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启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_第1页
89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启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_第2页
89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启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_第3页
89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启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_第4页
89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启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3.选择题请用2B铅笔涂卡。其它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书写.4.原套卷部分内容不符合河北中考,所以进行了删减更改。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1.图中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示意图。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手工工场 B.机器工厂 C.商业行会 D.手工作坊【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图中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3世纪开始,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雇主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的资本主义化,农业出现了租地农场,手工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A项正确;工厂制度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手工业、商人、农民经营,而不单单是商业组织,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手工作坊是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而不属于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2.下边知识结构图适合说明()A.新航路开辟的动力 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及强大的物质基础”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材料适合于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提供了强大的主观条件,地圆学说的盛行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使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物质动力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精神动力是人文主义鼓励探险,传播天主教,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及路线,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为欧洲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3.“一个个黑奴的躯体就是一块块砖。无数黑奴的血肉,就是无数的钢筋水泥。极度繁荣的欧美城市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等都是靠这些砖块一层一层垒起来,靠这些钢筋水泥一点点浇灌而成的。”这段材料主要强调了三角贸易()A.促进欧美资本主义发展 B.促进了世界整体化进程C.带动了非洲经济的兴起 D.使美洲种植园经济繁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一个个黑奴的躯体就是一块块砖。无数黑奴的血肉,就是无数的钢筋水泥。极度繁荣的欧美城市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等都是靠这些砖块一层一层垒起来,靠这些钢筋水泥一点点浇灌而成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6世纪到19世纪持续了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为欧洲积聚了巨额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促进了世界整体化的进程,排除B项;“三角贸易”阻碍了非洲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三角贸易促进欧美资本主义发展,不是强调三角贸易使美洲种植园经济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4.“从某种角度看,《□□□□》的意义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应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议会”“英国”,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使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A项正确;《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文献,《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重要文献,《拿破仑法典》是法国拿破仑颁布的法律文献,均与英国无关,排除BCD两项。故选A项。5.《全球通史》论述18世纪末的一场革命中写道:“它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并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颁布了法律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这里的“它”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普法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始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并通过暴力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所以材料体现的是法国大革命,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但这场革命保留了君主,因此革命是不彻底的,与题中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不符。此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由于美国是直接由殖民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独立国家,其没有经历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因此虽然独立战争使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但未摧毁旧制度,也不是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普法战争爆发于1870年,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6.约翰·麦克尼尔在《能源帝国》中写道: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英国能利用煤炭能源建立最繁荣的经济,主要得益于()A.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内燃机创制与使用C.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D.火车和轮船的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840年前后,最先开始于英国。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正好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A项正确;内燃机、发电机和电动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题干不符,排除BC项;为火车和轮船提供动力的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排除D项。故选A项。7.歌曲是时代的心声,每一首歌曲后面都有一段鲜活的历史故事。小华同学搜集到了与近代法国相关的两首歌曲《马赛曲》和《国际歌》。这两首歌曲的共同点是()A.展现了法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B.歌颂了近代巴黎人民大无畏的英雄形象C.印证了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政治力量D.记录的历史活动最终都取得了彻底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马赛曲》又名《莱茵军团战歌》,创作于法国大革命期间。普奥联军攻入法国后,法国各地招募新兵,开赴巴黎抗击外敌入侵,歌曲被推荐给开赴巴黎的马赛军;《国际歌》是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运动创作,展现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因此,两首歌都歌颂了近代巴黎人民大无畏的英雄形象,B项正确;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反抗外来侵略无关,排除A项;《马赛曲》创作于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C项;巴黎公社运动以失败告终,排除D项。故选B项。8.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场大起义席卷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这场大起义的目的是()A.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B.维护拉美各国统一C.争取民族独立自由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8世纪末19世纪初”“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还处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当中,于是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因此这次运动的目的是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自由,C项正确;当时拉丁美洲主要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不是英国,排除A项;拉美各国当时面临的不是国家分裂,维护统一的问题,是处于殖民统治之中,排除B项;起义后没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排除D项。故选C项。9.