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第三部分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史第一节史前人类(了解)名词说明:南方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对偶婚;图腾崇拜。第二节古代西亚诸文明苏美尔—阿卡德文明(了解)名词说明:《吉尔伽美什史诗》萨尔贡一世楔形文字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纳木法典》乌鲁卡基纳改革古巴比伦王国主要知识点1,大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王国大约于公元前1595年被赫梯人灭亡。2,古巴比伦社会内部存在等级制度,人们被分为阿维鲁(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什根努(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等级。(二)名词说明1,汉谟拉比2,《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颁布的法典。法典吸取前人的立法成果,并结合了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的玄武岩柱上,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宣扬汉谟拉比受命于神,结语颂扬他的功绩,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损害,债务和奴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亚述帝国(一)主要知识点1,亚述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亚述帝国的实际创立者是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公元前745—前727年)。2,亚述帝国是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二)名词说明1,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了解):亚述帝国创立者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公元前745—前727年)所实行的政治军事改革。主要内容包括:(1)加强对地方的税收和限制,强化中央集权统治。(2)建立包括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辎重兵和工兵等战斗力极强的多兵种部队。(3)改变以往对被折服地区斩尽杀绝的政策,通过将被折服者迁徙到其他地区并交亚述奴隶主全部的方式保存和利用人力。这次改革确定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加强了亚述的军事和经济力气,快速发展了亚述的奴隶制,为亚述日后的折服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2,萨尔贡二世(三)简答题试析亚述帝国兴起和灭亡的缘由。答案要点:(1)兴起的缘由:第一,公元前11世纪前期,亚述拥有有利的国际环境,埃和,赫梯等从前强国相继衰落或灭亡,米底和波斯尚未兴起,接近的巴比伦尼亚和乌拉尔图等不足以及其匹敌。第二,铁器的运用促进了亚述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为亚述的对外折服供应了更锋利的武器。第三,亚述统治者实行了比较正确的国内政策,同时留意对外折服前的打算工作。(2)灭亡的缘由:第一,依靠军事折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未能满意整个帝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为发展供应基本条件,相反却破坏了这种基础。第二,亚述帝国的野蛮折服政策和对被折服地区的残酷剥削激起被折服地区人民的不断抗拒,大地减弱了它的国力。第三,亚述帝国晚期,王室内部冲突日益激化,一些王室的成员不惜及外敌勾结发动叛乱。如此内外交困的局面最终确定了亚述帝国灭亡的必定命运。四,新巴比伦王国(一)主要知识点1,新巴比伦王国是由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于公元前626年建立的。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王国联合米底灭亡亚述帝国;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灭亡。2,新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最终阶段,它的灭亡标记着该地区文明独自发展历史的终结。(二)名词说明1,尼布甲尼撒二世2,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87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报复一度归顺的犹太国投靠埃和而再次进攻巴勒斯坦地区,经过一年半的围困后攻陷并劫掠耶路撒冷,俘虏犹太国王齐德启亚,将该城大部分居民送往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被俘虏的犹太人直到公元前539年波斯灭亡新巴比伦王国后才被居鲁士大帝释放回巴勒斯坦地区。“巴比伦之囚”对犹太教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3,空中花园:古代地中海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由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依据其妻米底公主家乡风貌下令建立。“空中花园”位于底格里斯河河畔,高达25米,每边底长120米左右。建筑总体呈一个四角椎体,由沥青和砖块建成,建筑物以拱顶石柱支撑,台阶种有全年翠绿的树木,远看仿佛一座小山丘。该建筑在诸如供水系统等方面有独特创建。