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烟火苏卷良习惯坐在黄昏的山头,浮云朵朵,山下是层层叠叠的村庄,周遭树木错落有致,飞鸟扑打翅膀,炊烟从烟囱里一绺绺飘出来,在屋顶旋卷,田野的清风流窜过来,炊烟弯了方向。似乎这是我与生俱来的嗜好-观看。观看是人生的一场修行,或古道热肠,或冷眼待之。你看,村庄的烟火宛若一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或青,或白;村庄的烟火也是一位魔术师,笔直上升如沉稳持重的老者,飘飘扬扬如毛躁任性的孩童。烧不同的柴火,飘出的烟火也不一样。望着丝丝缕缕的炊烟,想象着每一个烟囱、每一口锅、锅里的饭菜、锅灶旁的碗筷和每一张嘴,它们天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这个当儿,母亲唤我回家,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母亲知道,她的声音会浸过空气,洒落到村庄的旮旮旯旯。我回过神,站起来,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我想,母亲一定做熟了饭菜,把它们摆放到红漆的小炕桌上。炊烟袅袅而起,氤氲整个村庄,像隐秘的暗语,召唤每个流浪的孩子。有一回,我就没能这么幸福。那天,我决定去外面走走。天空高远,春风满怀,禁锢一个冬日的山河,渐次在眼前舒展。山巅的桃花粉白烂漫,像一个个含情脉脉的姑娘朝我招手。我朝山巅走去,想到山那边看看,山那边还是山吗?这是我从小的疑惑。好多年里,我暗蓄气力,让它足以扳住一只羊羔倔强的头角。我的胆量大了许多,这样才好独自跨过一道道沟峁,迎接山那边未知的世界。就这样,我和一只狗狭路相遇。我断定,这是一只流浪狗。那些年,不知咋的,流浪狗突然多了起来。狗盯着我,我盯着狗,时间仿佛凝固,可以用小刀一块块切割下来。这只狗呜呜地叫着,圆圆的眼睛将我吞噬,消化。情急之下,我双手一抡,趁势在地面捞起一个土块,朝狗扔去。这是奶奶平素教给我对付狗的法子。狗见状,落荒而逃。我也落荒而逃,慌不择路。等我缓过神,已忘却走过的路。远山如黛,连绵起伏,置身其中,宛若大海中迷失的船只,不辨方向。我想到哭,但忍了再忍。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不想让多年的努力,轻易地付诸东流。即使只我一人,周遭静寂。我坐下来,像一团瘫软的泥土。脚下的冰草已蹿上来两寸来长,青翠闪亮。风一会儿吹过来,一会儿吹过去。天空湛蓝,偶尔有几只鸟雀从头顶飞过。天边一隅,缕缕炊烟,相互缠绕,麻绳一般。一阵风来,才急急忙忙地散开。突然,我心里一个激灵,想起父亲的话,如果有一天,走得太远,迷了路,炊烟就是回家的路标。是炊烟,这萦绕一生的人间烟火,让我找到了家。烟火,也谓人烟,就是说,有人的地方,才有烟火,而有了烟火,则一定有人。当我深深地悟彻这句话,已经是许多年后的事。天色昏黄,铅灰色的云低下来,朔风劲吹,空气凛冽,砭人肌骨。夜半,风猛烈起来,像一只只大鸟,从屋顶掠过。翌日清晨,雪开始降落,在天空中纷纷扬扬。这个冬天,匆匆而来。是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学校建在山梁,宛若走散的孩子,与村庄形影相吊。冬日里,秃山荒岭,少了树木和房屋阻挡,呼呼的北风肆无忌惮地抽打着学校。眼前的景象,让我惊慌失措。我教一年级语文,兼任班主任,学生年龄小,生火的事,自然而然落到我的身上。虽说未雨绸缪,提前让学生拿来一些树枝、玉米芯等柴火,可我一贯好吃懒做,生火的事从未碰过,心里还是没底,一如伍子胥过昭关,异常惶恐,只好硬着头皮,点燃几张废旧的报纸,迅疾地扔进炉膛,尔后,胡乱填塞一些柴火。经过几次努力,炉膛里仍不见半点火星,甚是懊恼,一番折腾,浓烟滚滚,笼罩了整个教室。我大声咳嗽,泪流满面。教室外,我弯着腰,弓一般,大口喘气。碰巧,校长路过,见我狼狈不堪的样子,热情地帮我生火。校长一边摆弄柴火,一边告诫我,做人要实,而火要虚呢。很快,火苗升腾,蹿得老高,温馨的气息开始弥漫。这时,孩子们陆陆续续走进教室,放下书包,端坐桌前,大声地朗读起来。这人间烟火,映照着孩子们红通通的脸庞。我知道,它不仅驱逐寒冷,也温暖孩子的心灵。我记住校长的话,虚怀若谷。而奋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在人世间行走,功不唐捐。我拼命地工作,把米粒大的小事,干得饱满。母亲搬进小城,照管我的孩子。女儿身体孱弱,偏又挑食,母亲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饭菜。每天,母亲推开厨房的门,净手,系上印有碎花的围裙,在案板上排兵布阵,开始掌管人间烟火。每次回家,远远地,我看见炊烟飘上云头,恍惚间,小时候村庄里的情景,电影般浮上脑海。母亲厨艺好,最拿手的当数暖锅。装个暖锅吃吃,冬日里,父亲总会这么念叨。人们用装这个字,恰巧说明暖锅有容乃大:牛羊肉各种硬菜可装,萝卜、豆芽、白菜、洋芋等大众食材也可装。小时候,见到暖锅,多是逢年过节,或是村庄迎神唱戏。在城里,母亲做不了暖锅。虽说我买好了木炭,可终因烟气太浓,味道太重,只好忍痛割爱。想吃暖锅,我们多选择去饭店。儿时母亲的味道,终究找寻不到。母亲混迹老年人里,在小城,跟她们一样,挤在墙根,唠嗑,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可我知道,母亲终要回到村庄。制造烟火的母亲,会在村庄里老去,一如她填塞进灶口的柴火,烟火一生,终被岁月收割。我也要回去。闲暇,回到村庄,黄昏,去山上走走,我坐下来,在地垣上,如一尊雕塑。不远处的村庄,暮霭沉沉,山气俱佳,鸟雀相还,炊烟萦绕······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选材丰富多样,比较典型。自然景色交相辉映,儿时见闻富有情趣,成长故事发人深省,温馨的亲情让人回味。B.文章意蕴丰富,情思涌动。联系儿时母亲唤我回家的情境,母亲搬进城里生活的场景,想到母亲终归村庄,令人唏嘘。C.文章善用修辞手法。大量比喻、借代等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既生动又活泼,如第2段将烟火比作魔术师等,富有情调。D.文章语言优美。四字词语如远山如黛、鸟雀相还等准确简洁,富含书卷气息;长短句相间,语言富有变化。8.多年以后作者才深悟“有人的地方,才有烟火,而有了烟火,则一定有人”的含意,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6分)9.