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2年6月5日,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成功对接距离地球表面400多千米的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天和核心舱() A.属于行星 B.属于河外星系 C.属于地球的卫星 D.已脱离地月系2.神州十四号飞船升空过程中,所经大气层() A.密度逐渐降低 B.气温逐渐降低 C.气流对流增强 D.气温先降后升【答案】1.C2.A【解析】【1题详析】天和核心舱在距离地球400km到450km的高度上以每90分绕地球飞行一圈而转动着,据此可知,天和核心舱属于地球的卫星,C正确。天和核心舱不属于行星、不属于河外星系、没有脱离地月系,ABD错误。故选C。【2题详析】神州十四号飞船升空过程中,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然后再进入高层大气。根据所学可知,地球大气层,随着海拔的升高,密度逐渐降低,因此神州十四号飞船升空过程中,所经大气层密度是逐渐降低的,A正确;地球大气层,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降低、升高,BD错误;地球大气层中只有对流层才有较强的对流运动,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没有对流运动,C错误。故选A。2022年1月28日,位于日本九州的樱岛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烟柱高达3400米,向四周弥散。下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此次火山喷发后蔓延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4.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使图中的环节()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答案】3.B4.C【解析】【3题详析】在地球圈层结构中,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火山灰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并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圈,故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或生物圈、岩石圈。故B正确,因此排除A、C、D,选择B。【4题详析】①环节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环节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火山灰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故地面辐射减弱,故C正确。因此排除A、B、D,选择C。下面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甲丙 C.乙丁甲丙 D.乙丁丙甲6.图中甲化石中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海生藻类 D.被子植物【答案】5.C6.A【解析】【5题详析】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后期,但在新生代快速发展,鱼类在晚古生代大量繁衍。因此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分别是三叶虫化石、鱼类化石、恐龙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即为乙、丁、甲、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析】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甲化石为恐龙化石,恐龙出现在中生代。该时期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苏铁纲、银杏纲、松杉纲等植物是主要的代表性植物。A正确,BCD错误。故选A。地-气系统(地面和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8月8.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海陆分布 B.洋流、大气运动 C.地形、海陆分布 D.地形、大气运动【答案】7.D8.B【解析】【7题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辐射差额>0,大气收入热量大于支出热量,气温将升高;相反,气温将降低。4月份到8月份,辐射差额>0,大气收入热量大于支出热量,气温一直在升高,所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8月份气温最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析】该地年总辐射差额是负值,说明通过大气收入的辐射热量小于支出的热量,而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由此推测大气从其他途径获得了热量。材料显示该地属沿海地区,获得热量的途径最有可能是暖流的增温作用以及风从海洋带来热量,即影响因素是洋流和大气运动,B正确。海陆分布和地形不能让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ACD错误。故选B。城市热岛强度反映城区温度与郊区温度的差异程度。山东某中学地理小组研究当地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根据数据绘制出该城市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和某年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9.关于该城市热岛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天弱高空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 B.白天强近地面气流由城区流向郊区 C.夜间弱高空气流由城区流向郊区 D.夜间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10.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郊区积雪保温作用强 ②郊区积雪积存时间长③城区供暖释放热量多 ④城区工厂生产停工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9.D10.C【解析】【9题详析】由图可知,白天12时-16时热岛效应强度最小,热岛效应强度最大应该出现在夜晚,因此白天弱,晚上强,故排除B、C。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市区形成低压,而周围郊区形成高压,风从郊区吹向市区,形成热力环流,高空相反。因此D正确、A错误。故排除A、B、C,选择D。【10题详析】冬季强降雪后,与城区相比,郊区人类活动相对较少,积雪积存时间较长,积雪反光能力强,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较少,使夜间地面辐射弱,气温偏低,城区和郊区气温差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②正确。积雪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但对大气没有保温作用,①错误。降雪对于工厂生产影响不大,不会造成大范围停工停产,④错误。强降雪后气温下降,城区家庭取暖能耗增多,废热排放量也增加,造成城区与郊区气温差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增强,③正确。因此②③正确,故选C。