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1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1课时熟悉万以内的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及第3页练一练第1,2,4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1(1))(板书:熟悉万以内的数)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引导查看,熟悉商品标价。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电器价钱,激励学生说出这些电器的价钱都大3。师生共同说一说2165元中有几个一千元、几个一百元、几个十元和几个一元。激励学生说出其他电器的价钱中有几个一千元、几个一百元、几个十元和几个一元。(二)利用数位依次表,读出商品的标价。课件出示标有数位的表格)1。明确万位以及万位以内的数位依次。(师生一起从右往左填出数位,说明第五位是万位)2。引导学生利用数位依次表读数,并说出数的组成.(1)独立探究。(把每种电器的价钱写在数位依次表中,读出来并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2)组内交流。(重点说出8008中的两个8的不同含义)(3)集体汇报.(老师简要板书)2165读作:两千一百六十五,千位上的2表示2个千,百位上的1表示1个百,十位上的6表示6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3200读作:三千二百,千位上的3表示3个千,百位上的2表—2—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示2个百。4080读作:四千零八十,千位上的4表示4个千,十位上的8表示8个十。8008读作:八千零八,千位上的8表示8个千,个位上的8表示8个一。读数时,从高位起,按照数位依次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数的组成: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千,百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百,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三)利用数位依次表写数。师:在生活中,除了商品的价钱,还有好多地方用到大数。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上面的四幅图)让学生读一读文字,并用阿拉伯数字写出加入表演的人数。了解2022的读法,知道读数时,中间的两个0只读一个零。让学生读文字,利用数位依次表写出其他两个数.总结:写数时,从高位起,按照数位依次表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四)用数表示事物.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大数?1.引导学生充分发言。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说一说)(让学生查看图,说说察觉了哪些用数表示的事物)(2)组内交流。(这些数表示什么?列举生活中其他用数表示的事物)(3)汇报表示。(老师板书)110是警车的特殊符号;汽车牌照是汽车的编号;053,008是运鼓动的编号。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2,4题。六、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告成之处]1。提防新旧学识的贯穿,复习千以内数的读写,为万以内数的读写作铺垫.2.让学生动手一起制作数位依次表,一起体会万位在从右往左数的第五位。[缺乏之处]读写数的方法总结时没有充分让学生通过组内议论得出结论.[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要留神在让学生对所学学识理解的根基上,能够在学识的应用中不断稳定和深化。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材第4~5页例2、例3,第5页做一做及第6页练一练第1~3题。【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素材和多种数学活动,体验熟悉并感受一万的过程.2.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能认、读、写一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掌管一万与一千的关系,知道一万是五位数。【教学难点】解决与一万有关的简朴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打定1。填空.(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位数。(2)一个数是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2.边读数边按规律数出后面的数。引入新知师:同学们,通过方才的复习,知道同学们很好地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掌管了大数的读写.我们先来做个数数嬉戏好不好?嬉戏:数一数,出示数数要求,师生共同边数边答.十个十个地数,数到几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一百地数,数到几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一千地数,数到几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你们知道一万有多大吗?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活动一:(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例2)(板书:熟悉一万)(一)引导查看,初步感受一万的大小。1。从图中大头蛙的话让学生借助时间感知一万是一个很大的数。间的关系。出示一个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再出示10个这样的正方体,让学生一起一千一千地数,重点是数到九千时,再数一千是一万.得出结论10个一千是一万。(老师板书结论)(二)认、读、写一万,重点体会一万的读法和写法。1.独立探究。(引导学生画出数位依次表写10000)个几位数)3。集体汇报。4.总结万的熟悉。“万”是比个、十、百、千都大的计数单位。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写作:10000,一万是一个五位数。活动二:师:我们熟悉了一万,那么谁知道一万元人民币有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多少呢?(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例3)感知一万元人民币的多少,体会一万的实际意义。1.数一数100元、50元和10元人民币,感知一万元人民币有多少。2。实际算一算情景中爸爸妈妈的工资,感知一万元人民币是多少。(推算三种人民币各多少张是一万元)(推算红红爸爸的工资)(3)汇报表示.(推算方法合理即可)红红爸爸的工资:方法一:一个月是2500元,两个月是5000元,四个月是一万元。方法二:一个月2500元,两个月5000元,三个月7500元,四个月10000元。活动三:师:老师想测量10000张复印纸的厚度,理应怎么办呢?(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做一做)测量10000张复印纸感知一万有多大。(1)独立探究。(课前打定两包复印纸各500张,查看了解包装纸上的信息,推算出20包这样的复印纸是一万张)(2)组内交流。(还可以怎么测量一万张复印纸摞起来的厚度)(3)汇报表示。(可以用不同方法)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先测量出一包500张有多厚,再推算两包1000张有多厚,结果推算出一万张的厚度。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1,2题.六、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作,通过实物测量推算出一万张复印纸的厚度,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一万的实际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感。[缺乏之处]设计的数数嬉戏没有高明地和数小正方体结[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要留神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体会、熟悉万,在理解的根基上,老师引导,归纳总结出万是第3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对比【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例4和试一试及第8页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我国五座名山的高度,体验自主尝试对比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2.能对比万以内数的大小,并能领会地表达对比的过程和结果。3。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巩固学好数学的信仰。【教学重点】掌管万以内数的大小对比的方法。【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述万以内数大小对比的一般方法。—8—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打定教师出示这些数的卡片。对比下面各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45784063906301000999(让学生对比,并按要求贴到黑板上)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通过方才的复习,你们还记得对比数的大小的方法吗?带着问题,我们今天持续来学习对比一些更大的数.(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例4)(板书:万以内数的大小对比)(一)引导看图,并补充交流课前收集的五座名山的资料,了解五座名山的高度。(二)提出按五座名山的高度从高到低排列的要求,激励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学识读出五座名山的高度)2。组内交流。(学生交流排序的结果和天性化的对比方法)3。集体汇报。