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九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一课《游击队歌》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爱好,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
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颂,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3,主动参及歌颂,倾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在参及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建力,依据自己对唱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教学重点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2,驾驭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教学方法感受,体验式观赏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教具打算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歌颂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新课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化家——贺绿汀。(一)初次观赏,整体感受(二)二次观赏,分析歌曲音乐要素:旋律:流畅,轻快
——表现:战士的机灵,敏捷。xx
∣xx
xx
x
xxx
∣速度:轻快
——表现:热忱,主动。节奏:
4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三)再次观赏,划分结构A段(第1~8小节)采纳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光明音调。它奇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英勇坚韧,机灵敏捷,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镇静,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这一切及前段形成显明对比,进一步呈现了游击战士坚定,英勇,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及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究竟的决心。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55︱11
22
3
234︱……··分析:①
4
433
3
22
2︱……
②
44音域:①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
②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力度:①
中弱,灵活地,有弹性地②
中强,饱满,嘹亮,声音坚定师:划分结构,你认为可分为几段?——两段学唱(1)驾驭歌曲的节奏《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溢旺盛的活力,具有显明的进行曲风格。让我们一起来看歌曲的节奏型并一起打出这些节奏:(2)学唱第一乐段:1,“La”模唱
2,填词演唱留意:弱起小结的演唱,声音有弹性,咬字清晰。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唱谱子(留意:“﹟4”唱准音)比较:345
,3﹟45,4上升半个音使我们在演唱时能够联想到战士的气概怎样呢?——战士的气概更加的高涨——乐观,英勇,自信的精神状态。第二乐句:加歌词演唱(五)依据三种情景为歌曲设计演唱速度和力度1
夜间伏击2
奋勇前进3
庆祝成功
小结并布置作业
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
2,老师小结: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抗拒侵略的坚韧斗争精神。通过参及,探讨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我信任,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艺术审美的自信。最终让我们再听一首反映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抗日歌曲同样是贺绿汀先生的作品:《嘉陵江上》,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有关《嘉陵江上》的内容,下节课再一起沟通,好吗?
