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句子翻译(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句子翻译(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句子翻译(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句子翻译(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句子翻译(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错大专题文言句3翻件(斛析版)

【考点穿透】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综合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各地区中考试卷来看,

其考查特点有:

1.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其中,以主观题为主。主

观题又分两种考查形式,一是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出几个句子要求翻译,二是另给一则文

言短文要求翻译。其中,以前者为主。

2.在考查内容上,既涉及重要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等,

还涉及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想准确翻译文言语句,考生必须做到:(1)以理解文言

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及偏义复词有充分的理解,

对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固定句式、固定短语等都有准确把握。(2)首先,

要严格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其次,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翻译时应

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再次,要遵照原文的风格,切忌断章取义。

预计2020年中考仍然会重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而考生要给予足够的重

视,在翻译的过程中,遵循“——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切勿漏译、错译。

【典例在线】

11-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

(2)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选举有才能的人(为大家服务),讲究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

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重点词:与,同“举”,推举,选举:信,诚信;修,培养。

12-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一钱太守》,完成下面小题。

一钱太守

刘宠任会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朝廷征为将作大匠(I),山阴县有五六叟,

自若耶②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曰:“山谷鄙人,未尝识朝政。他守时,吏索求民间,

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④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值圣明,故相扶而

送。”宠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父老辛苦!"叟奉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受之。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释:①将作大匠: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员,②若耶:山名,③赍(ji):携带,④明府:对

太守的尊称。

1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我的政绩怎么能比得上你们所说的呢?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要点: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尤其注意一些关键词的特殊用法,如古今

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结合上下文,语句通顺,语意、语气不变;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

吾:我。政:政绩。及:比得上。

【点睛】参考译文:

刘宠担任会稽的太守,他废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非常太

平。朝廷征召他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个老人,从若邪山谷之间走了出来,每人带着一

百枚铜钱要送给刘宠,说:“我们是山谷里见识少的人,没有见过太守。别的太守在任时,

官吏向百姓勒索,到了晚上也不停止,有时狗叫了整夜,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

狗在夜里不叫了,百姓看不到官吏。我们年纪大了遇到清廉爱民的太守,因此互相搀扶的来

送行。”刘宠说:“我的政绩怎么能比得上你们所说的那样好呢?你们辛苦了啊!”老人捧

着钱,刘宠推辞不掉,就从每个老人那拿了一枚铜钱收下了。

13-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文言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出师表

诸葛亮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答案】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亲,亲近;远,疏远;此,这;所以,……的原因。

14-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14分)

王舆,合泄人。舆初为小校,从周本攻危全讽久临战,本视贼水栅②,部分诸将,指旁

山头一小营,谓舆曰;“尔往为我取彼。"舆唯唯®,而色不欲行。本日:“尔惮往耶?”

舆曰:“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栅破之,舍而趋彼何为?”本大喜曰:“尔亦知此为必

争之地耶?吾本自行,今为尔功,劳而遣之。”舆乘轻舟,袭破其前锋,遂排栅入,诸军继

址,贼大溃。

与监军甄廷坚不相得,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烈祖④遣使械⑤廷坚•舆刺知之,密告廷坚,

因为谋曰:“今独可即日乘轻舟,归阙待罪,毋与中使®遇。"廷坚恐惧,不暇为他谋,即

从其计。至金陵,遇赦得免。

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矢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犹立死。舆扶归营,

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月贵亦无瘢痍色攻颍州,倚营门,仗剑驱士卒登城。城上机石发,中

营门及铠之半,皆糜碎,而舆不伤,莫不异之。

(选自陆游《南唐书》,南京出版社,有删节)

【注】①周本、危全讽;均为人名。②栅:设置水寨时插在水中的木桩。③唯唯;应答声。

④烈祖:指南唐皇帝李昇(biαn)»⑤械:特指枷锁、镣铐一类的刑具。此处作动词。⑥中

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瘢痍(banyl):创伤后留下的瘢痕。

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文雅觉得不大好懂,请你翻译。

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

【答案】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重要词语:

从军:跟随军队;中:射中;为……所:表被动。

【点睛】参考译文:

王舆是合泗人。王舆起初担任小军官,跟从周本攻打危全讽。临近战斗,周本查看敌军

的水栅,部署安排各位将领,指着旁边山头的一座小营地,对王舆说:“你前去替我攻下那

里。”王舆唯唯应答,但从脸色上看不想前去。周本说:“你害怕前去吗?”王舆说:“您

一定不认为我不勇武,请允许我前去攻破这个水栅,舍弃这样做却去攻打山头为了什么呢?”

