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建筑力学位移法位移法【学习目标】1.理解位移法的基本原理;2.理解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的确定;3.掌握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4.熟练掌握用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超静定刚架。【学习目标】【引言】位移法是分析超静定结构的另一种基本方法。力法是以结构中的多余未知力作为基本未知量,通过结构的变形条件建立力法方程求出多余未知力后,再求出结构的其它未知力。在一定的外因作用下,对于线弹性结构,结构的内力和位移之间恒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结构计算时,也可以将结构中的某些未知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先根据结构的平衡条件求出这些基本未知量,然后利用位移与内力之间的关系求出相应的内力。这个方法是以未知的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故称为位移法。位移法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一、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概念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常需要把所有的杆件全部处理成为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而各杆两端的位移则为单跨梁的支座位移。所谓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顾名思义就是杆件的横截面都相同、只有一跨的超静定梁(以下简称为单超梁),这样的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两端固定的单跨超静定梁、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单跨超静定梁和一端固定一端定向(滑动)的单跨超静定梁。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如图1.两端固定的单跨超静定梁、2.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单跨超静定梁3.一端固定一端定向(滑动)的单跨超静定梁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二、作用在单超梁上的外因作用在单超梁上的外因,分为有两种:一种是支座位移,另一种是荷载。1.支座位移:又可以分为支座转角和支座杆端相对线位移两种。(1)支座转角:
A、
B,规定以顺时针转为正,反之为负,如图。(2)支座杆端相对线位移:
,规定使杆端A、B连线的弦转角
产生顺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如图。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2.荷载:作用在单超梁上的荷载,一般有均布荷载、集中力、集中力偶三种,如图所示,其中均布荷载和集中力经常以向下为正,集中力偶以顺时针形式出现。基础层教学教学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三、单超梁在外因作用下的杆端内力1.单超梁受支座位移作用引起的杆件两端的内力——杆端内力单超梁在支座位移作用下,梁的支座反力及内力都可以用上一章介绍的力法求得。在位移法中,将单超梁由于支座位移作用引起的杆件两端的内力,称为杆端内力,分为杆端弯矩与杆端剪力,分别用MAB、FSAB等表示。其中杆端弯矩规定绕杆端以顺时针为正,绕支座(或结点)以逆时针为正;杆端剪力仍然规定绕杆端或绕支座(结点)以顺时针为正,如图所示。2.单超梁受荷载作用引起的杆件两端的内力——固端内力单超梁在荷载作用下,梁的支座反力及内力仍然都可以用上一章介绍的力法求得。在位移法中,将单超梁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杆件两端的内力,称为固端内力,分为固端弯矩与固端剪力,分别用、等表示,其中上角标F表示固端内力是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其中固端弯矩与上面杆端弯矩一样,也规定绕杆端以顺时针为正,绕支座(或结点)以逆时针为正;固端剪力仍然规定绕杆端或绕支座(结点)以顺时针为正。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为了计算方便,将三种单超梁受支座位移作用引起的杆端内力全部用力法求得,并列于表18-1中。其中称为单超梁的线刚度;将三种单超梁受荷载作用引起的固端内力也全部用力法求得,并列于表18-2中。
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表18-1单超梁的杆端内力(1)思考:第1栏中,若变成右边支座发生单位转角,结果怎样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表18-1单超梁的杆端内力(2)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表18-2单超梁的固端内力(1)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表18-2单超梁的固端内力(2)思考:若左右支座互换,结果又会怎样?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表18-2单超梁的固端内力(3)同样应注意:左右支座若互换的结果。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四、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如果单超梁受到支座移动(包括支座转角和支座杆端相对线位移)与各种荷载同时作用,则根据叠加原理,其杆端内力可以由表18-1和表18-2中的相应栏目的结果相叠加后得到。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1.两端固定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如图所示,两端固定单超梁受到支座移动与各种荷载同时作用,其中杆端A和B的角位移分别为θA和θB,A、B两端在垂直于杆轴AB方向的相对线位移为Δ,梁上还作用有外荷载,则其杆端弯矩和剪力分别为:
