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策略:复习指导与答卷技巧_第1页
高三历史复习策略:复习指导与答卷技巧_第2页
高三历史复习策略:复习指导与答卷技巧_第3页
高三历史复习策略:复习指导与答卷技巧_第4页
高三历史复习策略:复习指导与答卷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复习指导与答卷技巧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看法》提出的“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教化部考试中心全面修订了2019、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2019、2019年的高考历史学科命题较好的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调整和变更,在有效考查历史学科实力和学科素养方面又有新的探究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以预见,2019年的高考命题将进一步贯彻《考试大纲》的精神、原则和要求,在着重考查“必备学问、关键实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方面接着体现“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特点。(一)当前备考复习中教与学的缺陷和不足近年高考全国卷的历史命题,坚持以实力和素养考查为主导,改革考试内容,优化命题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选拔功能;试题绝不迁就中学教学“重学问轻实力”的现状,给传统、僵化的中学教学模式以强有力的冲击,导致历史教学所惯常采纳的“死记硬背”基本失灵,“题海战术”也在慢慢失去往日的效力。高考命题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究,使中学历史教与学特殊是备考复习的短板暴露无遗,这就是:学生阅读量偏少,学问面狭窄,阅读实力欠缺;对重要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的理解深度不到位;学问整合不够,没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形成完整的通史体系;独立思索实力和创新实力缺失;答卷解答问题的方法技巧和书面表达水平亟待提高;等等。1.阅读量小,阅读速度和理解实力欠缺。学生的历史阅读量少、学问面狭窄,阅读理解力欠缺,从而导致高考答卷时从试题中快速获得和解读信息的实力不足,始终是近年高考失分的首要缘由。例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27题: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本题选择正确答案A的考生只有19%,选择错误选项B、C、D的分别为30%、33%、18%。这明显表明大多数考生对试题的阅读理解出了问题。又如2019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6题(试题略),列举了4条“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务的历史叙述”,要求考生据此甄别“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该题比较典型的考查了考生在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实力。尽管近年试题材料的文字量和阅读难度有所降低,但考生仍有约40%的失分和这一因素有关,这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比较突出。须要指出的是,阅读薄弱问题始终没有引起历史老师的足够重视,因而也没有实行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弥补这一欠缺。2.重要历史事实了解不全面,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由于教科书对很多历史事物、历史事务和历史现象的叙述过于简略,而历史教学又习惯于拘泥课本,留意梳理课本学问,学习仅仅是满意于记住课本的叙述和结论,这就使学生对一些重要历史事实的了解不够全面,对重要历史概念、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相识不到位,也就无法运用所学学问分析、解答高考试题所提出的问题。例如2019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题: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说明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本题是2019年全国Ⅰ卷中难度最大的一道题,考生错答率达82%。考生错答的主要缘由就是对儒家思想产生的渊源了解不够充分,不能对正确选项做出推断。又如2019年全国Ⅱ卷第28题,关于1879年以后福州船政局“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实行‘协造’方式生产”,要求考生指出这种变更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须要考生对洋务派所办军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具有比较全面和充分的了解。再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27题: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渐渐演化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更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减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心与地方的对立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明朝地方管理机构或长官“三司”和“巡抚”的职能及其变更的相识与理解,由于考生对相关史实的了解不够,甚至对“三司”“巡抚”的职能理解不够,导致答错率达73%。再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41题,考生对法国大革命的史实基本没有驾驭,对近代“民族主义”的概念不清。法国大革命虽然在中学必修教材中没有干脆出现,只是从启蒙运动和法国代议制等内容中有所涉及,但在初中教材和中学选修教材中介绍的比较充分。《考试大纲》则明确提出要在“中学历史课程基础上”实施考查。近代“民族主义”这个概念,事实上在材料一中已经给出了说明,即:“人民主权……居住在同一地域,运用相同语言……同等”,但是很多考生却往往留意不到或解读不透。由此这道题的失分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3.独立思索实力欠缺。要求考生运用试题材料所供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索,通过分析、推断、比较、归纳、推理、概括和论证等,从而得出结论,做出自己的解答,这是近年历史试题特殊是非选择题的突出特点。