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在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2.难点“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二、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1.本课立意本课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和伟大建设成就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前二十年的曲折探索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的贡献和失误,“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原因、过程及对它的抵制与抗争。2.子目间逻辑关系本课设置了三个子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伟大的建设成就。前两个子目勾勒出我国19561976年的历史进程,叙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懈努力,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呈现这一段历史的基本内容、内在规律及发展趋势。第三子目以专题方式集中介绍了20年间各方面的建设成就、涌现出的一批先进英模人物,以及当时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3.内容取舍的考虑19561976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其突出的特点是探索、曲折和发展。20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既取得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曾发生过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左”倾错误。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都为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本课以探索和发展为主线,以若干基本历史节点为线索,不过多涉及历史细节,不回避探索中的失误,着力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按照历史发展的内容和特点,按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20年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这两个阶段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教科书比较集中地介绍了中共八大前后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前夕,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以中共八大召开为标志,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共八大前后近两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建设、改革各方面都取得一些显著成效,这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1957年春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根据该文的基本思想及当时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1957年春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发动群众向党提出批评建议,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常步骤。在整风运动过程中,极少数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对这种进攻进行坚决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不幸的后果。这是党在探索中的一次失误。以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深人理解这些问题是比较困难的。故此,对这个问题不需要过多展开介绍,点出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良好的主观愿望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即可。反右派斗争后,中国共产党认为这场斗争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经济建设可以也应该搞得更快一些。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建设规律,片面地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在这次会议前后,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但由于经验不足,更由于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作用,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造成严重后果。由于篇幅限制,教科书对这一时间段内的一些重要内容未能加以反映。例如,从1958年底到1959年7月中央政治局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和党中央对“大跃进”等错误已经有所察觉和认识,开始努力领导全党纠正这些错误,并取得一些成果。但在庐由会议后期,全党开展了“反右倾”斗争。这场斗争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持续了更长时间。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1958年底开始的纠“左”及其反复这一曲折,是新中国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教学时可适当介绍。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在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的主持下,党中央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经济形势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此历史阶段中的重要转变。1962年1月召开的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取得重要成果。在这一段时间里,党中央又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给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大多数人摘掉了“右派分子”帽子。由于这些经济和政治的措施,从1962年到1966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比较顺利的发展,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20世纪60年代初的调整是我国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一个重要和典型的阶段,它在纠正“左”倾错误的过程中加深了全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但是,由于当时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性,“左”倾错误并未得到彻底纠正,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这些正确的认识和调整措施又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教学时可略加介绍,以便引出下一子目的内容。第二子目“文化大革命”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二是其大致过程,三是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及动乱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内外健康力量在毛泽东的支持下批判极左思潮、反对动乱、恢复秩序和发展生产的努力。其中有几个问题应注意。第一,“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部分内容无须过多展开。第二,教科书用三个自然段讲述“文化大革命”的基本过程,三段中都涉及林彪、“四人帮”的阴谋破坏活动以及周恩来、邓小平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动乱的抵制和抗争。这些抵制和抗争减轻了动乱的破坏程度,使国家在各方面的工作仍能取得一些进展,并最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第三,通过对基本历史过程、史实的认识和掌握,使学生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进一步了解“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第三子目集中介绍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4.关键内容表述的说明(1)七千人大会。1962年1月召开的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刘少奇在报告中指出,有的地区的错误不只是三个指头,也可能是七个指头;关于造成经济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灾害,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工作中的失误,有的地方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毛泽东在长篇讲话中强调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让群众讲话。有了错误,一定要作自我批评,让人批评。他还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今后要下苦功夫调查它,研究它,弄清楚它的规律;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这是毛泽东和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性的进一步认识。七千人大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重要成果。会议发扬党内民主,实质上是党内关系的一次调整。虽然会议仍肯定“三面红旗”,没能从根本指导思想上清理“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但对待缺点错误的比较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发扬民主和进行自我批评的精神,给全党以鼓舞,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在动员全党团结奋斗战胜困难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大会前后还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此外,还给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大多数人摘掉了“右派分子”的帽子。1962年2月下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形势,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大幅度的调整。由于这些经济和政治措施,从1962年到1966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2)“文化大革命”的三个阶段。