空中花园于公元前3世纪被毁。五,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一)主要知识点1,赫梯国家由讲赫梯语的哈梯人和讲捏西特语的捏西特人共同创建的,国家形成于公元前19世纪中叶,哈图什尔一世时“赫梯”开始表示整个赫梯人的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赫梯王国被“海上民族”肢解,公元前8世纪被亚述帝国灭亡。2,赫梯是西亚地区最早独创冶铁术和运用铁器的国家。3,古代的腓尼基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只是一个地区和民族的名称。腓尼基地区指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沿海地区,大约相当于今日的黎巴嫩。4,腓尼基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而是形成了若干彼此独立的城市国家,闻名的有推罗,西顿等。在古代世界,腓尼基人建立起众多殖民地,最闻名的是北非的迦太基。5,建立以色列犹太国家的是公元前21世纪末从两河流域来到巴勒斯坦的希伯来人(二)名词说明:扫罗;大卫;所罗门1,《赫梯法典》:赫梯新王国时期编订的一部法典,是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楔形文字的典型代表。整部法典由三部分组成,共241条。法典表明赫梯存在奴隶制度,奴隶被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国内土地可以买卖,人民生活受到政府的严密限制。这是一部世俗化,民众化的法典,属于私法范畴的条文很多,并及民众日常生活亲密相关。法典除对少数性质严峻的犯罪规定刑法外,一般多采纳民事赔偿,补偿的方式处理,还规定了大量免责条件,在古代东方法中独具特色。2,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在公元前1000年出现,由原始迦南字母演化出来。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用以书写他们的腓尼基语。腓尼基语是一种北闪族语言。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像希伯来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一样,都是辅音字母,没有代表元音的字母或符号,字的读音须由上下文推断。3,犹太教:以色列犹太人所信奉的宗教,在“巴比伦之囚”时期发展成熟。主要教义为:(1)确定的一神教信仰,只崇拜上帝耶和华,认为他是宇宙中唯一的全知全能和创建世界的主宰。(2)坚信以色列是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比其他任何民族都优秀。(3)救世主信仰。此外犹太教还有诸如安息日,割礼等相当多的教规,礼仪和禁忌。犹太教经典为《圣经·旧约》。犹太教有利于犹太民族维系宗教文化传统,但也使其隔绝于其他民族之外,带来了排外,封闭的消极影响。六,波斯帝国(一)主要知识点1,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波斯帝国的创立者是居鲁士二世。公元前33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在及马其顿的战争中失败被杀,波斯帝国灭亡。2,波斯帝国的国教是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二)名词说明居鲁士二世;大流士一世;高墨达暴动1,琐罗亚斯德教:波斯人所信奉的宗教,因创教人琐罗亚斯德而得名,又名拜火教,大流士一世统治期间被定为国教。该教产生时间,地点尚未定论,主要教义认为世界有善恶二神——善神阿胡拉·马兹达是光明正义之神,恶神阿胡拉·曼尼是黑暗邪恶之神;善恶两神始终处于斗争之中,因此该教要求人们站在善神一边去同恶神斗争。该教崇拜光明,崇拜火,经典是《阿维斯塔》。该教具有显明的伦理性,影响比较深远,其二元论思想对3世纪摩尼教的产生影响巨大。2,《贝希斯敦铭文》: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间建立的石刻铭文,因刻在贝希斯敦山崖上而得名。铭文用古波斯语,阿卡德巴比伦方言和埃兰语三种语言刻成,记录了大流士镇压高墨达暴动和其后各地起义以和他取得王位的经过。公元1835年英国人罗林森发觉了该铭文并将其制成拓本,后来他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这对探讨波斯历史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三)简答题1,试述大流士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答案要点:(1)背景:波斯帝国从建国到大流士执政,用28年的时间走完了很多国家两三千年的过程,但是它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极为艰难。第一,应当采纳何种形式统治这个大帝国;第二,波斯帝国当时的国家机器特别薄弱;第三,帝国内部的阶级冲突和民族冲突尖锐;第四,帝国内部的社会经济状况极为困难。(2)内容:第一,在统治形式问题上,大流士建立了君主专制,加强了国王权力,调整了国王和贵族的关系;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这样就建立了一套对被折服地区进行统治和剥削的制度。第二,在军事上,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每个大军区下设若干省军区,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及行省总督互不隶属;同时将波斯军队分为常备兵和临时征召部队,并建立了最具战斗力的1万人不死队。第三,统一帝国铸币制度。中央政府铸造金币“大流克”。行省只有权铸造银币,自治市只有权铸造铜币。第四,在全国建立驿道制度。第五,拉拢被折服地区原统治阶级,扩大帝国统治基础,敬重各地原有法律和宗教传统。(3)影响:大流士改革加强了波斯帝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统治基础,加强了君主专制,客观上促进了帝国内部各地的经济文化沟通,有利于落后地区的发展。