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件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课件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课件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课件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編先秦文學

第二編兩漢文學

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

第一編

先秦文學返回

第一章上古文學第二章《詩經》第三章先秦歷史散文第四章諸子散文第五章屈原與楚辭

返回一.先秦文學概論先秦,指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到秦統一之前。這是一個極為漫長的歷史階段。在這漫長的年代中,中國社會形態跨越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初期三個歷史階段。這一時期的文學,是中國文學產生、奠基階段。返回第一章上古文學一、神話傳說

1、產生:大約是在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的時代。2、保存與流傳:典籍沒有完整的神話著作,只有隻言片語的記載,有《山海經》、《穆天子傳》、《楚辭》、《淮南子》、《列子》等。返回

3、特徵:反映了上古之初人同自然鬥爭的業績,歌頌了人民戰天鬥地的恢宏氣魄和堅強意志。形式上幻想豐富,極富浪漫主義精神。二、上古歌謠

上古歌謠散見於後世典籍,如《周易》、《禮記》、《呂氏春秋》、《尚書》、《左傳》等。形式簡單、內容古樸。是後世詩歌的源頭。返回第二章《詩經》返回

1.六義: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詩經》的三類內容;賦、比、興則是指《詩經》所用的創作原則與方法。

2.內容:反映了廣泛的社會生活,表達了勞動人民的真實情感。

3.意義:確立了民間文學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4.藝術風格:樸素優美。返回第三章先秦歷史散文

返回第一節夏商至春秋的歷史散文

我國第一部散文集是《尚書》;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從春秋末至戰國初,先秦歷史散文在原來的基礎上,發展到了最為輝煌的時代。代表作有《左傳》、《國語》、《戰國策》等。返回第二節《左傳》

體例:編年體

成就:①思想上:第一,唯物的民本思想;第二,頌揚了一批順應歷史潮流的人物;第三,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學立場。

②記事藝術:第一,記事有詳有略,巨細不遺。第二,善於刻畫人物。第三,富有個性的人物語言。

返回第三節《國語》

體例:國別史第四節《戰國策》

體例:國別史返回第四章諸子散文

春秋末至戰國初,奴隸制崩潰,封建制代之而起。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農家、雜家、小說等十家並出。其中,對社會有大影響的是儒、墨、道、法、縱橫數家。返回

諸子散文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語錄體,以《論語》、《墨子》的出現為標誌。第二階段,對話體,以《孟子》、《莊子》為代表。第三階段,說理散文,以《荀子》、《韓非子》為代表。返回第一節春秋時代的諸子散文一、老聃與《老子》返回老子出關返回二、孔子與《論語》返回第二節墨翟與《墨子》一、墨翟、《墨子》與墨家學派簡介二、《墨子》的文學性返回第三節孟軻與《孟子》一、孟軻生平與思想二、孟子散文的特點返回第四節莊周與《莊子》

一、莊周和《莊子》二、《莊子》散文的藝術特色返回

《逍遙遊》讀解一、《逍遙遊》主旨一個人應當透破功、名、利、祿、權、勢、尊、位的束縛,而使精神活動臻於優遊自在,無掛無礙的境界。二、《逍遙遊》的結構第一層(1、2、3):總論如何才能作到逍遙反面設喻而引出主題——大鵬、斥鵪、列子猶有所待,不逍遙。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變,可以無待,是逍遙;返回

第二層(4、5):向下落實,闡明如何做到無已、無功、無名——通過堯讓天下寫去名、去功,借肩吾問連叔、宋人資章甫寫至人無已的精神境界;無己:即去己去欲,揚棄小我,臻至與天地精神獨往來的境界;無功:即無為的政治觀。無名:即獨善其身的人生觀。返回

第三層(6、7):大瓠之例說明得其用則大,不得則小。大樹之例則說明以無用之用為天下大用。闡明遺形去智、同於無用、破除自我中心,方能遠害全身、逍遙物外。

返回三、從《逍遙遊》看莊子文章的特徵

1、詭異怪誕的構思。“天之下,地之上,隨目所見,隨口所言,隨耳所聞,隨手所觸,皆莊子之文也。來不知其所自來,去不知所自去”(徐廷槐《南華簡鈔》)。返回2、雄奇開闊的意境。意象的怪誕奇特:A動物類如鯤、鵬、斥鵪、惠蛄、朝菌等;B人類如肩吾、連叔、神人等;C其他如大瓠、大樹、無何有之鄉等。思想、想像的超乎尋常:無用之用、變化、逆向思維等。返回

