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重庆市黔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重庆市黔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_第3页
重庆市黔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_第4页
重庆市黔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年度高一上11月考试地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本卷共24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年春节档硬核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氮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因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影片中地球之所以要逃离太阳系是由于()A.日心与地心距离发生变化 B.地球的体积、质量发生变化C.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发生变化 D.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生变化2.在地球流浪经历的A—B—C三个过程中,地球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A.行星—行星—行星 B.行星—卫星—卫星 C.行星—卫星—行星 D.行星—卫星—恒星【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提示了影片中地球之所以要逃离太阳系,是由于太阳的变化,太阳为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一部分。因此,D选项正确。ABC在材料当中并没有体现。因此,ABC项错误。故选D。【2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A位置时,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在B位置时,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地球成为木星的一颗卫星,比邻星是一颗恒星,到达C位置时,围绕比邻星运动,是比邻星为中心天体的恒星系统的一颗行星。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四看法”判断天体系统,天体系统至少由两个天体组成,单个天体不能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内部,质量较小的天体围绕质量较大的天体公转,如果某些天体只相互吸引达不到绕转的程度,就不能构成天体系统。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下列小题。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3.D4.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地震波。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地震波经过古登堡界面的变化和利用此原理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3题详解】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到此界面,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说明了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故选D。【4题详解】纵波波速要大于横波波速,海底油气矿藏属于液态物质,遇到此物质,横波消失,纵波先减小,后增大。故选A。不同的地质年代会有不同的生物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以下六种生物,曾经在古生代空前繁盛的有()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④⑤6.第一次主要的造煤植物和时期组合正确的是()A.裸子植物古生代 B.蕨类植物古生代C.被子植物新生代 D.裸子植物中生代【答案】5.D6.B【解析】【5题详解】被子植物、哺乳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为新生代第三纪,排除与②⑥有关的选项,爬行动物繁盛的时代为中生代,排除与③有关的选项;两栖动物、鱼类、蕨类繁盛的时代为古生代,①④⑤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6题详解】第一次造煤时期是古生代,古生代繁盛的植物是蕨类植物,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线索:1.时间变化: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动物演变: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初期(前寒武纪)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中期鱼类时代、后期两栖动物时代(古生代)爬行动物时代(中生代)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出现人类(新生代第四纪)。3.植物演变:海生藻类时代(前寒武纪)陆地蕨类植物时代(古生代)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被子植物时代(新生代)。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加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A.凹岸侵蚀 B.凹岸堆积 C.凸岸侵蚀 D.凸岸堆积8.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答案】7.A8.D【解析】【7题详解】河流形成的早期,河道比较平直,此时期的河流侧蚀比较明显。河流水在侧蚀过程中可能遇到河流两岸岩石软硬不同,较软的一岸侵蚀严重,逐渐形成凹岸,另一岸为凸岸。此后河流凹岸不断遭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河道向凹岸一侧不断弯曲),所以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凹岸侵蚀,A正确。故选A。【8题详解】A、自然状态下,湖水不可能大量流出,A错误;B、人类过量用水不属于自然原因,B错误;C、牛轭湖形成后,与原河道脱离。不受上游河道影响,C错误;D、牛轭湖是弯曲河流发生自然裁弯后的遗留河道,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经历若干年后变成封闭的浅水湖泊。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牛轭湖的形成和消亡为切入点,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湿地知识的迁移,难度较大。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一种地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类地貌底部比上部细的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 B.风沙磨蚀C.风力吹蚀 D.风力搬运10.下列地理景观形成与上图形成原因属于同一种类型的是()A.新月型沙丘 B.河滩鹅卵石 C.黄土高原 D.溶洞内石笋【答案】9B10.B【解析】【9题详解】该地位于我国西北,由于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如再加上基岩岩性的差异,风蚀柱常被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称风蚀蘑菇,是由于风力侵蚀形成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新月型沙丘、黄土高原都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AC错误;溶洞内石笋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D错误;河滩鹅卵石是流水磨蚀形成的,形成原因与上图属于同一类型,B正确。故选B。【点睛】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下左图为在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下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A.① B.② C.③ D.④12.