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项选择题、
1.有关毒物单纯扩散正确的是A
A.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不消耗能量B.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消耗能量
C.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不消耗能量D.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消耗能量
2.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般需要经过B
A.一个阶段B.两个阶段C.三个阶段D.四个阶段
3.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化学物的毒性主要采用B
A.体外试验B.体内试验
C.流行病学研究D.人体观察
4.影响化学物毒性的实验条件主要是D
A.实验动物的物种、实验动物的品系以及实验动物的个体因素与毒性反应
B.温度与湿度、昼夜节律以及动物的饲养条件
C.实验动物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和营养状况
D.途径和溶剂、染毒次数以及动物的饲养条件
5.外源化学物致敏作用研究的首选动物为A
A.豚鼠B.大鼠C.家兔D、小鼠
6.亚慢性毒性试验染毒期限一般为B
Ao24小时B.1—3个月C.1年D.2年
7.慢性毒性试验中,高、中、低各剂量组间的剂量组距一般相差不小于C
A.4倍B.3倍C.2倍D.1倍
8.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通常称为A
A.基因突变B.染色体畸变
C.染色体的结构改变D.染色体的数目改变
9.细胞丢失或增加••条或几条染色体叫做B
A.整倍体B.非整倍体C.断裂D.断片
10.有些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其原形或其化学水解产物就可以引起生物体的突变,
该化学物称为D
A.染色体畸变剂B.间接诱变剂
C.基因突变剂D.直接诱变剂
11.化学致癌的多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一般包括C
A„致癌和促癌阶段B.致癌、促长和进展阶段
C.引发、促长和进展阶段D.促癌、致癌和进展阶段
12.哺乳动物致癌试验中,整个试验结束后,患瘤动物总数在有效动物总数中所占的百分率,
称为D
A.癌变发生率B.癌变发生数
C.肿瘤发生数D„肿瘤发生率
13.从孕体的主要发育阶段来看,对外源化学物损伤极为敏感的胚胎时期是B
A.着床期B.器官形成期
C.胎儿期D.原肠期
1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第三阶段试验中的最敏感指标所得的N0AEL,若小于或
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0倍,则说明C
A.该受试物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B.该受试物毒性较弱
C该受试物毒性较强D.该受试物应进行慢性毒性试验
15.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A
A,解磷定B.石灰水C,乙酰胺D.美兰
16.动物试验结果已证明,黄曲霉毒素主要诱发C
A.皮肤癌B.淋巴癌C.肝癌D.肺癌•
17.在进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时,凡属毒理学资料比较完整,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
日允许摄人量或不需规定日允许摄入量者,要求进行C
A.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
B.急性毒性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C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D.急性毒性试验
18.慢性锌中毒的临床表现是C
A.便秘B.神经性皮炎
C.顽固性贫血D.血红蛋白含量升高
19.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D
A.神经系统症状B.心血管病变
C.胃肠道症状D.牙齿和骨骼的损害
20.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
A.微生物B外来化学物质
C.寄生虫或虫卵D.环境污染物
21.若想定性描述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宜选用A
A.危害性D.毒性C.危险性D.毒效应
22.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属于A
A.迟发毒性作用B.可逆毒性作用
C.一般毒性作用D.无阈毒性作用
23.在生物体内可测量的生化、生理、行为、病理组织学或其他方面的变化,称为D
A.接触生物学标志D.反应生物学标志
C.效应生物学标志D.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24.苦杏仁中毒属于A
A.鼠背中毒B.皂素中毒C.真菌中毒D.霉菌毒素中毒
25.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著名水俣病是由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引起的,主要含重金属(B)
A.铜B.汞
C.铅D.铁
26.按照丙烯酰胺来源推断,下列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最高的是(D)
A.大米B.面粉
C.黄瓜D.薯片
27.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A)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
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
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
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
28.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类是(A)
A.BlB.G1
C.M2D.G2
29.就营养因素而言,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属于有效促长剂的是(?A)
A.碳水化合物合理脂类B.维生素A
C.维生素CD.维生素B2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
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
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
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
31.致畸指数是(?C)
A.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摄入量之比
B.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
C.母体LD50与胎仔最大致畸作用剂量之比
D.母体LD50与致畸危害指数之比
32.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B)
A.大豆B.西红柿
C.玉米D.马铃薯
33.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A)
A.维生素AB.维生素Bl
C.维生素B2D.维生素C
34.危险度是(?A)
