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围绕统治权力所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重要社会现象,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政:主要指一制度为核心的国家支配行为

治:主要对社会的管理及其成效选必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材第2-7页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

特点:建立在部族联合和分封制的基础上,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统治力度大大加强。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由此诞生了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中央集权制与郡县制就是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其间有很多变化,但这两大阶级的基本性质没有改变,因此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也就不会改变。郡县制作为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层级上历代有不同划分,但本质没有改变,是适应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都产生了很大作用。中国历史上有些王朝也曾推行过分土治民的分封制,如汉初郡国并行制,西晋分封并不断扩大宗室诸侯王的权力,都被实践证明是瓦解中央集权的力量,根本起不到藩卫中央的作用。所以郡县制是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主体。除了秦朝关于郡县与分封的选择产生过激烈争论之外,历代政治家对郡县.制都持肯定态度。柳宗元和顾炎武尽管不能从本质上认识到郡县制的必然性,但他们朴素的直觉无疑也是正确的。选必一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材第22-23页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变法的联系与差异

为什么变?(局部)改变与生产力不相符合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符合的上层建筑(根本性变化的——制度,局部变化的——旧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不相符合的现状),在中国古代史通常表述为“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变了哪些?通常解决维系王朝统治最为突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问题。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变法的联系与差异

变成功了吗?标准:是否实现改革目的(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封建制度的固有弊端,改革仅能缓解王朝危机,无法根本性解决。中国古代改革短期内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长期来看又为王朝统治埋下新的隐患。选必一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材第22-23页部落首领氏族组长夏商西周-春秋世官制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重法吏两汉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隋唐元明清科举制

科举制春秋战国举荐,军功爵制选必一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材第30-33页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积功劳为官、征辟)察举制官员的选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在后代少数民族王朝也有出现。2.大的阶段: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察举制阶段,留意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代的科举制阶段,注意考试内容的前后变化。更迭过程①选官标准:②选拔方式:③选拔趋势:④选官基础:⑤实质:品行家世→学识才能地方举荐→中央考试选拔体系化、公开化、制度化、公平化由原来的基础小到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进一步消除了家世出身的限制,大大扩大了官员的选拔范围,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加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趋势:官员选拔变得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出身人们的评价、为官能力出身家世、道德、才能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制度评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反映了统治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需求,总体上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其完整性、严密性和连续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尽管这些制度从本质上说是维护剥削阶级根本利益的需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手段,有很多局限,但其中所蕴含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察举制和科举制中的孝廉、贤良方正、明经等科目,都包含着对官员德的重视,而秀才、茂才、明法、进士等科目,又包含着对官员才的重视。科举制形成后,儒家经典成为士人考试的必读书,实际已将德才的关系在考试中具体体现出来了。答案提示通过材料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对官员选拔的要求既重才又重德,但是德是第一位的,被放在才的前面。.考满与考察考满:“初考”“再考”和“通考”考察: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上计制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流于形式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秦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明朝清朝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特点①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

