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3.研究评述返贫治理问题是我国脱贫攻坚完成后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还主要集中我国脱贫攻坚完成前如何脱贫的问题及对策上,还有部分学者致力于返贫已经发生后的补救措施研究上,对预防返贫现象发生和培育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的研究尚停留在表面化阶段。而且在返贫风险及原因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天灾人祸、大病重疾、人员素质、自然资源方面。国外对于减贫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对于反贫困的理论视角也相当丰富,为我国反贫困事业提供了借鉴与帮助,但由于各国国情、制度的不同,对于返贫现象的研究少之又少。反贫困是一个世界难题,我国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防治返贫任重道远。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集中在如何减贫的研究上。我国目前正处于后精准扶贫时代,为了使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二者形成有效衔接,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返贫问题的研究深度。本文以张家口市宣化区为研究对象,了解宣化区农村地区和家庭的经济现状,分析潜在的返贫风险及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文献评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五部分。第二章为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描述。核心概念包括后精准扶贫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返贫风险、返贫治理;理论基础选取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为宣化区精准扶贫现状及脱贫路径。这部分包括宣化区基本情况、总体脱贫情况,并列举了李家堡乡、庞家堡镇、顾家营镇三个乡镇的脱贫路径。第四章为宣化区返贫风险成因及返贫治理工作存在问题描述。第五章为对策与建议。第六章为结论。2.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有关反贫困治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返贫治理、乡村振兴文献,把握国内外返贫治理研究现状,总结最新理论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并与本文选取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共同作为理论基础。(2)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将已有的理论、现象、规律进行自己的理解与分类,给予归纳和叙述。本文通过观察、收集宣化区农村地区和农村家庭经济现状、当地政府的返治理工作状况,分析宣化区返贫风险及成因,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性的返贫治理对策建议。(3)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对某一领域有代表性的现象或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总体认识的科学分析方法。本文选取宣化区这一原国定贫困县为例,收集官方和非官方的数据、政策资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分析返贫风险及原因,提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对策,以期为全国脱贫攻坚巩固工作提供借鉴,持续推进乡村振兴。(4)访谈法对宣化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工作现状进行实地调研,与乡村振兴局、区发改委、区农业农村局、区人社局和各乡镇党委进行交流,主要了解脱贫攻坚后农村家庭现状、当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采取的政策措施,并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农村地区和家庭存在的返贫风险和现返贫治理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优化对策。(五)创新与不足1.创新点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综合前面国内外文献评述来看,目前在贫困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反贫方面,很少有针对脱贫后返贫防治治理机制的研究。本文聚焦宣化区农村地区脱贫完成后返贫风险及返贫治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二是研究理论的创新。尽管国外反贫困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国家制度、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不同,对我国反贫困事业及返贫治理工作的借鉴意义先当有限。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结合宣化区实地情况提出返贫治理对策建议,对我国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更具有借鉴意义。2.存在的不足由于条件限制和自身能力不足,收集到的数据较少,严谨性不足;二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乡俗民情、经济条件不同,本文以宣化区为研究对象得到的结论适用性还有待检验。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一)概念界定1.贫困迄今为止,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贫困的研究已持续近100年,贫困概念的内涵大致经历了由收入贫困到能力贫困再到权力贫困的过程。贫困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郎特里于20世纪初提出,他认为收入少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能力贫困论和权力贫困论。能力贫困论认为获得物质能力的缺乏是致使贫困的根本原因,这种能力受到教育程度、智力水平等因素影响;权力贫困论认为人们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其受社会环境限制而不能自主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中国农村贫困标准》对贫困概念做出了界定:贫困一般指物质生活困难,缺乏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或服务,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2.后精准扶贫时代从2013年到2020年,我国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2020年我国顺利完成脱贫攻坚,绝对贫困已经消除。2020年之后,我国进入后精准扶贫时代,这一时期我国在农村地区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治返贫,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有效衔接乡村振兴。3.返贫风险返贫一是指已脱贫地区或脱贫人口重新陷入贫困的现象,二是指原本不贫困的地区或人口进入贫困状态。返贫风险是指造成部分已脱贫地区或人口重新陷入贫困的原因或因素,主要有因病因残、因疫因灾、扶贫产业失败、脱贫不彻底等。