字是怎么说的?(同时板书圆心、半径、直径)2、自学圆的名称。3、交流:①认识圆心,谁来介绍什么是圆心?②认识半径,什么叫半径?(课件展示)③认识直径,什么叫直径?(课件展示)练习:指出谁是半径?谁是直径?4、学生用字母在刚才画的圆里标出表示圆心、半径、直径。5、总结:边总结边标出示范的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并用字母表示。(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生生、生本互动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五、合作探究,学习特征。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那么圆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圆,并将它剪下来。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手中的圆形纸片,看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主探究。课件出示讨论题:①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的呢?③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④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3、合作交流:①用画、折的方法来验证半径、直径有无数条。②用画、折的方法来验证半径、直径相等。③通过测量和推理的方法验证直径是半径的2倍,并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④通过把圆沿不同方向对折来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特征;互动交流,生成特征;测量推理,验证特征。学生在操作探究、合作交流中主动地获得了知识。)六、实践运用,反馈内化。我们知道了圆的画法,名称,特征,请同学们运用今天的知识解决几个问题。1、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对吗?(课件展示)①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②圆有无数条对称轴。③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4厘米的圆小。④画直径是6厘米的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2、数学书P94的练一练。3、在一个大圆里围着两个相等的小圆,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图略)4、P95练习十七的1、2两题。(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主要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的达程度。尤其是第三题的设计,更能了解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的情况。)七、拓展延伸,联系生活。1、(媒体展示)汽车比赛,看谁会赢。2、为什么轮子要做成圆形,轴心要装在哪儿?为什么?(设计意图:该题的设计主要体现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八、回顾总结,谈谈收获。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圆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用圆规正确地画圆。教学难点:归纳并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圆规、尺子、剪刀、绳、钉子、各种物体表面有圆形的实物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教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1)学生回忆交流: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2)今天我们要更深入地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2、列举生活实例。教师:在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1)展示教材图片: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手工艺品到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2)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圆吗?(学生列举回答。)【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的谈话直接引出课题,简洁明了,同时无形中也巩固了“圆是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学生对圆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主题图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圆,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圆的兴趣。(二)利用素材,尝试画圆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教师:如果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你会怎样画?预设:(1)利用圆形的实物模型的外框画圆;(2)用线绕钉子旋转画圆;(3)用三角尺;(4)用圆规……2、运用圆规画圆。(1)认识圆规。课件出示圆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圆规。圆规的组成:一只“带有针尖的脚”,一只“装有铅笔的脚”。(2)用圆规画圆。学生自己尝试画圆,边尝试边小结方法:定好两脚间的距离——把带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把装有铅笔的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教师:说说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预设:①固定住针尖;②两只脚之间的距离不随意改变。【设计意图】学习画圆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自主尝试的过程,从最初的利用实物外框、三角尺等工具画圆,让学生经历了从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运用圆规画圆,重点说说画圆时的注意事项,更是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三)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1、展示几份学生用圆规画的圆。提问:为什么都用圆规画圆,圆的大小都不同呢?这跟谁有关呢?(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半径……)2、自学教材,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概念。(1)教师:想了解更多圆各部分的名称吗?请你打开教材第58页,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学生看书自学。)(2)请将名称标在自己画的那个圆上,标注圆心(O)、直径(d)、半径(r)。(3)判断图中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同学画的圆,带着“为什么圆的大小不同、同学说的半径又是什么”等疑问,学生很好奇地自学教材内容,并在图上标注名称,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及时巩固了知识。3、结合画圆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半径和圆心。(1)刚才画圆时,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固定的点是圆心。(2)想画一个比刚才更小的圆,应该怎么办?想画一个更大的圆又该怎么办呢?画一个大小相同的圆呢?(3)小结: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由半径决定。)那圆的位置呢?(由圆心决定。)【设计意图】明确了各部分的名称,再让学生思考如何画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的圆,初步感受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将学生的实践操作提升到理论的层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探索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1、探究特征。(1)画一画:请每位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与刚才的圆的位置与大小都不同的圆,再画一个与刚才的圆大小相同的圆。(2)剪一剪:将三个圆剪下来。(3)折一折:选一个圆形纸片,沿任意一条直径折一折。(发现:沿直径对折,两侧完全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中心点为圆心。)2、探索直径和半径的关系。(1)画直径和半径:在一个圆内任意画它的半径和直径。(发现: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2)量一量:选择刚才画过的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分别画出半径和直径,并分别测量它们的长度。(发现: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半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一半,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八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57-58页内容和“做一做”及第60页的第1—5题。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3、3、培养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清小花朝珺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下面这些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2、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3、出示圆片图形:(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钟面、车轮、水杯、碗口等)【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二、探索新知(一)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1、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自学课本p56-57(1)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纸片。(2)课本第58页动手折一折。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呢?(3)指出纸片的圆心、直径和半径。并在剪下的圆中分别标出。2、自学,教师巡回指点,发现难点。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个别学生上台指出。4、小组讨论:(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3)想一想: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半径、多少直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不在同一个圆中呢?(4)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板书:①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②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③在同一个圆里,d=2r;《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清小花朝珺(2)第58页“做一做”第1题。【设计意图: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通过学生折一折、量一量、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了圆的特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二)画圆。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2、让个别学生说出老师刚才是如何画圆的。学生自学课本第57页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3、小组内画r=3cm的圆。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全班评比。4、完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仍然采用自学为主,让他们自己动手探索画圆的方法,充分尊重其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了画圆,掌握了画圆的技巧。】三、巩固练习1、判断,并说明理由。(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3)直径是半径的2倍。()(4)圆的半径都相等。()2、请试着用圆规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你能发现什么?说一说画圆的步骤和方法。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3、完成第60页的第2、3题。生独立完成后,再由学生自己讲评。4、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即第60页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查看,发现疑难。小组内评比,纠错。组长组织解决存在问题5、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四、总结梳理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还有什么提议吗?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改进。作业:完成第60页的第1、5题。板书设计:圆的认识①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②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③在同一个圆里,d=2r;圆的认识数学教案篇九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85-87。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3、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经过抽象、概括等能力训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5、体现数学来源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教学难点: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学准备:表格,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师: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课,大家还记得吗?师:你们瞧,小白兔在忙什么呢?(做车子)师:对呀,因为今年它种的白菜又获得了大丰收,它要用自己做的车子给山羊爷爷送一车白菜去。现在车身是做好了,可是还没有车轮呢,同学们,你们想想,要想使车子跑得又快又稳,小白兔该选择哪种轮子呢?(课件演示方形、三角形、椭圆、圆(轴不在圆心)各种形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