周本大喜说:“你也知道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吗?我本来是自己前去攻打,现在就把它作为

你的功劳,劳烦派遣你前去。”王舆乘着轻便船只,突袭攻破敌军的前锋部队,于是排除水

栅进入敌营,各路人马相继进军,敌军大败溃逃。

王舆和监军甄廷坚关系不和,恰逢甄廷坚被诬告有反叛之心,南唐烈祖李鼻派使者用枷

锁把甄廷坚抓回去.王舆探询知道了这件事,秘密告诉了甄廷坚,趁机为他谋划说:“你如

今只有在今天乘坐轻便船只,回到朝廷等待治罪,不要和使者碰上。”甄廷坚感到害怕,没

有闲暇制定其它谋略,就听从J'他的计策。到了金陵,遇到赦免得以免罪。

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箭从左边耳朵射出,

又射中旁边一个人,尚且立刻死去。王舆被搀扶着回到营地,躺了一百多天,又起来,耳朵

到老了也不聋,也没有留下瘢痕。进攻颖州,王舆倚着营门,拿着剑驱使士兵登城。城上发

射石块,射中营门以及一半的铠甲,都碎烂了,而王舆没有受伤,没有人不对此感到惊异。

15-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面小题。

9.翻译下面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答案】(他们)说自己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

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

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再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

序调整。

句中:云:说。先世:祖先。率:率领。妻子:妻子和儿女。邑人:同乡(县)的人。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复:再,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巴全队溃

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

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湖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儿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

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泥古者愚,何愚乃至

是欤?何文勤公尝教啊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④旧谱

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选自纪啊《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释】①角:较量。②干:这里是游说的意思。③源田间水道。④费:通“废”,废弃。

19.翻译下面句子。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答案】拘泥于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意到这种地步呢?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

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

要注意“泥(拘泥)、愚(愚蠢)、何(为什么)、至(到)、是(这)”的意思,必须翻

译出来。

【点睛】参考译文:

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

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

多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

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画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

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都被淹死了。因此他郁

郁寡欢,很不自在,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难道会欺骗我吗!”

像这样一天就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拘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

到这种地步啊!何文勤先生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书会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没有一卷书,

也会妨害做事。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而不偏执于旧的棋谱;国医不会拘泥于古代的药方,

却不背离古代的药方。”

16-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公多谈吏事

张芸叟①初游京师,求谒先达之门,每听欧阳文忠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文史

为多,唯欧阳公多谈更事。既久之,不免有请“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

者久今先生多教人更事,所未谕也。”公曰:“不然。吾子⑧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

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久吾昔贬官夷陵,彼非入境也。方壮年,未厌学,欲求

《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

巴不可胜数。且夷陵荒远偏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矣。当时仰天誓心曰,'自尔遇事,

不敢忽也。‘迨@令三十余年,出入中外巴忝尘三事®,以此自将久今日以人望我,必为翰

墨致身:以我自观,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是时,老苏父子间亦在焉,尝闻此语。其后

子瞻亦以吏能自任⑪,或问之,则答曰:“我于欧阳公处学来。

(选自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有改动)

[注释]①张芸叟官至吏部侍郎,是欧阳修的晚辈。②“莫不”句没有不把道德文章作为最想

听的。③吾子:对别人的一“种尊称。④及物:造福社会。⑤枉直乖错:冤屈错误⑥迨(d

ɑi)至,至上⑦出入中外:指在朝廷和地方担任官职。⑧忝(tiðn)尘三事:很惭愧位列三

公。⑨以此自将:拿这句誓言自勉。⑩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亮,通“谅”,确实。报,回