普希金指出:“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西方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废除奴隶制,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和所学知识可知,说明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体现的是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落后状况,成为欧洲强国,C项正确;学习西方技术是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不是改革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是为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服务的,不是改革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废除农奴制度”说法错误,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0.明治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的缫丝场、德国的矿山冶炼厂、英国的军工厂,高薪聘请了大量外国技师。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A废藩置县 B.重视“殖产兴业” C.积极扩军备战 D.提倡“文明开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在经济上,实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因此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正是殖产兴业的内容,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重视“殖产兴业”,B项正确;废藩置县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政治措施,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积极扩军备战与题干建立工厂无关,排除C项;提倡“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对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美英两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比重的趋势图A.甲线为美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比重的变化;甲线快速增长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B.乙线为美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比重的变化;乙线超过甲线的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C.甲线为英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比重的变化;甲线快速增长的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D.乙线为英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比重的变化;乙线超过甲线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产值占世界比重大;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过分依赖殖民地经济,而没有投资新兴技术,制造业产值在世界比重迅速下降;此时,美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国家,制造业产值逐渐超过英国;因此甲线为英国,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乙线为美国,超过英国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C项正确,符合题意;乙线是美国,甲线是英国,排除AD项;乙线为美国,超过英国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B项。故选C项。12.某学校九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列举了下面的小标题: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近代科学文化 B.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C.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城市工业化发展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大众教育普及,妇女地位提高,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口增长、大众教育、城市化、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等内容,反映了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B项正确;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巴尔扎克的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都属于近代科学文化,排除A项;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排除C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有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排除D项。故选B项。13.提尔皮茨在就任海军大臣后告知德皇:对英军事形势要求德国保有“数量尽可能多战列舰”。在他看来,如果德国意欲分享“阳光下的土地”的所有权,就必须部署一支拥有61艘主力舰的舰队。这段材料体现的时代背景是()A.一战前,列强疯狂扩军备战的现状 B.一战前,英德建立军事同盟的状况C.一战后,德国总结战争失败的原因 D.二战前,德国为发起战争进行准备【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帝国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冲突不断,说明其背景是列强疯狂扩军备战的现状,A项正确;一战前,英德并没有建立军事同盟,排除B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时代背景是一战前,排除CD项。故选A项。14.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他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由此可见,《凡尔赛条约》的影响是()A.使中国仍未摆脱被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B.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C.使得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未根本解决 D.促进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他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1月巴黎会议召开,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署《凡尔赛条约》,德国承担了战争的责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了德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C项正确;“中国仍未摆脱被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与《九国公约》的签署有关,排除A项;三国同盟成立于1882年、三国协约成立于1907年,与题干时间“1919年”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凡尔赛条约》的影响,并未涉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15.斯大林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这段话强调了()A.斯大林的功绩 B.苏联的军事实力C.苏联建设成就 D.苏联模式的两面性【答案】D【解析】【详解】“斯大林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反映了斯大林的苏联模式促进了苏联经济、军事的的快速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说明斯大林模式没有尊重客观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因此这段话强调了苏联模式的积极作用和弊端,D项正确;ABC只体现了材料中的前半句话,没有提到材料中所说“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排除ABC项。故选D项。16.“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卡德纳斯改革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拉美独立运动 D.印度民族大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结合所学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就是用和平的方式抵制政府的管理,进行抗税等运动,符合题干材料“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B项正确;卡德纳斯改革发生在墨西哥,排除A项;拉美独立运动与印度无关,排除C项;印度民族大起义与题干“摆脱暴力”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7.1787年,在美国制宪会议上,争议不断。围绕“全国行政官”的设置问题,有人提出“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任。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行政官就应拥有绝对否决权”根据此提议,美国建立的新制度中()A.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 B.总统掌握行政权并制约相关部门C.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D.国王、议会、内阁之间相互牵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任。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行政官就应拥有绝对否决权”可知,1787年宪法按照分权制衡原则将美国设计成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规定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民和最高法院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因此,总统掌握行政权并制约相关部门,B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联邦政府内部的分权制衡,体现不出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排除A项;美国的新制度中没有首相和国王,排除CD项。故选B项。18.他在执政期间,对犹太人实行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政策,纳粹分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造了庞大的集中营,营内设有巨大的毒气室。仅几年期间,几乎有6百万犹太人就这样惨遭杀害,就连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被追流亡海外。“他”是哪一国家的()A.日本 B.意大利 C.德国 D.英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对犹太人实行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政策”“纳粹分子”“几乎有6百万犹太人就这样惨遭杀害,就连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被追流亡海外。”