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三中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3/22/wKhkFmYUPZmADATMAAIWRaL8onM934.jpg)
![湖南省怀化三中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3/22/wKhkFmYUPZmADATMAAIWRaL8onM9342.jpg)
![湖南省怀化三中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3/22/wKhkFmYUPZmADATMAAIWRaL8onM9343.jpg)
![湖南省怀化三中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3/22/wKhkFmYUPZmADATMAAIWRaL8onM9344.jpg)
![湖南省怀化三中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3/22/wKhkFmYUPZmADATMAAIWRaL8onM93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怀化三中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自然界里常见金属元素存在最多的是A1,其次是铁,接着是铜。然而铜冶炼出来的时间却比铝要早的多,究其原
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A.铜矿较易还原,铝矿很难还原
B.铜矿较易氧化,铝矿很难氧化
C.铜矿颜色较深,易发现,铝矿颜色较浅,不易发现
D.矿石在地下埋藏,铜矿最浅,容易开发,铝矿埋得深,难开发
2、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循环过程可用下图
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②
B.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向海洋排放含NO3的废水不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
3、将20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得到标准状况下
H211.2L,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Na和FeB.Mg和CuC.AI和MgD.Zn和Fe
4、关于氯化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NaClB.化学键类型:离子键
C.摩尔质量:58.5D.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5、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相同的烧杯,再分别向两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硫酸,调节天
平至平衡。然后,向一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向另一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铜、铝合金,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
衡。则该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为(
A.64:27B.8:3C.3:1D.1:3
6、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不会被氧气氧化B.氧化铝可用于冶炼金属铝
C.氢氧化铝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D.明研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7、市政府规划将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红棕色烟雾的困扰。你估计这一空气污染物
可能含有()
A.FeO粉尘B.P2O5粉尘C.FeD粉尘D.SiOz粉尘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Llmol/L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
B.在标准状况下,NA个水分子所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
C.7.8gNa2O2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O.INA
D.O.lmolC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O.INA
9、将下列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含浓度最大的是()
A.10mL0.1mol•广】的氯化铝溶液
B.20mL0.1mol•厂】的氯化钙溶液
C.30mL0.2mol«厂】的氯化钾溶液
D.40mL0.25mol•厂】的氯化钠溶液
10、由FezCh和FeO组成的固体混合物,用200ml5.0moI/L盐酸能恰好将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Fe?+和Fe3+的物质
的量相等,则原固体混合物中FeO的物质的量为
A.0.4molB.0.3molC.0.2molD.0.1mol
11、有NO、CO2,N2O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0.5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4B.1:1:1
C.4:2:1D.1:2:4
12、下列变化过程不一定有电子转移的是()
3+2+
A.HCl^MgChB.Na—Na+C.CO^CO2D.Fe^Fe
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氯原子的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25℃,1.01x10sPa,32gO2和Ch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5NA
C.标准状况下,1L2LH2O含有的原子数为1.5NA
D.常温常压下,44gCO2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14、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2NaCl(熔融)通曳2Na+Cl2TB.FeaCh+dCO高温3Fe+4cOi
C.ALOa+2Fe高温2Al+Fe,OaD.2HgOA2Hg+“T
15、下列各图中能较长时间看到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④D.②④⑤
16、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D.向试管中加水时,胶头滴管不能紧贴试管内壁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A、B两种金属单质的粉末状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
生成物未列出),其中E为白色胶状沉淀,I为红褐色沉淀。(此转化关系中所用的试剂都是足量的)
N*OH溶液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G
(2)将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分离开的最简单的方法是o
(3)D-E的转化中,加入过量的X可能是.
