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_第1页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_第2页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_第3页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_第4页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帷幕的厚度(m)。15.2.5当含水层厚度大,隔水层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帷幕,隔渗帷幕深度应满足抗渗流稳定性要求,并宜采取与基坑水平封底截水或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的截水方案。15.2.5竖向隔渗帷幕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落底式帷幕,另一种是隔水层相对较深,帷幕悬挂在透水层中。前者防渗计算时,只需计算通过防渗帷幕的水量,后者还需考虑绕过帷幕涌入基坑的水量。15.2.6水泥土搅拌桩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帷幕时,搅拌桩直径宜采用450~800mm;单排搅拌桩帷幕的搭接宽度,当搅拌深度不大于10m时,不应小于150mm;当搅拌深度为10~15m时,不应小于200mm;当搅拌深度大于15m时,不应小于250mm;2当基坑较深及地下水丰富时,可采用两排或多排搅拌桩形成截水帷幕并加固土体,搅拌桩排间距不宜大于0.8倍桩直径;3搅拌桩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取0.6~0.8,水泥掺量宜取土的天然质量的15~20%;4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15.2.6水泥土搅拌桩隔渗帷幕较深时桩体下部易出现分岔现象造成渗水、渗砂,因此本条规定了水泥土搅拌桩的搭接长度以确保帷幕质量。其他形式的隔渗帷幕也同样应考虑上述情形。长螺旋搅拌桩可参照执行。15.2.7高压喷射注浆设计及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压喷射注浆可分为旋喷注浆和摆喷注浆等类型;根据工程的需要和机具设备条件,高压喷射注浆可分别采用单管法、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2高压喷射注浆的有效直径应通过试验确定,缺少试验资料时,可根据土的类别及其密实程度,高压喷射注浆工艺,按工程经验采用;3单排水泥固结体的搭接宽度,当注浆孔深度不大于10m时,不应小于150mm;当注浆孔深度为10~20m时,不应小于250mm;当注浆孔深度为20~30m时,不应小于350mm。对开挖较深、渗透性较强的地层,可采用双排高压喷射注浆帷幕,排距宜采用0.75倍桩直径;4可采用摆喷形成板墙状帷幕,摆喷厚度不宜小于300mm;板墙状帷幕宜采用折线连接,当水头较高和防渗要求较高时,可设置双墙折线连接形式;5高压喷射注浆单管及二重管法的高压水泥浆液的压力应大于20Mpa;三重管法高压水射流的压力应大于25Mpa,低压水泥浆液流的压力宜大于1.0Mpa,气流压力宜大于0.7Mpa,提升速度可取0.10~0.25m/min;6高压喷射注浆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取0.8~1.2,水泥掺量宜取土的天然质量的25~40%。注入水泥浆液的相对密度宜取1.5~1.6,返浆相对密度宜取1.2~1.3;7高压喷射注浆施工应分为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先用钻机成孔,同时应记录地层情况,校核设计要求,钻孔位置偏差应小于50mm,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第二道工序为喷射注浆,把注浆管插入孔中,使喷嘴达到设计标高,在喷射注浆参数达到规定值后,按旋喷或摆喷工艺要求,提升注浆管,由下而上喷射注浆,注浆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8对需要扩大喷射注浆范围或提高强度的工程,可采取复喷措施;9当注浆孔临近已有建筑物基础时,应采取速凝浆液、大间距隔孔喷射或废浆回灌等措施。15.2.7高压喷射注浆的施工作业顺序应采用隔孔分序进行,相邻孔喷射注浆的时间间隔不宜小于24h。采用与排桩咬合的高压喷射注浆帷幕时,应先进行排桩施工,后进行高压喷射注浆施工。高压喷射注浆水泥掺量应根据单、二、三重管不同工艺结合地层条件,以现场试验确定。在卵石、圆砾等巨粒土地层中,二、三重管高压喷射注浆施工质量较差,应慎用。15.2.8在基坑预降水期间应根据坑内外水位观测结果检验截水帷幕的可靠性,当存在渗漏时,应采取渗漏封堵措施。15.2.9在基坑预降水期间发现存在渗漏时,一般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在渗漏。15.2.10截水帷幕的施工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的有关规定。15.3集水明排15.3.1当基坑不深、涌水量不大、坑壁土体比较稳定,不易产生流砂、管涌和坍塌时,可采用集水明排疏干地下水;当基坑底部为软土或松散砂土时可采用盲沟排水。15.3集水明排15.3.1明沟排水是收集坑中和坑壁局部渗出的地下水和其他施工时的地面水。地下水有一定的水力坡度时,集水井宜优先布置在地下水的补给侧。15.3.2基坑周边集水区面积大或位于山地的建筑物,基坑周边应考虑布置地表水的截排措施。1应在基坑外侧场地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等地表排水系统,基坑外的排水系统应能满足雨水、地下水的排放要求;2基坑外侧的排水沟、集水井应有可靠的防渗措施,排水系统应保持畅通,并应及时排出积水;3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坑外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开裂、渗漏等情况时需及时处理。15.3.2坑外排水沟和集水井的防渗一般可采用防水砂浆抹面的措施,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必要时也可对排水沟和集水井增设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应对排水沟和集水井的开裂、变形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15.3.3对分级放坡的基坑,在不同标高存在不同的含水层或透水层的基坑,宜在不同放坡平台的内侧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15.3.4基坑底部排水沟应布置在地下室外墙轮廓线以外,排水沟边线应距坡脚0.3~0.5m,沟底面应比基坑底低0.3~0.5m,底宽不小于0.3m,纵向坡度宜为0.2~0.5%;采用盲沟排水时,宜沿基坑底周边和坑内布设盲沟,坑内盲沟间距可按30~50m纵横布设,盲沟应采用土工织物裹碎石和中粗砂混合料制成。15.3.5基坑底四角或坑边应每隔30~40m布设集水井,集水井底应比相应的排水沟低0.5~1.0m,直径宜为0.6~0.8m,井底宜铺设0.3m厚碎石作反滤层,井壁可采用砖砌、混凝土滤水管或其他类似材料制作。15.3.6在坑顶周边应布设排水沟,在适当位置设沉淀池。坑内地下水抽排到地面排水沟,经三级沉淀后有序地排入市政雨水管内。15.3.7当基坑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针对性的设置导水管、导水沟将水引入排水沟。15.3.8排水沟或集水井的截面应根据基坑涌水量的大小确定,其排水量应满足下式要求:(15.3.8)式中:排水量(m3/d);基坑涌水量(m3/d)。15.3.8地下水的疏排包括疏干井和减压降水而排出的水,还需考虑雨季降雨增加的积水,排水系统设计时,应按照最大流量要求设计。15.3.9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地下水之后,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不断加深或作相应调整,并及时将集水井中的水排出基坑。15.4基坑降水15.4.1基坑降水可采用管井、真空井点、喷射井点等方法,并宜按表15.4.1的适用条件选用。表15.4.1各种降水方法的适用条件方法土类渗透系数(m/d)降水深度(m)管井粉土、砂土、碎石土0.1~200.0不限真空井点黏性土、粉土、砂土0.005~20.0单级井点<6多级井点<20喷射井点黏性土、粉土、砂土0.005~20.0<2015.4.2降水后基坑内的水位应低于0.5m。当主体结构有加深的电梯井、集水井时,坑底应按电梯井、集水井底面考虑或对其另行采取局部地下水控制措施。基坑采用截水结合坑外减压降水的地下水控制方法时,尚应规定降水井水位的最大降深值和最小降深值。15.4.3降水井在平面布置上应沿基坑周边形成闭合状。当地下水流速较小时,降水井宜等间距布置;当地下水流速较大时,在地下水补给方向宜适当减小降水井间距。对宽度较小的狭长形基坑,降水井也可在基坑一侧布置。15.4.4基坑地下水位降深应符合下式规定:(15.4.4)式中:si──基坑内任一点的地下水位降深(m);sd──基坑地下水位的设计降深(m)。