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8/18/wKhkGGYUKtqAVbWyAAHiDxZ2yJY661.jpg)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8/18/wKhkGGYUKtqAVbWyAAHiDxZ2yJY6612.jpg)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8/18/wKhkGGYUKtqAVbWyAAHiDxZ2yJY6613.jpg)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8/18/wKhkGGYUKtqAVbWyAAHiDxZ2yJY6614.jpg)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8/18/wKhkGGYUKtqAVbWyAAHiDxZ2yJY66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
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歌以啄志(用)
风正一帆辱(挂)
B.乡书何处整(送到)
枯藤老树昏鸦(黄昏)
C.晕汉灿烂(星星)
海日生残夜(升起来)
D.次北固山下(停宿)
古道西风瘦马(秋风)
3.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之交作者泊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了
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B.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漂泊情思,与尾联的
“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领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
象,为下联描写做了铺垫。
D.颈联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语言赋予它们以人的意
志和情感,蕴含一种自然的理趣。
4.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这首元曲描写的是秋天黄昏天涯游子奔走他乡的景象。
B.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温馨明净的生活情景,反衬了游子的思乡之悲。
C.夕阳西下,渲染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为游子行走他乡创设了场景。
D.整首元曲都在写景,没有一句抒情的句子。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别夔州官吏①
唐刘禹锡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青帐②联延喧驿步③,白头俯但④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惟有《九歌》⑤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⑥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②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篷。③步:码头。④
白头俯信: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九歌》:这里指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⑥
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现了他对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
的深切动人。
B.《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
别之情。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
写景兼写时令。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
居生活的向往。
二、基础知识
6.文学常识填空。
(1)曹操(155—220),字,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其诗慷慨悲凉,代表作有《短歌行》《蒿里行》等。
(2)李白,字,号,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o
(3)王湾,(朝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4)马致远,号,一说字千里,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
白朴并称。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项石/海漫澹弊野芾攀枯滕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课文主题是什么?
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题一:曹操东临碣石观沧海,留下气势磅礴的诗词;毛泽东曾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提到“魏武
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请你也写一段描绘大海的文字。100字左右。
题二:从本课《古代诗歌四首》中任意选取一首,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00字左
右。
10.诗句填空。
(1)《观沧海》中描写草木茂盛、呈现一派生机的句子是°描写深秋季
节大海之上波浪翻涌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o借助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的
宏伟气势和诗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O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落花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句子
是o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的句子
是。
(3)《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体现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
是o借“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
是o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一句是,
三、阅读理解
11.以下两首诗都写到“月''这一意象,但表达的感情却不同,请分析第二首诗歌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颂钓者
[唐]李白[唐]德诚禅师
杨花落尽子规啼,千尺丝纶①直下垂,
闻道龙标过五溪,一波才动万波②随。
我寄愁心与明月,夜静水寒鱼不食,
随君直到夜郎西。满船空载月明归。
[注]①丝纶:指钓鱼所用的钓丝。②
波:指涟漪。
(借月抒情)诗人和王昌龄天各一方,但明月当空,(借月抒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共赏,诗人把明月看成友好的使者,让明月把
自己的愁绪带到夜郎,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
心。
小贴士
意象: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诗歌中,借助“月亮”抒发怀人感情是一种常见的手法,但不
是所有的“月亮”都用来抒发这一情感。
古诗词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2.诗的前两句中“"和“”两样景物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富有象征意义,给人以
画面感。
1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4.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15.《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
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6.首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17.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
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18.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9.诗人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时,写到了哪些景物?