(18-1)
(18-2)2.一端固定另端铰支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如图所示,一端固定另端铰支单超梁受到支座移动与各种荷载同时作用,其中杆端A的角位移为θA,A、B两端在垂直于杆轴AB方向的相对线位移为Δ,梁上还作用有外荷载,则其杆端弯矩和剪力分别为:
(18-3)
(18-4)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3.一端固定另端定向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如图所示,一端固定另端定向单超梁受到支座移动与各种荷载同时作用,其中杆端A的角位移为θA,梁上还作用有外荷载,则该杆的杆端弯矩和剪力分别为:
(18-5)
(18-6)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上面的公式(18-1)~(18-6)称为等截面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它反映了杆端内力与杆端位移及所作用荷载之间的关系。该6个公式今后可以直接应用。例。如图单超梁,设i=EI/4,试作其弯矩图。已知:ϴA=8/i,
ϴB=4/i,q=6kN/m。解:如图。(注意杆端弯矩的正负)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作AB杆作弯矩图的步骤如下:(1)根据杆端弯矩的正负确定弯矩弧线的转向,由于MAB和MBA都为正,所以弯矩弧线绕杆端都是顺时针方向的;如图所示。(2)根据弯矩弧线的箭尾确定杆端的哪一侧为受拉侧,其中弯矩MAB弧线的箭尾在下面为下侧受拉,弯矩MBA弧线的箭尾在上面为上侧受拉。(3)将弯矩的竖标值画在杆端的受拉侧,并连虚线;(4)用区段叠加法作出该杆的最后弯矩图(由于AB杆段受均布荷载,所以在虚线叠加抛物线),如图所示。18.1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前面介绍的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主要是根据基本结构上添加约束处的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进行求解。位移法还可以先对基本结构建立典型方程,再进行求解。以如图所示刚架介绍建立位移法典型方程的步骤。该刚架有两个基本未知量,分别为结点B的角位移Z1和结点C的水平线位移Z2。
如果在结点B附加刚臂,可以阻止刚结点的转动;在结点C附加支座链杆,可以阻止结点水平位移。再令附加刚臂产生顺时针方向的转角Z1,附加支座链杆产生正向的位移Z2,得到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由于基本结构的受力和变形与原结构完全相同,但原结构上并没有附加刚臂和附加链杆,所以基本结构上附加刚臂上的反力矩F1和附加链杆上的反力F2均为零。即
(a)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根据叠加原理,把基本结构中F1、F2分解成下面三种情况的叠加:(1)基本结构在原荷载作用下的计算;(2)基本结构在Z1单独作用时的计算;(3)基本结构在Z2单独作用时的计算。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1)基本结构在原荷载单独作用下的计算:如图可以根据表18-2先求出各杆的固端弯矩和固端剪力,再根据B点的力矩平衡条件以及BA、BC杆端的固端弯矩求得附加刚臂上的反力矩F1F;根据剪力隔离体的平衡以及BA、CD杆端的固端剪力求得附加支座链杆中的反力F2F。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2)基本结构在Z1单独作用时的计算:如图使基本结构在结点B发生转角位移Z1,但结点C不动(即Z2=0)。根据B点的力矩平衡条件以及BA、BC杆端的杆端弯矩求得附加刚臂上的反力矩F11;根据剪力隔离体的平衡以及BA、CD杆的杆端剪力求得附加支座链杆中的反力F21。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3)基本结构在Z2单独作用时的计算:如图使基本结构在结点C发生结点水平线位移Z2,但结点B不动(Z1=0)。根据B点的力矩平衡条件以及BA、BC杆端的杆端弯矩求得附加刚臂上的反力矩F12;根据剪力隔离体的平衡以及BA、CD杆的杆端剪力求得附加支座链杆中的反力F22。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叠加以上三种情况,得基本结构在荷载和结点位移Z1、Z2共同作用下附加刚臂的反力矩F1和附加链杆上的反力F2,根据原结构的平衡条件,有:
F1=F1F+F11+F12=0(a)
F2=F2F+F21+F22=0根据叠加原理,F11、F21、F12、F22与Z1、Z2的关系为:
Fij=kijZj代入式(a)可得:
F1=k11Z1+k12Z2+F1F=0(18-8)