(老师板书结果)方法一: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对比。方法二:先对比两个超过2000的,再对比三个1000多的。方法三:先找出最高和最低的山,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五位,再从其他的三座山中找出最高和最低的山,分别排在其次和活动二:对比两个万以内数的大小。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试一试)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对比三组数。(1)独立探究。(让学生自己完成)(2)组内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汇报表示。(老师简要板书)1055996四位数大于三位数6908<7500千位上的7大于63199>3156千位和百位一致,对比十位,9大于53.总结。位数不同的,位数多的数大;位数一致的,最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大;最高位一致的,就对比下一位.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8页练一练第1,2题.六、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告成之处]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对比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使学生能对比万以内数的大小,并能领会地表达对比的过程和结果。[缺乏之处]归纳总结老师说得对比慌张,没有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总结。理应激励学生在1000以内数的对比的根基上归纳出万以内数的大小的对比方法。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再教设计]再教学时,提防新旧学识的迁移,引导学生结合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对比,用自己的方法对比出结果。第4课时近似数【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上面的两幅图及第10页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体验熟悉近似数和选择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2。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适合的答案。3。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熟悉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假期都热爱出去游玩,热爱和大自然亲近接触。大自然如此吸引我们,就是由于我们可以凝听清亮的鸟鸣,可以参观美观的花卉。你们都热爱什么鸟,什么花呢?你们了解我国的鸟类和参观花卉有多少种吗?(适当交流,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上面的两幅图)(板书:近似数)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引导看图,让学生初步理解1300和2230不是切实数。1。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1300和2230是我国鸟类和参观花卉的切实数吗?—1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激励学生发表观法,解释数据和文字描述的实际意义)(1)1300不是我国已经察觉的鸟类的切实数量,切实数量比1300多。2230也不是我国的参观花卉品种的切实数量,切实数量比2230多。(2)1300和2230是与切实数量对比接近的数。(二)通过中学、小学学生人数的不同描述,介绍切实数和近似数。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切实数对比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下面的两幅图)1.看图,让学生读一读.2。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所学校的学生人数会用两个不同的数来表示呢?(老师来解释,明确图中数据哪个是近似数,哪个是切实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大量数据不需要知道它的切实数,只要知道约莫的数即可,这时为了便当交流和记忆,就选择使用近似数.2904和3000都表示某中学的人数。1213和1200都表示某小学的人数.其中2904和1213是某中学和某小学的实际人数,像这样的数叫切实数;而3000和1200是某中学和某小学大约的人数,它们与切实数很接近,像这样的数叫近似(2)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近似数的方法。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有“余““多”等词语。近似数都是整十、整百、整千……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3)近似数的写法。3000是2904的近似数.写作:2904≈3000。1200是1213的近似数。写作:1213≈1200。3.激励学生举出用近似数描述事物的概括实例.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10页练一练第1,2题。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告成之处]通过教材中的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熟悉近似数,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缺乏之处]本节课通过两组数据,让学生熟悉切实数和近似数。老师直接说出结论,缺乏学生的自主探究。[再教设计]再教学时,激励学生尝试说出哪个是切实数,哪个是近似数,再由老师补充明确结论。教材第11页例1、例2及第12页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概括实例,体验自己尝试加减估算、交流以及评价估算方法的过程.2.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解决简朴的加减估算问题,会举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3.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丰富生活阅【教学重点】根据概括处境选择适合的近似数以及估算的书写形式。【教学难点】理解多估、少估的道理与合理性。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打定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老师出示卡片)98749910082988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在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添置一些物品.经常听到,今天我们大约花了多少钱。这就用到了估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估算。(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信息。1.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让学生自己根据题意,估算大约需要多少元,不用计算切实结果。(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1。让学生理解题目,自主探究计算方法。(1)独立探究。(提示学生把价钱看作适合的近似数估算)(2)组内交流。(激励学生写出估算的过程,巡走指导书写方式)(3)汇报表示。(老师板书)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1280+3240≈4500(元)方法二:1280≈13001280+3240≈4600(元)2。总结书写方式。先写出近似数,再写出加法算式,用“≈”表示出估算结果.(纯熟后直接写算式和估算结果)(三)根据概括处境选择适合的近似数.师:用4500元买一部照相机和一部手机够吗?1.让学生写出实际计算的结果4520。2。让学生将实际结果和估算结果比较,得出往大估算对比好。3。总结计算方法。估算买东西需要的钱时,一般都要多估算一点。方法二的估算方法好,都多估算了一点.四、深入探究,根据概括处境选择适合的近似数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2)1。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的数据信息.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1)独立探究。(让学生议论估算收入理应怎样估算,发表不同观法)(2)组内交流。(让学生估算)(3)汇报表示。(老师板书)1366≈14001132≈11001366+1132≈2500(元)答:这两项收入一共大约是2500元。1366≈14001132≈11001366-1132≈300(元)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答:小明家养鸭收入和养鸡收入相差大约300元。3.总结.根据概括处境估计收入往小估计.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1,2题.七、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告成之处]根据概括处境选择适合的近似数,让学生用切实结果和估算结果比较,理解估算多估、少估的道理与合理性。[缺乏之处]解决实际问题选择近似数的斟酌方法和单纯加、减估算取近似数的方法有所不同,复习引入只是单纯的练习,目的不够明确.[再教设计]解决生活中的加减估算问题,是在学会用近似数表示万以内数,并掌管整千、整百、整十的数加减的根基上学习的,所以再教学时要留神学生对已学学识的把握程度,在复习引入时,留神设置数据时,让它既可以估大也可以估小,为学习新课作铺垫。教材第13页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添置电视机问题,体验了解信息、加工信息、制订购物筹划并交流的过程。2。能根据实际处境,制订合理的购物方案,能表达制订方案的过程和结果。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有筹划、合理消费的意识。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学重点】能根据实际处境制订合理的购物筹划。