4,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第二课观赏《保卫黄河》《走向复兴》1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观赏演唱,学生感受到中华儿女抗拒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志气,珍惜现在的生活相识到自己的责任。2过程及方法观赏中,视唱,对比观赏,听辨乐器音色等方法,分析音乐要素感受情感。3知识及技能初步了解钢琴协奏曲和变奏曲。学唱主题。观赏《走向复兴》感受合唱的魅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歌曲《游击队歌》2竖笛嬉戏二,新课1,观赏《保卫黄河》导入,学生视唱主题简介作品背景“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它以抗日战争为题材,以黄河为背景,以壮阔的历史为场景,磅礴的气概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表现了中华儿女抗日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的志气。倾听引子和主题初听及同学们探讨什么是钢琴协奏曲?副听引子和主题,学生跟唱,加深印象。观赏第一变奏,听辨及主题的异同。观赏第二变奏,听辨及主题的异同倾听观赏插部。及主题相比在哪些方面有变化?你能说说其中包含了哪首歌曲的音调吗?小结:音乐加入了《东方红》的音调,弦乐和钢琴演奏暖和而充溢力气的旋律把歌曲推向高潮。这是插部,插部会采纳新的素材,在变奏曲中很常见。比如《东方红》的旋律素材,就揭示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赢得抗日战争的宏大成功。2观赏《走向复兴》播放歌曲听辨演唱形式。师生沟通歌曲调式,风格,演唱形式,内容心情。3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课收获,老师小结下课。第三课观赏《四渡赤水稀奇兵》唱歌《中国军魂》2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观赏演唱,感受革命的乐观主义及英雄主义,培育学生不怕困难的志气。2,过程及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听辨音色等方法,感受作品的情感意境。(2)随录音学唱的方法学唱《中国军魂》3,知识及技能(1)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感受作品中不同段落表现的情感和意境。(2)能辨别几种演唱形式。教学过程:一,复习1,随伴奏演唱《保卫黄河》主题2,复习竖笛练习曲,竖笛嬉戏二,新课观赏《四渡赤水稀奇兵》1,朗诵歌词,学生想一想歌词描绘哪个历史时期的画面?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qián)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稀奇兵2,学生思索回答3,老师简介作品背景选自肖华著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等人曲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共10个乐章。《四渡赤稀奇兵》是其中的第四乐章。歌词中表现毛泽东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剧烈表示战士们是用双脚走过雪山,涉过草地的。4,分段观赏,完成表格。演唱形式,节拍速度,音乐心情,表现场景。5,师生沟通完成音乐分析。歌曲开始由圆号领奏,并加入定音鼓及弦乐,速度慢,音乐沉重。女声领唱缓慢悠长,表现了横断山恶劣的自然环境。6,观赏一部分二乐段男女二部合唱,混声四声部合唱,欢快热情。7,观赏二部分一乐段。及一部分旋律素材相同,但速度放慢,节奏拉宽,男生齐唱的浑厚音色,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境况,略带沉重的气氛。8,观赏二部分二乐段男中音领唱,快板的敲击及合唱相呼应,表现红军战士乐观骄傲的革命精神。学生感受女声领唱,男中音领唱,二部合唱及混声四部合唱带来的不同听觉感受和艺术效果。三,学唱《中国军魂》1,看谱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风格,心情2,分析作品了解进行曲的相关知识。3,请学生视察视唱歌谱画出难点部分。4,指导学生练唱歌曲难点。5,留意弱起,练唱变化音,三连音。6,随伴奏演唱至娴熟。7,完整演唱。8,介绍作品。嬉戏复习歌曲。四,小结学生小结收获,老师总结。第二单元音乐故事第一课学唱歌曲《鳟鱼》观赏《索尔维格之歌》2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看法·价值观(1)通过学唱歌曲《鳟鱼》,能够从歌词,旋律中感悟人世间的单纯,和善及欺诈,邪恶并存的事实,明白正义必需及邪恶进行斗争的道理。(2)观赏《索尔维格之歌》,感受歌曲的独特魅力。2.过程及方法通过倾听,感受,对比,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音乐故事,感受歌曲音乐形象。3.知识及技能(1)了解舒伯特,格里格的简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2)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鳟鱼》。(3)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索尔维格之歌》。教学过程1.倾听歌曲《鳟鱼》(1)倾听歌曲《鳟鱼》(完整版)。老师提问:①这首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②钢琴伴奏塑造了什么形象?(2)老师总结:①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歌词描写狡猾的渔夫搅浑了河水,使小鳟鱼迷失了方向而受骗上当的故事。作者用渔夫代表当时的统治者,用小鳟鱼比作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憧憬。②钢琴伴奏采纳了流水般的伴奏音型,塑造了小溪中的鳟鱼闲情逸致游动的形象。2.简介舒伯特(1)老师或学生简介舒伯特及其代表作品。