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S区非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探究12000字(论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B/3A/wKhkGWYVXfuAVwV5AAHjqDY7gdw673.jpg)
![【重庆市S区非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探究12000字(论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B/3A/wKhkGWYVXfuAVwV5AAHjqDY7gdw6732.jpg)
![【重庆市S区非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探究12000字(论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B/3A/wKhkGWYVXfuAVwV5AAHjqDY7gdw6733.jpg)
![【重庆市S区非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探究12000字(论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B/3A/wKhkGWYVXfuAVwV5AAHjqDY7gdw6734.jpg)
![【重庆市S区非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探究12000字(论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B/3A/wKhkGWYVXfuAVwV5AAHjqDY7gdw67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S区非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TOC\o"1-3"\h\u27541摘要 摘要:土地适宜性是一定土地类型对一种指定用途的合适程度。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通过研究微山县土地资源,阐明其土地资源的质量结构以及各种土地利用适宜性等级的空间分布,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于农业,特别是土地评价,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决策和科学依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南川区;土地适应性;土地评价一、引言(一)研究目的及意义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通过研究南川区土地资源,阐明其土地资源的质量结构以及各种土地利用适宜性等级的空间分布,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人地平衡、土地布局与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利用、土地监管、整治、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本研究通过结合GIS技术,统计模型和评价方法,针对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设计。具体方面,是要发挥遥感技术在土地信息获方面取和GIS技术在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为土地适宜性评价服务,并探索遥感和GIS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二)研究现状1.国外土地评价研究现状国外土地评价体系的产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RozanovBG,1990)020世纪30年代,为了制定土地税收标准及进行有效的农业管理,德国、美国、加拿大等等西方国家相继开展了以土地分类定级和土地潜力评价为主的土地评价工作,如德国财政部1934年提出的《农地评价条例》,美国1937年提出的斯托利指数分级等。20世纪80年代,随着土壤学、农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有关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以土地管理服务为目的的土地评价。20世纪30年代,美国以土壤分类为基础,按土壤、坡度、侵蚀类型的侵蚀强度划分了8个土地利用潜力级别,并于1945年编制了一系列的土壤图,这为土地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刘黎明,2002)0196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正式颁布了土地潜力分类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较为全面的土地评价系统((A.A.K.J等,1961),它以农业生产为目的,主要从土壤的特征出发来进行土地潜力评价,分为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位三级。参照美国的系统与方法,加拿大土地清查中的土地潜力分类系统(1963年)和英国土壤调查局的土地利用潜力分类系统(1969年)相继推出。加拿大的土地潜力分类系统不仅服务于农业用地评价,而且还服务于林业、牧业、旅游业和自然保护等用地评价(D.A.Davidson.1984)。根据土地对农作物生长的限制性强弱,将农业土地潜力评价分为七级。这一系统实现了图件的数字化,为加拿大土地数据库充实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数据,实现进行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的具有高度综合的信息系统。英国土壤调查局的土地潜力分类系统充分利用土壤调查资料,根据土地对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将土地分为七级,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壤调查的结果提供给农业、规划者和土地利用工作者使用。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土地质量级的定义较美国土地潜力分类系统更精确,规定了限制性因素值(J.s.B等,1969)。2.