【教学难点】能表达制订方案的过程和结果.【教学打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你们逛过电器商场吗?有的同学确定和爸爸妈妈逛过吧!强强家筹划买一台液晶电视机,我们来帮帮他吧!(适当交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内容)(板书:解决问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查看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1)图中有两种液晶电视机,价格分别是4600元和9800元.(2)强强爸爸的月工资是2080元,妈妈的月工资是1830元(3)强强家每月的生活费大约需要1500元,可能还有其他消2。小组合作,帮强强家制订添置筹划。(1)组内交流(激励学生在小组积极发表观法)。先算强强家每月大约剩余多少钱(提示除了生活费,还有其他费用),再算用每月剩余的钱买4600元的电视机,大约需要几个月。结果算添置9800元的电视机,大约需要几个月.(2)表示汇报。(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汇报)2080+1830-1500=2410(元)假设强强家每月其他费用为410元,那么强强家每月剩余钱数为2410—410=2000(元)。—17—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买4600元的电视机:2000×34600,大约需要3个月.买9800元的电视机:2000×59800,大约需要5个月.3。归纳总结.添置宝贵物品时,应根据家庭或个人每个月的剩余钱数来举行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合作交流,学生结合实际处境按老师引导从三个方面告成制订购物筹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缺乏之处]留神在让学生小组议论时,能高明地赋予扶助和提示。[再教设计]本课是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概括问题,为强强家制订添置电视机的筹划,是对学生综合才能的测验,所以再教学时,应给学生充沛的时间表达制订方案的过程和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整理与复习及第15页练一练第1,2,4题。【教学目标】1。体验系统复习整理本单元学识、稳定教导的全过程.2。进一步掌管本单元所学的学识,形成相关技3.培养回想总结的习惯,获得学习的告成体验。【教学重点】大数的读、写、组成及综合运用学识解决问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题.【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学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生活中的大数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我们读写过电器的标价,数过正方体的个数,排列过名山的高度,描述过花鸟的数量,还估算过买手机和照相机的钱数。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内容呢?(师生互动,让学生说一说回忆最深的内容)二、自主斟酌,稳定复习(一)由数位依次表,总结认数学识。师:要想复习好万以内的数,我们有个重要的助手-—数位依次表.1.让学生动手操作,边说边画数位依次表。(老师巡对照数位依次表,从右往左画,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2。让学生在数位依次表中写数。-(老师读数,学生写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整理与复习第1题)看看你们写的对吗?根据数位依次表,我们可以轻松读数和写数.读写数时,我们理应留神哪些问题?3.让学生总结举例说明。(老师实时校正总结,板书梳理学识点)4。自主交流,学生汇报。提出问题:数位依次表中还能反映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从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数的组成、大小对比等角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度来说)5。总结。(对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校正总结,板书梳理学识点)6.应用。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整理与复习第2题)大家总结的都不错,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大家对学识的运用处境.(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自主交流,学生汇报。(二)近似数和加减估算。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整理与复习第3题)同学们,复习到这里,我们漏掉了哪个学识点呢?(板书梳理学识1。专心读题,了解题中数学信息.2.自主交流,独立完成.问题1:用近似数表示每个月家庭添置汽车的数量。(让学生回想近似数和切实数的学识,再回复问题)问题2:1月和2月大约共添置多少辆汽车?(引导学生回想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估多、估少的选择)问题3:3月比2月大约多添置多少辆汽车?问题4: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15页练一练第1,2,4题。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告成之处]通过画数位依次表引出习题,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更加坚韧地掌管数位、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学识,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制止刻板地直接出题。[缺乏之处]第3题的引入对比直接,没有那么高明自然让学生感兴趣。[再教设计]再教学时,适当设计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景,从而复习近似数和估算,引出第3题.学会购物【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促销的实例,体验了解信息、察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能运用数学学识和促销的优待措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丰富学生日常购物阅历,培养科学消费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对广告内容的理解和问题的议论.【教学难点】根据促销的优待方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商场经常会在过年过节时搞促销活动,你们都知道哪些促销活动呢?(适当交流,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内容)(板书:学会购物)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有奖促1.查看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重点理解促销广告的内容)(板书:有奖促销)师:从上面的促销广告和商品价格中,你想到了哪些问题?2。从促销广告和商品价格想到的问题.(1)组内交流.(说一说怎么买商品就可以得到100元奖金或者更多奖金)(2)表示汇报。买一台电视机,就能得到100元奖金。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可以得到200元奖金。师:一位叔叔想买手机和电话,请大资产参谋。3。激励学生提出建议,分别计算买两种不同电话理应付的钱数。(1)独立斟酌。(计算两种买法理应付的钱数)(2)组内交流。(议论怎么买对比低廉)方案一:860+228=1088(元)1088>-1000,可以得到100元奖金,实际需要1088-100=988(元)。方案二:860+135=995(元)995<1000,不能得到100元奖金,实际需要995元。988995,所以选择方案一对比省钱。4。探究“为什么买贵的还省钱“.激励学生比较两种方案,试着解释为什么买贵的还省钱.(老师板书)(二)商品促销。师:接下来,我们来看另一个促销活动。(PPT课件出示教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材第17页内容)(板书:商品促销)1.查看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师:从上面的促销广告中,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2。从促销广告想到的数学问题。(1)独立斟酌.(2)表示汇报。买5听饮料,可以得到6听.4×5=20(元),20÷6=3(元)……2(元),每听平均3元多钱。买一箱(8听)饮料,可以得到10听。30÷10=3(元),每听平均3元钱。3。利用促销条件,考虑怎么买最省钱。师:假设需要10听饮料,理应怎么买?花多少元钱?假设需要27听饮料,理应怎么买?花多少元钱?(1)独立斟酌。(激励学生独立斟酌并计算)(2)组内交流.(议论为什么省钱)-(3)表示汇报.需要10听饮料,是指买的和赠的一共10听就可以。由于10=8+2,所以整箱添置对比低廉。因此可以买一箱,花30元。买一箱能得到10听饮料,买5听能得到6听,27里面有2个10,1个6和1个1,还需要买1听。30×2=60(元)4×5=20(元)60+20+4=84(元)(老师板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稳定练习完成教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材第17页解决下面的问题第1~3题.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商品促销实例,使学生体验了解信息、分析信息、用数学学识解决实际购物问题的过程。[缺乏之处]在让学生独立斟酌时,未适当赋予引导和提[再教设计]再教学时,在解决问题、交流解答方法的过程中,留神让学生倾听他人观法,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给对方提出解决的建议。第2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例1及第19页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概括事例,体验自主探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2。