②考核重德尚能③根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

④监察监督人员介入考核过程①严密的考核制度,是整肃吏治的重要措施。②考核重德尚能,根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在发现、提拔德才兼备之人,激励官吏忠于职守、勤勉为政上起了重要作用。评价:严密的考核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整肃吏治的重要措施。历代考核制度渐趋严密,在发现、提拔德才兼备之人,激励官吏忠于职守、勤勉为政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考核中的长官意志、官官相护、流于形式、考核失实、宽严不公、考语空泛、不论成绩唯凭年资等,是许多时期吏治荒废的重要表现。汉以后,巡视监察制度一直延续下来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特点:①监察机构设置传承有序②监察法规系统完善③监察与日常教育、监督紧密结合④重视舆论监察评价:优点:监察机构、法规比较健全完善,从而发挥了监察对行政权力的制衡,以及监察在惩恶扬善上的积极作用。局限:①监察繁密,不断侵夺干扰行政权(刺史、明朝督抚)②监察多头(本质维护君主专制、巩固中央集权的工具。明朝另设厂卫)③受到封建政治兴衰与人治影响极大(明哲保身或随波逐流)1.(2022·山东高考·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朝对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和监督,是要保证御史规范行使权力并对地方进行有效监察,故选A项;通过对御史的考核监督是为防止御史滥用权力,而非限制其行使监察权,排除B项;材料中御史制度设计意在加强对地方监察,而不是强调如何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列举其他对地方监察渠道,“拓宽”说法错误,排除D项。2.(2021·辽宁高考·3)唐朝要求弘文馆生、崇文馆生研习经史须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吏部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四项标准之一。这些规定有利于()A.文化交流B.扩大选官基础C.澄清吏治D.推动方言传播【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朝推动使用官方语言,有利于文化交流发展,故选A项;使用官方语言无法扩大选官基础,科举制打破门第限制,扩大选官基础,排除B项;澄清吏治的措施有严考核、慎选官、奖清官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这些规定有利于推动官方语言传播,而不是方言,排除D项。3.(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答案】C【解析】由材料“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可知宋太祖明确了殿试的程序,强化了殿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录取程序,故选C项;隋唐开科取士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否定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最高一级,由皇帝亲自负责的殿试,而非省试考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的程序而非具体的内容,不能得出人才选拔标准提高的结论,排除D项。课题13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选必一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材第44-48页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选必一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材第44-48页汉宣帝教育儿子(汉元帝)所说的“王”与“霸”,就是主张仁义、教化的“王道”与主张武力、刑罚的“霸道”。朱元璋说皇帝治理百姓,靠的就是“教”和“刑”,分别指伦理教化与刑罚。颜钧说《大明律》这样的一部法律,其实也是“一部礼经”,守礼教便不会触犯法律,而不遵守礼教则自然就会触犯法律,必定受到刑罚,所谓“出礼入刑”。因此,整个社会实际上被统治者所设计的两套统治手段——教与刑(或者礼与法)完整地覆盖了。[深化拓展]一、先秦儒法之争的主要内容1.历史观:儒家“法先王”与法家“法后王”。儒家推崇西周的文化,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法家与此截然相反,主张审时度势,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2.政体观:儒言“分封”,法倡“郡县”。儒家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法家力主建立君主专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3.政治观:儒家主张恢复西周礼制,建立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贵族等级制度;法家倡导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建立由中央任免的官僚体制。4.经济观:儒家倡导井田制,认为这是实行仁政的基础;法家则主张“坏井田、开阡陌”,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5.法律观:儒家主张“刑不上大夫”,目的在于维护贵贱有序的统治秩序;法家主张“一断于法”“法不阿贵”。二、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1.内涵: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即“德主刑辅”“以礼入法”的治国思想。(1)“德主刑辅”:“德主”即以儒家思想为指导,采取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措施来争取民众拥护支持,此为主;“刑辅”即以法家思想为指导,采取法律等强制性措施来强迫服从、实现控制,此为辅。(2)“以礼入法”:道德教化与法律强制结合,宗法伦理与法律制定相结合。2.影响: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1)积极性:律令儒家化、以礼入法,建立了合理的封建法律秩序,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巩固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司法队伍的儒家化,进一步巩固儒家的正统地位;将“天下为家”深深根植于国人心中,有利于中华民族认同观念的形成。(2)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君权、父权、夫权,本质上成为维护封建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工具,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不可能保持封建社会的长久不衰,最终成为近代中国民主法治前进的阻碍力量。三、中国古代乡约教化的演变趋势1.由民间性自治组织为主演变为政府主导为主。2.以地缘性乡约组织为主,以宗族性乡约组织为辅。3.社会基层的自治组织演变为里甲、保甲等基层管理组织。4.宣讲内容由道德教化演变为宣讲“圣谕”,与法律逐步趋于合流。5.乡约组织机构日益健全,活动逐步趋于规范。4.(2022·海南高考·5)《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答案】A【解析】据材料“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可知这些治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来顺从君王统治,同时通过乡约教化将儒家伦理道德与百姓日常生活相结合,以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故选A项;礼制和法律是为了约束个人的不法行为,并不是完全消灭个人的私欲,排除B项;“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说明这些治理方式强调礼仪和法律教化,并不是废除刑罚,而是宽柔相济、外儒内法,排除C项;乡约教化主要通过道德感化的形式来引导百姓,而不是严刑峻法,以刑狱威慑百姓,排除D项。古代中华法系角度1