15.4.5含水层为粉土、砂土或碎石土时,潜水完整井的地下水位降深可按下式计算(图15.4.5-1、图15.4.5-2):图15.4.5-1潜水完整井地下水位降深计算1-基坑面;2-降水井;3-潜水含水层底板(15.4.5-1)式中:si──基坑内任一点的地下水位降深(m);基坑内各点中最小的地下水位降深可取各个相邻降水井连线上地下水位降深的最小值,当各降水井的间距和降深相同时,可取任一相邻降水井连线中点的地下水位降深;H──潜水含水层厚度(m);qj──按干扰井群计算的第j口降水井的单井流量(m3/d);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d);R──影响半径(m),应按现场抽水试验确定;缺少试验时,也可按本规程公式(15.4.7-1)、公式(15.4.7-2)计算并结合当地工程经验确定;rij──第j口井中心至地下水位降深计算点的距离(m);当rij>R时,取rij=R;n──降水井数量。图15.4.5-2计算点与降水井的关系1-第j口井;2-第m口井;3-降水井所围面积的边线;4-基坑边线15.4.6对潜水完整井,按干扰井群计算的第j个降水井的单井流量可通过求解下列n维线性方程组计算:(m=1,…,n)(15.4.6)式中:sw,m──第m口井的井水位设计降深(m);rjm──第j口井中心至第m口井中心的距离(m);当j=m时,取降水井半径rw;当rjm>R时,取rjm=R。15.4.7当含水层为粉土、砂土或碎石土,各降水井所围平面形状近似圆形或正方形且各降水井的间距、降深相同时,潜水完整井的地下水位降深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5.4.7-1)(15.4.7-2)式中:q──按干扰井群计算的降水井单井流量(m3/d);r0──井群的等效半径(m);井群的等效半径应按各降水井所围多边形与等效圆的周长相等确定,取r0=;当r0>R/(2sin((2j-1)π/2n))时,公式(15.4.7-1)中应取r0=R/(2sin((2j-1)π/2n));当r0>R/(2sin((jπ/n))时,公式(15.4.7-2)中应取r0=R/(2sin((jπ/n));j──第j口降水井;sw──降水井水位的设计降深(m);rw──降水井半径(m);u──各降水井所围多边形的周长(m)。15.4.8含水层为粉土、砂土或碎石土时,承压完整井的地下水位降深可按下式计算(图15.4.8):图15.4.8承压水完整井地下水位降深计算1-基坑面;2-降水井;3-承压水含水层顶板;4-承压水含水层底板(15.4.8)M──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15.4.9对承压完整井,按干扰井群计算的第j个降水井的单井流量可通过求解下列n维线性方程组计算:(m=1,…,n)(15.4.9)15.4.10当含水层为粉土、砂土、或碎石土,各降水井所围平面形状近似圆形或正方形且各降水井的间距、降深相同时,承压完整井的地下水位降深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5.4.10-1)(15.4.10-2)式中:r0──井群的等效半径(m);井群的等效半径应按各降水井所围多边形与等效圆的周长相等确定,取r0=;当r0>R/(2sin((2j-1)π/2n))时,公式(15.4.10-1)中应取r0=R/(2sin((2j-1)π/2n));当r0>R/(2sin((jπ/n))时,公式(15.4.10-2)中应取r0=R/(2sin((jπ/n));15.4.11含水层的影响半径宜通过试验确定。缺少试验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结合当地经验取值:1潜水含水层(15.4.11-1)2承压水含水层(15.4.11-2)式中:R——影响半径(m);sw——井水位降深(m);当井水位降深小于10m时,取sw=10m;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d);H——潜水含水层厚度(m)。15.4.12当基坑降水影响范围内存在隔水边界、地表水体或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按本规程第15.4.5条~15.4.10条计算的单井流量和地下水位降深进行适当修正或采用非稳定流方法、数值法计算。15.4.13降水井间距和井水位设计降深,除应符合公式(15.4.4)的要求外,尚应根据单井流量和单井出水能力并结合当地经验确定。15.4.14真空井点降水的井间距宜取0.8mm~2.0m;喷射井点降水的井间距宜取1.5m~3.0m;当真空井点、喷射井点的井口至设计降水水位的深度大于6m时,可采用多级井点降水,多级井点上下级的高差宜取4m~5m。15.4.15降水井的单井设计流量可按下式计算:(15.4.15)式中:q──单井设计流量;Q──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m3/d),可按本规程附录E中相应条件的公式计算;n──降水井数量。15.4基坑降水15.4.15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可将基坑视作一口大井按概化的大井法计算。本规程附录E给出了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和均质含水层承压水-潜水完整井五种典型条件的计算公式。实际的含水层分布远非这样理想,按上述公式计算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合理概化。如,相邻含水层渗透系数不同时,可概化成一层含水层,其渗透系数可按各含水层厚度加权平均。当相邻含水层渗透系数相差很大时,有的情况下按渗透系数加权平均后的一层含水层计算会产生较大误差,这时反而不如只计算渗透系数大的含水层的涌水量与实际更接近。大井的井水位应取降水后的基坑水位,而不应取单井的实际井水位。这5个公式都是均质含水层、远离补给源条件下井的涌水量计算公式,其他边界条件的情况可以参照有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手册。15.4.16降水井的单井出水能力应大于按本规程公式(15.4.10)计算的设计单井流量。当单井出水能力小于设计单井流量时,应增加井的数量、直径或深度。各类井的单井出水能力可按下列规定取值:1真空井点出水能力可取36m3/d~60m3/d;2喷射井点出水能力可按表15.4.16取值;表15.4.16喷射井点的出水能力外管直径(mm)喷射管工作水压力(MPa)工作水流量(m³/d)设计单井出水流量(m3/d)适用含水层渗透系数(m/d)喷嘴直径(mm)混合室直径(mm)387140.6~0.8112.8~163.2100.8~138.20.1~5.0687140.6~0.8110.4~148.8103.2~138.20.1~5.010010200.6~0.8230.4259.2~388.85.0~10.016219400.6~0.8720.0600.0~720.010.0~20.03管井的单井出水能力可按下式计算:(15.4.16)式中:q0——单井出水能力(m3/d);rs——过滤器半径(m);l——过滤器进水部分的长度(m);k——含水层渗透系数(m/d)。15.4.17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宜按现场抽水试验确定;2对粉土和黏性土,也可通过原状土样的室内渗透试验并结合经验确定;3当缺少试验数据时,可根据土的其他物理指标按工程经验确定。15.4.17含水层渗透系数可通过现场抽水试验测得,粉土和黏性土的渗透系数也可通过原状土样的室内渗透试验测得。根据资料介绍,各种土类的渗透系数的一般范围见表5:表5岩土层的渗透系数k的经验值土的名称渗透系数km/dcm/s黏土<0.005<6×10-6粉质黏土0.005~0.16×10-6~1×10-4黏质粉土0.1~0.51×10-4~6×10-4黄土0.25~103×10-4~1×10-2粉土0.5~1.06×10-4~1×10-3粉砂1~51×10-3~6×10-3细砂5~106×10-3~1×10-2中砂10~201×10-2~2×10-2均质中砂35~504×10-2~6×10-2粗砂20~502×10-2~6×10-2均质粗砂60~757×10-2~8×10-2圆砾50~1006×10-2~1×10-1卵石100~5001×10-1~6×10-1无充填物卵石500~10006×10-1~1×10015.4.18管井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井的滤管可采用无砂混凝土滤管、钢筋笼、钢管或铸铁管;2滤管内径应按满足单井设计流量要求而配置的水泵规格确定,宜大于水泵外径50mm。滤管外径不宜小于200mm。管井成孔直径应满足填充滤料的要求;3井管与孔壁之间填充的滤料宜选用磨圆度好的硬质岩石成分的圆砾,不宜采用棱角形石渣料、风化料或其它黏质岩石成分的砾石。滤料规格宜满足下列要求:1)砂土含水层D50=6d50~8d50(15.4.18-1)式中:D50--小于该粒径的填料质量占总填料质量50%所对应的填料粒径(mm);d50—-含水层中小于该粒径的土颗粒质量占总土颗粒质量50%所对应的土颗粒粒径(mm)。2)d20小于2mm的碎石土含水层D50=6d20~8d20(15.4.18-2)式中:d20—-含水层中小于该粒径的土颗粒质量占总土颗粒质量20%所对应的土颗粒粒径(mm)。3)对d20大于或等于2mm的碎石土含水层,宜充填粒径为10mm~20mm的滤料。4)滤料的不均匀系数应小于2。4采用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抽水时,水泵的出水量应根据单井出水能力确定,水泵的出水量应大于单井出水能力的1.2倍。5井管的底部应设置沉砂段,井管沉砂段长度不宜小于3m。15.4.19真空井点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管宜采用金属管,管壁上渗水孔宜按梅花状布置,渗水孔直径宜取12mm~18mm,渗水孔的孔隙率应大于15%,渗水段长度应大于1.0m;管壁外应根据土层的粒径设置滤网;2真空井管的直径应根据单井设计流量确定,井管直径宜取38mm~110mm;井的成孔直径应满足填充滤料的要求,且不宜大于300mm;3孔壁与井管之间的滤料宜采用中粗砂,滤料上方应使用黏土封堵,封堵至地面的厚度应大于1m。