但是,考生的独立思索实力欠缺,难以应对高考试题的这种考查要求,这是导致考生在非选择题方面失分较严峻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25题: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确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本题考生失分率达76%,反映了考生独立思索实力特殊是推理实力的不足。又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子,人民主权不行转让,也不行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行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裂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学问,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本题具有开放性。依据题目的要求,考试须要首先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这一论题应包括“制度构想”与“实践”两个层次,“制度构想”可以从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等角度思索,“实践”可以结合英法美等国政治制度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例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的共和制等。其次,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学问进行阐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表述成文即可。但是由于考生独立思索实力的欠缺,大都不能依据题目要求提出问题和设置问题,因而该题的失分状况严峻,得分率还不到30%。学生缺乏独立思索实力,是长期以来教学重学问、轻实力的结果。历史教学从高一起先大都迁就学生死记硬背课本学问和答案的学习习惯,很少让学生去独立思索问题、探究问题;而平常的考试评价也是以考查学问为主,迎合了这种习惯。久而久之,独立思索实力也就成为学生的一个重要欠缺。4.学问迁移实力不够。学问迁移实力是将已有学问应用到新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学习实力。历史学问迁移实力主要表现在对新材料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旧学问与新情境的链接,以及对新问题的认知、分析和解决等方面。高考试题普遍要求考生能够将已有学问与新材料新问题链接起来,或运用已有学问独立认知、分析、说明新学问新问题。高考结果显示,学生这方面的实力还比较欠缺。例如2019年全国Ⅱ卷第30题:抗战成功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说明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逆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先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本题考查考生的学问迁移,即运用所学学问解读材料、分析问题、阐释问题的实力。抗日斗争期间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强化对经济的全面限制,抗战成功后又接收日伪纺织企业,组建为国有的中纺公司。这说明抗战成功后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主导作用增加,D项与此意思相符;而且材料中政府高层的说明,也印证了这一点:由于私人资本薄弱,“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故D项正确。但是选择正确选项的考生却只有21%。又如2019年Ⅰ卷第34题:表1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自然橡胶生产者协会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发达国家经济调整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起先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本题以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组建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关于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学问推断促成这些国际经济组织成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已有学问推断上述组织均为新兴独立国家所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成员国旨在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但却有70%的考生做出了错误推断,选择了错误答案。考生学问迁移实力低的主要缘由,一是对课本学问只会死记硬背,不能理解和应用;二是自学实力不够,不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索,只能在老师的支配和监督下被动地学习。这样,就很难将所学学问运用到学习新学问、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当中。这正是目前学生虽然记住了大量的课本学问,却在高考中得不到志向成果的缘由所在。5.由于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缺陷,历史发展的脉络不清。高考历史试卷是依据通史的体系和思路来设计的,命题特别重视对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现象和本质、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考查。由于中学必修教材依据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专题分册编写,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把握不准,对历史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特殊是某些隐性的联系缺乏相识,更没有形成完整的通史体系,因而也就难以很好的解答相关的试题。新课标教材淡化通史观念,弱化了历史阶段特征。但高考强调对历史整体及发展过程的把握,必做题涉及选修教材甚至初中教材内容也很正常。不少试题看似孤立地考查某个考点,实则考查历史事物之间的深层联系,考生假如不能精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重大事务的阶段特征,就无法对试题做出正确解答。教学和复习能否留意弥补教材缺陷,已成为关涉到考生在高考中得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6.答题方法和技巧缺乏总结和提升。