返贫现象的发生会抵消一部分国家和人民为减贫做出的工作和努力,对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巨大的损失,打击扶贫干部和当地人民对抗贫困的自信心,从而延缓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二)理论基础1.可持续发展理论20世纪60年代,工业文明发展迅速,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生活生产,引发了人们对发展方式的思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不损害后代人的生存需求。一是满足需求,即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尤其是贫困群体的需求;二是限制需求,即人类的物质需求不得超过各种限制。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一是环境资源可持续,环境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遵循适度原则,尤其要保护好不可再生资源。二是经济发展可持续,经济发展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水平,因此经济持续发展是持续脱贫、防治返贫的重要保证。三是社会发展可持续,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实现长效脱贫必须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2.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的,理论具有开创性、全面性、体系化三大特征,以全面反贫困为统领,具体包括以下七大要素:(1)包容发展理念。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把人民放在首位,从着力解决农村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到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的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作为奋斗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二是坚持共同富裕。共同赋予不意味着同时富裕、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裕,还包括精神富裕;不是少部分人的富裕,而是我国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就需要党带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鼓励人民勤劳致富、积极创业、守法经营,先富带动后富。除此之外,要打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和住房保障,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2)内源驱动理念。内源驱动理念在扶贫开发上体现为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从生存型扶贫向发展型扶贫转变,建立完善脱贫长效机制,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地区和群众的贫困问题。该理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以发展的方法解决贫困。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等都体现了用发展的方法治理贫困。二是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扶贫先要扶智,从根本上转变贫困群体的思想观念,摒弃等、靠、要等不正确的思想,激发群众改变自身贫困状况、提高生活水平与能力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防治返贫现象的出现。(3)党建引领机制。在治理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的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4)全局统筹机制。反贫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完善反贫治理统筹机制是消除贫困、实现持续脱贫的必要举措。该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在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扶贫政策及解决方案。二是整合全国上下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将力量集中到全国反贫困治理工作中。三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形成政府、市场、社会、贫困群体协同治理格局,发挥各方优势。(5)全域协同机制。我国东部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战略,是优化东西部地区资源配置的大举措。区域对口帮扶将具有优势一方的教育、科技、人才、管理等资源与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精准对接,有效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层级低、产品滞销、医疗水平低、人口素质偏低等问题。(6)全员参与机制。全员参与机制包括两大体系,一是行业扶贫体系,二是社会组织扶贫体系。行业扶贫体系以行业组织为主导,主要包括企业和行业协会,们是政府、企业与贫困群体之间的连接者,也是具体扶贫政策的实际执行者。社会组织扶贫体系以社会公益组织为主体,相比于政府,社会组织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进行帮扶。(7)精准施策策略。具体包括扶贫对象、资金使用、因村派人、措施到户、项目安排、脱贫成效六个方面的精准。
二、宣化区基本情况及脱贫路径(一)宣化区基本情况1.宣化区基本情况宣化区素有“京西第一府“之称,地理位置处于河北省西北部,是张家口市的中心腹地,2011年原宣化区被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1月,国务院批复撤销原宣化县、宣化区,设立新的宣化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区总面积2014平方公里,辖7镇7乡314个行政村、7个街道办事处54个社区,总人口60万,2014年底农村户籍人口304989人。宣化区交通便利,形成了京新、京藏、宣大三大高速公路为依托,以112和110国道为骨架,以市区、农村公路为支脉的交通网络。宣化区曾被评为河北省双拥模范城、省级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和河北省森林城市称号。2.宣化区脱贫情况2018年底,全区累计脱贫5541户9638人,9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39%,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2019年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04户10687人,共整户减少108户,剩余5896户。截至目前,在户籍地本村居住4247户,举家外出1649户(其中:乡域内居住363户,乡外县内居住935户。县外市内居住259户,市外居住92户)。建档立卡人员年龄分布:16周以下774人,占比7.24%;16周岁(含)至60周岁4289人,占比40.13%;60周岁(含)至80周岁4383人,占比41.02%;80周岁(含)以上1241人,占比11.61%。2019年末建档立卡人口中有低保人口6210人、五保949人。(二)宣化区三个贫困乡镇的脱贫路径1.李家堡乡基本情况:截至2020年5月底,李家堡乡共有158户,370人,其中男性203人,女性167人;共有劳动力208人,45人常年外出打工;贫困户有114户,共283人。贫困原因:一是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业,主要作物是玉米、谷黍、土豆,种植规模小,附加值低。