排除A、B、D,选择C。同一纬度不同海域的表层海水性质会有很大差异。下图示意不同海域的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M、N两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差异是() A.M密度大,盐度大,温度低 B.M密度大,盐度小,温度高 C.N密度大,盐度大,温度低 D.N密度大,盐度小,温度高12.影响M、N表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差异 B.洋流性质 C.大气运动 D.陆地径流【答案】11.A12.B【解析】【11题详析】M、N两地都在赤道附近,纬度相差不大,但是M附近有寒流流经,对附近区域起降温作用,N附近有暖流流经,对附近区域起增温作用,因此M温度低,N温度高,排除BC。M附近很少有河流注入,N附近有亚马孙河河水注入,对海水稀释作用显著,因此N盐度较低,M盐度较高;M温度低,盐度高,因此密度较大,N温度高,盐度低,因此密度较小,A正确,D错误。故选A。【12题详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影响M、N表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洋流性质,B正确。M、N都濒临海洋,海陆差异不大,A错误。两地都在赤道附近,主要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大气运动状况相差不大,C错误。陆地径流主要影响海水盐度,对海水温度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昌黎黄金海岸地处渤海湾西北岸,发育有链状沙丘、新月形沙丘等风成沙丘,风成沙丘下部发育滨海相砂砾岩沉积。下图为昌黎海岸翡翠岛风沙地貌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3.与该地海岸堆积地貌形成无关的是() A.海水运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冰川运动14.推测该地主导风向()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答案】13.D14.A【解析】【13题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的沙丘为风成沙丘,是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滨海相砂砾岩沉积与海水运动有关;该地为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流水作用显著,沙丘的沙源与陆地径流有一定的关系,当地的地貌受到流水作用的影响;但是该地纬度较低,海拔较低,没有冰川,因此与该地海岸堆积地貌形成无关的是冰川运动,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题详析】新月形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根据图中新月形沙丘的形态,可知,该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在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如下图)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5.滕老师站在八达岭长城上,能眺望到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16.图中() A.长城沿山脊修建,降低修建难度 B.铁路与等高线平行,缩短运输距离 C.长城沿等高线修建,方便观察瞭望 D.铁路“人”字形修建,降低线路坡度【答案】15.C16.D【解析】【15题详析】图中甲、乙、丁三地都被山脊遮挡视线,无法被眺望到。丙处海拔较高,与“八达岭关城”之间的地形部位为山谷,不会遮挡视线。C正确。因此排除A、B、D,选择C。【16题详析】读图可知,长城主要沿山脊线修建,不仅占据有利的地势,居高临下,而且直达山顶,控制制高点,便于防守与观察。但增加了修建难度,因此A错误;铁路与等高线平行,主要是为了降低修建难度,不能缩短运输距离,故B排除;长城沿山脊线修建,故C错误;铁路“人”字形修建,降低线路坡度,图中铁路线呈人字型,这样可以避开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故D正确;因此排除A、B、C,选择D。下图示意2020~2021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冰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7.渤海海冰的特点是() A.利用价值高,可解决华北缺水问题 B.近岸多,外海少,北部多,南部少 C.季节性强,1月份海冰面积最大 D.大量开采,能够改善生态环境18.相对于同纬度的黄海海域,山东半岛北部渤海海冰资源丰富的原因是()①受冬季风影响大②河流带来淡水,盐度小③海域封闭,风浪小④受陆地影响大,降温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析】根据材料可得,海冰含盐量较小,海冰淡化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问题但无法解决华北缺水问题,故A错误;海洋比陆地温度降温速度慢,最冷月应该为2月份。2月份海冰面积最大,故C错误。海冰开采难度大,不可以大量开采,若大量的开采海冰,会使得海水的盐度升高,改变海水生态环境。故D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得,渤海海冰近岸多,外海少,北部多,南部少,故B正确。因此排除A、C、D,选择B。【18题详析】同纬度的黄海海域与山东半岛北部渤海受冬季风影响相当,故①排除;山东半岛北部有河流注入河流带来淡水,盐度小,更易结冰,故②正确;山东半岛北部渤海海域封闭,风浪小,更易结冰,故③正确;该地接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降温速度快,因此海冰量大,故④正确;故组合②③④正确,因此排除A、B、D,选择C。石林地貌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下图为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9.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20.石林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A.储水条件改善 B.土壤厚度增加 C.地表趋于平坦 D.旅游资源增多【答案】19.D20.D【解析】【19题详析】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根据图示可知,丙地石灰岩保存量最多,即被侵蚀程度最弱,说明为地貌发育初期,甲地石灰岩保存量最少,即被侵蚀程度最强,说明为地貌发育后期,则乙为发育中期,所以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题详析】石林地貌发育,使得当地旅游资源增多,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D正确。石林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增加,储水条件变差,A错误。石林地貌发育,表明流水侵蚀作用强,因此会导致土壤厚度下降,B错误。石林地貌发育会导致地表崎岖不平,C错误。故选D。天然植被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一般按照类型有规律的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下图示意北半球大陆天然植被的分布规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1.影响甲、乙方向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热量、水分 B.光照、水分 C.水分、热量 D.