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
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
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
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二、填空题
1.毒理学中的剂量通常是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量,一
般以mg/kg表示。
2.急性毒作用带(Zac)越窄,即Zac值越小,表示受试化学物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的危
险性越大。
3.一般情况下,外源性化学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有经肾排泄、肝胆排泄、呼
吸道排泄和其他途径排泄。
4.环境因素对化学物毒性的影响主要有温度和湿度和昼夜节律两个方面的
因素。
5.毒理学试验中,实验动物接触受试物的方式和途径应当与情况-致。一般多采用
方式给予。
6.微核是染色体的无着丝粒断片或迟滞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不能进入
子代细胞的核中,而在间期的子代细胞浆内形成的游离团块物质。
7.从营养元素的促癌作用来讲,大量的研究资料证实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肿
瘤发生过程中是有效的促长剂。
8.许多化学物质有特定的靶器官,—脑—是甲基汞的靶器官,—肾—是镉的靶器官。
9.生物学标志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生物学标志—o
10.生物膜可分为:细胞膜_、__细胞器膜——两类。
11.化学毒物被动转运可分为:—单纯扩散_、—易化扩散_、滤过。
12.影响化学物分布的主要理化特性是:、分子大小和形状、0
13.化学致癌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至少包括引发_、__促长—和进展三个阶段。
14.所有毒理学试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随机、—对照、_重复
15.化学物在体内的I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一还原反应___、水解反应。
16.基因突变可分为:—碱基置换__、—移码突变—、整码突变、片段突变等基本类型。
17.世界卫生组织将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分为5_级,我国食品急性毒性共分_6___级。
18.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DNA损坏—修复缺陷。
19.环境致癌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生物因素__和化学因素。
20.显性致死试验的观察终点为__胚胎死亡_。
21.环境致癌因素中的一化学致癌是人类肿瘤的主要病因。
22.2003年我国修订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__,提出了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原则和
内容。
23.食品防腐剂包括—酸型防腐剂—、酯型防腐剂—和生物型三类。
三、名词解释题
1.慢性毒作用带:是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Zch=Limac/Limch
2.外源化学物: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
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3.生殖毒性:对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或能力的损害和对后代的有害影响。
4.优良实验室规范:为保证毒性资料的质量,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研究资料必须符合规定
的质量控制要求,必须符合各自的''优良实验室规范"(GLP)的要求。
5.安全系数:考虑到动物试验结果外推到人们时的不确定性及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
不确定因素,确定的安全性界限范围。
6.脂/水分配系数:化合物在脂(油)相和水相的溶解分配率,即化合物的水溶性与脂溶性
间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称为脂水分配系数。
7.SPF动物:指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即无传染病的动物,容许携带非特
定微生物。
8.间接致癌物:本身不具有与细胞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发生共价结合的能力,进入机体后需
经过代谢活化生成亲电子的活性代谢物,而作用于细胞大分子发挥致癌作用。
9.危险性:即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
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四、简答题
1.简述食品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外源化学物质的接触相;外源化学物质的
动力学相;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效相
2.简述剂量一反应关系的概念及其毒理学意义。
剂量-反应关系:指不同剂量外源化学物与其引起的质反应发生率(%)之间
的关系。
毒理学意义:剂量一效应关系和剂量一反应关系是毒理学以及视频毒理学中的
一种基本和普遍的规律,外源化学物接触量和引起毒性作用的剂量一效应和剂
量一反应关系研究是毒理学研究的核心,食品毒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确
定食品的化学物质与其毒效应之间的关系,而剂量一效应和剂量一反应关系的
存在时受试物与机体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重要证据。
3.简述影响食品中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因素
⑴化学物因素;(2)机体因素;(3)环境条件;(4)实验条件;(5)化学物的联合作
用
4.简述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1)研究慢性毒性剂量-反应(效应)关系;2)观察慢性毒性效应谱、毒作用特点
和毒作用靶器官;3)观察慢性毒性作用的可逆性;4)为毒性机制研究和将毒
性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5.简述Ames试验的原理。
鼠伤寒沙门菌突变试验,又称Ames试验。原理:人工诱变的突变株依赖组氨酸,
在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存活,致突变物可使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它在
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
6.简述食品中有毒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程序。
答:危机识别、确定动物的NOAEL或LOAEL、确定人体每日容许摄入
量、摄入量评估、危险性特征的描述、确定每日总膳食中的容许含量、确定每
种食物中的最大容许量、制定食品中有毒物质限量标准。
7.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及主要作用?