15.4.19真空井点管壁外的滤网一般设两层,内层滤网采用30目~8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外层滤网采用3目~1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管壁与滤网间应留有间隙,可采用金属丝螺旋形缠绕在管壁上隔离滤网,并在滤网外缠绕金属丝固定。15.4.20喷射井点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喷射井点过滤器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15.4.19条第1款的规定;喷射器混合室直径可取14mm,喷嘴直径可取6.5mm;2井的成孔直径宜取400mm~600mm,井孔应比滤管底部深1m以上;3孔壁与井管之间填充滤料的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15.4.19条第3款的规定;4工作水泵可采用多级泵,水泵压力宜大于2MPa。15.4.20喷射井点的常用尺寸参数:外管直径为73mm~108mm,内管直径为50mm~73mm,过滤器直径为89mm~127mm,井孔直径为400mm~600mm,井孔比滤管底部深1m以上。喷射井点的常用多级高压水泵,其流量为50m3/h~80m3/h,压力为0.7MPa~0.8MPa。每套水泵可用于20根~30根井管的抽水。15.4.21管井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井的成孔施工工艺应适合地层特点,对不易塌孔、缩颈的地层宜采用清水钻进;钻孔深度宜大于降水井设计深度0.3m~0.5m;2采用泥浆护壁时,应在钻进到孔底后清除孔底沉渣并立即置入井管、注入清水,当泥浆比重不大于1.05时,方可投入滤料;遇塌孔时不得置入井管,滤料填充体积不应小于计算量的95%;3填充滤料后,应及时洗井,洗井应直至过滤器及滤料滤水畅通,并应抽水检验井的滤水效果。15.4.22真空井点和喷射井点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真空井点和喷射井点的成孔工艺可选用清水或泥浆钻进、高压水套管冲击工艺(钻孔法、冲孔法或射水法),对不易塌孔、缩颈的地层也可选用长螺旋钻机成孔;成孔深度宜大于降水井设计深度0.5m~1.0m;2钻进到设计深度后,应注水冲洗钻孔、稀释孔内泥浆;滤料填充应密实均匀,滤料宜采用粒径为0.4mm~0.6mm的纯净中粗砂;3成井后应及时洗孔,并应抽水检验井的滤水效果;抽水系统不应漏水、漏气;4抽水时的真空度应保持在55kPa以上,且抽水不应间断。15.4.23抽水系统在使用期的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降水期间应对井水位和抽水量进行监测,当基坑侧壁出现渗水时,应检查井的抽水效果,应采取有效措施;2采用管井时,应对井口采取防护措施,井口宜高于地面200mm以上,应防止物体坠入井内;3冬季负温环境下,应对抽排水系统采取防冻措施。15.4.24抽水系统的使用期应满足主体结构的施工要求。当主体结构有抗浮要求时,停止降水的时间应满足主体结构施工期的抗浮要求。15.4.25当基坑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时,宜采用回灌方法减少地层变形量。回灌方法宜采用管井回灌,回灌应符合下列要求:1回灌井应布置在降水井外侧,回灌井与降水井的距离不宜小于6m;回灌井的间距应根据回灌水量的要求和降水井的间距确定;2回灌井深度宜进入稳定水面不小于1m,回灌井过滤器应置于渗透性强的土层中,且宜在透水层全长设置过滤器;3回灌水量应根据水位观测孔中的水位变化进行控制和调节,回灌后的地下水位不应高于降水前的水位。采用回灌水箱时,箱内水位应根据回灌水量的要求确定;4回灌用水应采用清水,宜用降水井抽水进行回灌;回灌水质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15.4.26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可在基坑内设置一定数量的疏干井。15.4.27基坑排水系统的输水能力应满足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要求。15.5回灌措施15.5.1当基坑周围存在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或地下管线且基坑外地下水位降幅较大时,应采取地下水回灌措施。15.5回灌措施15.5.1基坑开挖降排水后地下水位下降会使邻近基坑的建筑物或地下构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为减少这类不利影响,对保护区采取回灌是十分有效的措施。通过回灌控制地下水位,可达到减小地层压缩变形与地面沉降的目的。15.5.2回灌可采用井点、地沟等形式。当建筑物离基坑较远且为均匀透水层、中间无隔水层时,可采用地沟回灌;当建筑物离基坑近且浅部有弱透水层或者隔水层时,可采用井点回灌。15.5.3回灌井的结构与降水管井相同。回灌井的间距应根据降水井的间距和被保护物的平面位置确定,回灌井应布置在降水井外侧,与降水井的间距不宜小于6m。15.5.3井点回灌是工程中常用的回灌方法,回灌井与抽水井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当距离过小时水流彼此干扰,透水通道易贯通,很难使水位恢复到天然水位附近。根据工程经验,当两者距离大于等于6m时,可保证良好的回灌效果。15.5.4回灌井深度宜进入稳定水面以下3.0m,且位于渗透性较好的土层中。过滤器的长度应大于降水井过滤器的长度。15.5.5地沟回灌应符合以下规定:1地沟宜采用梯形断面,沟底应位于透水性较好的土层中,沟底宽度宜大于0.8m,沟深宜大于1.2m;2地沟底部宜设置厚300~500mm的反滤层,反滤层填料宜采用含泥量不大于3%,不均匀系数在3~5之间的纯净中粗砂。15.5.6地下水位观测孔应布置在回灌保护区内,定时观测及时分析,控制和调节回灌水量,回灌后的地下水位不宜超过原水位标高。15.5.6根据观测孔水位变化情况控制回灌水量,以不在基坑降水范围内形成反漏斗为宜,过多回灌又会对基坑工程和周边建筑产生不利影响。15.5.7回灌应采用清水,宜用降水井抽水进行回灌。采用回灌水箱时,箱内水位应根据回灌水量的要求确定。15.5.8回灌井与降水井应协调控制,在正常施工中应同时工作、同时停止、同时恢复。15.5.9当回灌存在问题时,宜采用压力回灌。15.6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15.6.1降水引起的地层压缩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15.6.1)式中:s──计算剖面的地层压缩变形量(m);ψw──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应根据地区工程经验取值,无经验时,宜取ψw=1;──降水引起的地面下第i土层的平均附加有效应力(kPa);对黏性土,应取降水结束时土的固结度下的附加有效应力;Δhi──第i层土的厚度(m);土层的总计算厚度应按渗流分析或实际土层分布情况确定;Esi──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kPa);应取土的自重应力至自重应力与附加有效应力之和的压力段的压缩模量。15.6.2基坑外土中各点降水引起的附加有效应力宜按地下水稳定渗流分析方法计算;当符合非稳定渗流条件时,可按地下水非稳定渗流计算。附加有效应力也可根据本规程第15.4.5条、第15.4.6条计算的地下水位降深,按下列公式计算(图15.6.2):图15.6.2降水引起的附加有效应力计算1-计算剖面1;2-初始地下水位;3-降水后的水位;4-降水井1第i土层位于初始地下水位以上时(15.6.2-1)2第i土层位于降水后水位与初始地下水位之间时(15.6.2-2)3第i土层位于降水后水位以下时(15.6.2-3)式中:γw──水的重度(kN/m3);z──第i层土中点至初始地下水位的垂直距离(m);──计算系数,应按地下水渗流分析确定,缺少分析数据时,也可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取值;si──计算剖面对应的地下水位降深(m)。15.6.3确定土的压缩模量时,应考虑土的超固结比对压缩模量的影响。15.6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15.6.1~15.6.3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可以采用分层总和法。与建筑物地基变形计算时的分层总和法相比,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在有些方面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附加压力作用下的建筑物地基变形计算,土中总应力是增加的。地基最终固结时,土中任意点的附加有效应力等于附加总应力,孔隙水压力不变。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土中总应力基本不变。最终固结时,土中任意点的附加有效应力等于孔隙水压力的负增量。②地基变形计算,土中的最大附加有效应力在基础中点的纵轴上,基础范围内是附加应力的集中区域,基础以外的附加应力衰减很快。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土中的最大附加有效应力在最大降深的纵轴上,也就是降水井的井壁处,附加应力随着远离降水井逐渐衰减。③地基变形计算,附加应力从基底向下沿深度逐渐衰减。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附加应力从初始地下水位向下沿深度逐渐增加。降水后的地下水位以下,含水层内土中附加有效应力也会发生改变。