二是产业项目规模较小,收益低。脱贫路径: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现生态宜居。2022年,李家堡乡共9个村谋划了总投资约600万元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包括安装太阳能路灯235盏、道路硬化8200平米、新打机井一个、主街道墙面修缮及文化墙14000平米、文化广场及村民活动中心建设等项目。二是聚焦产业项目谋发展,实现产业兴旺。李家堡村投资100万元,采购种牛和种羊,盘活闲置厂房,完善养殖场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养殖基地;投资150万元,上线冷水鱼深加工项目,包括厂房建设和设备采购,项目实施后可实现活水养鱼可持续发展;投资1.25千万元,建设1.4兆瓦,占地25亩的光伏发电项目,利用村集体原有的扶贫项目(旭特养羊专业合作社)和村委会房屋屋顶以及村集体闲置空地安装光伏发电板,实现光伏+养殖新发展模式。2.庞家堡镇基本情况:截至2020年5月底,庞家堡镇共有建档立卡户102户220人,其中未脱贫人口1户4人,已脱贫享受政策101户216人,贫困发生率为0.03%。贫困原因:一是庞家堡镇矿产资源枯竭,钢铁产业关停,经济增长缓慢,居民大量失业;二是人口老龄化严重,缺乏年轻干部,在职干部思想较为保守,只想维持原状。脱贫路径:一是产业转型,发展黄蜀葵、花生等特色种植业,开发生态农业资源,利用该镇温泉、工矿遗址等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继续履行入股张家口金盟客运有限公司项目,每年度的收益分红比例不低于入股资金的10%作为贫困户的分红收益;二是引进年轻干部,解决干部老龄化和思想保守问题。3.顾家营镇基本情况:截至2020年4月底,顾家营镇有5260户、13028人,辖15个行政村,其中5个贫困村已脱贫出列,现有建档立卡户204户353人。贫困原因:一是贫困户多为因病因残致贫,缺乏劳动力,产业分红和政府转移性收入占据了总收入大部分,难以进一步提高收入,内生动力不足;二是在扶贫产业上,该镇自主实施的仅有1家黄氏饲草加工项目,仅带动了78户;三是有劳动力的人员较少,在疫情期间外出劳动在家、放宽条件标准的情况下,仅设立公益岗102个,勉强占到建档立卡户的一半;四是存在一些边缘户,目前上级政府对边缘户只有防贫险一项帮扶措施,其他由镇村自行帮扶,主要通过申请民政临时救助以及动员驻镇企业帮扶等途径,帮扶措施不多,覆盖面较小。脱贫路径:一是通过四大途径实现稳定增收: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二是健康扶贫全员覆盖,全面落实住院报销“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政策;争取到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兰海奥祥食品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等5个产业扶贫项目。三是借助东西部协作,形成攻坚合力。延庆区沈家营镇与顾家营镇结对帮扶,沈家营镇2018年的1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黑山底村饮水管道更换和左家营村互助幸福院项目。2019年的1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黄家堡道路建设。延庆区科委协调北京企业为徐家房捐赠12万元将用于该村修建渗渠。有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得到东西部协作专岗,在大堡子村实施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及温馨家园建设项目,有70人得到免费健康扶贫体检,39人得到免费健康体检。
三、宣化区返贫风险分析导致脱贫户返贫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最根本、危害性最大的因素是内部因素,也就是因脱贫户自身能力不足、观念落后而返贫,而且这些问题是我国贫困地区人口普遍存在的;外部因素包括政策环境因素以及资源环境因素,因为对于脱贫户的帮扶政策往往是长期持久的,且帮扶政策的实施给脱贫户的生产生活产生带来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所以帮扶政策不科学或帮扶干部素质问题给脱贫户带来的返贫风险也是比较高的;自然灾害以及疫情发生的概率较小且持续时间较短,但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疫情,往往给脱贫地区及脱贫户带来致命打击。(风险分类依据如REF_Ref132960605\h表4-1所示)表4-SEQ表\*ARABIC1风险分类依据风险导向类型内外部风险发生概率危害性脱贫户导向的风险内部风险概率大危害大政策环境导向的风险外部风险概率较大危害大资源环境导向的风险外部风险概率小危害大(一)脱贫户导向的风险1.因病返贫因病返贫是指脱贫人口因患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导致返贫。疾病对于贫困户返贫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物质资本减少。疾病对农户最直接的影响是物质资本的损耗。疾病过程中所需的交通费、住院费、手术费等需要耗费大量存款,使得脱贫户长期积累起来的存款在短期内迅速减少,且原本用于投资的资金被高额治疗费用挤占,投资收入减少,经济负担过重导致脱贫户返贫。(2)劳动负担加重。疾病治疗及休养需要消耗患者大量时间,患者无法外出务工或进行农副产品种植及牲畜养殖活动,同时,患者治疗期间需占用家属大量时间进行看护,家庭劳动力不足,劳动时间缩短,工资收入及种养殖收入减少,促使脱贫户返贫。(3)心理负担加重。重大疾病及慢性病会给患者及家庭成员带来负面情绪,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负担是脱贫户心理负担加重,打击脱贫户努力生活奋斗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带来返贫风险。2.因能力不足返贫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及特困地区教育资源短缺,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水平、职业技术水平有限,脱贫户依靠自身持续脱贫的能力较差,可能导致返贫的发生,因能力不足返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劳动能力不足。劳动能力反映了脱贫人口最基本的能力素质,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能力,关乎到脱贫户的生存问题,它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方面。脱贫户若在脱贫后遭遇工伤事故、交通事故或重大疾病很有可能导致劳动能力的下降或丧失,脱贫户原本生活就不富裕,一旦发生一个或几个家庭成员劳动能力丧失,极有可能发生返贫。(2)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能力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学习,它关于脱贫户持续脱贫发展致富问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落后,贫困户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较少,文化素质较低,而且脱贫户长期进行农副产品和牲畜的种养殖活动,对新兴事物接触较少且接受能力较差,即使脱贫后学习能力和文化水平也无法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是阻碍脱贫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致富的重要因素。当前形势下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融合是大势所趋,脱贫户若不能尽快掌握先进技术与经营管理知识,可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市场经济,只能继续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销售渠道单一,销路不畅,逐渐被市场所淘汰,最终出现返贫现象。(3)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差。