本文以“烟火”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6分)7.(3分)C【解析】没有大量运用借代手法。8.(6分)①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会有烟火,就有生活的气息,烟火与人紧密联系,无法分离;②烟火的背后饱含亲人的情愫,烟火所在的地方是家的方向,是人们精神和情感的归宿;③烟火让人懂得虚怀若谷等做人的道理,烟火是生命的归宿(一点1分,共6分)9.(6分)①结构上,“烟火”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烟火”逐层展开,使文章成为有机整体;②内容上,选取与烟火有关的生活场景,由烟火引发对人、事的回忆;③主题上,借烟火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对为人处世和人生、生命的思考。(一点1分,共6分))2023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文本一:鲁迅路口张承志①今年又一次去了绍兴。该看的上一次早已看过,若有所思的心里有些寂寞。城市正在粉刷装修;拆掉刚盖好的大楼,改成黑白的绍兴色。可能是由于天气的原因吧,这一回头顶着万里晴空,总觉景色不合书里的气氛。在鲁迅故居门口,车水马龙根本不理睬远路的游客;滔滔河水般的群众之流,擦着制作的假乌篷船一涌而过。我犹豫着,最后决定不再买票进去。②与其说是来再一次瞻仰遗迹,不如说是来复习上一次的功课。那一次在冬雨中,我们走过了一条条街道,处处辨认着遗迹和背景。那几年我潜心南方的游学,事先读足了记载,到实地再加上草图笔记。我辨认着,小街拐角座落的秋瑾的家,青苔沾湿的青藤书屋,还有山阴道、会稽山、古史传说的夏禹陵。蒙蒙冷雨中的修学令人愉快,追想着那些日子,盼着再重复它一次。③虽然我明白这是一处危机潜伏之地。渐渐地我们终于明白了,这个民族不会容忍异类。哪怕再等上三十年五十年,对鲁迅的大毁大谤势必到来。鲁迅自己是预感到了这前景的,为了规避,他早就明言宁愿速朽。但是,毕竟在小时代也发生了尖锐的对峙,人们都被迫迎对众多问题。当人们四顾先哲,发现他们大都暧昧时,就纷纷转回鲁迅寻求解释。我也一样,为着私人的需要,寻觅到了这里。④反省着对他的失言与败笔,我常自戒不该妄谈鲁迅。无奈乏于参照,于是又令人生厌地转回这里。我已经难改习癖,别人更百无忌惮。那么多的人都在议论鲁迅,那么多的人都以鲁迅为饭碗,那么多的人都自称鲁迅的知音这种现象,一定使他本人觉得晦气透了。⑤不知到了毁谤的时代,一切会怎么样。⑥同伴是本地人,对是否进去参观无所谓。我也觉得要看的都看过了,门票要四十元呢,或者就不进去了吧。路口上,车声轰轰人声鼎沸,不由你过分地斟酌徘徊。于是胡乱决定离开,心里一阵滋味索然。⑦就这样,这一次在绍兴过鲁门而未进。虽然又踩过蔡元培门前的湿地,端详过秋瑾的遗墨,进入了徐锡麟的卧室,但我却没有迈过那个路口。我想保护初访的印象。冬雨的那一次我夹在一群小学生里一拥进了三味书屋,后来就亲身站到了百草园。那时的感觉非常新鲜,自己的小学生时代以及自己孩子的小学生时代一霎间都复活了。那不是来瞻仰伟人的故居,而是回到自己的孩提时代。一股那么亲近的冲动,曾在人流拥挤中幼稚地浮现。⑧从鲁迅家的大门口迈步,左右转两个弯,隔一两条小街,原来三百步之内,就是秋瑾的家。⑨初次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心中不由一惊。他们住得这么近!······果然还是要到现地,才能获得感受。我不住地遐想。彼此全然不相识是不可能的,即便没有借盐讨火做过亲密邻里,也会由于留学一国彼此熟识。若再是朋友,就简直是携手东渡了。⑩蔡元培、鲁迅、秋瑾、徐锡麟,都是绍兴人氏。彼此相距也较近。1后来去了徐锡麟的东埔镇。冬月来时,以为东埔路远不易到达,这一回才知东埔镇就在眼前,公路水路都不消一阵功夫。这么说,我寻思着,烈士徐锡麟的家乡就在咫尺这几个人,不但是同乡,而且是同期的留日同学。⑫站在路口上,我抑制着心里的吃惊,捉摸着这里的线索。⑬一切的起源,或许就在这里?文本二:《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序(节选)汪辉①鲁迅时代的知识和文化活动与大学体制密切相关,但是,那一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活动与社会生活保持着密切的、有机的联系。当代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却是鲁迅式的“有机知识分子”逐渐分化和退场,并最终把知识分子的文化活动改造成为一种职业活动。媒体,特别是报刊,在鲁迅时代的知识和文化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这一现象却发生了深刻变化。除了媒体的特有的政治功能之外,它也日益成为消费主义文化的主要场所。鲁迅时代的知识分子通过媒体直接地与社会、政治和公众建立有机的联系,他们的文化实践,特别是他们对所处时代的各种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反思,成为有效的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动力。当代媒体推动“知识分子”的媒体活动的主要动力,却是支配性的市场规则,而不是反思性的批判功能。②上述变化如此明显地改变了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活动的方式。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社会进入了日益细密化、专业化、科层化的社会过程,知识的生产也越来越具有与之相应的特征。作为专业化的知识生产的最重要体制的大学,其根本要务即在培养与上述社会过程相配合的专业人员。对于这个社会过程的反思,特别是对于日益分化的知识的反思,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大学体制的主导方面,因为大学体制恰恰是以知识分化的日益细密化为前提的。体制化的知识生产不仅是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有机部分,而且它的任务本身即是为这一进程提供专家的培养、知识的准备和合法性论证。知识分子的文化活动既然是体制化的活动的一部分,从而也必须遵循体制化的规范。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科学研究制度,都意味着现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和文化的思考日益带有学院的特征。