掌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纯熟地举行口算。3.能积极加入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口算解决问题的告成体验。【教学重点】掌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教学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打定1.直接写得数.4×5=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3×5=2。填一填。70里面有()个十,200里面有()个百。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好多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小常识,譬如:电脑开机的那段时间所释放出来的辐射值是最高的,所以按完开机键,请站起来走开,制止采纳辐射。你们还知道哪些呢?假设想了解更多,可以买本书看看。这不,乐乐书店新到了《保健小常识》,一起去看看吧.(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1情景图)(板书: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一)查看情景图,了解相关信息.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二)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管算法.1.重点解决“第一周卖出去4包,一共卖出去多少本?”。(1)独立探究.(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举行口算)(2)组内交流。(说一说学生的天性化算法)(3)集体汇报。方法一:20+20+20+20=80(本)20×4=80(本)(假设有学生用乘法计算赋予激励)(4)探究20×4的口算方法。激励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老师重点讲解。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方法一:可以把20看作2个十,2个十乘4等于8个十,就是80。方法二:转化为表内乘法计算。先用20前面的2和4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与20的末尾一致个数的0。2。解决“80本《保健小常识》一共卖了多少元钱?”。(1)独立探究。(激励学生用乘法列式口算)(2)组内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3)集体汇报。80×6=480(元)3。解决“假设300本《保健小常识》都卖出去,可以卖多(1)激励学生用乘法列式。300×6(2)让学生说一说300可以看作什么,并口算出结果。(3)指名交流口算方法和结果.(重点说3×6=18,18表示什么)300×6=1800(元)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提5。总结口算方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1,2题.六、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告成之处]本课是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重点是把整十数看作几个十,把整百数看作几个百,用乘法口诀计算。难点是理解算理。问题(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口算,并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在断定学生加法计算的根基上,重点讲解用乘法计算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利用学过的数的组成和乘法口诀,口算出结果.[缺乏之处]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老师未留神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再教设计]再教学时,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的机遇。第2课时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例2及第21页练一练第2题。【教学目标】1.结合概括事例,体验自主探究简朴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2.会正确口算简朴的(积在100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3.在自主尝试口算、交流天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掌管简朴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简朴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的口算。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打定—27—1。口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8×8=9×50=2。把下面的加法算13+13+13+13=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亮亮学校的图书馆又要进新书了,《科普读物》是学生们最热爱的书,我们一去看看吧!(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情景图)(板书: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查看情景图,了解相关信息。1。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理解简朴的(积在100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算理,掌管算法。(二)解决“买3本《科普读物》一共花多少元钱?”。1。独立探究.(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举行口算)2.组内交流。(说一说学生的不同方法)2,3×2=6,是6元。再用3乘10,3×10=30,是30元。结果把两个积加起来,6+30=36,是36元。3×2=6(元)3×10=30(元)6+30=36(元)方法三:可以把12看作1个十和2个一,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各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位,直接写出得数.(假设有学生想出口算方法,激励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四、深入探究简朴的(积在100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法1。根据情景再提出问题。师:买7本《科普读物》一共花多少元钱?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12×7.2。重点探究12×7,个位要进位的口算方法.(1)独立探究。(让学生口算出结果)(2)组内交流。(说说是怎么口算的)(3)汇报表示。3。对比12×3和12×7的口算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议论后,老师总结口算方法。4.总结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原来的一位数相乘,结果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1,2题。七、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告成之处]本课学习简朴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识和目标要求是积在100以内。在教学中,问题(1)在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和充分交流以后,只展现了加法和乘法算式。没有展现方法二,这与预想不同,引导学生想出亮亮的想法,再根据亮亮的想法,图示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缺乏之处]按课本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没有[再教设计]再教学时,可以不按课本的设计,直接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再探究这个算式如何口算.可以用加法口算,可以用数的分解口算,结果总结出最简朴的口算方法第3课时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例1及第23页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概括事例,体验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2.掌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感受数学与自然的联系,培养保护自然和益鸟的情感。【教学重点】掌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打定1。18×4=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热爱大自然,说起大自然,就会想到一片片绿色的森林,森林如此繁茂,要多亏那些自然的使者,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景图)(板书:笔算两位数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乘一位数)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查看情景图,了解相关信息。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二)解决“一只啄木鸟一天能吃掉多少条害虫?”。1。重点分析“啄木鸟一天吃掉的害虫的数量是猫头鹰一天抓的老鼠数量的4倍”。先用点子图表示出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18×4=723.写出口算过程的算式。(学生说,老师写计算过程)8×4=32(条)10×4=40(条)32+40=72(条)(三)讲解用竖式计算。(重点讲解乘的依次和积的书写位置)根据口算的过程,激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查,表示不同的表示方法.