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篇_第1页
2024年《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篇_第2页
2024年《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篇_第3页
2024年《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篇_第4页
2024年《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篇《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1

一、导入

1、同学们,听着熟识的歌曲,我们知道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今日我们接着学习《第一次抱母亲》。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母亲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可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差点摔倒。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二、精读

1、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找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2、学生沟通。

3、“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受?再读读课文,谈谈你的体会。

4、学生沟通。

相机课件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想想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什么?

B、学生沟通。

C、这段话中有两个“担子”,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想想这两个担子的意思一样吗?

D、第一个“担子”是指什么?

对呀,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知了不停地叫喊着,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寒冬腊月,雪花纷飞,呼呼的北风无情地刮着,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E、其次个“担子”又指什么?

课件出示:我始终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想想母亲会去干什么?

F、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G、指导读“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5、过渡:母爱是宏大无私的,它不仅感动了作者,也让护士感动了,引读:护士也动情地说:————。但是,母亲呢?

6、课件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7、是呀,每个母亲都是一样的。同学们,想想你们的母亲平常为你做了什么?课件出示:选择一句或几句,说说你们的母亲为你做了什么?

早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生病时,母亲____________;

当我难过时,母亲____________;

当我____时,母亲___________……

8、同学们这就是爱啊,这就是母爱啊!作者也想到了这样一幕。

(1)我确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多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突然望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师配乐范读。)

(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这是怎样的泪水?

学生说;这是兴奋的.泪水、华蜜的泪水、这时兴奋的泪水,这是感动泪水。这是爱的泪水……

(3)师:小时候,母亲从多数次的抱过我,而这仅仅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给了母亲无比的激烈和华蜜,让我们也读一读,让我们这个画面留住,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生齐读。

三、升华

1、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许多,回报母亲恩情的方式也许多。作者用“抱母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母之情,你们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们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呢?(播放《母亲》)

2、学生各抒己见。

3、今日,正好有很多母亲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母亲的恩情,让我们对着母亲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母亲的爱》。

4、请同学们去抱一抱自己的母亲,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两次抱母亲的思路,通过作者两次抱母亲的动作理解“我”对母亲不同的感情;

3、理解课题中“第一次”和“抱”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几次抱母亲及作者对应的感情;

2、理解课题中“第一次”和“抱”的含义。

方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打算:PPT、预习单

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共鸣。

1、播放母亲节沙画视频(暖场视频PPT1,约3分钟)。

2、师(出示PPT2):看完这个小视频,老师想到了冰心写的一首小诗:“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进你的怀里。”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张炜月和其母亲的故事中。

二、理清思路,品读课文。

师(出示PPT3):你来读一下课题。

生:第一次抱母亲。

师:我听出你把“抱”字读得特殊深情。(板书着重号标注“抱”字)

师:文中的我抱了几次母亲?

生:两次

师:抱了哪两次?你能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吗?

生:我左手托住母亲的颈项,右手托住她的腿弯,用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出示PPT4)

师:作者在抱母亲做什么?

生:换床单。(出示PPT4:抱母亲换床单;板书:换床单)

师:还有一次呢?找出相关语句。

生: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多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简单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出示PPT4)

师:这一次作者抱母亲做什么了?

生:入睡。(出示PPT4:抱母亲入睡;板书:入睡)

(一)抱母亲换床单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抱母亲换床单(出示PPT5)你来读。

生:我左手托住母亲的颈项,右手托住她的腿弯,用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师:作者抱母亲换床单是怎么换的?(出示PPT6)

生:托抱。

师:抓得很准!(板书:拖抱)

师:此时作者拖抱的是怎样的母亲?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生: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母亲病的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哦,原来作者拖抱的是一个生病的母亲。(出示PPT7;板书:病人)

师:抱着生病的母亲,此时此刻作者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快速阅读第2、3节。

生:难受、愧疚

师:作者难受的是?(板书:难受)

生: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受。(出示PPT8)

师:好,读得再轻些。

生: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受。

师:来,读出自己的意想不到。

生: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受。

师:母亲竟然这么轻,可母亲总是——(出示PPT9,师引读)

生: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

师:母亲竟然这么轻,可母亲总是——(出示PPT9)

生: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师:(范读)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再读。

生: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师:母亲竟然这么轻,可母亲总是——(出示PPT9)

生: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师:是啊,母亲这么轻,而我却始终以为母亲——

生:力大无穷。(PPT出示:力大无穷)

师:我好愧疚啊!(板书:愧疚)

