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课件2_第1页
《终南望余雪》课件2_第2页
《终南望余雪》课件2_第3页
《终南望余雪》课件2_第4页
《终南望余雪》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终南望余雪》山水田园诗鉴赏一、山水田园诗概况山水田园诗起源山水田园诗特点山水田园诗代表1、山水田园诗起源(产生的原因)(3)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审美情趣)(1)盛唐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旅行、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社会因素)(2)既追求功名理想,又保持独立人格与超脱精神,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的独立的心态。(心理根源)2、山水诗特点思想内容:1、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杜甫的《望岳》。

2、描写秀丽的风光,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或表达隐居情怀,如孟郊的《望终南山》3、描写羁旅愁思或怀才不遇的不幸遭遇,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3.山水田园诗代表孟浩然王维(1)主要代表二、山水田园诗鉴赏方法:(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1、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2、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鉴赏(1)体味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2)体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3)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有关资料

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无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付了一下,立刻写完了四句,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按照考官要求,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又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后登开元十二年进士第,与王维友善。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注释: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南面阴岭:终南山的北面林表:树梢霁色:雨雪初晴的阳光赏析这首诗写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积雪景象,并预感到城日暮,将更加寒冷。前两句写在长安眺望终南山,看到它的北面山形秀美,积雪高高覆盖在上面,如同漂浮在云端。后两句中,“林表明霁色”,雪后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亮。“城中增暮寒”,临黄昏,“日暮天寒”非常自然。赏析诗歌本诗炼字精准,尤其是“积雪浮云端”一句,请你体味“浮”字的妙处。浮本来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那么只能是终南山顶高耸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缭绕飘动,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样才有“浮”的感觉。“浮”字既写出终南山的高,更写活了积雪,使画面富有动感。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下之时的“霁”。诗人说的是林表上有阳光,而不说林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腰,是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西山衔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辉,既染亮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