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心得_第1页
2023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心得_第2页
2023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心得_第3页
2023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心得_第4页
2023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心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心得有序课堂是促进学生认知思维发展的有效载体。课堂有序,有利于学生有序思维的形成,有利于更科学、更快速、更系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好地经历归纳、分析、综合等高阶思维活动。应当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这样才是符合教学一般规律的课堂。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要遵循数学学科的发展规律,充分把握课程内容,设计层层递进、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环节,不断调整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使得数学课堂成为具有递进性的好课堂。(3)整体性。体现的是由点及面的教学思想。数学教学要有整体观,要关注问题所涉及的不同数学知识及其内在的一致性和关联性。有序课堂关注数学知识的整体性,要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开展中找到数学知识的生长点。(4)发展性。这种发展性既体现了课堂上各个环节、知识点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又体现了数学教学需要灵活应对各种学情,随时做好调整和优化,做好各种将无序变为有序的准备。三、基于课程内容整合,促进有序课堂构建构建有序课堂,首先应该着眼于课程内容的整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2]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1重视课程内容的连续性数学教材在编排上具有有序、递进、融合的特点。鉴于数学抽象和严谨的特点,课程内容与学生认知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只有通过连续、反复地实践,才能帮助学生实现认知上由具体化向抽象化转化。教师只有重视和把握课程内容的连续性,才能促进有序课堂的构建,凸显数学教学的本质。在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积累了观察立体图形和三视图的活动经验。课上,教师设计两个问题:(1)关于正方体,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指一指正方体3组相对的面。(2)从一个角度观察,你最多能看到正方体的几个面?问题(1)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问题(2)引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上设计,注重课程内容的连续性,既让学生感受到新知与旧知是有联系的,又让学生体会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正在等待探2还原课程内容的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等方面和谐完整的形态。心理学研究表明,零碎的知识不容易被掌握,而提高记忆效率的最好方式,就是将知识点进行串联、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课程内容的关系非常紧密,教师理应还原课程内容的整体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的教学,前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后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到课程内容的一体化,帮助学生把握课程内容的整体性。3遵循课程内容的递进性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数学教学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发现并遵循课程内容的递进性,这样才能有更高的学科站位,更好地指导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比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图形与几何”中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业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够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在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具有明显的递进性,教师需要准确把握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前后的联系,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四、基于课堂结构优化,促进有序课堂构建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能动者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课堂为媒介,将学生能动者、课堂规则及教学资源全部纳为作用对象,成为课堂教学的客体,开展重复性较强的日常教学实践活动。这样,教师能动者主体和以学生、教学资源和课堂规则为主的课堂结构客体相互作用,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新课标再次重申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对数学课堂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问题驱动、多元表征、由点及面、迁移运用、回顾整理等五个方面来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有序课堂的构建。问题驱动:形成探究序列有序课堂的标志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培养人的作用。怎样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有序课堂上,教师应以问题驱动作为贯穿教学活动的主线,致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可以借助核心问题的引领,为学生设计连续、递进的子问题集,让学生逐步深入,解决问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中,学生剪开正方体,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得到的正方体的展开图形状有不一样的,为什么各有不同呢?”这样的问题紧扣实践,还能延伸出学生感兴趣的、值得探究的子问题。这样的探究序列,何愁深度学习不发生。2多元表征:着力自主建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基础对概念进行合理多元的表征,可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形成深刻、系统的知识结构及方法体系,还能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数学是复杂抽象的,多元表征能够将动作表征、图式表征、语言表征等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有效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实践中通过类比、联想、想象、描述等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自主速识记、辨别正方体展开图的各种类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演示将立体图转化为展开图,或是将展开图转化成立体图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图像表征。在多元表征的帮助下,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做到得心应手,知识获取也轻松愉悦。3由点及面:形成知识链接[3]优化课堂结构,目的就是要有效改善数学知识被分割的现状,将碎片化的知识有机串联,以核心知识点为“引子”,把各个分散的知识点重新组合,形成整体融通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会经常性地经历由点及面的探究过程,教师要深谙引导者的作用,必须懂得举一反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中,从正方体入手,就是从特殊入手,先让学生建立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通道,再解决长方体展开图的问题。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立体图形的展开图,通过提问“你想研究什么”“你想怎样研究”等,将学生的思维带到另一个高度。4迁移运用:抓住内容本质现代认知理论关于迁移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正迁移量越大,他们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这种正迁移量的实质就是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概括化程度。迁移的过程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化的过程,有助于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分知识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建立高度概括的、高质量的认知结构。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中,通过观察和实操引导学生通过“旋转”变一变、“移动”变一变等在变化中寻找不变,概括随后在长方体展开图的环节,学生受研究正方体的迁移影响,马上可以学以致用,顺利建立起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内在联系。5回顾整理:促成知识体系在一堂数学课的末尾,要对整堂课学习的课程内容、学习过程、体会感悟等进行回顾和整理,通过个人汇报、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形式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收获,知识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哪些知识点容易混淆需要认知区分。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整理的不足,从而借鉴同学整理的素材以完善自己的整理。在下一堂数学课的开端,教师会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导入),这样课与课之间就建立了连续性。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这一课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随后,教师出示圆柱和圆锥,学生自然联想到这两个立体图形也能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问题驱动、多元表征、由点及面、迁移运用、回顾整理的课堂结构,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主动建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知识链,抓住课程内容的本质。五、基于思维结构培养,促进有序课堂构建1在类比中体会迁移运用类比是由两个(或两类)思维对象之间的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思维方法。类比推理常用于从已知到未知,是探求和发展新知识的富有成效的思维方法。类比作为一种自由的、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有序课堂构建中是易于表达和训练的,学生也能在类比推理中获得对知识内容的整体感悟。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学生刚接触比的知识,在概念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教师如果注意到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尝试类比除法、分数和比之间的关系,学生就很容易猜想到比的基本性质,并且在类比的过程中,还能很真切地理解“为什么0要除外”。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无论结果如何,类比推理都需要经过论证和检验,而这正是“以序为主”的数学课堂教学所需要的。2在联想中学会整体感悟联想是一种发散思维,它是对类似事物产生类比想象而形成的,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想,在教学设计中要努力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联想,帮助学生获得整体感悟。“找到的展开图都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吗?有重复的吗?”随后,教师选取“四个面相连”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1)这些展开图中有没有相类似的?(2)在展开图上,你还能找到正方体四组相对的面吗?(3)想象一下,它们是怎样围成一个正方体的?(4)是不是所有的1-4-1型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为后面研究“中间三个面相连”的情况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3在操作中发展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学生习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为直观,让数学课堂充满探究乐趣。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经验,积极引导学生“做中学”,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剪一剪”的环节,让学生将一个正方体按照自己的想法剪开,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剪一剪的操作,发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随后联系生活经验(借助磁力贴、纸盒等)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