秦朝的法律体系1.提炼信息记述出处“春二月,毋敢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秦律·田律》“或盗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何论?”“赀(罚)徭三旬”《秦律》漆园种植三年被评为下等者,对漆园的管理者啬夫除予以经济处罚外,还要处之于行政撤职,永不起用据云梦秦简《秦律杂抄》材料涉及秦朝的法律体系,首先反映出秦朝采取了轻罪重罚、严刑酷法的治理模式,其次秦朝法律政策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思想是什么?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经济发展要注意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中华法系是指以中国古代伦理法为基础,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中国法律和仿照这种法律而制定的东亚、东南亚等封建国家法律的总称。它的特点是突出成文法典,强调礼法结合,重视家族伦理,民法与刑法不分。中华法系在唐朝臻于成熟,在宋元明清时期也有新的发展与变化,在清末修律以及民国初年从西方移植新的法律制度之后,逐渐解体。角度2

唐代的法律材料《唐律》规定刑罚定罪,不以小过而滥行诛杀;其用刑,在教人以善,非逞强权之威。犯罪时幼小,事发时长大依幼小论。……《唐律》规定在一些特定情境下,当他人财产或人身遭遇困境、险境时,见知者要施以援手,否则,构成法律责任。《唐律》对诬告和匿名书信告人实行严厉的惩罚。《唐律》严格禁止“亲属相告”。《唐律》为“不诚信”行为开辟专篇——《诈伪》,共计27条,《唐律》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摘编自《读

唐律

如见古君子》材料是对唐代律法的论述,阐释了《唐律》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律》所体现的法律理念。理念:慎刑慎杀,刑罚强调教化和宽仁;刑罚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立法符合传统中国的核心价值观;鼓励见义勇为;严格防范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伤害;提倡诚信理念。拓展深化古代法律儒家化的三个阶段(1)汉代“引礼入法”:法律儒家化的发端。为了使儒家思想成为真正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者通过“春秋决狱”“引经注律”“引经决狱”和刑罚适用原则的儒家化等途径,做到“引礼入法”,逐渐实现儒家思想对立法、司法的指导地位,使汉代法律开始沿着儒家化的方向发展。(2)三国两晋南北朝“纳礼入律”:法律儒家化的完善。统治者开始直接任命儒臣来立法,儒家思想指导立法并将儒家思想法律化,从而使礼律进一步融合,实现“纳礼入律”。(3)唐代“礼法合一”:法律儒家化的完成。唐朝确立了以“德主刑辅,礼法并用”为主的法律指导思想,以儒家主张的纲常礼教作为法律的指导原则和定罪量刑的基本依据。自此,礼与法完全的融合,实现了“礼法合一”,古代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完成。拓展深化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点(1)刑罚为主,诸法合一:中国封建时代颁行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但它包含了有关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等各个方面的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结构,且始终以刑法为主,并以统一的刑法手段调整各种法律关系。(2)德主刑辅,以礼入刑:多种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非常深刻,而其中最重要的沉淀物便是“德主刑辅、以礼入刑”的理论和实践。(3)法有等级,法外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4)以法治吏,维护统治: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材料列举了古代中国蒙学的部分教材,通过其内容可知古代蒙学教材立足于为统治服务、注重教化等基本特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蒙学教材的特点。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导读

特点:内容丰富,类型多样;贴近生活,世俗性强;多用韵语,

易于记诵;立足传统,与时俱进;注重道德训练,强调儒家伦理。拓展深化课题14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准备好中国古代史核心线索归纳选必一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材第60-66页先秦时期,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到秦朝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历代统治者通过和亲、册封、会盟、设置机构等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秦汉以后,随着陆海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关系逐步发展。隋朝至两宋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规模不断扩大,交流更为频繁。元明清时期,中国对外交往规模继续扩大,并出现重大改变,逐步由开放走向了闭关自守。备考分析

顶层设计看高考课标要求备考方向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1)通过梳理中国古代历朝处理民族关系和边疆治理的史实,掌握我国古代政府边疆治理的方式、制度,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程。(2)结合史实认识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体制(朝贡体制)。从唯物史观出发,分析这一外交体制形成的原因、特点、影响。“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实际上就是以怀柔安抚为主、武力震慑为辅,恩威并施的政策。概念阐释羁縻政策亦称“随贡贸易”“贡舶贸易”。宋代以后中国政府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对海舶输入商货中的禁榷品,由中国政府全部收买;对非禁榷品,除抽分一部分外,又收购一部分,其余许民间买卖。明代实行贡舶制度,在通商口岸设市舶提举司,管理朝贡和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是封贡体系的衍生物,以厚往薄来为原则的官方贸易。概念阐释朝贡贸易返回体制源于理念:东亚唯一文明大国、资源丰富、文化进步,周边国家相对贫弱。国家观念=天下观念朝贡体制(封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先秦以来视中国为天下之中的观念,构成了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决定了中国封建王朝在对外关系的角色,决定了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朝贡体制最早:先秦时期天子与诸侯之间隶属关系推广:秦汉处理对外关系——历代基本模式

