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3(含答案)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3(含答案)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3(含答案)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3(含答案)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3(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让句子中的美好情感表达更完整。

白衣执甲,展大国风范。白衣天使用sh6uxuE的肩膀挡住了疫情的fAn1宜n。人们响

应zh3ng%号召,用积极的心态,diyu疫情的进攻。科技腾飞,扬大国志气。科学家

pandeng科技高峰,听到“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的那一shfinjidn,我

xmchaopengpai,不禁激动地jiAorang起来。南博会采取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方式

举办,依托“南博会数字化平台”,用“云上南博会+实体展”特色,助力商人们生意疝ig16ng……

好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

2.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笨拙(zhuo)抽嚏(ye)金短棒(gu)微波郝郝(Hn)

B.颁然(tui)苞蓍(lei)金笨殿(luan)骡然出现(zhou)

C.磅礴(bang)劲挺(jing)偃月刀(yan)沧海一粟(li)

D.魁梧(wu)黝黑(you)妩媚(wil)窸窸窣窣(su)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栽种嫉妒帐蓬汹涌澎湃B.疙瘩幽雅咆哮耳闻目堵

C.干燥悬崖抱怨黄终大吕D.观察稍微潮汛毁于一旦

4.下列每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伯牙破琴组弦悬崖绝壁

B.尊哉乎鼓琴能歌善舞

C.尾搐入两腹之间悬梁刺找

D.今乃掉尾而斗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22年,中国女足时隔16年再夺亚洲杯冠军,这是他们—奋斗的结果。在上半场比分落后的情

况下,队员们没有放弃,没有沮丧,而是—、顽强拼搏,最终下半场强势翻盘,夺得冠军,谱写了

的诗篇。从女足姑娘们的身上我明白了:成功不是谁的慷慨馈赠,而是顽强奋斗的回报。

A.夜以继日奋不顾身惊天动地B.气壮山河热血沸腾坚强不屈

C.粉身碎骨威风凛凛技高一筹D.昂首挺胸日夜兼程汹涌澎湃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则公益广告的制作划出心、裁,十分引人注目。

B.老师让李明回答一道题,李明斫红截侏地说:“我不知道。”

C.医生的表情实在让我忐忑不去。

1

D.上次考试得了第一名,令他有些生平折不变得飘飘然了。

7.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往年元旦晚会,我都是跑花套①的角色。今年,老师居然挑选我和班长表演话剧。表演那天,我们

的话剧作为医轴②节目惊艳享相③。虽然排练时间短,但是我们演得巧夺天工④,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

声。

A.①B.②C.③D.④

8.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严正警告:“地球正面临气候紧急状态,气候变化正威胁着我们生态系统的每一个部分。”

B.“请问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想问您一道题。”李乐遇到了道难题,诚恳地向老师请教。

C.秋天的清晨,我漫步街头,看到满地落叶,我唠叨起来“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D.爸爸提议:“我们去郊游吧!”“太好了!我们现在就出发吧!"我脱口而出。

9.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排比)

B.经历100多年的航行,中国共产党这艘巨轮正意气风发,驶向更广阔的天地。(比喻)

C.北方农家的谚语“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引用)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网送青来。(拟人)

10.《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下面古诗句中同样表达思念之情的是

()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1.李明要参加主题为“弘扬革命精神”的演讲比赛,需要一些素材,下列故事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A.瞿秋白宁死不屈B.狼牙山五壮士

C.江姐英勇就义D.詹天佑修筑铁路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宿建德江》《过故人庄》《浪淘沙》(其一)都是借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当我们阅读篇文章,不管阅读的目的是否相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都应是一样的。

C.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

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D.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只有将重要的和次要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积累填空。

13.语境中藏着家国情怀,你能填出来吗?

山河无恙时,诗中有美景。看吧,有气势奔腾的“,浪淘风簸自天涯”;有生动

2

有趣的“黑云翻墨未遮山,";还有“,清风半夜鸣蝉”和“野旷天低

树,”的宁静月景。

烽火岁月里,诗中有豪情。听吧,陆游恪守的是“位卑";赞吧,狼牙山五壮士则用“纵

身一跃,,书写“,视死忽如归!”文中更有我们的榜样:桑娜夫妇教会我要

“";老支书“”的精神让我感动o

三'阅读与鉴赏

诗歌鉴赏。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岭/逶迤/腾细浪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D.大渡/桥横/铁索/寒