目的:从技术上分析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潜在危险,确定安全等级,制定防
范措施,防止潜在危害。
作用:①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②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③回答公众疑
问;④促进国际贸易,维护国家权益;⑤促进生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8.何谓慢性毒性及慢性毒性研究的目的?
慢性毒性:实验动物或人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毒性
效应。目的:1)研究慢性毒性剂量-反应(效应)关系;2)观察慢性毒性效应谱、
毒作用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3)观察慢性毒性作用的可逆性;4)为毒性机制
研究和将毒性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9.何谓毒物的蓄积作用及蓄积系数的评价标准?
蓄积作用:外源化学物连续地进入机体,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
化学物质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评价标准:各剂量组均无死亡,蓄积性不明显;如仅1/2LD50剂量组有死亡,
其他组均无死亡,则为弱蓄积性;如1/2LD50剂量组无死亡,其他各组间死亡
数有剂量反应关系时,则为中等蓄积;如LD50剂量组有死亡,且有剂量反应
关系,则为强蓄积性。
10.何谓突变?简述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的基本原理。
突变: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引起的变异,是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是致突变作用的后果。
鼠伤寒沙门菌突变试验,又称Ames试验。原理:人工诱变的突变株依赖组氨酸,
在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存活,致突变物可使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它在
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
11.简述食品中维生素D中毒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病因:短期内多次给以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预防量过大,每日摄入维
生素D过多,或大剂量维生素D数月内反复肌注;误将其它骨骼代谢性疾病或
内分泌疾病诊为佝偻病而长期大剂量摄入维生素D.
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为厌食、恶心、倦怠、烦躁不安、低热、呕吐、顽固性便
秘,体重下降;重症可出现惊厥、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烦渴、尿频、夜尿,
甚至脱水、酸中毒;尿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管型等改变,随即发生慢性肾
功能衰竭.
?12.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
答:通常主要以代谢物的形式经过肾由尿液排出或者经过胆汁由粪便排出。
13.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主要包括哪几个反应?
答: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14.影响毒物毒性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1)温度与湿度;2)昼夜节律。
15.急性毒性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答:1)求出受试化合物对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致死剂量(通常以LD50为主要
参数),以初步估计该化合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2)阐明受试化合物急性毒
性的剂量一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3)研究化合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
化过程及其动力学变化。也可用于研究急救治疗措施;4)为亚急性、慢性实验
设计提供依据.
16.如何对慢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
答:应按组别、分性别进行整理并选择适当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各剂量组与阴
性对照组的比较。判定某项指标是否发生于染毒有关的变化时,要综合考虑试
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是否具有剂量一反应(效应)关系及
时间一效应关系以及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并要注意分析各项指标之间的互相验
证性。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受试化合物的LOAEL、NOAEL及毒
作用的靶器官。
17.化学毒物的致突变类型有哪些?
答:1)基因突变;2)染色体突变;3)基因组突变。
18.食品中的植物性毒素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毒蕈、菜豆、马铃薯、苦杏仁等。
五.论述题
1.试述经典急性致死性毒性试验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P46
设计原则:随机、对照、重复三个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1)实验动物;2)染毒剂量设计(查阅文献、试验);3)观察(一
般要求计算两周内的总死亡数);4)LD50计算。
2.运用外源化学物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试验的基本方法阐述食品安全性毒理学
评价程序。P49
3.阐述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三阶段一代毒性试验各阶段试验的目的。P86
(1)第一阶段:生育力与生殖功能试验,目的是检验化学物对受孕能力和生殖
功能的影响;(2)第二阶段试验: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评定,目的是评价母体
自胚泡着床的硬腭闭合期间(器官形成期)接触受试物对妊娠雌性和胚体一胚
胎发育的有害影响;(3)第三阶段试验:围产期及出生后发育情况试验,目的
是以评定受试物可能对胎仔发育后期、母体妊娠、分娩和受乳以及幼仔在新生
期间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4.食品中的多环芳煌的来源与主要毒性作用有哪些?
