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_第1页
7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_第2页
7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_第3页
7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_第4页
7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青蛙写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诗、童”等11个生字,会写“写、诗”等3个字。能结合图片,了解“诗人、诗歌”等词语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从小就要保护大自然,知道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诗、童”等11个生字,会写“写、诗”等3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教学难点:懂得从小就要保护大自然,知道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熟读生字词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青蛙怎么会写诗呢?)2.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把词语连起来读一读,读通句子。(3)教师检查认读生字、新词。3.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部分①指名读,思考:青蛙的诗写成了吗?②出示课件,了解小蝌蚪、水泡泡、水珠是什么样子的,理解“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的样子,感受叠词。③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读出节奏感。④齐读,注意停顿。(2)学习第二部分①自读,思考:这一部分有几个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②指名回答,板书:呱呱,呱呱,呱呱呱。指导朗读,读出节奏感。③分角色读。(3)学习第三部分①自读,边读边想象。②指名读,注意语气。③齐读。4.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2.回家后,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分享你的学习收获。六、板书设计青蛙写诗小蝌蚪水泡泡水珠呱呱,呱呱,呱呱呱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想象、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味。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朗读、表达能力的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7青蛙写诗”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味,培养语文素养。1.学习第一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读、思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青蛙的诗没有写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出示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等事物,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此外,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叠词,如“小蝌蚪、水泡泡、水珠”,让学生感受叠词的韵律美,为后续的朗读环节打下基础。2.学习第二部分在第二部分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思考这一部分有几个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角色,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体验课文情境,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还需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3.学习第三部分在第三部分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通过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从而更好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名读,注意语气。通过语气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最后,组织学生齐读,巩固所学知识。二、课堂小结在教学过程的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巩固,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篇课文?它讲述了什么内容?2.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角色?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你觉得这篇课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进行补充,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三、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在“7青蛙写诗”的教学设计中,作业布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1.抄写生字词抄写生字词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通过抄写,让学生熟悉生字词的笔画、结构,提高书写能力。2.回家后,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分享你的学习收获。这个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通过和爸爸妈妈分享学习收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总之,在“7青蛙写诗”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是关键环节。教师需关注每一个细节,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上收获满满。四、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这种互动和参与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1.问答环节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应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可以是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是关于诗歌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通过问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2.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朗读与表演在诗歌教学中,朗读和表演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表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五、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1.课堂表现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朗读的表现等。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和肯定;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和指导。2.作业评价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应认真批改,并给予详细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应指出并提供解决的建议。六、教学过程中的拓展与延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相关知识介绍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如诗歌的起源、发展历史、不同类型的诗歌等。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2.诗歌创作尝试在学习了课文中的诗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这种创作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改编,也可以是全新的创作。通过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七、结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每一个细节,确保教学目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