2,简述波斯帝国的历史作用。答案要点:波斯帝国兴起的时代,正是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盛极而衰的时代。波斯帝国的兴起在近东地区的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波斯帝国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从小国寡民到地域王国,再到帝国这一发展的最高阶段。波斯帝国不仅规模要比从前的埃和和亚述帝国大很多,并且在内涵上也更为丰富和深刻。它所形成的一套维持和管理帝国的比较成熟的制度是之前帝国不具备的,也为之后的帝国所承袭。(2)波斯帝国的形成,某种意义来说是西亚北非和东地中海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综合发展和联系不断扩大的产物;同时在客观上有为这一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沟通供应了广袤的舞台,从而使这种沟通和联系达到一个更高阶段。(3)波斯帝国的出现从另一方面打断了西亚北非诸文明独立发展的正常进程,它的折服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打破了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正常秩序和规则。(4)波斯以一个落后民族折服了三大文明中心,并维系帝国统治200年左右,这在农耕和游牧世界的交往及冲突方面供应了一幅更为显明的画卷。总之,波斯帝国既为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做了总结,又为后来到希腊文明做了借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三节古代埃和文明古代埃和的历史进程主要知识点1,埃和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西接利比亚,具有较大的孤立性。在地理上分为上埃和(狭窄的河谷地区)和下埃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2,依据古埃和的记载,古代埃和第1王朝由美尼斯创建,截止希腊人折服之前,埃和一共经验了31个王朝。3,古埃和的历史可以分为前王朝时期,早王朝时期(1—2王朝),古王国时期(3—6王朝),第一中间期(7—10王朝),中王国时期(11—12王朝),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后王国时期(21—31王朝)。古王国时期亦称“金字塔时期”;中王国时期喜克索斯人限制了埃和;新王国时期亦称“帝国时期”,主要大事务有雅赫摩斯一世驱除喜克索斯人,图特摩斯三世折服巴勒斯坦,阿蒙霍特普四世建立埃和军事帝国。4,法老是古代埃和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法老之下设立一宰相,称为维西尔。古王国时期地方上最重要的行政单位是诺姆(州),行政长官称为诺马尔赫(州长)。5,埃和第26王朝法老尼科曾经试图开凿尼罗河到红河之间的运输河,并且派遣腓尼基水手完成了乘船环绕非洲的壮举。(二)名词说明胡夫;孟图霍特普二世;雅赫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四世;图坦哈蒙;拉美西斯二世;卡迭石战役;拉美西斯三世1,涅伽达文化:埃和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因埃和南部的涅伽达遗址而得名。分为两大阶段,前段(涅伽达Ⅰ)又称阿姆拉文化,约当公元前4000—前3500年;后段(涅伽达Ⅱ)又称格尔塞文化,约当公元前3500—前3100年。涅伽达文化处于埃和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前段属原始社会末期,后段已建立若干奴隶制小国,在埃和史上有前王朝时期之称。涅伽达文化时期石器和陶器制作日精,对外贸易发展,铜器逐步增多,人工浇灌渐渐发达。这时村落转变为市镇,最终出现了最早的埃和文字,王族墓葬和国王权标,表明国家形成。当时涅伽达和耶拉孔波利斯相继为埃和南部最大城镇和政治中心。涅伽达文化及西亚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有较多接触,表明这两处人类文明摇篮在文明开始时期即联系亲密。2,法老:古埃和国王的尊称。原意为大宫殿,在古王国时代仅指王宫,并不涉和国王本身。一般认为新王国第18王朝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渐渐演化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习惯上把全部古埃和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奴隶制的专制君主,驾驭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和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阿蒙神和拉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令臣民将其当作神一样来崇拜。3,维西尔:现代埃和学者引用阿拉伯语对古埃和宰相的称呼。古王国时期负责掌管行政,司法,经济和神庙等事务,也负责担当世俗法庭在中央的最高法官。该职位在新王国时被一分为二,其中之一主管上埃和和努比亚的事务,另一个分管下埃和和西亚的事务。前者权力较大,国王不在时可代行朝政,其职责范围包括行政,经济,司法,宗教,土地诉讼,分家析产,浇灌,遗嘱,农事和赋税等。但其主要使命仍是执行法老的指令,是法老专制统治的工具。4,诺姆: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和最早形成的国家形式。其象形文字是一块被很多水渠分为若干片的土地,也翻译作“州”。诺姆大多是从部落或者部落联盟转变过来的,一般面积不大,有一个处于交通要道上的城市。国王是诺姆国家最高的军事首领,又是祭司长和行政首脑,但是国王权力还受到很大制约,不是专制君主。诺姆之间常常发生战争。古王国时代诺姆是地方上最重要的行政单位名称,其长官称为诺马尔赫。5,纳尔迈:考古发觉的古埃和第1王朝的首位国王。