水分、光照2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树叶坚硬的气候原因是() A.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热干旱 C.雨热同期 D.冬季温和多雨【答案】21.C22.B【解析】【21题详析】顺着甲方向由东到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从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到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顺着乙方向由南到北,纬度越来越高,热量条件越来越差,植被从热带季雨林,过渡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据此可知,影响甲、乙方向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水分、热量,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题详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排除AC。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气温高,植被蒸腾作用较强,但是同时降水少,叶片易缺水。树叶坚硬是指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角质层可以锁定叶面水分,减少叶片蒸腾。因此可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树叶坚硬的气候原因是夏季炎热干旱,与冬季气候关系不大,B正确,D错误。故选B。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红壤野外观测实践,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中写道:红壤,剖面呈土红色,腐殖质含量高,质地较黏重,透气性差,呈酸性,并绘制了土壤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3.该报告的两处明显错误是()①质地较黏重②腐殖质含量高③淀积层和淋溶层位置④母质层和母岩层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4.红壤形成过程中() A.成土母质决定淋溶层厚度 B.母岩是其有机质主要来源 C.高温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 D.地形坡度影响其土层厚度【答案】23.B24.D【解析】【23题详析】红壤具有有机质含量低、酸性强、土质黏重的特点,①不合题意。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红壤腐殖质含量低,②符合题意。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淀积层常与淋溶层相伴存在,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淀积层应位于淋溶层之下,③符合题意。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原始物质基础,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为坚硬的岩石,母质层位于母岩层之上,故④不合题意。故B正确。【24题详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中的养分状况,A错误;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主要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B错误;气温高,微生物活跃,分解速度快,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存,C错误;地形坡度大小影响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从而影响土层厚度,D正确;故选D。因此排除A、B、C,选择D。“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荆江从古至今都是长江洪涝频发的河段。下图为荆江河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5.图示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是()①地势低平,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④缺乏蓄洪、滞洪场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6.为防治荆江河段产生洪涝灾害,可采取的措施是()①上游修筑大坝②该河段裁弯取直③下游地区植树造林④该河段加固堤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25.A26.D【解析】【25题详析】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故①正确;该地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故②正确;该地为外流河,最终汇入海洋,故③错误;有专门的分洪区,故④错误;因此①②正确,故A正确,排除B、C、D,选择A。【26题详析】荆江河段容易产生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荆江河道弯曲、水流不畅,航运不利,也容易遭受洪涝灾害,所以治理的措施是要实施裁弯取直工程,故②正确;上游加固大坝,可以减少洪水的影响,故①正确;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因此③排除;该河段河水容易漫出河道,因此该河段加固堤防正确,故④正确;因此组合①②④正确,故排除A、B、C,选择D。山东是粮食大省,干旱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影响粮食安全。下图示意山东省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气温和干旱等级分区分布,其数值越大,越利于干旱的形成。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7.图中() A.降水量等级分区数值越大,降水越多 B.土壤含水量等级分区数值越大,墒情越好 C.气温等级分区数值越大,春季气温回升越慢 D.干旱等级分区中,最易形成旱灾的区域是ad28.实时监测和预报预警旱灾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导航系统、遥感技术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全球定位导航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答案】27.D28.B【解析】【27题详析】材料信息显示“其数值越大,越利于干旱的形成”,可知降水量等级分区数值越大,降水越少,A错误。土壤含水量等级分区数值越大,墒情越差,B错误。气温等级分区数值越大,春季气温回升越快,C错误。干旱等级分区中,ad两个区域的等级分区数值都比较大,是最易形成旱灾的区域,D正确。故选D。【28题详析】遥感主要通过遥感影像获取信息,主要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地理信息系统主要运用计算机系统对获取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分析。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据此可知,实时监测灾情运用遥感技术,预报预警需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存储和分析,运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B正确,ACD错误。故选B。