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部编教材课内文言文汇总(挖空训练+语句阐释+文化常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D/1D/wKhkGGYQQoeAZK86AAP9HhvkYq8581.jpg)
![高中语文高考部编教材课内文言文汇总(挖空训练+语句阐释+文化常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D/1D/wKhkGGYQQoeAZK86AAP9HhvkYq85812.jpg)
![高中语文高考部编教材课内文言文汇总(挖空训练+语句阐释+文化常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D/1D/wKhkGGYQQoeAZK86AAP9HhvkYq85813.jpg)
![高中语文高考部编教材课内文言文汇总(挖空训练+语句阐释+文化常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D/1D/wKhkGGYQQoeAZK86AAP9HhvkYq85814.jpg)
![高中语文高考部编教材课内文言文汇总(挖空训练+语句阐释+文化常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D/1D/wKhkGGYQQoeAZK86AAP9HhvkYq858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汇总
劝学(荀子)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日:学不可以已(停止,废弃)。
青,取之于(介词,从)蓝,而青于(介词,比)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合
乎)绳,B(同煤,用火烤使木材使之弯曲)以(介词,把)为轮,其曲中规(圆规)。虽有(同
又)槁(枯)暴(晒),不复挺(直)者,敕使之然也。故木受绳(经过墨线比量)则直,金(指
金属制的刀斧)就(靠近、接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广泛地学习)而(连词,表递
进,并且)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天天)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通智,见识)
明(明达)而(连词,表并列)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一会儿)之所学也;吾尝践(踮起脚后跟)
而(连词,表修饰)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连词,表顺承)招,臂非加长也,而见
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强,劲疾)也,而闻者彰(清楚)。假(借助、利用)舆(车子)马
者,非利足(善于奔走)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于游水)也,而绝(横
渡)江河。君子生(通性,天性、资质、禀赋)非异也,善假于物(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
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兼词,在那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非
凡的智慧)自得,圣心(圣人的心怀)备焉。故不积度(半步)步(跨两脚),无以(没有用来……
的,无从)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鸳马(劣马)十
驾(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功在不舍(停止、止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刻)而不舍,
金石可镂(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名词作状语,向上)食埃土(泥土、尘土),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饮黄泉(地下的泉水),用(因为)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蟹钳)而
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托身、安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心)也。
【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就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车马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却能达到千里。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6.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着。
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然而没有蛇鳍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文化常识】
君子: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春秋末年,逐渐成为“有德者”的称谓。在儒家系统里,君子
是“圣人之下,富有礼仪规范的人”。《劝学》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金:在古代,“金”的含义较广,不单指黄金,古代铜为贵重金属,很多时候称“铜”为“金”,
“金”可泛指钱财.,也可泛指金属制品。“金就砺则利”中的“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度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度,跨出两脚为步。
驾:马拉车一天叫一驾,“鸳马十驾”中的“十驾”指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
1
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授,教授,传授”)
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代词,知识和道理)者,孰(谁)能无惑?惑而(表假设,如果)不从师,
其(那些)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知道,懂得)道也固(本来)先乎吾,吾从而
师(意动,以…为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学习)道也,
夫庸(表示反问语气,哪)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
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尊师学习)道(风尚)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疑惑)也难矣!古之圣人,
其出(超出)人也远矣,犹且(尚且,还)从师而问焉(代词,他们);今之众人(一般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表转折,去Q耻(意动,以…为耻)学于师。是故圣益(更加,越发)
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大概)皆出于此乎?爱
其(自己的)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自身,自己)也,则耻师焉,惑(糊涂)矣。彼童子
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不是)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通晓),惑之不
解,或(有的)师焉,或不(同否)焉,小(小的方面)学而大遗(放弃,丢弃),吾未见其明
(明智)也。巫医,乐师百工之(这)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这类人),日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像)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可,够得上)
羞,官盛(高,大)则近谀(谄媚奉承)。”呜呼!师道之不复(恢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君子不齿(并列、排列),今其智乃(竟、却)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固定的)师。孔子师郑子、茯弘、师襄、老聘。郑子之徒(同类的人),其贤(才
德优秀)不及(赶得上,比得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不一定)贤(超过)于弟子,闻(领会)道有先后,术业(学术技艺)有专攻(学习、
研究),如是而已(罢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全面地)习之,不拘于(被)时,学于(向)
余。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赠送)之。
【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L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翻译]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翻译]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
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向有看到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翻译]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
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翻译]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瞧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了,
真是令人奇怪啊!