3、變幻神奇的筆法。“篇中忽而敘事,忽而引證,忽而譬喻,忽而議論,以為斷而非斷,以為續而非續,以為複而非複,只見雲氣空蒙,往反紙上,頃刻之間,頓成異觀。”(林雲銘《莊子因》)返回第五節荀況與韓非一、荀況生平與思想二、荀子散文的特點返回三、韓非生平與思想簡介四、韓非散文的特色返回第六節《呂氏春秋》與李斯的散文一、先秦諸子言論存在的三種形式二、《呂氏春秋》三、李斯與秦代文學返回第五章屈原和楚辭

楚辭的產生,源於江漢間的民歌,且受到具濃厚神話色彩的楚地巫歌的影響。在形式上的明顯標誌是每隔一句,都有個“兮”綴於句末,篇幅較詩長,文辭繁麗,感情豐富,有不歌而誦的發展趨勢。返回第一節屈原和楚辭

一、楚辭的名稱與來源楚辭:產生於楚地的新詩體;《楚辭》楚辭作品集,集部之首。二、楚辭的文體特徵名楚物、紀楚地、作楚聲強烈的主觀色彩、悲劇特徵

返回第二節屈原的生平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作品共有25篇,篇目為:九歌、招魂、天問、離騷、九章、卜居、漁父。返回第三節屈原的藝術成就一、創造了新詩體二、完成了歌詩向誦詩的轉變三、刻畫了崇高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四、豐富的想像、誇張五、比興藝術的綜合運用返回第四節宋玉及其他楚辭作家一、宋玉的生平與作品簡介二、唐勒與《遠遊》、《惜誓》返回補充內容先秦寓言“寓言”一詞,早見於《莊子》,是通過虛構故事,寄託深理,起到一種諷刺、勸戒的作用的文學體裁。返回

漢代文學包括西漢、東漢兩個歷史階段近四百年的文學發展史。

第二編兩漢文學返回

第一章漢代詞賦第二章漢代的論說文第三章漢代歷史散文第四章漢代詩歌返回第一章漢代辭賦第一節西漢中期以前的辭賦創作

一、賈誼的賦作二、枚乘的賦作三、司馬相如的賦作四、東方朔與《答客難》

五、王褒的《洞簫賦》與俗賦創作返回第二節西漢末期與東漢的辭賦一、揚雄的辭賦創作二、班固的辭賦創作三、張衡的詩賦創作四、漢末賦家返回第二章漢代的論說文加內容返回

第一節

賈誼、晁錯與西漢論說文

一、賈誼的散文創作簡述二、晁錯的散文創作簡述三、西漢書信與上書中的散文名篇返回第二節東漢論說文東漢後期有幾部著名的政論著作,包括王符的《潛夫論》;崔寔的《政論》;仲長統的《昌言》。

返回第三章漢代歷史散文返回第一節司馬遷的生平和著作司馬遷(西元前145年—西元前87年?)漢代偉大的歷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返回第二節《史記》

。返回一、思想內容

第一,“不虛美,不隱惡”的歷史眼光和良史態度。

第二,順應歷史發展的精神,反映歷史發的規律。

第三,無情揭露和鞭撻把統治者內部的罪惡。

第四,對人性本質更深刻、更實際地探索。返回二、藝術成就

第一、抒情性。

第二、敘事、寫人的藝術手法更趨成熟。

第三、語言生動傳神,富於感情。返回第三節班固及其《漢書》

一、《漢書》的思想內容二、《漢書》的藝術成就

返回第四章漢代詩歌第一節樂府詩與民歌

一、“樂府”名稱的演變

音樂機關

詩歌體制返回

二、特色

第一,高超的敘事功能。第二,出現了五言詩體。第三,浪漫主義的色彩。第四,深情、樸素、自然的語言。返回第二節漢代文人五言詩與《古詩十九首》

一、文人五言詩的產生與發展二、兩漢文人五言詩的演變返回三、《古詩十九首》時代:東漢末年作者:失意文人內容:淒涼哀愁特點:感情細膩語言淺近形式多樣返回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

魏晉南北文學指東漢建安時代到隋統一前的文學,歷時四百年。此時是空前大分裂、大動盪的時期。長江以南有宋、齊、梁、陳四朝,稱南朝;長江以北有北魏、東魏、西魏,繼之以北齊、北周,長期南北對峙。返回

