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六中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2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2分)早期地球不适合生物生存,这是因为早期地球的原始大气中不存在()A.氧气 B.氢气 C.甲烷 D.氨气2.(2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 B.大猩猩 C.森林古猿 D.北京猿人3.(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蝉是()A.节肢动物 B.软体动物 C.两栖动物 D.爬行动物4.(2分)古代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都不太长,而现在的长颈鹿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主要原因是()A.食高处树叶使颈愈伸愈长 B.颈长者较凶悍,攻击力大 C.颈长者的繁殖力较强 D.竞争中颈长者生存机会大5.(2分)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刚开始杀菌效果非常好。随着青霉素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逐渐增强,而杀菌效果却越来越弱。如今,青霉素正淡出历史舞台()A.细菌为了适应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长期使用青霉素,刺激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在青霉素的选择下,具抗药性的变异细菌更易生存,导致抗药性细菌比例逐渐增高 D.青霉素的药性不稳定,长期使用过程中慢慢失效了6.(2分)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工选择速度快 B.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 C.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 D.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7.(2分)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是()A.哈维 B.林奈 C.达尔文 D.沃森8.(2分)下列动物中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一类是()A.腔肠动物 B.原生动物 C.扁形动物 D.线形动物9.(2分)保护环境,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含汞的废电池应该投入的垃圾箱是()A. B. C. D.10.(2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做法能增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是()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C.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D.保持动物和植物数量相等11.(2分)2009年6月8日联合国确定的首个世界海洋日主题为“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如果因海洋水域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一种稀有鱼类灭绝,给人类造成的损失主要是()A.人类将永远失去一种动物资源 B.海洋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将遭到破坏 D.渔业产量将严重减少12.(2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描述,正确的是()A.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蛇和猫头鹰只存在捕食关系 C.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都是草 D.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反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13.(2分)下列诗句能体现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14.(2分)“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下列关于以杂交水稻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阳光、空气和水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 B.杂交水稻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其他生物都属于消费者 D.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是固定不变的15.(2分)酸奶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是美味的发酵食品。某同学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鲜奶煮沸后直接加入预先准备的乳酸菌 B.在预先没有准备乳酸菌时用酵母菌代替 C.放在30℃左右的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 D.发酵过程不密封以确保氧气的供给二、填空题(非选择题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6.(6分)如图,仔细观察图中动物,根据图回答问题:(1)与水螅相比,C的身体呈对称,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它的运动、捕食和防御。A具有的两个适于水中生活的结构是,B的呼吸器官是。图中有变态发育过程的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用字母表示)。(2)根据,可以将上述动物分为ABEFG和CD两类。17.(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研究人员对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后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达到了96%以上,其基因组的大部分可排序区域几乎没有区别。材料二:科学家曾在刚果国家公园捕捉到大猩猩使用工具的现场镜头。一只被科学家称为利亚的大猩猩打算趟过一个看起来并不深的小水塘,但是它下水后刚走了几步就发现水已经没到了它的腰部。于是利亚返回岸上,从一棵枯树上拽下一截长树枝,它一边走一边测试前方的深度,直到前进了9米多才返回。材料三:在古人类“北京猿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1)材料一说明人类和黑猩猩有着共同的,即。(2)材料二说明大猩猩具有的能力。(3)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都属于现代类人猿,它们在运动方式上与人类的本质区别是它们不能真正地。(4)材料三中“北京猿人”住过的山洞中有灰烬,说明他们具有的能力;北京猿人属于(选填“能人”或“直立人”)。18.(6分)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蕨类及绿藻等熟悉的生物,据估计现存大约有450000个物种。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量是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并阅读图乙分类检索表,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的分类检索表,在图甲中找出与B、D相对应植物的名称:B是D是。(2)C类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叫作植物;F类植物无根、茎、叶,叫作植物。(3)上述资料中,“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导致环境恶化,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也不容乐观。19.(6分)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南方多地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获得水稻、蚕丝、鱼大丰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桑树与蚕是关系。(2)除材料中明确提到的成分外,生态系统还应包括。(3)通过建立沼气池,利用甲烷细菌分解蚕粪,促进此生态系统的和。(4)一些有毒物质,如铅、汞等一旦进入此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的不断积累体内含量最多。20.(6分)人的肤色正常和白化是一对相对性状,肤色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图表示某家庭成员肤色的遗传情况(1)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的DNA片段。(2)父母肤色正常,子代有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3)母亲肤色正常的基因组成是,父亲产生的精子基因组成是。该夫妇已生育一个儿子,如果他们再生育一个小孩,这个小孩是儿子的可能性是。(4)为降低白化病等遗传病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是。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六中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2分)早期地球不适合生物生存,这是因为早期地球的原始大气中不存在()A.氧气 B.氢气 C.甲烷 D.氨气【分析】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解答】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地面上火山喷发。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氢气、氨、二氧化碳,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分解为氢和氧,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因此。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2.(2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 B.大猩猩 C.森林古猿 D.北京猿人【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是近亲。故选:C。