国内土地评价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土地评价进入成熟发展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驱动,我国的土地评价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倪绍祥,2003)oFAO在1993年出版的《土地利用规划指南》中指出,土地适宜性评价可称之为技术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阶段,是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工作,因此备受重视。在现阶段人地矛盾口益突出,生态健康频受威胁的背景下,土地适宜性评价迅速发展,在指导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应用领域逐步拓展,体系不断丰富,应用技术及研究成果引人注目。近几年较大区域土宜评价包括:刘彦随在陕西秦岭对山地土地类型一质量一功能的适宜匹配和调整的研究,郑宇等对山东省土地适宜性做了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邢世和等针对福建省农用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等。进入90年代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机技术和3S技术等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土地适宜性评价发展更快,而且有新的拓展。GIS的兴起为土地评价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它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这使得对土地这种空间复杂系统的分析、评价更具科学性。因此,GIS技术在土地评价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并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世纪90年代初黄杏元等最先将GIS的原理和方法引人土地评价。进入90年代后期,大部分土地评价都或浅或深的应用了GIS技术,比如:胡月明等探讨了基于矢量数据的图层叠加和属性数据获取的新思路,并应用于浙江省坡地土地资源质量的评价中,取得了好的效果;武强等对于Mapinfo:中如何实现土宜评价因素图的无缝连接、图层叠加等技术做了很好的探讨,并在河北省邱县的农用地土宜评价中具体应用邱炳文等对GIS支持下的各种土宜评价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对比分析,强调技术层面和群众参与是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不可缺少的两个层面。纵观近年来我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发展可以看出,以往参考《土地评价纲要》建立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多以土地的现状特征分析为主,缺乏空间过程和动态分析。随着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横向移植,土地适宜性评价愈加向着综合化、定量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对比初期和大尺度土宜评价可以看出,目前的评价更重视保护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利用之路。二、概念界定及理论方法(一)相关概念界定1.土地和耕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也是工业、交通、城市建设和旅游等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长期以来,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给土地赋予不同的概念和含义。我国学者林超、陈传康、倪绍祥、林增杰等也对土地概念进行了分析和定义。尽管不同学者对土地概念有不同的定义,但均认为土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综合来讲,可将土地的概念表述为:土地是地球表面特定地段,由气候、土壤、水文、地貌、地质、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活动和结果等要素所组成的,内部存在大量物质、、信息交换流通,空间连续,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一个自然和社会经济综合体。耕地是土地的精华,人类在长期的利用中使耕地在自身组织功能的作用下形成一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在供给人类稳定的粮食和其他生物产品的同时,又提供了一种新的生物生存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的存续与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且还具有改变空气中物质成分构成、净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涵养水源等功能。2.土地评价土地评价是土地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土地评价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土地评价是在特定目的之下,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评定或估价;土地评价是估计土地用于不同目的的潜力的过程;土地评价是当土地用于特定目的时对土地性状进行估计的过程;土地评价是评估土地生产力和适宜性的过程。综上所述,土地评价是在特定的目的下,通过土地质量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确定土地等级,提示土地质量等级的空间分异的过程。3.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土地适宜性的差别取决于利用该地段所得效益与所需投资之间实际的或预测的相互作用,可以采用投入一产出的数量分析方法来估算。有的用途不限于生产方面,例如旅游、自然保护等,除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广义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根据某种利用方式的特定要求,确定最适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适宜性又称为土宜,是指土壤剖面性状及其理化性质、局部生态环境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某些作物、林木和经济作物的适宜状况。