第一章建安與正始文學第二章兩晉文學第三章南朝詩文第四章北朝詩文第五章南北朝民歌第六章魏晉南北朝小說返回

這個時代的基本特徵是:

第一,世代為官的豪門大族壟斷經濟、政治、文化。“九品中正制”。第二,長期戰亂、動盪、分裂,導致了儒學正統地位下降。第三,“文學自覺時代”表現在:其一,文學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其二,文學有了自己獨立的學科地位。其三,文學已成為一種自覺的現象。其四,接連不斷地出現了作家群體,使創作走向更加自覺繁榮的新時期。其五,文學遠離了教化的功能。返回第一章建安與正始文學第一節曹操、曹丕與建安文學一、建安時代與建安文學建安詩歌反映現實,意境宏闊,筆調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壯風格,後人稱之為“建安風骨”。返回二、曹操三、曹丕四、“建安七子”與建安其他作家

返回一、曹植生平二、曹植詩文的思想內容三、曹植詩的藝術特色第二節曹植返回第三節阮籍、嵇康與正始文學正始是魏齊王曹芳的年號。

代表人物:阮籍(210年—263年)嵇康(223年—262年)竹林七賢竹林七賢(部分圖)返回第二章兩晉文學

第一節陸機、潘嶽、左思與太康文學返回第二節劉琨、郭璞與東晉其他作家返回第三節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名潛。

虛靜、恬靜是他詩的最高境界。他將目光投向田園,開創了全新的審美領域和新的田園藝術境界,這是陶淵明對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貢獻。從此,“田園詩”不斷得到發展,形成一個流派在詩歌史上獨樹一幟,一直影響著後世。返回第三章南朝詩文

第一節謝靈運和元嘉山水詩返回一、謝靈運山水詩創作

善於刻畫山水景物、營造畫境;工於錘煉字句,注重辭彩,講求對對偶,多用典。缺點是有句無篇。返回二、謝靈運對山水詩的貢獻真正把山水作為審美對象;扭轉玄言詩風,促進山水詩的發展。返回第二節鮑照和七言詩

鮑照(?~466),字明遠,本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一說上黨(今屬山西),可能是指東海鮑氏的祖籍。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鮑照20多歲時,為了謀求官職,去謁見臨川王劉義慶,獻詩言志,獲得賞識,被任為國侍郎。返回《行路難》返回第三節謝朓和永明新體詩謝眺為齊梁“首傑”,發展了山水詩。他所代表的新體詩為近體詩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返回第四節梁陳詩人

一、蕭氏父子和宮體詩的創作二、何遜與陰鏗的詩歌創作返回第五節南朝詞賦駢文和散文一、駢文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徵駢偶化;用典;對仗;詞藻華麗二、鮑照的《蕪城賦》與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三、江淹與《別賦》、《恨賦》四、丘遲、陶弘景、吳均、徐陵的駢文返回第四章北朝詩文第一節庾信與北朝詩賦返回第二節北朝散文

一、酈道元與《水經注》返回二、楊衒之與《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主要描寫北魏時洛陽的佛寺建築,兼及當時的人情世態,其中揭露了統治者的奢華貪鄙。文章描寫精彩,文風平實,帶有駢儷習氣。返回第五章南北朝民歌第一節南朝民歌一、分類:吳聲歌曲,神弦歌,西曲。思想內容:多反映市民生活情趣,男女情愛幾乎成為唯一主題。

二、藝術特色:五言;抒情為主;手法多樣;清新婉麗。返回第二節北朝民歌

一、思想內容:題材廣闊;尚武;婚戀。

二、藝術特色:自由靈活;敘事性。感情強烈,粗獷豪放。返回第六章魏晉南北朝小說第一節《搜神記》與志怪小說一、小說的概念;志怪小說,軼事小說二、志怪小說:幹寶《搜神記》創作目的:明神道之不誣返回第二節《世說新語》與軼事小說一、《世說新語》的編纂與體例二、《世說》的內容雋言軼事,處世態度,生活習俗,文化情趣三、《世說》的文體特徵不追求故事情節的完整,以細節寫人傳神返回