15.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水千山只等闲(平常)B.三军过后尽开颜(都开始变了脸色)

C.金沙水拍吞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D.五岭逡迤腾细浪(曲折绵延)

16.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17.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的“暖”字和"寒”字巧妙地交代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的时令。

B.诗中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具生动的比喻,把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勇于

克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烘托出来。

C.诗题《七律•长征》中的“七律”点明诗的体裁,“长征”指诗的题目。

D.《七律•长征》这首诗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所作。

18.最适合描述如图诗句的是()

A.五岭逶迤腾细浪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D.大渡桥横铁索寒

19.下面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七律•长征》,笔力洒脱有气势,如果用两个成语来赞美这幅书法作品,它们

是和o

3

①妙笔生花②笔走龙蛇③行云流水④点睛之笔

【材料一】

北京鲁迅博物馆有关介绍

中文名称北京鲁迅博物馆①基本资料

建立时间1956年②展厅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③鲁迅传记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④文库工程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⑤美食

荣誉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人物传记性博物馆”⑥住宿

级别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⑦交通

【材料二】故乡(节选)

我问问他(中年闰土)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

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

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背景链接】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平(今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以闰土

为代表)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回乡的经历为题材,写了《故乡》这篇小说。

20.下面去“鲁迅博物馆”的时间安排不合适的是()

A.张明:7月9日(星期六)下午2点去B.王红:6月3日(星期五)上午10点去

C.琳琳:8月8日(星期一)上午9点去D.刘芳:5月8日(星期日)中午12点去

21.平平想了解鲁迅的生平、去博物馆的路线、馆内展品、周边住宿的情况,应依次点击目录中的哪几个

部分?()

A.1726B.3726C.3716D.7126

2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中年闺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生活很凄苦,但还和少年时一样见多识广、开朗健谈。()

②从材料二中,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愤恨。()

23.下面是鲁迅的作品的是()

A.《童年》B.《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C.《有的人》D.《故乡》

24.请你联系课内、课外对鲁迅的认识,谈谈“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25.了解和评价人物的方式有很多,你能根据你的经验写写吗?

课外阅读。

薪火相传逐梦天宫接续奋斗再探苍穹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晚,寂静的夜幕下,突然一阵轰鸣,一团烈焰腾空而起,犹如飞龙冲向

苍穹,这气势如虹的场景,令人激动不已。搭载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五号飞船精准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空

间站将首次停靠两艘载人飞船。

星空之下,随着火箭越升越高、越飞越快,尾焰的火光也渐渐消失在夜幕之中。神舟十五号载人飞

船搭乘的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踏上了为期6个月的飞天之旅。费俊龙担任指令长,他曾执行

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邓清明和张陆均是首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他们将与神舟十四号的

三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交接班。

三名宇航员中有个“上了年纪的新人”,十分引人注目,他就是邓清明,今年已经56岁。1998年,

邓清明与杨利伟一起,成为入选首批航天员的14人之一。坚持训练24年10个月的他,终于圆梦!然而,

在此之前他却曾三次与飞天擦肩而过。

2010年,他入选成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但最终,他遗憾落选。即便如此,他还是在地

面按照手册,跟天上的航天员一起把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做到哪一步就打一个勾。他说:“作为备份的任

务,不是从基地回来了,任务就结束了。我的战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

2013年,他再一次接到“神十”飞行任务,然而却在同年体检查出一颗肾结石,他的肾脏埋着管子,

尿血了一个多月,与梦想又一次擦肩而过。

2016年在备战“神十一”任务中,有33天,他与战友几乎与世隔绝。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他

们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完全模拟神舟十一号在轨飞行任务的全部内容,其中包括近乎残酷的72小时睡眠

剥夺训练。而在离梦想最近的一次,他又成了“备份”。

“我一直坚信,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邓清明说,“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载人航天事

业的发展,感谢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攻坚克难,让我们在太空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让我等到了圆梦的

机会!”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

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

5

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六名航天员在太空胜利“会师”,“面对面”进行在轨交接,堪称本

次任务的首要看点!

