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议论文写作课堂第七讲:方正与圆融_第1页
2024年高中议论文写作课堂第七讲:方正与圆融_第2页
2024年高中议论文写作课堂第七讲:方正与圆融_第3页
2024年高中议论文写作课堂第七讲:方正与圆融_第4页
2024年高中议论文写作课堂第七讲:方正与圆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议论文写作课堂:第七讲

方正与圆融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傅玄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首先要解读材料的内容。“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坚硬”“柔软”“和谐的自我”,其中造就和谐的自我并不是把心中原有的东西随意组合就可以了,关键是“如何对待它们”。由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想到人的性格对自我塑造的影响,这是材料本身向我们展示的内容——“人的心中”,那么进一步思考,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和谐的自我,具体来说就是更好的处世或者塑造更好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种思考也是命题的最终准则。所以,其实坚硬和柔软对应的也可以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或者是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方式。其次,我们要根据以上探讨的实质,找到关键词句的深意:①从性格的角度,硬——性格的坚强,软——性格的柔韧,例如水,硬可以是“水滴石穿”,软可以是“上善若水”;②从处世的角度,硬——坚持原则,软——处事变通;③从思考方式的角度,硬——硬性的科学准则(理智),软——文学、艺术、情感(感性)。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立意,作文时要辩证的取“坚硬”和“柔软”的长处,不要偏指一方。另外,还可以从纵向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选取一个角度,从历史谈到现实,重点在于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和意义、价值。【立意】软硬相合,自我谐和。坚硬的科学与柔软的人文。刚柔并济,内心和谐。【提纲示例】中心论点:亦柔亦坚,成就和谐。引:引用老子的话“天下之至柔……”开篇,引出全文中心论点。议:议论“坚”的重要性——守住初心。联①:联系社会实际,论证“亦柔亦坚”的必要性。联②:联系名人轶事,论证“亦柔亦坚、亦刚亦让”的重要性。结:照应开头,总括议论,点题。【例文】亦坚亦柔,成就和谐《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便是所谓人心的奇妙之处,有坚如磐石处,亦有温柔如水时,二者周旋归一,共享方寸之地,方有一个和谐的自我,卓然而立。(开篇紧扣题干中的关键词:“柔”“坚”“和谐”)诚如毕淑敏所言,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人心,首先应该是一座坚固的堡垒。以道德准则为盾牌、以理想信念为防线的我们都是天赋使命的战士,应有勇气也有毅力捍卫生命中那些真正神圣的东西,像英国作家托尔金在《魔戒》中诠释的那样:“相信这世界并非不可救药,而一定存在某种良善,值得我们奋战到底。”没有人能做到始终无畏不悔,那是只存在于神话之中的品质,而常人真正能做到的是,让对“自己的勇气有一天会消耗殆尽”的担忧战胜被“人世间的阴雨灰色帘罩”蒙蔽的恐惧。守护坚实稳固的初心,也即守护生命耿直不移的态度,这才能成全生命伟大力量的展现。(先写“坚硬”,提出观点:守护坚实稳固的初心,也即守护生命耿直不移的态度,这才能成全生命伟大力量的展现)然而人心在某些方面应有的坚硬并不等同于一味的固执,冰冷刚硬到不可触碰也便更不应成为人生的常态,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让心灵受到温存与爱意的滋养,由寸草不生的荒芜变为处处繁花的锦绣。是啊,在这个正在被冷漠的铁壁铜墙侵占的世界里,我们总以为百毒不侵、刀枪不入的自我封闭就是坚强,可如果我们连呵护真诚、期许美好、拥抱爱情的能力都已失去,那么这种机械的行为构成的将不配被称为“人生”,甚至算不上好好地“活过”。我们既然没有理由封存扼杀美好,何不以最阳光的姿态享受心灵深处的柔软?故而,人心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柔软的东西,与坚硬的组成部分一样,都是构成精彩人生的要素;唯有那些亦坚亦柔的心灵,方能塑造成和谐的自我。(坚硬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让心灵受到温存与爱意的滋养”,柔软与坚硬一起构成精彩的人生、和谐的自我)我想,真正洞察了这一道理的人,一定会懂得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写下的“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的温存,因为坚强与温柔是相互融合而非完全对立的存在;一定会明了“灵秀上眉头,浩气存胸口”的洒脱,因为心坚如石或豪情满怀的人依然需要情感的滋养;一定会欣赏“击鼓动远雷,琵琶脆涟漪”的和谐,因为勇气与温柔的契合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构形。所以,要想造就一个和谐的自我,要想活出一世动人的精彩,最重要的,便是让这方寸之地,亦坚亦柔,亦刚亦让。(在旁征博引的“诗”与“歌”的文字里,让温柔与坚硬完美统一)心在方寸,所求为何?亦坚亦柔,成和成谐。如此,方能一路携美好而行,方能一生尽光明磊落。(在四字句的顿挫绵延里,点明题旨)素材拓展【名言警句】1.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分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菜根谭》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章句上》阐释:“方”是一方坚强的土壤,决心承载世界,是人类生活的脊梁;“圆”是世界上通用的准则,是智者适应社会、协调行为的准则。“方”对一切变化的反应都是不变的,“圆”对一切变化的反应都是圆滑的。如果只有一个圆圈,就没有办法站立;如果只有一个方无圆,就易陷入泥潭。做人做事交朋友,要懂得说话得体,善于沟通,乐观开朗。3.黑暗如磐,一灯如豆,在黑暗的隧道之中独行掘进。——朱学勤阐释:此句是后人对顾准的评价。是什么让顾准在时代的暴风雨之中未曾迷失,甚至连气息都毫不沾染?是阅读。当他的意见不受采纳、失意之时,他捧起书本,开始阅读微积分乃至东西方哲学及历史,以此跳出了困住时年中国大部分知识分子的篱笆,得以更清晰地认识世界之发展。文字中的句句历史教会他不轻易盲目地相信任何事,冲动前行之前多了一份理性辩证的思考。他虽生活在“荒乱”之中,却清楚地认识到了日后中国发展轨道的光明,为后人留下一句“待机守时”。曾有人言:“有人追求时尚,实际上是不关心政治。社会就像一辆巨大的马车,轰鸣着向未知的方向疾行,所幸总有人探出头看这辆马车究竟驶向何方。”而阅读,正是驱使这些先驱们关怀社会的动力和助其拥有社会把控力的资本。【名家链接】1.《存在与虚无》(作者:让·保罗·萨特)导读:《存在与虚无》是由法国的让·保罗·萨特所著。其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对存在的探索(导言);虚无的起源;自为的存在;我和他人;拥有、作为和存在。作者深刻阐释了存在和虚无的辩证关系,对存在和虚无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开创性论证。它是一部关于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2.《丧钟为谁而鸣》(作者:海明威)导读:《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4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摘录: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3.《娱乐至死》(作者:尼尔·波兹曼)导读: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中的一切公众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