③学院方式本身意味着作为职业活动的学术与一般社会文化活动的分离。更为重要的是,日益细密的分科通过知识的专门化把知识分子分割为不同领域的、难以相互交流的专家,而公众对于专家所生产的知识既无理解、也无批评的能力,从而知识分子与公众的有机性联系消失了。职业化的知识生产不仅压抑了知识分子的批判能力,而且也使得民间文化彻底地边缘化了。因此,一方面,知识分子的反思性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影响日渐减弱;另一方面,公众与知识分子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无以建立。专家文化加速了知识分子的精英化过程,使之成为远离公众、并居于某种控制地位的阶层。当他们成为各种法律、制度、规章以至价值的制定者的时候,他们也不再是知识分子。他们的知识随之转化成为社会控制的权力。当社会的重大变化来临之际,那些仅存的知识分子只能成为这种变化的被动的承受者,而无力发出自己的批判的声音即使发出这种声音,也无法让人理解。④这就是我们重温鲁迅遗产的当代情境。(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Δ)(3分)A.文本一第①段“这一回头顶着万里晴空”和第②段“蒙蒙冷雨中的修学令人愉快“形成对照,表达出“景色不合书里的气氛”的失望。B.文本一第⑦段划横线句子运用了排比和对比的手法,既表达了作者对绍兴先贤们的崇敬之情,又突出了作者对鲁迅特别的情怀与思考。C.文本二第①段称鲁迅那一代知识分子为“有机知识分子”,是指除大学体制外,其思想活动还与社会生活保持着密切的、有机的联系。D.文本二第④段“这就是我们重温鲁迅遗产的当代情境”,这个“当代情境”是指媒体特别是报刊,日益成为消费主义文化的主要场所。8.阅读文本一,有哪些具体原因让作者“这一次在绍兴过鲁门而未进”?(6分)9.“毕竟在小时代也发生了尖锐的对峙,当人们四顾先哲,发现他们大都暖味时,就纷纷转回鲁迅寻求解释”(见文本一),请结合文本二,简要分析“我们重温鲁迅遗产”的当代情境。(6分)7.D(以偏概全。)8.(1)“该看的上一次早已看过”(2)“城市正在粉刷装修;拆掉刚盖好的大楼,改成黑白的绍兴色”,鲁迅已经成为旅游的卖点;(3)“头顶着万里晴空,总觉景色不合书里的气氛”,作者有些遗憾之感;(4)车水马龙的冷漠;(5)乌篷船的虚假;(6)同伴的无所谓;(7)“要看的都看过了,门票要四十元呢”,作者觉得没有必要;(8)“我想保护初访的印象”。(1点1分,答到任意6点,语义相近即可。)9.(1)鲁迅时代的知识分子通过媒体直接地与社会、政治和公众建立有机的联系,对所处时代的各种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反思,成为有效的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动力。然而当代媒体却日益成为消费主义文化的主要场所。(2)中国社会进入了日益细密化、专业化、科层化的社会过程,知识的生产也越来越具有与之相应的特征。对此却缺乏反思,造成迷茫,导致“小时代也发生了尖锐的对峙”。(3)作为职业活动的学术与一般社会文化活动的分离。知识分子与公众的有机性联系消失了。(4)职业化的知识生产不仅压抑了知识分子的批判能力,而且也使得民间文化彻底地边缘化了。(1点2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其他答案,如在材料上有根据,亦可得分。)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搭车梁衡我第一次搭车是搭的马车,当时我们七八个大学生在内蒙古河套农村劳动锻炼,房前正守着一条沙土公路。路上汽车很少,多是马车。我们的驻地离公社、医院、供销社等行政中心大约有五里地,常有些小事要去办。最方便的出行方式就是在路边搭车,只要一招手就能跳上一辆,好像这就是我们的专车。因为这是一条固定的路线,时间长了与车倌也混熟了,话也多了。他们总爱向我们打听城里的稀罕事儿,我也常能从他们嘴里听到在城里听不到的故事。当时一到秋天,公路两边的房主就会腾出些房子来烧个大炕,接待过夜的车马,一般是赶车人自带粮食和马料,房主收一点柴火钱。一时,车马店里人声喧哗,骡嘶马叫,人们套车卸车,大声地互相招呼。土炕上弥漫着旱烟味,有时还一点酒香。搭车成了一种文化,我们很怀念那些不期而遇的人,和那一条永远流动着故事的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一次长途搭车。司机是一个姓胡的四十多岁的汉子,一脸大络腮胡子。助手倒是一个白净的小伙子姓张。胡子和小张坐在前面的车楼子里,我躺在后车厢的煤堆上。车子发动起来以后,胡子突然推开车门,从车楼子里甩给我一件老羊皮袄。几年的塞外生活,我太熟悉这种万能皮袄了,甚至已闻惯了它散发出来的膻腥味儿。当时我把这光板老羊皮袄垫在身下如在热炕,从心里感到这位胡子大哥的热心肠。我躺在车上,伸手就能摸到蓝天;放眼前方,是一条永远到达不了的天际线。这时候你才真切地感到地球是圆的,假如对面的远处出现了一辆车,就像在大海上看见船的桅杆一样。这种感觉你要是能到内蒙古中部的锡林郭勒或东部呼伦贝尔草原跑车会更加明显。我们的车在地球的表面飞奔、撒欢儿,又好像要离地而去。可以伸手撕下一片白云,缠绕在脖子上或者贴在胸前,然后再一松手,又放它飘去。突然车子摇晃了一下,挣扎了两下哼了一声就不动了。胡子爬到车盘底下摸了半天,出来时满脸沙土,摊开油污的双手说:“传动轴断了。”在这四处不着边的旷野上,断轴之祸,无异于灭顶之灾。小张那张白脸唰的一下更白了。胡子只说了两个字“皮袄!”小张爬上车帮,嗖的一下抽出刚才还垫在我身下的那张万能老羊皮袄,麻利地铺到车底下去。他们在车底鼓捣了半天,最后抽出一根车轴。胡子贼亮的眼睛把周围四方扫视了一遍,说:“这个地方没有人家也很少过车,估计公社在那个方向,一般公社里都会有个农机修理点,我们去碰一碰运气。”然后突然转向我温和地说:“小记者,你敢一个人在这里看车吗?”我这个搭车的闲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立功表现的机会,连忙大声说:“敢!”胡子把我安顿在车楼子里,然后他们两个背了一个水壶,扛起车轴,顺着河沟一步一弯腰地向那个远处的山口走去。我拉紧车门,顿时一股莫名的孤寂袭上心头。不知不觉,天色慢慢暗了下来,低头看一下手表已经下午七点。当我再一抬起头时,车窗玻璃上却贴着一张人脸,鼻子都压成了扁平。我霎时惊出一身冷汗,努力静下来,才看清是一个当地老乡,满脸皱纹。