第四編隋唐五代文學

第五編宋代文學

第六編元代文學

第七編明代文學

第八編清前期至清中期文學

第四編隋唐五代文學返回第一章隋及初唐文學第二章盛唐山水田園式詩第三章盛唐邊塞詩第四章李白第五章杜甫第六章中唐前期的詩人第七章白居易和新樂府運動第八章古文運動與韓愈、柳宗元的散文第九章中唐其他詩人第十章晚唐文學第十一章唐五代詞第十二章唐代傳奇返回第一章隋及初唐文學第一節隋代文學返回第二節初唐前期的文學王績:

他的《野望》等詩歌,以平淡自然的話語表現自己的生活情趣,創造出一種寧靜淡泊而又純樸疏野的意境。返回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傑官小而才大,位卑而名高。他們有變革文風的自覺意識,反對纖巧綺靡,提倡剛健骨氣,在詩歌的題材、風格、形式上都有新的開拓和貢獻。題材上“由宮廷走向市井”,“從臺閣移至江山與塞漠”,舉凡離別、懷鄉、邊塞、市井生活、山川景物等皆入詩,內容上代表了當時文學革新的方向;風格上與宮體詩的綺靡不同,而是真實情感的抒發,或開朗豪放、積極進取,或悲涼雄放、鋪張揚勵;形式上王、楊長五律,盧、駱長於七言歌行,改造了宮體詩。他們的詩歌創作,代表了矯正宮廷詩風的成就。第三節初唐後期的文學返回陳子昂:提倡“風雅興寄”和“漢魏風骨”,主張恢復漢魏風骨和風雅比興美刺的興寄傳統,反對齊梁詩風,宣導“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的詩歌美學風範,為唐詩的健康發展確立了正確的方向。返回第二章盛唐山水田園詩第一節概說返回第二節孟浩然等山水田園詩人

孟浩然,字浩然,名不詳,襄洲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早年隱居在家鄉鹿門山,40歲時曾到長安應進士考試,落第而歸,以布衣終身。與王維並稱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但詩的題材範圍比較狹窄,缺乏深廣的社會內容。有《孟浩然集》。返回第三節王維一、王維的生平二、王維詩的思想內容三、王維詩的藝術特點:詩中有畫王維詩欣賞返回返回返回

第三章盛唐邊塞詩第一節概說一、邊塞詩的概念二、邊塞詩的內容及風格特點三、邊塞詩的代表作家返回第二節高適高適(702--765)的詩風現實主義多於浪漫主義。在描寫邊塞的戰鬥生活時,他側重於表現戰鬥的激烈、艱苦和對士卒的同情。返回第三節岑參

岑參(715--770)的詩氣勢宏偉、想像豐富、色彩絢麗、熱情澎湃。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是岑參邊塞詩的基調。返回第四章李白第一節李白的生平

①蜀中時期;

②以安陸為中心的幹謁漫遊時期;

③長安三年時期;

④出長安再次漫遊時期;

⑤安史之亂時期及晚年。李白詩欣賞返回返回返回第二節李白詩歌的思想內容一、抒寫理想報負、感慨世事;二、反映民生疾苦;三、狀物詠懷;四、邊塞、遊仙、懷古。返回第三節李白詩歌的藝術

成就1、主觀色彩濃烈。主要表現為“以氣為主,以自然為宗”(王世貞《藝苑卮言》)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物象和具體事件做細緻的描述。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噴湧而出。形成江河奔騰式的大起大落、大開大闔的詩情。返回2、想像奇特。李白詩歌的想像,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一個想像與緊接著的另一個想像之間,跳躍極大,意象的銜接組合也是大跨度的。離奇惝恍,縱橫變幻,極盡才思敏捷之所能。3、李白詩的意象,有壯美和優美兩種類型。李白詩的基本色調,是明麗爽朗。李白行吟圖返回第五章杜甫

第一節杜甫的生平①讀書和壯遊時期(35歲前);②困守長安十年時期(35—44歲);③陷賊與為官時期(44—48歲);④漂泊西南時期(48—59歲)。杜甫詩欣賞返回

第二節杜甫的詩歌創作(1)杜詩的詩史性質。安史之亂帶來了大災難,也給詩歌創作帶來了大轉變。戰亂生活題材很自然地進入詩歌創作中。最早而且最全面地反映這場戰亂造成的大破壞、大災難的,就是杜甫。杜甫用他的詩歌,記錄了這場戰爭中的許多重要事件,寫了百姓在這場戰亂中所遭受的苦難,以深廣生動、血肉飽滿的形象,展現了戰火中整個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他的詩,被後人稱之為“詩史”。返回(2)敘事技巧在杜甫手中達到高度成熟。杜詩敘事,既敘事件經過,又著力於細節描寫,或人或物或心情,精心刻畫,從細微處見出真實。杜詩敘事,融入強烈的感情,他的一些詩,很難分出是敘事還是抒情。記敘的是時事,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畫面,而抒發的是一己情懷。返回