我国当前农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且近年来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20%以上而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土地贫瘠、气候较为恶劣,可种植品种较为单一,生产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受产能过剩形势及价格波动冲击较大。面对不断变动的市场风险,单靠脱贫户个体抵抗是不现实的,若不能将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应对风险,很容易被未知的市场风险碾碎。3.因观念落后返贫自主脱贫观念是脱贫户持续脱贫、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脱贫户因长期受周围环境和家庭观念影响,缺乏自主致富意识和精神,颓废守困或总想不劳而获,同时一部分人仍崇尚农村地区风俗陋习,即使政府和帮扶单位给予脱贫户再多补贴和捐赠,最终还是会重新陷入贫困当中。观念落后对返贫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因不思进取返贫。贫困户有自主脱贫、发展致富的意识和动力是我国持续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根本,而我国很大一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享受扶贫政策前颓废守困,安于现状;享受扶贫政策后不愿摘掉“贫困“的帽子,只想坐等政府补贴和帮扶单位捐赠,没有规划美好生活的意识,缺乏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即使脱贫成功也无法依靠自身能力持续脱贫,最终还是会重新落入贫困的状态。(2)因风俗陋习返贫。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陈规陋习根深蒂固,凡是遇到红白喜事便要大操大办,高额礼金、“人情病”、“面子病”等问题仍未根治,常常出现辛辛苦苦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财富在一夜之间被挥霍光的现象。虽然我国脱贫攻坚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脱贫地区陈规陋习无法在短期内彻底消除,如果不尽快建立拓展相关政策,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会大大增加。访谈内容:问:您认为在脱贫前后帮扶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哪些阻碍?答:最主要的同时也是比较难克服的阻碍我认为是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很多百姓由于思想认识比较狭窄,很多政策理解不了,就比如易地扶贫,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出现了许多“钉子户”;此外还有部分百姓崇尚陈规陋习,认为大摆宴席就是有面子,将自己辛苦挣来的钱都用来摆宴、随礼,导致生活更加拮据。(二)政策环境导向的风险1.返贫防治政策不精准(1)防返贫措施与需求不匹配。2014年至2020年我国处于精准扶贫时代,我国依据贫困地区实际发展状况和贫困人口实际生产生活状况,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有效解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诉求;2020年我国顺利完成脱贫攻坚,我国进入后精准扶贫时代,但有些地方仍然延续脱贫前的扶贫策略,采取“一刀切”的防返贫政策,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本人在对宣化区乡村振兴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材料(REF_Ref132878433\h表4-2所示)进行分析时发现,宣化区在脱贫完成后对于脱贫户的帮扶措施仍集中在医疗保险及兜底保障方面,对于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等措施较少甚至没有,帮扶措施与村子实际发展状况不匹配,无法提高脱贫人口知识文化水平与正确的思想观念,不能满足后精准扶贫时代脱贫户想要持续脱贫的需求,长此以往,扶贫策略很容易僵化,从而增加返贫风险。表4-SEQ表\*ARABIC2宣化区大井沟村帮扶路径一览表户主姓名致贫原因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扶贫健康帮扶金融扶贫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种植业养殖业项目覆盖土地流转护林员巡河员保洁员居民医保慢病诊治签约医生惠农保险免费义诊袁桂花因残★★★★★★★★★杨文宝因病★★★★★★★杨海荣因病★★★★★★★杨贵英因病★★★★★★★★★★邱玉平因残★★★★★★★王全成因残★★★★★王德因病★★★★★★★★寇宝梅因病★★★★★★★★邱占明因残★★★★★★★★杜祥因病★★★★★★★★刘明荣因病★★★★★★★温玉枝因病★★★★★★★★杨桂林因残★★★★★★★张玉枝因病★★★★★★★★邱占荣因病★★★★★★★★★邱禄因病★★★★★★★杨贵枝因病★★★★★★★田贵因病★★★★★★★赵登叶因病★★★★★★王帅因残★★★★★★★★★杨忠因病★★★★★★★★宣化区西辛庄村开展光伏发电项目,鼓励脱贫户在自家房顶安装光伏板,一部分可以供自家使用,剩下的电量可以出售给供电公司以便获取收入。但是许多村民的房屋不适合安装光伏板,盲目安装只会浪费扶贫资源。西辛庄村委书记表示,虽然鼓励脱贫户安装光伏板获得电量补贴的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的工作方法,过于重视数量的达标,没有根据脱贫户房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李大人庄某村委会成员李某表示,某些脱贫户因为子女上学问题支出了大量存款,面临返贫风险,但上级给予的救助措施却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与因疾病治疗得到的补助是一样的,虽然缓解了脱贫户一定的压力,但是没有认真了解脱贫户的实际需求,没有针对脱贫户的返贫风险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只一味增加救助,不利于脱贫户长久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2)返贫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虽然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但脱贫户从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仍具有脆弱性,特别是刚摆脱贫困不久或者返贫风险较大的农户,做好对这些群体的返贫预警和监测工作才能及时发现返贫风险,对症下药,将返贫遏制在摇篮里。通过走访宣化区塔儿村和大井沟村,发现某些村镇对返贫预警不够重视,更有甚者没有开展此项工作。塔儿村村委书记表示,在平时开展工作时,没有考虑到村民脱贫后可能面临返贫的风险,更没有意识到防贫预警的重要性,到了出现问题的时候为时已晚。大井沟村会计表示,本村没有可以依据的上级文件作为参照,村干部也根本没有返贫预警意识,往往只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村民的反应来解决问题,许多时候都是返贫的苗头出现了才上报。访谈内容:问:请您简单谈谈西辛庄村在对脱贫群体的帮扶措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答:首先,我认为一些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比如说西辛庄村的光伏发电项目,虽然考虑到张家口地区光照充足且光伏发电项目可以为脱贫户带来收入,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许多脱贫户的房屋屋顶不适合安装光伏板,装上去只会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能给脱贫户带来任何收益。2.帮扶干部思想懈怠、考核机制不足(1)帮扶干部思想懈怠。