交流表示各自的竖式,说一说竖式乘的依次和积的书写位置。(学生说,老师板书)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先乘个位,再乘十位.四、深入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1.根据情景再提出问题。师:一只家燕一天能吃掉多少条害虫?让学生列出乘法算2.重点探究72×8,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1)独立探究。(激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励学生用竖式计算,老师巡走)(2)组内交流.(积的十位上的7和百位上的5是怎么算出来的)(3)汇报表示。(学生说,老师板书)3。总结方法。乘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一致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十位上的数相乘后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数,十位相乘满几十就在百位上直接写几。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1,2题。七、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已经会口算简朴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根基上学习的。教学重点是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我在复习打定中设计两题,一是复习口算方法,二是让学生回想竖式的书写格式,为学习新学识打下根基。[缺乏之处]只让学习积极的同学回复问题,察觉不了实质问题。[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老师巡查察觉问题时,可以安置有问题的同学在黑板上板演,结果大家一起指正,总结出正确方法。一方面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多参与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纠错可以调动学生课堂的活跃性。第4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例2及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概括事例,体验自主尝试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2.掌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3。能积极参与自主尝试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教学重点】掌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打定用竖式计算.(PPT课件出示习题)24×3=37×6=38×4=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你们有多久没有去动物园了?你们对动物园的动物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几种动物的体重吧!(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情景图)(板书: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查看情景图,了解图中信息.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二)解决“一头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重点分析牛的体重和雄狮体重之间的关系。通过画线段图弄领会牛的体重和雄狮体重之间的关系。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激励学生列出算式。(板书:223×3)3.竖式计算。(重点讲解乘的依次和积的书写位置)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激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查。交流表示各自的竖式,说一说竖式乘的依次和积的书写位置.(学生说,老师板书)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一致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哪一位上的数,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四、深入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一)根据情景再提出问题.师:一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二)重点探究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1.分析大象体重和牛体重之间的关系。3.探究“669×5”的竖式计算。(1)独立探究.(激励学生用竖式计算,老师巡走)(2)组内交流.(积的十位上的4和百位上的3是怎么算出来(3)汇报表示.(学生说,老师板书)4。试一试,不计算,你能判断积是几位数吗?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判断,再实际计算。交流计算的结果,说一说与自己判断的结果是否一致。使学生明白:要判断积是几位数,主要看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进位处境.假设一位数乘多位数最高位上的数进位,或加上后一位的进位数满十,积就比多位数多一位。5。总结方法。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七、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告成之处]本课是在学生掌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根基上学习的,重点是掌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实际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拓展,没有难度,放手让学生通过学识的迁移,自己列式计算,交流过程和结果,总结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例2中第一次展现借助画线段图弄领会牛的体重和雄狮体重之间的关系,我做重点讲解,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缺乏之处]缺少易错题分析练习。在巡查中察觉不少同学会忘却加进位数,让学生多练多做。[再教设计]再教学时,问题(2)可以放手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持续学习数学打下坚实根基。第5课时笔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教学内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容】教材第26~27页例3、例4及第27页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概括事例,体验自主探究0乘一个数以及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2。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会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3。能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高兴的体验。【教学重点】掌管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打定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30×3=10×3=50×0=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前面几个口算题大家算得又快又对。结果一题50×0=0还是50×0=50呢?你们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关于0的乘法。(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3情景图)(板书:笔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查看情景图,了解图中信息。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二)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用数和算式表示5个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鱼缸里一条鱼也没有。(1)激励学生写出算式。(2)学生汇报表示。(老师板书)0+0+0+0+0=0(条)0×5=0(条)或5×0=0(条)2。让学生再来做几道题目,说一说是怎么想的。3.让学生回复50×0=0还是50×0=50,给出合理的解释.4。归纳总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四、深入探究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4情景(一)查看情景图,了解图中信息。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二)解决“三个城市共有火炬手多少名?”。1.激励学生列出算式。(208×3)2.探究“208×3“的笔算。(重点讲解积的十位上不能写(1)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激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查。(2)交流表示各自的竖式,让学生解释计算的结果。(学生板演)3。让学生查看竖式中的积624,引导学生说一说6和24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是怎么算出来的。使学生察觉规律:积中6是3与2的乘积,24是3与8的乘积.4。让学生用察觉的规律完成教材第27页“试一试“的题目。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1,2题。