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平顶山舞钢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的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2O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盐的形式表示:BaSiO3·CuSiO3 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C.易溶于强酸、强碱 D.性质稳定,不易褪色2、葡萄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葡萄酸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酸能发生取代反应B.葡萄酸既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葡萄酸能与Na和NaOH反应D.葡萄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3、三聚氰胺(如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阻燃剂、水泥减水剂和高分子合成等领域。一些不法分子却往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奶制品的含氮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H6N6B.三聚氰胺是高分子化合物C.三聚氰胺是一种蛋白质D.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4、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5、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因为发生了碘的升华现象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D.“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6、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②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③分子通式为CnH2n+2的不一定是烷烃④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⑤光照条件下,乙烷通入溴水中,可使溴水褪色.A.①③⑤B.①④C.②③D.①②④7、俄罗斯杜布纳核研究联合科研所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合作,合成了放射性无素鉝(293116Lv),该核素的中子数为A.116B.293C.409D.1778、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Q1+Q2>Q3 B.Q1+Q2>2Q3 C.Q1+Q2<Q3 D.Q1+Q2<2Q3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C6H6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D.﹣CH3(甲基)的电子式为:10、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于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B.当马口铁(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马口铁腐蚀会加快C.原电池的电极附近溶液pH的变化可以用电池总反应式来判断D.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PbO2+4H++2e-Pb2++2H2O11、如图为番茄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B.负极反应为Zn一2e-=Zn2+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会减少D.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增加12、将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分别伸入①乙醇、②乙醛、③乙酸、④石灰水中,铜片质量发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加、④不变B.①不变、②增加、③减小、④增加C.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④减小D.①不变、②减小、③增加、④减小13、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的是A.氮B.氟C.硅D.钾1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B.燃烧属于放热反应C.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 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15、H2S在O2中不完全燃烧生成S和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的H2S和O2的总能量高于S和H2O的总能量 B.微粒半径:O2->S2-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非金属性:S>O1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8gCO和C2H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11.2L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常温常压下,0.10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小于0.1NAD.1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总数为10N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列A〜I九种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B在实验室常用作气体干燥剂,D为常见液体,常温下C、E、F都是无色气体,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G是侯氏制碱法的最终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F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淡黄色固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转变为H和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述检验I溶于水电离所产生的阴离子的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18、下图是由常见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其中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1)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实验室常用加热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物质C,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干燥C常用______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3)E物质遇到D物质时,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现象,若用排水法收集F,则最终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4)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1)如图2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2)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3)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①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②F中试剂是浓硫酸,若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则该仪器及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③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④制备MgAl2O4过程中,高温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0、俗话说“陈酒老醋特别香”,其原因是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该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甲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各2mL,乙醇3mL,加入试剂的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2)浓硫酸的作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3)试管乙中盛装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只能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____,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6)进行该实验时,最好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7)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见,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或“小”),而且__________。