F2=k21Z1+k22Z2+F2F=0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式中符号意义:k11、k21——基本结构在刚结点产生单位转角位移Z1=1单独作用(而Z2=0)时,在附加刚臂上产生的反力矩和附加链杆中产生的反力;k12、k22——基本结构在结点产生单位线位移Z2=1单独作用(而Z1=0)时,在附加刚臂上产生的反力矩和附加链杆中产生的反力。在上面所有外因作用下引起附加约束的反力中,附加刚臂上反力矩的正负,规定与附加刚臂的正向转动方向一致,即顺时针方向为正;附加支座链杆上反力的正负,规定与附加支座链杆的正向移动方向一致,即位移向右使竖杆产生顺时针方向的弦转角为正。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公式(18-8)就是具有两个基本未知量Z1和Z2的位移法方程,称为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式(18-8)中的每一方程表示基本结构中与每一基本未知量相应的附加约束处约束力等于零的平衡条件。若原结构是具有n个基本未知量的结构,其基本结构就有n个附加约束,也就有n个附加约束处的平衡条件,即n个平衡方程。显然,可由n个平衡方程解出n个基本未知量,即:
(18---9)在建立位移法方程时,基本未知量Z1、Z2…、Zn均假设为正,即假设结点角位移为顺时针转向,结点线位移使杆产生顺时针转动。计算结果为正时,说明实际的位移方向与所设方向一致;计算结果为负时,说明实际的位移方向与所设方向相反。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例18-4用位移法典型方程计算例18-3所示刚架,作最后弯矩图。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刚架有两个基本未知量,即刚结点C的转角位移Z1和结点D的线位移Z2.在结点C加附加刚臂,在结点D加附加水平支座链杆,并使附加刚臂顺时针转动Z1,附加支座链杆向右产生位移Z2(使竖杆的弦转角为顺时针方向),得到基本结构如右图所示。(2)建立位移法典型方程F1=k11Z1+k12Z2+F1F=0F2=k21Z1+k22Z2+F2F=0(3)计算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令i=EI/4,则iAC=iBD=EI/4=i,iCD=3EI/6=2i
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1)基本结构在单位转角单独作用下的计算查表18-1,得到各杆端弯矩:作出单位弯矩图图,
如图。由单位弯矩图图以及结点C的力矩平衡,求k11根据平衡条件:∑MC=0,可得:k11
=4i+6i=10i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为计算k21,沿有侧移的柱AC和BD柱顶处作一截面,取柱顶以上横梁CD为剪力隔离体,如图所示,建立水平投影方程(只有作用)查表18-可得,;而所以: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2)基本结构在单位结点线位移单独作用下的计算查表18-1,得到各杆端弯矩作出单位弯矩图图,如图。由单位弯矩图图以及结点C的力矩平衡,求k12根据平衡条件:∑MC=0,可得:根据反力互等定理,得: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为计算k22,取柱顶以上横梁CD为剪力隔离体,如图,建立水平投影方程查表18-1,可得,所以: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3)基本结构在原荷载单独作用下的计算查表18-2,得到各杆的固端弯矩作出MF图,如图。根据基本结构的MF图以及结点C的力矩平衡,如图,求F1F根据∑MC=0,可得:F1F
=0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取柱顶以上横梁CD为建立剪力隔离体,如图,建立水平投影方程查表18-2,可得,所以,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
(4) 解位移法方程,求解Z1、Z2将系数和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与前面相同的方程)解得:()
()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最后弯矩图可以根据叠加原理求作,其公式为:各弯矩图如图所示。而结点位移:叠加以后,得到的最后弯矩图如图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总结本例用位移法的典型方程求解超静定结构的过程为:(1)确定基本未知量和建立基本结构。确定原结构的基本未知量即刚结点转角位移和独立结点线位移数目。在原结构产生刚结点转角位移处添加附加刚臂阻止其转动,在独立的结点线位移处添加附加支座链杆阻止其移动,并令附加约束发生正向的位移,得到基本结构。(2)建立位移法方程。根据基本结构在原荷载和结点位移共同作用下,在附加约束处的约束反力(力矩)等于零的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3)计算系数及自由项。作基本结构在单位结点位移Zi=1作用下的弯矩图图,再查表得到相关杆件的杆端剪力,由平衡条件计算方程的系数;作基本结构在荷载单独作用下的弯矩图MF图,再查表得到相关杆件的固端剪力,由平衡条件计算方程的自由项。(4)解位移法方程,求出基本未知量。(5)作内力图。利用叠加公式,计算结构各杆的杆端弯矩并作M图;利用各杆力矩平衡方程计算各杆杆端剪力并作Fs图;利用结点的平衡条件计算杆端轴力并作FN图。18.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位移法小结
