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高考政治《高考风向标》 必修1 经济与生活 专题3 收入与分配 第1讲 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1页
(课标版)高考政治《高考风向标》 必修1 经济与生活 专题3 收入与分配 第1讲 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2页
(课标版)高考政治《高考风向标》 必修1 经济与生活 专题3 收入与分配 第1讲 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3页
(课标版)高考政治《高考风向标》 必修1 经济与生活 专题3 收入与分配 第1讲 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4页
(课标版)高考政治《高考风向标》 必修1 经济与生活 专题3 收入与分配 第1讲 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能力要求考向定位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配制度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认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以及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理解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自觉树立效率和公平意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区分现实生活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种形式,并对按生产要素分配进行辩证分析。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尤其要注意近年来更突出强调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3.财政收入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尤其注意国家在分配政策方面进行调整,更加合理。4.财政支出的种类。5.财政的作用。分析财政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作用,以及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国家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6.税收的基本特征。注意税收的三个特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体现。7.税收的作用8.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效率与公平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与支出理解财政及其作用,了解财政收入来源和影响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种类,了解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财政的作用征税与纳税税收及其种类理解税收的本质和基本特征,了解增值税的意义,理解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的作用,了解违反税法的行为,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依法纳税第1讲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清单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3.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必要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3)按劳分配的作用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调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4)按劳分配的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重要提示】按劳分配的适应范围只限于公有制经济内部,而不是全社会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都适用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所得的工资、奖金、津贴都属于按劳分配的形式。即使同样是公有制经济,由于企业经济效益的不同,也会导致个人收入有差别。同时,虽然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却不能反过来说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一种分配形式,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等并不属于按劳分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1)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2)基本特征:个体经济的显著特点是不存在雇佣关系,个体劳动者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还要承担经营风险。2.按生产要素分配(1)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包括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2)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民。【重要提示】生产资料所有制决产品分配方式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原则: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而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2.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公平的收入分配)?(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3.怎样实现社会公平(公平的收入分配)?(1)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什么是效率?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3.怎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重难点突破重难点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知识归纳1.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1)必要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2)作用:①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是对以往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2.按劳分配的主要形式(1)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中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2)农村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所得的收入。3.为什么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必要性: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中,除了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以外,还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适应,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必然要求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只有理解了这点,才能掌握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完整内容,才能从所有制和产品分配两个层面完整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生产关系)。(2)意义:①健全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制度,能保障个体劳动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个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个体经济的繁荣发展。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民。4.多种分配方式的主要形式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1)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必要性: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2)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多样性:劳动要素:如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人员的工资收入;知识技术要素:如高级技术人员、以专利入股获得的收入;管理要素: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资本要素:如股票收益、存款利息收入、房屋租金收入。(3)由于各社会成员拥有的生产要素各不相同,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又要促进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例题】(2007年高考上海卷)今年我国首次实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制度,在如图所示“所得项目”中属于资本要素分配的是A.①⑤B.⑤⑦C.⑦⑧D.①⑧【解析】答案C。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样性,题目的关键在于“资本要素”,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所得都属于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因此选C。重难点2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知识归纳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1)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矛盾。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亦指把蛋糕做大);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要合理、适度,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促进公平亦指把蛋糕分好)(2)二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例题】观察右图,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工不同酬应不同,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B.容易导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C.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D.初次分配也应注重公平【解析】答案A。本题考查社会公平在劳动报酬中的表现。A将漫画“同工同酬”偷换为“工不同酬应不同”,另外“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是提高效率的表现,“正式工和临时工同工同酬”是促进公平的表现。高考考向探析考向1我国的分配制度【历年真题】命题角度一:按劳分配【真题1】(2007年高考海南卷,单项选择)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A.社会总产品B.个人消费品C.生活必需品D.物质总产品【解析】答案B。本题考查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因此选B。命题角度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真题2】(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卷,单项选择)表某私营企业出口的DVD机的成本与利润表(单位:美元)产品售价制造成本外国专利费纯利润员工工资其他费用DVD(台)32310181上表中员工工资与外国专利费分别是按什么生产要素分配得到的收益A.劳动、资本B.资本、技术C.管理、技术D.劳动、技术【解析】答案D。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样性。材料中的是私营企业,分配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员工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专利费是按技术要素分配,因此选D。【真题3】(2007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试卷,单项选择)某“80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解析】答案C。本题考查分配方式。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要对应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题目“业余作家的稿酬”不是公有制经济,排除A,也不属于个体经济,排除B,因此选C。【名师指引】该考点多数以选择题的形式来命题,在复习时,关键要把握好不同的分配方式所对应的经济类型:按劳分配对应公有制经济,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对应个体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除对应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外,还对应“劳动、资本、管理、技术、土地”等具体要素。如:某人如果在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公有制经济中工作,其工资薪金所得属于按劳分配,如果在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其工资薪金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参与分配。【新题导练】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A.29760元;17000元B.49760元;20000元C.48800元;20000元D.44260元;3000元【解析】答案B。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关键在于分清各种分配方式的对应范围。王某所在的是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即36000+960+12800=49760元。按股分红(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和专利技术分红(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即3000+17000=20000元。纳税和捐款不属于“个人收入”,不符合题意,因此答案选B。考向2效率与公平【历年真题】命题角度一: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促进社会公平【真题1】(2008年高考海南卷,单项选择)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答案D。本题考查怎样促进社会公平。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促进公平的措施,不符合题干“再分配”的要求。扩大财产性收入不一定能缩小收入差距,故③不选。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更加注重公平,故选②。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更有利于公平,故选④,因此,答案为D。