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自汉朝以来,中国充分利用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下列体现唐朝对外交往实现互助互利的史实是()A.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B.甘英出使大秦C.马可•波罗来华 D.张骞出使西域2.隋唐时期的基本历史特征是()A.繁荣与开放 B.分裂奔向统一C.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D.文明初露曙光3.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①日本派遣唐使来华②玄奘西游天竺③鉴真东渡日本④甘英出使大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如下图《日本的和同开宝》反映的主题是(
)A.中外交流 B.君主专制的强化C.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5.下面三幅图片共同体现了河南A.历史文化悠久 B.是对外交往的中心C.佛教文化发达 D.是中国的经济中心6.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什么特点?A.双向交流,对外开放 B.泽被后世,源远流长C.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D.共促繁荣,共享太平7.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反映出唐朝(
)A.中外交流频繁 B.商品经济发达 C.社会风气开放 D.文学艺术昌盛8.下列图片内容反映了古代日本善于(
)
A.发明与创新 B.学习与模仿 C.交流与传播 D.侵略与扩张9.他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十余年,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他”是指(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达赖喇嘛10.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下列历史事件中不属于这一类的是()A.西域都护的设立 B.鉴真东渡日本C.澎湖巡检司的设立 D.驻藏大臣的设立11.唐朝时,中国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大量先进技术传播到其他国家。每处有大批外国使者、商人、学者、僧侣等人员前往长安交流,同时佛教、景教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这些现象表明唐朝时期(
)A.民族关系友好 B.宗教地位提高 C.对外贸易发达 D.中外交往活跃12.学习隋唐历史后,四位同学参加了主题演讲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演讲标题,其中最准确概括这段历史时期基本特征的是(
)A.由分裂走向统一 B.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3.体现唐朝都城长安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特色的选项是A.开辟夜市 B.市、坊分离 C.开凿大运河 D.修筑长城14.《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的见闻;他在西行的道路上,被高昌王阻留,毫不动摇,绝食三日,以死明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他的爱国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材料中的“他”是A.鉴真 B.玄奘 C.吴道子 D.阿倍仲麻吕15.神话小说《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原型即唐玄奘。历史上玄奘西行路线的起点是现在的A.中国广州B.中国北京C.中国新疆D.中国西安16.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曾这样评价:“因为唐太宗的劳苦功高,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豪杰史诗的中国,并改写了几千年来不断持续着的文化史。”关于唐太宗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统一全国,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②年号贞观,开创“贞观之治”局面③完善“三省六部制”④在他统治期间,玄奘西行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7.“轻舟浮渡,六次成功临彼土。愿力无边,招手冯夷看海天。高坛讲律,盏盏禅灯明暗室。杖锡千家,环海都开友谊花。”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玄奘西行 B.张骞通西域 C.鉴真东渡 D.遣唐使来华18.唐代时期中外交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下能突出体现中国人积极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文成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 D.遣唐使19.以下示意图中①②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动荡与变革 B.大一统局面的开创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0.“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A.天竺B.新罗C.日本D.波斯21.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①两位高僧都生活唐太宗统治时期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2.唐朝作为一个积极的文化传播者将自身的先进文化辐射到周边国家,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能够证明此特点的史实是(
)A.张骞通西域,甘英出使大秦 B.鉴真东渡玄奘西行C.金城公主入藏 D.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23.“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描述的是哪座古代城市()A.秦朝咸阳 B.东汉洛阳 C.唐朝长安 D.北宋东京24.“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对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主人公是玄奘:“法”指的是古兰经:“东瀛”指的是日本B.材料中的主人公是鉴真:“法”指的是佛法:“东瀛”指的是日本C.材料中的主人公是玄奘:“法”指的是佛法:“东瀛”指的是天竺(今印度)D.材料中的主人公是鉴真:“法”指的是伊斯兰教:“东瀛”指的是日本25.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地的金银币,可以用来研究唐朝(
)A.文学艺术多姿多彩 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C.社会风气渐趋保守 D.生产技术领先世界26.下图中的“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速了民族交融 B.开辟了丝绸之路C.促进了文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二、综合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至贞现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加以从谏如流,雅好儒学,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商旅野次,无复盗赅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治世局面?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出现的原因。材料二:(2)与材料二中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综合材料一、二,归纳唐朝的时代特征。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摘编自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所示文化遗产共同反映出哪些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再举一例唐朝“和外国交流频繁”的史实。并概括唐代社会生活和文化充满活力的因素。(3)综上所述,概括唐朝文化的特征。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历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郭沫若诗材料三:如下图可见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摘编自鲁教版《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简述《大唐西域记》一书的地(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鉴真的历史贡献。(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30.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对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材料三: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文化传播四方。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方式?图片一反映的是汉藏民族之间哪一段历史佳话?当时的藏族叫什么?和亲时当时的藏族首领是谁?(3)①材料三中提到“汉朝有这样一条路”,请问该条路是指哪一条路?②材料中“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请问“这样一群人”中的杰出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著作是什么?③材料中“矢志不渝把唐文化传播四方”,请例举一个具体史实。参考答案:1.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交往史实中的两个人物是玄奘、鉴真,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法,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和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天竺,促进了中印之间的友好关系,鉴真东渡日本,加强了中日之间的友好往来,A项正确;甘英出使大秦是在汉朝,排除B项;马可·波罗来华是在元朝,排除C项;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排除D项。