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七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七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七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七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七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七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10

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是哪一远古人类的房屋式样?()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如表是某一早期人类的档案,由此判断该早期人类是()

居住地点: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

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面貌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颤骨突出,嘴部前伸

生活环境:气候温暖湿润,有大片森林和水城

生存技能:打制石器,会保存火种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3.考古学家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下列遗址为人类起源研

究提供可靠证据的是()

A.北京人遗址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D.良渚遗址

4.商朝以后,青铜器的使用和发展情况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B.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C.功能由石器发展到武器D.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的代表性器物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朝开始的()

A.传说时代B.夏C.商D.周

6.“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此诗是

纪念谁的碑文()

A.黄帝B.大禹C.蚩尤D,女蜗

7.半坡人最具特色的生活用具是()

A.鱼叉B.弓箭C.彩陶D.渔网

8.商代文字主要写在()上。

A,青铜业B.龟甲、兽骨C.竹简D.丝帛

9.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多个:但到战国初期,大小国家只余下二十来个,其中以韩、赵、魏、楚、

燕、齐、秦最为强大。这表明战国时期()

A.民族交融加强B.统一趋势增强C.分封制彻底崩溃D.铁器牛耕推广

10.与成语“纸上谈兵”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B.城濮之战C.桂陵之战D.长平之战

11.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争霸B.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C.商鞅变法D.百家争鸣

1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晋文公B.齐桓公楚庄王D.秦穆公

13.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记载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的相关情况。中华民族

在文化上同宗共祖的祖先是()

A.盘古、女蜗B.炎帝、黄帝C.尧、舜、禹D.老子、孔子

14.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启打败有扈氏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禹让位给伯益

15.传说中,炎帝牛首人身,发明耒和,号为神农,曾尝百草。从这些传说可以看出()

A.农业文明源远流长B.上古时期战乱不断C.中外交流文明互通D.中央集权皇

权至上

16.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以什么名义进行征伐战争?()

A.百家争鸣B.为政以德C.尊王攘夷D.有教无类

17.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B.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爆发平民大起义D.少数民族入侵

18.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

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D.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

19.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是()

A.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B.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

C.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D.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20.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实质是()

A.奴隶制土地制度B.巩固奴隶制国家统治

C.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D.奴隶制等级制度

2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利箧D.毛公鼎

22.《荀子》一书中写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表明,周初最受

周天子信赖的人是()

A.周王子弟B,周王亲戚C.有功之臣D.旧邦首领

23.假如你班同学决定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遗址的省份去考察中国祖先,应该选择哪里?()

A.北京B.余姚河姆渡C.元谋D.半坡

24.夏商周三代是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的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A.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标志着夏朝的建立

B.受到战乱环境的影响,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镐京

C.为了稳定西周初的政治形势,周王实行了郡县制

D.为适应战国政治经济的变化,秦国实施商鞅变法

25.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如图汉字“马”的演变过程体现出中华文明的()

,一象一焉一焉一马

中竹文小泉隶书楷的简化字

A.多样性B.凝聚性C.吸纳性D.连续性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6.观察所示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图二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什么房屋复原图?

(2)居住在图一和图二房屋中的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

(3)图一和图二两种房屋结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图2

材料二图中人物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

知饥馍”,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修建者是谁?

(2)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00年该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

因。

28.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和

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一铁制农具图二穿有鼻环的牛尊

4今怖

(1)依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公孙鞅日: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

法以时而定。臣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2)材料二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支持他变法的国君是谁?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公元前356年,秦国颁布新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

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

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依据材料三,指出变法的哪一项措施遭致旧贵族的激烈反对?哪一项有利于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

⑷此次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5)秦国因变法而发展,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带动中国经济腾飞。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

请你谈谈对改革的认识。

29.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

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阅读上列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度?

(2)结合材料二指出西周封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人?封国的统治者叫什么?

(3)封国的统治者对天子有哪些义务?

(4)实行该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半坡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万-20万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

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地区,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和打制工具,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

代表。故B正确;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排除A;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排除C;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

年,排除D。

故选:Bo

本题考查北京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A

【解析】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

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进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故选:Ao

本题考查北京人,知道北京人遗址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可靠证据。

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C

【解析】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

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本题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故选:C。

本题考查青铜文明.

本题掌握青铜器的使用和发展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的演变.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甲骨文的有关内容.

6.【答案】A

【解析】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

人农耕,开辟集市,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养蚕埃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

故选A.

本题考查黄帝.

本题以毛泽东的祭文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黄帝的主要贡献.