老汉一口当地话:“后生,车子陷住了吧?天都擦黑了,肚子饿了吧,到我的道班里去吃点儿东西。”原来老人是个当地的养路工。说话间,他领着我到道班里取了一些大饼。从老人那里回到车前,我先围着汽车转了一圈儿,看有什么动静,又检查了车楼子里有没有什么变化,再翻到车顶上,呆呆地透过黑暗一直盯着山方向。不知道过了多久,前面出现了两个晃动的手电光。还没有等走到跟前,就听见胡子在黑暗中喊道:“小记者,饿坏了吧?”我连忙喊:“不饿不饿,我们有好吃的了。”他们来到车前放下沉重的车轴,胡子从怀里摸出一个油纸包,原来是一包酱牛肉。我也赶快从书包里掏出老人做的大饼,又说了上道班的事儿。我们三个人坐在车下的沙地上,顶着满天星光,掰一块饼就着吃一口肉,再举起水壶喝一口水。这是我记忆中最香的一顿野餐。我们吃饱喝足后开始干活。车轴换好了,胡子用沙子搓搓两手的油腻,跳进车楼子里发动车子。我和小张在后面用力推车,明知道这点力气对一辆卡车来说就像蚊子推大象,但还是使出吃奶的力气自求安慰,终于“咔”一声,车轮咬住了河床,往上轻轻弹了一下,缓缓转动了,我们三个人的心都一下落了地。塞上六年,数不清搭了多少次车。而今进了城,交通更加便利,搭车之事鲜有所闻,而碰瓷行骗的事例倒是不少。现在想来,那六年的搭车生活真是一种享受。当我坐在慢悠悠的马车上,听车倌聊天,看着两边的青纱帐、麦田、羊群时,就像是在听一首古老的歌谣或者喝一壶老酒。而当仰面躺在载货的卡车上,则是一种追逐在云端的旅行。自从离开河套之后,我可再也没有机会这样搭过一次车了。(节选自梁衡《梦回塞上》,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路边搭车时,“只要一招手就能跳上一辆”,既说明了我们当时经常搭乘顺风车,也展现了车倌的热情,乐于顺路搭载我们。B.“我”认为“老羊皮袄”是“万能皮袄”,既反映了“我”对当地生活习俗的熟悉,也为后文胡子大哥铺老羊皮袄检查车辆埋下了伏笔。C.“放眼前方,是一条永远到达不了的天际线”“可以伸手撕下一片白云”,用夸张手法分别写出了草原的辽阔和“我”内心的轻松惬意。D.面对胡子大哥的守车请求,“我”虽然害怕,但毅然答应,主要是因为“我这个搭车的闲人”,希望以这样的“立功表现”来表达感谢。8.结尾画线句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9.梁衡的散文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本篇文章展现了哪些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D8.①对过往经历的怀念。内蒙河套的生活经历承载着作者的美好记忆,让他怀念不已。②对往昔难再的失落。城市交通便利,作者却“再也没有机会”搭车,满含遗憾失落。③对人情淡漠的无奈。如今鲜见搭车之事,却多碰瓷行骗之例,人情淡漠,让人无奈。9.①风俗美。搭车成为一种常态,互帮互助成为习惯,这些是河套地区淳朴风俗的体现。②人性关。胡子大哥、小张以及养路工等不期而遇的人,都善良、热心,充满人性之美。③自然美。河套地区自然环境神奇,风光景物优美,使得作者身心放松,想象力驰骋。【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我’虽然害怕”错误。结合“我这个搭车的闲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立功表现的机会,连忙大声说:‘敢!’”“我拉紧车门,顿时一股莫名的孤寂袭上心头”等分析,文中只是说“一股莫名的孤寂袭上心头”,并没有说“我”害怕。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分析探究语句情感的能力。结合“我第一次搭车是搭的马车”“最方便的出行方式就是在路边搭车,只要一招手就能跳上一辆,好像这就是我们的专车”“搭车成了一种文化,我们很怀念那些不期而遇的人,和那一条永远流动着故事的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一次长途搭车”“当时我把这光板老羊皮袄垫在身下如在热炕,从心里感到这位胡子大哥的热心肠”“现在想来,那六年的搭车生活真是一种享受”等分析,写“我”在内蒙河套的搭车经历,这些搭车经历带给“我”美好的感受,感受到人们的真诚、热心、互助等。所以搭车经历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内蒙河套的生活经历承载着作者初入社会的美好记忆,是他人生成长非常重要的阶段,让他怀念不已。结合“而今进了城,交通更加便利,搭车之事鲜有所闻”分析,如今交通便利,搭车事情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写出了“我”内心的失落。文中说“我可再也没有机会这样搭过一次车了”,不能再次体验乡村的民风淳朴、人性美好,“我”的内心是有遗憾的。结合“搭车之事鲜有所闻,而碰瓷行骗的事例倒是不少”分析,如今搭车事件少,还有不少碰瓷行骗的事例,人情冷漠。以前搭车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热情、真诚等,“我”的内心是充满无奈的。【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结合“最方便的出行方式就是在路边搭车,只要一招手就能跳上一辆,好像这就是我们的专车”“搭车成了一种文化,我们很怀念那些不期而遇的人,和那一条永远流动着故事的路”“当时一到秋天,公路两边的房主就会腾出些房子来烧个大炕,接待过夜的车马,一般是赶车人自带粮食和马料,房主收一点柴火钱”分析,搭车是生活中的常态,成为一种文化。只要一招手就能跳上一辆;房主烧大炕,方便过往赶车人等,这是内蒙古河套农村民风淳朴的体现。通过搭车文化来体现此地风俗美。结合“胡子突然推开车门,从车楼子里甩给我一件老羊皮袄”“当时我把这光板老羊皮袄垫在身下如在热炕,从心里感到这位胡子大哥的热心肠”“我们去碰一碰运气”“老汉一口当地话:‘后生,车子陷住了吧?天都擦黑了,肚子饿了吧,到我的道班里去吃点儿东西’”“他们来到车前放下沉重的车轴,胡子从怀里摸出一个油纸包,原来是一包酱牛肉”“我和小张在后面用力推车”等分析,写了胡子大哥、小张、养路工老汉等人物,胡子从车楼子里甩给“我”一件老羊皮袄,让“我”感受他的热心肠;小张帮助胡子修车;养路工老汉对我的帮助等,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却能互帮互助,写出了人的善良、真诚、热心等。这里充满了人性美。结合“我躺在车上,伸手就能摸到蓝天;放眼前方,是一条永远到达不了的天际线。