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地球当天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下图为1990~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9.图示表明() A.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资源供给数量充足30.根据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减缓工业化进程 B.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答案】29.B30.C【解析】【29题详析】据图可知,生态超载日逐年提前,原因主要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消耗的速度加快,B项正确;资源更新周期变短,会使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提高,该日期应推迟,排除A项;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也会使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提高,该日期应推迟,排除C项;资源供给数量充足,地球承载的压力减小,该日期应推迟,排除D项。因此排除A、C、D,选择B。【30题详析】减缓工业化进程,不能使清洁能源早日开发,不利于地球生态超载日,A项错误;人口合理容量主要由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决定,不能主观调整,B项错误;为遏制生态超载日提前,人类应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项正确;地球能产出的资源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增加,D项错误。综上所述,排除A、B、D,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沿海地区的风向受背景风(季风)和海陆风的共同影响。下图示意冬季某日上海市某区域的气流垂直变化曲线,该日背景风为西北风。(1)下图示意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一画出A点风向____,并写出F1、F2、F3所代表的力____。(2)指出15:00近地面(<25m)的风向并分析其成因。【答案】(1)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F3:摩擦力(2)此时东南风。海陆温差大,海风风力大(海风强于背景风)。【解析】本道题主要我国沿海地区的风向为例,设置两道小题,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等相关知识,内容适中,难度适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小问1详析】根据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F1: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二步,根据南北半球画地转偏向力,此地为北半球,向右偏移,故F2地转偏向力;第四步,画出摩擦力,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故F3:摩擦力。画出图像如下:【小问2详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15:00此时陆地升温,海洋温度低,两者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海洋上形成高压中心,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且结合图示信息可得,近地面(<25m)与当日背景风向相反,背景风为西北风,故此时的海风从海洋上吹来,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因此此时为东南风,海风的风力强劲,大于当日背景风。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暑假,某同学到甘肃省河西走廊研学旅行。研学中,他沿着党河的流向与党河一起止步于敦煌西湖;他参观了当地的西瓜砂田,听技术人员讲解砂石覆盖土壤的作用。下图示意党河流域地形和4月末种植前砂田与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1)党河被称为敦煌母亲河,简述党河对绿洲形成的作用。(2)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砂石覆盖对砂田的作用。【答案】(1)形成冲积扇;汇集地表水,为绿洲提供水源。(2)砂石覆盖,利于水分下渗,蓄积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含水量。【解析】本题以党河流域地形和4月末种植前砂田与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及相关文字为材料,涉及河流对绿洲的作用、砂石覆盖对砂田的作用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析】党河在出山口位置形成冲积扇,为绿洲提供了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党河汇集地表水,为绿洲提供了水源,因此可知党河对敦煌很重要。【小问2详析】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砂石覆盖在砂田,砂石透水性好,利于水分下渗,蓄积雨水;同时减少地表径流,利于西瓜生长;砂石覆盖在地表,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含水量。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根据地质学家对黄土高原的研究发现,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底部的岩石成分并不一致,且黄土颗粒粒径呈现明显的由大到小的分布规律。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植被茂密,人们为获取更多的耕地以及建筑材料而大量砍伐林木、破坏植被,导致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下图示意黄土高原黄土粒径类型分布。(1)指出黄土颗粒粒径大小的分布规律,并从风力作用角度分析该规律的形成原因。(2)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自然原因。【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颗粒粒径由大到小。西北部沙漠广布,黄土受西北风侵蚀、搬运到黄土高原地区,随着风力减弱,粒径大的黄土颗粒先沉积在西北部,粒径小的颗粒后沉积在东南部。(2)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易侵蚀。【解析】【小问1详析】黄河中上游黄土粒度分布规律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总体为从西北向东南颗粒粒径由大到小。该现象与风力沉积的先后顺序及风力机械沉积分异规律有关。黄土是地质时期由西北风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带来的,风挟带黄土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运动的过程中,风力逐渐减弱,大的黄土颗粒先沉积下来,而小的黄土颗粒则随风运动得更远,所以越往东南方向,黄土粒度越小,因此粒径大的黄土颗粒先沉积在西北部,粒径小的颗粒后沉积在东南部。