【点评】关键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3.(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蝉是()A.节肢动物 B.软体动物 C.两栖动物 D.爬行动物【分析】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解答】解:蝉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故选:A。【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无脊椎动物各类群的特征。4.(2分)古代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都不太长,而现在的长颈鹿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主要原因是()A.食高处树叶使颈愈伸愈长 B.颈长者较凶悍,攻击力大 C.颈长者的繁殖力较强 D.竞争中颈长者生存机会大【分析】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解答】解: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并且繁殖后代,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经过许多代以后,这样,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颈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可遗传变异。故选:D。【点评】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典型例证要理解掌握。5.(2分)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刚开始杀菌效果非常好。随着青霉素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逐渐增强,而杀菌效果却越来越弱。如今,青霉素正淡出历史舞台()A.细菌为了适应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长期使用青霉素,刺激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在青霉素的选择下,具抗药性的变异细菌更易生存,导致抗药性细菌比例逐渐增高 D.青霉素的药性不稳定,长期使用过程中慢慢失效了【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解答】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有的抗药性强。使用抗生素时,这叫不适者被淘汰,这叫适者生存,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在使用抗生素时,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细菌的抗药性的可以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故选:C。【点评】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6.(2分)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工选择速度快 B.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 C.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 D.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解答】解: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使所选择的形状积累加强;先有自然选择。如图所示:选择因素结果速度人工选择人类满足人类较快自然选择自然条件保留对生物有利的性状漫长人工选择的结果是满足人类的需求,对生物自身的生存不一定有利,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区别。7.(2分)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是()A.哈维 B.林奈 C.达尔文 D.沃森【分析】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他被称为“分类学之父”。【解答】解: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物学的发展历史。8.(2分)下列动物中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一类是()A.腔肠动物 B.原生动物 C.扁形动物 D.线形动物【分析】地球上的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解答】解: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单细胞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从生物进化树可见。因此、最原始。故选:B。【点评】原生动物是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9.(2分)保护环境,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含汞的废电池应该投入的垃圾箱是()A. B. C. D.【分析】根据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够回收再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了资源,不可回收垃圾属于不能再利用,但可以集中处理。【解答】解:用过的废电池含有的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投入的垃圾箱是有害垃圾箱。故选:D。【点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世界的发展方向,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资源。10.(2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做法能增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是()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C.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D.保持动物和植物数量相等【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解答】解: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会危害生物多样性,A错误。B、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C、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减弱。D、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相对平衡,但不能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1.(2分)2009年6月8日联合国确定的首个世界海洋日主题为“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如果因海洋水域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一种稀有鱼类灭绝,给人类造成的损失主要是()A.人类将永远失去一种动物资源 B.海洋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将遭到破坏 D.渔业产量将严重减少【分析】每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保护生物对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基因主要意义,据此解答.【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黑的,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就无法再生,如果因水域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一种稀有鱼类灭绝。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12.(2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描述,正确的是()A.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蛇和猫头鹰只存在捕食关系 C.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都是草 D.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反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解答即可。【解答】解:A、图中食物链有:草→鼠→蛇→猫头鹰,草→鸟→猫头鹰,共4条;B、该食物网中,猫头鹰还捕食蛇,B错误;C、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食物链以生产者(植物)开始,C正确;D、食物链是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因此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反映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13.(2分)下列诗句能体现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解答】解:A、春眠不觉晓,A不符合题意;B、离离原上草,体现了生物的生殖现象,B不符合题意;C、人间四月芳菲尽,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D、豆苗与草、水分,属于竞争关系,即草多了、无机盐就多,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因此才有了“草盛豆苗稀”景象。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关系。14.(2分)“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下列关于以杂交水稻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阳光、空气和水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 B.杂交水稻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其他生物都属于消费者 D.