(江中秒2006)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在对土地各构成要求(包括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鉴定,并阐述土地的适宜性及其程度的过程。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土地的适宜性只有与特定用途相联系才有意义。土地适宜性的评价是在土地潜力评价的基础上,联系某种具体生产对象的适生条件来进行。根据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可对一定地段的土地进行评价和分级,用质量和数量来表示。考虑到土地适宜性是指持续不断的利用,要联系到未来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如大规模地清除植被、发展灌溉、平整和改造地块、新修道路、土壤侵蚀或环境退化等),以及从而形成的适宜性或限制性。因此,土地适宜性的分级分为两种:当前土地利用现状的适宜性分级和潜在的土地适宜性分级。(徐永辉,陈文瑞2000)三、南川区非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一)南川区概况南川区位于重庆南部,地处渝黔、渝湘经济带交汇点,属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南川境内多山,地形以山为主,地势呈东南向西北倾斜。全区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折合390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2万亩,占幅员面积3%,其中城镇建设用地0.7万亩,农村居民点及村庄用地8万亩,工矿用地3万亩,特殊用地0.02万亩。交通用地7.1万亩,占幅员面积1.8%,其中铁路用地0.08万亩,公路用地11万亩,农村道路用地7万亩。2014年,全区户籍总人口686585人,非农业人口191590人,全区年末常住人口为55.91万人,其中城镇居民为30.20万人,城镇化率为54.02%。(二)南川区非农业土地适应性评价过程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数据的整理分析、制作工作底图、确定评价单元、指定土地用途、选择评价因子、计算权重、输出结果图、结果分析等多个方面。1.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有:制定评价计划和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件。评价计划主要是安排大致时间来完成评价工作的内容,每个时间段都有相应的工作,并实时完成工作及内容总结。收集所用的资料主要是所需的南川区气象数据、理论参考文献、统计年鉴和政府报告等,图件有:南川区地图、南川区土壤图、南川区区划图、南川区地形图和南川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建立数字化工作底图。按照既定的精度要求,将现有工作底图通过扫描仪录入到计算机中,再将栅格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标上必要的图例、注记,建立数字化工作底图。2.评价单元的确定本研究采用空间叠加分析法划分评价单元。这是一种将两层地图要素迭加产生一个新的要素层的操作。原来的要素包括空间坐标和专业属性两部分,通过将图斑分割、剪断、套合,然后生成新的要素,综合了原来两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空间迭加后,不仅产生新的空间特征,还将输入特征的属性联系起来,产生新的属性。迭加结果是新的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本次以南川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通过和南川区区划图以及南川区土土壤图进行矢量化处理,拓扑成区,再把相关的资料数据编辑输入到属性表中,从而形成评价单元。3.指定土地利用方式这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前提,全部评价工作将在指定的土地用途或利用方式下展开。它是根据评价的目的和任务要求预先设定土地适宜类,如宜农耕地类(A1)、宜农荒地类(A2)、宜林土地类(F1)或宜林荒地类(F2)等。由于时间和业务方面的的限制,本次土地适宜性评价设定土地适宜类为:宜耕地、宜林地和宜草地。评价因素评价因子定义数据来源耕地指标(A)耕地地块规模指数(A1)耕地地块的形状、邻近度和连片程度基础地理人均耕地面积(A2)耕地面积/农村人口统计资料农村居民点指标(B)农村居民点地块规模指数(B1)农村居民点地块的的形状、邻近度和连片程度基础地理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B2)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农村人口统计资料自然条件指标(C)农用地等级(C1)区域农用地质量和分布土地部门坡度(C2)地形起伏程度DEM经济条件指标(D)农民人均纯收入(D1)(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调查补贴)/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统计资料工程条件指标(E)耕作便利度(E1)耕作地块距农村道路和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基础地理灌溉与排水保证率(E2耕地地块与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沟渠之间的距距离基础地理农村道路连通度(E3)农村道路与国道、省道、县乡道之间的连接性基础地理限制条件指标(F)特殊条件限制(F1)已整理和实施整理区限制、允许建设区土地部门生态地质环境条件(F2)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土地部门建设用地管制(F3)禁止建设区土地部门4.评价因子和分级指标的确定各土地用途或利用方式对土地的性质有不同的要求,通常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如农业用地,一般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作物的生态要求,如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和养分、土壤盐分的可能性、土地平整条件的要求,如防止土壤侵蚀、道路交通条件、、洪涝危害等水利化程度、;②经营管理要求,如机械化经营规模等;③生态环境保护、土地退化、土壤污染等;④区位及土地物化劳动投入水平要求等;⑤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如坡度溉与排水、母岩及母质类型、地下水位、灌能力等。