1966年,正当我国克服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完成经济调整任务、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是当时的称呼,实际上它根本不能称为革命,而只是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场内乱。这场“大革命”之所以被冠以“文化”二字,是因为它是由文化领域的批判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66年6月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由江青组织策划,由姚文元执笔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是“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标志。这两次会议相继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所谓“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和“刘少奇、邓小平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对党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错误的改组,成立了所谓“中央文革小组”并让它掌握了中央的很大一部分权力。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主要利用所谓“中央文革小组”的名义,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和“踢开党委闹革命”。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党政机关普遍受到冲击,大批领导干部、群众、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1967年初,在“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中,各部门各地方的党政领导机构几乎都被夺权或改组,使动乱很快发展到几乎失控的程度。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许多干部群众对动乱局面进行了抵制和抗争。1967年2月前后,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政治局和军委的领导同志,在不同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强烈批评,但被江青等人诬为“二月逆流”而受到压制和打击,朱德、陈云等也受到错误的批判。1969年4月召开的中共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第二阶段,是从中共九大到1973年8月召开的中共十大。1970年到1971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严重事件。这是“文化大革命”推翻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结果,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这次政变。之后,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转机。1972年至1973年初,在批判林彪的过程中,周恩来正确地提出要批判极左思潮,落实党的各项政策。第三阶段,是从中共十大到1976年10月。为了反对周恩来领导的批判极左思潮和落实政策,从整体上维护“文化大革命”,1974年初,江青、王洪文等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煽动极左思潮,制造动乱。毛泽东先是批准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但在发现江青等人借机进行篡权活动后,又对他们作了严厉批评,宣布他们是“四人帮”。1975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当时,在“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全国各方面工作再次陷入严重混乱状态。邓小平受命于危难之际,通过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很快扭转了局面,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是,后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开展,全国再度陷入混乱。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同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上旬,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这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3)伟大的建设成就。从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虽然经历过严重曲折,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是多方面的。这个时期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不仅巩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而且为当代中国之后的一切发展、进步创造了政治前提,奠定了制度基础。第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的巨大进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尽管经历了两次大的起伏,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相当快的,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得到逐步提高;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重要的积极成果;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5.栏目内容设置的考虑本课导入本课以《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一段著名的论述作为导入。这段话高度概括了1949年至1956年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还缺少深刻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全党和全国人民精神振奋,急切地想作出一番新的伟大事业,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探索之路。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党和人民对这条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虽然此后又出现各种曲折,但中共八大前后取得的成果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历史纵横(3)伟大的建设成就。从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虽然经历过严重曲折,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是多方面的。这个时期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不仅巩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而且为当代中国之后的一切发展、进步创造了政治前提,奠定了制度基础。第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的巨大进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尽管经历了两次大的起伏,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相当快的,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得到逐步提高;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重要的积极成果;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5.栏目内容设置的考虑本课导入本课以《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一段著名的论述作为导入。这段话高度概括了1949年至1956年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还缺少深刻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全党和全国人民精神振奋,急切地想作出一番新的伟大事业,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探索之路。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党和人民对这条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虽然此后又出现各种曲折,但中共八大前后取得的成果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历史纵横本课设置了两则《历史纵横》,展现了新中国建设中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则《历史纵横》介绍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第二则《历史纵横》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大规模开展三线建设的相关情况。近年来,对三线建设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除了大三线,各地也有一些小三线工程,教师们可适当关注,拓展学生视野。史料阅读本课提供了三则《史料阅读》。第一则《史料阅读》选择了《论十大关系》中的一段话。深刻领会这段史料,有助于学生理解当时党的各项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风貌。第二则《史料阅读》是在经历了12年社会主义建设后,毛泽东对这段历史过程的总结。毛泽东是一个重视和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领袖,这段话便是一个典型的表现。12年中,虽然经历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家建设经历了一些曲折,但从总体上看,从发展趋势上看,成绩方面、做对了的方面是主要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应当引导学生注意的是毛泽东的辩证分析方法。第三则《史料阅读》与上一则《史料阅读》相互呼应,旨在引导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在领导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也犯过严重的错误。在他去世后,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如何客观地、科学地评价他的历史地位,一直是个重大的、尖锐的、敏感的问题。邓小平的这段重要讲话,科学地、高度概括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学思之窗本课共设置了三则《学思之窗》。第一则《学思之窗》引用了毛泽东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一个重要论断。第二则《学思之窗》选取20世纪60年代大庆工人群体作为典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等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遵守纪律,严密组织,忘我工作,展现出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第三则《学思之窗》的内容集中在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上。