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我国进入后精准扶贫时代,这个时期正是加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来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正是需要帮扶干部与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奋力建设美丽乡村的时期,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帮扶干部思想懈怠、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认为绝对贫困消除后帮扶工作也就完成了,因此他们走访脱贫户的次数相比于脱贫之前要少很多,且部分帮扶干部定期将慰问品和营养品送到脱贫户家中就算完成任务,出现敷衍了事、消极怠工现象,在防止返贫上面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对宣化区塔儿村进行走访的过程中,部分脱贫户反映一些帮扶责任人将慰问品放下就走,完全没有交流,即使交流也是三言两语的家长里短,没有认真倾听脱贫户的需求,更没有上报领导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帮扶责任人思想懈怠,不能及时发现脱贫户遇到的困难,那么问题就会越攒越多,最后出现返贫的现象。(2)干部监管力度不够、考核机制不健全。帮扶干部的考核机制直接影响到干部的干事效率与成效,进一步影响脱贫户是否能够稳定脱贫、持续脱贫。通过阅读宣化区乡村振兴办公室提供的文件,宣化区部分村镇的扶贫干部考核办法仍延续脱贫前的机制,无法起到督促帮扶干部做好帮助脱贫人口持续脱贫的作用,这也是许多帮扶干部思想懈怠、工作不积极的原因,更有甚者在脱贫后期产生数据造假行为现象,影响上级政府依据脱贫户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导致问题积攒得不到解决,最终导致返贫。(3)年轻干部经验不足、工作效率低。宣化区在脱贫攻坚完成后仍实行领导干部包帮制度,即镇级领导干部包村、各机关干部包户机制,并且安排一些年轻机关干部担任区长,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年轻机关干部工作量较大,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分身投入到脱贫地区的防返贫建设当中,很少有时间到脱贫户家中进行慰问,主动了解脱贫户需求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只是上级领导要求才回到家中走一趟,无法长久解决问题。二是部分年轻干部是高校应届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脱贫前的一些政策和工作不够熟悉,可能会导致与脱贫户沟通困难,并且大部分干部没有参加过防返贫方面的培训,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访谈内容:问:我们的帮扶责任人是否符合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答:2020年脱贫攻坚完成后缺失存在一些扶贫干部思想懈怠的现象,到原贫困户家里慰问的次数越来越少,或者上级不督促干脆就不慰问不走访,严重影响上级对脱贫户生产生活状态的动态把握;而且现在一些新上任的年轻干部存在经验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一些年轻干部没有在贫困的环境中生活过,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脱贫户的难处,再加上缺乏扶贫相关工作经验,工作效率往往不是很高。3.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不完善通过本人对宣化区部分村庄的走访发现,区域分配不均仍未解决且部分村庄在行政化与自治上面存在摇摆不定的局面,都对脱贫人口持续脱贫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基层农村在自治与行政控制之间摇摆不定,致使宣化区在进行治理农村乡村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时受到阻力。一方面我国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整体上地区经济实力在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经济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从前简单粗放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大环境的趋势。虽然我国在基层大力推行村民集体协商和村民自治制度,但是人员队伍建设与相关的配套制度没有跟上,那么再好的政策也无法落到实处,无法真正地为脱贫群体服务。另外包括宣化区部分农村地区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区仍然肩负着农业生产以及支持工业生产的重任,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但是又无法保证足够供应,出现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需求供给总是处于不平衡的局面。在这样的矛盾下,国家需要通过实现村民自治、实现由村集体组织的自身生产发展来满足公共服务供给需求,以便为城镇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提供资源,但这样一来就又需要加强对基层农村的行政控制,所以并不能完全实现村庄自治。在这样摇摆在自治与行政控制的自治制度下,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最终返贫风险也会随之而来。(三)资源环境导向的风险1.因灾返贫因灾返贫在涵义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已经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因为自然灾害本身导致生产生活、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受到损害而重新退回到贫困状态;广义上也包括因防治自然灾害政策、措施不到位、不及时而使脱贫地区重新陷入贫困。不同地区因自然灾害返贫情况与其承载脆弱性和贫困程度有关。承载体主要指人、自然资源(耕地等)、固定资产、生物与环境等。受到自然灾害侵害程度往往与承载体密度成反比关系,承载体密度越大的地区,其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程度越低,反之,承载体密度越小的地区,其因灾害返贫的可能性越大。这主要是因为承载体密度大的地区往往经济较为发达,承灾能力强;而承载体密度小的地区往往经济比较落后,承灾能力弱。宣化区主要地形为盆地,还有大部分为浅山丘陵区和深山区,沟壑纵横,再加上其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宣化区常常遇到雷暴大风、强降水、暴雪等恶劣天气,山体崩塌、活泼、泥石流、干旱、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土地贫瘠,承灾能力弱,易导致返贫。2013年先后张家口市遭遇了64次洪涝、风雹侵袭,其中18个区县的364个乡镇、1984个行政村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受灾人口89.67万人次,受灾的农作物面积达3000公顷,有部分房屋倒塌,还有部分水利、交通、通讯设施等被毁坏,直接经济损失2.59亿元,农业损失2.58亿元。自然灾害威力巨大,对贫困地区尤其是特困地区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本文将从对脱贫地区人口的生产生活、脱贫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扶贫开发有关战略的有效实施三个方面展开来论述自然灾害对返贫的影响:(1)脱贫人口生产生活。脱贫人口的生产生活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论述:一是生计资产缺失导致返贫。