(毛艳玲2005)同样,影响的土地适宜性的主要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类。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影响和决定土地适宜性和使用的程度。它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环境质量、农业生产条件、位置条件。对一种土地用途或利用方式来说,它对土地的性质有多方面的要求。对这些要求进行分析排队,从中选出最主要的几项,作为评价的项目,这些评价项目就称为参评因子。从土地性质能否满足的角度来看,参评因子亦称限制因子。参评因子的选择,首先要将那些对某种用途起主导限制作用的因子作为参评因子。如在我国的西北以及南方的广大地区,降雨及灌溉条件是粮食等农作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在广大的山区,坡度和有效土层直接制约了坡地的利用。其次,要考虑参评因子的稳定性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即选择那些能持续影响土地用途的较稳定的因子,尽量不选择短期内可能发生变化的因子,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等。再其次,要考虑获得有关数据的可能性及参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评价涉及的因子较多,但限于目前的资料来源情况,往往缺乏所需的部分数据和资料,可通过相关分析,用其它数据替代。因为很多参评因子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关系,如海拔高度与积温和降水量、地表坡度与有效土层和土壤侵蚀、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土壤质地与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的矿化度和水位等。在选择参评因子时,尽量选择那些相对独立的因子,或从几个紧密相关的因子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个。最后,还要考虑现有的生产水平和技术装备条件。所以,选取评价因子是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关键,应遵循以下基本选取原则:(1)综合分析原则。土地适宜性评价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包括科学、农业、工程、经济学和社会学,土地适宜性评价,必须从许多角度综合考虑土地的适宜性。(2)主导因素原则。选择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众多因素影响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科学评价和简单。(3)稳定性原则。选择那些继续影响土地使用和稳定的因素,尽量不要选择因素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土地评价结果,并应用价值在更长一段时间。(4)差异性原则。选择有重大影响的具体土地利用或土地利用模式,并在这一领域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关键值作为评价因素和因素。(5)独立性原则。尽量选择那些相对独立的元素从几个密切相关的因素或选择一个。(6)现实性原则。有许多因素参与土地适宜性评价,应尽量选择基本数据完成,可以测量或估计因素,便于定量分析。由于所评价的地区是南川区,该县是平原地区,有较大面积的淡水湖贯穿整个县域,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本次研究评价选择水源保证、有机质含量、盐碱度、土壤质地和有效土层五个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水源保证(灌溉保证率):水源是否稳定对土地上植被可种植的类型和生长状况有很大影响,不同区域的水源情况不同,存在差异性和独立性,可作为评价因子。有机质含量:单位体积土壤中含有的各种动植物残体与微生物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数量。一般以有机质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土地有机质含量为植被生长提供所需的元素,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对植被生长有很大影响,并且不同土地区域有机质的含量不同,符合评价因子选择的原则,可作为评价因子。盐碱度:是指土壤含盐量多少,含盐量太高会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是严重制约土壤生产力及植被生长的负面因素。不同地区的盐碱度大小不一样,土地的盐碱含量多少对作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可选择为评价因子。土壤质地:土壤质地与植被生长、土地退化等密切相关,是由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土壤的质地直接影响适合适合哪种植被生长,土壤质地分布差异性较大,可选择为评级因子。有效土层:土层的厚度是从地表到可耕作的地下深度,对作物类型选择有一定影响,不同地区有效土层有较大区别,可选择为评价因子。对于分级指标的确定,把5个评价因子都作一个临界指标的确定,根据《土地评价纲要》的划分依据,土地适宜性的等次分成四级,即S1:高度适宜、S2:中等适宜、S3:勉强适宜、N:不适宜。相对应的,水源保证四级:稳定保证、基本保证、保证较差和无保证。稳定保证是指该土地能够得到充裕的需水量来提供给作物生长;基本保证是指该土地的水源基本能够提供作物的一般所需;保证较差是指该土地的水源不稳定,作物所需不能及时供应;无保证就是该土地没有确定水源,作物所需只能靠降水所得。有机质含量根据对该地区的实地检测,从最小值到最大值平均分成四个等级。盐碱度的划分是根据实地检测的结果,大体分成无、轻、中、重四种,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类型划分,归类为无、轻壤、中壤、重壤四种。有效土层也是根据调查数据大致分成四类,对现有数据进行编辑,作为一个参考指标。5.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确定每个因素的权重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总和。