(2)老师补充:19世纪初叶的奥地利是欧洲封建反动势力的大本营,舒伯特就是在这样黑暗的环境中生活和进行创作的,他笔下的“鳟鱼现象”是他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词作者舒尔巴特因政治上的缘由曾被关进监牢,此间他创作了许多诗,以表达他对自由的憧憬。3.音程练习(1)用“搭桥构唱”的方法练习。(2)用柯尔文手势练习减五度音程。4.发声练习lululululululululululululu(1)老师提出练声要求:主动的歌颂状态,打开口腔,声音圆润。(2)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做发声练习。用歌曲的第一乐句旋律当作发声练习,既使学生巩固了对弱起节奏的相识,夯实节奏上的难点,又让学生驾驭了这首歌曲的基本节奏型。同时,通过这条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声音的弹性和对声音的限制力,强调歌颂习惯的养成,建立良好的发声状态。5.学唱歌曲(1)学生随琴跟唱歌谱。(2)学生视唱歌谱。(3)学生填词演唱。老师提出要求:留意歌颂时的咬字,音色圆润。(4)老师伴奏,学生以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5)老师提问:①两段歌词在演唱时心情上有何变化?②哪些音乐要素造成了前后两段心情上的对比?(6)学生回答,老师总结。①第一段心情活泼欢快,第二段在心情上略显不安,表达了一种伤感和惆怅的心情。②力度和音色的变化造成了前后两段心情上的对比。(7)老师启发学生表现歌曲。①老师提问:前后两段在力度和音色上怎样设计?②老师补充:两种不同的心情和力度表现,使人感受到鳟鱼命运的戏剧性。【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歌曲,这是感受及观赏音乐作品首先必需具备的实力,它是保证唱歌,创作等活动顺当进行的基础和前提。(8)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音色,心情演唱歌曲。(9)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并相互评价。6.观赏童声合唱《鳟鱼》老师提问:同样一首歌曲,它们在表现手段上有什么不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7.观赏《索尔维格之歌》(1)导入老师提问:哪位同学了解易卜生创作的诗剧《培尔·金特》?能为同学们讲解并描述一下诗剧的故事梗概吗?用故事的形式导入观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2)观赏《索尔维格之歌》①倾听歌曲。老师提问:索尔维格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等待培尔·金特的归来?(忧虑的心情)通过倾听,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音乐心情。②歌曲介绍:《索尔维格之歌》是格里格应易卜生之邀,为其诗剧《培尔·金特》所作配乐中的一段,表现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美丽姑娘索尔维格,痴心等待培尔·金特归来的形象。(3)观赏主歌部分。老师提问:①主歌有几个乐句?表达了怎样的心情?②主歌在速度,力度,旋律进行上有什么特点?(4)观赏副歌部分。老师提问:①调式转换后音乐色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副歌及主歌相比心情上有什么变化?(5)复听《索尔维格之歌》,对主歌,副歌音乐要素进行对比,总结。(6)学生完整观赏《索尔维格之歌》,感受歌曲音乐形象。(7)老师总结歌曲主歌部分以小调的暗淡色调,表现索尔维格的忧虑心情;副歌部分大调的特性使得心情变得明朗起来,表现了索尔维格对将来生活的奇妙憧憬以及对培尔·金特必将归来的信念和盼望。这是一首表现忠贞之情,永恒之爱的歌曲。这个音乐故事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索尔维格对感情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动第二课观赏《大海及辛巴达的船》1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看法·价值观观赏《大海及辛巴达的船》,能够对乐曲产生爱好。2.过程及方法在倾听,体验,对比,探究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3.知识及技能(1)了解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2)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乐曲。(3)能够听辨乐曲中“国王的主题”和“王妃的主题”,辨识两个主题的发展及主奏乐器。教学过程1.导入(1)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哪位同学能以简短的语言讲解并描述它的故事梗概?(2)老师补充: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依据这个神话故事,以音乐的形式创作了闻名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这部组曲共四个乐章,今日我们观赏第一乐章——《大海及辛巴达的船》。2.完整观赏(1)老师提问: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你能听出哪些乐器?(2)老师补充:乐曲结构为省略绽开部的奏鸣曲式。由序奏(引子),呈示部,再现部,尾声四部分组成。3.音乐知识(1)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化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代表作品有《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野蜂飘舞》等。