A.饱和NaCl溶液B.NaOH溶液C.氨水D.Ba(OH)2溶液
(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C:
H-I:
18、下表列出了①〜⑪11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IAIIAmAIVAVAVIAVHA0
周期
—■①
二②③④⑤
三⑥⑦⑧⑨⑩
四⑪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③形成单质的电子式
(2)画这11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3)元素⑤④⑩分别和①形成的气体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填化合物的化学式)
(4)元素⑨⑩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合物的化学式)
(5)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元素⑩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解释元素⑩的非金属性比元素⑪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19、实验室用NH4a和Ca(OH)2制取氨气,下图A和B是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
(1)实验室制氨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用的装置是;若改用
浓氨水和NaOH固体制氨气时,应选取的装置是o
(2)为了得到干燥的氨气,实验室常使用做干燥剂(请从碱石灰、浓硫酸、氯化钠中选出一种物质)。
(3)实验室常用法收集氨气。在标准状况下,将盛满氨气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假设溶质全部在集气瓶内),
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o
20、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已部分变质的小苏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耳期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
(1)生堪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中,需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0
[方案二]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领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2+
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已知:Ba+OH+HCO3-BaCO3;+H2O)o
(1)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o
(2)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方案三]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D装置的作用是,分液漏斗中(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
(2)实验前称取17.90g样品,实验后测得C装置增重8.80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3)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o
21、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相应问题。
铁在人体中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二价铁离子的铁盐,如硫
酸亚铁(FeSO。。
(1)人体中经常进行转化Fe2,T—Fe3+,A反应中Fe?+作—剂,B反应中Fe#作一剂,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
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有利于铁的吸收。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性。
(2)新配制的FeCL溶液应加入—以防止FeCb转化为FeCb,要除去FeCb溶液中少量的FeCb杂质,可向其中通入
适量的
(3)为除去废水中的Fe*常先将废水中的Fe*氧化为_(用离子符号表示),再—使Fe3+转化为红褐色的_(用化学
式表示)沉淀析出。
(4)在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过程中常利用铜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为消除废气中的CL对环境的污染,将废气通过含有铁粉的FeCL溶液,即可有效地除去CL,这一处理过程可用
两个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处理过程中需定期添加的原料是
(6)某同学为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为FeCb溶液,采取如下实验方案加以验证:取少许未知试液于试管中
田,*注目-溶液呈红色(证明含有FeCL),你认为此方案_(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如何改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题分析】
金属冶炼的难易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铜不活泼,在加热条件下可用碳置换,使用较早,而铝的性质比较活泼,用一
般的还原剂不能将之置换,一般用电解法,使用较晚,与金属化合物的其它性质无关,A最合理。
2、A
【解题分析】
A.固氮作用指的是N2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②,故A正确;
B.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N2转化为NH;的过程,N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3价,被还原,这个过程是氮的还原过程,
故B错误;
C.反硝化作用是指将硝酸盐转变成氮气的过程。反硝化作用是指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
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例2。)的过程,不一定有氧参加,故C错误;
D.转化关系图中硝酸根离子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向海洋排放含NO3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故D错
误;
答案选A。
3、B
【解题分析】
2g1
如果金属全部是Na,反应生成H2:0V1-2x22.4L.mol=9.74L;如果金属全部是Mg,反应生成H2:
23g•mol
喜声x22.4L-mol』8.67L;如果金属全部是AL反应生成,/r*2.4—=24.8%
如果金属全部是Zn,反应生成,悬篙x22.4L-m°「=6.89L;如果金属全部是Fe,反应生成.