【小问2详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原因与其过渡带位置,植被覆盖率低,保持水土能力弱;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能力强;地表疏松,土层直立性强,容易被侵蚀;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地区GDP(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占比与人口数量在全国的占比之比叫做GDP与人口的匹配度,匹配度越高,意味着该地区人均产值越大,收入也越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在和将来的人口流向。下表示意我国部分省份匹配度。匹配度(T)省级行政区简称T≥2京、沪、津1≤T<2苏、浙、内蒙古、闽、粤、辽、鲁、瑜、吉、鄂0.6≤T<1新、青、陕、晋、黑、冀、豫、川、皖、湘、桂、赣、藏T<0.6黔、云、甘(1)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角度分析内蒙古匹配度较高的原因。(2)指出我国省际人口流向与匹配度的关系,并说明该现象对流入地区产生的影响。【答案】(1)内蒙古位于西北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数量少,所以人均产值大,匹配度较高。(2)由匹配度低的省份流向匹配度高的省份。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不利影响:加重城市管理难度;对环境产生巨大压力。【解析】本题以我国部分省份GDP与人口的匹配度相关内容为材料,涉及内蒙古匹配度较高的原因、人口迁移的方向及人口迁移的影响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析】“匹配度越高,意味着该地区人均产值越大”,结合材料信息可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在腾冲-黑河一线以西,人口密度小,人口数量少,所以人均产值大,匹配度较高。【小问2详析】人口总是由收入较低的地区流入收入较高的地区,材料指出“匹配度越高,意味着该地区人均产值越大,收入也越高”,据此可知,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由匹配度低的省份流向匹配度高的省份。该现象对流入地区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体现在为人口流入地区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弥补了劳动力不足;可以促进流入地经济持续发展。不利影响体现在人口的大量增加,会加重人口流入地区在住房、交通、教育等方面的管理难度;对流入地的环境产生巨大压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2年6月5日,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成功对接距离地球表面400多千米的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天和核心舱() A.属于行星 B.属于河外星系 C.属于地球的卫星 D.已脱离地月系2.神州十四号飞船升空过程中,所经大气层() A.密度逐渐降低 B.气温逐渐降低 C.气流对流增强 D.气温先降后升【答案】1.C2.A【解析】【1题详析】天和核心舱在距离地球400km到450km的高度上以每90分绕地球飞行一圈而转动着,据此可知,天和核心舱属于地球的卫星,C正确。天和核心舱不属于行星、不属于河外星系、没有脱离地月系,ABD错误。故选C。【2题详析】神州十四号飞船升空过程中,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然后再进入高层大气。根据所学可知,地球大气层,随着海拔的升高,密度逐渐降低,因此神州十四号飞船升空过程中,所经大气层密度是逐渐降低的,A正确;地球大气层,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降低、升高,BD错误;地球大气层中只有对流层才有较强的对流运动,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没有对流运动,C错误。故选A。2022年1月28日,位于日本九州的樱岛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烟柱高达3400米,向四周弥散。下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此次火山喷发后蔓延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4.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使图中的环节()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答案】3.B4.C【解析】【3题详析】在地球圈层结构中,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火山灰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并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圈,故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或生物圈、岩石圈。故B正确,因此排除A、C、D,选择B。【4题详析】①环节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环节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火山灰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故地面辐射减弱,故C正确。因此排除A、B、D,选择C。下面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甲丙 C.乙丁甲丙 D.乙丁丙甲6.图中甲化石中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海生藻类 D.被子植物【答案】5.C6.A【解析】【5题详析】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后期,但在新生代快速发展,鱼类在晚古生代大量繁衍。因此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分别是三叶虫化石、鱼类化石、恐龙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即为乙、丁、甲、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析】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甲化石为恐龙化石,恐龙出现在中生代。该时期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苏铁纲、银杏纲、松杉纲等植物是主要的代表性植物。A正确,BCD错误。故选A。地-气系统(地面和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8月8.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海陆分布 B.洋流、大气运动 C.地形、海陆分布 D.地形、大气运动【答案】7.D8.B【解析】【7题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辐射差额>0,大气收入热量大于支出热量,气温将升高;相反,气温将降低。4月份到8月份,辐射差额>0,大气收入热量大于支出热量,气温一直在升高,所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8月份气温最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析】该地年总辐射差额是负值,说明通过大气收入的辐射热量小于支出的热量,而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由此推测大气从其他途径获得了热量。材料显示该地属沿海地区,获得热量的途径最有可能是暖流的增温作用以及风从海洋带来热量,即影响因素是洋流和大气运动,B正确。