第三節杜詩的藝術風格

杜詩的主要風格是沉鬱頓挫。沉鬱,是感情的悲慨、壯大、深厚;頓挫,是感情表達的波浪起伏、反復低回。其感情基調是悲慨。返回第六章中唐前期的詩人一、元結和顧況二、戴叔倫三、劉長卿與韋應物四、大曆十才子和李益返回第七章白居易和新樂府運動返回

第一節白居易的生平及詩歌理論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後,唐朝的又一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詩人中作品最多的一個。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諭、閒適、感傷、雜律。他本人最得意,價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諷諭詩。返回第二節白居易的詩歌創作琵琶行長恨歌返回第三節新樂府運動的其他詩人

“新樂府運動”:

以元稹、白居易為代表,以反映民生疾苦為詩歌內容,以淺顯平易的語言和樂府形式為其重要藝術物征。

韓愈、孟郊:通過個人的悲苦遭遇來反映現實的黑暗,藝術上追求奇險怪僻。

李賀

劉禹錫

柳宗元返回第八章古文運動與韓愈、柳宗元的散文第一節古文運動及其功績一、古文運動:由韓愈、柳宗元宣導,其指導思想是文以載道。二、蘇軾稱讚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這句話簡要地概括了韓愈在散文史的地位。返回第二節韓愈、柳宗元的散文創作一、韓愈的生平及散文創作二、柳宗元的生平及散文創作柳宗元韓愈返回第九章中唐其他詩人韓愈:《山石》孟郊:《遊子吟》、《秋懷》賈島:《題李凝幽居》李賀:《雁門太守行》、《夢天》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烏衣巷》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訂連四川刺史》返回第十章晚唐詩歌第一節杜牧

一、杜牧的生平與思想二、杜牧詩的內容:詠史、憂國、寫景。三、詞采清麗、語言流暢。

杜牧詩欣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

第二節李商隱

一、李商隱生平二、李商隱無題詩詩欣賞返回返回返回第三節皮日休、羅隱等作家一、生平經歷與理論主張二、文學創作詩歌小品文返回第十一章唐五代詞第一節花間詞派溫庭筠的生平與創作返回

《花間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詞的總集。雖然所多為閨閣生活,但講究簡練含蓄,輕盈婉約,典雅華麗,在藝術上有很高的美學價值。第二節花間詞

返回第十二章唐代傳奇一、唐傳奇的興起二、唐傳奇發展過程第一階段:《補江總白猿傳》、《古鏡記》、《遊仙窟》;第二階段:由談神說怪向表現社會生活轉變。《枕中記》、《南柯太守傳》等;第三階段:神怪、俠客、傳奇。《虯髯客傳》、《步飛煙傳》。返回第五編宋代文學

宋代文學概述1.特殊歷史局面對宋代文學發展的影響。2.宋代文學在我國古代文學發展上的地位。3.宋代文學的成就。返回第一章北宋前期的詩文第二章北宋前期的詞第三章蘇軾第四章北宋後期的文學第五章南宋前期的文學第六章陸遊及並世詩人第七章辛棄疾及豪放派詞人第八章南宋後期的文學第九章遼金文學第十章宋代話本返回第一章北宋前期的詩文第一節宋初的詩文與西昆體第二節歐陽修與詩文革新運動第三節梅堯臣與蘇舜欽第四節王安石與王令、曾鞏等返回(一)宋代詩歌在宋初,產生了三大流派:白體:以王禹偁為代表。晚唐體:以林逋為代表。西昆體:以楊億為代表。返回

北宋中期:

由歐陽修、梅堯臣、蘇舜欽共同發起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標舉平淡,提倡美刺,反對西昆體的靡麗詩風,關注現實生活,語言通俗流暢,風格古樸,意境清新,情趣盎然,能深刻地表現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感受。隨後,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等共同掀起了宋詩創作的新高潮。返回

