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全国高考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全国高考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全国高考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全国高考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语文高考语文新课标试卷及答案及语

文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

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

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

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

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

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

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

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

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

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

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

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

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

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

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

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

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

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

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

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

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

典,就不必因为他承负传统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

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

子,你以为你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

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

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

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

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

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

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常把“经”等同于“经典”,而把中国经典有意无意地理解为“儒家

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是有些狭隘的。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

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

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历史著作、诗词

曲等的名篇佳作也可考虑纳入“经典”的范畴。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

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

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

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

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一部经典几乎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过程,经典的价值和

意义也是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层层堆积而成。

B.阅读经典可让我们了解人类曾经面临的重大的问题,但因为历史的变

迁,经典不可能一直充当“圣经”的角色。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

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一一6题。(14分)

双城记

梁实秋

①我所谓的双城是指我们的台北与美国的西雅图。对这两个城市,我都有一

点粗略的认识。我现在所要谈的只是就两个城市,凭个人耳目所及,一些浅显的

感受或观察。“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如是而已。

②台北地处亚热带,又是一个盆地,环市皆山。我从楼头俯瞰,常见白茫茫

的一片,好像有“气蒸云梦泽”的气势。到了黄梅天,衣服被褥总是湿漉漉的。

夏季午后常有阵雨,来得骤,去得急,雷电交掣之后,雨过天青。西市在美国西

北隅海港内,其纬度相当于我国东北之哈尔滨与齐齐哈尔,赖有海洋暖流调剂,

冬天虽亦雨雪霏霏而不至于酷寒,夏季则早晚特凉,夜眠需拥重毯。也有连绵的

霭雨,但晴时天朗气清,长空万里。

③我从台北来,着夏季衣裳,西市机场内有暖气,尚不觉有异,一出机场大

门立刻觉得寒气逼人,家人乃急以厚重大衣加身。我深吸一口大气,沁入肺腑,

有似冰心在玉壶。我回到台北去,一出有冷气的机场,薰风扑面,遍体生津,俨

如落进一镇热粥糜。

④台北之治安良好是举世闻名的。我于三十几年之中,只轮到一次独行盗公

然登堂入室,抢夺了一只手表和一把钞票,而且他于十二小时内落网,于十二日

内伏诛。至于扒窃之徒,则何处无之?我于三十几年中只失落了三支自来水笔,

一次是在动物园看蛇吃鸡,一次是在公共汽车里,一次是在成都路行人道上。此

外家里蒙贼光顾若干次。台北民房窗上多装铁栅,其状不雅,火警时难以逃生,

久为中外人士所诟病。西市的屋窗皆不装铁栏,而且没有围墙,顶多设短栏栅防

狗。可是我在西市下榻之处,数年内即有三次昏夜中承蒙嬉皮之类的青年以啤酒

瓶砸烂玻璃窗,报警后,警车于数分钟内到达,开一报案号码由事主收执,此后

也就没有下文。衙门机关的大扇门窗照砸,私人家里的窗户算得什么!银行门口

大型盆树也有人黄夜搬走。不过说来这都是癣疥之疾。明火抢银行才是大案子,

西市也发生过几起,报纸上轻描淡写,大家也司空见惯,这是台北所没有的事。

⑤台北市虎,目中无人,尤其是拚命三郎所骑的嘟嘟响冒青烟的机车,横冲

直撞,见缝就钻,红砖道上也常如虎出种。有人说这里的交通秩序之乱甲于全球,

我没有周游过世界,不敢妄言。西市的情形则确是两样。时常行人过街,驾车的

人停车向你点头挥手,只是没听见他说“您请!您请!”可是谁也不能不承认,台

北的计程车满街跑,呼之即来,方便之极。西市计程车少,所以清早要雇车到飞

机场,需要前一晚就要洽约,而且车费也很高昂,不过不像我们桃园机场的车那

样的乱。

⑥吃在台北,一说起来就会令许多老饕流涎三尺。大小餐馆林立,各种口味

都有,有人说中国的烹饪艺术只有在台湾能保持于不坠。这个说起来话长。目前

在台北的厨师,各省籍的都有,点一个辣子鸡、醋溜鱼、红烧鲍鱼、回锅肉……

立刻就可以品出其中含有多少家乡风味。也许是限于调货,手艺不便施展。例