计算建筑物地基变形时,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乘以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后的数值为地基最终变形量。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是根据大量工程实测数据统计出的修正系数,以修正直接按分层总和法计算的方法误差。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直接按分层总和法计算的变形量与实测变形量也往往差异很大。由于缺少工程实测统计资料,暂时还无法给出定量的修正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如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地基变形计算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则由于两者的土中附加应力产生的原因和附加应力分布规律不同,从理论上没有说服力,与与实际情况也难以吻合。目前,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方法尚不成熟,只能在今后积累大量工程实测数据及进行充分研究后,再加以改进充实。现阶段,宜根据地区基坑降水工程的经验,结合计算与工程类比综合确定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量和分析降水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16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措施16.1一般规定16.1.1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价应考虑下列因素:1基坑支护结构设置和土方开挖使土体应力状态改变,引起坑周紧邻建(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出现裂缝或倾斜;2基坑放坡开挖时,由于地表水疏排不当,边坡岩土体浸水,强度急剧降低,边坡发生局部破坏或整体失稳滑移,使破坏、滑移区内的建(构)筑物严重倾斜、下陷以致倒塌,地下管线变形、断裂或功能丧失(水管折断,电力电讯中断,煤气泄漏等)及其引发次生灾害;3隔渗、降水措施不力或失效,发生基土渗透破坏(如基底管涌或流土,侧壁水土流失,土层淘空等)引发基坑周围地面、建(构)筑物急剧沉降,地下管线断裂及道路破坏;4长时间、大幅度降低深层地下水引起大范围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及上层滞水、潜水排向基坑,水位降低,引发邻近道路、地面和建(构)筑物沉降、变形开裂,各种管线变形或断裂;5支护结构(如排桩、喷锚、内支撑、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围筒结构等)突然失效发生事故对环境的影响;6基坑降水使地质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发生变化对岩土工程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围护结构、截水帷幕等对地下水补给、泾流、排泄路径和渗透的影响;7山区斜坡地带基坑放坡开挖时,降雨(尤其是暴雨)时,地表水沿风化裂隙渗透或渗流,使基坑边坡或周边斜坡变形或失稳,给邻近建(构)筑物造成危害。16.1.2基坑工程对坑内环境影响的评价应考虑下列因素:1基坑工程支护结构或边坡产生变形或位移,基底隆起使坑内已有工程桩受到横向挤推作用而造成倾斜、偏位及断桩等不良影响;2基坑工程支护结构或边坡产生严重变形使坑内降水、排水系统、内支撑立柱等设施破坏;3挖土机械类型选用不当,机械停放位置和行车路线不合理,挖土方式和顺序安排不当,以及挖出土方临时堆放位置和数量控制不严等对坑内已有工程桩的完整性产生不利影响;4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先于工程桩施工时,工程桩桩型选择和沉桩方式不当对已建基坑支护结构产生推挤和振动等不利影响;5相邻基坑施工次序(包括打工程桩、设支护桩及锚杆、筑挡土墙、放坡、抽排水以及挖土等各个阶段)安排不当对本基坑内工程产生不利影响。16.2对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16.2.1在基坑工程中,应本着“预防为主”的精神,方案选择和各项设计必须满足承载力和正常使用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应有必要的安全储备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16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措施16.2对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16.2.1当基坑开挖过程中,方案选择和各项设计阶段的主要倾向是片面追求节省,选用价格低廉的支护方案,而对安全性和环境保护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预见。这样做导致很多工程出现事故,影响环境,拖延工期,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善后处理,结果得不偿失。本条强调“预防为主”,就是说,在方案选择和设计阶段就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有可能最大限制地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16.2.2基坑工程实施阶段,除必须严格按设计施工外,还应采用信息化施工,实时跟踪监测基坑支护结构和地下水治理系统的工作性状以及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变应急措施,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基坑土方开挖应符合分层、分段、对称、平衡、适时的原则,在软土、砂土和风化土地段应特别注意掌握开挖时间和开挖顺序,严格控制基坑周边堆土高度,处理好支护、降水、开挖三者之间的配合关系。16.2.2基坑土方开挖方式不当,是当前导致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分层、分段、对称、平衡、适时开挖是基坑工程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得不到贯彻的原因是片面追求进度。同时也要逐步引进合适的土方施工机械,改进土方开挖与运输作业方式。16.2.3对紧靠基坑边的建(构)筑物必要时可采用有效、合适的方法进行预防性托换或加固。当基坑周边建(构)筑物严重开裂、倾斜以至成危房时,应立即补强加固或拆除,以确保人生和施工安全。16.2.3对邻近基坑边的建(构)筑物一般应考虑托换。若不托换,既不能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也大大增加支护的负担。16.2.4应做好整个地下工程的计划安排,充分考虑基坑开挖后的时空效应(随开挖面增大及时间延长稳定程度降低,环境影响增大),尽量缩短工期,减少暴露时间,及早回填。16.2.5基坑施工前应做好安全抢险预案,基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有相应的处置措施。17基坑开挖与监测17.1基坑开挖17.1.1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坑开挖前,支护结构构件强度、基坑土体加固、地下水控制等应满足设计要求;2基坑开挖应遵照分层、分段、对称、均衡、适时的原则,严禁超挖,分层开挖深度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不宜大于土钉、锚杆(索)、内支撑的施工间距,不得采用挖空坡脚方式挖土,且应避免坡脚长时间浸水;对基坑支护结构构件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或施工条件时,不得进行下层土方开挖,未达到设计规定的拆除条件时,不得拆除;3应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荷载;4坑底以上300mm土方应采用人工挖除,开挖至坑底时应及时施工垫层,并应做好基底全封闭,在垫层强度满足要求后尽快进行基础工程施工;电梯井、承台槽等局部深坑宜在垫层完成后开挖;5土方开挖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支护结构、工程桩、降排水及其它设施等受到破坏;6土方开挖应根据基坑监测数据采用信息化施工和动态控制,必要时可调整开挖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17基坑开挖与监测17.1基坑开挖17.1.1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3合理开挖及严格控制施工荷载,可以较好地控制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反之,如无序、不规则地乱挖土方,可能导致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受力集中,违背设计工况条件,威胁基坑安全;4为保护坑底土体不受扰动,预防坑底超挖,破坏工程桩等,本条规定坑底以上300mm土方应采用人工挖除;6信息化施工可以预期可能发生的险情,进而对支护结构设计和土方施工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预防为主,确保基坑安全。