位移法是以结构的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另一基本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位移法的求解思路、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及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基本结构及位移法方程的建立与求解。重点是会利用等截面直杆的杆端内力表和固端内力表计算各种外因影响下的杆端内力,并熟练掌握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具体内容如下:位移法小结1.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表示杆端内力与杆端位移及所受荷载之间的关系,是位移法的基本公式。单位杆端位移产生的杆件两端的内力称为杆端内力;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杆件两端的内力称为固端内力。位移法是以力法解得的三种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内力和固端内力作为计算基础。注意位移法中关于结点位移和杆端内力、固端内力的正负号规定。位移法小结
2.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结构上的结点位移,包括刚结点的转角位移和独立的结点线位移。刚结点转角位移的数目等于结构刚结点的数目;独立结点线位移的数目等于将刚结点改为铰结点后得到的铰接链杆体系成为几何不变所需附加的最少链杆数目。3.位移法是在原超静定结构的刚结点处附加刚臂、在独立结点线位移方向附加链杆后,变成的一个若干超静定梁的组合体,即位移法的基本结构。在基本结构上作用有原结构的原荷载以及附加约束产生正向的结点位移。4.位移法分为直接平衡法和典型方程法两种解题思路。直接平衡法是以杆件的转角位移方程为基础直接写平衡方程的方法,对应每一个刚结点的未知角位移,可以写一个结点力矩平衡方程。对应每一个独立的结点线位移,可以写一个截面剪力平衡方程。平衡方程的数目与基本未知量的数目正好相等。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也是平衡方程。是根据叠加原理,对每一个刚结点写一个结点力矩平衡方程;对应每一个独立的结点线位移写一个隔离体的剪力平衡方程。平衡方程的数目与基本未知量的数目也相等。位移法小结6.力法与位移法的比较位移法力法基本未知量独立的结点位移,基本未知量与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无关。多余未知力,基本未知量的数目等于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基本结构添加附加约束后的若干单超梁的一个组合体。对同一超静定结构,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唯一的。去掉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同一超静定结构可以选取多个不同的基本结构。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基本结构附加约束上的反力(矩)等于零,实质上是原结构应满足的平衡条件,方程右端项总为零。基本结构沿多余未知力方向的位移等于原结构相应的位移,实质上是位移条件。方程右端项也可能不为零(等于原来的位移)系数的物理意义Kij
表示基本结构由单位结点位移Zj=1单独作用时,在第i个附加约束上产生的约束力。δij表示基本结构在单位多余未知力Xj=1单独作用时,产生的Xi作用点沿Xi方向的位移。自由项的物理意义FiF
表示基本结构由原荷载单独作用时,在第i个附加约束上产生的约束力。ΔiF表示基本结构在原荷载单独作用时,产生的Xi作用点沿Xi方向的位移。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一、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通过上面的内容介绍可知,如果将超静定结构上每根杆件都变成单超梁,并求得两端的转角位移和垂直于杆轴的相对线位移,则各杆的内力均可根据公式(18-1)~(18-6)确定。由于超静定结构中的杆件是在结点处相互连接的,汇交于某刚结点处的各杆杆端位移相等,且等于结点位移。因此,在位移法中,基本未知量应是刚结点的转角位移和结点线位移。在计算时,应首先确定刚结点转角位移和独立的结点线位移的数目。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1.刚结点的转角位移由于结构满足变形协调条件,汇交于同一刚结点处各杆端的转角相等且等于刚结点的转角。所以,每一个刚结点只有一个独立的转角位移。在结构的固定支座处,其转角为零或是已知的支座位移;铰结点或铰支座处的杆端转角不是独立的位移,确定杆件内力时并不需要知道它们的数值,可不作为基本未知量。因此,超静定结构的刚结点转角位移未知量的数目就等于刚结点的数目。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刚架,A、B、C均为固定支座,它们的转角为零;结点E为铰结点;D、F都是刚结点,分别产生结点角位移
D和
F,在位移法中,未知量都用Z表示,结点角位移
D和
F分别用Z1和Z2表示。因此,该刚架有两个刚结点转角位移。为了限制刚结点的转角位移,需要在刚结点上施加附加刚臂“”。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2.独立的结点线位移在超静定梁及刚架的计算中,为了减少基本未知量的个数,使计算得到简化,通常忽略各杆的轴向变形对位移的影响,并假设结点转角θ和各杆弦转角φ都是微小的。因而认为受弯直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在变形后仍保持不变,这样,每一根受弯直杆就相当于一个约束,从而减少了独立的结点线位移数目。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图示刚架,A、B、C是固定端,由于AD、BE、CF两端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在微小位移的情况下,结点D、E、F都没有竖向位移。