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是固定不变的【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解答】解:A、阳光,错误;B、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自身、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杂交水稻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错误;D、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不是固定不变的,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熟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理解其组成成分的作用、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5.(2分)酸奶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是美味的发酵食品。某同学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鲜奶煮沸后直接加入预先准备的乳酸菌 B.在预先没有准备乳酸菌时用酵母菌代替 C.放在30℃左右的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 D.发酵过程不密封以确保氧气的供给【分析】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制酒要用到酵母菌,据此解答【解答】解:A、制作酸奶过程中,会杀死乳酸菌使接种失败;B、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没有准备乳酸菌时也不能用酵母菌代替;C、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正确;D、乳酸菌属于厌氧细菌,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错误;故选:C。【点评】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二、填空题(非选择题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6.(6分)如图,仔细观察图中动物,根据图回答问题:(1)与水螅相比,C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它的运动、捕食和防御。A具有的两个适于水中生活的结构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泳,B的呼吸器官是肺。图中有变态发育过程的动物是D,最高等的动物是E(用字母表示)。(2)根据有无脊柱,可以将上述动物分为ABEFG和CD两类。【分析】观图可知:A草鱼属于鱼类、B蜥蜴属于爬行动物、C涡虫属于扁形动物、D蜜蜂属于节肢动物、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F青蛙属于两栖动物、G家鸽属于鸟类。【解答】解:(1)C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捕食和防御,用鳍游泳,用肺呼吸、幼虫、蛹,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胎生哺乳。(2)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属于脊椎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故答案为:(1)两侧对称;用鳃呼吸;肺;D;E。(2)有无脊柱。【点评】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7.(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研究人员对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后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达到了96%以上,其基因组的大部分可排序区域几乎没有区别。材料二:科学家曾在刚果国家公园捕捉到大猩猩使用工具的现场镜头。一只被科学家称为利亚的大猩猩打算趟过一个看起来并不深的小水塘,但是它下水后刚走了几步就发现水已经没到了它的腰部。于是利亚返回岸上,从一棵枯树上拽下一截长树枝,它一边走一边测试前方的深度,直到前进了9米多才返回。材料三:在古人类“北京猿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1)材料一说明人类和黑猩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即森林古猿。(2)材料二说明大猩猩具有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3)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都属于现代类人猿,它们在运动方式上与人类的本质区别是它们不能真正地直立行走。(4)材料三中“北京猿人”住过的山洞中有灰烬,说明他们具有使用火的能力;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选填“能人”或“直立人”)。【分析】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这些事实说明人和猿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解答】解:(1)分析资料一可知,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说明人类和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2)分析资料二可知,大猩猩可以通过模仿其他大猩猩来使用简单的工具。(3)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猩猩、长臂猿,直立行走使四肢分工明确,用于劳动、使用和制造工具,并使大脑高度发达,但不会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因此。(4)分析资料三可知,在“北京猿人”住过的山洞中有灰烬,应属于直立人阶段。故答案为:(1)原始祖先;森林古猿。(2)使用简单工具。(3)直立行走。(4)使用火;直立人。【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会分析资料。18.(6分)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蕨类及绿藻等熟悉的生物,据估计现存大约有450000个物种。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量是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并阅读图乙分类检索表,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的分类检索表,在图甲中找出与B、D相对应植物的名称:B是向日葵D是肾蕨。(2)C类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叫作裸子植物;F类植物无根、茎、叶,叫作藻类植物。(3)上述资料中,“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导致环境恶化,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建立自然保护区。【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②迁地保护: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③建立基因库: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④构建法律体系: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增强宣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力度。3、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多。4、图中:A表示单子叶植物(玉米),B表示双子叶植物(向日葵),C表示裸子植物,D表示蕨类植物(肾蕨),E表示苔藓植物,F表示藻类植物。【解答】解:(1)A表示玉米,产生种子,形成果实。B表示向日葵,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是双子叶植物。D表肾蕨,有茎、叶,有输导组织。(2)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紫菜等,无根、茎,不能产生种子、茎、叶,种子裸露,裸子植物没有花。因此,叫作裸子植物;F类植物无根、茎、叶。(3)“树木、灌木、青草。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故答案为:(1)向日葵;肾蕨;(2)裸子;藻类;(3)生物种类(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多练习多归纳。19.(6分)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南方多地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获得水稻、蚕丝、鱼大丰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桑树和水稻,桑树与蚕是捕食关系。(2)除材料中明确提到的成分外,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3)通过建立沼气池,利用甲烷细菌分解蚕粪,促进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一些有毒物质,如铅、汞等一旦进入此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的不断积累人体内含量最多。【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一般指动物)、分解者(大多数细菌和真菌)。(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二月地理标志产品授权使用附带转让协议
- 超格音乐课程介绍
- 浙江开放大学2025年《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4答案
- 药学行业毕业设计
- 教育危化品-典型事故案例
- 2025年秦皇岛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
- 语文知识竞赛主题形式
- 购房合作协议书
- 2025课程产品授权代理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土地租赁及林木资源转让协议合同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实训教学大纲
- JJG 633-2024气体容积式流量计
- 管网设计方案
- 管理沟通-原理、策略及应用(第二版)教学课件7
- 中西医结合诊疗
-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清华大学
- 中国东盟物流行业分析
- 正方体、长方体展开图(沪教版)
- 2023文化传媒公司股东协议书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有余数-竖式运算3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