21、某研究小组利用废弃的铁铝混合物(含Fe、Al、Al2O3、Fe2O3)回收金属铝和铁,实验流程设计如下:(1)写出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②中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③中所得溶液D中含有Fe2+和Fe3+c.④和⑤分别采用电解法和热还原法(3)由溶液D制取Fe2O3的实验过程是______________。(4)该样品中Al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A.BaCuSi2O6可以用盐的形式表示为BaSiO3·CuSiO3,故A项正确;B.硅酸盐用氧化物形式表示时,书写顺序是:活泼金属氧化物、不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所以BaCuSi2O6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故B项正确;C.BaCuSi2O6能和强酸反应,但是和强碱不反应,故C项错误;D.BaCuSi2O6中Cu为+2价,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褪色,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依据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2Ox,和Cu为+2价,根据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求x的数值,进而完成化学式为BaCuSi2O6,再根据化学式特征进行判断。2、D【解析】A、葡萄酸中含有羟基,能与羧基发生酯化反应,即取代反应,故A说法正确;B、葡萄酸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因此能与乙醇或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B说法正确;C、葡萄酸中含有羟基和羧基,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羧基显酸性,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故C说法正确;D、葡萄酸中不含碳碳双键或叁键,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故D说法错误。3、A【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得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H6N6,故A正确;B、高分子化合物是指分子量达到一万的化合物,而三聚氰胺分子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蛋白质的一个条件就是结构中含有肽键,而三聚氰胺没有,所以不属于蛋白质,故C错误;D、三聚氰胺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D错误.故选A。4、D【解析】
同分异构体的定义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均为C4H10,正丁烷为直链结构,异丁烷有支链,故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选D。5、B【解析】
A.日照香炉生紫烟”描述的现象中,“烟”此处实为雾,雾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的丁达尔效应象是紫烟,与碘的升华无关,故A错误;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硫酸铜和铁的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单质铜,故B正确;C.相同质量和温度的同种物质固态的能量比液态低,所以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相比较,水的能量高,故C错误;D.“玉不琢不成器”只描述了玉石的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B。6、B【解析】①烷烃分子中无论是碳碳键还是碳氢键,都是单键,①正确;②烷烃属于饱和链烃,其化学性质一般比较稳定,通常烷烃不与酸、碱、氧化剂(如酸性KMnO4溶液)反应,也不能使溴水褪色,②错误;③因分子通式CnH2n+2中的氢原子已达完全饱和,因此符合通式CnH2n+2的有机物一定是烷烃,③错误;④烷烃在光照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这是烷烃的主要特性之一,④正确;⑤乙烷是烷烃,和溴水不反应,⑤错误,答案选B。7、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构成,注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即可。详解:该核素的质量数为293,质子数116,所以中子数=293-116=177,故选D。点睛:掌握原子的构成和表示,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8、D【解析】
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来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据此解答。【详解】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ol,破坏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Cl-Cl键能为Q2kJ/mol,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Cl键能为Q3kJ/mol,对于H2(g)+Cl2(g)=2HCl(g),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1kJ/mol+Q2kJ/mol-2Q3kJ/mol=(Q1+Q2-2Q3)kJ/mol,由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Q1+Q2-2Q3)<0,所以Q1+Q2<2Q3。故选D。9、A【解析】
A项、苯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6H6,故A正确;B项、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错误;C项、CH4分子的球棍例模型为,比例模型为,故C错误;D项、﹣CH3(甲基)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注意掌握常用化学用语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注意不同化学用语的书写要求是解答关键。10、B【解析】
A项、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由于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错误;B项、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铁与锡在一起形成原电池,铁活泼作负极易被腐蚀,腐蚀会加快,故B正确;C项、原电池的电极附近溶液pH的变化可以用电极反应式来判断,电解前后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可以用电池总反应式来判断,故C错误;D项、铅蓄电池放电时,酸性条件下,PbO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PbSO4,电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及应用,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能够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和书写电极反应式为解答的关键。11、B【解析】试题分析:锌的金属性强于铜,锌是负极,铜是正极,则A.电流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A错误;B.锌为负极,负极反应为Zn一2e-=Zn2+,B正确;C.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减少,铜片质量不变,C错误;D.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减小,D错误,答案选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名师点晴】掌握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即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12、B【解析】
铜片加热生成的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和铜,铜片的质量不变;铜片加热后表面生成的氧化铜与酸(如乙酸等)发生复分解反应而溶解,铜片的质量减小;氧化铜与乙醛、石灰水等不反应,铜片因生成氧化铜而质量增加。故选B。13、C【解析】试题分析:周期数=电子层数,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可知氮和氟是第二周期元素,硅是第三周期元素,钾是第四周期元素,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原则和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答题的关键。14、B【解析】