6.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文化常识】
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2
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苏子与客泛舟游(游玩)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缓缓)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劝请)客,诵明月之诗,歌(吟咏)窈窕之章。少焉(一会
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横(笼罩)江,水光接天。纵
(放任,任凭)一苇之所如(往,去),凌(越过)万顷之(的)茫然(旷远的样子)。浩浩
乎如冯(“凭”,乘)虚(太空)御风,而(却)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飞
升成仙)而登仙。
于是(在那时)饮酒乐甚,扣舷而(表修饰)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
溯(逆流而上)流光。渺渺兮予(我的)怀,望(眺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依,
循)歌而和(伴奏)之。其(代指箫)声呜呜然,如(像)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声音婉转悠长),不绝如缕(细丝)。舞(使……起舞)幽壑(深谷)之潜蛟,泣(使……
落泪)孤舟之蔑妇(寡妇)
苏子愀(容色改变的样子)然,正(整理)襟危(端正)坐而问客曰:“何为其(曲
调)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不是)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
武昌,山川相缪(“缭”,盘绕、围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被)周郎者乎?方(当)
其破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东(名作动,东下)也,触胪千里,旌旗蔽空,酬酒(斟
酒)临江,横槊(长矛)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哪里)在哉?况吾与子渔(捕
鱼)樵(打柴)于江渚之上,侣(以……为伴侣)鱼虾而友(以……为朋友)麋鹿,驾
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劝、请)。寄(寄居)蜉蟒于天地,渺(小)沧海之一粟(米
粒)o哀吾生之须臾(短暂),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一下
子,很轻易地)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理解)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水),而未尝往也;盈(满)虚(缺)
者如彼(月亮),而卒(终究)莫(没有)消长也。盖将(表示假设)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
地曾(否定词前,加强语气)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
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假如)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
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无人)禁,用之不竭(完,穷尽)o
是(这)造物者(自然界)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享受)。”
客喜而笑,洗盏更(再)酌。肴核既(已经)尽,杯盘狼藉(凌乱)。相与枕藉(横七竖八
地倒或躺在一起)乎(在)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明亮)。
【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翻译]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
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任凭小船漂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驾风而行,不知将停留在
何处;多么飘逸啊,好像脱离尘世,升入仙境。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翻译]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
不断的细丝。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
[翻译]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翻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
方吗?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翻译]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
3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翻译]何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
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翻译]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
这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中。
9、(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色彩,
怎样获取它们也无人禁止,怎样使用它们也不会用完,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
以共同享受。
【文化常识】
1.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册:农历每月初三。
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
十八个星宿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
南、北四个方位和四方守护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
象”O“斗”“牛”“参”“井”“翼,,“轸”均是二十八星官中的星宿名。“青龙”:角、亢、
氐、房、心、尾、箕七宿;“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白虎”:奎、娄、
田
目、甯、毕、昴、参七宿;“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4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5.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6蜉.蜥: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常用来比喻人
生短促。
7.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
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
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
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
赋、律赋、文赋等几个阶段。
9.羽化登仙:古代修道士修炼到极致,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称羽化成仙。
登泰山记(姚鼐)
泰山之阳(山南水北,泰山南面),汶水西(名词作状语,向西)流;其阴(山北水南为阴,
泰山北面),济水东(名词作状语,向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介词,在)其南北
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在,介词)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ch6ng(冒着)风雪,历(经过)齐河、
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界限,指城墙),至于(到达)泰安。是(这)月丁未(干
支纪日法),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山脚)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石阶),其级七
千有(同“又”)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省“之”,指中谷)以入,
道少半(不到一半),越中岭,复循(沿着)西谷,遂至其巅(顶峰)。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
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定语后置句,
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几乎)不可登。及(等
到)既上,苍山负(覆盖)雪,明烛(照亮)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彳来如画,而半
山居(停留)雾若带然(……的样子)。
戊申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五鼓(五更),与子颖坐(省“于”,在)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稍(逐渐)见云中白若樗痛数十(定语后置)
4
立者,山也。极(尽,尽头)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同"彩”)o日上,正赤如丹,下
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有人)日:此东海也(判断句)。回视日观以西峰,或(有的)得日或
否,绛(红色)皓(白色)驳(错杂)色,而皆若偻(弯腰曲背)o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皇帝外出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这)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模糊,缺损)0僻(偏僻)不当(在)
道,皆不及(来得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深青色,深绿色)黑色,多平方(平整的,方正的),少圜(同"圆")o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石缝),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
雪与人膝齐。
【翻译句子】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正在它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2、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3、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像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人都称它为“天门”。
4、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
5、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徐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明亮的雪光照亮了南边的天空。远望夕
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彳来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飘带一
样。
6、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精数十立者,山也。
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逐渐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像“五木”骰子一样立在
那里,都是远山。
7、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
8、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象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
9、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或红或白,颜色错杂,又都像弯
腰曲背的样子。
10、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
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文化常识】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阴历每月十五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五鼓:古代五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又把每更分
为五点。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晚七点起更,晚上7时至9时为一更,9时至11时为二更,
11时至1时为三更(即“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四更,后半夜3时至5时为五更,“五鼓”
相当于五点钟。
行宫:皇帝外出巡行时居住的处所。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官职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
阳:山之南为阳,河之北为阳。
阴:山之北为阴,河之南为阴。
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者坐着)。
子曰:“以(因为)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己”用)也。居(平日,平时)则曰:‘不吾知
(了解)也。'如或知尔,则何以(用,做)哉?”
