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十_第1页
高考化学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十_第2页
高考化学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十_第3页
高考化学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十_第4页
高考化学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综合检测(十)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2019•福州模拟)传统医学治疗疟疾时将青蒿加水煮沸,但药效很差。改用乙醇控

温60℃提取青蒿素,药效显著提高。屠呦呦用一种更适宜的物质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

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种适宜的物质是()

选项ABCD

物质乙醛四氯化碳丙醇煤油

沸点/℃34.576.597.4180—310

解析:选A。乙雄的沸点低,当乙酸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醛的温度不会升高,避免因

为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A正确。

2.(2019•华师大考试)湖北省的随州、安陆等地区盛产银杏,银杏叶具有敛肺平喘、

活血化淤、止痛的作用,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对银杏叶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常用的

技术有溶剂提取法、蒸储法、升华法、结晶法、超声波提取法等。下列关于分离提纯实验仪

器和操作正确的是()

d

A.用装置a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B.操作b:银杏油粗产品从银杏叶中分离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振荡

过程中不时地旋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C.用装置c进行蒸播操作,将有机溶剂分离出去得到银杏叶有效成分黄酮类物质

D.结晶后利用装置d将晶体与溶剂分离开

解析:选B。A.分液时,为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

从上口倒出,A错误;B.操作b:银杏油粗产品从银杏叶中分离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其中的

有效成分,振荡过程中不时地旋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B正确:C.用装置c进行蒸储操

作,温度计测微分的温度,故应置于蒸镯烧瓶支管口处,C错误;D.过滤时必须用玻璃棒引

流,D错误。

1

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B.石蕊、酚儆等酸碱指示剂均可用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C.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都应垫上滤纸称量

D.滴定管以及容量瓶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

解析:选D。A项,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可以垫上石棉网加热,错误;B项,一般不

用石蕊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错误;C项,若称量腐蚀性药品需用小烧杯,错误。

4.下列有关实验误差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中,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没有用待测液润洗,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C.用润湿的pH试纸测某溶液的pH,测定结果不一定有误差

D.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将碱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所测中和热值偏低

解析:选B。A项,中和滴定时锥形瓶无需用待测液润洗,正确;B项,定容时俯视刻

度线,液面低于刻度线,P偏小,c(B)偏大,错误C项,用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

相当于把原溶液稀释,中性溶液中加水pH不变,正确;D项,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若将

碱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会造成热量的散失,导致所测中和热值偏低,正确。

5.(2018•高考全国卷I)磷酸亚铁锂(LiFePO。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图所示:

广NaAlO2滤液

乔即(“含Li、P、碱液「沉淀

含磷酸亚HNOJ「Fe等滤液件.碳酸—含Li

铁锂滤渣一L炭黑等滤渣沉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I).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解析:选D。废旧电池中含有的金属、电解质溶液会对水体和土壤等造成污染,合理处

理废旧电池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同时能够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环境,A项正确;从流程图看

出,正极材料涉及了铝、铁、锂等金属,B项正确;因流程中加入的有HNO3,故在含Li、

P、Fe等滤液中加碱液,发生“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C项正确;因为锂及其化合

物的性质与镁相似,由硫酸镁易溶于水推知,硫酸锂易溶于水,由碳酸镁微溶于水推知,碳

酸锂微溶于水,所以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D项错误。

6.(2019•安阳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

选项操作II口勺

称取5.OgCuSO4-5H2O加入27.0g水中,

A配制10%CuS04溶液

搅拌溶解

B先用稀盐酸洗涤,再用水清洗洗涤分解KMnO4制02的试管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测定0.05mol•L-^aClO溶液的

C

上,片刻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并读数pH

将粗碘放入烧杯中,烧杯口放一盛有冷水

D的烧瓶,隔石棉网对烧杯加热,然后收集提纯混有NH,tCl的粗碘

烧瓶外壁的固体

解析:选A。A.5.0gCuS04•5H20CuSO43.2g,加入27.0g水中,搅拌溶解得至I

3.2g

32gCuS0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二一X100%=10%,故A正确;B.分解KMnO制0的

432g42

试管内壁附着Mn02,需要用浓盐酸并加热洗涤,再用水洗涤,故B错误C.测定0.05mol•L

tNaClO溶液的pH,由于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试纸褪色,故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

故C错误;D.提纯混有NH4cl的粗碘,因NH£1受热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冷却后又结合成

NH4C1,故不能用加热的方法提纯,故D错误。

7.(2019•福州模拟)实验室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硫酸亚铁钱[(NH4)2Fe(S04)21至

分解完全并确定分解产物成分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分解的固体产物可能有FeO、Fe2O3和