结点D、E、F虽然有水平线位移,但由于杆DE、EF长度不变,故三结点D、E、F均有相同的水平位移,用Z3表示。所以,该刚架只有一个独立的结点线位移。为了限制结点线位移,需要在结点上添加附加支座链杆“”下面介绍如何确定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独立的结点线位移其数目在位移法中,对于超静定刚架,由于不考虑各杆长度的改变,因此,独立的结点线位移数目,可以用几何组成分析的方法确定,即“结点铰结化、增设外链杆”的方法:把刚架所有刚结点和固定支座都改为铰结点,得到一个相应的铰接链杆体系,若此体系一般是几何可变或瞬变体系,则为使其成为几何不变所需添加的最少(支座)链杆数目即为原结构的独立结点线位移数目。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左图图示刚架,若把所有的刚结点和固定支座都改为铰结点,得到右图所示铰接链杆体系,它是几何可变的,但是添加一根非竖向链杆就能使其成为几何不变体系,因此,原刚架只有一个独立的结点线位移。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包括刚结点转角位移和独立的结点线位移,因此其数目等于超静定结构的刚结点转角位移和独立的结点线位移之和。图示刚架的全部基本未知量共有三个:即刚结点转角位移Z1、Z2和独立的结点线位移Z3。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图示刚架有三个刚结点E、F、G,因而有三个独立的结点角位移。其相应的铰接链杆体系如中图所示,需在结点E、G处加入两根水平附加链杆后体系才能成为几何不变。故原结构有五个基本未知量:即三个刚结点转角位移和两个独立的结点线位移。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二、位移法的基本结构在确定的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以后,在产生刚结点转角位移的刚结点上,添加附加刚臂“”,限制刚结点的转动;在产生独立结点线位移的结点上,添加附加支座链杆“”,限制独立的结点线位移。原超静定结构在添加了附加约束后,变成为若干单超梁的组合体即位移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结构。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18.2位移法的基本原理18.2位移法的基本原理以图示连续梁为例说明。图示等截面连续梁,设各杆的抗弯刚度都等于EI,线刚度都为(i=EI/l),在均布荷载作用下产生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变形。其中杆AB和杆BC在B点处刚性连接,在B端两杆产生相同的角位移
B。18.2位移法的基本原理18.2位移法的基本原理位移法研究时,设想将该连续梁的两根杆件经过处理,变成如图所示的单超梁,其中杆AB为两端固定梁在B端发生角位移
B;杆BC为B端固定、C端铰支的梁,在B端也发生角位移
B,且在梁上受均布荷载作用。如果能求得单超梁的支座转角
B,各单超梁即可以按照公式(18-1)~(18-6)计算杆端内力,作最后内力图。下面介绍如何计算角位移
B。为了实现上面的设想并进行计算,我们假设在连续梁结点B处加入一附加刚臂,其符号为“”,如图所示,附加刚臂的作用是约束B点的转动,而不能约束移动。由于结点B原来无线位移,所以加入此附加刚臂后,B点就不能产生任何位移了,即相当于固定端。于是原结构变成了AB和BC两个单超梁的组合体,我们称该组合体为位移法的基本结构。18.2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原来已受荷载作用,再使B点处的附加刚臂转过与实际变形相同的转角Z1=
B,就可使基本结构的受力和变形与原结构相同,如图。因此可以用基本结构代替原结构进行计算。在这里,Z1是刚结点的转角,是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由于Z1又是单超梁的支座位移,所以先假定为正,即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18.2位移法的基本原理研究基本结构上B点的平衡,如图所示,根据∑MB=0,可得:
MBA+MBC=0(a)其中MBA和MBC都为单超梁的杆端弯矩,对图示各杆可以按公式(18-1)~(18-6)计算,即:18.2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将MBA和MBC的表达式代入到上面的平衡方程(a)式中,可得:解得:()求得Z1为正,说明转角Z1(
B)与假设方向一致,即为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其代入到MBA和MBC的表达式中,可得
而A端的杆端弯矩为:18.2位移法的基本原理18.2位移法的基本原理求得各杆的杆端弯矩以后,就可以应用区段叠加法作出连续梁的最后弯矩图,如图所示。将其中作AB杆作弯矩图的步骤如下:(1)根据杆端弯矩的正负确定弯矩弧线的转向,由于MAB和MBA都为正,所以弯矩弧线绕杆端都是顺时针方向的;如图所示。(2)根据弯矩弧线的箭尾确定杆端的哪一侧为受拉侧,其中弯矩MAB弧线的箭尾在下面为下侧受拉,弯矩MBA弧线的箭尾在上面为上侧受拉。(3)将弯矩的竖标值画在杆端的受拉侧,并连虚线;(4)用区段叠加法作出该杆的最后弯矩图(由于AB杆段无荷载,所以可以将虚线直接变成实线),如图所示。18.2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归纳上面位移法的思路,其过程如下:1.位移法是以结点位移(刚结点转角为其中之一)作为基本未知量,通过添加附加约束限制结点位移(附加刚臂限制刚结点的转动,其他形式的结点位移用其他约束限制),使原超静定结构变成若干单超梁的组合体,即位移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结构;2.在添加附加约束处列出相应的平衡条件。