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课时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课时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课时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课时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0讲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第2课时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目标定位

课程标准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素养考向1.结合清朝中枢机构的变化,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清朝封建专制的强化和发展2.结合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驻藏大臣的设立等措施,了解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角度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意义3.结合清朝中期的内外矛盾,从“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世界的变化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主干梳理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康乾盛世(1)时间:清朝皇帝康熙、______、乾隆在位期间。(2)表现:政局稳定,____________,疆域开拓并巩固。2.君主专制的加强(1)皇帝勤政: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关心地方具体事务。(2)奏折制度①内容: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______报告,由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雍正经济繁荣密封②特点:联系方式迅速、______,皇帝能更______、广泛地获取信息。③作用:提高了____________,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3)军机处①设立:______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主要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______兼职充任。②职责:军机处官员在______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③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机密直接决策效率雍正朝臣皇帝(4)思想文化的控制①表现: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_________。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______。[特别提示](1)专制制度不等于君主专制。专制制度指的是一个人独裁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实行的都是专制制度;君主专制指有君主称号的人(皇帝、国王等)的专制统治,秦朝及以后的封建王朝的统治都属于君主专制统治。文字狱摧残(2)君主专制制度不等同于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制、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政治制度,而封建制度包括的范围很广,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政治制度,而且还包括封建经济制度、封建土地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等一系列的制度。二、疆域的奠定1.奠定的过程(1)巩固东南边疆——设台湾府①收复台湾:1662年,_________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②郑氏投降: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③设台湾府: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______省。(2)巩固东北边疆——划定中俄东部边界①背景:______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黑龙江流域。郑成功福建17②过程: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③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划定了东部边界。(3)巩固北部及西北边疆①1757年,击败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在蒙古族地区设立___、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____________为盟长、旗长。②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________年,清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_____,总领军政事务。《尼布楚条约》盟蒙古王公1762伊犁将军(4)巩固西南边疆——直辖西藏①确立册封制度:历世______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②设驻藏大臣:从________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③明确管辖: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5)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中央设_________,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采取____________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达赖1727理藩院因地制宜〔概念阐释〕(1)理藩院是清朝时设立的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2)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2.清朝的疆域(1)疆域的范围: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____________,东北至____________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____________,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2)地方管辖——督抚制度①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②在东北、北部、西部边疆,分设若干______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西伯利亚外兴安岭钓鱼岛南海诸岛将军[特别提示]明清督抚制度的演变与影响(1)明初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这种分理其政的办法,削弱了元代行省过大的权力,避免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2)明初置督抚,主要是从中央监察地方,以补“三司”不足的角度出发的,但督抚在行使监察权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干涉地方政务,并日益常态化与制度化,在事实上成为地方“三司”的上级,最终完成了其地方官化。清朝建立之后,全面继承了这一制度,并通过不断调整,使其日趋完善,总督、巡抚遂成为总掌地方军政要务的封疆大吏。(3)督抚在抑制武臣之专横、维护中央集权、整饬武备、巩固边防等方面曾经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随着督抚制度的确立,不仅在地方政治体制方面出现了新的制衡关系,而且由于督抚的“双层性”,从而使中央和地方之间也出现了新的权力制衡机制。三、统治危机的初显1.内部危机(1)原因①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日益显露。②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2)表现:农民起义不断。2.外部威胁(1)表现:以英国为首的____________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2)对策:闭关自守政策A.闭关自守政策的表现①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______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______________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B.闭关自守政策的影响: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____________。西方列强广州“十三行”世界潮流考点探究

主题从“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世界的变化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史料]“两个聋子之间的对话”1793年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摘编自《清实录》[问题]有学者认为,双方的此次交涉是“两个聋子之间的对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示]理解:说明双方对彼此缺乏理解,甚至是误解。乾隆认为英国是“蛮夷”,其对中华文化充满景仰;而马戛尔尼则认为中国对英国开放市场理所当然,其要求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表明双方都极其固执而自信,导致双方的沟通无果而终。乾隆具有浓厚的天朝意识,对中国文化和国力充满自信;而马戛尔尼自恃英国实力,态度傲慢,提出了对方难以接受的要求。[拓展]1.清朝中后期面临的统治危机

