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复兴中学等三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重庆市云阳县复兴中学等三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重庆市云阳县复兴中学等三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重庆市云阳县复兴中学等三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重庆市云阳县复兴中学等三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重庆市云阳县复兴中学等三校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5题,共15分)1.“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2.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3.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物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D.中华原始和医药学的创始人4.“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访华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5.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6.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7.《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8.《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有位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吴王夫差9.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10.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11.《史记》载:“(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可见“商君”属于()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2.秦统一六国时,最后灭掉的是()A.韩 B.赵 C.齐 D.楚13.秦朝时期的文告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A.甲骨文 B.小篆 C.金文 D.楷书14.秦朝时期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统治的举措是()A.皇帝制度 B.焚书坑儒 C.统一度量衡 D.修筑长城15.秦末农民起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是()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5分16.阅读《战国七雄形势》图后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划“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划“C”。(1)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处于南边的是楚国。(2)战国七雄中,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3)战国七雄的都城都位于黄河流域一带。(4)战国期间,在长平、桂陵曾发生过战争。(5)战国时期,涌现出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三、填图题:共5分17.(1)观察如图,请在答题卡图中的图例栏内A、B处分别写出图例的含义。(2)依图指出秦灭六国过程的特点。18.看图片,回答问题:(1)如图反映的是什么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2)它代表的是我国什么地方的原始农耕文明发展的成就?四、材料分析题:19题6分,20题7分,共13分.19.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观察如图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0.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鼎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有一套用鼎的制度。据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商朝时,鼎成为国家重器,文献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材料二:岷山多梓(树)柏(树)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工省用饶(都江堰修成后可充分,便利的利用岷江水运送岷山上的木材).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饮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1)根据材料一概括“鼎”具有的功能。(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最能代表商朝技术的“鼎”。(3)材料二中的都江堰是在我国古代那一时期建成的?修建者是谁?(4)根据材料二指出,都江堰具有哪些主要功能及作用?五、简答题:21题7分,22题5分,共12分21.秦朝开启了我国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新时代。据此回答:(1)它是谁在什么时候建立的?有何重大意义?(2)它是采取了哪三方面的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的?22.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活跃的一个黄金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活跃的原因是什么?(2)我国第一个创立了自己学说体系的思想家是谁?庄子在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什么?(3)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他提出了什么学说?

2016-2017学年重庆市云阳县复兴中学等三校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题,共15分)1.“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考点】北京人.【分析】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与生产生活状况.【解答】题干直接设问考查远古北京人叙述错误的选项,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会使用天然火;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故选A.2.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析】据图判断,这是半穴式房屋,半穴式房屋是地穴建筑.是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房屋正面挖有斜坡或台阶,以供出入,屋内有灶坑,有利于取暖和炊煮.这是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解答】选项A.元谋人和选项B.北京人还不会建造房屋.选项C.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选项D.居住的是半穴式房屋.故选:D.3.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物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D.中华原始和医药学的创始人【考点】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分析】本题考查黄帝的贡献.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宮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贡献,称他为“人文初祖”.【解答】A.B.C.都是对黄帝所做贡献的叙述.D.中华原始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是炎帝.故选D.4.“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访华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考点】青铜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青铜器.【解答】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青铜器中的精品.故选B.5.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考点】春秋五霸.【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争霸中留下的成语,因而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争霸社会特点.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6.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考点】西周的建立及疆域.【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建立的知识点,应把握西周建立的时间.【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约公元前1046年”,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大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故选B.7.《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考点】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分析】考查东周时期的史实.【解答】依据材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没有提到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故选B.8.《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有位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吴王夫差【考点】司马迁与《史记》.【分析】本题考查卧薪尝胆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本题关键词是“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就是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相传吴越争霸时,吴王夫差大败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勾践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经过长期准备最终灭掉吴国.后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故选C.9.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考点】商鞅变法.【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解答】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变法使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A、C、D虽为商鞅变法的内容,但不合题意.故选B.10.