“江西詩派”:以黃庭堅為首,標榜“無一字無來處”、“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南宋初期:“中興四大詩人”:尤袤、楊萬裏、範成大、陸遊。返回第二章北宋前期的詞第一節晏殊及其他詞人一、晏殊的生平二、晏殊詞的藝術風格三、範仲淹四、歐陽修五、晏幾道返回返回第二節柳永1、慢詞的發展與詞調的豐富。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從根本上改變了唐五代以來詞壇小令一統天下的格局,使慢詞與小令兩種體式平分秋色,齊頭並進。返回2、市民情調的表現。柳永不僅從音樂體制上改變和發展了詞的聲腔體式,而且從創作方向上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審美趣味,即變“雅”為“俗”,著意運用通俗化的語言表現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趣。具體表現為:一、表現了世俗女性大膽而潑辣的愛情意識;二、表現了被遺棄或失戀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聲;三、表現了下層妓女的不幸和他們從良的願望;四、展現了北宋繁華富裕的都市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市井風情。返回3、俚俗語言的運用。柳永在詞的語言表達形式上,也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他的詞充分運用現實生活中的日常口語和俚語,不僅生動活潑,而且使聽眾既感到親切有味,又易於理解接受。4、鋪敘與白描。柳永詞在表現方法上創造性的運用了鋪敘和白描的手法。返回5、羈旅行役之感與抒情的自我化。柳永不僅創造和發展了詞調、詞法,並在詞的審美趣味方面朝著通俗化的方向發展,在題材取向上朝著自我化的方向拓展。

柳永詞欣賞返回返回返回第三章蘇軾1、詩詞一體的詞學觀蘇軾對詞的變革,基於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是一家”的創作主張。蘇軾詞欣賞蘇軾像返回蘇詞的歷史性貢獻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的發展方向。諸城出土的明代蘇軾刻像返回2、對詞境的開拓

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是蘇軾改革詞體的主要方向。他將傳統的表現女性化的柔情之詞擴展為表現男性化的豪情之詞,將傳統上只表現愛情之詞變革為表現性情之詞,使詞像詩一樣可以充分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和人格個性,舉凡詩歌可以表達的題材如懷古、感舊、記遊、悼亡、說理及描寫農村風光,皆可入詞,開創了豪放風格。返回3、以詩為詞的手法“以詩為詞”的手法是蘇軾變革詞風的主要武器,所謂“以詩為詞”是將詩的表現手法移植到詞中。蘇詞中較成功的表現有用題序和典故兩個方面。返回返回返回返回第四章北宋後期的文學第一節黃庭堅和江西詩派第二節秦觀與賀鑄第三節周邦彥和大晟詞人返回第五章南宋前期的文學

第一節陳與義與南渡初期的詩人

一、陳與義的生平與詩二、曾幾的詩返回第二節女詞人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李清照正史無傳,其生平第一手材料是其所作《金石錄後序》及其詩文,南宋人所作筆記詩話亦有零星記載。清·俞正燮《癸巳類稿》據此成《易安居士事輯》。她詩詞文成就皆高,有《漱玉詞》。返回李清照詞以靖康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生活頗舒心適宜,多寫自己的閨閣生活。委婉細膩、清新明朗,如《如夢令》、《醉花陰》、《一剪梅》等。後期家破人亡,受盡劫難。人生命運的劇變,引起心境和詞境的變化。由以前輕盈妙麗的望夫詞變成了沉重哀傷的生死戀歌,詞境由明亮輕快變成了灰冷凝重。這類詞寄寓家國之痛和故土之思,風格淒涼壓抑,如《聲聲慢》、《永遇樂》等。返回李清照有《詞論》一文,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其意指詞是與詩不同的一種獨立的抒情文體,明確提出了詩詞分野問題。她反對以詩為詞、以文為詞,要求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以便協律可歌。主張詞要有典雅、協音律、鋪敘、有情致,反對“詞語塵下”。詞欣賞返回易安體情感表達上,善於選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環境、行動、細節來展現自我的內心世界。語言表達上,第一,無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語,一經她提煉熔鑄,就別開生面,精妙清亮,風韻天然;第二,善於用最平常最簡練的生活化的語言精確地表現複雜微妙的心理和多變的情感流程。

返回返回返回返回第三節張元幹、張孝祥等詞人一、張元幹生平及其詞二、朱敦儒生平及其詞三、葉夢得生平及其詞四、張孝祥生平及其次五、李綱、嶽飛、胡銓的愛國詞返回第六章陸遊及並世詩人第一節陸遊一、陸遊生平二、陸遊詩的思想內容三、陸遊詩的藝術成就返回第二節楊萬裏和範成大一、楊萬裏生平二、楊萬裏詩的內容三、範成大生平四、範成大詩的內容返回第七章辛棄疾及豪放派詞人第一節辛棄疾一、辛棄疾生平經歷二、辛詞的思想內容三、辛詞的藝術成就返回