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得返贫人员的房屋、耕地、生产工具、生活必需品等资产损毁,这些资产是农户长期劳动和经营取得的成果,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户很可能落入“脱贫-返贫-再脱贫-再返贫”循环往复的境地,丧失脱贫信心,最终沦为长期贫困户。二是能力缺失导致返贫。自然灾害很有可能损害农户身心健康,导致农户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这意味着贫困户难以脱贫,这种返贫对农户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最大。三是权力缺失导致返贫。自然灾害防治不当或灾后重建政策措施缺乏科学性或实施不当而导致的农户返贫叫做权力缺失导致的返贫,这种返贫类型极大地打击了农户依靠政府脱贫致富的信心,阻碍政府扶贫战略顺利推进,再加上农户本身能力不足,易出现得过且过、颓废守困的状态。(2)受灾地区经济发展。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受灾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以及基层村镇发展计划等多方面产生严重影响。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广泛性、严重性等特点,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尤其是特大灾害,很有可能导致整村集体返贫,对于经济基础薄弱、承灾能力弱的中西部农村地区来说,必然会打乱其原本发展计划,比如刚刚实现脱贫,准备下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时,只能重新进行再脱贫工作,积累脱贫资源。除此之外,原本用来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资金和资源,也只能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3)扶贫开发战略有效实施。扶贫开发战略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战略规划可以根据当地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创新,而自然灾害的突发性、频发性和严重性使得受灾地区和群众的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不仅扶贫资源严重损失,受灾群众为生存发展的美好生活愿景和信心也遭到了严重打击,对扶贫政策的认可度和参与度降低,最终扶贫开发战略计划的实施及拓展创新不得不暂缓或停止。2.因疫返贫因疫返贫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已经脱贫的地区或人口因为疫情原因导致劳动力身体健康受损或劳动力死亡而返贫,二是指由于政府指定的疫情防控政策不科学不合理致使返贫。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开来,给世界各国减贫事业带来巨大阻碍,对贫困人口增收带来负面影响,总体来看包括三方面:一是疫情期间各地采取的管控措施较为严格,导致帮扶工作不到位;二是原本用于扶贫工作和返贫监测的人力、物力、财力转为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三是严格的管控措施使农村地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无法外出,且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大量失业,脱贫动力受到打击。总之,贫困人口、政府、帮扶单位三方主体均受到了疫情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疫情对贫困人口增收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资性收入减少。贫困群体的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和就近务工。据统计,2020年全国有268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外务工,务工收入占贫困家庭收入总数的67%。由于贫困人口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较低,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大多集中在餐饮、快递、零售和制造等二、三产业,而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也最为严重。由于管控措施较为严格且国内外订单需求减少,大部分行业选择居家办公或处于关停状态,工人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回到企业上班,而且一些企业因为收益严重受损而选择裁员,大量贫困人口面临失业,最终务工收入减少而导致返贫。(2)生产经营性收入降低。近年来,农村地区人口选择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留在家乡的多为老幼妇孺,他们主要以农副产品种植、家庭手工业以及鸡、鸭、猪养殖为主的生产经营性收入为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由于交通管制、村镇防控等原因,运输、加工及销售渠道不畅,阻断了农副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产品销量少且价格低,导致产品滞销。2020年作为葡萄之乡宣化区受疫情管制的影响,牛奶葡萄大量滞销,果农损失惨重。同时,冬季疫情往往最为严重,农户在春季受冬季产品滞销影响,种植积极性降低,且因滞销农产品滞留在田地,没有给春季播种留出空间,对于季节性种植业来说损失较为严重。(3)财产性收入下降。农户的财产性收入主要包括出租田地和林地所获得的租金。受疫情期间农副产品滞销的影响,部分企业或个人不愿再向农户租赁土地,贫困人口收入减少。同时,受疫情管制措施影响,部分饮水安全工程、易地搬迁配套等项目延缓或被取消,贫困户征地收入减少。除此之外,受疫情影响各项消费品价格上涨,贫困人口消费支出增加,导致财产性收入减少。(4)转移性收入减少。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产业项目分红以及帮扶单位的捐赠是贫困群体转移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兜底保障不会改变,但农田补贴和种养补贴可能会因为疫情滞销原因而相应减少。四、完善脱贫地区返贫风险治理的对策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脱贫可持续,就要建立健全脱贫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的返贫阻断机制不仅有利于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性举措。本文针对宣化区返贫风险原因提出六大方面的返贫阻断机制,即健康、能力、观念、政策、供给和监督机制。(一)脱贫户导向的阻断机制脱贫户由于大病重疾、慢性病、残疾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健康型返贫,由于知识文化和能力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容易发生能力型返贫,崇尚陈规陋习、存在“等靠要”思想,容易发生观念型返贫,为防止发生三类原因引发的返贫,需尽快增强脱贫户的健康体质,提升综合能力,转变思想观念。1.完善健康机制疾病是诱发脱贫户返贫最关键的内在因素,必须加强力度阻断大病重疾以及慢性病引起返贫现象的发生。首先,要完善对重大疾病及慢性病的预警机制;其次,要建立健全对口帮扶机制,加强各级医院之间的帮扶力度;最后,要完善对脱贫人口的医疗保障机制。(1)疾病预警机制。众所周知,对疾病的预防往往比疾病的治疗更加重要,是否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身体是否健康,所以疾病的预防工作对农村地区防治返贫尤为重要。第一,为脱贫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费体检,定期组织当地医院为农村居民进行全面体检,最大程度掌握检查对象的健康状况,将体检数据录入到疾病监测系统,对患有疾病的人口进行免费集中救治,对存在疾病隐患的人口提供饮食、运动方案,防止脱贫人口因大病、慢性病导致返贫。