-------Jx22.4L-mor'=8.00L如果金属全部是Cu,反应生成H2体积0L,所以A为Na和Fe的混合物时,生
56g-mol1
成H2介于9.74L到8.00L之间,不可能为U.2L,A错误。B为Mg和Cu的混合物时,生成介于18.67L到0L之
间,可能为U.2L,B正确。C为Mg和A1的混合物时,生成H2介于18.67L到24.89L之间,不可能为11.2L,C错误。
D为Zn和Fe的混合物时,生成H2介于6.89L到8.00L之间,不可能为U.2L,D错误。正确答案B。
【题目点拨】
上述是用极值法解答,还有一种比较巧妙的方法可以解答该题。设反应后生成的金属产物均为+2价,金属元素用R表
示,反应都可以写成R+H2sO4=RSC>4+H2T,则M(R)=20g/0.5moi=40g/mol,既R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40。那么A1
反应后生成AF+,就以2A1/3作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符合+2价的要求,“相对原子质量”为18,而Na则以2Na整体
出现也是+2价,“相对原子质量”为46,Cu由于不能反应生成H2,所以此处M(Cu)为+8(正无穷大),所以A相对原
子质量介于46与56之间不可能等于40不符合,B相对原子质量介于24与+s之间、C相对原子质量介于24与18之
间、D相对原子质量介于65与56之间,只有B有可能达到40符合题意。
4、C
【解题分析】
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固体形式为离子晶体,其摩尔质量为58.5g/moL综上所述,
答案为C。
5、D
【解题分析】
稀硫酸质量相等,加入金属的质量相等,反应后太平仍然保持平衡,则两侧托盘中质量增重相等,令Mg的质量为24g,
根据方程式计算质量差,令A1的质量为x,再根据2A1+3H2sC>4=A12(SOD3+3H2?,表示出生成氢气质量,利用增重
列方程计算AI的质量,进而计算Cu的质量,据此解答。
【题目详解】
令Mg的质量为24g,则:
Mg+H2SO4=MgSO4+H2T质量增重
24222
24g22g
设Al的质量为x,贝!J:
2A1+3H2SO4=A12(SO4)3+3112T
2x272x3
1
x-x
9
故24g-gx=22g,解得x=18g,
故Cu的质量=24g-l8g=6g,该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6g:18g=1:3。
故选D。
6、B
【解题分析】
A、Al是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则铝在常温下会被氧气氧化,故A错误;
B、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单质,所以氧化铝可用于冶炼金属铝,故B正确;
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碱反应,即氢氧化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C错误;
D、明矶在水中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因此明矶能净水,但是没有消毒作
用,故D错误。
7、C
【解题分析】
A项、FeO粉尘为黑色,故A错误;
B项、PD粉尘为无色,故B错误;
C项、FezOs粉尘为红棕色,故C正确;
D项、SiOz粉尘为无色,故D错误;
故选C。
8、B
【解题分析】
A.ILlmol/L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lLXlmol/L=lmol,其个数为NA,A正确;
B.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NA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ImoL其所占有的体积不是22.4L,B错误;
C.7.8gNa2O2的物质的量是7.8g+78g/mol=0.Imol,其中含有的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其数目为O.INA,C正确;
D.0.ImolCb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生成0.Imol氯化钠、0.Imol次氯酸钠和0.Imol水,因此转移电子的数
目为0.INA,D正确;
答案选B。
9、D
【解题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电解质浓度X化学式中氯离子数目,再根据n=cV计算氯离子物质的量,氯离子物质的量越
大,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中CI-浓度越大。
【题目详解】
人项.100110.1!1101・1/1的氯化铝溶液中门(C1-)=0.01Lx0.1mol/Lx3=0.003mol,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中
c(CL)=0.03molL-1;
B项、20mL0.1mol・L」的氯化钙溶液中n(CT)=0.02Lx0.1mol/Lx2=0.004mol,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中
c(Cl-)=0.04mobL-1;
C项、30mL0.2mol・L-i的氯化钾溶液中n(CD=0.03Lx0.2mol/Lxl=0.006mol,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中
c(Cl-)=0.06molL-1;
D项、40mL0.25mol・L-i的氯化钠溶液中n(CD=0.04Lx0.25mol/Lxl=0.01mol,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中
c(Cl-)=0.1mol-L-1o
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注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
10、C
【解题分析】
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相等,设FeO的物质的量为x,则FezCh的物质的量为0.5x,200mL5.0mol/L盐
酸中的HC1的物质的量为0.2LX5.0mol/L=L0mol,根据反应Fe2O3+6HCl=2FeC13+3H2O>FeO+2HCl=FeC12+H2O可
知,0.5xX6+2x=1.0,解得x=0.2moL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做题时注意反应的现象,根据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根据反应Fe2O3+6HCl=2FeCh+3H2O,
FeO+2HCl=FeC12+H2O进行计算。
11、C
【解题分析】
含有0.5molO,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5mol、”幽=0.25mok”也=0.125mol,因此三种气体物质的