子路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而对曰:“千乘(车辆)之国,摄(迫近,指夹在中间)
乎大国之间,力口(加到……上)之以师旅,因(接续)之以饥瑾;由也为(治理)之,比及(等
到)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也。”
夫子哂(微笑)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纵横方圆)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富足)
民。如(至于)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
见天子),端(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章甫(名词作动词,戴着礼帽),愿为小相(祭祀、会盟
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司仪官)焉。”
“点!尔何如?”
鼓(弹奏)瑟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铿尔,舍(舍弃,指放
下)瑟而作(站起来),对日:“异乎三子者之撰(为政的才能)。”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J
曰:“莫(通“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成年人。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吹风)乎舞雪,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息的样子)叹日:“吾与(赞成,同意)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罢了)。”
日:“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也与?”
“安见(怎见得)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ɪ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翻译]因为我的年龄比你们大一点,不要认为我大就不畅所欲言。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僮)。
[翻译]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国内又发生饥
荒。
3.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翻译]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老百姓勇敢无畏,而且还懂得合乎
礼仪的行事准则。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翻译]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
姓富足起来。
5.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翻译]至于礼乐教化,要等待君子来实施了。
6.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翻译](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站了起来,答道:“我的为
政才能和他们三位所讲的不同。”
6
7.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翻译]孔子说:“那有什么妨碍呢?正是要各人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啊J
8.(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翻译]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旁边
沐浴更衣,在舞零台上唱祭歌、献祭品,祭天求雨。
9.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翻译]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
10.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翻译]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IL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翻译]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使……知道)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讲述)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流传)焉,臣未之闻也。无
以,则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J
日:“若寡人(古代君主、王侯对自己的谦称)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J
日:“何由(从哪儿)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敞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往)?‘对
日:'将以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王曰:'舍(释放)
之!吾不忍其毂解(形容恐惧战栗的样子),若无罪而就(走向)死地。'对曰:'然则废(废弃)
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替换)之。'不识有诸(“之乎”的合音)?”
日:“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舍不得)也,臣固(确实)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的确)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狭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徽解,若无
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J
曰:“王无异(对……感到奇怪)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疑问代词,怎么、
哪里)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区别)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理所当然的)乎百姓之谓我爱也J
曰:“无伤也,是(这)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因此)君子远(远离)庖厨也。”
王说(同“悦”,高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揣测)之。‘夫子(古代对男
子的尊称)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内心有所触
动的样子)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禀报)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举起)百钧,而不足以举羽;明(视力)足以
察(看清楚)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认可)之乎?”
日:“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偏偏、去In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因为)
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被)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
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表现)何以(怎么、用什么)异(区分)?”
日:“挟太山以超北海,语(告诉)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
不能J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敬爱)吾老(老人),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小孩),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
7
理)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
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称量),然
后知轻重;度(丈量),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考虑)之!
“抑(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王兴甲兵,危(危害)士臣,构怨(结怨)于诸侯,然后
快(痛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J
日:“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指轻软暖和的衣服)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己:欲辟(开辟)土地,朝(使……来朝见)秦楚,莅(统治)中
国(古代指中原地区)而抚四夷(泛指四方少数民族)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爬)木
而求鱼也。”
王日:“若是其甚与?”
日:“殆(恐怕,可能)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
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日:“可得闻与?”
日:“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谁)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
集(集聚)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同“盍”,何不)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
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
王之涂(同“途”,道路),天下之欲疾(憎恨)其君者皆欲赴诉(奔走求告)于王。其若是,孰
能御之?”