第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网络媒体、海报、宣传单等方式向群众宣传疾病预防知识,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语让群众明白重大疾病及慢性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让脱贫人口在潜移默化中建立疾病预防的意识及能力,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因疾病引起的返贫发生。(2)对口帮扶机制。首先,实施医院之间对口帮扶措施,三级医院定向帮扶脱贫地区县级医院,利用自身先进的医疗技术、人才储备和管理制度对受帮扶医院进行全方位培训,加强与受帮扶医院的交流合作。其中,可以推行科室对口科室的帮扶机制,做到精准帮扶。其次,组织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到三级医院参观学习,派遣技术人员到卫生院检修医疗设备。(3)医疗保障机制。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和改革医疗制度,农村地区更应如此。第一,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困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升报销比例,提升医保、新农合参与群众的获得感。第二,先诊疗后付费,取消过去的预付押金制度,让享受医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特困患者、残疾人不需要支付押金就可以办理入院,以便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2.加强能力机制建设对于因能力不足导致返贫的脱贫户,为了提高脱贫户的知识文化水平、职业技能水平、抵御自然灾害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完善素质提升机制、技能培训机制和和灾害治理机制。(1)素质提升机制。一方面要支持本地人才返乡创业,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士兵来自农村,他们对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风土人情较为了解,与当地人沟通起来没有障碍,他们更能了解本地居民的需求,并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提高本地人民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一村一名大学生”,将高等教育引入到农村,大学生为农村提供知识和技术,给通过技术考核的农民颁发文凭证书,进而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本地村民,提升村民整体素质水平。(2)技能培训机制。以河南省汝阳县为例,该区塔儿村的村民王某2014年由于残疾成为贫困人口,宣化区政府在规模养殖、大棚种植、服装加工技能等方面对贫困户进行培训,一段时间后王某利用贴息贷款成立了养殖场,帮助该村10多个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截至2016年6月,宣化区累计投入1700万元的资金,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帮助两万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而且返贫率也大大降低。河南省汝阳县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果,对防止因脱贫户能力不足导致返贫具有借鉴意义。首先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为脱贫户建设便利的培训环境,提供现代化培训工具,同时也要考虑到路途较远的脱贫人口,为他们提供车辆和食宿,提高其参与培训的动力。其次,在开展培训之前,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给脱贫户发放问卷,充分了解脱贫户想要通过此次培训提升哪些方面的技能,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第三,要利用多种方开展培训,比如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利于脱贫户理解的方式开展培训,提高脱贫户学习兴趣。(3)灾害治理机制。第一要做好灾前防治工作。政府在灾前压要做好人力物力等应急储备,在平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以实现防灾减灾救灾;组织专家根据预警及监测信息对灾情进行预测;做好群众转移、临时生活保障等预警方案。第二要建立完善的灾时救助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专业救援队、消防、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骨干和突击作用,此外还要积极调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志愿者,在灾时保持各方联系,及时做好灾民、财产和设备的抢救工作并妥善安置到安全位置;统计受灾信息并及时上报以便上级尽快拨款。第三要确保灾后保障。将灾后建设与扶贫开发政策联系起来,完善灾害和农业保险,最大限度减少灾民损失;同时也要成立专门小组做好灾民心理安抚工作。3.建立完善观念机制能脱贫首先要想脱贫,不思进取及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制约脱贫户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对此,本文提出了思想转变机制和观念更新机制。(1)思想转变机制。扶贫先扶志。帮扶干部定期组织脱贫户参观周边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引导脱贫户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提高其预防返贫的意识;帮扶干部与脱贫户面对面交流,通过可行的激励机制提高脱贫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扶贫必扶智。加大对脱贫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及贫困生资助工程和希望工程的支持力度;加强脱贫地区基础教育、技术培训及职业教育建设,做好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工作,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2)观念更新机制。观念落后制约思想进步,思想落后制约行为进步,而行为落后又会制约结果进步,产生连锁反应,所以阻断返贫必须要更新脱贫户的落后观念。第一,要推进移风易俗,在脱贫地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文艺汇演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理念,转变脱贫户大操大办、摆席设宴的落后观念。第二,倡导新风尚。鼓励年轻人举办集体婚礼,对带头举办的年轻人予以表扬和奖励;设立红白喜事理事会,请当地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理事长,对红白喜事的宴席规模作硬性规定,对铺张浪费的现象予以教育。(二)环境导向的阻断机制扶贫政策的调整可能会造成政策型返贫,社会各界帮扶不足可能引起供给型返贫,腐败行为和政府行为的短视型会造成监督型返贫,因此扶贫政策的创新、供给体系的完善和监督质量的增强是非常必要的。1.完善政策机制贫困户能因为扶贫政策而脱贫,也能因为脱贫后政策的不可持续性或某项不合理的新政策而重新陷入贫困,针对此类现象,政府要予以高度重视。(1)政策衔接机制。高度重视脱贫户后期发展问题,保证脱贫人口持续脱贫。第一,设立定点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和联系人对口帮扶脱贫户,保证以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对脱贫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回头看”,做到脱贫不脱帮扶。