思考点第一子目结合正文设置了一则《思考点》,让学生思考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意义,旨在引导学生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认识和理解。6.对本课相关内容的补充说明整风运动根据中共八大精神和现实生活中党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决定从整顿党的作风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1956年11月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郑重宣布在1957年开展全党整风。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普遍、深入的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公布后,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文化艺术单位的党组织纷纷召开种种形式的座谈会,吸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这段时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内外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三、问题解答1.学思之窗你怎样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解题关键联系正文和《史料阅读》进行综合思考。思路引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答案提示毛泽东根据当时我国正要全面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现实需要,借鉴了苏联和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考虑到我国1956年前后出现的一些少数人“闹事”的问题,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要从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胜利的高度来认识全党、全国团结的重要性。而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又是能否实现团结的重要保证。结合这一材料,思考为什么说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精神。解题关键联系正文、图片和材料,进行综合思考。思路引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答案提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在建设过程比较顺利的时候,广大党员、人民群众锐意进取,斗志昂扬。在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困难和国际上遭到帝国主义严密封锁时,党及时地把情况告诉人民,公开进行自我批评,努力调整政策、纠正错误。正因为如此,尽管出现那么严重的困难,人民却仍然团结在党的周围,把战胜困难、争取经济好转的希望寄托在党的领导上。这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一个奋发图强的创业年代,一个理想闪光的年代,一个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的年代。这种时代性的社会风尚和思想氛围,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这种精神风貌是我们今天特别应当继承发扬的民族精神。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解题关键回顾之前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进行作答。思路引领多角度、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答案提示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拓者、领导者。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错误。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我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所必然得出的结论。2.思考点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的意义是什么?解题关键联系正文、图片和材料,进行综合思考。思路引领从国民经济调整的原因、经过和效果等角度展开思考。答案提示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到1963年夏,各项建设事业呈现出明显的健康发展势头。1963年后,根据党中央部署,再用三年时间继续调整,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到第三个五年计划之间的过渡。三年继续调整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取得巨大成就。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1965年底,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全面完成。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使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得到改善,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全国物价稳定,市场繁荣。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大跃进”后经济上的严重困难已经被克服,我国经济又具备了在新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的条件。3.问题探究通过邓小平这一结论,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解题关键通过回顾历史,结合所学,掌握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评价毛泽东的历史贡献、历史地位及评价新中国历史的科学方法。思路引领首先,了解这段材料的历史背景。其次,掌握历史分析的方法,要学会收集大量历史资料,通过收集各种数据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性的回答,而不能只是一般抽象地议论。答案提示本题选用的这段材料,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以事实为根据,指出在1949年至1979年这30年间,虽然经历了一些严重的曲折和损失,但不论是从纵向的历史比较看,还是从横向的国际比较看,新中国的成就都是主要的,都是历史上不曾取得的。4.学习拓展查找资料,进一步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解题关键应以准确、丰富的史料和史实为基础。思路引领应通过查找比较全面、准确、典型的相关资料,再依托一定的历史、经济分析方法,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答案提示第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巩固和发展中国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物质基础,是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本条件;第二,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战胜西方敌对势力封锁、扼杀中国的基本保障,是巩固国家政治独立、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必要物质基础;第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物质基础。四、图片说明1.中共八大会场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本照片选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2.七千人大会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在一起1962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和省、地、县委四级主要负责人以及重要厂矿和军队的负责干部,共7118人,史称七千人大会。这次规模空前的大会,是在经过一年调整形势有了转变,但困难还很大、党内外还有很多思想疑虑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的目的是进一步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统一认识,增强团结,动员全党更坚决地执行调整方针,为战胜困难而奋斗。本照片选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图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3.1971年10月周恩来在北京东方红石油化工总厂视察“九一三”事件后,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毅然领导开展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使各方面工作出现了转机。本照片选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4.首都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和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重大胜利1976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公布后,人们欣喜若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木材质量评估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蒸汽拖把蒸汽清洁器械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答辩魔法书:轻松搞定-高校学术答辩全方位指南
- 医疗分析仪器产品供应链分析
- 狗用驱虫剂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废物再生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地质勘探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矫形袜项目营销计划书
- 医疗设备包装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冷链乳制品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三年级体育下册 前滚翻(水平二)说课稿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八年级(上)质检科学试卷(12月份)
- 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本体化学清洗方案(HCL)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 积极准备迎战月考 课件高一上学期备战月考主题班会
- 2024-2030年中国复合铜箔市场需求前景及投融资分析研究研究报告
- 2024福建网龙网络控股限公司校园招聘100人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 2024年全新租金保密协议
-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11-14)综合测试题
-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