(1)审题时不能依据设问和选项供应的线索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2)选择题不能依据材料与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3)非选择题不能依据材料信息和所驾驭的史实解答问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4)答题时不能运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述答案,观点不明确,概念模糊;归纳概括实力较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科学性、严谨性、精确性欠佳。(5)文字表达不精确,书写潦草,重要概念写错别字;逻辑混乱,层次不清。选择题无论多难,仍有1/4猜对答案的几率,而如何猜对答案,就有一个方法和技巧问题;主观题由阅卷老师阅卷评分,考生落实到卷面上的答案和评卷规则及阅卷思路、方法、习惯越吻合,得分机会就越大。透过上述问题,反映了当前历史教学观念陈旧、学问老化,甚至与高考要求相背离,即:高考命题留意学习实力和学科素养,中学教学却关注学问驾驭和技能娴熟;高考命题强调主干学问和独立思索,中学教学却固守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高考命题突出材料意识和论从史出,中学教学却坚持“以本为本”和现成结论;高考命题刻意创新、重点突出,中学教学却因循守旧、四平八稳。然而,高考命题改革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发了历史老师的深刻反思,必定对教与学的变革起到强有力的反拨作用。(二)精准复习策略和方法复习的功能是什么——温故知新。高效的复习是以新带旧,即利用新学问带动旧学问、利用新问题引领旧学问。“新”有三个层次,即拓展、深化、升华。拓展学问视野是深化理解的铺垫;深化理解是提升实力的前提;提升实力才是复习的主要目的。历史学科须要打破现行教材的体系,甚至打破必修选修界限,整合成逻辑严密的学科体系。因此,最好的复习方法是运用已有学问学习新学问,解决新问题。1.留意基础性,突出“必备学问”,大力精简内容《考试大纲》强调要“考查对基本历史学问的驾驭程度”,着重考查学习高校课程内容所必备的主干学问。因此在复习时,要依据高考实际可能涉及的范围,从历史专业层面上来落实对重要历史事实的全面了解和对历史概念的深度理解。由于选修模块对一些重大历史事务、关键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问题等都有更完整的叙述,而高考必做题里又经常涉及,应当把这些高考命题所关注的重要内容纳入必修范围进行复习。《考试大纲》所提出的“必备学问”明显是指学习高校课程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学问,包括重要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联系,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等主干学问。由此,须要重点把握的历史事实有:(1)中国古代史。主要朝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分封制演化、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以及选官制度的演化及其阶段特征;重要经济制度(土地、赋税、货币制度)和政策的演化及其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唐宋以降商品经济发展、旺盛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和市镇兴起等方面的表现,古代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儒学为主线的传统主流思想演化及其阶段特征。(2)世界古代史。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古代罗马法的主要精神和原则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古希腊罗马先哲的主要思想主见;古希腊罗马与同时代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比较。(3)世界近代史。英、法、美、德四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演化及其特点,重要历史文献,主要国际关系;全球视野下对工业革命的全方位相识,包括背景、起因、大致过程和多方面(包括社会生活)影响等;新航路开拓以来全球化进程及其对东西方的影响;近代民主思想产生、发展、传播的缘由和影响。(4)中国近代史。要突出一条主线,即中国近代化进程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上的主要表现、本质特征及其深层缘由、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如: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各种救国救民思想包括改良、改革和革命思想的演化和实践;全球视野下清朝前、后期比较;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视角下的全民族抗日斗争。(5)中国现代史。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集中在共和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20世纪80、90年头);国际背景下中国对外政策的变更和调整,共和国时期的教化、科技成就和社会生活变迁。(6)世界现代史。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及其影响;苏联史的某些重要史实;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二战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更及其特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及主要表现;战后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7)中外历史联系和比较。这是大综合题高度关注和频繁考查的内容,设计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其中涉及较多的是经济史、社会生活史和思想史、科技史方面的内容。高考试题对历史概念的考查突出表现在对重要历史概念的深度理解上。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可分为史实概念和史论概念两大类。史实概念包括人物、事务、制度、文献、事物、会议、党派等;史论概念包括思想、学说、史学术语等。历史试卷涉及考查概念的试题,对理解深度和广度要求甚高。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又往往比较肤浅,难以达到试题所考查的要求,从而造成失分。因此,要通过全面梳理教材内容,找出全部的重要历史概念并加以分类,借助历史专著或历史词典给学生供应这些概念的完整阐释,深化重要概念的理解性学习。如史实概念中涉及典章制度的:分封制、宗法制、科举制、均田制、联邦制、共和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等等;史论概念中涉及思想学说和专用术语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共和主义、自由主义、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自由贸易、现代化、外交近代化、经济全球化,等等。2.全面培育四项基本实力,着重提高“关键实力”。