这时候你才真切地感到地球是圆的,假如对面的远处出现了一辆车,就像在大海上看见船的桅杆一样”“可以伸手撕下一片白云,缠绕在脖子上或者贴在胸前,然后再一松手,又放它飘去”“看着两边的青纱帐、麦田、羊群时,就像是在听一首古老的歌谣或者喝一壶老酒。而当仰面躺在载货的卡车上,则是一种追逐在云端的旅行”等分析,这是写“我”搭车时所见的自然风管,抓住“伸手就能摸到蓝天”“一条永远到达不了的天际线”“伸手撕下一片白云”“一种追逐在云端的旅行”等分析,写出了河套地区自然环境的神奇。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美风光,带给“我”轻松、惬意、美好等,带给“我”丰富的想象力。202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井冈读山王剑冰①地处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的井冈山,是那么与众不同,来的人不只是以仰视的目光看她,还会升腾起一种亲近的感情。②我于去年、今年两次上井冈山,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试穿一双山里人做的草鞋,学唱一首当年红军的歌。我抚摸伟人用过的东西和拍照墙上存留的标语,依然能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民俗,体味出井冈山老表的亲切热忱。③我登上笔架山,那里有十里杜鹃长廊,杜鹃花是迎春花,每到春天,杜鹃花都会竞相开放,映红五百里井冈山。神奇的是,杜鹃花的花朵星五角形,远远望去,那是五角星的海洋。我去了五龙潭,瀑瀑跌宕,潭潭清澈,山水怎么看都是一个舞着的少女,舞得灵性飞扬。④井冈山是红色的,也是绿色的;是阳刚的,也是阴柔的。五大哨口是井冈山的要道,贺子珍是红军和井冈山的牵线人。这个牵线人陪毛泽东搞农村调查,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⑤我在井冈山雕塑园看到了伍若兰,那是朱德的妻子,她看上去那么羸弱、学生气,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被俘后面对酷刑不曾动摇,最后她滴血的头颅被挂在赣州城门上。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百姓们亲切地拿着红薯给朱德尝。人们没忘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的那句话:我们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朱德走前采了路边的一棵兰花要带回北京。人们知道他为什么喜爱兰花,那是应了伍若兰的名字。⑥井冈山有那么一首歌谣:“韭菜开花一杆心,剪掉髻子当红军,保护红军万万年,妇女解放真甘心。”红军在这里奋斗的年月,不知有多少井冈山女子为他们织布做鞋,缝补浆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些井冈山人在最艰难的时候就是红军的依凭,是革命的依靠和革命的力量。⑦红军离去的时候,这些井冈山人就长久地留下了,继续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那首温情而又凄婉的《十送红军》,表达着整个井冈山人的情意,使听者止不住眼中涌泪。⑧江满凤的爷爷是红军烈士,她以井冈山女子的亮嗓为我演唱了原汁原味的民歌,那或许就是送别红军时井冈山女子的真心话: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趾头,疼在老妹的心里头。⑨江满凤是龙潭景区的保洁员,供着两个孩子读书,电视剧《井冈山》的导演邀请她演唱主题曲,给出的巨额报酬被她拒绝了,汶川地震发生后,收入微薄的她却主动捐款。从这个普通的烈士后代身上,我仍能看出些什么。⑩1965年,毛泽东顺着原来的路线又上了井冈山。他先到了茅坪八角楼,当年的星星之火,后来燃遍了整个中国。之后他来到了黄洋界,停留了40分钟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毛泽东又到了茨坪,那是他之前在井冈山时居住过的地方。有人还记得当年他说的话:“打土豪好比砍大树,砍倒了大树就有柴烧。”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看到了群众打土豪分得的棉袄、小脚绣花鞋,还有烟荷包。⑪毛泽东很是感慨:“我离开井冈山已经38年了。没有井冈山人民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那个时候上井冈山的路还是碎石渣路,现在从这里到机场全程高速。到长沙和南昌也是一路顺畅。⑫夜晚来临,井冈山起伏于黛色之中。萤火虫提灯而来,这里闪那里灭,像一群赶路的,等连成串、连成片时,会让人想起红军行军的火把。⑬下山的时候,漫山的白穗子飘飘摇摇,那是荼,如火如荼的荼,星星之火一样的荼,在翠竹的衬托下,格外醒目。⑭井冈山的山,是神奇的山。在这里久了,会感到那不是一座山,而是连绵不断的群山。那山不仅是具象的,也是精神的。是千千万万的山石,千千万万的植物,千千万万的水滴构成了井冈山;是千千万万的生命,千千万万的呼唤,千千万万的信念构成了井冈山。⑮回首井冈山,它就像一支巨大的火炬,昨日燃的是红色的火焰,今天燃的是绿色的葱茏。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也不会忘记井冈山,它是深植于历史的一个基座,高垫着中国的现在与未来。⑩井冈山,我还会再来的。(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④段开头一句既照应了上文杜鹃花的繁多、神奇,五龙潭水的清澈,也引出下文对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的描写。B.江满凤拒绝巨额报酬演唱《井冈山》主题曲,却主动为汶川地震捐款,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金钱至上思想的批评。C.作者写井冈山夜色中的萤火虫和漫山遍野的荼,运用了联想和象征手法,表明井冈山革命精神如星星之火传遍中国。D.引用毛泽东和朱德的话,表现出他们和人民同甘共苦、不忘根本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表达出对两位伟人的怀念之情。8.请赏析文中第十四段加波浪线的句子。9.