应,应合。⑪(壬:担任,胜任。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

【答案】(那时我)正年轻,不满足于学习,想找来《史记》《汉书》阅读,但公家私人都

没有。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本题中注意句中重点词语“方(正当)、未(没有)、欲(想)”要正确理解。

【点睛】参考译文:

张芸叟当初到京城游学,求见拜见先达们,每次听欧阳修、司马温公、王荆公的评论,

关于文史最多,只有欧阳修讲「许多为官的事情。久而久之,难免有请教“求学的人拜见先

生,没有不想听听修身和作文之道的。现在先生指教了许多为官的事情,不明白是什么原因J

欧阳修说:“不能这样看。你们都是当今贤才,以后做官处理政事,就懂得我的话了。大致

说来,文献经典仅限于提高自身的修养,处理政事则关系到百姓利益。我过去被贬到夷陵做

官,那里不是一般人所能生活的地方。我正当壮年,不满足于学习,想找《史记》《汉书》

来看看,但公府和私人都没有。没有什么可以消磨时光的,就从架阁上把过去的案卷拿下来,

一次又一次地观看。我发现那上面颠倒是非的事情,多得数不完,有的把无说成有,有的把

曲说成直,违反国法,顺从私情,丧失人伦,戕害公义,真是什么坏事都有。荒远偏小的夷

陵尚且如此,整个天下的弊端就可想而知了。当时仰望苍天发誓,'从此为官处事,不敢有

丝毫疏忽’。至今三十多年,不论在京城还是在外地,担任了重要官位,始终拿这句誓言律

己。现在在别人看来,认为我一定是通过诗文提高自己的。在我自己看来,其实是实践当年

的一句誓言。"当时,老苏父子三人当中,也有人在场,曾听说过这些话。那以后,苏轼也

以做一个称职的官吏自勉,有人问他,他就回答说:“这是我从欧阳修那学来的。”

17-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

穴。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

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选自纪的《阅微草堂笔记》)

【乙】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

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水遂横流为害。

【答案】

(1)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那石兽。

(2)涧水于是四处流溢造成祸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

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

完整。重点词有:

(1)如:按照;果:果然;数:几;

(2)遂:于是、就;横流:指四处流溢;为:造成;害:祸患。

【点睛】【甲】参考译文: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

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

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

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

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了(寻找石兽的位

置);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颠倒了吗?”。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

游)的几里外寻到那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

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乙】参考译文:

陕西因洪水冲下巨石,堵塞到山涧中,涧水于是四处流溢造成祸患。巨石有像房子那么

大的,靠人力不能移开,州县都为此忧虑。雷简夫为县令,于是让人各在巨石下挖一坑穴,

估计坑穴已像巨石那样大,就拉动巨石填入坑穴而窖起来,水患遂平息。

18-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文阅读

“旷达豪放苏东坡”专题学习活动,老师选择了苏轼的三篇作品进行专题阅读,请完成下面

小题。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当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丙】

臣自颖移扬,过濠、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

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

年举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

城邑,多有流民……

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

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

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节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

(2)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

【答案】

(1)庭院的地面好像积满了水,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存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

树的影子。

(2)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穿用度,还可以活下去。

【解析】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宜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空明,清澈透明。藻,藻类植物。存,符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交错纵横。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

来是‘。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2)重点字词:虽,虽然。乏,缺少。犹,还。

【点睛】参考译文: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

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

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

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

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丙)我从颍州到扬州,经过濠、寿、楚、泗等地方,所到之处遍地都是麻和麦子(丰

收景象)。我常常摒退身边的人,亲自进入村庄。(我)询问父老乡亲,(他们)脸上都有

忧虑的神色,说:“丰收的年头还不如灾荒的年头。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

穿用度,还可以活下去。如果是丰收的年头,(官府)催缴积累的欠债,一群官府小吏上门,

枷棒打在身上,一家人求死不能。”说完流下眼泪,我也忍不住落泪。(我)又到别的地方,

看到很多流亡的百姓……

我听过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猛。"过去我常常不信这话,根据现在(情形)

看,大概比这更严重。水灾旱灾伤害百姓,比老虎凶猛百倍;然而百姓害怕催缴欠债,竟然

比畏惧水灾旱灾更厉害。我私下揣测,每州催缴欠债的士卒,不少于五百人。拿整个天下的

情况来说,这就是有二十多万的虎狼散落在民间,百姓怎么能够安心生活呢?朝廷的仁政怎

么能够实现呢?