海陆分布和地形不能让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ACD错误。故选B。城市热岛强度反映城区温度与郊区温度的差异程度。山东某中学地理小组研究当地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根据数据绘制出该城市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和某年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9.关于该城市热岛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天弱高空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 B.白天强近地面气流由城区流向郊区 C.夜间弱高空气流由城区流向郊区 D.夜间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10.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郊区积雪保温作用强 ②郊区积雪积存时间长③城区供暖释放热量多 ④城区工厂生产停工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9.D10.C【解析】【9题详析】由图可知,白天12时-16时热岛效应强度最小,热岛效应强度最大应该出现在夜晚,因此白天弱,晚上强,故排除B、C。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市区形成低压,而周围郊区形成高压,风从郊区吹向市区,形成热力环流,高空相反。因此D正确、A错误。故排除A、B、C,选择D。【10题详析】冬季强降雪后,与城区相比,郊区人类活动相对较少,积雪积存时间较长,积雪反光能力强,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较少,使夜间地面辐射弱,气温偏低,城区和郊区气温差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②正确。积雪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但对大气没有保温作用,①错误。降雪对于工厂生产影响不大,不会造成大范围停工停产,④错误。强降雪后气温下降,城区家庭取暖能耗增多,废热排放量也增加,造成城区与郊区气温差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增强,③正确。因此②③正确,故选C。排除A、B、D,选择C。同一纬度不同海域的表层海水性质会有很大差异。下图示意不同海域的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M、N两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差异是() A.M密度大,盐度大,温度低 B.M密度大,盐度小,温度高 C.N密度大,盐度大,温度低 D.N密度大,盐度小,温度高12.影响M、N表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差异 B.洋流性质 C.大气运动 D.陆地径流【答案】11.A12.B【解析】【11题详析】M、N两地都在赤道附近,纬度相差不大,但是M附近有寒流流经,对附近区域起降温作用,N附近有暖流流经,对附近区域起增温作用,因此M温度低,N温度高,排除BC。M附近很少有河流注入,N附近有亚马孙河河水注入,对海水稀释作用显著,因此N盐度较低,M盐度较高;M温度低,盐度高,因此密度较大,N温度高,盐度低,因此密度较小,A正确,D错误。故选A。【12题详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影响M、N表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洋流性质,B正确。M、N都濒临海洋,海陆差异不大,A错误。两地都在赤道附近,主要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大气运动状况相差不大,C错误。陆地径流主要影响海水盐度,对海水温度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昌黎黄金海岸地处渤海湾西北岸,发育有链状沙丘、新月形沙丘等风成沙丘,风成沙丘下部发育滨海相砂砾岩沉积。下图为昌黎海岸翡翠岛风沙地貌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3.与该地海岸堆积地貌形成无关的是() A.海水运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冰川运动14.推测该地主导风向()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答案】13.D14.A【解析】【13题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的沙丘为风成沙丘,是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滨海相砂砾岩沉积与海水运动有关;该地为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流水作用显著,沙丘的沙源与陆地径流有一定的关系,当地的地貌受到流水作用的影响;但是该地纬度较低,海拔较低,没有冰川,因此与该地海岸堆积地貌形成无关的是冰川运动,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题详析】新月形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根据图中新月形沙丘的形态,可知,该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在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如下图)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5.滕老师站在八达岭长城上,能眺望到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16.图中() A.长城沿山脊修建,降低修建难度 B.铁路与等高线平行,缩短运输距离 C.长城沿等高线修建,方便观察瞭望 D.铁路“人”字形修建,降低线路坡度【答案】15.C16.D【解析】【15题详析】图中甲、乙、丁三地都被山脊遮挡视线,无法被眺望到。丙处海拔较高,与“八达岭关城”之间的地形部位为山谷,不会遮挡视线。C正确。因此排除A、B、D,选择C。【16题详析】读图可知,长城主要沿山脊线修建,不仅占据有利的地势,居高临下,而且直达山顶,控制制高点,便于防守与观察。但增加了修建难度,因此A错误;铁路与等高线平行,主要是为了降低修建难度,不能缩短运输距离,故B排除;长城沿山脊线修建,故C错误;铁路“人”字形修建,降低线路坡度,图中铁路线呈人字型,这样可以避开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故D正确;因此排除A、B、C,选择D。下图示意2020~2021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冰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7.渤海海冰的特点是() A.利用价值高,可解决华北缺水问题 B.近岸多,外海少,北部多,南部少 C.季节性强,1月份海冰面积最大 D.大量开采,能够改善生态环境18.相对于同纬度的黄海海域,山东半岛北部渤海海冰资源丰富的原因是()①受冬季风影响大②河流带来淡水,盐度小③海域封闭,风浪小④受陆地影响大,降温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析】根据材料可得,海冰含盐量较小,海冰淡化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问题但无法解决华北缺水问题,故A错误;海洋比陆地温度降温速度慢,最冷月应该为2月份。2月份海冰面积最大,故C错误。海冰开采难度大,不可以大量开采,若大量的开采海冰,会使得海水的盐度升高,改变海水生态环境。