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判断覆盖黑色尼龙网的季节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A.夏季,增加③,降低棚内温度B.冬季,阻止④,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夏季,削弱②,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冬季,增强①,提高农作物存活率【答案】11.B12.C【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为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⑤为大气辐射。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高,故太阳高度角较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华北平原弱少,即②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夏季光照强,黑色尼龙网可削弱过强的太阳辐射②,避免棚内温度过高,并减少作物水分蒸腾,C正确;黑色尼龙网不能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也不能阻止或增加地面辐射③,冬季不需要遮阳增强①,ABD错误。故选C。【点睛】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有些自然条件是可以改造的。镜面膜的作用是通过镜面反射,增加光照,该地位于东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部天空,所以镜面应挂在北墙。影响大气逆辐射强弱的是温室气体、水汽、杂质等,黑色尼龙网只能削弱太阳光照,对增加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作用不大。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A.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C.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晚,吹陆风14.冬季,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3.A14.A【解析】【13题详解】图中等压面为近地面的等压面,因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A处等压面同上凸,为高压,是因为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B处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是因为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增温快,比同纬度的海洋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冬季教室内温度较室外温度高,故教室内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教室地面处形成低压教室上空形成高压;教室外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处形成高压,对应上空则形成低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所以教室内的空气从上部流向室外,教室外的空气从近地面处流向教室内,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水平运动,形成风。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生长,但春季逆温天气频繁出现,茶园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当夜晚温度约降到4℃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图甲为风扇防霜冻的工作机理示意图,图乙为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A.9—10米 B.7—8米 C.6—7米 D.4米以下16.关于防霜冻风扇的工作机理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防霜冻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②防霜冻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③防霜冻风扇的转动会增加下层暖空气上升速度④防霜冻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提高下层空气温度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15.B16.D【解析】【15题详解】由右图可知通常情况下在4—8米之间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升高,有逆温层存在,高度为8m时大气温度最高,安装在78米之间有利于将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使茶树减轻或免受霜冻影响,故选项B正确。【16题详解】根据图所示,在8米高度附近,气温最高,风扇启动后,可把该处暖空气吹到茶树上,故可以防止茶树冻伤,①正确;风扇本身吹出的热风较少,难以防霜冻,②错;近地面(0~4米)存在空气对流运动,风扇吹下来的暖空气,会削弱近地面的对流运动,③错;防霜冻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提高下层空气温度,④正确。结合选择项可知,D正确。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如下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如下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A.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B.便于室内热量散发C便于采光 D.便于室内空气流出18.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中央为上升气流C.从水池流向四周 D.四周为上升气流【答案】17.A18.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17题详解】该建筑塔下中央有一水池,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塔下水池温度较周边温度低,盛行下沉气流,使得外部空气从顶部风塔进入辐合下沉到水池,“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便于室外空气流入然后下沉到水池。故选A。【18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外部空气从顶部风塔进入辐合下沉到水池,经水池降温后向四周飘散到各个房间,故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是从水池流向四周,故选C。【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同一地点的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20.如果此地为北半球,则①地的风向为()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答案】19.A20.A【解析】【19题详解】四幅图中图幅、比例尺、等压线间距都一样,则相邻两根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A正确。【20题详解】确定风向之前应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原则是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垂直,图中是由西北指向东南,又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因此风向最终应偏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后属于偏北风,A正确。