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贵州省黔西南州重点中学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贵州省黔西南州重点中学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贵州省黔西南州重点中学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贵州省黔西南州重点中学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贵州省黔西南州重点中学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贵州省黔西南州重点中学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面是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发行的部分邮票中的画面,其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事件是A.胜利会师B.遵义会议C.四渡赤水D.过雪山草地2.图1、图2所示,均为出土文物图片。其中,铜胄之类的物品,在多地发现的战国时期墓地都有出土。通过这些文物,可以推测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信息是()A.铜质农具在农业中普遍使用B.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C.战国时期达官贵人喜欢用铜器陪葬D.各诸侯国变法图强3.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首次取得对日军作战的重大胜利是在A.1937年B.1938年C.1939年D.1940年4.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A.刘邦B.刘秀C.刘备D.刘裕5.美国前总统布什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下列文献中,在美国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 D.《民法典》6.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理查德・迈尔斯(R1chardM1les)在《古代世界》一书中“追寻西方文明之源”,他认为,贸易是文明传播和社会进步的引擎。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B.亚历山大东征 C.鉴真东渡 D.玄奘西行7.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A.自由与民主B.自强与求富C.平等与团结D.民主与科学8.丘吉尔在谈及自己参加某次会议的感受时说:“我的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下列各项与他所述会议内容有关的是A.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B.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C.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D.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二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9.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工商税4911万贯,占70%.上述数字的变化说明了()A.农业是天下根本B.当时手工业十分发达C.北宋统治者重视税收D.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由农业转变为工商业10.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A.道家的“自然无为” B.法家的“以法治国”C.墨家的“兼爱非攻” D.儒家的“仁政德治”11.在历史期末复习阶段,历史老师在备课笔记上整理了如图所示内容。由此可知,老师要在课堂上带同学们复习的内容是A.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C.巩固边疆地区的措施 D.封建时期社会的发展12.关于下图所示根据地的解读,正确的是:A.推动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B.由中国工农红军创建C.拉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D.很长一段时间的抗日主要战场之一1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被马克思称赞为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此文件A.导致了美国内战 B.废除了农奴制度C.建立了世界霸权 D.维护了国家统一14.有人说他是疯子,也有人说他是英雄,但谁也无法否认他对欧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他因战争起家,也因战争而倒台,这位名震一时的枭雄是()A.拿破仑 B.查理一世 C.华盛顿 D.亚历山大15.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欧美国家民主化进程 B.法国大革命C.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 D.北美独立战争16.日前,朝韩关系紧张。美联社分析称,朝美韩正在互相较量,不断亮出底牌。如果朝鲜决定发动或发动导弹袭击的话,美韩会立即对此作出回应。当今世界牵制美国称霸,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有A.欧盟、印度、南非B.日本、欧盟、俄罗斯、印度C.欧盟、日本、巴西D.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17.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五四精神②抗战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⑤红船精神A.①⑤②③④B.①⑤③④②C.⑤①④③②D.①⑤③②④18.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把中国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典范B.遵义会议后红军成功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并在会宁会师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运用年代尺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在复习程中制作了下列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A.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 B.建国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C.建国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D.邓小平理论的发展20.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A.梭伦时期B.伯里克利时期C.屋大维时期D.查理·马特时期21.《解冻在1972》和《起航在1979》是两部中国现代外交纪实著作。通过书名分析可知,这两本著作可以用来研究: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B.中日关系由对到缓和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D.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史实22.我国的疆城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观察下面四幅疆城图,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概括一个最恰当的主题()A.集权统治面临危机B.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C.中外交往不断扩大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3.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苦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价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场战争()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24.读图说史:读下图,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融合与江南开发 B.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C.江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 D.北方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二战前,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26.二战后,亚非国家自行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会议是_____27._____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革命根据地。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俄国(苏联)既有过耀眼的崛起腾飞,也有过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史的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三1932—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项目1932年1937年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3221机器制造业2121拖拉机2121电力7432石油2121铜5432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材料二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依据材料四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俄国(苏联)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有着怎样的深刻启迪?29.(6分)20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对此某班同学展开探究活动。请你按照问题要求,完成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材料一材料一中图片一、二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这一体系能否长久存在下去?为什么?“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开始了长时间的“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伴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整体态势是如何?探究活动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材料二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情况。探究活动三对全球化的认识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抑制全球化。——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你赞同材料三的观点吗?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30.(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政府于1931年9月24日所发表的声明:“若干中国士兵摧毁南满铁路位于沈阳附近的路轨,并于9月18日午夜袭击我们驻守铁路的卫兵。……(3)我们确实于9月21日派遣若干士兵到那地方,但并非为军事占领,只为消除对南满铁路的威胁。材料二:一名日本关东军军官就资料一所指事件的陈述:川本中尉履行他的职责巡守铁路,与几个下属出发往柳条沟。……他在该地南面约一百米的一处地点引爆一种小型炸药。……当震耳欲聋的爆炸把路轨摧毁时刚好过了晚上十时。与此同时,大队指挥部收到报告。那里的主管随即命令士兵攻击中方军营。请回答:材料一的声明针对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日本政府发表声明的意图何在?材料二中关于该事件的叙述与材料一有何不同?对研究这一事件真相而言,哪一则材料更具有可靠性?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据所学知,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局面。图1、图2所示均为出土文物图片。其中,铜胄之类的物品,在多地发现的战国时期墓地都有出土。通过这些文物,可以推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B符合题意;ACD项题干均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B。3、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首次取得对日军作战的重大胜利,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所以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中国军队对日取得的首次胜利,要注意区分抗日战争的著名战役。4、A【解析】