例如附加刚臂限制了刚结点的转动,所以建立的平衡条件为力矩平衡条件;3.根据公式(18-1)~(18-6)分别列出各单超梁在原荷载以及支座位移共同作用下的杆端内力表达式;4.将表达式代入到平衡条件中,求出结点位移值;5.将求得的结点位移值再代回到杆端内力表达式中,求出各杆端最后内力,作出最后内力图。18.2位移法的基本原理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一、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在位移法计算连续梁时,一般情况下,只有刚结点转角位移而没有结点线位移。所以,只需要在刚结点上添加附加刚臂,即可取得基本结构。例18-1用位移法计算如图所示连续梁,并作内力图,已知EI=常数。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连续梁有一个刚结点B,基本未知量为结点B的转角位移Z1
。在结点B加附加刚臂,并使刚臂顺时针转动Z1,得到基本结构如图所示。(2)建立平衡条件:如右图所示,根据基本结构上添加附加刚臂B处的力矩平衡条件,即:∑MB=0,可得:MBA+MBC=0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对基本结构来说,在加了附加刚臂后,AB杆变成为两端固定的单超梁,BC杆变成为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单超梁,所以可以根据公式(18-1)~(18-6)分别列出杆端弯矩表达式,令i=EI/24,则iAB=3i,iBC=4i
,因此: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3)将杆端弯矩表达式代入平衡条件,得:24iZ1-12=0解得:()求得的Z1为正,说明刚结点B的转角为顺时针方向转动。(4)求各杆端最后弯矩,作最后弯矩图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根据各杆端最后弯矩作弯矩图,如图所示,其中AB杆与BC杆根据各自的最后杆端弯矩正负,可作示意图如图所示,显然AB杆两端都是上侧受拉,BC杆的B端也是上侧受拉。用区段叠加法可以作出最后弯矩图。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5)根据弯矩图作剪力图分别截取AB杆与BC杆画隔离体的受力图,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以推导出公式(过程略)(18-7):
上面式中为将AB当作简支梁时在原荷载作用下AB杆A端的剪力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所以: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根据各杆端最后剪力作剪力图,如图所示。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总结本例,位移法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在原结构上添加附加约束,并使附加约束产生正向的位移,从而得到基本结构后,需要分析原结构各杆都变成了哪一种单超梁,并受到哪些作用?(从而可以写出各杆端的转角位移方程)二是应建立什么平衡条件?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二、位移法计算无侧移刚架无侧移刚架的各结点只有转角位移而没有线位移,这种刚架的计算与连续梁完全相似,下面举例说明。例18-2用位移法计算如图所示刚架,作弯矩图。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刚架有两个刚结点B、C,没有结点线位移,基本未知量为结点B、C的角位移Z1和Z2。在结点B、C添加附加刚臂,并使刚臂分别顺时针转动Z1和Z2,得到基本结构如图所示。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2)建立平衡条件:根据基本结构上添加附加刚臂处的力矩平衡条件,可得:∑MB=0,
∑MC=0即:MBA+MBC+MBD=0,MCB+MCE=018.4位移法的计算示例(3)根据公式(18-1)~(18-6)分别列出上面的杆端弯矩表达式令i=EI/4,则横杆i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aieiui》课件
- 个人车辆挂靠协议书
- 2024年度高级法律顾问聘用协议2篇
- 基于2024年度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合同
- 2024年大数据分析与运用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融资合同:新能源项目开发与股权融资协议2篇
- 租房协议书合同范本
- 美食城合作协议美食节合作协议书
- 【高院案例】发包人未能提供符合条件的施工现场导致合同解除案
- 污水处理厂排污合同范本5
- 眼睑手术介绍与手术方法
- 《斯蒂芬·库里》课件
- 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预案
- 基于大数据的施工安全预警模型
- 媒体法与新闻报道媒体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定
- 2024年中国科学院机关应届生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同步练习(含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机考理工英语3
- 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点质量管理自查表
- 神经内科常用特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