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对犹太人的迫害措施,C项正确;爱因斯坦是出生与德国的犹太人,纳粹党是德国的政党,与日本、意大利、英国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19.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就在此时,我清楚美国这场战争已经绝对加入了,且会战斗到底。……希特勒的命运已成定局……如今又有了美国……我们凝聚到一起,能打败世界上任何敌人。”丘吉尔作出上述评论的背景是()A.《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B.欧洲开辟第二战场C.盟国召开雅尔塔会议 D.日本偷袭珍珠港【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干“就在此时,我清楚美国这场战争已经绝对加入了,且会战斗到底。”并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列,由此可知,丘吉尔作出上述评论的背景是日本偷袭珍珠港,D项正确;《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背景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愤怒,发生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排除A项;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是在1944年,题干描述的美国参战是在1941年,排除B项;雅尔塔会议在1945年召开,其背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美国参战发生在1941年,排除C项。故选D项。20.《世界经济史》写道: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到1949每,西欧的工业产量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37年的水平。英、法等18国制造业的产出总额与1948年相比,1949年增加13%,1952年增加39%。这段材料可以用以说明,马歇尔计划()A.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恢复战后经济 B.拉开美苏“冷战”的序幕C.推动欧洲在二战后走向了政治联合 D.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到1949每,西欧的工业产量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37年的水平。英、法等18国制造业的产出总额与1948年相比,1949年增加13%,1952年增加39%”和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提高了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工业产量,说明马歇尔计划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恢复战后经济,A项正确;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美苏“冷战”序幕,排除B项;1993年欧盟成立后,欧洲走向了政治联合,材料与加强政治联合无关,排除C项;马歇尔计划目的之一是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但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1.德国福利制度规定失业者可在4年内领取相当于原工资63%的救济金,21世纪初德国失业人口一度达到500万,产生了大量不工作仅靠救济金生活的“懒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德国福利制度()A.使低收入阶层受惠最多 B.存在一定弊端,需要完善C.致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D.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21世纪初德国失业人口一度达到500万,产生了大量不工作仅靠救济金生活的‘懒汉’”可知,材料反映了德国福利制度下出现了大量不工作仅靠救济金生活的“懒汉”,这说明这一时期德国福利制度存在弊端,需要完善,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使低收入阶层受惠最多排除A项;材料信息主旨是德国福利制度反映存在一定弊端,需要完善,无法推断出德国福利制度致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排除C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德国福利制度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排除D项。故选B项。22.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但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内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与学者都对苏联在一夜之间解体感到意外,西方当时并不希望苏联解体。这主要是因为()A.使美英等国家失去发展的动力 B.为苏联的解体感到惋惜C.希望维持相对稳定的国际格局 D.苏联武装力量失去监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相对稳定的国际格局不复存在,因此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希望苏联解体,C项正确;“使美英等国家失去发展的动力”与苏联解体无关,排除A项;西方国家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苏联解体,并不是为苏联解体惋惜,排除B项;苏联解体后,武装力量并未失去监管,排除D项。故选C项。23.以下是小刚同学的复习笔记。笔记内容反映了二战后()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59年,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A.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B.世界政治格局完全稳定C.美国霸权主义彻底消亡 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没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59年,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等内容可知,二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众多国家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A项正确;世界政治格局完全稳定的表述不正确,排除B项;美国至今依然是世界头号强国,到处推行霸权主义,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无法表明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没落,排除D项。故选A项。24.当前世界经济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破坏,以及气候变化等其他挑战,导致经济下滑、贫困加剧、全球复苏放缓并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还见证了在乌克兰的战争进一步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材料警示我们()A.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B.和平与发展不再是时代主题C.联合国已经形同虚设 D.国际危机阻滞世界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当前世界经济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破坏,以及气候变化等其他挑战,导致经济下滑、贫困加剧、全球复苏放缓并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还见证了在乌克兰的战争进一步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可知,国际危机阻滞世界经济发展,D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排除A项;国际社会存在的矛盾和危机,不能说明和平与发展不再是时代主题,排除B项;面对国际问题和危机,联合国一直在努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能说联合国已经形同虚设,排除C项。故选D项。25.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将重点议题从政治上争取和维护各国的民族独立、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转移到经济上追求经济解放。下图为1961—1979年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中经济相关宣言、决议与纲领的数量变化图,据此可知,70年代()1961—1979年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中经济相关宣言、决议与纲领的数量变化图——摘编自徐思宁《论不结盟运动对世界和平的维护1961—1991》A.传统的殖民体系已经瓦解 B.不结盟运动与美苏关系缓和C.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从1970年开始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中经济相关的内容增多,说明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对经济问题的关注增多,D项正确;传统殖民体系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体现出美苏关系,排除B项;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发展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排除C项。故选D项。卷II(非选择题,共50分)26.研习课标,总结规律。材料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得以确立。在此期间,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 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工业化在带来经济大发展的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问题已经显现。(1)据材料指出,17至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两种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一个例证。(2)根据材料归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1)方式:革命、改革;例证:革命——英国、法国、美国;改革—俄国、日本(2)政治制度,自然科学,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技术创新【解析】【小问1详解】方式:根据所学知识,17至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两种方式是革命和改革。例证:革命是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旧的政权体制,建立新的政权,例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等。这些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改革则是通过渐进的方式对现有政权进行改革,以实现向资本主义的转型,例如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改革使得这些国家逐渐引入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小问2详解】因素:根据材料“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得以确立”可知,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和法律保障,例如民主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等。