Fe304,气体产物可能有NH3、M、出0、S03和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H4)2Fe(SO4)2

A.取装置①中固体残留物与稀硫酸反应并滴加KSCN,溶液变红,则残留物一定为Fe2()3

B.装置②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试剂X最好选用碱石灰

C.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并除去S03和阳3

D.装置④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02气体生成,装置⑤用于收集生成的NH3和电

解析:选C。A.①中固体残留物中也可能还含有FeO,也可能不含有Fe2()3而含有

Fe304,而不一定只有FezOs,选项A错误;B.装置②的作用是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

生成,故试剂X应选用无水硫酸铜,选项B错误;C.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

气体生成,若有S03气体生成则装置③中酸性条件下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钢,并用氯化钢和盐

酸除去S03和加3,选项C正确;D.NH3极易溶于水,若分解产物中有N%,则NH3被装置③

中的溶液所吸收,装置⑤中可以收集到用,不可能收集到NH:”选项D错误。

8.(2017•高考全国卷II)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3

实验现象结论

向2mL0.1mol,L-1的FeCl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

A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还原性:Fe>Fe2+

色不变

1滴KSCN溶液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

Bco2具有氧化性

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有黑色颗粒产生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

C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

红色石蕊试纸

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A;p(AgI)<

I)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

一支中无明显现象%(AgCl)

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解析:选c。向FeC1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Fe3+完全转化为Fe2+,滴入KSCN溶液,

溶液不变色,可证明还原性:Fe>Fe2+,A项正确;燃着的金属钠能在装有CO2的集气瓶中反

应生成Na2c和C,说明CO2具有氧化性,B项正确;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NH3能使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只能说明NH3为碱性气体,不能确定NH4HCO3的酸碱性,C项错误;

根据题中描述可知黄色沉淀为Agl,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AgCl析出,可证

明(p(AgI)<(p(AgCl),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9.(10分)某废催化剂含58.2%的Si。2、21.0%的ZnO、4.5%的ZnS和12.8%的CuS。某

同学用15.0g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其中的锌和铜。采用的实验方案如下:

一厂>[丽翳-粗ZnSO4-7H2O

催0.5mol-L-'HS0

化24

剂浸出

一」逋落11mol•L1H2s°4

6%耳。2加热浸出

粗CUSO4-5H2O-„|滤液|一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装置中,第一次浸出必须用,第二次浸出应选用。(填标号)

4

(2)第二次浸出时,向盛有滤渣1的反应器中先加入稀硫酸,后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

顺序相反,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o

(3)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皿名称是。

(4)某同学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1.5gCuS0.4­5H20,则铜的回收率为o

解柝⑴根据题给化学工艺流程知第一次浸出发生反应Zn0+H2S04=ZnS04+H20>ZnS

+H2S04=ZnS0|+H2St,产生有毒气体"S,必须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选D装置;

第二次浸出时发生反应:C11S+H2O2+H2so4=CuS04+S+2H2。,不产生有毒气体,可选用A

装置。

(2)第二次浸出时,向盛有滤渣1的反应器中先加入稀硫酸,后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

顺序相反,会造成出。2与固体颗粒接触分解。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Si02(或Si()2和S)。

(3)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皿名称是蒸发皿。

(4)15.0g废催化剂中含有铜的物质的量为15.0gX12.8%4-96g・moL=0.02mol,

1.5gCuS04•51I2O中铜的物质的量为1.5g4-250g•moL=0.006mol,则铜的回收率为

0.006mol4-0.02molX100%=30%„

答案:(1)DA(2)132与固体颗粒接触分解Si02(或Si02和S)(3)蒸发皿

(4)30%

10.(14分)(2018•高考江苏卷)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03、Fe203、Si02,少量FeS2

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0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⑴焙烧过程均会产生SO?,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S02的离子方程式为

(2)添加1%CaO和不添加CaO的矿粉焙烧,其硫去除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5

8o

*6o

健4o

4K

渥2O

焙烧温度/t

已知:多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600°C

“人+,焙烧后矿粉中硫元素总质量、

硫去除率:(1一焙烧前矿粉中硫元素总质量)X100%

①不添加CaO的矿粉在低于500℃焙烧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

②700℃焙烧时,添加l%CaO的矿粉硫去除率比不添加CaO的矿粉硫去除率低,其主要

原因是

(3)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铝元素存在的形式由一(填化学式)

转化为(填化学式)。

(4)“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2()3。Fez。?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

Fe3()4和S0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FeS2):〃依2。3)=。

解析:(1)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少量二氧化硫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正盐Na2sOR过

量二氧化硫与NaOII溶液反应生成NaIISO3»(2)①根据高硫铝土矿的成分中含FeS2和金属硫

酸盐,而已知多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600℃,如果不添加CaO在低于500℃焙烧,