第二節其他豪放派詞人

一、陸遊的詞二、陳亮及其詞三、劉過及其詞四、劉克莊及其詞五、劉辰翁及其詞返回第八章南宋後期的文學第一節永嘉四靈及江湖詩派第二節宋末愛國詩人第三節其他婉約派詞人返回第四節薑夔詞的特點1、詠物詞往往別有寄託。他常常將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對國事的感慨與詠物融為一體,寫得空靈蘊藉,寄託遙深。2、陰冷的意象群和幽冷悲涼的詞境。薑夔詞往往以冷香、冷雲、冷月、冷楓、暗柳、暗香等衰落、枯敗、陰冷的意象群來創設幽冷悲涼的詞境,表現詞人浪跡江湖時的淒涼悲苦、孤獨寂寞的人生感受。返回3、別出心裁的藝術思維和表現手法。薑夔善於用聯覺思維和藝術的通感將不同的生理感受連綴在一起,表現某種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於用側向思維,寫情狀物,虛處傳神。意境清空,“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張炎《詞源》)。4、長於自度曲。與柳永、周邦彥因聲制詞不同的是,薑夔有的自度曲是先作詞後譜曲。薑夔詞還有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詞作往往配有精心結撰的小序。返回返回第九章遼金文學一、遼金文學二、金代文學概況三、元好問四、《西廂記請宮調》返回第十章宋代話本

話本,就是民間“說話”藝人講故事所用的底本。話本根據不同的內容分為小說、講史、說經、合生四類。返回第六編元代文學元代文學概況元代文學大致可從1234年蒙古王朝滅金、統一北中國起,到1368年元朝被朱元璋領導的起義推翻、元順帝逃離大都止,其間約134年。敘事性文學的新形式——戲劇——第一次居於文壇的主導地位。元代話本在宋代話本的基礎上繼續盛行。返回元代文學的光輝代表是元曲。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返回第一章元雜劇概說第二章關漢卿和他的雜劇作品第三章王實甫和西廂記第四章元代前期其他雜劇作家作品第五章元代中期的雜劇第六章元代南戲第七章元代散文第八章元代詩文返回第一章元雜劇概說一、元雜劇的起源及其體制元雜劇是在前代戲曲藝術和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元雜劇的母體:宋雜劇、金院本。體制:一本四折加一個楔子。二、元雜劇的發展過程返回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兩部分散曲是金元時期我國北方興起的一種合樂歌唱的詩歌新體式,包括小令和套數。雜劇是在宋雜劇、金院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戲劇文學;返回第二章關漢卿和他的雜劇作品一、關漢卿的生平關漢卿(約1220—約1300年),號已齋叟,在都(今北京)人。一說是解州(今山西解縣)或祁州(今河北安縣)人。大約生於金宣宗貞祐、元光之間(1213—1222年),卒於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1307年)。返回返回第三章王實甫和西廂記一、西廂記的作者和王實甫生平二、西廂記的主題思想和人物形象主題思想:批判封建禮教、封建門閥婚姻制度,歌頌了青年男女自由而真摯的愛情,表達了“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願望。三、西廂記的藝術成就情節單純,結構嚴謹,而又波浪迭起,懸念叢生。返回

第四章元代前期其他雜劇作家作品一、馬致遠:《漢宮秋》二、白樸:《牆頭馬上》、《梧桐雨》三、愛情婚姻戲四、公案戲五、歷史戲六、水滸戲返回第五章元代中後期的雜劇一、鄭光祖鄭光祖的生平與劇作鄭光祖的文人劇,表達了仕途失意的情緒。歷史劇帶有濃厚的民間色彩。二、元代後期其他雜劇作家作品元代後期的愛情婚姻劇,更多地表現文人才子的風流逸事和青年男女的旖旎豔情。返回第六章元代南戲一、南戲的發展南曲戲文,簡稱南戲。大約在北宋末、南宋初產生於浙江溫州。二、高明和《琵琶記》三、“荊劉拜殺”及其他南戲