5.蘑菇毒素主要有哪些?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是如何发生的?
一、名词解释
1、相对危险度答是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以对照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
2、LDioo就是绝对致死量
3、最大无作用剂量就是没有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大剂量。
4、毒物5、亚慢性毒性作用
6、选择毒性就是说有很多化合物的毒性不是对每个组织或脏器都是一样的,具有选择性
的损害叫做选择毒性。
7、归因危险度答归因危险读也叫特异危险度是暴露组的死亡率(或发病率)以对照组的
死亡率(或发病率)的差值。
8、选择毒性
9、LD50就是使受试动物有一半死亡的剂量叫半数致死量。
10、终毒物
11、蓄积作用就是说机体从外界摄入化合物的量比机体排除的量大,这样长期累积下来
叫叫做累积作用。
12、生殖毒性是说雌性或雄性的生育能力或功能受到损害而对后代造成影响叫做生殖毒性。
13、食品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就是研究食品的毒理学,研究食品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外形
结构确定该化合物的安全系数并对它进行评价。
14、LD50
15、最大无作用剂量16、终毒物
17、亚慢性毒性作用答它的作用主要是有,确定靶器官,对化合物的毒性进行评价,为慢
性毒性实验提供根据和参考。
18、外源凝集素
二、填空题
1、毒物分类中,生物毒素可分为以下几种,既动物毒素、植物毒素、海洋毒
素__和细菌毒素。
2、剂量一量反应关系表示表示化合物的剂量与某群体中某种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3、绝对致死剂量是指就是能引起所有的受试动物死亡的最低剂量。
4、化学毒物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的条件是浓度差、半透膜、协调蛋白(载体).
5、化学毒物的代谢反应过程分为两相,氧化,还原,水解均为I相反应,结合
为II相反应。
6、活性氧对DNA的损伤机理正在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有两个方面:①②o
7、一般脂溶性高的毒物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毒性较强。
8、急性毒性试验在选择动物时,成年几乎占所用实验动物的一半,占第二位的是初生。
9、经口染毒时,有以下几种具体接触方式:伺料喂养、灌胃、饮水喂养。
10、测定1D50时,一般要求计算实验动物接触受试物后90小时(时间)内的总
死亡数。
11、以死亡为指标时,蓄积系数K=LN50/LT50,1WK>3表示明显累
计
12、动物致畸试验,一般选用2种哺乳动物,首选为大白鼠—,此外可选用小白鼠或
家兔。
13、外源性化学物引起的胚胎毒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既—、—、、、—。
14、化学毒物导致的基因突变可分为三个类型,既碱基置换、译码突变和
移码突变。
15、外原性化合物的胚胎毒性表现在胚胎死亡、生长发育迟缓、功能缺陷和机构骑
fi等方面。
16.ADI是指就是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
17、急性毒性试验时,如给予实验动物毒物300mg/kg体重也不死亡,不必再加大剂量
染毒。
18、毒物的联合作用大致可分为相加作用、协调作用、拮抗作用和
单独作用。
19、急性毒性试验时,大鼠年龄一般选初成年者,最常用的是出生_月龄,体重为_g左右。
20、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有化合物的理化作用,染毒剂量,次数、实验动
物、环境三个方面
21、外原性化学物在人体内常以肝脏、肾脏、骨洛、脂肪作
为贮存库。
22、自由基对DNA的氧化损伤机制研究已经有一定深度,主要研究有、0
23、靶器官是指外源化合物进入机体具有选择性地侵害的脏器叫做靶器
W=
24、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里虬标
志_、易感标志和功能标志。
25、最小致死量是指是引实验动物中个体死亡的最小剂
So
26、生物转运中,颗粒物和大分子常通过包饮和吞噬方式进出细胞。
三、判断题红色标志的为错误选项