王曰:“吾憎(不明事理,糊涂),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帮助)吾志,明(明白地)以
教我。我虽不敏(聪慧),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而有恒心者,惟士(指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
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放纵)辟(不正)邪侈(过度),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处罚)之,是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民也。焉有仁人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规定)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养活)妻子,乐岁
(丰年)终身饱,凶年(荒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向,往)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容易)。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
恐不赡(足,够),奚暇(顾得上,有时间做)治(讲求)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
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穿)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
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慎重办理)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
学校)之教,申(申诫,告诫)之以孝(善事父母为“孝”)悌(敬爱兄长为“悌”)之义,颁(同
“斑”)白者不负戴(用头顶着物件)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也。”
【重点句子翻译】
L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翻译]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
这些事。
2.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毅解,若无罪而就死地。'
[翻译]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到它恐惧战栗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3.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因为吝惜钱财才用羊换掉牛的,(您这么一说)老百
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啊。
8
4.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翻译]不肯做与做不到的表现有什么区别?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翻译]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
(爱护)别人家的小孩:(照这样去做)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转动。
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翻译]称了,才能知道轻重;量了,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请
您考虑一下吧!
7.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翻译]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军士臣下受到危害,与各诸侯国结怨,然后才心里痛
快吗?
8.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翻译]是想开拓疆土,使秦、楚来朝拜,统治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
样的做法,去谋求这些想要的东西,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
9.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翻译]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不足以做到,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1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翻译]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开导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
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文化常识】
1.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
2.牲: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如:三牲、献牲。
3.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5.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亦泛指外族、
外国。
6.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
7.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商代称学校为“序”,周称“庠”。
8.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庖丁解牛》
庖丁为(给)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接触),肩之所倚(倚靠),足之所履(踩),膝之所总奇
(抵住),吉然向(同“响”)然,奏(进)刀酷然,莫不中(合乎)音。合(合乎)于《桑林》
之舞,乃(又)中(合乎)《经首》之会(节奏)。
文惠君曰:“嘻,善(好)哉!技盖(同“盍”,何、怎么)至此乎?”
庖丁释(放下)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天道,自然的规律)也,进(超过)乎技矣。始臣
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完整的)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用)神遇
(接触)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精神活动)行。依乎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结构),批(击)
大郤(同“隙”,空隙),导(引导)大嶷,因(顺着)其固(本来的)然,技经肯繁之未尝(尝
试),而况大甄乎!良庖岁更(更换)刀,割也;族(众,一般的)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
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硼(磨刀石)。彼节者有间(空隙),而刀刃者无厚;以
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因此)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硼。虽然(虽然
这样),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戒惧的样子)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轻)。
言桀然已解,如土委(散落,卸落)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张望,看),为之踌躇满志(悠然自
得,心满意足),善(揩拭)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L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崎,若然向然,奏刀晓然,
9
莫不中音。
[翻译]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抵住的地方,
古著作响,进刀时发出“酷”的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
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翻译]我追求的是天道,超过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没有不是(完整的)牛
的;三年以后,未曾看到完整的牛了。
3.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翻译]现在,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4.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
发于硼。
[翻译]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因为用刀割断筋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
一把刀,是因为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就像刚从
磨刀石上磨出来。
5.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翻译]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四处张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揩拭干净,
收藏起来。
【文化常识】
L庖丁,名为“丁”的厨师。一说即厨师,“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
2.相关成语
①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②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③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
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④切中肯繁:肯,骨间肉。紫,结合处。肯紫,筋骨结合的地方。现在指正好切中事情的关
键。
⑤庖丁解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且)贰于楚也。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
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日:“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公从之。
辞曰:“臣之(取独)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公曰:“吾不能早用
子,今急而(才,一说表修饰)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
焉(啊)!”许之。
夜(在夜晚)缱而(表修饰,一说表承接)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如果)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用,拿)烦执事。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把远地当成边邑)君知
其难也,焉(何,为什么)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你们秦国的力
量相对就削弱了)若舍郑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之(取独)往来,共其
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表并列,不译。一说表转折)
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让它满足呢)既东(在东方)封郑,又
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而)利晋,唯(希望)
君图(考虑)之。”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订立盟约)。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
就)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
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是)还也。”亦去(离开)之。
【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L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翻译]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
10
晋国。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翻译]烛之武辞谢说:“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啊。”晋文公
说:“我不能早早用你,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你也有
所不利啊!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翻译]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
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翻译]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
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翻译]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
利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这并不是威风。我们还是回去吧!
【文化常识】
史书体例
(1)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至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传体:通过记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融资租赁合同
- 2025池塘清淤工程的施工合同
- 9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依法维权有途径(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21 淡水资源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青岛版
- 2025法律法规工伤员工续签合同问题 管理资料
- 6将相和(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农村荒山承包合同范本
- 硬件维护投标方案
-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 四 认识万以内的数第8课时 近似数说课稿 苏教版001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A Let's talk(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正面上手发球技术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佛山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月统计分析表
- 永磁直流(汽车)电机计算程序
- 国家电网招聘2025-企业文化复习试题含答案
-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治疗
-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医院物业服务组织机构及人员的配备、培训管理方案
- 端午做香囊课件
- 外观判定标准
- 江西上饶市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