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下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图中陆地蒸发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A.878 B.138 C.1313 D.872122.a、b为水循环主要环节,则()①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水汽②环节a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③环节b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④环节b可以向海洋输送水汽和热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21.B22.C【解析】【21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洋降水量和蒸发量都较陆地大,从左到右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了水循环中的海洋降水、海水蒸发、陆地蒸发、陆地降水(也就是说,降水总量为100单位,其中79单位的降水在海洋上,21单位的降水在陆地上;蒸发总量也是100单位,其中87单位的蒸发发生在海洋上,13单位的蒸发发生在陆地上)。因此,陆地降水量的单位数为21,又因为陆地蒸发量的单位数为13,二者相减即可得到入海径流量的单位数为8,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据图分析可知,a为大气水汽输送环节,b为陆地径流输送环节。环节a应为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①错误;大气水汽输送是由空气水平运动完成的,空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②正确;b为陆地径流输送环节,其中地表径流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③正确;大气水汽输送的是水汽和热量,陆地径流输送的是水和其他物质,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水循环是自然界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有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其主要环节有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3.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24.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23.D24.A【解析】【23题详解】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增加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正确;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误。故选D。【24题详解】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正确;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正确;“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可能降低江河水位,③错误;“雨水银行”有助于绿地发展,会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误;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人类影响水循环的最大环节:地表径流(如调水工程、水库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植树造林、铺设渗水砖、人工降水等有利方面;地面硬化、乱砍滥伐、围湖造田等不利方面。第Ⅱ卷本卷共四组题,共5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25.读海水表层温度、盐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两条曲线中,表示海水表层温度的是____,表示海水盐度的是____。(2)C、D两点纬度相同,C点数值低于D点的原因是什么?(3)请分析B点数值高的原因是什么?【答案】25.①.甲②.乙26.C点所处纬度陆地面积广大,陆上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洋,盐度低。27.B点位于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高。【解析】【分析】本题以海水表层温度、盐度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表面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表示海水温度的是甲。海水盐度变化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表示海水盐度的是乙。【小问2详解】图中显示,C海区位于60°N附近,当地海域附近有广阔的大陆,陆地上有许多河流发育,河流把大量淡水注入附近海域,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因此海水盐度较低,而南半球同纬度为广阔的海洋和南极大陆,几乎没有径流注入,导致海水盐度较高。【小问3详解】图中显示,B海区位于30°S附近,纬度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强,导致气温较高,蒸发量大;该纬度地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很难成云致雨,降水少,从而导致海水盐度高。26.如图是“某地区某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1)请指出A、B两条曲线所代表的的天气状况,并解释B曲线为什么呈现图示变化?(2)在法国罗纳河种植的葡萄,通常在葡萄架下铺设一层鹅卵石,请解释其作用?【答案】26.A晴天,B阴雨天。原因:白天,云层厚,反射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夜晚有云,大气逆辐射增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所以昼夜温差小。27.鹅卵石的铺设利于地表水的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保持土壤的水分;鹅卵石白天受日照时增温快,晚上传热快利于降温,使得葡萄园昼夜温差增大,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透气性好,利于生长。【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地区某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受热过程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白天阴天,天空多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白天阴天地面温度比晴天低,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白天阴天地面传给大气的热量少,因此白天阴天气温较晴天低。阴天夜间多云,由于云层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多并使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加强,所以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高所以阴天时昼夜温差小。所以A曲线是晴天,B曲线是阴雨天。【小问2详解】可从鹅卵石对水热条件改善的角度进行分析。鹅卵石能够有效地帮助保持土壤水分。在葡萄园中铺设鹅卵石,可以防止土壤水分的过度蒸发,有利于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从而为葡萄提供必要的水分;鹅卵石比热容小,白天受日照时增温快,晚上传热快利于降温,使得葡萄园昼夜温差增大,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鹅卵石之间孔隙大,有利于增加下渗和透气性。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1)当发生左图情况时,应出现于右图中的____时段。a、b两地气温____更高?此刻吹____(海、陆)风,其风向为____方向?(2)由材料一:“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填“变大”或“变小”)了。(3)按照右图,请比较海洋、陆地的一天当中气温峰值在时间上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答案】27.①.816时②.a③.海④.东北28.变小29.特点:海洋气温峰值滞后于陆地气温峰值;原因:海洋比热容高于陆地比热容,吸热慢,放热慢。【解析】【分析】本题以等压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陆风、风向的判断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左图中近海洋面等压面向高空凸,气压高于陆地近地面,说明海洋面附近气温低于陆地近地面,处于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