故选A项。2.A【详解】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时期,故A项符合题意;B是指秦朝,秦始皇灭六国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统一的朝代诞生;C是指明清时期,D是指夏商周时期。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3.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传播唐朝文化,唐太宗前期,玄奘西游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唐太宗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经历见闻由弟子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①②③符合题意;甘英出使大秦是在东汉时期,④不符合题意。所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4.A【详解】日本的和同开宝是日本按照我国“开元通宝”钱币风格,铸造银质“和同开宝”钱币。体现出唐朝时期中日友好交往的主题,故A符合题意;图片体现出的是中外交流,不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B;与日本的交流属于中外交流,不是民族交融,排除C;材料不能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排除D。故选A。5.A【详解】白马寺是洛阳龙门石窟艺术;玄奘代表佛教文化的引入;司母戊鼎代表的是青铜文化。三者共同的主题是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故A正确;三幅图只有玄奘代表对外交往和佛教文化,排除B和C;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业的信息,排除D。故选A。6.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玄奘的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可知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双向交流,对外开放。选项A符合题意;泽被后世指都江堰等,与题干内容不符,B排除;求同存异与万隆会议相关,C排除;共促繁荣,共享太平,与题干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A。7.A【详解】从“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中外交往频繁,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项正确;唐朝时期,商品经济发达,但并不是题目所反映的主旨,排除B项;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指的是当时国内人们的精神风貌,与对外交往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文学艺术昌盛也是唐朝时期的一个特点,但也不是题目所关注的重点,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8.B【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布局非常相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我国经济文化发达,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深远影响,以日本为例,多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建筑对日本影响明显,比较日本的平城京和唐长安城在在城市布局上高度相似,所以这说明了古代日本善于学习和模仿,B项正确;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布局非常相似不能说明古代日本善于发明与创造,排除A项;唐朝我国经济文化发达,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深远影响,以日本为例,多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不能说明古代日本善于交流与传播,排除C项;古代日本向唐朝学习,不是侵略与扩张,排除D项。故选B项。9.B【详解】唐朝时期玄奘西去天竺求取佛经,B选项符合题意。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A选项不符合题意。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C选项不符合题意。达赖喇嘛是清朝时期西藏最高管理者的称呼,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10.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无关,B项符合题意;西汉时期为有效控制西域地区,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A项不符合题意;元明时期为加强对澎湖列岛的控制,设置了澎湖巡检司,促进澎湖列岛就已经纳入中国版图,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项不符合题意;驻藏大臣是中国清代中央政府定制式派驻西藏并参与西藏和清政府中央交流的驻扎大臣,由非定制式留守大臣演变而来,有利于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D项不符合题意。11.D【详解】根据材料“唐朝时,中国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大量先进技术传播到其他国家。每处有大批外国使者、商人、学者、僧侣等人员前往长安交流,同时佛教、景教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可得出唐朝时期有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学,玄奘西行印度求取佛法等,这些都促进了唐朝与其他地区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中外交往活跃,D项正确;民族关系友好、宗教地位提高、对外贸易发达与题干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12.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隋朝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继起的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所以,隋唐时期基本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项正确;“由分裂走向统一”不符合唐朝的特征,排除A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13.B【详解】唐朝的长安城建筑宏伟,市坊分开(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街道规划整齐;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B项正确;夜市尚未在唐朝出现,排除A项;开凿大运河是隋朝时期,排除C项;修筑长城是秦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4.B【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玄奘西行,唐太宗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B符合题意;ACD项人物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B。15.D【详解】依据题干”历史上玄奘西行路线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上玄奘西行到天竺即古印度取经,中国广州属于东南沿海,与题干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到天竺取经,长安即今天的陕西西安,而非北京,故B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新疆是玄奘西行途经之地,但不是起点,故C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到天竺取经,长安即今天的陕西西安,故D符合题意。故选D。16.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创“贞观之治”的社会繁荣局面;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事无不总".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玄奘是唐代僧人,唐太宗时西去天竺求经。他历经艰险到达印度,游历了印度的许多著名寺庙,并在那烂陀寺求学,回国后写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介绍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并主持翻译了大量佛经。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的是李渊。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7.C【详解】依据题干“轻舟浮渡,六次成功临彼土……高坛讲律,盏盏禅灯明暗室……环海都开友谊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C符合题意;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A不符合题意;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B不符合题意;遣唐使来华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代时期中外交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中,玄奘历经艰难西行,是为了求取佛教原始著作,取真经,故A符合题意;文成公主入藏体现了民族间的友好往来,鉴真东渡、遣唐使是中国文化影响日本,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19.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北周外戚杨坚于581年建立隋朝,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呈现出繁荣与开放的景象,故①②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故选D;A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不符题意,排除;B是秦汉时期的特征,排除;C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20.