师:孩子,你来读出作者的愧疚之情。(出示PPT10)

生: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

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师:哎呀,有点小愧疚了。你来。

生: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

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师:哎呀,真愧疚啊!你来。

生: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

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师:哎呀,真是太愧疚了。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我听出了你们的难受和愧疚。

(二)抱母亲入睡

师:所以此时作者突发奇想,要抱母亲——

生:入睡。

师:(出示PPT11)你来读。

生: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多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简单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师:读得声情并茂。

师: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出示PPT12)起先探讨。

事务

“我”如何抱

“我”把母亲当作

“我”的

感受

抱母亲

换床单

托抱

病人

难受、愧疚

抱母亲

________抱

师:我们一起沟通一下,这一次“我”抱母亲是怎么抱的?

生:摇抱、搂抱、怀抱……

师:你们说的都对,这些都是拥抱啊!(板书:拥抱)

师:此时此刻,母亲在作者眼里是什么?

生:孩子。

师:概括的很精确!了不得!(板书:孩子)

师:拥抱着母亲的作者,此时此刻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生:对母亲的感恩、华蜜、愧疚之情……

师:这就是对母亲的疼爱啊!(板书:疼爱)

师:除了疼爱,我抱母亲入睡时还享受其中。(板书:享受)

师:(出示PPT13)谁情愿读读这段文字?

生:我坐在床沿上

把母亲抱在怀里

就像小时候

母亲多数次抱我那样

为了让母亲简单入睡

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师:我听出了爱的味道。

师:你来。

生:我坐在床沿上

把母亲抱在怀里

就像小时候

母亲多数次抱我那样

为了让母亲简单入睡

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师:我听出了你的享受。

师:我们带上动作一起来。

生齐读。

师:母亲在你们的怀抱里肯定很华蜜。

三、强化思索,加深理解。

师:把题目再读一遍。

生:第一次抱母亲

师:这一次我听出了你把第一次重读了。

师:作者明明抱了两次母亲(手指板书示意),这里的第一次究竟指的是哪一次?

生:第一次指抱母亲入睡。因为这次作者是好好抱母亲的,是把母亲当作孩子一样专心抱的。

师:是啊,作者抱母亲换床单时,把母亲当作病人,并不是发自内心地主动去抱母亲。而这里的抱母亲入睡才是作者发自内心地把母亲当作孩子来抱,充溢了疼爱和呵护之情。抱母亲入睡不但教化了儿子,而且感动了母亲。

四、拓展延长,练习写话。

师:想一想,“我”把母亲抱在怀里时会想些什么?母亲躺在‘“我”怀里时会想些什么?(出示PPT14)

师:要求:1、4组写“我”的心里话;2、3组写母亲的心里话。

师:(PPT音乐)儿子,你抱着母亲,读读你的心里话。

生:妈,这么多年让您辛苦了,我真是太对不起您了。

师:好愧疚的儿子。

师:母亲,你躺在儿子怀里,读读你的心里话。

生:儿子最终长大了、懂事了,真好!

师:好欣慰的母亲。

师:孩子,你抱着母亲,读读你的心里话。

生:妈,这么多年您一个人扛起了生活的重担,现在儿子长大了,您肩上重担也该卸下来由我们扛了!

师:好感人的儿子。

师:母亲,你躺在儿子的怀里,你想说?

生:这么多年的苦没白费,有这么孝顺的儿子陪伴我左右,我应当是天底下最华蜜的妈妈了。

师:好华蜜的母亲。

师:儿子,你想说?

生:妈妈,您歇一歇吧,这么多年的付出真得辛苦您了。现在,您就好好享受我们兄弟姐妹对您的爱吧。

师:好孝顺的儿子。

师:母亲,你想说?

生:儿子啊,母亲你点也不辛苦啊!能把你们拉扯大,我心里别提多快乐了!母亲心里只期盼你们能过上好日子啊!

师:好惹人疼爱的母亲啊!

师: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竟然让作者如此愧疚,让母亲如此华蜜感动。你也想为母亲做些什么?也让她感受到你对她的疼爱和呵护?

生:我可以为母亲洗脚。

师:我想母亲肯定很华蜜。

生:我可以为母亲捶背。

师: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儿子。

生:我可以为母亲做饭,因为她下班很晚。

师:我想这个母子情深的场面肯定很温馨。

五、课后作业,巩固提升

师:(出示PPT15)课后作业:以“第一次xxx”为题,把你第一次为母亲做什么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抱母亲》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觉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受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觉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3、学生能依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4、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

5、体会宏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四、教学打算: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

一、导入课文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

2、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3、板书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些什么或者你心里有些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先画诞生字新词,依据课文后面的生字表读几遍再读课文。

2、检查朗读状况:个别读,小组读,涉机订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和流利。

三、理清层次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写是什么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2、沟通:课文哪些内容是写“抱母亲”?