(2)组曲: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组合成的器乐套曲。组曲有两种:一种是从歌剧,舞剧中选出若干首乐曲组成的组曲,一种是作曲家创作的,独立的标题性组曲。4.分段观赏(1)倾听“国王的主题”,老师提问:①这段音乐刻画了国王怎样的形象?(威严,冷酷)②作曲家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塑造国王的形象?(铜管乐器,较低的音区)③主奏乐器是什么?(长号,大号)(2)学生随琴学唱这一主题旋律。(3)倾听“王妃的主题”,老师提问:①这段音乐刻画了王妃怎样的形象?(和善,美丽)②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③作曲家通过哪些音乐要素塑造了国王及王妃的不同形象?(运用节奏,节拍,力度,旋律,音色,音区的对比等不同音乐要素)④老师补充:以上两个主题在全曲中多次出现,请同学们在倾听过程中细致听辨。(4)倾听“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老师提问:①“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国王的主题”变化而来)②在配器上有哪些变化?(配器越来越丰满)③刻画了怎样的大海形象?(波涛汹涌,浩瀚无际,同时充溢着未知的危险)(5)倾听“安静的大海”主题,老师提问:①这段主题音乐刻画了大海怎样的景象?(阳光明媚,风平浪静)②这段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王妃的主题”变化而来)(6)学生随琴视唱“安静的大海”主题旋律。5.完整观赏乐曲老师完整播放乐曲,学生观赏并完成下表。6.拓展(1)老师提问:①“国王的主题”及“波涛汹涌的大海”或“王妃的主题”及“安静的大海”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②作曲家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的?(2)老师补充:①国王的残暴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善,美丽的王妃仿佛是安静的大海泛起的朵朵浪花。②作曲家利用国王及王妃的主题来表现大海,通过节奏,和声,配器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7.小结下课第三课观赏《小巫师》1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看法·价值观观赏《小巫师》,能够对乐曲产生爱好。2.过程及方法在倾听,体验,对比,探究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3.知识及技能(1)了解法国作曲家杜卡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2)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小巫师》。(3)能够听辨《小巫师》中“扫帚主题”及“小巫师主题”旋律。教学过程1.导入请观赏管弦乐曲《小巫师》,这首乐曲是依据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创作的。有同学了解这个故事吗?请给同学们讲一讲。2.完整倾听乐曲(1)完整播放乐曲,老师提问:①作曲家运用了哪些乐器来刻画音乐形象?②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2)学生说出自己倾听乐曲后的初步感受。3.作品介绍《小巫师》又名《魔法师的弟子》,是法国作曲家杜卡最闻名的作品,创作于1897年。作曲家以歌德的叙事诗为题材,创作了这首形象显明的管弦乐作品。4.作曲家简介杜卡:法国作曲家,音乐教化家,音乐评论家,代表作品除《小巫师》外,还有印象主义歌剧《阿里安娜与蓝胡子》以及芭蕾舞剧《仙女》。5.分段倾听音乐(1)倾听“咒语动机”,老师提问:①这段音乐使你联想到什么?②音乐突然增加力度,表示什么?(咒语生效,扫帚突然活动起来)③音乐旋律是怎样发展的?(渐渐下行)④你听到哪些乐器的音色?(小提琴和单簧管)(2)倾听“扫帚主题”,老师提问:①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速度渐快)②乐谱中多处出现顿音记号,有什么特点?你联想到怎样的情景?(有力的,跳动的;生动地描绘了扫帚提桶取水的情景)③主奏乐器是什么?(大管)(3)学生随琴学唱“扫帚主题”。(4)倾听“小巫师主题”,老师提问:①这段主题音乐刻画了小巫师怎样的神态?(小巫师得意洋洋的神态,更为起劲地诵念咒语)②主奏乐器是什么?(木管乐器)(5)倾听结尾部分,老师提问:①铜管奏出号角性的音调,表示怎样的情景?(象征魔法师回来了)②乐曲复原及序奏一样的慢速度,魔法师在做什么?(魔法师急念咒语后,扫帚马上停止行动,一切归于安静)③乐曲在怎样的气氛中结束?(在安静的气氛中结束)6.再次完整倾听乐曲在倾听前,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索。(1)当扫帚主题第二次出现时,音乐有哪些变化?(音乐越来越热情)(2)音乐的变化使你产生哪些联想?(使人联想到奇妙的扫帚不停地挑水,屋子快被水淹了,小巫师急得团团转)(3)当扫帚主题第三次出现时,音乐有怎样的变化?你联想到怎样的情景?(心情更为激烈,气氛更为惊慌;两把扫帚同时行动,轮番取水,流水滚滚而来不可阻挡。小巫师都快急疯了)7.拓展练习学生依据乐曲内容创编情节进行表演。8.小结下课第三单元曲苑天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歌《前门情思——大碗茶》教学目标:1,在歌曲的演唱学习中,使学生增加对我国曲艺音乐的了解及相识,感受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2,在感受北京曲艺音乐韵味的基础上,倾听录音范唱,分析歌曲要素及情感表达,采纳视唱歌曲旋律,对比观赏等方法,学唱,表现歌曲。