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基于系统理论的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多准则评价方法,它把复杂的问题分成为几个层次,逐步分解相比,主观判断的形式来表达。本文采用熵权法计算权重,步骤如下:(1)数据标准化处理:正向指标负向指标计算第i因素第j项因子值的比重:计算指标信息熵:计算信息熵冗余度:计算指标权重:计算单指标评价得分:式中:Xij表示第i因素第j项因子评价指标的数值,min{Xj}和max{Xj}分别为所有年份中第j项评价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k=1/lnm,其中m为评价因素个数,n为指标数。由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因素的权重系数,实际上是建立有序的基本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因素两两比较,把评价体系因子进行优劣的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综合分析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数据,剔除不适合研究区的权重值,通过把剩余的数据加权平均,得到最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如下表3.1所示:通过GIS中空间数据库查询和编辑,把每个评价指标相应的权重系数,通过属性表计算公式编辑,输入到属性表中,完善空间数据库,为下一步的评价工作做好基础工作。表3.1评价指标权重表土地适应性地类水源保证有机质含量盐碱度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宜耕地0.30.350.050.150.15宜林地0.150.30.10.150.3宜草地0.150.30.10.150.2(三)土地适应性评价结果分析1.水源保证水源保证的数据是根据该评价单元离河流距离和水利设施的数量来决定的,在给地图进行属性编辑的时候,逐一输入,我们可以看出:南川区大部分地区水利设施比较齐全,即水源保证较好,这给该地区土地的适宜性良好提供了便利条件。2.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图属性库中自行编辑的数据,土壤有机质含量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情况,对土地适宜性影响较大,根据权重值(0.35和0.3)也可以看出,单因子图有机质含量图,可以得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差异较大,其东北部地区有机质含量平均较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东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查阅相关资料,应该是该地区长期施用高效化肥导致的。3.盐碱度土壤含盐量的多少可根据实测土地样本点的数据,在底图制作过程中编辑属性表,导入各样本点的数据,根据区划图大小比例范围,大致确定评价单元的盐碱度影响程度标识为轻、中、重和无,根据属性表赋分编辑,导出以盐碱度为评价因子的评价等级图该地区呈现出片状分布,也是由于样本的选取还是能看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只有极少部分的盐碱度较高大致划分范围的原因,但影响不大的地区占大部分地区。4.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在土壤图的属性库中根据土壤的类型划分,简单划分为轻壤、中壤、重壤和其他四类,其中轻壤所占的比例最高,中壤次之,说明南川区大部分地区可为耕地,重壤零星分布在各乡镇的边缘地区。土壤质地的类型适宜耕地、林地和草地,对植被的选择要求降低,土壤的理化性质较优。5.有效土层有效土层跟盐碱度的样本点选取大体一致,实测数据后,在底图编辑数据库过程中认真添加后,根据评价单元的大小和样本点的影响半径划分成不同厚度区域,其也成片状分布,在大的区域面积之间存在差异,中部地区有效土层是最高的,东北和东南地区次之。总结通过对南川区农业土地进行评价所取得的综合效益进行实施讨论,得出如下结论:南川区农业土地总体条件较好,能购产生的经济效益突出,在生态方面的效益也明显。但是,应注意中在评价中得出一些经验和教训:首先,在对农业土地进行评价之前必须查清全区土地资源基本情况,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是编制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在进行评价时,必须考虑兼顾各方影响条件,根据各类用地布局,科学的制订农业用地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更加可靠。根据评价结果显示,南川区农业土地利用总体现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各方面比较协调,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足和困难。针对在对农业土地评价中存在的主要现状和问题。对南川区的农业土地开发提出如下建议:(1)严格保护耕地,严厉控制占用耕地现象;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安排使用土地,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从而保证耕地数量稳定。(2)重点控制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规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纠正主要依靠扩大用地、经营土地推进城镇化水平的做法。应当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比例,促进城镇和谐发展。(3)充分考虑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是必然的趋势,所以在下一轮规划中应在重点考虑城市中心区规划的基础上,给予其他乡镇一些发展指标,做到综合发展。(4)加强自然灾害治理,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参考文献[1]VerburgPH.VeldkampA.SimulationofchangeinthespatialpattemoflanduseinChina.AppliedGeography,2012.211-213[2]FAO.Aflameworkforlandevaluation.FAOSoilsBulletin32.Rome.FAO2012.12(2):86[3]冉瑞平.当前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J].