A、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燃烧是可燃物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C错误;D、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15、A【解析】A.燃烧是放热反应,因此反应中的H2S和O2的总能量高于S和H2O的总能量,A正确;B.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即微粒半径:O2-<S2-,B错误;C.反应中还存在发光现象,因此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热能,C错误;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S<O,D错误,答案选A。16、A【解析】分析:A.CO和C2H4的相对分子质量均是28;B.标准状况下己烷是液体;C.醋酸溶液的体积未知;D.1个羟基含有9个电子。详解:A.常温常压下,28gCO和C2H4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NA,A正确;B.标准状况下己烷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己烷所含的分子数,B错误;C.常温常压下,0.10mol·L-1CH3COOH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其中含有的H+数目不一定小于0.1NA,C错误;D.1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A,D错误;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O21:2C+2H2SO4(浓)CO2↑+2SO2↑+2H2OSO2+Cl2+2H2O=4H++SO42-+2Cl-在I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I溶于水电离所产生的阴离子是SO42-【解析】G是侯氏制碱法的最终产品,G是碳酸钠,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C是CO2,F是氧气。D为常见液体,D是水。E是无色气体,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E是SO2,已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B在实验室常用作气体干燥剂,A是S,B是硫酸,SO2和黄绿色溶液反应生成H和I,I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I是硫酸,H和碳酸钠反应生成CO2、H2O和氯化钠,则H是HCl,黄绿色溶液是氯水。(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的分子式是O2,图中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其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3)E转变H和I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4H++SO42-+2Cl-。(4)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为:在I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I溶于水电离所产生的阴离子是SO42-。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有关转化关系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18、4NH3+5O24NO+6H2OCa(OH)2+2NH4ClCaCl2+2NH3↑+2H2O碱石灰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NO2Na2O2+2CO2=2Na2CO3+O2【解析】
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则B为氮气,A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D,则A为二氧化碳,D为氧气,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M是水。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E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F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G为硝酸。据此解答。【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到E的反应为4NH3+5O24NO+6H2O。(2)实验室用加入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氨气是碱性气体,干燥氨气用碱石灰。(3)一氧化氮遇到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若用排水法收集,则二氧化氮会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收集到的气体为NO。(4)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点睛】无机推断题要抓住突破口,例如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或溴蒸气,常见的无色液体为水,淡黄色固体为硫或过氧化钠等。19、漏斗下端尖嘴未紧贴烧杯内壁坩埚除去HCl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收集氯化铝产品【解析】
(1)用过滤操作的“两低三靠”来分析;(2)高温焙烧通常选用坩埚来盛放固体,注意坩埚有多种材质。(3)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首选饱和食盐水;从F和G的作用上考虑替代试剂;从题给的流程上判断高温焙烧时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进行配平。【详解】(1)漏斗下方尖端应当贴紧烧杯壁,以形成液体流,加快过滤速度;(2)坩埚通常可用于固体的高温焙烧;(3)①浓盐酸易挥发,用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并降低氯气的溶解损耗;②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分,防止水分进入收集瓶,G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用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可以同时实现上述两个功能;③图中已标注E是收集瓶,其作用是收集D装置中生成的氯化铝;④从整个流程图可以看出,用氨水从溶液中沉淀出Al(OH)3和Mg(OH)2,再通过高温焙烧来制取目标产物MgAl2O4,所以反应物为Al(OH)3和Mg(OH)2,生成物为MgAl2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先在试管甲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催化剂吸水剂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防止倒吸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蒸气冷凝分液防止试管甲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上层产生油状液体,并闻到水果香味小不溶于水【解析】
(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所以加入试剂的正确的操作是先在试管甲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2)为加快反应速率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又因为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则浓硫酸的另一个作用是吸水剂;(3)生成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则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4)乙酸、乙醇与水均是互溶的,因此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长导管兼有冷凝的作用,可以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蒸气冷凝;(5)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因此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6)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发生暴沸现象,因此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试管甲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7)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所以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无色油状液体出现,并闻到水果香味。【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4903:2025 EN Refrigerating systems and heat pumps - Qualification of tightness of components and joints
- 2024年统一损失赔偿合同范本一
- 2024年咖啡饮品加盟连锁经营合同范本3篇
- 温度温度显示器课程设计
- 浙大生物制药课程设计
- 油梁式抽油机课程设计
- (标准员)基础知识样卷(共六卷)
- 安全月活动总结试题
- 2024年美术教案课件
- 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医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建筑施工成品保护措施
- 鱼骨图PPT模板精品教案0002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二)【含答案】
- 冠状动脉造影基本知识-
- 油墨组成和分类
- DB37T 5175-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
- 自动喷漆线使用说明书
- 科研项目评审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