本文在叙述方式上呈现将历史与现实穿插叙述的特点,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B8.①使用了排比手法(句式整齐、运用叠词);抒发了强烈的感情。既歌颂了井冈山和井冈山天民,又表达了作者对井冈山精神的赞美。②由山及人,意蕴丰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前一分句说明千万群山汇聚而成井冈山,后一分句表明万千群众用生命、力量和信念凝聚成井冈山精神。9.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革命先辈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在当下的时代意义,使主题思想更加深刻;②拉开时间距离,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井冈山精神,使井冈山精神更加具体可感;③把眼前景象和历史人物、事件交替描写,使行文富于变化,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增强可读性。【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金钱至上思想的批评”错,过度解读,文中是为了说明江满凤传承了井冈山精神。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修辞手法上,使用了排比的手法,“千千万万的山石,千千万万的植物,千千万万的水滴”“千千万万的生命,千千万万的呼唤,千千万万的信念”采用三组结构相同的句式,构成排比,起到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作用。再结合“井冈山的山,是神奇的山。在这里久了,会感到那不是一座山,而是连绵不断的群山。那山不仅是具象的,也是精神的”可知,这组排比句主要歌颂了井冈山和井冈山的天民,表达了作者对井冈山精神的赞美。句式上,“是千千万万的山石,千千万万的植物,千千万万的水滴构成了井冈山”“是千千万万的生命,千千万万的呼唤,千千万万的信念构成了井冈山”两组排比句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上,运用了叠词,六个“千千万万”叠词的运用,起到了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作用,表明正像群山聚成井冈山一样,千千万万的人民用他们的信念聚成井冈山精神。主旨上,前一分句说明千万群山汇聚而成井冈山,后一分句表明万千群众用生命、力量和信念凝聚成井冈山精神。由山及人,意蕴丰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表明正像群山聚成井冈山一样,千千万万的人民用他们的信念聚成井冈山精神。【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述方式和作用的能力。在内容上,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来叙述。文中通过引用毛泽东和朱德的话,表现出他们和人民同甘共苦、不忘本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表达出对两位伟人的怀念之情;引用井冈山的歌谣和《十送红军》的歌词,写出了军民间的鱼水情深,这些歌谣现在还被继续传唱,写出了红军精神至今仍深入人心。写江满凤为汶川地震捐款事件后,作者写“从这个普通的烈士后代身上,我仍能看出些什么”,意在含蓄是因为看到了江满风身上对井冈山精神的传承。这种叙述方法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延展文章的宽度,让读者全面地认识井冈山的过去与现在,更深刻的理解井冈山精神。在主旨上,作者站在现实角度回顾了与井冈山有关的革命历史,回忆了毛泽东、朱德、伍若兰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表达了当代人对先辈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能展现这些革命精神在当今这个时代的重大意义。结尾写到“井冈山的山,是神奇的山。在这里久了,会感到那不是一座山,而是连绵不断的群山。那山不仅是具象的,也是精神的”“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也不会忘记井冈山,它是深植于历史的一个基座,高垫着中国的现在与未来”,作者认为,井冈山不仅是具象上的山,也是精神上的山,它是深植于历史的一个基座,高垫着中国的现在与未来,使主题得到升华。在表达效果上,文章提到有关的井冈山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贺子珍”“伍若兰”,朱德手摘路边兰花悼念妻子等历史片段,然后又回到现实,由一首歌谣引出《十里送红军》的舞蹈,之后又提到红军烈士的后代江满凤。可见文章将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来叙述,既展现了作者眼前看到感受到的景象,又清晰地呈现出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但拉开了时间的距离,又让文章富于变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02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诊)语文试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文本一:秋天的梨花赵淑萍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受父母宠爱的孩子。那一年,一个秋日的黄昏。难得度假的父母在老家的田野里散步。突然,母亲看到梨树上,有几朵梨花开着、洁白无瑕的小花,在绿叶间,如此清新,如此明媚。怎么秋天也会有梨花开呢?父亲说,十月小阳春,天气和暖,所以,有梨花开。就是那个假期后,母亲粘酸嗜醋,怀上了她。此时母亲已年近五十,亲友们都建议她不要这个孩子了。可是,母亲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春天。那时,日寇入侵,精通医术的父亲参加抗日救卫队去了。父亲在战场上救死扶伤,母亲则挺着个大肚子,在父亲的老家,一个小山村待产。