农村经济,2012,(11):56-57[4]杜红悦,李京.土地农业适宣性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以攀枝花为例[J].资源科学,2014,23(5):41-45[5]朱德举.土地评价[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2,92-98[6]钱海滨,薛永森,田彦军.土地合理利用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1,15(2):14-19[7]陈松林.基于GIS的荒地资源适宜性评价[J].福建地理,2011,16(1):35-97[8]陈百明,张风荣.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N].自然资源学报,2013,16(3):197-203[9]陈崇成,涂平,黄绚.土地利用改造规划的多因子空间分析[N].自然资源学报,2012-2-12(2)[10]陈健飞,刘卫民.Fuzzy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2013(4):43-44[11]崔赫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韩国农村土地利用管理.中韩土地政策研讨会论文集[C].杭州,2015.23-25[12]冯维波.生态文明与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M].生态经济,2010(7):40-43[13]倪绍样,陈传康.我国土地评价研究近今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55-59
附件:表2评价单元各指标值单元号面积海拔坡度≥10℃积温表土厚度土层厚度有机质质地PH值137021054250151205.0中壤土7.022902802161009852.3砂壤土7.2331091021500010553.5砂壤土7.0431029056100171003.0中壤土7.0528040010580014852.0砂壤土6.0625075020520012760.8砂土5.0730091021500010553.5砂壤土7.0818028086200121203.4中壤土7.3926040012580015802.3砂壤土6.0102707002053008900.8黏土5.0113002802161009852.3中壤土7.21238050030550010702.5砂壤土6.01331011004648005481.8砂土5.41420020085500141102.0砂壤土7.615360360145700121052.4黏土8.01618010026000151104.2中壤土7.5172207001558005200.5砂质9.518370100106200151104.2砂壤土7.2193502004550006702.5砂土9.82022012002556008802.0砂壤土6.521370800155800181202.2砂壤土7.82218032027620010701.8中壤土8.02335014003057006650.8砂壤土7.2242403501662009901.6黏土7.525360400559001102.6砂壤土9.22626026036480010603.6砂壤土9.22717010046200181003.0中壤土6.02839020026100201203.8轻壤土5.62932050012560013803.0中壤土7.230410350155900171002.1中壤土7.8313103107580071102.6中壤土7.53221050096200181203.6砂壤土7.83318061026520014702.2砂壤土5.034310950165100201204.5中壤土7.0352801501250006600.8砂土8.43610015086300201204.5中壤土7.4371802001261005802.6重壤土7.03828040085600151002.2砂壤土7.23936070011540088.50.8砂土8.24021060016580011601.1砂壤土5.6411603502051008451.2黏土7.84226036021550012902.1重壤土6.7433603101561007702.2砂壤土5.6442501001262005401.2砂土7.6452301502060009701.5砂壤土7.8463001001253008803.0重壤土8.147380200145200121001.8砂壤土5.44826032026620011900.8砂土7.5492702601161008762.2重壤土7.0503607001759007561.8砂壤土6.65122045026610013902.2中壤土7.7521801504660005400.8砂土7.553180150226100111103.5中壤土7.0542505003057008602.5砂壤土7.85519010005048009701.8砂土5.4562606007143003400.5砂质7.05731011002654008602.3重壤土7.65827091010620012803.1轻壤土7.4593801105480015903.4中壤土4.56040514002662006602.1砂壤土10.5612901000224900191102.6轻壤土5.062310700166100201204.5重壤土9.1632502003050007500.7砂土7.86436026027510015902.6轻壤土8.16518070016550018803.1中壤土7.8662901203048009701.6砂土6.06730022084700171102.6黏土7.568320270175400201204.5重壤土6.46916018011460015702.6砂壤土7.07027095020490013602.7中壤土4.37132013502859006180.8砂质7.27236014020600012501.5轻壤土8.07318051010620018703.8砂土7.5742705605440013602.6黏土7.77528011036200151304.5中壤土3.976310100661505200.5砂质4.077250210184210201204.8轻壤土9.5783608102548008702.6砂壤土10.27927045015456017903.4重壤土7.8801802302056107602.7黏土7.08137026035615016801.8砂土7.282260210276070191102.9轻壤土6.583390270758906300.8中壤土6.084170350646006251.1砂壤土8.1852905601856505220.1重壤土8.58622032015580018783.6黏土8.787230750848909561.2砂土7.08834014001844007481.0砂壤土7.28925026094760181203.8中壤土7.89036029026567015