故D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得,渤海海冰近岸多,外海少,北部多,南部少,故B正确。因此排除A、C、D,选择B。【18题详析】同纬度的黄海海域与山东半岛北部渤海受冬季风影响相当,故①排除;山东半岛北部有河流注入河流带来淡水,盐度小,更易结冰,故②正确;山东半岛北部渤海海域封闭,风浪小,更易结冰,故③正确;该地接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降温速度快,因此海冰量大,故④正确;故组合②③④正确,因此排除A、B、D,选择C。石林地貌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下图为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9.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20.石林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A.储水条件改善 B.土壤厚度增加 C.地表趋于平坦 D.旅游资源增多【答案】19.D20.D【解析】【19题详析】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根据图示可知,丙地石灰岩保存量最多,即被侵蚀程度最弱,说明为地貌发育初期,甲地石灰岩保存量最少,即被侵蚀程度最强,说明为地貌发育后期,则乙为发育中期,所以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题详析】石林地貌发育,使得当地旅游资源增多,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D正确。石林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增加,储水条件变差,A错误。石林地貌发育,表明流水侵蚀作用强,因此会导致土壤厚度下降,B错误。石林地貌发育会导致地表崎岖不平,C错误。故选D。天然植被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一般按照类型有规律的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下图示意北半球大陆天然植被的分布规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1.影响甲、乙方向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热量、水分 B.光照、水分 C.水分、热量 D.水分、光照2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树叶坚硬的气候原因是() A.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热干旱 C.雨热同期 D.冬季温和多雨【答案】21.C22.B【解析】【21题详析】顺着甲方向由东到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从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到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顺着乙方向由南到北,纬度越来越高,热量条件越来越差,植被从热带季雨林,过渡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据此可知,影响甲、乙方向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水分、热量,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题详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排除AC。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气温高,植被蒸腾作用较强,但是同时降水少,叶片易缺水。树叶坚硬是指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角质层可以锁定叶面水分,减少叶片蒸腾。因此可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树叶坚硬的气候原因是夏季炎热干旱,与冬季气候关系不大,B正确,D错误。故选B。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红壤野外观测实践,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中写道:红壤,剖面呈土红色,腐殖质含量高,质地较黏重,透气性差,呈酸性,并绘制了土壤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3.该报告的两处明显错误是()①质地较黏重②腐殖质含量高③淀积层和淋溶层位置④母质层和母岩层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4.红壤形成过程中() A.成土母质决定淋溶层厚度 B.母岩是其有机质主要来源 C.高温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 D.地形坡度影响其土层厚度【答案】23.B24.D【解析】【23题详析】红壤具有有机质含量低、酸性强、土质黏重的特点,①不合题意。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红壤腐殖质含量低,②符合题意。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淀积层常与淋溶层相伴存在,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淀积层应位于淋溶层之下,③符合题意。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原始物质基础,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为坚硬的岩石,母质层位于母岩层之上,故④不合题意。故B正确。【24题详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中的养分状况,A错误;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主要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B错误;气温高,微生物活跃,分解速度快,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存,C错误;地形坡度大小影响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从而影响土层厚度,D正确;故选D。因此排除A、B、C,选择D。“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荆江从古至今都是长江洪涝频发的河段。下图为荆江河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5.图示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是()①地势低平,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④缺乏蓄洪、滞洪场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6.为防治荆江河段产生洪涝灾害,可采取的措施是()①上游修筑大坝②该河段裁弯取直③下游地区植树造林④该河段加固堤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25.A26.D【解析】【25题详析】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故①正确;该地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故②正确;该地为外流河,最终汇入海洋,故③错误;有专门的分洪区,故④错误;因此①②正确,故A正确,排除B、C、D,选择A。