1、卤素有强烈的吸电子效应,在化合物中增加卤素会使分子极化程度增加,使毒性减弱。
()
2、最大耐受量指在••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3、毒物吸收时,人体不同部位对毒物通透性不同,腹部〉阴囊〉额部〉手掌〉足底。()
4、外源化学物水解作用主要由酯酶、细胞色素P—450酶、酰胺酶、肽酶催化。()
5、一般情况下,成年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对化学物的毒性敏感。()
6、急性毒性试验时,每个剂量组小鼠不少于5只,大鼠3T只。(X)
7、河豚鱼体内毒素由高到低依次为鱼卵〉卵巢〉肝脏〉肾脏〉眼睛。()
8、毒理学评价时,如某物质的亚慢性毒性无作用剂量小于人群可能摄入量的50倍者,表示
毒性很强。(X)
9、河豚毒素的LD50为8.7|jg/kg体重(小鼠,腹腔注)。()
10、若持续10周给小鼠饲以80mg./kg体重的苯甲酸,可致小鼠32%死亡。(X)
11、凡经代谢转化后毒性增强的化学毒物,对新生和幼年动物的毒性较成年动物低。()
12、急性毒性试验时,每个剂量组小鼠不少于5只,大鼠3T只。(X)
13、毒理学评价时,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小于人群可能摄入量的100倍者,
表示毒性较强。()
14、当人摄入维生素A量超过200-500万IU时就可能中毒。()
15、雪卡毒素中毒对小鼠的LDs。为4.5|Jg/kg体重,()
16、山梨酸是一种直链不饱和脂肪酸,基本无毒。()
17、急性毒性试验是1次或一周内多次对实验动物高剂量染毒。()
18、阈剂量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
19、有机碱在胃内成解离状态,容易吸收。(X)
20、食品毒理学评价中,遗传毒性试验属于第三阶段实验。(X)
21、龙葵碱广泛存在于马铃薯、番茄和四季豆中。()
22、食入动物的甲状腺后引起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2-24小时,可表现为心跳减慢、皮疹等。
(X)
23、毒物吸收时,人体不同部位对毒物通透性不同,腹部〉阴囊〉额部〉手掌〉足底。()
24、外源化学物水解作用主要由酯酶、细胞色素P—450酶、酰胺酶、肽酶催化。()
25、黄曲霉毒素以花生和玉米的污染最为严重。()
26、急性毒性试验时,每个剂量组小鼠不少于5只,大鼠3T只。(X)
27、河豚鱼体内毒素由高到低依次为鱼卵〉卵巢〉肝脏〉肾脏〉眼睛。()
28、毒理学评价时,如某物质的亚慢性毒性无作用剂量小于人群可能摄入量的50倍者,表
示毒性很强。()
29、急性毒性试验的周期以2周为宜。()
30、若持续10周给小鼠饲以80mg./kg体重的苯甲酸,可致小鼠32%死亡。()
四、问题
1、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主动转运时,具有哪些特点?目前一鉴定的主动转运系统有哪8
种?7分
答当物质以主动转运时主要具有的特点是1逆浓度梯度2消耗能量3需要载体4具有竞争性
2、简述外原性化学物的毒性与其结构的关系?6分
答化合物的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寓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冰淇淋套餐合同范本
- 出售文明公寓合同范本
- 中药加工合同范本
- 公寓阁楼买卖合同范本
- cps推广合同范本
- 农户斗鸡养殖合同范本
- 事业物业合同范本
- 住家阿姨用工合同范本
- 与单位停车合同范例
- 2025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新能源发电技术第2版》 课件全套 朱永强 第1-10章 能源概述- 分布式发电与能源互补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全册各单元教材解析
- 者阴村战友纪念者阴山对越自卫还击作战30周年联谊会计划2
- GB-T 9251-2022 气瓶水压试验方法(高清版)
-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广告牌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承插型盘扣式支模架专项施工方案
-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 通用横版企业报价单模板
- 中国移动B-BOSS系统总体结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