被很多现代学者认为及曼涅托笔下的美尼斯为同一人。传闻他以武力统一上下埃和,并建都孟斐斯(白城),但是事实上他可能并未完成对北方的完全统一。他曾被认为是第一个统一埃和的国王。但依据已发觉的蝎王权标头来看,蝎王可能更早地做到了这点。有关纳尔迈的重要文物有纳尔迈调色板和纳尔迈权标头,反映了他对北方三角洲进行过成功的战争。6,帕勒摩石碑:现存埃和年代最为久远的石刻,因保存在意大利西西里的帕勒摩博物馆而得名,目前仅存部分残片。该石碑记录了埃和古王国第5王朝以前全部国王的名单,国王们对诸如努比亚,腓尼基的远征以和将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等重要活动,还涉和诸如尼罗河涨水状况等经济社会生活问题,是探讨古埃和国家早期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历史的重要资料。7,涅杰斯:原意为“小人”,属于下层自由民,也许起源于古王国末期。在第一中间期形成为一个小私有者阶层,并出现了所谓的“强有力的涅杰斯”。是当时各诺姆军队的重要来源。到中王国时期,一部分强有力的涅杰斯占有土地,由别的农民替他们耕种,向他们交租。涅杰斯的成长是中王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记,其在政治上的发展及王权的加强息息相关。涅杰斯是中王国时期王权同地方贵族进行斗争的主要社会支柱,因而成为统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埃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这个阶层的力气还是特别懦弱的。8,喜克索斯人:在第二中间期入侵埃和的游牧者,组成成分比较困难,主要部分可能是属于塞姆人的游牧部落。现代埃和学者多认为他们是用和平渗透的方式入侵。其在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阿瓦利斯建立了第15,16王朝,很可能承袭了原来埃和的统治形式,国王也自称法老和拉之子,统治范围包括埃和大部和西亚部分地区。公元前1553年首都被第18王朝的雅赫摩斯一世攻占。喜克索斯人将马和战车技术传入埃和,并且其统治在客观上对埃和和西亚的交往起到了沟通作用。9,涅木虎:古埃和新王国时期兴起并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小奴隶主阶层。属于该阶层的人可以经营王室土地,称为王室土地的涅木虎。他们享有世袭租佃权,向法老缴纳租税,也服务于军队,或为法老供应其他服务。他们可以占有奴隶,担当官职,渐渐成为王权的社会支柱。埃赫那吞改革时曾提拔了一大批涅木虎担当中央和地方的官吏,改革失败后,这个阶层受到打击,迫害,其财产也被没收。第19王朝的法老霍连姆赫布曾颁布敕令爱护他们的利益,从而爱护王权自身的阶级基础。10,阿马尔那文书:古埃和新王国时代的外交文书,19世纪末在埃尔·阿马尔那(埃和开罗南287公里)旁边被发觉。计有楔形文泥板数百块,系第18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阿蒙霍特普四世及巴比伦,米坦尼,亚述等国国王的交往文书,是探讨公元前十五到前十四世纪埃和及西亚各国外交关系的重要材料。现分散存于柏林,伦敦,开罗各博物馆。11,波克霍利斯改革:古埃和第24王朝法老波克霍利斯为缓解过多自由民变为债务奴隶的状况所实施的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其内容是:(1)禁止本利之和超过本金双倍,即利息不能超过本金;(2)债权人只能索取债务人的财产作抵偿,而不能占取债务人的人身,因为财产属于个人,而公民人身属于国家,国家须要他们服役。这项改革的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也许收效甚微。不过,据说梭伦颁布的解负令,可能从这个改革中吸取了有用的东西。(三)简答题1,简述埃和古王国时期君主专制的表现。答案要点:(1)国王对中央行政权力的限制:古王国时期国王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和代表,国王之下有宰相(维西尔)主持日常政务,但是和其他官吏一样,宰相由国王任命,对国王负责。(2)国王对国家经济的限制:古王国时期国王直接占有大量劳动力,土地和财宝,同时还限制了国家的土地,浇灌和外贸以和一切战利品。全国的财政都处于国王限制之下。(3)国王对军队的限制:古王国时期有一支相对强大的军队,由国王直接统率,是君主专制的主要物质力气。(4)国王对司法权力的限制:在古代埃和,国王的话就是法律,国王可以插手司法审判,并越过维西尔自行任命法官审理一些案件。(5)国王对地方行政的限制:古王国时期的州长有些由国王任命,有些是世袭的,但是形式上须要由国王任命或批准。国王还任命上下埃和长官监视地方州长。(6)王室家族限制朝政:古王国时期高官显贵多为王室家族成员,比如维西尔常常由王子担当。(7)国王对臣民有无限权威:国王凌驾于一切之上,臣民好像都成为他的奴仆。(8)王权进一步被神化,君主专制利用神权强化王权。2,简述埃赫那吞改革的背景,内容,实质和失败缘由。答案要点:(1)背景:新王国时期开始,阿蒙神祭司势力极度膨胀,在政治经济领域实力增长快速,开始不甘心依附于王权,进而及以法老为代表的王权相抗衡,直至插手王室内部斗争,渐渐危害到王权和其他奴隶主的利益。(2)内容:首先复原对拉神的崇拜,继而废除对阿蒙神和其他一切神的崇拜,只准崇拜阿吞神;没收阿蒙神庙和其他神庙财产,将首都从底比斯迁到埃赫塔吞(阿马尔那),同时提拔很多出身中下奴隶主阶层的人担当高级官吏。(3)实质:王权联合军事行政奴隶主,中小奴隶主等各个世俗奴隶主阶级在宗教改革的外衣下反对神庙势力过度膨胀,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和财产的再安排斗争。(4)失败缘由:第一,阿蒙神庙和其背后的贵族势力过于强大并且富于斗争阅历。第二,改革期间对外战争的停止损害了起初支持改革的军队和一些世俗奴隶主的利益,导致他们丢失了对改革的热忱,进而改革阵营内部甚至王室成员都发生分裂。第三,迁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一般民众负担,同时没有给他们带来好处,因此改革得不到他们的支持。3,简述埃和新王国时期奴隶制度的新特点。答案要点:埃和新王国时期奴隶制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特点有:(1)奴隶人数大大增加。