母亲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孩。可是,孩子出生不久就身体泛紫,嘴唇发乌,面色苍白。母亲首次生产,毫无经验。旁边人也不懂,不知道这是新生儿窒息,应该采取急救措施,还在一旁摇晃、安抚,就这样,孩子夭亡了。当时,母亲记得,春天。下了一场雨,屋外的梨花,一朵朵都含着泪。母亲的泪,也像雨一样,不住地流。后来,战争结束了,父亲和母亲团聚了。再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父亲和他的同仁们一起创建了市中医院。在她之前,父母已有了五个孩子。想起盛开在秋日黄昏的梨花和那个多难的春天,母亲有种预感,是不是三十年前的那个孩子又回来了。于是,不顾劝阻,母亲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也许是出于对第一个孩子的负疚,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接生,他亲自把这个小女儿迎接到了这个世界上。她来到这世上,备受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宠爱。哥哥姐姐们个个都跟着父亲学医,很小的时候就背《汤头歌》,抄方子,而她不喜欢,她喜欢背唐诗宋词。破天荒的,父亲允许这个最小的女儿不学医,由着她的兴趣。最后,她成了一名出色的图书编辑。“这样也好,我们负责给患者诊治,你就负责给一本本书把脉。”父亲说。三十多岁时,她一次外出采风回来,突发恶性疟疾,剧烈头痛、呕吐,有性命之虞。平时对地视若珍宝的父亲,这次狠心开了足够剂量的砒霜。这砒霜的量,令从医的哥哥姐姐们都咋舌。结果,把地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让父亲在中医界的声誉达到了顶峰。“毒药猛剂善起沉疴,虫类搜别能疔痼疾。”父亲的用方让同行叹服。退休后,父亲仍然被聘为中医院的顾问,每星期还去坐堂。为了中医院迁址重建,父亲多方呼吁,四处奔走。而新的中医院大楼落成的那天,父亲病倒了。连日来,他高热不退,嘴里又说着“黄芪”“白术”“当归”等。每次,父亲发高热,不说胡话,只喊药名。他们多希望,95岁的父亲,能够再次扛过去。可是,这次,却扛不过去了。那天,父亲清醒后,把他们都叫到床前,吩咐后事。最后,把她单独留下。“孩子你知道吗?爸爸一生行医,救活无数人,但是,难免有疏涡误诊的时候。还记得那次我给你看病吗?在你之前,也有一个姑娘,我太谨慎,用的砒霜剂量不够,最后,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到了你这里,我纠正了,所以,把你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爸爸这些年,把自己误诊的病例都写下来,结集成册,希望你给我编辑出版。”父亲让母亲从抽屉里捧出一沓稿纸。她沉默了。她明白,以父亲的声望和地位,出版这本书,会给他带来什么。但是,出版这本书,对中医界来说,却是一种福泽。父亲看着她,父亲的眼神,如此明亮,如此坚定,容不得她犹豫,她点点头。经过她和哥哥姐姐们精心校对编辑,《误诊记》出版了。封面上,夕阳中一枝梨花,洁白无瑕。文本二:抗日英雄赵一曼:留给儿子的遗书令人泪目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黑龙江珠河县小北门外被日寇杀害,将一腔热血回报给了生养自己的祖国大地。临刑前,赵一曼在被押送行刑的火车.上留给儿子(宁儿)一封遗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遗书只有短短几句话,让人不禁泪目。赵一受与其丈夫陈达邦于1928年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结婚,后来赵一曼回国工作,陈达邦则留在苏联继续深造,深造后又被共产国际派到法国工作。赵一曼的儿子出生于1929年1月,取小名叫“宁儿”,但因为时局混乱,赵一曼又有党的任务在身,她没有办法好好照顾她的“宁儿”,只好把幼小的儿子寄养在武汉她丈夫的大哥家中。赵一曼深知母子一别不知何时再见,去东北临行前她抱着儿子去当地的照相馆照了相,一份照片央在信中寄给了丈夫陈达邦,另一份照片常伴她的身侧,是她每每想念儿子时的情感寄托。但她一直以来的工作和信念都是反满抗日,她想实现她诗中所写的愿望一“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1935年底,赵一曼在战斗中组织战友撤退被俘,几个月后英勇就义,最终没能与儿子再见。这份遗书,一直到1956年,才辗转被陈达邦和儿子在东北烈士纪念馆见到。(摘编自“网易号历史栏目”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多次写到梨花,既烘托渲染了特定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又都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B.文本一父亲形象感人至深:日寇入侵,他参加抗日救卫队,救死扶伤;建国后,他为中医院的创建、重建,竭尽心力。C.文本二遗书内容,既有革命母亲对无法尽到教育儿子责任的深深遗憾,也展现了她为国牺牲的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D.两个文本通过两个家庭的故事,不仅表现了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痛,更表现了中国人民毅然投身抗日、保卫祖国的积极态度。8.文本一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是她,还是她的父亲?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9.两个文本都写到父母对子女的爱,由于文体不同,其表现手法也有差异。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7.(3分)[答案]A.解析:A项“又都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错误,文章结尾处“封面上,夕阳中一枝梨花,洁白无瑕”句,“梨花”象征了父亲的高洁品格,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没有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8.