七、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掌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等学识的根基上学习的.教学重点是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我在复习打定中设计了一个疑问“50×0=0还是50×0=50”引出新课,提高学生探索新学识的兴趣.然后引出例题,引导学生用数和算式表示5个鱼缸里一条鱼也没有,仅仅一个例题不能有力说明问题,再练几题之后,接着解决课前的疑问,结果得出结论。让学生逐步推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并加深理解。[缺乏之处]鼓舞学生的词语过少,对学生的激励不够。[再教设计]再教学时,在复习中安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为探究笔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打好根基。第6课时笔算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教学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材第28页例5及第29页练一练第2题.标】1.结合概括事例,体验自主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3.积极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重点】掌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打定用你热爱的方法计算。(PPT课件出示习题)124×8=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你们都掌管了吧?-这节课,就用你们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5情景图)(板书:笔算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查看情景图,了解相关信息.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二)解决“乳品厂3天批发出牛奶多少箱?“。1。激励学生列出算式.列式为260×3。2.探究“260×3“的计算方法。(1)独立探索。(让学生列竖式计算)(2)组内交流。(交流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学生的不同计算方法)方法一:口算。先把260分成200和60,再分别与3相乘,结果把乘得的积加起来。200×3=600(箱)60×3=180(箱)600+180=780(箱)260×3=780(箱)方法二: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列式计算,让一位数3与260个位上的0对齐,用3分别乘260每一位上260×3=780(箱)方法三:让一位数3与260十位上的6对齐。把260看成26个十,26个十乘3,得78个十,即780,记得写末尾的0.260×3=780(箱)师:你更热爱哪种方法?重点讲解方法三的简便算法。让学生理解并采纳简便方法.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2题。六、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掌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根基上学习的。重点是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通过例题,让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学识来计算“260×3”,让学生自主计算,交流多样化算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让学生通过两个竖式的比较,掌管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简便写法。[缺乏之处]本课例题内容对比少,可以多安置练习内容。[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计算,多一些机遇与他人交流算法。教材第30页例1、例2及第31页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概括情景,体验自主选择适当的单位举行简朴乘法估算的过程。2.能选择适合的单位解决生活中简朴的乘法估算问题,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3.在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难点】能根据概括情景选择适合的单位举行估算。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打定直接写得数。(PPT课件出示习题)598+103≈602—299≈359+409≈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你们估算和口算的学识掌管得不错。生活中,我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们经常购物,少不了请估算或者口算来协助.下面我们就请它们来帮协助吧!(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例1情景图)(板书:估算)1。查看情景图,了解信息。让学生说一说了解到哪些添置门票的信息。2。理解“添置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列出算式。(学生说一说所求问题的意思,并列出算式)求添置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就是不用算出切实结果,用估算的方法。3.探究“293×5”的估算方法。(1)独立探究。(让学生试着估算)(2)组内交流。(说一说估算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说把293看作300是怎么想的。把293看作290估算怎么样,使学生了解,估算的结果不够买门票)(3)集体汇报.(学生说,老师板书,让学生留神书写格式,1500不是293×5的切实值,所以不能用“=”连接,应用“≈”)293≈300293×5≈1500(元)答:添置门票大约需要1500元钱。4.探究估算值。估算值和切实值之间存在着确定的误差,在解决问题时,要生动应用。估算大约需要花多少钱,都估大一些。以免实际需要的钱数比估算的钱数多,带的钱就不够了。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例2情景图)1。根据情景,了解信息和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2。解决“4个大棚的西红柿一共大约能卖多少元?”。列式为:1052×43。探究“1052×4”的估算方法。(2)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把1052看作多少举行估算,你是怎么想的)(3)汇报表示.(学生说,老师板书)估算时,把每个数看得越②1052×4≈1050×4=4200(元)③1052×4≈1100×4=4400(元)4。议论“估算收入的钱数,多估一些,还是少估一些好?“。估算收入时少估一些好.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2题.六、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告成之处]通过例1求添置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让学生知道要用估算的方法,再利用已经学过的估算学识和口算方法,选择适合的估算方法,结果估算出结果,根据学生生活中的添置阅历,知道估算花多少钱要多估算一些对比好。让学生体验自主选择适当的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单位举行简朴乘法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缺乏之处]本课是在学生掌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加减估算的根基上学习的。留神新旧学识的前后联系。[再教设计]再教学时,留神看学生能否领会地说明自己估算和判断的思想和过程。第8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及第33页练一练第1题。【教学目标】1.结合做花篮的实例,体验察觉信息、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生活中简朴问题的过程。2.能综合应用所学学识解决做花篮中的实际问题。3.积极参与做花篮的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用已有的学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教学打定】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情景图)同学们,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亮亮和几个伙伴要去拜访敬老院的生病的李奶奶。他们打定送给李奶奶一个花篮。我们来帮帮他们吧!请你帮他们制订一个做花篮的方案。(板书:解决问题)二、自主探究,制订方案(一)查看情景图,了解信息。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1.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察觉了哪些数学信息,了解到什么问2.理解题意。让学生理解,由于花的种类和价格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方案,所花的钱数也会不同。因此花钱最少,花篮里花的种类和数量最多是最正确方案。(二)制订做花篮方案。1。独立探究.(激励学生大胆设计方案并计算)2。班级交流。(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计算的结果)3。集体汇报。(学生说,老师整理)方案一:每种花都选,价格低廉的枝数多,价格贵的枝数少。种类粉百合白掌郁金香非洲菊玫瑰花剑兰价格(元/枝)679768数量(枝)611151总价(元)36+7+9+7+30+8=97(元)方案二:价格贵的两种花不选。种类粉百合白掌郁金香非洲菊玫瑰花剑兰价格(元/24+21+28+24=97(元)非洲菊玫瑰花剑兰价格(元/679768数量(枝)733484总价(元)42212728483242+21+27+28+48+32=198(元)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验运用已有学识和阅历解决简朴实际问题的过程,给每个同学表示自己设计方案的思路和过程的机遇,使学生获得告成的体验和学习数学的自信仰。