则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FeSz,具体的反应原理为4FeSz+1102==2Fe2()3+8S02。②

添加的CaO吸收SO?生成CaSCh,CaSOs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CaSOm根据题目所给“多

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600℃”,可知700℃时,@S。4可能未分解或未完全分解而

留在矿粉中,从而导致添加1%CaO的矿粉硫去除率比不添加CaO的矿粉硫去除率低。(3)高

硫铝土矿中的氧化铝溶于NaOH生成NaAlA:A1203+2NaOH=2NaA102+H20;向NaAlO2溶液

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C()2(过量)+2H20+NaA102=Al(0H)3I+NaHC03o(4)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FeS2与Fe2()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答案:(I)OH-+SO2=HSO*

(2)①FeS2②硫元素转化为CaSO4而留在矿粉中

(3)NaA102Al(0H)3(4)1:16

11.(14分)氯化镂俗称卤砂,主要用于干电池、化肥等。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

验制备卤砂并进行元素测定。

I.实验室制备卤砂:所需装置如下,装置可重复选用。

6

(1)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一a;b一一。

(2)C装置的作用是,D装置盛装的物质是。

(3)写出用上述装置制备NH3的一组试剂:

II.测定卤砂中C1元素和N元素的质量之比。

该研究小组准确称取ag卤砂,与足量氧化铜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把气体产物按如图

装置进行实验。收集装置收集到的气体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为/L,碱石灰增重bg。

气体产物

(4)E装置内的试剂为一卤砂与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卤砂中C1元素和N元素的质量之比为一

(用含爪,的式子表示,不必化简)。

(6)为了测定卤砂中氯元素的质量,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ag卤砂完全溶于水,加

入过量AgN03溶液,然后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请你评价该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解柝I.(1)制取氯化钱,可以由氨和氯化氢反应制备,应该选用B装置分别制备氨和

氯化氢,干燥除杂后通入A装置中反应,根据氨的密度小于氯化氢,为使反应物混合充分,

应该从a口通入氨,b口通入氯化氢,因此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c-d-e-a;b-g-f-c。

(2)根据上述分析,C装置中装入碱石灰可以干燥加3;D装置盛装浓硫酸可以干燥氯化氢。

(3)根据装置图,可以选用浓氨水和碱石灰制备N%。II.(4)氯化镀与氧化铜混合加热,发

生的反应为2NH4cl+3CuO=3CU+N2t+2HC1t+3H20,F装置中的碱石灰可以吸收氯

化氢,则E装置内可以装入浓硫酸吸收水蒸气,G装置中收集氮气。(5)氮气的物质的量为

VLVbgb

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卤砂中C】元素和N

22.4L/mol_22.4

兀素的质量之比为lmolX35.5g/mol:molX28g/mol=

\3b.5/\2Z.4/

7

35.5X22.4X。

“L/C——-0(6)若氯化钱纯净,其电离出的氯离子全部沉淀,故通过沉淀质量可以

36.5X28义V

求得氯离子质量,则该方案合理若氯化镂不纯,杂质离子也可能发生沉淀反应,则该方案

不合理。

答案:I.⑴cfd->eg-f-c

(2)干燥NH3浓硫酸

(3)浓氨水和碱石灰(或其他合理答案)

II.⑷浓硫酸2NH4C1+3CUO0=3CU+N2t+2HC1t+3H20

35.5X22.4X8

(5)-----------------

36.5X28XV

(6)合理;氯化镂纯净,其电离出的氯离子全部沉淀,故通过沉淀质量可求得氯离子质

量(或不合理;氯化钱不纯,杂质离子也可能发生沉淀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12.(14分)保护环境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I.某环保部门处理含CN-电镀废水的方法如下(C『和CN0-中N的化合价均为一3价):

NaClO含的C废NO水TI下Na2C知lOf区(―---空----©--3

某学习小组依据上述方法,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该电镀废水处理的研究。

操作步骤:

i.先关闭装置甲的旋塞,再将含CN-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混合,取200mL混合液[其

中c(CN-)为0.200mol•LT]加入装置甲中,塞上橡皮塞。

ii.待装置甲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旋塞,使溶液全部流入装置乙中,关闭旋塞。

iii.测定干燥管I增加的质量。

(1)写出装置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丙中的试剂是,装置丁的作用是

(3)假定上述实验中的气体都被充分吸收。若干燥管I增重1.408g,则被处理的百

分率为。

(4)你认为用此装置进行实验,与⑶对比,CN-被处理的百分率将(填“偏

高"“偏低”“无法确定”或“无影响”),简述你的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