虽然尚未发觉有关那个时候奴隶总数的资料,但是毫无疑问奴隶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多。长期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供应了奴隶的主要来源。战争的目的之一就是掠夺劳动力;而奴隶本身也是财宝的表现之一,因此赐予奴隶也就成为国王赏赐有功人员的一种方式。(2)奴隶主阶级的构成发生变化,拥有奴隶的人增多,奴隶主范围扩大。古王国时期和以前,奴隶基本限制在贵族手中。中王国时期出现了中小奴隶主阶层涅杰斯,打破了贵族对奴隶的垄断,但涅杰斯占有奴隶的数量并不多。新王国时期,除了贵族仍旧拥有大量奴隶外,很多中下层居民都拥有奴隶,比如看门人,牧人,商人,手工业者,雇佣兵,理发师和一般市民等。新兴的中下奴隶主阶层涅木虎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体现。4,分析埃和新王国衰落的缘由。答案要点:埃和国内外冲突的发展,导致了埃和新王国的衰落,主要缘由有两方面:(1)在外部缘由方面:首先,埃和及赫梯从第18王朝末期开始的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争霸战争严峻减弱了埃和的国家实力。其次,“海上民族”先后对埃和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入侵,虽然第19王朝的法老麦尔涅普塔赫和第20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三世先后挫败了人侵,但是埃和自身也遭遇沉重打击,从今一蹶不振。(2)在内部缘由方面:首先,埃和统治集团内部冲突再次尖锐化。王权同阿蒙神庙势力斗争又起,王权可能再度遭到失败,这导致第20王朝时期的法老对阿蒙神庙祭司的依靠明显加强。其次,在新王国晚期,劳动人民同统治阶级的冲突也异样尖锐,埃和国内政治特别混乱,并且爆发了大规模奴隶起义。起义不但反对世俗权力。同时也反对神权,第19二,古代埃和的宗教和墓葬(一)主要知识点1,金字塔的修建开始于埃和古王国时期,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也修建于这一时期,因此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期。2,最大的金宇塔是第4王朝的胡夫国王下令修建的,地点在尼罗河西岸的基泽(吉萨)。闻名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司)位于哈夫拉金字塔前。3,新王国时期国王墓不再采纳金字塔形式,而是采纳石窟(岩墓)的形式,地点位于底比斯旁边的王陵谷。第一个安葬在那里的国王是图特摩斯一世。(二)名词说明1,马斯塔巴: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石凳,是埃和古王国之前贵族的墓葬形式。坟墓多用泥石建立,呈梯形六面体状,分地下墓穴和地上祭堂两部分。墓中一般有众多墓室,不仅用于放置死者尸体,还放置陪葬者尸体。此外还有用于放置食物,用具和衣物的墓室,进入古王国时期后,国王开始运用金字塔取代马斯塔巴作为墓葬形式,而最早的金字塔正是从马斯塔巴演进而来的。2,金字塔:埃和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相传,古埃和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和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一个叫伊姆霍特普的建筑设计者,在给埃和法老设计坟墓时,独创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古代埃和,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3,奥西里斯:是埃和最重要的九大神明“九神”之一。相传他生前是一个开明的国王,死后是地界主宰和死亡判官。他还是复活,降雨和植物之神。被称为“丰饶之神”,是文明的赐予者,冥界之王,执行人死后是否可得到永生的审判。奥西里斯以一个留着胡须,手持连枷和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权杖,头戴王冠的木乃伊形象出现,他头戴的白色王冠象征上埃和。他的皮肤为绿色,代表着植物——他在做国王时教会了埃和人耕作。4,木乃伊:即“人工干尸”。世界很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或用香油(或药料)涂尸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和的木乃伊为最闻名。在埃和发觉的木乃伊的数量最多,时间最早,技术也最困难。古代埃和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体,年久干瘪,即形成木乃伊。古埃和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等人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企盼和深切的缅怀。(三)简答题分析古埃和宗教崇拜的特点。答案要点:(1)古代埃和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其崇拜对象既有动物,也有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古王国时代后有了统一的主神和在全国得到崇拜的神;主神一般也是国王的爱护神。(2)古代埃和的宗教还没有走出自然崇拜的阶段。他们的崇拜或者是对自然力气赐予的赏赐表示感谢,或者是对自然力气的威力感到恐惊或困惑。(3)由于古代埃和的哲学不发达,因此古代埃和的神也没有抽象出来,使得埃和的宗教总是处于比较原始的水平之上。(4)古代埃和人对来世(事实上是死后的世界)的存在特殊重视,他们认为此世是短暂的,来世才是永恒的,因此古代埃和的宗教既为现世的统治者服务,也为来世的统治阶级服务。古代埃和的富有者也会为来世作出很多的安排。三,古代埃和的文化(一)主要知识点1,古代埃和最闻名的神庙建筑是在底比斯修建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它们是阿蒙神庙。