[缺乏之处]本课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方案都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要赋予适当的激励和断定。[再教设计]再教学时,可以提前安置学生到花店作小调查,了解当地花店花的种类和价格以及做花篮的常识。可以比较评出最正确方案。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整理与复习及第35页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1.体验对本单元学识系统复习、整理和稳定提高的过程。2。掌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提高计算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速度和正确率.3.能用适合的方法解决简朴的问题,巩固学好数学的自信仰。【教学重点】稳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乘法估算的实际运用。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引入复习师:同学们,其次单元的学识我们全部学完了。下面老师就来测验一下大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整理与复习第1题)(板书:整理与复习)二、自主学习,稳定复习(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第1题:师:选择适合的方法计算。1.让学生按口算和笔算分类。(1)口算:32×3700×4-(2)笔算:306×896×3460×4217×62.让学生口算出第一组算式,并说说是怎么算的。3.师生一起回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方法.(老师简要板书)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原来的一位数相乘,结果把两次乘得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其次组算式。(老师巡走,指导)5。通过竖式计算,师生共同回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就对着那一位下面写积。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留神在与中间的O相乘时,假设没有进位的数,就在积的十位上写0占位,假设有进位的数,就务必加进位的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留神先用一位数乘另一个乘数0前面的数字,结果看乘数后面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第2题: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下一题。-(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整理与复习第2题)1.让学生口算出结果。(边答老师边用PPT课件出示口算结果)2.提出问题:一个数乘5和一个数乘2的积有什么规律?3.激励学生察觉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规律。4.师生共同总结。一个数乘5,积的个位上是5或0。一个数乘2,积的个位上是0、2、4、6、8.(二)估算。第3题: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下一题。(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整理与复习第3题)1.重点解决第3题“学校要买5台这样的饮水机,1000元够吗?”.让学生查看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2。探究解决方法。(1)独立探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2)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3)集体汇报。(学生板书)9901000答:1000元够.方法二:估算:198×5≈1000(元)答:1000元够。第4题: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下一题。(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整理与复习第4题)解决第4题“李大爷养了405只鸽子,大约能卖多少元钱?”.1.让学生查看图,理解题意。(重点理解问题中的“大约“,确定用估算)2.让学生自己解答。3。同桌交流,说说过程和结果。4.让学生板书到黑板。第5题: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下一题。(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整理与复习第5题)解决第5题“估计图中大约有多少只企鹅”。1.让学生查看图,了解图中数学信息。2.先让学生数一数一组大约有多少只,再估算。3.总结回想估算的学识.(学生说,老师简要板书)先把两、三位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结果,结果用“≈“连接。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1,2题。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复习题目,通过做题,回想并总结本单元所学学识,达成对本单元学识举行系统整理和复习的目的。[缺乏之处]在做习题时,缺乏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要多留神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表示自己算法的机遇,扶助他们掌管计算方法.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材第36页例1及第37页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概括事例,体验感受、熟悉平移现象的过程。2.能找出世活中的平移现象,能鉴别简朴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在感受平移现象、探索简朴图形平移的过程中,进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感受平移现象,鉴别出简朴图形平移后的图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移的特征.【教学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大家都热爱玩游乐园中的各种嬉戏,你们玩过滑沙吗?(让玩过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体验和体会)(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情景图)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感知平移现象。1。查看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让学生说一说缆车的运动特点是什么,或者说缆车是怎么运动缆车从山脚运动到山顶,再从山顶运动到山脚。3.让学生说一说滑沙运动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说滑沙的路线是怎么样的。孩子们坐着滑沙板从上往下滑动。4.让学生比较缆车和滑沙的运动有什么一致点.它们的运动都是在一条水平线上运动.5。老师总结:像滑沙板从上向下,缆车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沿着直线的运动,都是平移现象。6.让学生试着用手势做平移的动作.(二)初步体会平移的特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说一说)1。让学生判断每幅图是不是平移现象。2。班级交流是怎么平移的.(使学生了解物体的平移是沿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着一个方向移动)3.表示汇报.推拉窗扇是窗扇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电梯门的开关是电梯门沿着水平方向左右运动;电梯向上、向下是电梯沿着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三)察觉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师: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1.独立斟酌。(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2。组内交流。(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见到的平移现象)3。表示汇报。(老师实时指导,使学生正确把握平移的特点)徐徐升起的国旗小挚友玩滑梯汽车在笔直的马路上行驶4.总结归纳。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就是平移。平移时物体的大小、外形没有发生变更,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师生一起总结,老师板书)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1,2题。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告成之处]本课通过实例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地查看、交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平移的特征。[缺乏之处]缺乏动手操作,应让学生通过推拉物体,感受平移现象,体会平移的特点.[再教设计]再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从书包中拿书等动作,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体验平移的过程,感受平移现象。第2课时旋转现象【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2及第39页练一练第2题。【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体验感受、熟悉旋转现象的过程。2.能鉴別并从现实生活中找出旋转现象.3。