表现:朝:臣下觐见君主

贡:臣下向君主献礼物外国使节来华被视为前来“朝贡”,即承认中国为宗主、自己是藩属,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时也必须行臣属之礼,他们的礼物被视为贡品,中国君主会“册封”那些国家的统治者各种名号,“回賜”各种礼物:①中国派往各国的使节的主要任务是册封名号和赏赐礼品,以建立宗藩关系;②中国有朝贡关系的国家可以到中国进行贸易。因此,朝贡体制也可以称为“封体制”,反映到经济上便是“朝贡贸易”。古代中国对存在“朝贡”关系的国家,并不干涉其内政,在经济上也往往给以优厚的“赏赐”。宗藩关系:宗主(册封、赏赐);藩属(献礼、臣属之礼)不干涉内政、经济上优厚赏赐。不利影响:①按朝贡仪式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妨碍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②海禁政策后,中国力求将对外贸易纳入朝贡贸易范围。③统治者盲目自大、故步自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注意:朝贡体制模式不能涵盖中国古代王朝所有对外交往朝代官职/机构民族关系边疆政策对外关系秦典客、典属国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汉大鸿胪和亲政策;北击匈奴;设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乌桓校尉;屯戍政策甘英出使大秦;海路到达印度南部;汉委奴国王魏晋五胡内迁;民族交融;汉人南迁加快江南开发隋礼部鸿胪寺周边民族归附;封谯国夫人郡县制(豪酋大姓);三次派人抵达琉球造纸术外传;派遣遣唐使;鉴真东渡;长安国际大都会唐礼部鸿胪寺“天可汗”;和亲、会盟;册封;羁縻州刺史由民族首领担任大都护府、都护府、羁縻州宋礼部、鸿胪寺少数民族吸收中原制度陆路受阻,海路发达;泉州元宣政院行汉法;差别对待西藏;东北、云南设行省马可波罗明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修长城,设“九边”;马市;贸易东北设都司、卫、所;西北设卫;西南设土司;敕封西藏首领;朝贡体系,朝贡贸易体系;《尼布楚条约》;海禁,闭关锁国清理藩院满蒙联姻;军事斗争;册封;办事大臣;改土归流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选必一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材第60-66页拓展深化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形式(1)民族迁徙:如魏晋时期少数民族的内迁、三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2)民族战争: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战争。(3)友好交往:如唐朝与回纥间互派使节、北宋时期榷场的设置、明朝后期与蒙古的互市。(4)政治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等。(5)和亲联姻:如西汉后期的昭君出塞、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6)会盟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南宋与金的“绍兴和议”。(7)进行册封:如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明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清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8)羁縻政策:(主要指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新疆;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拓展深化(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和平: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深化拓展]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条件、途径及特征1.条件: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交通发达;开明的外交政策;科技发展;杰出人物的作用。2.途径(1)官方和民间的贸易。(2)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3)宗教传播。(4)战争。5.(2022·海南高考·4)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可知两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也认同中原汉族政权的做法,鼓励种植桑树和枣树,体现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故选C项;西夏和金朝属于独立王朝,不属于宋朝的疆域,排除A项;政府鼓励种植桑树和枣树是为了鼓励农业生产,排除B项;西夏、金朝和宋朝属于不同的国家政权,周边少数民族认同的是中原政权的文化而不是政权本身,排除D项。6.(2022·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上期末考试·5)下图为1968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108号墓的“郧县贺思敬庸调布”,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其上有墨书“西浦里郧县光同乡贺思敏庸调布一端”“开元九年八月日”,并铃朱色官印。此文物可用来说明当时()A.西域地区严格执行租庸调制B.棉纺织业不断得到改进C.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D.政府对该区域实行管理【答案】D【解析】结合选必一第93页所学:唐朝将隋朝租调役变成租庸调制,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替代徭役,与题干中“庸调布”“并铃朱色官印”等相合,故选D项;“严格执行”不合题意,题干未提及新疆吐鲁番政府切实对农民征收租、调、庸,且切实上缴给中央,排除A项;“不断得到改进”不合史实,棉纺织业得到大的改进是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之前(题干时间为唐朝开元年间)棉纺织业长期未有大的突破,排除B项;“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是在宋代,排除C项。8.(2014·重庆文综·2)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不是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B项错误;C项是在汉宣帝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府,故C项错误;“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而西域大体就是现在的中亚,因此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故D项正确。9.(2010·浙江文综·19)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答案】D【解析】本题注意时间信息“清朝”。“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发生在唐朝,“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发生在秦朝,设立宣政院是在元朝,排除A.B.C项。清朝康熙帝时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正确答案为D项。材料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3.价值引领民族交融的历史传承春秋随着铁农具普遍使用,交通发达,城市的繁荣,华夏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出现了“四海之内若一家”“天下定于一”的共同心理秦汉秦朝各种有利于统一的措施,以及秦汉时期所宣扬的大一统思想,各民族联系加强,国家的统一局面发展了唐朝在唐朝前期,政治统一,国力强盛,统治者开明有为,高度的物质文明和发达的精神文化增强了周边各族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格局无论是在空间广度,还是社会深度都超越以往任何一代。唐太宗对周边族群采取的开明亲善政策,使唐出现了“胡、越一家”这种自古未有的和谐局面清朝在清朝统治下,出现了康乾盛世,奠定了作为近代民族国家的版图。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材料导读材料以表格形式列举从春秋直至清朝时期,古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各民族间不断交融交流,促成了我国多元一体的政治和文化格局。结合表格中的历史信息,用相关史实阐述上述朝代(时期)是如何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秋时期,生产力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大一统观念的逐步形成。秦朝,秦王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将“西南夷”和岭南地区纳入中央管辖,促进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汉代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与巩固。唐朝前期,采取了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推动了民族团结与交融,强大的国力增强了周边各族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推动了国家的统一。清朝前期社会进一步发展,康熙帝平定“三藩”割据,统一台湾,抗击沙俄入侵,平定噶尔丹叛乱,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满汉关系和团结蒙藏的措施,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治理措施的加强,大一统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并日益巩固与发展。拓展深化民族交融的实质(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扩展。(3)从经济形态的角度看,民族交融的实质是游牧向农耕的转化。(4)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的汉化。返回课题15古代的货币、信贷、契约5758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商业: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也指组织商品流通的国民经济部门。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4,第1136页贸易:商业活动。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4,第879页问1: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呈现什么趋势?问2:怎么看待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的出现?