19-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胡澹庵©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张

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

者十四年。泊⑥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①之述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

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⑤所推。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功深力到,无早

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

朱文公⑥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注]①胡澹庵:人名。后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③泊(ji):

及。④趺(fu):同“附”,足背。这里指脚。⑤少陵:即杜甫。⑥老苏:指苏洵。⑦欧公:

指欧阳修。⑧朱文公:即朱熹。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2)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

【答案】

(1)张无垢被贬谪到横浦,寄宿在城西的宝界寺。

(2)苏河三十岁才开始读书,被欧阳修赞许。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

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谪:被贬谪。横浦:地名,寓:寄宿。

(2)重点词语:始:才。为……所:被。许:赞许•

【点睛】

参考译文

胡澹庵拜见杨龟山,龟山举起两肘给胡澹庵看,说道:“我的两肘三十年不离桌案,然

后才在学业上有所精进。”张无垢被贬谪到横浦,寄宿在城西的宝界寺。在他的寝室里有一

扇小窗,每天天刚亮,他就拿着书站在窗下,就着亮光学习,像这样做坚持了十四年。等到

他回京城就职后,窗下的石板上,双脚鞋印的痕迹隐约可见,到现在还留存着。前辈们做学

问,就勤恳刻苦到这样的程度。然而,龟山勤学是年少时的事,而无垢是年长之后,更加艰

难罢了。

高适五十岁时才开始作诗,被杜甫推崇。苏洵三十岁才开始读书,被欧阳修赞许。功夫

到了就会有提高,至于力到,则因人而异了,没有学习早晚的区别。有才学的人也是这样,

苏东坡说:“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熹常常借用这句话

作为谈论的话题,鼓励贫穷的学习起步晚的读书人。

[10-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

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动心忍性”在此处应为“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据此排除

AB;“曾益”是一个词,“曾”通“增”,增加。据此排除C。故选D。

[11-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

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

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

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裱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

步,天下缩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乙】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

①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②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

景公援戟将斫③之。颜烛趋进,抚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④杀关龙逢汽纣⑥杀

比干巴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叁⑧此二人者,不亦

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

(节选自《说苑•正谏》)

【注】①颜烛趋:春秋时齐国人。②傥:倘若、或者。③斫(zhuð):砍。④桀:夏朝末代

君王夏桀,相传是个暴君。⑤关龙逢(pɑng):夏桀之臣,因谏止夏桀通夜狂饮而被杀。⑥

纣: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相传是个暴君。⑦比干:商代贵族,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

死。⑧叁:这里指排在第三位。⑨内:同“纳”,接纳。不内,意思是不让他回国。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

【答案】

(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2)我的才能,也比不上(不如、不像)这两个臣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

(1)虽:即使;易:动词,交换;岂,难道的意思;直:同'‘只”只是,仅仅。

(2)臣之材:我的才能;亦非:也不是(比不了)。

【点睛】参考译文:

乙:齐景公在海上游玩得很高兴,过了六个月还不回到朝廷,并且命令身边的人说:“有敢

于先说回去的人格杀勿论。”严斶小跑前去说:“君王在海上冶游很高兴,却不为因治理国

而快乐,于是六个月了不回去。这时,如果有另外的人做了国君,君王你那里还能够在海上

玩得高兴!”齐景公拿起戟就要刺他,颜斶再跑向前,抚弄着自己的衣服等待他说:“君王

为什么不刺呢?过去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君王你的才干比不上这两个人,我的才能

也比不上被杀掉的两个人,君王为什么不刺呢?让我和这两个人并列在一起,不是很值得吗?