(6分)[参考示例一]①主人公是她。②理由:情节方面,文章开篇交代她最受父母宠爱,后文大多数事情围绕她展开;人物主次安排上,她是贯穿全文线索的主要人物;小说主题主要表现了她对父亲的爱、尊重与赞美之情。[参考示例二]①主人公是她的父亲。②理由:情节内容方面,文章主要记叙父亲建国前、建国后的一些事情;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父亲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典型;小说主旨是赞扬父亲这样的无私为国为民的高尚医者。9.(6分)[答案](1)文本结构方面:文本一情节设置较为曲折,运用插叙,铺垫等手法,如文章开头直接写她是最受父母宠爰的孩子,通过母亲的回忆,插叙父母三十年前痛失骨肉的故事,交代她受宠的缘由,使叙事有了波澜,也为后文她的出生做了铺垫;文本二以遗书为中心展开,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平实的叙述交待事实,内容较简约。(2)在表现人物情感方面:文本一主要运用语言、神态描写,还有环境(盛开的梨花)的烘托表现父母之爱;文本二以遗书等史实来表现母爱,没有环境方面的烘托渲染。(3)表达方式上:文本一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表情达意,语言生动传神:文本二以记述为主,采用实录笔法,情感融含在叙事中,语言平实简洁。(每点2分,意近即可)2023年四川省资阳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文本一:父亲的白条侯德云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四民党新六军攻占老镇皮子窝不久,我的父亲就迎来了他生命中最严重的一次惊道失措。东北民主联军的郭连长,是红嘴堡乡亲们的老熟人。这天,郭连长又带着几个战士来到我家,从我父亲家里借走了几百斤玉米。郭连长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一些字,然后把它交给我的父亲。郭连长说:“侯振田同志,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借的粮食会还给你的。”郭连长还说:“你要好好保存这张纸条。革命胜利以后,凭者这张纸条,我们一定会还你推食的。”我的父亲用手指头捏着那张纸条,翻来覆去看个没完。他整整一夜没有合眼。他在心里一次次问自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很久以后我父亲才知道,那张纸条的名字叫“白条”。此后郭连长经常到我父亲家里来。他已经不是郭连长了,他变成了武工队的郭队长。他是到敌占区去打游击的。我父帝的家,处于敌占区和根据地交界的地方,郭队长和他的武工队经常路过这里。每次见到郭队长,我的父亲都要问上一句:“革命胜利了么?”郭队长每次都说:“革命一定会胜利的。”我父亲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郭队长和武工队到家里来,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都要请他们.吃饭。也没啥好吃的,烀大饼子熬白菜,外加一碟小咸鱼儿。这样隔三差五吃下去。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了,临近开春,除了一点点玉米种子,就再也没有正经粮食了,全靠萝卜白菜打发日子。我的父亲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那时候,整个根据地军民的日子都很困难。由于困难,郭队长和他的武工队才有了列敌占区大规模借粮的举动。我的父亲曾经跟随郭队长到敌占区借过一次粮食。那天晚上,他看见郭队长写下了几十张白条,把它们分发到地主富农手里,对他们说:“借不借粮,是对共产党、对东北民主联军的态度问题,你们要好好想一想……”跟随郭队长到敌占区借粮的故事在我父亲嘴里津津乐道了几十年。然而他更加津津乐道的,却是另外一个故事。那也是一个借粮的故事,不过故事的主角不是郭队长,而是我的父亲侯振田同志。一九四七年六月,辽南我军向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强大的夏季攻势,很快就解放了皮子窝。寂的父亲好不容易找到了郭队长,对他说:“这一回,革命算是胜利了吧?”郭队长说:“还没有。我们马上就要出发。我们要把东北的国民党反动派全部消灭!”我父亲的本意是想问问郭队长能不能还给他一点点玉米,家里眼瞅者又要断粮了,孩子哭老婆闹的,他总该想出个什么办法才行啊。郭队长的一番话,把我父亲心巾的小算盘砸了个粉碎。他垂头丧气回到家里,冲者老婆其子大发了一通无名之火。我那救世主一样的父亲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把村里几个跟他关系密切的年轻人叫到家里,对他们说:“今天晚上,跟我出去一趟,咱们去搞点粮食。”村里边几乎家家户户都缺粮食。几个年轻人听了这话,眼睛里都发出了太阳般的光芒。夜募降临以后,我的父亲出发了。他们一伙人,坐在一辆马车上,朝着还是敌占区的方向,走!马不停蹄地走!咬牙切齿地走!走到天亮,他们来到一个名叫鲁家电的小村子。在鲁家电,我父亲模仿着郭队长的口气,唾沫飞溅地把自己的舌头嚼了整整一个上午。我的父亲说:“借不借粮,是对共产党、对东北民主联军的态度问题,你们要好好想一想……”我的父亲说:“我们马上就要出发。我们要把东北的国民党反动派全部消灭!”我父亲喷了一个上午的唾沫,才像郭队长那样借到几麻袋五米。想想也是,青黄不接的当口,谁家会有很多的存粮呢?我父亲非常想念鲁家电的地主。他问当地人:“你们村的地主到哪里去了?”对方说:“一个跑掉了,另一个让武工队枪毙了。”对我父亲来说,一九四九年十月十日,才是真正的“革命胜利”的日子。那一天,新全县人民政府贴出的告示上说,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从群众手中借的粮食,现在以两倍的数量返还。我父亲乐颠颠地赶着马车,向皮子窝走去。皮子窝是当时的县城,属于我父亲的玉米,暂时就储存在那个地方。接近皮子窝的时候,我的父亲突然把马车停住了。他坐在车上犹豫了很长时间,默默地掉转车头折了回来。临近家门的时候,他又犹豫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