一、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时间:原始社会后期。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交换的需要。1.商业贸易的起源时期概况商朝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到两宋元、明、清①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②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③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①“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①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2.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②工商业繁荣、货币流通广泛、涌现中心城市、工商业主富比王侯;P10-11②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59601.宋朝的铜钱大量出现在东南亚和西亚国家等地区,当时的朝鲜和日本甚至一度停用自己的货币,改用宋钱,宋钱成为大受欢迎的硬通货。这说明当时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B.周边国家商品经济落后C.陆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D.宋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2.成熟的元代青花,钴料究竟来自何处?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陶蜒》中谈到:“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出土的大部分元代青花进行分析,发现其青花料和国产青花料有明显的不同,应为进口钴料。从史料实证角度看,材料最能说明A.科技是历史研究的唯一手段B.明代宋应星的史学成就最高C.商路对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D.文献史料必须得到考古证实

一、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时间:原始社会后期。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交换的需要。1.商业贸易的起源时期概况商朝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到两宋元、明、清①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②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③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①“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①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②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③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2.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②工商业繁荣、货币流通广泛、涌现中心城市、工商业主富比王侯;P10-11②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61一、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2.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丝绸之路概念、输出与输入、阶段性(秦汉、唐宋、宋元、明清)、影响3.古代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等。而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丝绸更是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据此可知A.丝绸之路异常繁荣B.东西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C.航海技术十分发达D.商业贸易丰富了人们生活62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达的表现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当代汉语词典》借贷:广义的信贷指存款放款的信用活动的总称。狭义则仅指贷款。即货币持有者将货币资金按一定的利率借给用款人,用款人需要在约定的期限内归还本息的信用活动。——《金融大辞典》契约: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现代汉语词典》63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早期商业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货币的诞生,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64时期概况