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相关知识;常准歌曲中的装饰音,感受其作用;用京腔京韵来演唱歌曲。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相关知识;常准歌曲中的装饰音,感受其作用;用京腔京韵来演唱歌曲。教学打算: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播放《四世同堂》视频片段,学生初步感受歌曲。2,观赏歌曲(1)老师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及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2)这首歌曲每唱一句都有一个间奏,在曲艺音乐中叫做过门。老师出示曲谱,对比分析《前门情思——大碗茶》及北京琴书《长寿村》的过门。(3)学生跟唱过门。3,学唱歌曲(1)朗读歌词①学生边击拍边按节奏朗读歌词,要留意读出京腔的“儿化音”。②找出每个乐句中的装饰音单独学唱,引导学生感受其作用。(3)学唱歌词①依据歌词结构,分两部分学唱。②老师提问:A段从“我爷爷小的时候”至“就着一口大碗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心情上有没有变化?你认为怎样表现更为恰当?③老师提问:B段从“来”开始到结束,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4)完整演唱歌曲①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②老师启发学生思索:如何才能更好地表演歌曲?③学生分组展示。(5)分组探讨《前门情思——大碗茶》在音乐风格,艺术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4,小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观赏《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京韵大鼓经典作品,对北京曲艺音乐产生爱好,关注民间曲艺音乐的发展。2,通过观看视频,倾听范唱等方法,感受曲艺音乐的魅力;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片段。3,初步了解京韵大鼓的艺术特点及代表艺术家。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京韵大鼓经典作品,感受曲艺音乐的魅力;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片段。教学打算: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观赏《重整河山待后生》(1)导入①播放《丑末寅初》视频片段,老师提问:京韵大鼓表演形式有什么特点?②老师投影显示京韵大鼓常用伴奏乐器:鼓,板,三弦。③观看示范演奏鼓,板。(2)观赏①老师简述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剧情。②老师提问:为什么这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运用了京韵大鼓的音调?③老师播放范唱录音,老师提问:歌曲蕴含了怎样的情感?④分析“花香之地无和平”一句的旋律特点,学生仿照学唱。(3)简介骆玉笙①简介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②观赏骆玉笙演唱的京韵大鼓视频,感受她的音色特点和演唱风格,并仿照演唱第一乐段。2,简介曲艺音乐(1)结合多媒体,老师介绍汉代说唱俑。(2)老师总结:曲艺音乐是融语言,音乐,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其中“说”及“唱”的结合,是曲艺音乐区分于其他艺术种类最本质的特点。3,课堂练习老师多媒体显示鼓,板,三弦,扬琴,四胡等乐器图片,学生能精确说出这几种乐器名称,并知道是哪个曲种的主要伴奏乐器。4,课堂总结学生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及知识要点,老师小结下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观赏《蝶恋花·答李淑一》2,观赏《布谷鸟儿咕咕叫》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有进一步了解曲艺音乐的愿望,酷爱祖国的民族艺术。2,通过仿照学唱及对比观赏的方法,分析唱腔基本特点,听辨音色等方式,使学生能辨别几种不同曲艺音乐的类别。3,了解苏州弹词,四川清音等相关知识。初步了解几种说唱音乐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苏州弹词,四川清音等相关知识,了解几种说唱音乐的特点;能辨别几种不同曲艺音乐的类别。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观赏《蝶恋花·答李淑一》(1)初次倾听老师提问:能听懂这段唱腔的唱词吗?它的语言有什么特点?(2)倾听方言①唱腔中那些字的读音及一般话不一样?②学生跟老师一起轻声以苏州方言诵读唱词,感受语言的韵味。③老师提问:在苏州方言里“轻”是读第四声的,它在演唱时有什么特点?(3)整体观赏①老师介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②老师提问:哪几个字最能表达作者的悲愤之情?③这段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琵琶,三弦)(4)对比观赏①再次倾听,划分唱腔段落。