如烤鸭,就没有一家能够水准,因为根本没有那种适宜于烤的鸭。大家思乡嘴馋,

依稀仿佛之中觉得聊胜于无而已。

⑦美国的食物,全国各地无大差异。常听人讥评美国人文化浅,不会吃。美

国人不善烹调,也是事实,不过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肯下工夫于调和鼎鼐,恐

亦未必逊于其他国家。

⑧西市的人喜欢户外生活,我们台北的人好象是偏爱室内的游戏。西市湖滨

的游艇蚁聚,好多汽车顶上驮着机船满街跑

到处有人清晨慢跑,风雨无阻。滑雪、爬山、露营,青年人趋之若鹫。

⑨不知是谁造了“月亮外国的圆”这样一句俏皮的反语。偏偏又有人喜欢搬

出杜工部的一句诗“月是故乡圆”,这就有点画蛇添足了。我所描写的双城,

瑕瑜互见,也许揭了自己的疮疤,长了他人的志气,也许没有违反见贤思齐闻过

则喜的道理,惟读者谅之。

(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第四段中说“台北之治安良好是举世闻名的“,用反语对台北盗贼

公然入室抢劫、扒窃之徒到处都是的社会治安状况进行暗嘲,用语诙谐幽默而又

辛辣犀利。

B.第六段作者写台北大小餐馆林立,汇聚了中国各地的菜品,每当提及便令

人垂涎,赞美了台北饮食文化的博大宽广,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感,也流露出淡

淡的乡愁。

C.文中古典诗文名句俯拾即是,既内容贴近,又形式多样,不但利于*的表

情达意,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显示了梁实秋作为学者型作家的深厚的文

化底蕴。

D.*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精致典雅的书面语与浅近活泼的口语相辅相成,

形成一种以雅为本、俗中透雅的艺术品格,同时不乏机智幽默,亦庄亦谐、妙趣

横生

5.*语言精炼而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最后一段划横线

话的内在含意。(5分)

6.这篇*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这一特色,请结合*内容对此特色加以

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本报评论(评论员钟声)】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

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看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不

少抗议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但是,韩国一些

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

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其实他们

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

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

和平稳定。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

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在整个国际关系

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

贯的政策立场。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

国的消费者来决定。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

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

误讨一颗苦果吃。相应而来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自发地在法律允许

的范围内对乐天做出坚决回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显然,乐天给“萨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此举不仅无助

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况

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一旦爆发激

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

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

方面是看准了乐天在中国规模达8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

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去年7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

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

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

“萨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

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

全利益也不会有丝毫含糊。韩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注定要为此

承担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04B)

材料二

【本报记者倪浩魏辉】“中韩经贸关系倒退10年是有可能的”,辽宁社

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如果韩国继

续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2016年韩国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

动荡双重打击,呈现严重低迷状态。寻求与中国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

“萨德”入韩,引发中韩关系大倒退。10年前的2006年,中韩双边留易额是1300

亿美元。如果韩国不改弦更张,中韩经贸关系肯定受损,甚至会出现“硬着陆”。

也就是说,减少IooO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10年前”。

(选自环球网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三

【湖北日报讯】韩国民众与民间组织分别在韩国国会以及乐天百货商场门前

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要求乐天集团拒绝提供部署

“萨德”用地。

参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刘先⅞⅛说,“萨德”系统不能保

护韩国安全,部署“萨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和冲突“前沿”。“这

是‘假安保',真的安保政策应该是通过六方会谈要求朝鲜弃核。”

刘先⅛⅛认为,乐天集团这次是否提供“萨德”用地,将成为判断其是否真正

属于国民企业的标准。”如果乐天屈服于韩国国防部的压力,将犯下卖国罪行,

乐天应该做出明智的决定。”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02月23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萨德入韩”的问题,都对其持反对的态度,而且都

认为此次“萨德入韩”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B.材料一认为此次“萨德入韩”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的一些媒体妄意