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考点】老子和孔子.【分析】本题考查孔子.【解答】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故选C.11.《史记》载:“(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可见“商君”属于()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考点】商鞅变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的有关内容.【解答】“内立法度”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可见“商君”属于法家.故选C.12.秦统一六国时,最后灭掉的是()A.韩 B.赵 C.齐 D.楚【考点】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统一六国的知识点.【解答】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了东方六国中的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故选C.13.秦朝时期的文告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A.甲骨文 B.小篆 C.金文 D.楷书【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解答】秦灭六国后,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所以秦使用的统一的文字是小篆,秦朝时期的文告是用小篆书写的.故选B.14.秦朝时期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统治的举措是()A.皇帝制度 B.焚书坑儒 C.统一度量衡 D.修筑长城【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的认识.【解答】联系所学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故选B.15.秦末农民起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是()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分析】本题考查巨鹿之战.【解答】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故选C.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5分16.阅读《战国七雄形势》图后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划“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划“C”。(1)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处于南边的是楚国。A(2)战国七雄中,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C(3)战国七雄的都城都位于黄河流域一带。B(4)战国期间,在长平、桂陵曾发生过战争。A(5)战国时期,涌现出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C。【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分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解答】(1)观察《战国七雄形势》图可以看出,楚国在最南边,故“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处于南边的是楚国”的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故划A.(2)观察《战国七雄形势》图看出,图片信息没有涉及“战国七雄中,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故“战国七雄中,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故划C.(3)观察《战国七雄形势》图可以看出,楚国都城位于长江流域,故“战国七雄的都城都位于黄河流域一带”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故划B.(4)观察《战国七雄形势》图可以看出,长平、桂陵发生过战争,故“战国期间,在长平、桂陵曾发生过战争”的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故划A.(5)观察《战国七雄形势》图看出,图片信息没有涉及“战国时期,涌现出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故“战国时期,涌现出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故划C.故答案为:(1)A.(2)C.(3)B.(4)A.(5)C.三、填图题:共5分17.(1)观察如图,请在答题卡图中的图例栏内A、B处分别写出图例的含义。(2)依图指出秦灭六国过程的特点。【考点】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秦灭六国的路线和顺序;(2)本题考查的是秦灭六国的策略.【解答】(1)由图例可知,A中的箭头指向各诸侯国,代表秦灭六国路线是先打最近的韩、赵、魏三国,接着攻打较远的楚、燕、齐三国;B中的数字标在各诸侯国旁边,代表秦灭六国顺序,即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2)由图中的箭头指向和数字序号看,秦灭六国的特点是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具体做法是利用东方六国之间的矛盾,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然后各个击破,以达到灭六国,统一全国的目的.故答案为:(1)A:秦灭六国路线;B:秦灭六国顺序;(2)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18.看图片,回答问题:(1)如图反映的是什么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2)它代表的是我国什么地方的原始农耕文明发展的成就?【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史实.【解答】根据图片人面网纹盆可知,它反映的是半坡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根据所学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今天陕西西安的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故答案为:(1)半坡.(2)黄河流域.四、材料分析题:19题6分,20题7分,共13分.19.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观察如图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考点】阐述见解题;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分析】(1)本题本题考查铁器牛耕的推广及其说明的问题.(2)本题商鞅变法以及事件的主要内容.(3)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4)本题主要考查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解答】(1)根据图一,各式各样的铁制农具出现,牛耕也得到了推广.劳动工具的改进必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根据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可以判断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可以结合课本来阐述,主要有改革土地制度;奖励耕战;推行县制等.故本题答案:商鞅变法;内容:改革土地制度;奖励耕战;推行县制等.(3)一个改革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去分析.变法涉及到奖励耕战,必然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是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故本题答案为:使秦国富强起来,增强了秦军战斗力,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4)根据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可见其变法触动了贵族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缺乏统治者的庇佑.最终被车裂而死.故本题答案为:守旧贵族的反对,秦孝公死后,失去了支柱.故答案为:(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事件:商鞅变法.措施:废井田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4)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20.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鼎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有一套用鼎的制度。据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商朝时,鼎成为国家重器,文献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材料二:岷山多梓(树)柏(树)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工省用饶(都江堰修成后可充分,便利的利用岷江水运送岷山上的木材).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饮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1)根据材料一概括“鼎”具有的功能。(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最能代表商朝技术的“鼎”。(3)材料二中的都江堰是在我国古代那一时期建成的?修建者是谁?(4)根据材料二指出,都江堰具有哪些主要功能及作用?【考点】青铜器;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鼎”具有的功能.(2)本题主要考查后母戊鼎.(3)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4)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具有的主要功能及作用.【解答】(1)据材料一“鼎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有一套用鼎的制度.”可知,鼎是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据“商朝时,鼎成为国家重器”可知,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2)最能代表商朝技术的是后母戊鼎.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3)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4)据“材料二:岷山多梓(树)柏(树)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工省用饶(都江堰修成后可充分,便利的利用岷江水运送岷山上的木材).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饮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可知,都江堰具有的主要功能是运输、灌溉、防旱防涝等.作用是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答案为:(1)鼎是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2)后母戊鼎.(3)战国时期;李冰.(4)运输、灌溉、防旱防涝等.作用: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五、简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