近年全国卷的历史命题突出实力立意,全面涵盖《考试大纲》提出的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基本实力,凸显出对“关键实力”即独立思索实力和运用所学学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力的考查。因此,备考复习也要从留意学问积累转向留意学问理解和运用上来,全面落实实力的培育。培育和提高学生“获得和解读信息”的实力,要在基本考点上扩大阅读量,拓宽学问视野,提高快速阅读实力和理解力。培育和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要对课本涉及的重要历史事实、历史事物和历史概念形成深刻的相识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较好的调动和运用这些学问分析、解决问题。培育和提高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实力,要在学生驾驭和理解基本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训练其阐释历史事物的语言文字表达实力。培育和提高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实力,要通过新情境的设置,训练其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坚决摒弃死记硬背课本学问和结论的学习方法,对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评价、意义、影响等),不要刻意去记,能够理解就够了。理由是:一,课本上有很多结论没有史实支撑,且观点陈旧;二,高考试题并不干脆考查课本的现成结论。3.体现“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所渐渐积累起来的包括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基本阅历、基本品质、基本看法和价值观念等专业素养。“核心价值”,即本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不行替代、最基本最长久的价值概念体系、原则或信念。高考对历史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的考查,主要表现在要求考生运用学科专业学问和思想方法进行视察、思索,发觉、分析和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特殊是优秀传统文化;试题通过传统文化的各种形态为载体,设置情境,引导、启发考生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多种角度思索,呈现创新意识和创新实力。为此,历史教学和复习,要主动贯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化指导纲要》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三家既相互竞争,又彼此汲取融合,不断发展进步,其中以儒家为主而释、道两家为辅。历史复习要留意利用和结合国学经典、诸子百家、传统民俗、传统节日、传统建筑、文学名著、艺术作品等内容进行考查,突出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核心价值观,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4.科学规划复习周期,合理支配时间培根说:“合理支配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高三备考复习通常都实行“三轮复习”的方式。(1)一轮复习,即系统复习阶段。从高三开学起,时间4~5个月。主要任务是:整合教材,将部分选修内容纳入必修范围,重构通史体系;依据近6年高考试卷所涉及的内容确定基本考点,突出重点,淡化或删减高考不考的内容;对核心考点要拓展学问视野和深度理解,做好单元过关检测和评价。依据历年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高考比重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大致为3.0:3.5:3.5。一轮复习要打破过去“全面覆盖”和“四平八稳”的做法,大力精简内容,提高复习针对性,削减无效劳动。(2)二轮复习,即综合复习阶段。时间2~3个月。依据古代、近代、现代的时序,将主干内容梳理成政治、经济、社会、文化4个大专题和若干小专题,留意专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中外对比;依据古、近、现的高考重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大致为3:4:3。要做到专项限时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着重落实考试的评价和改进功能。通过二轮复习,要使学生形成古今贯穿、中外关联、立体网络化的历史学问体系。(3)三轮复习,即封闭训练和考前调适阶段。考前1个月,主要是适应性封闭训练,提高技巧,发觉问题刚好矫正。要高度重视模拟阅卷、试卷分析和查漏补缺,强化补偿矫正和改进的环节。“回来课本”对历史学科来说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回来的应当是高考所体现的学问体系。5.探究高效课堂,落实“导学用合一”和“师徒制”“导学用合一”教学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化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应用和发展。“导”是老师的引导和指导,是导学;“学”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应用学习;“用”是运用已有学问学习新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和未知问题的过程,也是“学”与“导”相结合的过程,是“导”“学”“用”的统一。导,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要使学生首先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老师可在课堂上做出数分钟说明,但不必进行具体讲解。学,即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包括“思”和“议”等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需是“主动学习”,只有做到主动学习,才会主动思索,充分沟通,深化探究。用,即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训练,主要是习题训练,其本质是思维训练。每学完一课或一单元,可进行应用性练习。在二轮复习阶段,应以“大题量限时训练”为主。训练和提高快速阅读的审题实力。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学习方式是“师徒制”。师傅带徒弟,更准确的说,是师兄老师弟,这种互助式、特性化教学,既教会了师弟,更成就了师兄。因此,大范围、大幅度提高学习水平,落实培优补弱的最好方法就是同学科一强一弱两个学生结对学习。两人之间、对子之间、小组之间的学习竞赛,是持续激发和调动学习热忱的有效手段。6.