随着“神舟十四号”返回、“神舟十五号”乘组全面接管空间站工作,“中国空间站”将从建造阶段一

向应用与发展阶段过渡。

中国空间站一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计划:让其空间站长期有人驻

留;未来几年,预计将有国际宇航员,甚至访客造访该空间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用奋斗书写不朽传奇。

26.通过阅读材料,我知道了负责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分别

ZE、、o

27.神舟十五号飞船精准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将首次,神舟十四和神舟十五

上的六名宇航员将首次实现太空_________。随着“神舟十四号”返回、“神舟十五号”乘组全面接管空间站工

作,“中国空间站”将从阶段——向阶段过渡。

28.56岁的邓清明曾三次与飞天擦肩而过,第一次是年。第二次是年,第三次是

年。你觉得他是一个的人。

29.“那些赢到最后的人,既敢于梦想,更懂得坚持。”从这句话想开去,你想到了什么?

四'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写。

30.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写。

(1)一次次亲昵的呼唤,荡开了心间的冰花:一回回颔首的微笑,洗去了身上的疲惫。亲人们无微不至

地关怀,老师们孜孜不倦地教诲,伙伴们善解人意地安慰,陌生人地善意行为……那些被岁月封存的温暖,

成了我们最珍贵的记忆。再次回顾这些温暖的画面,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你眼前。

请你围绕“温暖”一词,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取典型事例,将事情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450左右)

(2)我们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选

择你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共同建设我们美丽家园。

要求:内容自选,格式正确,内容清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6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瘦削;泛滥;政府;抵御;攀登;瞬间;心潮澎湃;叫嚷;兴隆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书写时可以先多拼读几遍。注意“瘦、

滥、御、攀、澎、湃、嚷”等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瘦削;泛滥;政府;抵御;攀登;瞬间;心潮澎湃;叫嚷;兴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词语。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

是: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答案】A

【解析】【分析】A.正确。

B.“苞蕾”的“蕾”应读“1缓,指花蕾。有误。

C.“磅礴”的“磅”应读“pAng”指(气势)盛大,雄伟。读“bAng”时,指英制质量单位。“沧海一粟”的“粟”应读“sfT,

指谷子。有误。

D.“妩媚”的“妩”应读“wti”,指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有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

义来辨析。

3.【答案】D

【解析】【分析】A.帐篷:用帆布、尼龙布等做成的用来遮蔽风雨、日光的东西。故“蓬”错误,改为“篷”。

有误。

B.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故“堵”错误,应改为“睹”。有误。

C.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和谐和高妙。故“终”错误,改为“钟”。有误。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对每个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4.【答案】C

【解析】【分析】A项;“伯牙破琴绝弦”意思是伯牙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绝:断绝。悬崖

绝壁:形容山势险峻。同“悬崖峭壁”。绝:走不通的。加点字意思不相同。

B项;“善哉乎鼓琴”意思是你弹得真好呀。善:好。能歌善舞:指很擅长唱歌和跳舞,多才多艺。善:擅

长。加点字意思不相同。

C项;“尾搐入两股间”意思是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股:大腿。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股:大腿,

加点字意思相同。

D项;“今乃掉尾而斗”意思是现在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乃:竟。“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

7

儿出”意思是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乃:就;于是。加点字意思不相

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一字多义。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

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字多义的认识。

5.【答案】A

【解析】【分析】夜以继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昼夜不停。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顾不顾生命。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极大。气壮山河:形容气概极其豪迈。热血沸腾:形容情绪的激昂高涨。坚强不屈:

指意志坚定,毫不动摇。粉身碎骨: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威风凛凛:形容气势逼人,令人敬畏。

技高一筹:所具备的技能超越他人。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日夜兼程:白

天黑夜都在赶路。汹涌澎湃:本指水势很大,波浪撞击的样子。现多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结合语境依

次应选:夜以继日、奋不顾身、惊天动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

境进行选择填空。

6.【答案】B

【解析】【分析】A.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符合语境。

B.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句中指李明直接说:“我不知道。”而不是李明言行坚

决果断,不合语境。

C.忐忑不安:心神极为不安。符合语境。

D.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

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平时要多积累,多总结。

7.【答案】D

【解析】【分析】①“跑龙套”意思是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的角色,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符合

语境。

②压轴:原本是戏曲名词,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现比喻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节目或事

件。符合语境。

③亮相: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的姿势,目的是突出角色情绪,加强

戏剧气氛。比喻公开露面或表演。也比喻公开表示态度,亮明观点。符合语境。

④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绝妙。与语境不相符。故④使用不当。

8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

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平时要多积累,多总结。

8.【答案】C

【解析】【分析】A、B、D正确;

C项,唠叨: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此处是背诵的古诗,运用不当。可以改为“吟诵”。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应用,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辨析。学习中对于成语的积累,