“齐景公被说高兴了,于是就回到齐国。在途中听说国人正在谋划不让他回国。

[12-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A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I)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答案】

(1)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2)(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

【解析】

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见,看见;下,向下;尤,格外,特别;

清冽,清凉。

(2)句重点词语:伯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忽然。

[13-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

【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吾)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①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

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磐尘尾诸什

物,亦杂置左右。

甫②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④,

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

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窥见者,悉骇愕,

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呵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

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日:“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

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

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

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巴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⑥睡地上矣。

(郑日奎《醉书斋记》,有删改)

【注】①泊如:淡泊无欲望。②甫:才,刚。③科头:不戴帽子,光着头.④帙(Zhi):

原意是包书的套子,因谓一套书为一帙。⑤漏:古代计时器,此指时间。午:午夜,半夜。

⑥烂漫:坦率自然貌。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2)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

【答案】

(1)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

(2)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注意以下字词的含义即可:

(1)谒:拜访;贽:礼物;辞:文辞;

(2)或:有时;箸:筷子;

【点睛】译文:

【乙】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

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竿。一张竹床,用来坐;一张木榻,用来躺卧。

还摆放了书架和书筒各四个,古今的书籍都存放在里边。琴、磬和廛尾等各种什物,也都交

错摆放在旁边。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

将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

就提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

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

称痛快,有时候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家人看见

这些情景都感到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

才散开离去。

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

骂,后来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

子有时通过过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

我答应了。妻子出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

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

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

不偷着笑的。晚上坐着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

起身一看,他们都散乱地睡在地上了。

[14-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B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答案】

(1)出自淤泥却不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娇艳。

(2)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重点词有:

(1)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艳丽。

(2)之:的;鲜:少;闻:听说.

[20-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17分)

蔬食

(清)李渔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

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是犹作羲皇

②之民,鼓唐虞之腹,与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谓佛法如

是是则谬矣。吾辑《饮馔》一卷,后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俭,一以复古;至重宰割而惜生

命,又其念兹在兹,而不忍或忘者矣。

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

者,只在一字之鲜。此种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园圃者,得以有之。不论城市山林,凡宅旁

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时有其乐。

(选自《闲情偶寄》,有制改)

[注]①脍:细切的肉。②羲皇:指伏羲。后文中的“唐虞”指唐尧与虞舜,都是上古时候的

贤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论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时有其乐。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答案】

(1)不管是城市还是山林,只要住所旁边有菜圃的人家都可以种,随时摘随时吃,也可以

时时享受这种乐趣。

(2)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

【解析】

考查文怎句子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

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

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语:圃:园子。旋:随时。亦:也。乐:乐趣。

(2)重点词语:汝: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毕:尽、全。指:直。豫:豫州,

古地名,今河南黄河以南一带。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点睛】参考译文:

声音的基本理念,是弹弦不如吹奏,吹奏不比歌唱,这是因为它一步步更加合乎天地万

物自在生长的道理。吾认为饮食的基本原则,是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也是因为它一步步更

加合乎天地万物自在生长的道理。以草为衣,以木为食,上古的风俗。人能疏远肥腻的食物,

只吃蔬菜而感到甘甜,不使腹中的蔬菜受肉腥践踏。这就如同做了伏羲氏时代的百姓,像唐

尧、虞舜时代那样吃饱肚子,这与崇尚占玩是同样的趣味。这被世人觉得奇怪,放弃美名而

不要,却认为这种说法是异端邪说,认为像佛法一样,这是很错误的啊。我编辑了《饮馔》

一卷,认为肉食在其次,而蔬菜为首选,一是为了崇尚节俭,一是为了恢复古风;至于看重

宰割(牲畜)而珍惜生命,又因为想着这一点,而不忍心或忘掉了啊。

要讲到蔬菜的美味,就是清淡、干净、芳香、松脆这几样。人们不知蔬菜的美味是在肉

食之上,可以用鲜这个字来形容。这种享受,只有山里的和尚、野外的人家和那些亲自种植

的人才能够得到。不管是城市还是山林,只要住所旁边有菜圃的人家都可以种,随时摘随时

吃,也可以享受这种乐趣。

【名师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

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

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

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

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

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

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

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3.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换”“调”“留”“增”“补”“删”五字诀。五字诀是译文

语言组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换”.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译文中替