953.2重壤土8.091170180205780191154.2中壤土10.29228078028593010762.8砂壤土4.09319045021612015891.5重壤土5.5943203901956809541.2黏土5.99523012001662005200.8砂土7.59627010036150201504.5轻壤土7.89738015010585018703.6中壤土9.0984507502057607221.2砂壤土6.59929020021481015702.6黏土6.810035060015625011603.1重壤土8.2101420250285810161103.6中壤土8.4102480200195900171201.8砂壤土5.6103210550325610101401.5中壤土5.91042707503653008701.2黏土7.2105290230184380161301.9砂土7.5106350180447809800.9砂壤土7.8107370150349507901.1中壤土8.010828021055060181203.0黏土5.2109260220105270151502.6中壤土5.411030010036250201504.6中壤土4.21111501450206100151004.0轻壤土10.5112360121025593010903.5砂壤土4.81132701103047006200.6重壤土7.61141801503549508250.7砂土7.511529023020523015752.5黏土7.5116200260215860181103.1轻壤土8.01172102201857209902.2重壤土7.41182102301857309702.2重壤土4.4119270270105500121051.5砂壤土7.8120190320846908750.9砂土6.512136075012503010651.1黏土9.2122320280560205250.6砂质7.012328035065610181203.6中壤土3.912432037085780151103.2重壤土4.2125250290135930121053.0轻壤土6.7126320100164600151202.6中壤土7.5127180120548505200.5砂质7.01282802308625012751.8轻壤土6.512919026010616015902.6中壤土6.8130300280215980201103.9重壤土7.81313103002653606280.6砂土8.213236029016478010701.6黏土4.3133270210184950181103.6中壤土7.9134280260135120141204.2轻壤土7.2135320310275350151104.7重壤土6.813629078036576013903.8砂壤土8.51372601100426020191404.9中壤土9.213827012204559307651.0砂壤土10.21393609503857608760.8砂土4.814037086047555011951.6轻壤土4.514131026056050201504.5中壤土7.514232031044360181304.2轻壤土7.214328028034870191403.8砂壤土7.2144450400265810151203.6中壤土6.514537013027592010903.0重壤土8.51464801903543005300.5砂土8.014742013503044607400.7砂土9.214838078026478010600.9砂壤土9.614937076028612012702.8重壤土4.615029026018598015901.9中壤土4.915126028075570201303.3轻壤土5.215238075021543012752.8黏土5.71534209802752109351.2重壤土8.61544608603657806200.8黏土8.21552708303252907250.7砂土7.315631010026020201504.8中壤土7.015736012044250181404.6轻壤土7.215827023056150171604.9砂壤土6.815928012003943905401.5砂土7.416023013104162706251.2黏土7.816132078026430010701.7重壤土9.216236076028445012852.0砂土5.6163410560155980171102.6轻壤土5.916438047012456013902.9中壤土6.2165270420135870161003.6砂壤土6.116626036044780141053.4重壤土4.81671803209511012703.8轻壤土10.81684202707489015903.0中壤土9.51693002906560091002.8黏土5.317029024055340131102.7砂土7.21713201350562607200.6砂土7.2172180100642505391.2黏土7.4173300750861509601.6中壤土6.817435020010431012501.7砂土6.517526012001260708252.0砂壤土7.81762803001544809351.8轻壤土6.3177360110075910621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泉水委托加工合作协议书范本
- 连带责任担保公司长期借款合同范本
-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 科技项目申报委托协议书范本
- 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范本
- 陕西省汉中市普通高中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电机控制器故障诊断的现代技术与挑战
- 湖北省部分高中期中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知识产权拍卖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
- 2022年涉农领域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 (高职)银行基本技能ppt课件(完整版)
-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课 新街古韵丨赣美版
- 山东省莱阳市望岚口矿区页岩矿
- 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告知承诺书
- 秦荻辉科技英语写作教程练习答案(共42页)
- 猴车司机试题
-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
- 剪力墙、楼板开洞专项施工方案
- 办好高水平民办高中的哲学思考-教育文档
- 婚礼主持词:农村婚礼主持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