不仅要会写、会读,还要理解其意思,并能熟练应用。

9.【答案】A

【解析】【分析】A项,排比指的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所构成的句子。“是

那么”只出现两次,不构成排比句。有误。

B、C、D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修辞方法的辨识和分析能力。抓住修辞特点辨识修辞方法,结合语句分析修

辞效果。

10.【答案】C

【解析】【分析】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

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表达了作者渴望受到赏识为

国建功立业的情感。不合题意;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出自汉乐府《长歌行》,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

耀。这句诗描写了园中葵的蓬勃生长。不合题意;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春风拂过江南两岸的草木

发芽大地一片葱绿,明月高照什么时候才能重归故里?表达了思乡之情。符合题意;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

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表达了作者正直倔强的品格,以及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铮铮

铁骨精神。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诗的思想感情,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

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才能体会到。

n.【答案】D

【解析】【分析】ABC的故事都符合“革命精神”的主题要求。

9

D项,“詹天佑修筑铁路”表现的是旧社会科学家筑路的故事,表现了我国人民伟大智慧和勇于创新,不畏

劳苦的精神。不符合。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旨,首先要熟读文章,其次要把握文章的主

要内容,最后重点品味文章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

12.【答案】C

【解析】【分析】A.《浪淘沙》(其一)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景象,抒发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

为精神的诗篇。而不是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有误。

B.当我们阅读篇文章,要根据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有误。

C项正确。

D.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只有详略得当,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有

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对于课文内容

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3.【答案】九曲黄河万里沙;白雨跳珠乱入船;明月别枝惊鹊;江清月近人;未敢忘忧国;捐躯赴国难;

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不徇私情、舍己救人

【解析】【分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

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朝苏轼的《六

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

白珠碎石,飞溅入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宋朝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

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野旷天低

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是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

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病起书怀》。意思是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

敢忘记忧虑国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

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根据课文内容学习可知,桑娜夫妇主动收养死去邻居西蒙的两个小孩,从他

们身上,我学会了要做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在洪水面前,老支书忠于职守,临危不乱地指挥乡

亲们安全离开,而自己却被无情的洪水吞没。我看到了一个不徇私情、舍己救人的老支书。

故答案为:九曲黄河万里沙;白雨跳珠乱入船;明月别枝惊鹊;江清月近人;未敢忘忧国;捐躯赴国难;

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不徇私情、舍己救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积累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

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0

【答案】14.C

15.B

1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7.A

18.D

19.②;③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在鉴赏的时候可以从每句诗的字、词入手,找出诗句中的意象,

体会诗歌的意境。再分析诗歌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最好联系诗歌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综合分析。

14.本题考查了朗读节奏。ABD正确。C项,“金沙水拍云崖暖”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

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其中“水拍”“云崖”是相关联的词组,不能分开,正确划分

是“金沙/水拍/云崖/暖”。

故答案为:C

15.考查了词语解释。A.“万水千山只等闲”意思是: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等闲”是平常的意思,正

确。

B.“三军过后尽开颜”意思是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尽开颜”意思是高兴的笑起

来了。有误。

C.“金沙水拍云崖暖”意思是: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云崖”的

意思是高耸人云的山崖,正确。

D.“五岭逶迤腾细浪”意思是: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逶迤”是曲折绵延

的意思,正确。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对诗歌词句的理解。这首诗写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

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这首诗形象的概括了红军老长征的主要历程,赞扬

了中国红军不畏艰辛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故中心句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

千山只等闲。

故答案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7.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暖”与“寒”并不是交待了时令。“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

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

的回味。有误。BCD正确。

故答案为:A

18.本题考查了对重点诗句的理解。阅读图片内容可知,描绘的是红军过大渡河上铁索的情景,所以对应

的诗句是:大渡桥横铁索寒。

11

故答案为:D

19.本题考查了成语的运用。①妙笔生花:比喻出众的写作才能。②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风格洒脱。③行

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④点睛之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故赞美这幅书法作品应选“笔走龙蛇”和“行云流水”。

故答案为:②;③

【答案】20.C

21.B

22.①错误;②正确

23.D

24.我心中的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真的猛士,

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是“民族魂”,是诗人,学者,翻译家,是一代楷模!