17.1.2软土基坑开挖除应符合17.1.1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软土基坑开挖应结合土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合理、安全的开挖方案,采用适宜的分层开挖范围、厚度,坑底留土厚度宜适当加厚,由人工挖除;2软土基坑坑中坑开挖应结合支护设计统筹规划,宜采用人工开挖,避免破坏坑中坑支护结构;3软土基坑土方开挖应选择适宜的施工机械设备,尽量避免大量重型设备在基坑内密集作业,损坏已有支护和基础结构;4软土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控制坑内临时堆土、倒土的高度和范围。5对采用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宜采用局部开槽方法浇筑混凝土支撑或安装钢支撑,开挖至支撑作业面后,应及时进行支撑施工;对重力式水泥土墙,应沿墙体方向分区段开挖。17.1.2软土基坑开挖难度较大,稍有不慎,有可能损坏已有的支护结构、工程桩、降排水设施等,因此应针对基坑软土特征,制定相应的土方开挖方案,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控,确保顺利出土,并保护基坑成品安全。软土土方分层开挖厚度应较一般土层小,坑底留土厚度宜适当加厚,根据昆明地区经验,坑底留土宜控制在500mm~800mm,由人工挖除,以免扰动坑底土或破坏工程桩等。软土开挖分段长度宜控制在30m以内,分层厚度宜1m~1.5m。17.1.3岩质基坑开挖可选择人工、机械及爆破方式,宜优先选择人工和机械方式开挖,如确需采用爆破方式,宜在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前提下,由专业单位、专业人员遵照相关规定进行爆破作业,并采取减震等技术措施,爆破开挖需遵守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以及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的有关规定。17.1.3基坑内部如分布有岩层,宜首先选用人工作业破除岩石后挖除,如需采用爆破,宜聘请专业单位评估爆破作业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可选择性进行局部试验验证,不影响基坑安全的情况下,再委托专业队伍进行爆破施工,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以及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对爆破施工做了相应的规定,应该严格执行。17.1.4基坑开挖应与设计工况保持一致,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开挖、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加固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开挖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切实有效且可行的应急方案,随时做好险情处治的应急准备。17.1.4本条款强调基坑开挖应严格按照设计工况开展,如发生意外险情,应首先立即停止开挖,及时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加固和预防措施后,确保基坑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继续开挖。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切实有效、可行的应急措施,一旦基坑发生险情,应能立即开展抢险施工。17.1.5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应按下列要求对基坑进行维护:1雨期施工时,应开坑顶、坑底采取有效的截排水措施;对地势低洼的基坑,应考虑周边汇水区域地面径流向基坑汇水的影响;排水沟、集水井应采取防渗处理;2基坑周边地面宜作硬化或防渗处理;3基坑周边的施工用水应有排放措施,不得渗入土体内;4当坑体渗水、积水或有渗流时,应及时进行疏导、排泄、截断水源;5开挖至坑底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垫层和主体地下结构施工;6主体地下结构施工时,结构外墙与基坑侧壁之间应及时回填。17.2基坑监测17.2.1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应根据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周边环境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确定,按表17.2.1可分为三级。表17.2.1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周边环境等级地基复杂程度一级一级一级~三级复杂~简单二级~三级一级复杂~简单二级二级二级~三级复杂~简单三级二级复杂~简单三级复杂三级三级三级中等~简单17.2基坑监测17.2.1本条款明确了基坑工程监测等级的确定依据,主要参照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DBJ53/T-67-2014。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是从基坑失稳的破坏后果进行的说明。基坑周边环境监测是基坑监测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对其进行分级意义重大。地基复杂程度则是从地基土土性、岩土软弱程度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说明。确定基坑工程监测等级时应该综合考虑上述三个因素,缺一不可。1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应根据破坏后果按表1划分为三级;表1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等级破坏后果一级支护结构失效、土体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的影响很严重二级支护结构失效、土体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的影响严重三级支护结构失效、土体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的影响不严重2周边环境等级应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按表2确定;表2周边环境等级等级周边环境条件一级离基坑2H范围内有地铁、共同沟、大直径煤气(天然气)管道、大型压力总水管、高压铁塔、高架线、历史文物、近代优秀保护建(构)筑物及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医院等)。二级离基坑2H范围内有重要支线、水管、大型建(构)筑物及设施等。三级离基坑2H范围以内没有需要保护管线或建(构)筑物及设施等。注:1H为基坑开挖深度,单位为(m),(以下同);2高压铁塔、高架线、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的划分应符合相关管理部门的规定。3地基复杂程度应根据场地地基土土性、软弱程度和水文条件按表3确定。表3地基复杂程度地基复杂程度地基土土性、软弱程度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2H深度范围内存在厚度较大的软土(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坑底存在厚度较大的粉土或砂土且隔水帷幕无法隔断;存在大面积厚层松散填土、暗塘或者暗沟分布;水文地质条件:邻近江、河边(约2.0H水平距离以内)并有水力联系;有渗透性较大的含水层并存在承压水(基坑影响深度范围以内)。中等2H深度范围内存在软~可塑状粘性土或厚度不大(厚度小于2.0m)的软土;水文地质条件:离江、河边有一定距离(大于2.0H水平距离),并无水力联系.简单2H深度范围内土性较好;无暗塘或者暗沟分布;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注:1从复杂程度开始,有二项(含二项)以上,最先符合该等级标准者,即可定为该等级;2软弱土层区域采用大于2H的深度范围。17.2.2基坑监测项目应根据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周边环境等级、地基复杂程度、基坑支护型式、施工工艺等因素综合确定。基坑监测项目按表17.2.1选用。选用的监测项目及其监测部位应能够反映支护结构的安全状态和基坑周边环境受影响的程度。表17.2.1基坑监测项目表监测等级监测项目一级二级三级支挡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应测应测应测支挡结构顶部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应测深层水平位移应测应测宜测围护墙内力应测宜测可测支撑内力应测应测宜测立柱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宜测立柱内力宜测可测可测锚杆内力应测应测宜测土钉内力宜测可测可测坑底隆起(回弹)宜测宜测可测围护墙侧向土压力宜测可测可测孔隙水压力宜测可测可测地下水位基坑外应测应测应测基坑内宜测宜测可测土体分层竖向位移宜测可测可测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宜测裂缝应测应测宜测周边建(构)筑物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应测倾斜应测宜测可测裂缝应测应测应测周边地下管线变形应测应测应测注:1周边环境等级为一级时,周边环境监测项目按基坑工程监测等级为一级的要求进行监测;2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尚应根据建设方及相关单位的特殊要求增加相应的监测项目。