根据题干“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白处政权是西汉。秦朝末年农民起义之后,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最后打败了项羽,统一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因此秦朝之后,新朝之前是西汉,而西汉的建立者是刘邦。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刘秀是建立东汉的皇帝,不符合题意;选项C刘备是三国时期建立蜀国的皇帝,不符合题意;选项D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把英国国王“关”进笼子里,故A不符合题意;美国颁布的《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在美国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故B符合题意;《人权宣言》和《民法典》都是法国颁布的文献,与美国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能证明贸易是文明传播和社会进步的引擎这一观点的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东西方交流的使者”,古代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计数法,并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因此称之为“阿拉伯数字”,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贸易无关,排除。故选A。7、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与科学,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时美国和苏联的实力都远远强于英国,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美国和苏联关于战后划分世界势力范围进行分赃的会议,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9、D【解析】

分析材料“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工商税4911万贯,占70%”可知,体现了工商税的比例大大超过了农业两税的比例,体现了工商业构成税收主体,D项正确。材料说明北宋商业税的增加,这是商业发展的表现,AB项和题意无关,排除。C项没有反映材料主旨,排除。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即可。10、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的动乱和隋王朝的颠覆,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并吸取了这些教训,即位后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与民休养生息,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唐太宗的这种思想和孔子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11、A【解析】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宋朝时为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设通判分散知州权力,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了行省制度;明朝时,为强化皇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清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因此老师要在课堂上带同学们复习的内容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A正确;B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A。12、D【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图片所示根据地是指1937-1945年间抗日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故A不符合题意。抗日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由八路军、新四军创建,故B不符合题意。拉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抗日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属于敌后战场,在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成为抗日主要战场之一,故D符合题意。故选D。13、D【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这一措施调动了广大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使南方彻底陷入了绝境;美国内战在1865年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废除黑人奴隶制,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1862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一宣言被马克思称赞为“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此文件维护了国家统一,选项D符合题意;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反映美国建立了霸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拿破仑上台后发动的对外战争,一方面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但同时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国的联合抵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的倒台,故选A。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步入近代·拿破仑的文韬武略15、A【解析】

根据时间“1689、1787、1789、180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为了限制王权,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因此对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欧美国家民主化进程。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随着中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的崛起,这些国家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7、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①五四精神形成于1919年;②抗战精神形成于1931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③井冈山精神形成于1927年;④长征精神形成于1934年到1936年长征时期;⑤红船精神形成于1921年,因此排列顺序应是①⑤③②④,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9、A【解析】

根据“1950年”、“1953年”、“1958年”、“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年代尺反映的是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1950年,土地改革开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1953年开始三大改造,对农业的改造是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定,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符合题意,BCD项的发展时间与年代尺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0、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在国王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故B符合题意;梭伦时期民主政治没有达到顶峰,故A不符合题意;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与雅典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查理•马特是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与雅典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C【解析】

根据“《解冻在1972》”、“《起航在197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及之后《中美上海公报》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C符合题意;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日两国于1972年正式建交。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2、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和巩固时期;元朝和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秦朝、西汉、元朝、清朝四幅疆城图,反映的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故D符合题意;秦朝是首创中央集权制,故A概括不恰当;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对四幅疆城图的概括不准确,故B不符合题意;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中外交往不断扩大对四幅疆城图的概括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3、B【解析】

题干关键信息是“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随之而来的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以英国一家报纸的评价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24、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移。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北方民族迁往中原地区,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另一方面。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选项A符合题意,BCD项表述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慕尼黑会议【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将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绥靖政策的实行,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26、万隆会议【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27、南昌起义井冈山【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苏联工业总产值达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强国;原因:两年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重工业,人民建设热情高涨等。(4)苏联解体。(5)要有改革意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重视改善人民生活,农业工业平衡发展。【解析】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之前阻碍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是农奴制。依据材料一,经过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2)分析材料,依据“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可知是1921年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因为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3)由材料三可以看出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其原因是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4)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面对长期积聚的矛盾,他着手进行改革。他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导致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他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苏共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被弱化了。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11个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告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了。以美苏两级对峙为主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旧的世界格局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