3、分段,概括大意: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知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觉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说清晰。

四、学习字词

1、读准课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词语。

2、理解:

愧疚:心里惭愧担心。

突发奇乡:突然产生一种奇妙的想法。

五、完成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古诗导入

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同学们,歌颂母亲始终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日我们就接着来学习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二、导入教学

1、出示歌德的话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自己读,个别读。

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告知我们,假如你要读书,就要很好地去思索,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晰,还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肯定要专心去想,想,不仅是思索,而且要包括想象。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希望今日上课时大家能够照着这句话说的去做。

2、读课题。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留意到“抓紧”这个词语了吗?读出它的意思来。

我为什么要“抓紧”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是啊,我“抓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表达我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对母亲的爱护。和后面我抱母亲的一句话连起来,再读。

“妈”喊响一点,表达一种急迫,“你别动,我来抱你。”表示动作的词语刻意留意地用声音表达它的意思一点,就可以读得更进入角色!

3、看到我这样抱母亲,护士指责起我来了,个别读一读护士说的两句话。评一评,有没有表达指责的意思?再读一读。

4、母亲的话应当怎么读呢?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

5、读书要思索,读书的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6、个别分角色读第一段。

二、学习其次段

1、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受。

2、从“竟然”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意思?(出乎意料,指责自己多母亲太不关切了,难受)

3、你还可以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出来?

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个别读

B、想象一下,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说一说。

C、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困难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D、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是为什么啊?

E、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哺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化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爱护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零一多斤的重担,她挑的事实上是爱与责任!

F、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

“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带着我们全家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在许很多多的风雨之中给我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G、同学们,这就是用另一只眼睛看到课文的背后!

H、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当我们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我信任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意。指导读句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4、所以我愧疚啊,难受啊,再来读这两句话。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受。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5、接读:护士动情的说:————

母亲笑了笑说:————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当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叮嘱我:————

6、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A、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笑了笑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B、全部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宏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宏大的母爱!

C、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吗?你想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这时候,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告下,母亲最终同意。看,如小时候母亲抱我一般,我抱着母亲入睡。

2、看到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是华蜜的?是激烈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

3、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烈的泪水,是华蜜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边说边板书:多数次)当我们回忆小时候母亲曾经多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字一起,(板书:母亲多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烈,那么华蜜,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多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对自己对母亲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4、你想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

5、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

6、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

四、总结课文

1、今日我们读《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用一只眼睛读课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天下全部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像哥德说的那样,用两只眼睛去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的母亲是应当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一节课,我们要接着投入我们的感情,把课文读地更好,并要写一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五、板书设计:

13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多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觉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受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觉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二、课时支配:两课时

三、学习目标:

(1)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合作、探究,品尝重点词、句、段,受到剧烈的感恩教化。

四、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自主阅读探究文章大意。

2、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受?”。

五、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朗读配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理清课文的层次并学习课文字词。

3、读中思索,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扣题深化,读出感情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指导:“第”是竹字头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

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读书就要这样,从题目起先读起。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对题目的思索,我们往往可以揣测到文章的大意和表达的中心。)

二、初读课文,质疑词语;

接下来,我想请一些同学读读课文,检查一下昨晚的预习状况,看看通过预习,咱们同学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了。其他同学带着这两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抱母亲?抱母亲时作者有什么感受?)仔细听读课文,划出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有关词句。

三、评价朗读,汇报沟通。

评价一下刚才的朗读状况。重点要强调一些字,句子的读法。

1、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缘由是什么?

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有两个缘由,(板书:换床单,报母恩。)

2、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

(难受、愧疚)板书。说明愧疚。(“愧”是惭愧,“疚”是担心,甚至有些苦痛。惭愧、担心,就是“愧疚”,)理解“翻山越岭”,越的写法。仰(yǎng)面的读法。“背(bèi)上背(bēi)着妹妹”。三、理清文脉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写是什么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2、沟通:课文哪些内容是写“抱母亲”?