17.2.2基坑工程监测项目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本次进行全省调研,经过大量工程调研和征询专家意见,鉴于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针对云南地区有所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地下水按类别分为基坑外地下水和基坑内地下水两部分,即对地下水的监测进行了细化;周边管线变形改为周边地下管线变形,周边管线的变形主要是对地下管线的监测,其他管线可通过巡视检查结合相关仪器进行。依据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监测项目分为“应测”、“宜测”和“可测”。周边环境为一级的基坑应按相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增加监测项目和频率。17.2.3基坑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精度要求应符合表17.2.3-1、17.2.3-2的规定。表17.2.3-1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基坑工程监测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强制对中装置对中误差±0.1±0.2±0.5监测点坐标中误差±1.0±1.5±3.0注:监测点坐标中误差指监测点相对工作基点的坐标中误差。表17.2.3-2竖向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基坑工程监测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3±0.5±1.5注:测站高差中误差系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17.2.3本条款对水平位移监测的精度要求根据基坑工程监测等级进行划分,分为强制对中装置对中误差和监测点坐标中误差两部分。强制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中关于设置强制对中观测墩的相关规定进行取值。监测点坐标中误差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以允许变形量的1/20作为测量精度要求。对于要求特别严格的基坑工程监测,应满足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的要求,监测点坐标中误差取±0.3mm。竖向位移测量精度要求依据现行国家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基坑工程监测等级的三级对应的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的取值为《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水准观测的限差中三级光学测微法的要求。对于要求特别严格的基坑工程监测,应满足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的要求,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取±0.15mm。17.2.4支挡式结构顶部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20m,土钉墙、重力式挡墙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15m,且基坑各边的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基坑周边有建筑物的部位、基坑各边中部及地质条件较差的部位应设置监测点。17.2.5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的间距宜为20~50m,且基坑各边的监测点至少应设1个,测斜管埋设于围护墙、桩体内,测斜管布置深度不应小于围护墙、桩的入土深度;对土钉墙、重力式挡墙,测斜管应设置在紧邻支护结构的土体内,测斜管布置深度不应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5倍。测斜管顶部应设置水平位移监测点。17.2.6围护墙内力监测点平面间距宜为20~50m,且基坑各边的监测点至少应设1个,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2m~4m。17.2.7支撑内力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杆件上,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3部位或支撑的端头;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3部位,并避开节点位置。17.2.8锚杆内力监测点每层应按锚杆总数的1%~3%布置,且不应少于3个,应设置在锚头附近和受力有代表性的位置。17.2.9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地质条件复杂处的立柱上,监测点不应少于立柱总根数的5%,且数量不少于3根,逆作法施工的基坑不应少于10%,且均不应少于5根。17.2.10土钉内力监测点水平间距宜为30m~40m,每层监测点数量不应小于3个,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宜布置在基坑各边中部、阳角处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17.2.11坑底隆起(回弹)监测点剖面间距宜为20m~50m剖面数量不应少于2个,宜按纵剖面或横剖面布置,剖面应选择在基坑中部以及其他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17.2.12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平面布置上基坑每边监测点不宜少于2个,间距宜为20m~50m,竖向布置上监测点间距宜为2m~5m,下部宜加密,应布置在围护墙外侧受力、土质条件变化较大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当按土层分类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1个测点,且宜布置在各土层的中部。17.2.13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应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竖向间距宜为2m~5m,涉及多层承压水层时应适当加密,宜布置在水压力变化影响深度范围内基坑受力、变形较大或有代表性的部位。17.2.14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两者之间布置,宜布置在止水帷幕施工搭接处、转角处、相邻建(构)筑物处、地下管线相对密集处等,并宜布置在止水帷幕外侧约2m处,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处应适当加密;2基坑内地下水位监测,水位监测管的埋置深度(管底标高)应在最低设计水位之下3m~5m。当采用深井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两相邻降水井的中间部位;当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周边拐角处。对于需要降低承压水水位的基坑工程,水位监测管埋置深度应满足降水设计要求。17.2.15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点布置深度宜大于2.5倍基坑开挖深度,且不应小于基坑围护结构以下5m~10m,监测点在竖向上宜布置在各土层分界面上,在厚度较大土层中部应适当加密。17.2.16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考虑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对于应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仪器监测频率的确定可按表17.2.16确定。表17.2.16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基坑工程监测等级施工进程基坑设计深度(m)≤55~1010~15>15一级开挖深度(m)≤51次/1d1次/2d1次/2d1次/2d5~10—1次/1d1次/1d1次/1d>10——2次/1d2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1d1次/1d2次/1d2次/1d7~141次/3d1次/2d1次/1d1次/1d14~281次/5d1次/3d1次/2d1次/1d>281次/7d1次/5d1次/3d1次/3d二级开挖深度(m)≤51次/2d1次/2d——5~10—1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2d1次/2d——7~141次/3d1次/3d——14~281次/7d1次/5d——>281次/10d1次/10d——17.2.16本条款是对基坑监测频率的规定。