20.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几层意思?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1.诗人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
2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句进行赏析。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D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解析】【分析】D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并以“观”字统领全
文。开头没有表达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与评价能力。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
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
错在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
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答案】A
【知识点】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A项“歌以咏志”的“咏”是“歌唱”的意思。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实词的语境意义,可以先从字形(形旁表意)入
手,其次是分析语境搭配,进而判断实词的词性作用,是带双宾语的动词还是使动词还是普通及物
动词等等。
3.【答案】A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解析】【分析】A项“在春夏之交作者泊舟北固山下”赏析错误,“春夏之交”应为“冬末春初”。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与评价能力。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
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
错在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
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4.【答案】D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解析】【分析】D项“都在写景,没有一句抒情的句子”赏析错误,最后一句中的“断肠人”直接点
明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与评价能力。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
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
错在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
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5.【答案】D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D项中“《别夔州官
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通过
标题''别夔州官吏”可知,这是作者刘禹锡与过去的官员朋友们告别的诗歌,主要表现诗人的惜别之
情,从中看不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其余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两首诗歌的理解。选择题,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选项涉及的
内容进行分析,找出不恰当的一项。
6.【答案】(1)孟德;东汉末
(2)太白;青莲居士;“诗仙”
(3)唐代
(4)东篱;“元曲四大家”
【知识点】其他常识;名人事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曹操、李白、王湾、马致远四位文学家的相关简介知识,需要在平时学习
中注意积累识记,同时注意关键字词的正确书写。如“孟德”“青莲”“东篱”。
故答案为:孟德东汉末太白青莲居士诗仙唐代东篱“元曲四
大家”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积累文学常识,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
法:①以新带旧法,用新的知识带动回忆旧的知识;②以点带面法,即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为一个
“点”,再由这一“点”扩展到这个名家所有其他重要作品这个“面”;③纵向扩展法,就是从历史时间
先后,纵向的角度去梳理和记忆文学常识;④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同一属性的文学常识搜集在一
起,找出它们的异同,并据其异同进行组合记忆.
7.【答案】ji6;cang;dan;songzhi;xiaose;teng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倬退石:碣石山。
沧cdng海:大海。
澹澹dan:波涛激荡。
竦峙songzhi:高耸挺立。
萧瑟xiaose: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枯糜t6ng:枯老的藤蔓。
故答案为:jie;cang;dan;song;zhi;|xiao;se;teng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这类题要求考生平时多积累,识记常
用字的字音,尤其是一些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以及容易误读的字音。
8.【答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
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之
情。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的主题。
故答案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
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之
情。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的主题。要理解古诗表达的主题,需要对古诗创作的背景,古诗的内容进
行,还要注意古诗中运用的意象等。
9.【答案】略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题一,本题要注意在描写大海的景色时,可以从人的不同感官入手,表达出人们在
欣赏大海景色时的内心感受。选取景物时要注意,除了对海水、海鸥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还可以加
入海边人物的活动,这样画面才更美。即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展示大海的魅力。
题二,首先明确本课《古代诗歌四首》的诗歌所涉及的诗篇,然后从内容、感情、语言及写作方法
等一方面展开。《古代诗歌四首》包括:曹操德的《观沧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点评】本题考查微写作的写作能力。微写作,实际上是一种微型的写作或者微小的写作。它可以
是一个细节的精雕,可以是局部的放大,可以是全局,可以是片段,可以是缩写,可以是略写。相
对大作文,它的要求会更高一点,句子要更加凝练。但仍然可以议论,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
编段子,但要有实情、实景、实效,同时要得体合理,……要更加生活化、现实化,更加注重实用
性和时效性,这是其与传统的作文不一样的地方。
10.【答案】(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断肠人在天涯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注意准确分析题干的情境提示语,然后结合所背诵的文本确定应填语句,同时
注意关键字词的准确书写,如(1)注意依据情境语“描写草木茂盛、呈现一派生机描写深秋
季节大海之上波浪翻涌的壮阔景象”“借助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的宏伟气势和诗人博大胸襟”来
确定,关键字“丛”“萧瑟”;(2)注意情境提示语“借落花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
远”“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确定,关键字“杨”“标”;(3)注意
情境提示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借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确定,关键字词
“残”“雁(4)注意情境提示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关键字“断肠”“涯”。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属于情境理解型默写,难度比直接填上下句的题型要大,
所以要求做到三点:一是熟练背诵,二是能理解文句,三是能准确书写。只有同时做到这三点才能
真正不丢分。
1L【答案】鱼儿未上钩,钓者在明月照耀下空船而归。表达了作者对钓者豁达开朗、积极乐观心态
的羡慕之情。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
《千尺丝纶直下垂》是唐代僧人德诚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垂钓比喻领悟禅机,抒发了诗人
在求道过程中的种种曲折与心得,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深厚的禅学造诣。
第四句"满船空载月明归“:虽未得鱼,空船而回,却也载满了皎洁的月光,与我相伴同行。其实禅
师意不在鱼而在人、法双泯,常寂常照的大用。我见、我所见既破,能所双忘,智如不二,当然是