闻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年代纪》和拉美西斯二世关于卡迭石战役的铭文等都刻在那里的石柱和墙壁上。2,古埃和人的历法最初是阴历,后来改用太阳历,太阳历对罗马共和国晚期恺撒制定的朱里亚历有很大的影响。名词说明1,象形文字:古代埃和人所创建的文字,大约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末。蝎王权标头上的蝎子是现今所知最早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有24个字母符号,但是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象形文字是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成的,一般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限定)符号三部分组成。象形文字在运用中先后演化出祭祀体和世俗体等变化。在希腊罗马人统治时期象形文字渐渐被遗忘,成为死文字,直到1822年被法国学者商波良通过罗塞达石碑释读成功。古代埃和的象形文字对腓尼基字母的产生有着重大影响。2,罗塞达石碑:公元前2世纪初埃和祭司为国王托勒密五世树立的颂德碑。1799年在尼罗河口的罗塞达要塞发觉,故而得名。铭文用三种文字刻写,即古埃和象形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希腊文。1822年,法国的埃和学家商波良将象形文字释读成功,奠定了埃和学探讨的基础。石碑目前存放于伦敦博物馆。3,《亡灵书》:又称《死者之书》,是古代埃和国王死后放在陵墓和棺材中供“亡灵”阅读的文书,是人类遗留下来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内容大多是对于神灵的颂歌和国王的歌功颂德;同时也保留了丰富生动的古代埃和神话和民间歌谣。现存的《亡灵书》大多发掘于金字塔和其他埃和古代陵墓中。4,纸草文书:古代埃和用纸草纸制作的文书。纸草是尼罗河上游沼泽地带生长的一种植物,纸草纸比岩石,泥板轻巧,易于书写,约从公元前30世纪开始被广泛运用。纸草文书最早于1752年发觉于意大利,已发觉的纸草文书包括房地产契据,合同书,测产清单,公务决议,书信,古典著作等,其中闻名的有都灵纸草,莱顿纸草,哈里斯大纸草等。(三)简答题概述古代埃和的文化成就。答案要点:(1)哲学:古代埃和的哲学主要是伦理和政治的哲学。埃和伦理哲学的最早作品是充溢哲理的劝世格言《箴言》和《传道书》。在政治哲学方面,埃和人提出,国家是由慈爱的君主所主持的福利机构。大约于公元前2050年写成的《一个能言农民的恳求》特殊体现了这种观念。(2)文学:没有产生大部头文学著作,但是创建了包括诗歌,小说,神话,格言,祈祷文和传记等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3)自然科学:最闻名的是天文和数学。在天文方面改善了太阳历,绘制了天体图,识别了主要的恒星,能较精确地判定星球位置;数学方面奠定了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基础,创建了自己的十进位制度。此外埃和人在医学上很有成就,在外科方面尤其发达,可能及木乃伊的制作有关。此外《艾贝尔斯纸草》是古埃和人的第一部医学百科。(4)建筑:古代埃和建筑以宏伟浑厚为人瞩目,除了金字塔外,还有在底比斯修建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等闻名建筑。(5)艺术:埃和的雕刻和绘画是埃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般用作建筑和其他物品的附属品。埃和绘画也有《三个女音乐家》等杰作。第四节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主要知识点1,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我国《史记》,《汉书》称为身毒,《后汉书》称为天竺,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印度作为地域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2,目前大体可以推想,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二)名词说明1,哈拉巴文化:南亚次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700年),1921年由考古学家最早发觉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而得名。以后又在其他地区接连发觉250多处类似文化,通称为“哈拉巴文化”。该文化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比较发达,铜器和青铜器已经广泛运用。城市是该文化的重要特色,已发觉的有哈拉巴及摩亨佐·达罗等,估计已形成城市国家。该文化的创建者尚不清晰,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对于该文化衰亡的缘由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待进一步解决。2,摩亨佐·达罗:古印度哈拉巴文化遗迹之一,位于现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觉,是哈拉巴文化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之一,从中可以了解到哈拉巴文化城市结构的特征,城市分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城市规划良好;现代学者估计其人口约为35000人,从城市建筑物的大小推断当时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差异;应当已经形成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组合而成的城市国家。和其他哈拉巴文化遗迹一样,其毁灭缘由尚不清晰。吠陀时代(一)主要知识点1,印度河流域文明衰亡以后,古印度历史进入了“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前600年);这一时期有丰富的传闻材料,收集在被称为“吠陀”的文献中。