基坑工程监测频率应该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等因素综合确定。基坑工程的监测频率不是一成不变,应根据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的施工进程、施工工况以及其他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一般在基坑开挖期间,地基土处于卸荷阶段,支护结构处于逐渐加荷状态,应适当加密监测;开挖完一段时间后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出现异常现象和数据或临近报警状态时,应提高监测频率甚至连续监测。17.2.17对基坑监测有特殊要求时,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量测精度、监测频度等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7.2.18在支护结构施工、基坑开挖期间以及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应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状况随时进行巡查,现场巡查时应检查有无下列现象及其发展情况:1基坑外地面和道路开裂、沉陷;2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围墙开裂、倾斜;3基坑周边水管漏水、破裂,燃气管漏气;4挡土构件表面开裂;5锚杆锚头松动,锚具夹片滑动,腰梁及支座变形,连接破损等;6支撑构件变形、开裂;7土钉墙土钉滑脱,土钉墙面层开裂和错动;8基坑侧壁和截水帷幕渗水、漏水、流砂等;9降水井抽水异常,基坑排水不通畅。17.2.19基坑监测数据、现场巡查结果应及时整理和反馈。当出现下列危险征兆时应立即报警:1支护结构位移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移限值;2支护结构位移速率增长且不收敛;3支护结构构件的内力超过其设计值;4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地面的沉降达到设计规定的沉降、倾斜限值;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地面开裂;5支护结构构件出现影响整体结构安全性的损坏;6基坑出现局部坍塌;7开挖面出现隆起现象;8基坑出现流土、管涌现象。17.2.16~17.2.19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多数基坑工程事故是有征兆的。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和事故征兆并采取有效措施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土质条件、支护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环境条件,基坑的异常现象和事故征兆会不一样,应能加以判别。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变形不收敛、地面下沉、基坑出现失稳征兆等情况时,及时停止开挖并立即回填是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的有效措施。17.2.20本章未列的内容可参照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和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DBJ53/T-67-2014执行。18常见基坑事故应急措施18.1常见基坑事故18.1.1常见基坑事故包括以下内容:1土钉墙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破坏和局部稳定性破坏造成的基坑滑塌事故;2重力式水泥土墙发生滑移稳定破坏、倾覆稳定破坏、整体及隆起稳定破坏、结构构件强度破坏,造成的基坑事故;3锚拉式、支撑式支挡结构发生整体稳定破坏、嵌固稳定破坏、隆起稳定破坏、结构构件破坏,造成的基坑事故;4地下水引起地层固结沉降、基坑侧壁涌水(砂)、渗流破坏,造成的基坑事故。18.1常见基坑事故18.1.1常见基坑事故主要针对支挡式结构、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及其组合的支护结构及地下水控制造成的基坑事故。本条款主要确定常见基坑事故的范围,支护结构型式的划分主要参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确定。土钉墙中包括单一土钉墙和复合土钉墙,支挡式结构中排桩(墙)+锚(撑)、悬臂桩、双排桩,墙指地下连续墙及SMW工法,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及逆作法因缺乏该方面的工程经验,暂不列入本章节分析。上述支护结构包括部分组合的支护结构型式,在基坑设计时往往选用多种支护型式的组合,如“上部放坡+下部支挡式结构”、“上部土钉墙+下部双排桩”等,也包含在本次规程范围;但“双排桩+锚杆(索)”组合支护结构目前受力研究仍不明确,同时缺乏相应的工程应用及监测资料,故本次不列入常见基坑事故范畴。18.2应急措施18.2.1基坑开挖应有相应的应急措施。18.2.2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基坑应急准备工作:1坑底降水应有充分的时间保证;2储备止水堵漏的必要器材;3基坑的变形和沉降监测措施;4应急用的钢材、水泥、草袋等。18.2.3当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值或有失稳前兆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应急的方法有撑、拉、压、灌、堵、减等,应急原则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明显倾斜时,可在坑底与坑壁之间加设斜撑。如基坑周边场地允许,可设置拉锚;2当坑边土体严重变形且变形速率持续增加时,应视为基坑整体滑移失稳的前兆,立即采用砂包或其它材料回填基坑,待基坑整体稳定后再作妥善处理;3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增大内撑预应力或预应力锚杆的锚固力。18.2.4当支护结构桩墙嵌固深度不足,导致支护桩墙内倾或踢脚失稳时,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在桩墙前堆砂包反压或在基坑外侧挖土卸载,并在挡土桩被动区打入短桩进行处理。18.2.5当土钉墙发生滑塌失稳时,应立即停止坑内降水,并在坑内堆砂包反压。周围环境允许时,可进行坑外降水。18.2.6当锚杆侵入相邻建设场地,相邻基坑施工对本基坑支护结构安全构成威胁时,在锚杆被拆除剪断前,应在两基坑挡土桩墙之间注浆,或采用混凝土梁板结构将相邻挡土桩墙连接成整体。18.2.7当支护结构后土体出现渗漏水的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有效堵漏止水措施。18.2.8基坑未设截水帷幕或截水帷幕漏水、流土,坑内降水及开挖使坑外地面或道路下沉、建筑物倾斜、管道断裂时,应立即停止坑内降水和挖土,并用粘土或水泥土阻塞夯实再加混凝土封砌渗漏或用化学浆液、树脂等材料处理截水帷幕的渗漏,必要时可重新补做截水帷幕。18.2.9基坑开挖引起流砂、涌土或坑底隆起失稳时,应立即停止基坑内降水或挖土,进行堆料反压。周围环境允许时,也可配合坑外降水。18.2.10当坑底发生流土、管涌,涌水、涌砂量大时,应立即在管涌口采用滤水材料分层填压,先控制涌水带砂,并根据实际开挖情况确定回填范围,回填直至地下水渗流稳定后,根据特定的条件选取水平或竖向截水帷幕补强。18.2.11基坑事故的处理应充分结合支护结构型式、地下水控制方案、土方开挖方案、周边环境、地质水文条件、施工工艺选取、施工质量。18.2应急措施18.2.11地下水控制不当引起的基坑事故不在少数,故本条单独将地下水控制列出,以加强对地下水控制措施的重视。18.2.12基坑事故处理应按应急处理、不间断监测、资料收集、原因分析、复核验算、处理措施六个步骤实施。18.2.12本条款主要说明基坑事故技术处理措施的基本步骤,首先现场启动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处理,并对基坑及周边环境进行不间断监测,资料收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后的原因分析等步骤都建立在资料收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基坑工程事故的资料收集是一件较困难的工作。应急处理主要含土方反压回填,人员疏散等,当事故发生或有明显预兆时,首先应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影响,当危及周边居民及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时,应及时安排人员疏散;土方反压回填往往是最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以控制支护结构破坏进一步发展,支护结构的控制进而保证周边建构筑物安全。