“无智亦无得勉强饶舌,下一转语:“满船空载月明归”,何妨”以无所得,得无所碍”!只要会得
“随顺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是空花”。那“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竹影拂阶尘不动,月华穿底
水无痕”的本地风光即显露无遗。
故答案为:鱼儿未上钩,钓者在明月照耀下空船而归。表达了作者对钓者豁达开朗、积极乐观心态
的羡慕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
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答案】12.杨花;子规
13.诗人想象奇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
的关心和怀念之情,使诗歌更有韵味。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古诗中的景物描写常常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方法,要注意体会。“一切
景语皆情语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
方面入手,这类试题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整首诗呈现出的
语言特点,注意从诗歌的整体入手,再具体理解每一联的内容,分析手法,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旨趣。要调动诗文积累,看看是否引用了名人名句或典故。
12.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首句描绘“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一句自然环境描写,表明的时间季
节,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给人以画面感。
13.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忧愁的心思寄托
给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
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拟人化,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
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的同情和
慰藉。
【答案】14.“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
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飙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融情入景,
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
15.这里既有对老友通遇的深刻忧虑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
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一路前行的一片安慰深情。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
感情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景物的作用。古诗中的景物常常是重要的意象,还可能点明时间、地点、表达情感
等。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
方面入手,这类试题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整首诗呈现出的
语言特点,注意从诗歌的整体入手,再具体理解每一联的内容,分析手法,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旨趣。要调动诗文积累,看看是否引用了名人名句或典故。
14.本题考查景物的作用。“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
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写出了
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
意。为后面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
15.本题考查的是最后两句话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
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
劝勉和宽慰。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
热诚的关怀。
【答案】16.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17.【示例1】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2】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带到夜郎西。
【示例3】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
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18.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以及因朋友要去的地方偏僻荒凉而充满了深深的担
忧之情。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
⑴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
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⑵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赏析。古诗鉴赏要注意:①抓住诗题;②抓住关键词句;③抓住意象特
点;④注意诗歌给出的注释;⑤注意诗歌表达的情感。
⑶本题考查古诗表达情感的理解。古诗赏析的情感基调主要有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
适、激愤、思念激昂消沉、婉约、清新、明丽、豪迈、豪放、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
凉、缠绵、积极、消极、朴素、忧国(民)、送别、思乡、相思离别等。
16.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杨花落尽子规啼”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
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
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寄兴。熟悉时
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定会从中联想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
17.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赏析。本题列举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从中任选一个角度回答
即可。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人格化,赋予人的情感;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
人对友人飘泊远方、旅途艰辛的担忧和慰藉之情。
18.本题考查古诗表达情感的理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飘泊远方、旅途艰辛的担忧和慰藉之
情。
【答案】19.杨花、子规、明月。
20.①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给明月;②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③希望明月
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2位数除以1位数)综合练习习题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能力测验模拟题
- 积的近似数(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 2025年度太空探索合伙创业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森林资源培育项目合同书2025
- 专业产品研发人员竞业禁止合同范本
- 合伙企业合同范本
- 合同到期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模板
- 合同范本:拆迁安置房买卖协议
- 建筑材料采购合同模板示例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西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招录聘用工作人员1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研学旅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2024年08月浙江2024渤海银行杭州分行秋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620题)
- 2025年物业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计划(5篇)
- 2025社保政策培训
- 电器仪表人员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小学春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切线的证明方法及模型》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