充分利用高考真题,强化大题量限时训练由于中学老师命制试题或选题组卷的水平和高考命题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平常教学中的习题训练和模拟考试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事与愿违。只有高考真题,其命题思路、立意和风格才最接近将来的高考题。因此运用近年高考试题进行复习和训练,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利用高考题训练时,要引导学生解读和领悟高考试题的命题立意、思路和技巧,达到能够融会贯穿和举一反三的效果。每次考试练习的试卷都要编制《试卷要素细目表》,让学生依据试卷细目表进行复习,并在考后依据细目表进行答卷分析。借助试卷细目表进行复习,可增加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加学生的信念,调动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促进学习水平的持续提升。7.变革试卷讲评课,落实评价改进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复习过程最为重要的课型,是通过考试诊断和发觉学习缺陷与失误,实施试题分析评价和改进提高学习的必要环节。老师要把学习评价的主动权还交给学生,转换师生角色,由老师讲评试题变为学生讲评试题。历来试卷讲评,主要关注解题思路和答案解析,而忽视了对试题考查立意、命题思路和设计技巧的解读。然而后者更为重要。学生明白了试题的考查立意、命题思路和设计技巧,自然也就有了正确的解答思路和方法。基于这一理念,试题讲评课应当遵循如下基本流程:(1)阅卷后,老师要快速将错答率较高的选择题(>40%)和失分率较高的非选择题(>50%),确定为课堂讲评题目,提前将这些题目平均安排给全班学生进行讲评打算。(2)学生接受任务后各自做好试题讲评打算,写出关于试题考查立意、命题思路、设计技巧以及解答思路的讲评提纲;老师则细心选择讲评试题的变式题或同类题,以备讲评后变式训练运用。(3)课堂讲评时,老师首先对本次考试状况进行整体分析。然后让学生从难到易依次进行试题讲评。学生讲评的声音要嘹亮,言简意赅,要有时间限制。一个学生讲评完,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完善或纠错质疑;老师进行点评、点拨,刚好激励、激励。(4)试题讲评完毕,即时支配讲评题目的变式训练或巩固练习。(5)变式训练前或后,可由学生或老师进行课堂讲评总结,指出本次讲评课的主要成效和亮点,要留意褒扬表现精彩的同学。(三)答卷策略和解题方法与技巧1.选择题(1)题目构成。选择题属于客观题,试题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构成。高考全国卷的历史选择题目前为清一色的材料最佳选择题,选择题的题干由材料和设问组成,材料和设问一般为两行,平均70个字左右;试题材料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以文字材料为主,少量题目运用图表材料;设问通常为半句话,和选项连起来才能构成一句完整的话。试题的4个选项通常为字数相近、结构相像的短语或词组,平均有10多个字;选项的表述具有较强的历史专业性,阅读理解难度较大。(2)题目类型。从题干和选项的逻辑关系来看,历史选择题主要有“现象-本质型”和“缘由-结果型”两种类型。“现象-本质型”选择题的设问大都运用“这反映了”“这表明”“这体现了”“……是”等设问方式,试题旨在考查对材料的精确解读,特殊是对该历史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实质、特征的相识和把握,题目难度通常较大。此类题目约占选择题的60%,如2019年Ⅰ卷有7题,Ⅱ卷有7题;2019年Ⅰ卷有6题,Ⅱ卷有7题。“缘由-结果型”选择题要求推断历史事实的背景、缘由、目的、结果或影响等,须要依据已有学问做出推断。此类题目约占40%,如2019年Ⅰ卷有3题,Ⅱ卷有5题;2019年Ⅰ卷有6题,Ⅱ卷有5题。(3)解题思路和方法。把历史选择题主要归结为“现象-本质型”和“缘由-结果型”两大类,可以把困难问题简约化,提高答题速度和精确度。近年全国卷选择题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正确选项必定和试题材料有着干脆关系,同时也有课本学问的支撑或与课本内容有肯定关联。这样,答题时就可以先把与材料无任何关联的选项解除掉,再把与所学学问相悖的选项解除;剩下的再看是那种选择题类型。“现象-本质型”选择题的难度通常较大,主要难在试题材料远离教材的程度上。不少考生读不懂材料,或对历史阶段特征领悟不够、把握不透,不能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性特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前提是读懂材料或基本读懂材料,关键是要熟识与试题内容相关的历史阶段特征,把二者关联起来,正确答案就简单推断出来了。可先把非本质的选项解除掉,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了;或者依据对试题考点的时代特征,干脆确定正确选项。例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领先消退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本题是一道比较典型的“现象-本质型”选择题,试题以战国时期各国墓葬等级差别的不同,来说明现实政治制度的变更。该题难度较大,只有21%的考生选择了正确答案C,失分率达79%。又如2019年Ⅰ卷第30题: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卫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长久防卫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减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本题以抗战前国民政府进行抗战打算的历史状况为背景,从新角度、新材料、新情景还原历史真实,考查了考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独立分析问题的实力以刚好间和空间概念。试题不回避热点,使学生对国民党的对反抗日本侵略的看法有了新的相识。该题难度合适,区分度较好,有45%的考生选择了正确答案B。“缘由-结果型”选择题,材料阅读难度一般不大,主要靠调动已有学问进行推断。这须要快速将试题要求和所学课本内容挂起钩来,运用已有学问做出推断。解题的关键是,须要辨清试题选项中的哪一项与题干的核心内容之间存在着最为牢靠的因果关系。解答这类选择题,应先把不符合因果关系的选项解除,再确定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例如2019年Ⅱ卷第27题: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旺盛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变更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本题通过朱棣迁都北京这一措施,考查迁都对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历史作用的思路和方法。试题从一个新的角度入手,折射政治举措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考查立意独特,设计奇妙。本题有40%的考生选择了正确选项B。又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31题: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