7.【答案】C

【解析】半坡人生活距今约6000千年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

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最具特色的生活用具是彩陶,C项正确;

鱼叉、弓箭和渔网原始人群都会使用,排除A、B和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8.【答案】B

【解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

种比较成效的文字.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甲骨文.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甲骨文的书写材料是龟甲或兽骨.

9.【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从春秋到战国初期,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这表明战国时期统一趋势增强。

故选:B。

本题考查战国纷争,知道题干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统一趋势增强。

本题考查战国纷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D

【解析】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战国以来最大的

一次战争——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

军的进攻。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出自长平之战。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

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

军大败。

故选:D。

本题考查长平之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长平之战的相关史实

11.【答案】B

【解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

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铁器和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

命。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相关史

实。

12.【答案】B

【解析】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

主。

故选:Bo

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本题以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相

关知识。

13.【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相传,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此后,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

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也是中华民族在文

化上同宗共祖的祖先。

故选:Bo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同宗共祖的祖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炎帝和黄帝的相关史实。

14.【答案】B

【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

会开始了。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选:B„

本题考查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世袭制的出现.

15.【答案】A

【解析】题干中“牛首人身”“发明耒耙”“神农”“尝百草“都体现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B、

C、D从题干中得不出此结论。

故选:A。

本题借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的事迹,考查学生对中华农业文明源远流长的认识。

本题借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的事迹,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农业文明源远流长的理解掌握。

16.【答案】C

【解析】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故C

符合题意;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不是百家争鸣、为政以德、有教

无类,排除ABD。

故选:Co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

的名义进行征战。

17.【答案】B

【解析】夏桀建了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的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

暴政;暴君商纣修筑豪华宫殿园林,施用炮烙酷刑,镇压人民;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

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贪婪腐败,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

百姓怨愤,最终致使西周灭亡。都是因为暴政而走向灭亡。

故选:B。

本题考查夏商西周的灭亡。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的更替,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

心者失天下”,“得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

18.【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及所

学可知,在鲁国国君心中,齐、晋、楚三国地位高于周王室,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齐、楚、晋等

大国地位开始崛起,分封制失去了对诸侯的有效约束,这使得一些势力弱小的诸侯国弃周天子转而投靠诸

侯大国,体现了周王室地位衰落,故A正确。

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并不是朝觐周王减少的原因,排除B。

C.材料表明鲁国朝拜周天子次数减少,投靠诸侯大国,可见齐国、晋国和楚国实力上升,但是无法判断鲁

国成为春秋时期霸主,排除C。

D.周王是天下共主,朝觐周王与是不是宗亲无关,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历史解释素养。

1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是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

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

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

的特权。编制户籍,实行连坐法。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交流和发展,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

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

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是”为切入点,考查了商鞅变法相关史实。

考查了商鞅变法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0.【答案】B

【解析】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奴隶和平民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

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故选:Bo

本题以西周实行分封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分封制的实质。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21.【答案】A

【解析】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到了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

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

尊等。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

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熟练掌握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

22.【答案】A

【解析】由材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中,

周王的同姓子弟占绝大多数.因此说周初最受周天子信赖的人是周王子弟.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点.

本题以西周分封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3.【答案】C

【解析】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一一20万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B.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C.根据题干“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遗址的省份”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

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

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C项正确。

D.半坡遗址距今6000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Co

考查元谋人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知道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4.【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相对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大一统趋势日趋明显。在社会发展的推动

下,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成效最大,D项

正确;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排除A项;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排除B项;为了稳定西周初

的政治形势,周王实行了分封制,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等知识。

25.【答案】D

【解析】由汉字“马”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汉字是一脉相承的,后世的文字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发展演

变而来,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D项符合题意;图片内容体现不出多样性、凝聚性、吸纳性,排除

ABC三项。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字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片的解读。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中国古代汉字演变的历程相关史实。

26.【答案】【小题1】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干栏式;半地穴式。

【小题2】水稻;粟。

【小题3】不同自然环境;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状况。

【解析】本题以两幅原始居民房屋的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有关内容

27.【答案】【小题1](1)观察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水利工程是李冰修筑的都江堰。都江

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

瓶口”等组成,“分水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主要用于排洪;东

边叫内江,主要用于灌溉,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

(2)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是防洪、灌溉。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

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馍”,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

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水利工程防洪和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护

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具有科学性,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

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等。所以2000年该工程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答案为:

(1)都江堰;李冰。

(2)防洪灌溉。

(3)防洪和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具有科学性,代表了

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人与自然

关系的成功典范等。(言之有理即可)

【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