24
量之比为0.5:0.25:0.125=4:2:1,故选项C正确;
故答案选C»
12、A
【解题分析】
A.HCl-MgCL过程有可能是盐酸与氧化镁反应,该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无电子转移,故A符合题意;
B.Na-Na+过程中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定有电子转移,故B不符合题意;
C.CO-CO2过程中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定有电子转移,故C不符合题意;
D.Fe3+-Fe2+过程中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定有电子转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13、D
【解题分析】
A、含有NA个氯原子的氢气是I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故A错误;
B、25℃,1.01xl05Pa,32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1L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不是0.5NA,故C错误;
D、在常温常压下,44gCCh的物质的量为Imol,含有的原子数为3NA,故D正确;
故选D。
【点晴】
本题主要是通过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综合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
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
算。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注意:①气体的摩
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而标况下水、CCk、HF等为液体,SO3为固体;②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只指明体积无法
求算物质的量;③22.4L/mol是标准状态下或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14、C
【解题分析】
A.电解熔融氯化钠冶炼金属铝,2NaCl(熔融)警2Na+CbT,故A正确;
B.用CO还原铁的氧化物冶炼金属铁,Fe3O4+4CO3Fe+4CO2,故B正确;
C.铁与氧化铝不反应,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金属铝,故C错误;
D.氧化汞加热分解为金属汞,2HgO22Hg+O2f,故D正确。
选C。
15、B
【解题分析】
因为Fe(OH)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即发生4Fe(OH)2+O2+2H2O=4Fe(OH)3。因此要较长
时间看到Fe(OH”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装置中的氧气或空气。据此解答。
【题目详解】
①、②原理一样,都是先用产生的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并使生成的Fe(OH)2处在氢气的保护中;③由于空气中
的氧气,能迅速将Fe(OH)2氧化,因而不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④中将胶头滴管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可以看见白
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但不能较长时间保持;⑤中液面加苯阻止了空气进入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
答案选B。
16、C
【解题分析】
A.过滤操作时,避免玻璃杯损坏滤纸,需要将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故A操作正确;
B.过滤操作时漏斗下端紧靠在烧杯内壁可以防止液滴溅出,故B操作正确;
C.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外焰加热,故C操作错误;
D.滴加液体时,悬空正放,则胶头滴管不能紧贴试管内壁,故D操作正确;
故答案为Co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A12O3FeCh用磁铁靠近粉末状混合物,将铁粉吸附在磁铁表面C2Al+2NaOH+2H2O=
2NaAlO2+3H2t4Fe(OH)2+O2+2H2O=4Fe(OH)3
【解题分析】
I为红褐色沉淀判断为Fe(OH)3,加热反应生成J为Fe2O3,H在空气中氧化为氢氧化铁推断H为Fe(OH)2,B+HCl=G,
推断G为FeCL,B为Fe,含A、B两种金属单质的粉末状混合物中B为Fe,A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盐酸反应说明为
A1,所以C为NaAKh,D为AlCb,依据E为白色沉淀Al(OH)3,则X为制备氢氧化铝的反应最好选择氨水,则X
为NH3・H2O,F为AI2O3,依据推断物质分析回答问题。
【题目详解】
(1)依据判断F、G的化学式为:F为AI2O3,G为FeCL;
(2)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分离开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铁可以被磁铁吸引,方法为:用磁铁靠近粉末状混合物,将铁粉
吸附在磁铁表面;
(3)D-E的转化中是X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的反应,依据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分析,
氢氧化铝能溶于过量强碱溶液中,所以加入过量的X可能是氨水,故答案为:C;
(4)A-C是A1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K)2+3H2t;
H-I是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
18、:N::N:HFHCIO4C12+H2O=H+Cr+HC1OCl和Br在同一主族,Br比Cl多一
电子层,Br原子半径大,得电子能力弱。
【解题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F、⑥为Na、⑦为Mg、⑧为Al、⑨为S、
⑩为CL⑪为Br。
【题目详解】
(I)元素③形成单质是氮气,分子式是N2,存在氮氮三键,电子式是:NVN:;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11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