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行的史实。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源于历史上的玄奘到天竺求取佛经的史实,故选A。21.C【详解】依据课本所学,玄奘是唐太宗时期去印度取经的人物,鉴真是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先进的文化的人物,①不是二者的相同点,不符合题意;他们为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不怕困难,历尽艰辛,具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为唐朝对外友好交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人物“鉴真”“玄奘”抓住关键词“共同之处”,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二者的相关知识,利用比较法和排除法解答本题,首先比较四项内容,哪些是二者的相同点,不是相同点的排除,由此可以排除①两位高僧都生活唐太宗统治时期,玄奘是唐太宗时期的人物,鉴真是唐玄宗时期的人物,①是不同点,排除①后可得正确答案。22.B【详解】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文化;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和中印文化交流,唐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B项正确;张骞通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发生在西汉和东汉,排除A项;金城公主入藏属于民族问题,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排除D项。故选B项。23.C【详解】依据题干“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此诗是赞美长安新都布局整齐,街道宽阔。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唐朝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C正确;ABD排除,故选C。24.B【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唐朝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主要传授佛法。他留居日本10年,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等。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可知“东瀛”指的是日本。B项符合题意;D项不合题意;玄奘西行天竺,学习佛法。AC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25.B【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地的金银币”可知,唐朝有外国的金币,这体现的是中外贸易,B项正确;唐诗体现的是文学艺术多姿多彩,排除A项;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排除C项;曲辕犁体现的是生产技术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26.C【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唐朝时,玄奘西行天竺,吸收了外来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这些均促进了文化交流,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对外交往,不能体现加速了民族交融,排除A项;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设置安西都护府扩大了唐朝疆域,排除BD项。故选C项。27.(1)治世局面:贞观之治;原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2)历史事件: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特征:繁荣与开放。【详解】(1)治世局面:根据材料“至贞现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结合所学唐初史实可知,李渊后继位的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鼓励发展农耕经济,逐渐出现了安定、统一、繁荣的治世局面,称之为“贞观之治”,因此材料一反映的是唐初出现的贞观之治。原因:根据材料“加以从谏如流,雅好儒学,孜孜求士”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期广招贤才,知人善任,用人不论资历出身,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术,都委以重任;根据材料“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可知,唐太宗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并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亡的鉴戒使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以明智地实行舒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2)历史事件:根据图一信息可知,图一体现了玄奘西行的历史事件,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必取经,他在天必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根据图二信息可知,图二内容体现了鉴真东渡的历史事件,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特征:根据两则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一体现了唐初出现的贞观之治,在唐朝初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阶级励精图治下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的治世局面;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时期推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这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因此两则材料体现了唐朝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28.(1)唐朝建筑艺术或雕塑艺术的发展;唐朝时期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玄奘西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经济的繁荣;多彩的文化艺术。(任意三点,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多元、多彩、兼容并包。(任意一点)【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这些文化遗产反映出唐朝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的发展,唐朝时期佛教的传播与发展。(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和外国交流频繁……”可知,对外交往还有玄奘西行,这是中印之间的交流;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可知,只所以有这种局面,是因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经济的繁荣,多彩的文化艺术。(3)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唐朝文化的特征是多元、多彩、兼容并包。29.(1)地位: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2)贡献: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或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3)特点:对外开放,双向交流,兼容并蓄。(4)原因:国家安定统一(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学校家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婴儿洗护用品市场运行动态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女性洗液行业市场营销模式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多型腔热流道管坯模具境外融资报告
- 2024年标准简易个人鱼塘承包合同模板版B版
-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语言程序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微专题定量测定型实验突破策略-2024高考化学一轮考点击破
-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学科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某科技公司与某航空公司关于机载娱乐系统的合同
- 模具开发FMEA失效模式分析
- 聂荣臻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奠基人之一
- 材料化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乳品加工工(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教材循环利用》课件
-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工作证明材料
- 2023水性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 湘少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12 第二课时(Part CPart D)》课堂教学课件公开课
- 国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任务2-配置本地帐户与活动目录域服务实训
- 环保设施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配位化学-本科生版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