揣测中国会不会封杀“乐天”,从而没有注意本国民意。

C.相比于材料二与材料三的消息报道,材料一虽然属于新闻评论,但是对“萨

德入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样具有新闻价值。

D.三者都对“萨德入韩”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报道,并且均暗示读者,

对该事件的妥善解决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4分)

A.三段材料****不一,有党报,有网媒,但都选择了在“萨德入韩”这一时

期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B.相对而言,《人民日报》的观点更有可信度,材料二和材料三仅仅代表个

人的观点,因此它们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C.对于“萨德入韩”一事,材料三选择的采访对象是韩国人,由此可以看出

它和其他两则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

D.三家媒体发布关于“萨德入韩”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萨德入韩”

问题的看法。可见,三者部是国家的喉舌,服务于民。

E.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三家媒体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

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风格义正辞严,更为恰当

9.根据上述材料,请从不同的角度谈谈此次“萨德入韩”对韩国有哪些影响。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曾几,字吉甫,其先赣州人,徒河南府。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

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

雍博士,除板书郎。

高宗即位,改提举湖北,又改浙西。会兄开为礼部侍郎,与秦桧力争和议,

桧怒,开去,几亦罢。逾月,除广西转运副使,徒荆南路。

桧死,起为浙西提刑、知台州,治尚清净,民安之。黄岩令受贿为两吏所持,

令械吏置狱,一夕皆死,几诘其罪。或曰:“令,丞相沈该客也。”治之益急。

几承平已为馆职,去三十八年而复至,须鬓皓白,衣冠伟然。每会同舍,多

谈前辈言行、台阁典章,荐绅推重焉。诏修《神宗宝训》,书成,奏荐,帝称善。

权礼部侍郎。兄楙、开皆尝贰春官,几复为之,人以为荣。

吴、越大水、地震,几举唐贞元故事反覆论奏,帝魅其言。他日谓几日:“前

所进陆贽事甚切,已遣漕臣振济矣。”上闵劳以事,提举玉隆观,绍兴二十七

年也。

金犯塞,中外大震,帝召杨存中偕宰执对便殿,谕以将散百官,浮海避之。

左仆射陈康伯持不可。存中言:“敌空国远来,已闯淮甸,此正贤智驰鹫不足之

时。臣愿率先将士,北首死敌。”帝喜,遂定议亲征,下诏进讨。有欲遣使诣敌

求缓师者,几疏言:“增币请和,无小益,有大害,为朝廷计,正当尝胆枕戈,

专务节俭,经武外一切置之。且前日诏诸将传檄数金君臣,如叱奴隶,何辞可与

之和耶?”帝壮之。

孝宗受禅,几又上疏数千言。将召,屡请老,乃迁通奉大夫,致仕。乾道二

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

(选自《宋史?列传第百四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

优等/赐上舍出身/

B.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

优等/赐上舍出身/

C.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

优等/赐上舍出身/

D.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

优等/赐上舍出身/

IL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士指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时期,秦汉相承。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

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漕指通过水道运粮,又可指水运他物。水路不通之处辅以陆运,多用车

载,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

C.仆射指官职名。秦始设置,以善射者掌事,故称仆射。汉献帝设置左右仆

射,唐宋以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

D.檄指檄文,是中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一种形式,常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内容,

文中指以檄文安抚、晓谕对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几治政有道,执法不畏权贵。他担任地方官时,奉行清净之道,人民安

心;黄岩令犯法,曾几得知他是丞相的门客后,仍然严惩了他。

B.曾几言谈得体,为人备受推重。每次和同僚聚会,曾几常常谈论前辈的言

行举止和台阁典章制度,因此士大夫们非常推崇尊重他的为人。

C.曾几专注政事,为国屡次进言。吴、越之地发生重大水灭、地震,曾几列

举唐朝贞元年间的旧事,并反复论述上奏,皇帝肯定他的说法。

D.曾几力主抗金,坚决反对议和。金人侵犯边塞,有人主张请求金人延缓出

兵,曾几认为,增加岁币请求讲和之事无利有害,并决意反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黄岩令受贿为两吏所持,令械吏置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