F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结构示意图是
(3)F、O、Cl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所以最稳定的是HF;
(4)S、CkBr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酸性最强的是HC1O4;
(5)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氯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I2+H2OH++CI-+HC1O
(6)C1和Br在同一主族,Br比C1多一电子层,Br原子半径大,得电子能力弱,所以C1的非金属性比Br强。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明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增大、非金属性增强、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增强。
19、2NH4C1+Ca(OH)2=^=CaC12+2H2O+2NH3TAB碱石灰向下排空气0.045mol/L
【解题分析】
(1)实验室制氨气时利用熟石灰与氯化铁加热反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
2NH4Cl+Ca(OH)2CaCh+lHiO+ZNHjT,反应需要加热,应选用的装置是A;若改用浓氨水和NaO固体制氨气
时,由于不需要加热,应选取的装置是B。(2)氨气是碱性气体,因此为了得到干燥的氨气,实验室常使用碱石灰做
干燥剂,氯化钠不能作干燥剂;(3)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在标准
状况下,将盛满氨气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假设溶质全部在集气瓶内),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水充满集气瓶,则所得
V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古南〜
VL*0.045mol/L
20、2NaHCO3』=Na2cO3+CO2T+H2O保证碳酸氢钠分解完全玻璃棒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
中,加一滴氢氧化领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未完全;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表明沉淀已完全防止
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不能29.6%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解题分析】
[方案一](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4=Na2cO3+H2O+CO2T;
(2)实验原理是根据加热前后固体质量变化来计算碳酸氢钠,故应保证碳酸氢钠完全分解,加热恒重则碳酸氢钠完全
分解,
故答案为保证NaHCCh分解完全;
[方案二](1)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
故答案为玻璃棒;
(2)可取上层清液,继续加沉淀剂,看是否生成沉淀,具体操作为: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领溶液,
若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故答案为取少量上层清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
淀完全;反之则没有沉淀完全;
[方案三](1)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被碱石灰吸收,故D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确保C
装置中质量增加量的准确性;分液漏斗中如果用盐酸代替硫酸,盐酸易挥发,这样制得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氯化氢,浓
硫酸不能吸收氯化氢,则氯化氢被碱石灰吸收,导致测到二氧化碳质量偏高,等质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产
生二氧化碳多,则会导致碳酸氢钠偏多,碳酸钠偏小,
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不能;
(2)设NaHCCh和Na2cC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贝!!
Na2cO3+H2sO4=H2O+CO2f+Na2so4、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t
yy
106%+84y=17.90fx=0.05
i,解得J,
44%+44y=8.80[y=O.lS/wo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听课评课记录:第5课 三大改造
- 林地长期承包合同范本
- 乡镇精装修商铺出租合同范本
- 储存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广告公司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无子女离婚协议书及子女教育资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会议室场地租赁及配套交通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吧租赁合同合同签订后的租赁物维护责任
- 2025年度商铺转让三方合同附品牌使用权及营销支持
- 夏令营代理商合作协议书范本
- 三星SHP-DP728指纹锁说明书
- 预应力锚索张拉及封锚
- 烤烟生产沿革
- GB 1886.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 毛泽东思想课件-第七章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 公共关系效果的评估课件
- 建筑施工安全员理论考核试题与答案
-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
- 华莱士标准化体系
- 快捷smt全自动物料仓储方案
- keysight眼图和抖动噪声基础知识与测量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