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或变革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一.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1.商鞅变法治国不一道,便(pian)国不法古。(即无论治理天下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1)时间:公元前356年;(2)人物:秦国秦孝公支持的“商鞅变法”;(3)性质:封建制改革;(4)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最能体现改革性质,对社会变革起关键作用);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农业);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最能打击旧贵族的利益);③建立县制,(为郡县制打下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5)影响(略)2.北魏孝文帝改革(1)时间:4世纪;(2)性质:封建制改革;(3)目的:巩固鲜卑族贵族的统治。(4)成功原因:顺应历史潮流;典故:胡人汉服、胡服骑射;(5)影响: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二.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1、洋务派:(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外有西方列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2)代表人物(见知识点)(3)根本目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4)结果: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5)影响(见知识点)2.戊戌变法(1)背景(引发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到北京;(2)领导者:康有为和梁启超(3)性质: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结果:变法触动了掌握实权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变法历时103天失败,故称“百日维新”。(谭嗣同甘为变法牺牲);(5)失败原因:维新派没有实权,三、中国现代史上的改革1、土地改革①、土地改革的开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改革内容)。②、土地改革的意义见知识点或课本
2、三大改造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所有制转变,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改革开放①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城市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③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作用: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形成的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知识拓展】★中国的农村改革历程:(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建国后: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1958年人民公社化、大跃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次严重失误)——1978年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例题1】材料: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唱到“站起来”“富起来”“开创未来”《春天的故事》中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1、“春天的故事”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指的是什么?与党的哪一次会议相联系?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2、这个老人是谁?邓小平3、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4、1992年这位老人写下“诗篇”指什么历史事件?1992年南巡讲话6、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贡献有哪些?举例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刘邓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指挥淮海战役。社会主义建设: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路线;一国两制的构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五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世界历史上重大改革一.伯利克里改革——古希腊雅典(1)时间:前5世纪后半期;(2)人物:伯利克里;(3)性质:奴隶制改革;(4)内容:①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不是所有公民可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②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5)影响: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但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专政。二.日本历史上由弱到强的两次改革1.大化改新(1)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2)人物:改革派(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孝德天皇”执政;(3)性质:封建制改革;(4)学习对象:中国隋唐制度;(5)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2.明治维新(1)时间: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学习对象:西方欧美列强;(5)影响: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保留封建残余,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理。【知识拓展】★日本发展上的三次飞跃: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二战后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列举日本古代拜认的第一位老师、近代拜认的第二位老师的国家、学习的内容。①古代的老师中国;近代的老师西方列强。②古代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近代学习西方列强资本主义制度。三.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1)时间:1861年;(2)人物:亚历山大二世;(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重大转折点。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四.前苏联的历次改革1.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1)“新”的表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意义: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根本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3.戈尔巴乔夫改革经过: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没有取得成果;后以“政治改革”为重点,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知识拓展】★列举世界历史上俄国国名的演变:沙皇俄国(1917年3月以前)、俄国(1917年3-11月)、苏维埃俄国(1917年11月-1922年)、苏联(1922年底-1991年底)、俄罗斯(1991年底至今)五.匈牙利的改革:为摆脱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束缚,20世纪50——70年代,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和调整。经过改革,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到80年代,匈牙利又面临了新的经济困难。六.美国——罗斯福新政(1)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2)“新”的表现(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说明: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知识拓展】★美国、德国、日本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不同改革的比较1.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答:区别:①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方面-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较大分化;中国方面-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②领导力量不同。日本方面-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中国方面-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虽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但根本无法实施。
③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方面-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还未形成,西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方面-维新变法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掀起了瓜分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法图强,为帝国主义所不容。
④结果不同,日本方面-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方面-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维新变法失败,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同点:①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②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③都促进了思想的解放④都准备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2.简要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历史的转折点,都有利于资本的发展;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2)不同点:日本改革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严重的民族危机。3.中国和前苏联的改革的不同后果及其启示:(1)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2)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苏联改革失败给我们的启示:(1)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2)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3)改革要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4)改革要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正确对策。★列举罗斯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派遣合作协议合同书
- 琴行教师聘用合同标准范本
- 融资租赁合同
- 皮草批发皮草采购合同范本
- 简单的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工地食堂承包合同协议
- 运输劳务的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宣传片拍摄与合作伙伴关系维护合同3篇
- 工地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水泥搅拌站水泥供应合同3篇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计算》练习题(310题-附答案)
-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培训如何上好一堂课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2024医疗销售年度计划
- 税务局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
- 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软件运维考核指标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6篇(含答案)
- 空气动力学仿真技术: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