西周春秋时期唐朝宋代明朝中期清朝《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实物信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除了传统借贷关系外,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65中国古代当铺的发展演变?每个时期的主要经营业务?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66时间概况商周汉朝以后唐宋以后出现契约涉及财产关系和人事关系的几乎都要订立契约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石染典买马契上记载的内容有哪些?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67684.中国现存最早的契约是西周周恭王时期镌刻在青铜器皿上的四件土地契,将契约文字刻在器皿上,就是为了使契文中规定的内容得到多方的承认、信守。该材料表明西周A.履践重农抑商经济政策B.深受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C.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初具守信精神和证据意识695.庄票形成于清朝前期,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上面写有一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庄票分为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见票即可支付,远期庄票须到期才能支付。庄票都不记名,不论何人持有,凭票即付,不得挂失和止付。庄票的出现A.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求B.说明了重农抑商的松动C.体现了清朝的开放包容D.反映了商人地位的提升706.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人出身的官员到各州出任典签。他们与朝廷关系密切,因此拥有商业特权,掌控商业网络,积累了可观的财富、购买了大量土地,在乡村中也具有较大的政治影响力。这一状况表明A.魏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因战乱而被改变B.商人因政治地位提高在城多影响力增强C.分裂割据的环境为商人执政创造了条件D.九品中正制因商人阶层的崛起名存实亡小结:中国古代历代商贸概况及与商贸关联货币、信贷、契约等B

11.(2016·天津文综·2)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题中给出的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是印刷纸币的模板,它的存在能反映出北宋发行了纸币,故①正确;从铜版拓片的内容,可知当时印刷技术水平,故②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纸币拓片,不是纸币实物材料,故③错误;从纸币出现和拓片上文字,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12.(2012·江苏单科·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答案】D【解析】宋朝商业的发展打破了坊市的隔离;突破时间的限制,早市和夜市得到发展;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出现了草市。A项坊市的隔离仍然存在,BC项反映的是草市和夜市,与突破场景不符合,图片反映的是宋开封城内商业的繁荣景象,因此选D项。10.(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表2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的能力。通过对图表的解读,故选A。①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主题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的丰富发展主题探究多情境创设寻突破材料一

汉、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项目汉朝两宋路线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管理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货物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等进出口货物有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问题](1)依据材料一提取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提示](1)信息一:后代路线比前代更发达。说明:汉代可达东南亚和南亚,两宋可达波斯湾、红海,还可达非洲东海岸。这主要是因为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信息二:朝贡贸易转化为市舶贸易,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说明:汉、宋两朝都有朝贡贸易,如汉朝有外国使者“进献”,宋朝有官营贸易。宋代市舶司专司货物税,外贸以私营为主,商品种类多为生活用品。这些说明对外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从原因上看,宋朝商品经济繁荣,重视海外贸易,尤其南宋偏安东南,财政开支大,因此重视海外贸易,通过商业税解决财赋需求。信息三:管理越来越规范。说明:汉代设官员管理,到了两宋,不仅设市舶司,还有相关的法律,对官员也有一定的限制。总结提升: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扩大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提高国际地位。1.(2022·海南高考·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答案】D【解析】据材料“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可知汉代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为此设置了一系列的驿站和类似的管理机构,以便确保国家政令在基层的畅通,故选D项;亭传邮驿是古代的文书传递系统,排除A项;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洲、欧洲和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排除B项;边疆稳定是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治理的结果,基层治理主要针对的是地方乡里组织,排除C项。2.(2022·浙江高考·6)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不正确的是()A.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B.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商品远销东欧、北非C.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而非“禁止”,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因此被称为“瓷路”,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