对现实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奇怪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巩固学好数学的【教学重点】感知旋转现象,体会旋转的特征,找出旋转现【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旋转现象的特征.【教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过游乐场吧?你们都玩过里面的什么工程?最热爱哪种工程?(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情景图)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初步感知旋转现象.1。查看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游乐工程。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旋转木马是怎么运动的。旋转木马在运动时,始终围围着中间的柱子在转动。3.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摩天轮是怎么运动的。摩天轮在运动时,始终围围着一个中心在转动.4。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风车是怎么运动的。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风车围围着中心的小棍在转动。5.让学生比较说一说旋转木马、摩天轮、风车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围着一个中心在转动。6。老师讲解:像旋转木马、摩天轮、风车围着一个固定的(二)体会物体旋转的特征。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说一说)1。让学生判断每幅图是什么事情,它们的运动是不是旋转现象.2。班级交流它们是围着哪儿转动的。(使学生了解物体旋转是围绕一个中心或一根中心轴转动的)3.表示汇报。转椅、水龙头的开关、杂技演员转的碟子、风力发电的风车、直升机的螺旋桨都在围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转动。(三)察觉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师: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旋转现象?1。独立斟酌。(列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2.组内交流。(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见到的旋转现象)3。表示汇报。(老师实时指导,使学生正确把握旋转的特点)汽车方向盘的转动陀螺的转动开关教室门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39页练一练第1,2题。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告成之处]本课通过教学实例和学生体验,给学生充分的查看、交流机遇,指导学生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旋转现象。[缺乏之处]缺乏学生动手操作,没有让学生通过操作物体[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设置风车制作内容,让学生玩一玩,在查看风车转动的现象,体会旋转特点的同时,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巩固学好数学的自信仰。第3课时对称现象教材第40页例3及第41页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体验感受轴对称图形,查看、操作等熟悉轴对称图形的过程。2.了解对称的含义,能找出世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熟悉轴对称图形。3。在查看、想象轴对称图形外形的过程中,进展空间观【教学重点】熟悉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对称轴的位置。【教学难点】看图想象是否对称,并画出对称轴。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只要你用数学的眼光查看生活,就能察觉数学和生活密不成分.生活中的好多美,都是利用数学学识创造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查看一组图片。(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3图片)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初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步熟悉对称.1。查看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形是什么.2.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外形有什么特点,重点让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假设有困难,老师适当提示,如枫叶的左右两边一样吗?蜻蜓的上下两片面的外形怎么样?)3.老师启发:这些图片的外形两边完全一样,你能指出是从哪里分开的吗?(让学生指一指,然后在书上画一画)4。老师讲解:像这样两边完全一样的图片,我们就说它们的外形是对称的.(板书:对称现象)(二)进一步感知对称现象。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对称的现象?1。独立斟酌。(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2.组内交流。(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见到的对称现3.表示汇报。(老师实时指导,使学生正确把握对称的特点)过年贴的窗花、眼镜、风筝、蒸锅等都是两边完全一样的,都是对称现象。(三)共同归纳“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师:我们现在动手来做一做。剪下附页中的图形分别沿虚线对折。1。让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剪下附页的图形,沿虚线对折。(使学生体验到这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2。班级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交流,查看对折的图形,结合自己的操作过程说说察觉了什么。(在体验的过程中,共同总结出概念)假设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老师板书)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1,2题.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告成之处]本课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查看、交流、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头脑中建立轴对称图形的表象,进展空间观念。[缺乏之处]缺乏让学生画对称轴的操作,没有通过画对[再教设计]再教学时,在归纳出对称轴的定义后,适当安置实际操作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图形完全重合的特点。第4课时好玩的剪纸【教学内容】教材第42~43页例1、例2及第43页做一做第1~3题。【教学目标】1。体验赏识、折纸、剪纸活动的全过程。2.能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剪出一些简朴的剪纸。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3。在剪纸的活动中,赏识对称图形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感受对称的特点和图形的美。【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进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点缀生活或合作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剪纸分为好多派系,我们河北最著名的是蔚县剪纸,河北蔚县剪纸源于明代,其制作工艺在中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探寻更多关于剪纸的学识。下面我们就来赏识一组剪纸作品。(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剪纸作品)(板书:好玩的剪纸)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赏识美丽的剪纸。查看剪纸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剪纸为什么美丽,有什么特(二)学习折纸的方法.1。对折法。(2)组内交流评价折纸作品.2.连续对折法.(1)师边说,边指导学生一起折纸。(2)组内交流评价折纸作品。三、学习剪纸的方法师:把一张纸对折,在折痕的一侧画出图形,用剪刀沿线剪下了,然后开展,就得到一张轴对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称图形的剪纸。(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剪纸的方法(1)老师示范.(边讲边让学生查看)(2)再让学生剪.(激励学生剪出自己热爱的图案)(3)表示学生的剪纸作品。(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剪的)(4)总结剪纸步骤:折纸、画图案、剪裁、开展。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剪纸的方法(2))(1)让学生按题中的要求,自己折纸、剪纸.(2)表示学生作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稳定练习完成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1~3题。六、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激发学生对剪纸的敬仰,师生共同学习折纸、剪纸,让学生在赏识和操作中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赏识和创造美。[缺乏之处]缺乏轴对称图形的复习,本课的实践活动是在轴对称图形学识的根基上举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