②老师启发学生感受前后两个段落不同的情感变化。(5)简介苏州弹词老师播放《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演唱视频,学生了解苏州弹词的演唱形式。2,观赏《布谷鸟儿咕咕叫》(1)整体倾听,感受唱腔特点。(2)仿照练习“哈哈腔”。(3)介绍四川清音及其代表人物。3,课堂练习老师播放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北京琴书,山东快书等曲艺片段,学生听辨曲种。4,小结下课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是民族艺术的珍宝,凝合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及才智,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及载体。学习,了解曲艺音乐,继承及弘扬民族音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第四单元西乐撷英(二)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正确的呼吸及演唱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培育良好的歌颂习惯。2,倾听乐曲,初步感受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其代表人物。3,观赏《c小调练习曲》《流浪者之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翱翔的女武神》,感受不同体裁及形式的特点。4,学习竖笛合奏《进行曲》,做到节奏精确,声音和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摇篮曲》2,竖笛演奏《进行曲》教学目标1,用温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感受真挚的母爱。2,通过倾听,使学生驾驭《摇篮曲》中的附点音符以及装饰音的唱法,唱准大跳音程的音准;采纳突破难点,分声部练习的方法,逐步完成竖笛演奏。3,了解“歌曲之王”舒伯特的生平及代表作品,了解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竖笛演奏两个声部均衡,声音和谐。教学重点用温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教学难点驾驭《摇篮曲》中的附点音符以及装饰音的唱法,唱准大跳音程的音准。教学打算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1,倾听范唱(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请同学们随音乐划拍。老师提问:①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属于哪种音乐体裁?②歌曲是什么节拍?心情是怎样的?(2)再次倾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音乐形象。2,学唱歌曲《摇篮曲》(1)学生分组练习视唱歌谱(慢速)。(2)学生分组汇报。(3)老师发觉学生存在的问题,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①留意大跳音程如“2-5”的音准。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要精确,如“2171”“2342”。65③精确演唱装饰音“543”。65(4)老师指导学生练唱“543”。(5)完整演唱歌谱。(6)练唱歌词(7)简要介绍舒伯特生平,代表作品。(8)学生完整演唱歌曲。①老师组织学生探讨《摇篮曲》的特点。②倾听伴奏,学生用柔软,甜蜜的声音演唱《摇篮曲》。3,竖笛演奏《进行曲》(1)老师播放示范录音,学生留意几种反复记号的作用。(2)老师指导学生练习“﹟5”“﹟4”指法。(3)学生分组,分声部练习。(4)两个声部合奏。留意速度统一,声部均衡,声音协调。(5)老师再次播放示范录音,启发学生感受乐曲的欢快心情。用吐奏的演奏方法,换气的气口要统一。(6)学生合奏《进行曲》。4,小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观赏《C小调练习曲》教学目标1,能够主动参及观赏活动,感受,体验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2,从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入手,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3,了解“钢琴诗人”肖邦及其代表作品,了解其音乐风格。教学重点感受《C小调练习曲》悲愤,激扬的心情,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学打算多媒体教学过程1,观赏《C小调练习曲》(1)老师播放乐曲,学生初次倾听。老师提问:①这首钢琴曲的曲名?②这首钢琴曲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2)再次倾听乐曲,老师提问:听了这首钢琴曲,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象?为什么?(3)老师简介作曲家创作这首乐曲的时代背景。(4)再次倾听乐曲,感受引子的音乐形象。乐曲开始,由一个强有力的属七和弦引出市柳河县组成的由高到低进行的快速音流。老师提问:引子的音乐给你什么感受?(5)观赏乐曲第一部分老师提问:以上主题演奏了几遍?这部分音乐给你什么感受?(6)倾听中间部分。老师提问: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形象?