2,“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指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吠陀是包括大量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吠陀文献分为四部,即反映“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900年)的《梨俱吠3,雅利安人是印欧人的一支,他们称印度当地的居民为“达萨”(达休)人。4,早期吠陀时代,军事首领“罗阇”,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共同构成了雅利安人军事民主制权力机构的三个要索。5,早期吠陀时代末期,社会上开始出现了等级分化现象,《梨俱吠陀》中提到了婆罗门,罗阇尼亚,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6,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一种等级制度的泛称,它包括瓦尔那制度和后来产生的阇提制度。在西方通常称其为喀斯特制度。7,后期吠陀时代,四瓦尔那: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正式形成。8,婆罗门教在后期吠陀时代发展成型,湿婆,毗湿奴和梵天是婆罗门教最主要的神灵。(二)名词说明1,《梨俱吠陀》:古印度四部吠陀文献之首,编撰于公元前12—前9世纪,其中某些部分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吠陀”的本义是知识,梨俱是作品中诗节的名称。全书内容比较困难,有上古的神话传闻和宗教信仰,也有自然界和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些内容反映了印度原始社会晚期阶级分化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思想,生活和习俗。其中记录雅利安人战争,部落组织和等级划分等内容有极高的历史探讨价值。《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也被称作早期吠陀时代。2,《奥义书》: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前600年)出现的用来说明吠陀的一种文献,其中包含了对整个宇宙和人生所作的宗教哲学说明。其主要观念是唯心主义一元论和泛神论思想。在较早的《奥义书》中就开始出现了“梵我一样”的哲学问题以和“业”和造业轮回的概念。《奥义书》的出现是对吠陀文献说明发展的结果,为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打下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古印度思想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罗阇: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部落军事首领的名称,及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共同构成了雅利安人军事民主制权力机构的三个要素。随着历史发展,尤其是战争频繁地发生,其权势有所加强,财宝也比之前增多,职位往往可以父子相袭,从而演化成为世袭君主,罗阇也成为王的称呼。4,瓦尔那制度:古代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瓦尔那有‘‘颜色”和“品质”的意思,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该制度下规定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和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义务: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充任祭司;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基本职业是武士;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是平民,它和前两个瓦尔那属于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瓦尔那制度下个人社会地位由家庭出身确定,不同瓦尔那的人世代从事规定职业,不能随意改变,原则上不能通婚,法律地位也不同等。该制度明显是爱护新生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5,婆罗门教:古代印度宗教,大约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以“吠陀”为经典,在《奥义书》中体现其基本观念。该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湿婆和毗湿奴,主见整个物质世界是一种幻想,唯一真实存在的是成为梵的世界精神或轮回,同时提出“梵我一样”和造业轮回的思想。。该教的产生及王权兴起亲密相伴,显明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及种姓制度紧密相连。在列国时代随着耆那教和佛教的传播,一度较前有所衰落。经过公元8—9世纪的改革最终形成印度教。(三)简答题1,简述瓦尔那制度的起源和主要内容。答案要点:起源:瓦尔那制度萌芽可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最初新来到印度的雅利安人将自己称为“雅利安瓦尔那”。将当地居民称为“达萨瓦尔那”。在早期吠陀时代末期又发生了平民和氏族贵族的区分,平民称为吠舍,贵族称为罗阇尼亚,从事祭司的氏族贵族则称为婆罗门。从雅利安人及当地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部落中平民和氏族贵族一分为二和贵族内部军事贵族及祭司贵族的划分,形成了四个瓦尔那的雏形。