第二,制定脱贫后的帮扶政策以解决脱贫户脱贫不稳定的状况,将优惠政策继续向脱贫户倾斜,做到扶贫政策连续,同时也要保证对帮扶干部的绩效考核、监督巡查不松懈,做到脱贫不脱政策。第三,通过减税降费、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政策鼓励民营企业扶贫,是企业和脱贫户形成合力,共同将曾经的扶贫项目做大做强,形成长效机制。(2)动态监测机制。第一要建立健全跟踪回访制度,督促扶贫干部定期对脱贫户进行实地跟踪监测,密切关注脱贫户享受帮扶政策情况、收支情况、生活条件改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返贫情况,之后填写帮扶监测报告并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准确了解脱贫户的实际状况。第二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测系统。将脱贫户每月收支情况、政策扶持情况及返贫风险等数据定期录入信息系统,根据每月数据变化分析潜在的返贫风险,一旦检测到因帮扶政策而出现的返贫风险,帮扶干部立刻找到相关家庭予以帮扶,防止返贫发生。2.优化供给机制参与帮扶贫困地区的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和爱心人士要加强协作,主动完善供给质量,为防止脱贫地区返贫贡献一份力量。(1)协同参与机制。协同参与指社会各界之间共同参与、相互协作以实现扶贫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主要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团体。首先,政府要承担好组织和领导责任,做好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工作;政府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也要相互配合,确保帮扶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扶贫建设中来,依托合作组织,政府、企业、合作组织、社会团体之间形成合力,同时通过金融扶贫和招商引资提升帮扶效益。最后,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公众要提高扶危济困意识,广泛参与到农村地区脱贫建设中来,同时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让扶贫工作在阳光下开展。(2)多方供应机制。扶贫各主体应共同努力使城乡社会环境和外部经济平衡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的资源供给持续且高质量。第一,政府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贫困地区经济情况对扶贫制度进行调整,比如扶贫资金管理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等等,让这些制度更好地为脱贫群众服务;此外,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养老保险体系和医疗体系,让贫困地区群众平等接受教育、平等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实现从过去的家庭养老转变为社会养老。第二,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新、资金、管理和技术优势,激发市场活力,帮助政府减轻扶贫压力。同时,企业要提供产业项目,不仅可以为自身带来经济效益,也可以给贫困户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同时增强贫困户自主发展的动力和能力。第三,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等扶贫主体要为贫困地区和人口筹措脱贫资金、智力支持,此外也要积极开展贫困助学、紧急救援活动;利用社会团体、舆论、公众进行广泛的社会监督,督促扶贫工作高校开展。3.优化监督机制因扶贫工作时间长、枯燥、有挑战性等特点使得一些基层扶贫干部出现思想懈怠、滥用职权等现象,这些行为极大可能导致脱贫户返贫,因此必须加大对基层扶贫干部的监督。本文针对扶贫干部的监督提出评估考核和问责机制。(1)评估考核机制。第一,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漆敏(2012)、郑瑞强(2016)都曾提出针对扶贫干部的绩效考核评价对防止返贫的重要性。因此,要定期对扶贫部门进行绩效评估,通过指定科学、详细、可操作的绩效评价指标对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进行评估,以便推进为下一步扶贫工作提供依据,也有利于发展创新扶贫模式,防止脱贫户返贫。第二,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喇娟娟(2018)在研究精准扶贫考核制度时提到了返贫,认为对扶贫干部的绩效考核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返贫的发生。要将对扶贫干部平时、年度、任期和专项绩效考核结果予以公开,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一方面可以增加扶贫工作的真实性和高效性,另一方面可以激励扶贫干部帮助农户脱贫、防止返贫的内生动力。(2)执纪问责机制。第一,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扶贫工程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推进,关系到我国高质量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成,所以对扶贫工作中的腐败行为要做到零容忍,对于一些扶贫干部弄虚作假不作为的行为要严惩不贷,并通过曝光典型案例对广大扶贫干部进行思想教育,让其认识到不作为、乱作为的严重后果。第二,加强内外部监督。在内部监督方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制度,对其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监督意识和能力,实现有效监督。对于外部监督,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纪检部门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也要激励广大群众、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对扶贫干部进行监督,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例如公开举报热线、邮箱和设立举报箱等。
五、结论返贫问题不仅关系到脱贫人口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的提高,更关系到我国高质量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所以对于返贫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高旅游服务类课程设计
- 自制蛋挞原液课程设计
- 餐饮管理系统课程设计java
- 河道桥梁课程设计思路
- 防碰撞系统课程设计理念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
- 酸化工艺课程设计
- 长江是我家课程设计
- 雨水探究课程设计思路
- 车辆保安课程设计思路
- 居间合同范本解
- 机电传动单向数控平台-矿大-机械电子-有图
- 妇科病盆腔炎病例讨论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全册)
- 食堂油锅起火演练方案及流程
- 《呼吸衰竭的治疗》
-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00题
- 2024年手术室的应急预案
-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外资便利店在我国的经营策略分析案例:以日本罗森便利店为例11000字(论文)】
- 6061铝合金退火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