你有什么感受?(7)倾听乐曲第三部分。老师提问:①这段音乐你听过吗?有什么变化?②表现了什么形象?(8)完整观赏乐曲老师肯定学生从速度,力度,节奏,动机等音乐要素入手,感受乐曲音乐形象。2,小结下课第五单元舞剧音乐第一课时《大红枣儿甜又香》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的故事背景,体会舞剧音乐的特点。2,在学唱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军民鱼水之情。教学重,难点1,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留意气息的运用。2,背唱歌曲。3,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1,观看影片《白毛女》片段——老百姓迎接八路军解放杨各庄片断。(以《大红枣儿甜又香》的音乐作为背景)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歌舞剧《白毛女》吗?今日老师打算了一个片段,请大家观赏。问:看了《白毛女》片段,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呢?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2,介绍《白毛女》故事情节。《白毛女》以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闻为主要素材,又依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主要情节是: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和善醇厚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终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剧烈的报仇意志坚韧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及盐,全身毛发变白,被旁边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全剧通过喜儿的遭受,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及地主阶级的冲突,证明白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及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3,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了解歌词。师:请你们再听听刚才影片中的插曲,歌词都说了些什么?4,老师范唱。5,学唱《大红枣儿甜又香》。随音乐哼唱《大红枣儿甜又香》的旋律。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留意气息的运用。6,在学唱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军民鱼水之情。三,小结芭蕾舞剧《白毛女》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其舞剧音乐也非常精彩,优美好听。同学们可以多多观赏我国的民族舞剧,从中体会舞剧音乐的魅力!
第二课时《窗花舞》教案【教学内容】观赏《窗花舞》。【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赏乐曲,体验乐曲轻松,欢快的气氛(心情)和轻快,活泼的音乐特点。2.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参及音乐,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有效的方式参及音乐体验。【教学重点】观赏音乐,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师生问好(自我介绍)2.节奏嬉戏师:欢迎大家来到音乐教室,今日的音乐课,我们先来玩个嬉戏,考考谁的耳朵最聪慧,能够精确地拍出老师给你的节奏。请打算好你的小手。“大家知道,音乐是奇妙的,那我们拍出的节奏也应当是……美美的。”(留意强弱)(1)师:“你发觉了吗?刚才我们拍节奏的顺序是,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一问一答)“那你还能用其他方式来回答我吗?”(拍腿,拍手臂……)(2)师:“我们再来一次,还是一问一答,但节奏会变化哦,每条变得越来越……”(短)(分层次进行,多次练习)二,观赏乐曲A部分1.初听音乐(《窗花舞》钢琴)——静心倾听师:“小朋友们的耳朵真是很聪慧,我要嘉奖给大家一段音乐,请你听听音乐表现了什么心情?”(欢快)“听出是用什么演奏的吗?”(钢琴)2.二听音乐(A1管弦)——专心辨听师:“还是这段欢快的音乐,请听什么发生变化了?让你感觉心情变得……?”(学生辩听——管弦乐演奏——音色:更丰富心情:更欢快)3.三听音乐(A1)——老师律动《剪花女》师:“这么欢快音乐究竟是要表现什么呢?我用动作告知你,请细致看,我在干什么?”(剪窗花,贴窗花)4.四听音乐(A1)——学生律动(仿照剪,贴窗花)(1)仿照,体验师:“你能跟着音乐也来学一学吗?”(A1)(体验音乐欢快的心情)“除了剪纸,我们还做了什么?”(感受音乐的优美,灵活)(2)律动表演师:“你知道什么时候要剪窗花吗?课前,我们上网查找了中国过年的风俗,你找到答案了吗?”“还有小朋友从网上找来了春节和窗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观赏。”(图片)“这些窗花美丽吗?让我们再次拿起剪纸和剪刀,跟随音乐,一起剪出属于我们的美丽窗花。”(A1)(4)哼唱,律动三,观赏乐曲B部分1.