命题角度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真题2】(2008年高考江苏卷,单项选择)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解析】答案A。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题干说明企业分配过程中不应只重视效率,还应注重公平,强调促进公平对劳动者和企业的重要性,因此选A。B虽然也提到了“兼顾公平”,但没有强调公平对效率的重要性,因此不选。企业劳动报酬的分配属于初次分配,D中的“再分配”不合题意,因此不选。【真题3】(2007年高考上海卷)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比上年增加395亿元,今年起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将全部免除,中央财政拨款95亿元专门用于帮助高等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困难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也将进一步落实。(1)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属于国民财富两次分配中的哪一次分配?(2)实现教育公平必将推动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其原因。【解析】本题考查促进社会公平的意义,材料和设问的角度都非常明确地指向“社会公平”这一考点,难度并不大,考生可围绕实现教育公平微观对公民(受教育者、劳动者)以及宏观对国家(经济、社会)的角度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属于国民财富的再分配。(2)社会公平是经济效率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教育公平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升,由此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因而必将促进社会和经济更好地发展。【名师指引】该考点在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中反复出现,考查的频率很高。命题方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的形式,灵活多变。在城乡、地区、阶层、行业等方面贫富差距扩大、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背景下,又以考查“促进社会公平”居多,并且可以和财政的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等知识结合起来考查。【新题导练】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我国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对此,政府应该A.积极发展经济,鼓励效率优先B.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C.提高人民币汇率,增加社会财富D.调整经济政策,更加注重分配公平【解析】答案D。本题考查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解决题干所反映的三大社会问题,应从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而不是提高效率的角度来考虑,因此选D。抢分频道限时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是 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②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可能性 ③前者是后者在分配关系上的体现 ④前者是后者的前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答案A。本题考查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因此④是错项。2.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之所以在各种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因为①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②在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占较大比重③按劳分配是最好的一种分配方式④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收入来源的多样化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问题,③说法错误,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正确答案为A。3.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解析】答案D。本题考查经济发展水平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自动、自发、平均化”的理解都是错误的。4.国家既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花巨资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这①说明国家在分配上注重了把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结合起来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违背了效率优先的原则,会导致平均主义④说明效率和公平是可以统一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答案B。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不等于实行平均主义,③是错项。5.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说明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解析】答案C。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题干是强调公平的意义,因此选C。二、多项选择题6.图1所示为库兹涅兹曲线,表明当一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时,往往是利益矛盾不断加剧,收入分化加速的时期。我国当前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工资偏低现象,十七大报告提出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 B.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C.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 D.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流动市场【解析】答案CD。本题考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C和D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提高劳动报酬创造良好的条件。A和B与题意不符合。7.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形式的有A.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B.王某在所在的国有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C.李某自己开饭店获得的收入D.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解析】答案BD。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原则。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B和D都属于公有制经济,都是按劳分配。A是属于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C属于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 三、简答题8.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这一制度逐渐延伸到农村。到2007年底,3450多万农村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析】本题从促进社会公平的角度考查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参考答案: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最困难群体提供了基本生活权利的保障;调节了社会成员之间过大的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的相对公平;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基础提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①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②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④有利于农民充分就业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答案A。本题考查对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内容和意义的理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属于社会保障支出中的社会救助,而不是社会福利,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因此选A。2.生病、车祸、失业等不可预测事件往往会使一个家庭的经济生活陷入困境。下列选项中能够帮助家庭抵御上述风险的是①健全的金融体系②有序的企业竞争环境③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④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答案B。本题考查促进公平的具体措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护劳动者权利、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③符合题意。健全的金融体系包括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使经济陷入困境的家庭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和资金帮助,①符合题意。②和④与题意无关。3.2008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规定,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股条件,对其承包的林地、林木可依法开发利用。材料能够体现的分配方式是A.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B.福利性分配C.按劳动要素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解析】答案D。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方式。材料中林地承包人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可 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股条件,体现了按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参与分配。二、多项选择题4.(2008年高考广东卷)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A.提高增值税率B.提高最低工资标准C.实行超额累进税率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析】答案CD。本题考查再分配促进公平的具体措施。题目要求的范围是“再分配”,而A和B都是属于初次分配,不符合题意。超额累进税率的特点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在再分配中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因此选CD。5.(2008年高考上海卷)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A.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B.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C.劳动报酬与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相适应D.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答案ABCD。本题考查促进社会公平的意义。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因此选ABCD。三、简答题6.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一方面要“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又要“把蛋糕切好”。

(1)这两句话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2)“把蛋糕切好”非常值得重视。结合有关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把蛋糕切好”?【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切好”的理解,前者是指发展经济,为国家收入分配打好基础,后者是指合理的分配政策,统筹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参考答案:(1)①“把蛋糕做大”体现了在经济生活中,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②“把蛋糕切好”体现了在经济生活中,要正确分配社会财富。

(2)①在进行社会财富的分配时,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②在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③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力提高训练一、多项选择题1.十余年来,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规定,在最低工资标准调控问题上,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提高政策。这体现了A.生产决定分配B.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解析】答案AC。本题考查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体现了生产决定分配,也体现了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选AC。2.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这启示我们应该A.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B.更加关注社会公平C.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D.为了效率关注公平【解析】答案ABC。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题干强调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体现的是促进社会公平,D是错项。二、简答题3.材料一:据某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个人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群体的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地区收入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社会财富分配的过大悬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材料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讲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