表现原因内部官场腐败各级官吏结党营私,贪污腐败在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员为了求得升迁或自保军队颓废军纪败坏,军备废弛;将领贪污,将士颓废官场腐败之风的蔓延;久无战事财政危机经济衰退,国力越来越虚弱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虚耗严重;官吏截留税款

表现原因内部土地兼并贫富分化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用地紧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白莲教等起义不断人地矛盾;贫富差距大;政治腐败外部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贸易;清政府“闭关自守”2.“闭关自守”政策(1)原因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②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③清朝统治者具有民族狭隘性,企图通过闭关锁国,将人民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2)影响①积极:这种消极防御的手段,初期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②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封建统治者日益固步自封。典例研析

1.(2022·湖南高考·5)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A.君主的高度集权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C.南书房地位提高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A[解析]

南书房行走实质上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不属于正式官职,但是却常伴皇帝左右,而户部侍郎是官员在中央政府的任职,二者相比,“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等于是在借助皇帝的权威来行事,所以反映了清朝前期君主的高度集权,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要表达周兴岱更愿意使用“南书房行走”来代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相比之下不愿用“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的身份,官员俸禄并不是材料的主旨,且材料根本没有提到官员俸禄是否入不敷出,排除B项;材料中是在拿“南书房行走”与“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作比较,来突出皇帝的高度集权,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提到中央吏治是否混乱的问题,而是提到官员借助皇帝的权威为自己谋利问题,排除D项。2.(2024·福州)清康熙朝至乾隆五年(1740年)编纂完成了《大清一统志》,该志“自京畿达于四裔,为省十有八,统府州县千六百有奇。……宪古证今,眉列掌示,图以胪之,表以识之”。据此可知,这一举措()A.利于强化疆域空间认知B.有助于解决边界领土争端C.拓展了清朝前期的疆域D.表明国家主权意识的形成A[解析]

由材料可知,《大清一统志》是清代官修地理总志,以“图”“表”标识,这有利于人们直观地认识本国的疆土范围,有利于强化疆域空间的认知,A项正确;边界领土争端不会因一方进行标识而解决,排除B项;该志是对已有疆域的记录,并不能拓展疆域,排除C项;国家主权意识是近现代的产物,排除D项。3.(2023·辽宁·5)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B[解析]

材料中乾隆皇帝的谕旨是要求在文书中不得用“蒙古”“汉人”称呼蒙古族和汉族,而应称“蒙古”“内地”,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其意在维护国家一统,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而不是调整民族关系,排除C项;规范文书体例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D项。4.(2023·海口)下表为雍正至嘉庆时期部分被批准的奏折。由此可知当时()A.行政体系完备 B.边疆治理水平提升C.对外战争频繁 D.封建统治危机初显

内容出处奏折1为(征战准噶尔)沿边口外均应照例添设驿站,以便文移以重军务事雍正7年(1729年)川陕总督岳钟琪奏折2驻藏大臣应每年亲历后藏一带巡查,并将该处防兵就便查察乾隆54年(1789年)成都将军鄂辉奏折3新疆地方鼓铸乾隆钱二成,嘉庆钱八成,一体行用嘉庆五年(1800年)阿克苏办事大臣阳春B[解析]

根据材料“雍正至嘉庆时期部分被批准的奏折……征战准噶尔……驻藏大臣……新疆地方鼓铸乾隆钱二成,嘉庆钱八成,一体行用”可知,雍正至嘉庆时期,通过军事手段、设置官员、统一货币等手段,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提升了清朝时期的边疆治理水平,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行政体系完备的信息,排除A项;对外战争频繁,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封建统治危机的信息,排除D项。5.(2023·北京·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A.奏折最早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