初听音乐——静心倾听(完整)师:“音乐表现的这个有着灵活双手的剪花人是一位名字叫做喜儿的女孩。大年三十除夕夜,喜儿和她的小伙伴们剪,贴窗花,打算过年。大家在一起,快乐得手舞足蹈。因此作曲家给音乐取名为《窗花舞》,让我们一起来完整观赏。”“请你细致听,接下来的音乐给你什么感觉?气氛变得……?”(过渡段)“这么热情,喜庆的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描述)2.二听音乐(B)——画面协助师:“是啊,这么让人快乐的事情应当有更多人一起共享,(哼唱第一乐句)大家相互呼唤,聚到一起来。看,他们真的来了。”“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剪窗花,有的贴窗花,还有的……)3.三听音乐——品尝对答(1)完整倾听B部分师:“说得真好,大家一边自己剪窗花,一边交换着看看,观赏别人的窗花,一来一去,就像我们开始时候的节奏嬉戏中的一问一答。你能从音乐中听出他们一边剪,一边看的音乐来吗?听到了,就请举手!”(2)一听“对答”(B2)——辨听音色师:“音乐为什么会给你对答的感觉?这‘问’和‘答’有什么不同?”(一个细,亮,音高;一个连绵,柔软,音低)(3)二听“对答“(B2)——律动对比(辨听结构)“是啊,喜儿和他的小伙伴,有的在低低的地方剪,有的在高高的地方剪,(老师范唱,区分音色高低)那你能听出他们是依据什么顺序出现的吗?”(4)三听“对答”(B2)——“乐器“演奏(出示图形谱)师:“这一问一答的音乐之所以有这样的明显的音色对比,那是因为他们的演奏乐器不同。一个是木管中的短笛,一个是弦乐合奏。”4.五听音乐——尾声(1)静心倾听(2)完整观赏B部分师:“让我们再完整地观赏一次这喧闹,喜庆的音乐,并且在音乐的最终摆出你认为最美的姿态。”三,拓展观赏1.观赏视频《窗花舞》芭蕾表演(完整观赏乐曲)师:“小朋友的姿态真是美极了,惹得喜儿和她的小伙伴也情不自禁地想来表演一段,看看她们的表演有什么特点。”(学生谈观赏后的感受)2.体验芭蕾表演《窗花舞》(A1)师:“他们表演的其实是一段芭蕾舞,那么你发觉了吗,芭蕾舞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芭蕾是欧洲的古典舞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都不错,但)它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所以又被叫做是足尖上的舞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那让上身坐正,双手叉腰,立起脚尖,伴随音乐表演,再次来感受《窗花舞》音乐那喜庆,欢快的心情吧。”四,结束课程
第六单元中国流行风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够相识流行歌曲中民族元素及流行元素的融合,同时能够感受,辨别流行歌曲的风格特点。2,能够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溢爱》《乡间小路》。3,能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歌曲,挖掘其在歌曲总的作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歌《让世界充溢爱》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中国经典流行歌曲,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相识流行音乐。2,在合作,探究中发掘音乐要素,尝试演唱形式的多种组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及创建力。3,通过对比,倾听,演唱,感受切分音对表达歌曲情感所起的作用;二部合唱做到声部均衡,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租赁合同协议书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单元 电子作文 第5课 汇编作文集教学设计 浙江摄影版
- 吴江教育面试题及答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考点试题及答案
- 全国宪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职业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
- 动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考试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方法研究题目及答案
- 第一单元认识0~9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2024)001
- 临时用电申请审批表
- 推进中国教育数字化的战略与政策
- 水库导流洞工程土建及安装工程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控制措施
- 生育服务证办理承诺书
- 地下室顶板预留洞口施工方案标准版
- 儿童常见病中医治疗
- 演讲与口才2.4劝慰与道歉
-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
- 2022年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所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毕业生4月调考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
- SMT失效模式分析PFME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