根据材料“在此期间,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可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如牛顿和达尔文等科学巨匠的研究成果。根据材料后面的内容可知,科技革命或工业革命则推动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工厂化生产的出现。技术创新则不断推动着生产方式和经济的进步,促进了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政治制度、自然科学、科技革命或工业革命以及技术创新。27.伟大思想,引领变革。材料一《神曲》图书封面材料二《共产党宣言》封面材料三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社会透步为思想变革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总之,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1)《神曲》的作者是谁?该作品反映了什么社会思潮?(2)《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代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如何促进社会变革的?(任选一例予以说明)【答案】(1)但丁;人文主义(2)1848年。背景:工业革命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突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3)人文主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推动了巴黎公社、第一国际、十月革命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作者、社会思潮:根据所学文艺复兴的知识可知,《神曲》的作者是但丁,它反映的是人文主义思潮。【小问2详解】时间:根据所学《共产党宣言》的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于1848年。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发表的历史背景是:工业革命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突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小问3详解】如何促进:根据材料三“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推动了巴黎公社、第一国际、十月革命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发展。28.体验战争,感悟历史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一样,它列强)的野心没有尽头。对英、德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而言,天边才是它们的界限。而德国一心想取代英国国际霸权和海洋王国的位置,如果德国的愿望得逞,国势日衰的英国的地位自然更趋低落。因此,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霸权争夺战材料二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乡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有一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双方死伤近一百万人。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象割去谷德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休……”。炮火把战壕轰得土崩瓦解付,他卧倒在地,冒着汗,绝望地做着祈祷:“耶稣基督啊,救我出去吧。(1)据材料一指,列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什么?据所学知识回答,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一战爆发距今(2024年)多少周年?回首一战,谈谈你的感悟。【答案】(1)目的:争夺霸权;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变化:由充满信心(积极支持)到绝望逃避(恐惧);原因:感受到了战争的持久残酷(3)周年:110周年;感悟: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严重灾难;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解析】【小问1详解】目的:根据材料一中“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霸权争夺战”分析可知,列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争夺霸权;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小问2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二中“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可知,一战爆发时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是充满信心(积极支持),根据材料二中“绝望地做着祈祷”可知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变为绝望(恐惧)。所以人们对战争态度的变化是由充满信心(积极支持)到绝望逃避(恐惧);原因:根据材料二中“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乡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可知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人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持久残酷。【小问3详解】周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爆发的时间是1914年,距今(2024年)110周年;感悟: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严重灾难;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2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材料一由于一系列战时的经济措施在战后没有得到调整,苏俄国内矛盾迅速激化经济生产陷入停滞。农民不堪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耕种面积只及1913年的86%,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人民生活困苦,连最起码的生活物品都非常缺乏。列宁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问题,及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材料二罗斯福新政前后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图材料三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措施)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3.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4.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1.整顿金融体系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和指导3.调整农业政策4.推行“以工代赈”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归纳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实行的共同原因。(2)据材料三指出,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内容有哪些?1933年后美国失业率下降直接得益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3)据材料及结合做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分别“新”在哪里?(4)综合上述分析,请你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答案】(1)国家经济出现危机;人们生活困难;社会矛盾突出(2)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以工代赈”(3)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4)深化改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障人民的权益;借鉴别国的经验;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的国情等【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苏俄国内矛盾迅速激化经济生产陷入停滞”结合所学美国29-33年经济危机的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在国家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出台的;根据材料一“人民生活困苦,连最起码的生活物品都非常缺乏”结合所学美国29-33年经济危机的知识可知,当时苏俄和美国人们生活困难;根据所学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知识结合材料二罗斯福新政前后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可知,此时的两国社会矛盾突出。【小问2详解】新经济政策农业方面:根据材料三“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可得出,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根据材料三“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可得出,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措施:根据材料三“推行‘以工代赈’”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知识可知,1933年后美国失业率下降直接得益于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小问3详解】新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三“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的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三“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和指导”等可得出,罗斯福新政采用了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小问4详解】综合三则材料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知识可知,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应该这样做:深化改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还要保障人民的权益;借鉴别国的经验,但在制定政策时,要适合本国的国情。30.世界格局,多元发展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