换为现代汉语。

(2)“调”对文言语句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主要是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

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现象,译文依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对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

(3)“留”。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专名术语,如人名、地名、

民族名、官号、谥号、年号、特殊称谓、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

(4)“增”.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

后面的量词,甚至还有省略一个分句的现象,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

语言成分。

(5)“补”,就是将文中省略掉的部分补充出来。

(6)“删”。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

似的句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及

一些凑足音节的助词。

4.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

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

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一要做好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

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要注意复习

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中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

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

的同学。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3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

增强解题能力。

11-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马说》唐韩愈

【乙】《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丙】

问说(节选)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

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

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

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

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

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

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

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

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答案】

(1)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2)不学就不会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重点字词:

(1)益,更加;植,竖立;而,表转折;亵,亲近却不庄重。

(2)非学,不学习;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致疑,提出疑难;广识,增长知

识。

【点睛】参考译文:

【丙】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

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

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

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

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

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

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

《中席》)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

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

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

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

方),(⅛P)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

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

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

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

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

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

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

(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地位高的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

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

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

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12-2022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氏山房藏书记

苏轼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

《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聃②于上国③,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士之生于是时,

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

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

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

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

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征④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

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

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

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

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

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

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

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节选自《苏轼全集校注》,有删节)

(注)①柱下史:掌管王室藏书的官。老聃曾任东周王室柱下史。②季札聃:人名。③上国:

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此指鲁国。④倍菰:超过数倍。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

(2)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帮帮你:指:①手指;②指向:③指责;④意思,意图;⑤指称。

—《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答案】

(1)读书人生在这个时代,能见到《六经》的大概没有多少,他们的求学是多么困难啊。

(2)李公择离开后,山中人怀念他,将他住过的僧房称为“李氏山房”。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

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士(指读书人)、是(这)、盖(大概)”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既去(已经离开)、思(思念)、为(称作,称为)”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点睛】参考译文:

从孔子开始,圣人的学习一定从读书开始。在这个时候,只有周朝的柱下史老聃掌管很多书。

韩宣子到鲁国,然后见到《易象》和《鲁春秋》。季札聃被中原诸侯国邀请,然后才能听到

《诗经》的风、雅、颂。读书人生在这个时代,能见到《六经》的大概没有多少,他们的学

习可说是很困难的。然而他们对礼乐都很熟悉,道德修养都很深厚,不是后代的君子所能赶

上的。从秦汉以来,写文章的人更多,造纸方法和文字笔画一天比一天趋向简便,而书也更

多,世人没有谁不拥有,然而学习的人愈加地马虎不认真,什么原因呢?我还赶上看见老儒

先辈,自称他们年轻时,要想求取《史记》《汉书》而不能得到,侥幸得到了,都亲手抄写,

日夜诵读,惟恐来不及读。近年书商辗转翻刻,诸子百家的书,一天要流传一万张纸。书对

学习的人来说,多而且容易获取到这样的地步,他们的文章学术,理应超过前人好多倍,然

而年轻的科举上子,都把书捆起来不读,谈吐没有根底,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我的朋友李公择,年轻时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的僧房中读书。公择离开后,山中人怀念他,

把他住过的僧房命名为“李氏山房”。藏书共九千多卷。公择涉猎其流,探索其源以后,吸

取它们的精华,咀嚼它们的韵味,而转化为自己的学养,表述在文章上,落实在行动上,而

在当代出名了。然而书还是和先前一样,未曾稍有损坏。他将它赠送给后来之人,供他们无

穷无尽地索求,而满足不同才分的人各自相应的需求。因此不把书藏在家中,而藏在先前所

居的僧房。这是仁者的心思啊!

我既衰弱又生病,没有什么可给世人用,希望能有数年的空闲,全部读完那些未曾见过的书。

而本来想去庐山游览但不能成行,(如能成行)大概我将终老在那里了。我将全部打开公择

的藏书,拾取他丢弃的书来充实自己,或许有益吧?公择要求我写篇文章以作藏书记,我于

是替他写了几句,让后来的人知道从前君子读书的困难,而现在求学的人有书却不读是可惜

的。

13-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

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

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