3、分段,概括大意: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知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觉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说清晰。

四、学习字词

1、读准课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词语。

2、理解:

愧疚:心里惭愧担心。

突发奇乡:突然产生一种奇妙的想法。

3、、指导书写脖摔翻瘦

五、作业布置:

1、每个字组三个词2、朗读课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

其次课时

一、导入

1.有一个人,她恒久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松软的地方,你情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做——母亲,这种爱,叫做——母爱。今日我们接着学习这篇关于母亲和母爱的文章

2、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了解到:母亲病重住院,由于护士要换床单,我第一次抱起自己的母亲,猛然发觉(打出句子)

二、学习其次小节,感其次课时受文中的母亲

1、品“竟然”

读读这个句子,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1)“竟然”,出乎意料。

(2)练习朗读。

过渡:这原委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会让儿子和她生活了几十年,还看不准她的体重?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自然段,

①边读边思索: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②边读边拿出你的笔,划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在空白处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可以使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字。

3、自由沟通: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1)辛苦劳累的母亲。

→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①品读“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背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体会“翻山越岭”

→什么叫“年复一年”?→读读这个词语,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②想象: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母亲翻山越岭时的一幅幅难忘的画面。在烈日炎炎,挥汗如雨的夏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说吧)→

③专心品读,“年复一年”这简简洁单的4个字,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母亲是多么辛苦,劳累啊!

(2)关爱子女的母亲。

这还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母亲是深爱着我们的,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出示: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①你想强调的是那个词语?为什么?能把你的理解放进去,读读这句话吗?

师:是啊,但逢有重担,挑水也好,担柴也罢,母亲肯定会说:“孩子,快放下,让我来!”

②创设情境想象:“但逢有重担”,敬爱的孩子们,看看这图,想想看,这担子上,都会担着什么呢?(指名生说)

③这些都是看得见的重担,可是,孩子们,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还有许多看不见的重担。你再想想,母亲的肩上还会担着什么呢?面对全部这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重担,母亲肯定会说:“!”

→同学们都体会到了母亲无私的爱,把你的体会放进去,读读这句话。

过渡:我可敬的母亲用她无私的爱给我们撑起了一个轻松的童年

(3)坚毅宏大的母亲。

我始终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是的,面对生活的重担,母亲用瘦弱的身躯静默地支撑了几十年,这是一位多么坚毅的母亲啊。

我始终以为母亲力大无穷,直到我第一次把母亲抱起,大屏幕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颈项,右手托住她的腿弯,用劲一抱……

这一抱啊,抱出了多少愧疚和难受,抱出了多少个没想到啊。我“没想到”,“没想到——”,“更没想到——”(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此时的感受吗?)

把你的感受(惊异、感动、感恩)放进去,读读这句话。一起读。我始终以为……

(4)朴实无华的母亲。

(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当护士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得。”时,她却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在母亲看来,这些事情是怎样的?→真情是最美的语言,不用一点点的修饰!我们一齐读读母亲的话吧!

2.齐读第2节:

母慈子孝啊。刚才,我们走进作者的记忆深处,通过品词、读句、赏段,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母亲的无私和宏大。让我们捧起课本,专心地读一次第2自然段吧。

三、学习第四,五小节

1.读中体悟: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母亲的爱,课文中的“我”也感受到了。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想到母亲曾经多数次抱我,我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读读四、五自然段。

→结合学生回答,启发思索:原来床单已经铺好,我应当把母亲轻轻地放上去,为什么还要好好抱一抱母亲呢?

→小结指导朗读: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多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简单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2.师生共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温馨的画面吧。轻轻捧起你的课本,看第5自然段,。(一生读第5自然段)

3.屏幕出示:

可是,我突然望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这是两行怎样的泪水?

朴实的母亲,就用这么朴实的方式表达出她内心如此丰富的情感。品读着这质朴的话语,我们深深厚浸在浓浓的人间真情中。

→儿子长大了,理解了母爱,并学会了用行动来回报母亲,这就是人世间最动人的母子情啊!让我们感受着母子间的深情,一起朗读最终一自然段。

→于是,我又想起

(老师朗诵小诗):

4.片断练笔:此时,病房里宁静极了,可是“我”和母亲却百感交集。

请同学以“母亲啊,_________”或“儿子,你可知道:__________”为开头他们的心理话。

5.引导沟通。听得出,同学们已经走进了母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到了这世间最奇妙,最动人的对话。

五、总结延长

再美的辞藻,也描摹不出这个名字的宏大母亲;再多的感恩,也承载不了这份爱的厚重,母爱。我们恒久记住这个名字--母亲;我们会恒久珍藏这份爱--母爱。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6

一、探讨教材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