【26题详析】荆江河段容易产生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荆江河道弯曲、水流不畅,航运不利,也容易遭受洪涝灾害,所以治理的措施是要实施裁弯取直工程,故②正确;上游加固大坝,可以减少洪水的影响,故①正确;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因此③排除;该河段河水容易漫出河道,因此该河段加固堤防正确,故④正确;因此组合①②④正确,故排除A、B、C,选择D。山东是粮食大省,干旱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影响粮食安全。下图示意山东省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气温和干旱等级分区分布,其数值越大,越利于干旱的形成。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7.图中() A.降水量等级分区数值越大,降水越多 B.土壤含水量等级分区数值越大,墒情越好 C.气温等级分区数值越大,春季气温回升越慢 D.干旱等级分区中,最易形成旱灾的区域是ad28.实时监测和预报预警旱灾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导航系统、遥感技术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全球定位导航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答案】27.D28.B【解析】【27题详析】材料信息显示“其数值越大,越利于干旱的形成”,可知降水量等级分区数值越大,降水越少,A错误。土壤含水量等级分区数值越大,墒情越差,B错误。气温等级分区数值越大,春季气温回升越快,C错误。干旱等级分区中,ad两个区域的等级分区数值都比较大,是最易形成旱灾的区域,D正确。故选D。【28题详析】遥感主要通过遥感影像获取信息,主要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地理信息系统主要运用计算机系统对获取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分析。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据此可知,实时监测灾情运用遥感技术,预报预警需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存储和分析,运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B正确,ACD错误。故选B。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地球当天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下图为1990~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9.图示表明() A.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资源供给数量充足30.根据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减缓工业化进程 B.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答案】29.B30.C【解析】【29题详析】据图可知,生态超载日逐年提前,原因主要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消耗的速度加快,B项正确;资源更新周期变短,会使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提高,该日期应推迟,排除A项;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也会使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提高,该日期应推迟,排除C项;资源供给数量充足,地球承载的压力减小,该日期应推迟,排除D项。因此排除A、C、D,选择B。【30题详析】减缓工业化进程,不能使清洁能源早日开发,不利于地球生态超载日,A项错误;人口合理容量主要由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决定,不能主观调整,B项错误;为遏制生态超载日提前,人类应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项正确;地球能产出的资源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增加,D项错误。综上所述,排除A、B、D,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沿海地区的风向受背景风(季风)和海陆风的共同影响。下图示意冬季某日上海市某区域的气流垂直变化曲线,该日背景风为西北风。(1)下图示意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一画出A点风向____,并写出F1、F2、F3所代表的力____。(2)指出15:00近地面(<25m)的风向并分析其成因。【答案】(1)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F3:摩擦力(2)此时东南风。海陆温差大,海风风力大(海风强于背景风)。【解析】本道题主要我国沿海地区的风向为例,设置两道小题,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等相关知识,内容适中,难度适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小问1详析】根据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F1:水平气压梯度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安徽省租赁房屋租赁合同解除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多功能会议场地租赁服务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版废渣运输合同环保评估与整改方案3篇
- 二零二五版公积金贷款个人公积金提取借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改造项目承包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房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检测维修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集成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机床设备采购与客户项目整体解决方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抖音广告创意策划与投放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新型环保建材生产与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合同3篇
- 常用静脉药物溶媒的选择
-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武汉科技大学
- 2024年预制混凝土制品购销协议3篇
- 2024-2030年中国高端私人会所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经营管理分析报告
- GA/T 1003-2024银行自助服务亭技术规范
- 《消防设备操作使用》培训
- 新交际英语(2024)一年级上册Unit 1~6全册教案
- 2024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与孵化合同
- 2024年电动汽车充电消费者研究报告-2024-11-新能源
- 湖北省黄冈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