北非等地区,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的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3.(2022·全国甲卷·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答案】D【解析】由材料“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可知宋代主要出口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手工业制成品,由材料“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可知手工业发达,产品享誉海外,故选D项;由材料“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可知输入的主要是奢侈品或装饰品,不是基本的生产资料,排除A项;汉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材料没有海外贸易税收与其他税收的对比,不能得出“主要来源”的结论,排除C项。4.(2023·河北百校联盟高三9月联考·18)2022年7月12~15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新疆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并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要好好研究新疆历史,真正认识到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1新疆重要历史遗迹及其介绍结合历史上新疆与内地往来的史实,论证“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这一观点。(要求:史论结合,持论有据,逻辑严密。)【答案】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之行打通了陆上丝绸之路,新疆地区与内地往来密切。后来西汉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整个西域地区军政事务,新疆地区正式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中央政府及在疆军政机关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发展和新疆各族人民与内地的交往、交融。(4分)唐初,西突厥曾一度控制西域地区,使西域与内地交往受阻。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后,唐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西域地区秩序的稳定使陆上丝绸之路繁荣,西域与内地商人往来不绝,中亚、西亚商人也经丝绸之路到达中原内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往,彰显了唐文化多元开放的特征。(4分)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置伊犁将军府统辖天山南北军政事务,使新疆和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新疆一度被外来侵略势力侵占,左宗棠出兵打败阿古柏侵略势力后,与沙俄交涉最终收回被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捍卫了国家的西北边疆安全。(3分)由此可见,新疆历史是在与中华民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新疆与内地长期信息相通,情谊相连,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5.(2021·广东肇庆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争与经济文化交流,华夏族与其他民族逐步融合。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奠基时期。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具有开创性。汉朝长达四百年,国势强盛,影响深远。对外交往中,汉朝的使者被称为“汉使”,汉朝的人被称为“汉人”,汉朝的军队被称为“汉兵”,汉族族称的稳定性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汉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周边各民族,有的民族还显著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大量内迁,中原地区民族杂居的情况大大地发展了。——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主要特征。(6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主要特征。(6分)【答案】(1)历程:春秋战国酝酿;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建立、巩固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宋元时期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版图基本奠定。(4分)主要特征:阶段性;多元一体;源远流长。(2分)5.(2021·广东肇庆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二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太宗一度被尊称为“天可汗”。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辽、夏、金三个政权都是仿照汉族王朝模式建立的,具有国号、年号、汉式政权机构和一系列相关的礼仪制度。它们的统治范围已不局限于其民族原居地,而是不同程度、越来越深入地拓展到汉族居住区。元朝大一统的重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版图基本奠定。在治理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8分)(2)主要因素:①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引领(或儒家大一统观念的引领);②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③统治者开明政策或改革的推动;等等。(4分)认识:①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②少数民族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开发建设了祖国的边疆地等;③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相辅相成;④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影响了周边甚至更远的国家,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等等。(4分)课题31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时空坐标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221年220年

581年907年960年

1368年1840年1912年1949年1980年1987年周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民国农业税关税及个人所得税出现关税丧失关税自主权改订新约运动、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确定完善关税的基本制度田赋、人头税、徭役隋:租调役;唐:租庸调、两税法宋:募役法;元:租庸调、两税法、科差明:一条鞭法;清:摊丁入亩新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田赋(土地税)口赋(人头税)徭役秦田地产量的2/3(税率极高)口赋、户赋,二十倍于古(极重)更卒、正卒、戍卒(强制性)本质:国家对劳动人民施刑普遍的人身奴役的一种特殊表现汉十五税一、三十税一(税率降低)口赋、算赋、财产税(极重)按人头算两条线索:①赋税对象从人丁逐步转向财产②长期赋役并行,役的内容逐步并入到赋税赋役征发逐渐转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田赋(土地税)口赋(人头税)徭役魏晋:租调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租:一夫一妇每年纳粟按户征收粮、绢帛调(户税):纳帛、布成年男子承担一定徭役隋:租调役租、调役唐:租庸调制租(按丁征收)调(按户征收)庸(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代替徭役)唐中期:两税法按照田亩征收地税按照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赋役征发逐渐转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两条线索:①赋税对象从人丁逐步转向财产②长期赋役并行,役的内容逐步并入到赋税表明农民对国家的强制依附关系有一定的松动对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田赋(土地税)口赋(人头税)徭役魏晋:租调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租:一夫一妇每年纳粟按户征收粮、绢帛调(户税):纳帛、布成年男子承担一定徭役隋:租调役租、调役唐:租庸调制租(按丁征收)调(按户征收)庸(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代替徭役)唐中期:两税法按照田亩征收地税按照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两条线索:①赋税对象从人丁逐步转向财产②长期赋役并行,役的内容逐步并入到赋税两税法的特点:①量出为入,即以国家财政支出来确定赋税总额;②简化税制,就是将过去的田税、户税并为一-税,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③考虑赋税负担能力,即将以往以丁为征收对象的做法,变为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评价: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征税对象:人丁土地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提炼信息材料一