返回第七章元代散曲一、散曲的興起和發展及其體制二、元代前期散曲作家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劉秉忠、盧摯。三、元代後期散曲作家張可久、喬吉、張養浩、貫雲石和徐再思。返回第八章元代詩文一、元代詩文的基本特徵二、元代前期的詩文元好問、劉因三、元代後期的詩文虞集、楊載、薩都剌返回第七編明代文學概論明王朝(1368—1644)曆16帝,有國277年。明代社會發展對文學的影響

明初“重農抑商”,影響了城市繁榮。明中葉工商勢力活躍,市民階層迅速擴大。作品內容市民化,藝術趣味趨向世俗化。文學商品化,帶來晚明文壇的污穢濁流。返回明代詩文:宋濂、劉基和高啟。“臺閣體”:三楊(楊士奇、楊溥、楊榮)。“茶陵派”、“前後七子”、“唐宋派”。返回明代戲曲:徐渭的《四聲猿》。

明代“三大傳奇”:李開先的《寶劍記》,梁辰魚的《浣紗記》和無名氏《鳴鳳記》。“吳江派”:沈璟“臨川派”:湯顯祖返回明代小說:成就最高。文言小說:“三燈叢話”。白話短篇小說:馮夢龍《三言》、淩濛初“二拍”。返回白話長篇小說:第一類,歷史演義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第二類,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第三類,神魔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第四類,世情小說,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五類,公案小說,《海公案》、《龍圖公案》。明代崇禎刻本<金瓶梅插圖>返回第一章三國演義第二章水滸傳第三章明前期詩文第四章明代戲劇第五章湯顯祖和他的戲劇作品第六章西遊記第七章《金瓶梅》和明後期其他長篇小說第八章馮夢龍和明後期短篇小說第九章明後期詩文及散曲返回第一章三國演義第一節《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及作者

三國演義從故事的產生到最後成書,經歷了相當長的時期。西晉初年陳壽《三國志》及南北朝時裴松之的《三國志》注釋。宋元時期出現的講史話本《三分事略》、《全相三國志平話》及雜劇中的三國故事劇。羅貫中在此基礎上編寫了我國第一部完整的長篇歷史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清初毛總綱對《三國志演義》作了加工修改,書名為《三國志演義》通行本作《三國演義》。返回

第二節《三國演義》的內容和思想和人物形象

《三國演義》主要描寫的是漢末至晉初間魏、蜀、吳三國在政治、軍事、外交上的鬥爭以及在鬥爭中出現的各類人物的活動。

《三國演義》的主要人物是蜀漢集團中的諸葛亮,還有曹操、劉備和關羽等。返回第三節《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和影响

《三國演義》是我國小說史上歷史演義的開山之作。

《三國演義》對社會政治思想、道德、軍事、文化等方面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返回第二章水滸傳第一節《水滸傳》的成書過程及其作者《水滸傳》是與《三國演義》同期出現的一部白話長篇小說。《水滸傳》的編著者一般認為是施耐庵。返回第二節《水滸傳》的內容和思想和主要人物形象

《水滸傳》描寫了宋江起義的全過程。

《水滸傳》的主要人物形象是宋江,全書的基本思想在相當程度上是通過宋江形象體現的。返回第三章明前期詩文一、宋濂、劉基和高啟二、臺閣體與茶陵詩派三、前七子的復古主張與詩文返回第四章明代戲劇第一節明前期的戲劇一、明前期戲劇的特點二、王九思和康海返回第二節明後期戲劇的特點一、明後期戲劇的特點二、徐渭和《四聲猿》三、昆腔的興起和《浣紗記》四、沈璟和吳江派返回第五章湯顯祖和他的戲劇作品第一節湯顯祖的生平與思想

湯顯祖的生平。對朝政的抨擊。追懷善政。棄官歸鄉。湯顯祖在思想上師承泰州學派,並受到李和佛學大師達觀的影響,崇尚真性情,反對假道學,在政治上,與東林黨的政治傾向相通。返回第二節牡丹亭《牡丹亭》是湯顯祖戲劇創作的代表返回第六章西遊記第一節《西遊記》的成書過程及作者

《西遊記》的成書過程:唐代僧人玄奘取經的史實和《大唐西域記》、《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南戲和雜劇中的西遊記唐僧故事;元、明間描述西遊故事的平話。

《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

返回第二節《西遊記》的內容和思想

《西遊記》是一部描寫唐僧師徒西行取經修成正果的神話小說。

《西遊記》的內容在相當程度上是對人世間的直接反映。取經本身是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