25.要想去了解和评价一个人物,我们可以去读他写的作品,去听他说过的话,去看他做过的事。

【解析】【点评】本题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

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0.本题考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一的表格中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可知,琳琳去“鲁

迅博物馆”的时间不合适,因为周一闭馆,图书馆不开放。

故答案为:C

21.本题考查了对文本信息的提取。从材料一可知,想了解鲁迅的生平应点击目录中的“鲁迅传记”,去博物

馆的路线应点击目录中的“交通”,馆内展品应点击目录中的“展厅”,周边住宿情况应点击目录中的“住宿”。

故答案为:B

22.本题考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①有误。阅读材料二可知,中年闺土经历了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小

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开朗健谈。②正确。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

23.本题考查了对文学常识的理解。《故乡》是鲁迅的作品,《童年》是高尔基的作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作者是周晔,《有的人》作者是当代诗人臧克家。

故答案为:D

24.本题考查了对人物的评价。联系自己的课内外阅读谈谈即可。如:我心中的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他“横

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真的猛士,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

的鲜血”。他是“民族魂”,是诗人,学者,翻译家,是一代楷模!

故答案为:我心中的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真

的猛士,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是“民族魂”,是诗人,学者,翻译家,是一代

楷模!

12

25.本题考查了实践经验。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谈一谈。如:要想去了解和评价一个人物,我们可以去读

他写的作品,去听他说过的话,去看他做过的事。

故答案为:要想去了解和评价一个人物,我们可以去读他写的作品,去听他说过的话,去看他做过的事。

【答案】26.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27.停靠两艘载人飞船;交接班;建造;发展

28.2010;2013;2016;为梦想执着追求

29.我想到无论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便很难成功。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自己的理想,但

是,真正能实现的人却少之又少。除了无法战胜的客观因素外,大多是因为没能够坚持住自己的信念。遇

到困难的时候,迷茫了、退缩了、放弃了。一个人真正的勇敢,应该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记叙文阅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

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

26.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提取。由文中第二段“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乘的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

张陆踏上了为期6个月的飞天之旅。”可知,三名宇航员分别是: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

故答案为: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2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第一段可知中国空间站将首次“停靠两艘载人飞船。”由文章第二段可知

神舟十四和神舟十五上的六名宇航员“首次实现太空交接班。”由后文,中国空间站,将从建造阶段一一向应用

与发展阶段过渡。“可知中国空间站”将从建造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

故答案为:停靠两艘载人飞船;交接班;建造;发展

2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文中第四段可知,第一次与飞天擦肩而过是2010年;由文中第五段可

知,第二次是2013年;由文中第六段可知,第三次是2016年。三次与飞天擦肩而过,时间跨度很长,但

是邓清明并没有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执着追求自己梦想的人。

故答案为:2010;2013;2016;为梦想执着追求

29.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结合文章中邓清明的经历,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虽然一直未曾实现,

但他没有放弃,不断坚持,最终实现飞天的梦想。正是他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让他圆梦。据此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我想到无论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便很难成功。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自己的理

想,但是,真正能实现的人却少之又少。除了无法战胜的客观因素外,大多是因为没能够坚持住自己的信

念。遇到困难的时候,迷茫了、退缩了、放弃了。一个人真正的勇敢,应该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

雨兼程。”

30.【答案】(1)温暖

我最温暖的时刻,不是来自妈妈的呵护,也不是来自爸爸的关心,而是来自我的小学班主任对我的关

爱。

他是一个语文老师。他很高,高得让我必须对他仰视着说话;他很瘦,瘦得像衣橱里的衣模儿。他很

13

特别,高高的鼻梁上挂着一副金丝细框眼镜,黑色的短发带着几分凌乱,但在我儿时的眼里看起来却是那

么精神,那么博学多才。可有时我又觉得他很讨厌,他每天总会找到很多理由来管我们,不准这,不准那

的,那么啰嗦。

他经常穿着白色衬衫,黑色长裤,黑色皮鞋。使人看起来很严肃,很帅气。

在我的记忆中,他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但在生活中他是温柔的,体贴的。记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正

午,教室外电闪雷鸣,时不时发出几声撼天动地的巨响,每个同学的心里都充满了恐惧,老师迅速地联系

了各位同学的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我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因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回

去?我望着伙伴们的背影一个接一个地离去,最后只剩下我了,我无计可施,很害怕。不料,老师向我走

了过来,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是不是叫我独自离去,还是会把我送回去?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只听

他轻轻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吧。"我心中顿时像拨开了乌云见到了太阳,甭说有多感动了。

他和我淋着雨,一起跑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叫我在那个地方等他,他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