唐德宗建中元年,鉴于租庸调税制极为严重的弊端,实施了两税法改革。两税法实施之前的租庸调,往往较为混乱,征税时间过长,效率很低。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在当地拥有田产,就必须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缴纳田赋。而且两税法是以钱计税,然后再换算成实物来缴纳,开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梁盼《唐代的税制改革》(1)材料一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阐述租庸调税制的弊端,第二层次论述两税法的原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税法与以前税制的不同之处。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以前按照人口纳税,两税法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纳税;以前是以实物来计税,两税法则是以钱计税。田赋(土地税)口赋(人头税)徭役宋承唐制地税户税代役金、各种徭役→王安石募役法元:北方:租庸调,征收丁税、地税南方:两税法,夏税、秋粮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明初夏税、秋粮、金花银(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明中后期: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赋税折银,役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役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清朝: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定额,不再增加)雍正:摊丁入亩(把丁银分摊到田赋)人头税废除两条线索:①赋税对象从人丁逐步转向财产②长期赋役并行,役的内容逐步并入到赋税赋役征发逐渐转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一条鞭法根据《明史·食货志》的记载,是“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意义:①使赋役的负担相对更为均衡,使封建政府对人丁的控制进-步松弛(按土地征收的田赋与按人丁征发的徭役的合并,以及部分土地将丁役摊入田亩之中)②推动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概折银的征收方法将使得农民的产出不得不进人市场)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征收),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明史·食货志》(2)材料二介绍一条鞭法的内容、主要特征及其运行机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条鞭法的内容及意义。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导读

内容: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统一赋役,使税赋趋于稳定;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它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以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图解历史封建社会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①

征税标准:

②人身依附关系:③

赋税形式④

征税种类:⑤

征税时间:变化较大:秦汉强制性服役

→隋唐可以纳绢代役

明朝折银代役田赋人头税徭役变化不明显:征收标准基本上为土地变化较大:秦汉(口赋、算赋)→隋唐(户调),两税法后则与田租合并征收

→清朝摊丁入亩后,废除了人头税的强制剥削。内容变化制度特点

人丁为主

→田亩为主(以两税法为标志)必须服徭役

→纳绢代役

→折银代役(以“庸”为标志)实物地租→

货币地租转变(以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为标志)繁杂

→简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不定时

→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注意一个现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重农抑商,对商品征收重税。请用唯物史观的视角来说明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拓展深化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直到废除。(2)赋税品种:由繁到简,税种减少。从田租、人头税、杂税简化为土地税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3)征税方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5)人身控制: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了解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的演变田赋口赋徭役宋承唐制地税户税代役金、各种徭役→王安石募役法元:北方:租庸调,征收丁税、地税南方:夏税、秋粮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明:夏税、秋粮、金花银(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明中后期: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赋税折银,役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役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清朝: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摊丁入亩丁银分摊到田赋丁银定额,不再增加丁银分摊到田赋人头税废除两条线索:①赋税对象从人丁逐步转向财产②长期赋役并行,役的内容逐步并入到赋税赋役征发逐渐转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视角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命题动态2341.唐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将农民的赋税简化为地税和户税两种,按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户税征钱,地税征粮,分夏、秋两季缴纳。由此推知,两税法的实施A.有利于商品流通B.解决了财政危机C.缓解了土地兼并D.加强了人身控制√2.下表是明朝中后期苏州府不同年份、部分州县丁银(徭役折银)和地银(田赋银)所占比例变化情况的记载:1234

常州吴县常熟嘉定崇明丁银地银丁银地银丁银地银丁银地银丁银地银153824.2266.9229.6746.495.3284.6813.4886.511.6598.32161726.4373.5733.0866.9210.9489.0701000100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人地矛盾的加剧

B.外来白银的流入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经济重心的南移√2.下表为唐代某一时期均田制下农民家庭经济运转情况表。据此可以推断出,唐代这一时期选择题123456789101112分类粟(石)绢帛(匹)钱(文)收入544800支出39.13.5570剩余14.90.5230剩余率27.6%12.5%28.8%A.农民家庭经济的平均剩余率在10%左右B.均田制下农村地区土地

兼并严重C.政府和农民关系总体处

于良性互动状态D.两税法的实施成为一种

必然选择√5.(2022·龙岩三模)明代赋役改革体现了货币税取代实物税、徭役以银代役、人头税向财产税转化三大进步趋向,清代则在此基础上彻底废止了人头税。据此可知,明清赋役改革A.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社会地位B.促进了信用货币推广C.顺应了社会经济转型的要求D.消除了人口隐匿现象选择题123456789101112√课题16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必备知识自主梳理落实基础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1.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演变过程战国开始建立户籍制度秦朝

.

.汉朝

.

.东汉末年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百姓编户入籍后,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东晋时期户口分“黄籍”和“白籍”,又采取“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隋朝

.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宋朝

.

.元朝

.明朝

.

.清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