不间断监测是判断基坑事故发生后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在采取应急处理情况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主要依据,同时,不间断监测持续性的监控着变化情况,避免因变形发展再次引起事故。资料收集包括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设计方案及计算书、施工工况、施工质量资料、监测报告、现场实际调查资料、事故发生全过程的描述(含特殊气候情况及事故发生前异常情况)。原因分析主要是在资料收集完成后结合支护结构型式及支护结构破坏形式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原因可能是一种或多种的主要因素,分析时主次分明。复核验算主要目的(内容)是对原始设计方案进行复核及事故发生后实际条件和工况改变后重新设计计算;第一步复核:对原方案设计输入及输出的合理性进行复核分析,此环节复核结果为前一步骤“原因分析”是否合理提供支撑;第二步验算:事故发生后可能会引起土层参数降低、支护结构构件(如锚杆在支护结构破坏后失效)损失折减或失效,因此根据新条件重新设计计算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为下一步提出处理措施提供依据。具体处理措施须结合支护方案和重新复核条件的计算结果制定,由于每个工程都有自身特点,同时各岩土工程师的认识和理解会存在差异,具体处理方案上会有所差异,因此,还应按相关规范要求对重大调整或发生事故后的方案重新组织专家论证及审图,通过后方可实施。附录A土的抗剪强度参考值(资料性附录)土层名称土的状态固结快剪标准值三轴(uu)标准值Ccq(KPa)φcq(度)Cuu(KPa)φuu(度)淤泥0.95<IL<2.4013.3~22.17.1~12.0淤泥质土1.08<IL<2.807.0~26.08.3~14.514.4~14.51.0~1.4泥炭质土0.85<IL<1.335.0~14.06.3~17.46.8~20.51.0~2.7粉质粘土IL≤0.0031.5~67.916.7~24.30.00<IL≤0.2522.5~54.610.5~27.526.3~47.14.6~9.40.25<IL≤0.5020.3~49.55.8~24.522.1~47.12.5~7.10.50<IL≤0.7521.0~38.510.0~19.95<IL≤1.0015.6~36.18.3~12.434.0~42.02.2~4.8粘土IL≤0.0042.0~69.611.9~25.00<IL≤0.2532.1~61.412.0~23.332.9~48.53.1~7.00.25<IL≤0.5020.7~58.38.3~22.820.0~48.52.5~6.70.50<IL≤0.7517.6~36.08.9~14.812.4~30.22.5~4.30.75<IL≤1.0011.4~23.68.7~12.69.8~27.61.4~3.4IL>1.0011.412.6粉土e<0.7516.0~44.311.2~24.93.2~8.55.0~7.30.75≤e≤0.9010.0~34.211.6~24.023.0~58.72.6~14.7e>0.9010.0~37.18.0~注:1.表中参数是根据昆明地区1998年前完成的近100个项目的统计结果;2.C、φ值是关联的一对指标,不应拆分后查表使用。附录B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B.0.1支护结构外侧地面荷载、建筑物荷载等产生的侧压力可采用图B.0.1所示的图式计算:图B.0.1超载作用下的主动土压力(a)坑壁顶满布均匀荷载;(b)距离墙顶L处开始作用均匀超载;(c)距墙顶L处作用L1宽的均布超载B.0.2集中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侧压力。对于集中荷载在围护结构上产生的侧压力,可按图B.0.2所示计算:图B.0.2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主动土压力B.0.3对严格限制位移的支护结构,水平荷载宜采用静止土压力并按下式计算。或根据经验对被动土压力进行折减:eak=(бk+Σrihi)K0(B.0.3)式中:ri──计算点以上第i层土的重度(KN/m3);hi──计算点以上第i层土的厚度(m);K0──计算点处的静止土压力系数。B.0.4当基坑内侧被动区土体经人工降水或加固处理后,土体力学强度指标可根据试验或可靠经验确定。B.0.5对于工程性质较好的坡残积粘性土,其自立高度较大,应重视土压力的合理选定。B.0.6朗肯土压力理论适用于坑外水平的半无限空间体。若基坑外侧地表面不规则或为坡地,不能直接应用相关公式计算土压力。可分别按平面、倾斜面计算,然后再进行组合,按图B.0.6所示计算围护结构上的主动土压力。图B.0.6地面不规则情况主动土压力B.0.7有限范围土体土压力。基坑附近有相邻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其它地下工程,会使墙后土体不能产生完整的朗肯或库仑的主动滑动面。此时的土压力计算不能沿用常规的土压力理论,可采用滑动土楔体ABC的静力平衡,通过库伦理论的图解法计算主动土压力。图B.0.7墙后土体受限情况下的主动土压力计算示意图B.0.8合理选取土条状坑壁的土压力,土条状坑壁的土压力,不应小于其自重的1/3。B.0.9当支护结构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对渗透性较好的砂土、碎石土应按水土分算方法计算,对渗透性差的软土、粘性土可按水土合算方法计算,对粉土应视具体情况采用水土分、合算方法计算。一般来说,若粉土层的上、下均为透水性较大的砂性等土层,粉土可采用水土分算;若其上、下层为粘性土,可采用水土合算。附录C土钉墙抗拔试验要点C.0.1试验土钉的参数、材料、施工工艺及所处的地质条件应与工程土钉相同C.0.2土钉抗拔试验应在注浆固结体强度达到10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C.0.3加载装置(千斤顶、油压系统)的额定压力必须大于最大试验压力,且试验前应进行标定。C.0.4加荷反力装置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应满足最大试验荷载的要求,加载时千斤顶应与土钉同轴。C.0.5计量仪表(位移计、压力表)的精度应满足试验要求。C.0.6在土钉墙面层上进行试验时,试验土钉应与喷射混凝土面层分离。C.0.7最大试验荷载下的土钉杆体应力不应超过其屈服强度标准值。C.0.8同一条件下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的土钉数量不应少于3根。C.0.9确定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试验,最大试验荷载不应小于预估破坏荷载,且试验土钉的杆体截面面积应符合本规程第C.0.7条对土钉杆体应力的规定。必要时,可增加试验土钉的杆体截面面积。C.0.10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试验,最大试验荷载不应小于本规程第7.3.9条规定的抗拔承载力检测值。C.0.11确定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试验和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试验可采用单循环加载法,其加载分级和土钉位移观测时间应按表C.0.11确定。表C.0.11单循环加载试验的加载分级与土钉位移观测时间观测时间(min)5555510加载量与最大试验荷载的百分比(%)初始荷载—————10加载1050708090100卸载1020508090—注:单循环加载试验用于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时,加至最大试验荷载后,可一次循环至最大试验荷载的10%.C.0.12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其土钉位移测读和加卸载应符合下列规定:1初始荷载下,应测读土钉位移基准值3次,当每间隔5min的读数相同时,方可作为土钉位移基准值;2每级加、卸载稳定后,在观测时间内测读土钉位移不应少于3次;3在每级荷载的观测时间内,当土钉位移增量不大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并应每隔30min测读土钉位移1次;当连续两次出现1h内的土钉位移增量小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C.0.13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试验,其土钉位移测读和加、卸载应符合下列规定:1初始荷载下,应测读土钉位移基准值3次,当每间隔5min的读数相同时,方可作为土钉位移基准值;2每级加、卸载稳定后,在观测时间内测读土钉位移不应少于3次;3当观测时间内土钉位移增量不大于1.0mm时,可视为位移收敛;否则,观测时间应延长至60min,并应每隔10min测读土钉位移1次;当该60min内土钉位移增量小于2.0mm时,可视为土钉位移收敛,否则视为不收敛。C.0.14土钉试验中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终止继续加载:1从第二级加载开始,后一级荷载产生的单位荷载下的土钉位移增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产生的单位荷载下的土钉位移增量的5倍;2土钉位移不收敛;3土钉杆体破坏。C.0.15试验应绘制土钉的荷载—位移(Q—s)曲线。土钉的位移不应包括试验反力装置的变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