主要内容:同名词说明。2,简述婆罗门教教义的主要内容。答案要点:(1)婆罗门教崇拜的三个主神是梵天(生主),湿婆和毗湿奴;这时的神已经不再简单地是早期吠陀时代所赐予的自然力的化身,而是更多地被赐予社会功能和抽象的性质。(2)婆罗门教最高信神是“梵”,“梵”是世界精神,最高主宰和宇宙创建者,世界万象不仅由“梵”所创建,而且只有“梵”是实,其余一切都是虚幻的。(3)婆罗门教认为由于人在世上造了“业”,所以死后灵魂不能归于“梵”,而是转世投生为不同生物,这要由人所造的业之善恶程度来定,只有悟到这个道理,达到“梵我一样”,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这种造业轮回的说法起到了为种姓制度辩护的作用,为高种姓的特权和低种姓的苦难找到了理论的说明。(4)婆罗门教将“吠陀”视为经典,还拥有烦琐的宗教和祭祀形式,同时强调人对自身和世界的反省以和个人的修行。三,列国时代及新兴的宗教和思想(一)主要知识点1,公元前6—前2世纪,古印度处于“列国时代”,多种文献提到这一时期古印度有“十六大国”,随着恒河流域的开发,这个时期古印度的政治中心渐渐向东转移。2,列国时代各国政治制度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君主国和共和国两大类;就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君主制在恒河流域占有优势,并且最终将取共和制而代之。3,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最根本的教义是“四谛”。4,古代印度最闻名的文学作品是《摩呵婆罗多》和《罗摩衍那》。5,印度雅利安人最古老的语言是“吠陀梵语”。约公元前4世纪,波你尼整理出了一套梵语的语法规范。梵语主要用于官方和宗教方面。(二)名词说明1,顺世论派:古印度的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活跃于列国时代,又称“顺世外道”和斫婆迦派,重要代表人物为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该派不承认吠陀和其他婆罗门教经典文献,主见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是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人死后没有灵魂和轮回。该派激烈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生而同等,本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认为人应当人世求欢乐,反对苦行,禁欲。该派观点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受到统治阶级残酷的迫害,也被视为异端邪说,作品基本全部被毁灭,目前仅存片断。2,阿什斐迦派:古印度一个主见彻底宿命论的学派,又称“邪命外道”,代表人物为末伽黎·拘舍留。该派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依据既定程序安排好的,在这个既定世界上,每个生命单子都必需反复再生,逐步经过地质的,生物的和动物的存在阶段,然后才以人的形态存在。人生历程是由宿命确定的,人的意志和行为不管善恶都不能影响这一历程。这种观点一方面否定了善恶有报的说教;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使人安于无为。3,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一词原意为成功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该教弟子尊称创建者为宏大的英雄,即大雄。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志向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4,佛本生经:亦称佛本生故事,是佛经中最具文学性的作品之一,大约编于公元前3世纪。主要内容是简述佛陀前生前世的经验和故事,事实上是搜罗民间故事加工形成的。该书共有故事500多个,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一部时间古老,规模庞大,流传极广的民间故事集,反映了列国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状况,有较高的历史探讨价值。5,摩诃婆罗多:印度古代史诗。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而成,其中不但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闻故事作为插话,还有宗教哲学和法典性质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长。《摩诃婆罗多》书名的意思是“宏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它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4世纪之间。史诗是纪元前后几百年间很多人积累和加工的产物。它有很多不同的手写本流传下来。印度浦那版的精校本依据全部写本整理校勘,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此外还有南印度传本的校刊本。6,《罗摩衍那》:印度古代史诗。及《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被称作最初的诗。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传。罗摩是印度古代的传闻中人物。后渐渐被神化。该诗故事生动曲折,思想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反映了雅利安人向南扩张的过程。四,孔雀帝国和佛教的传播(一)主要知识点1,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前187年)的建立者是旃陀罗笈多。2,现在所称的阿拉伯数字,事实上是由古印度人所创建的。3,公元前2世纪开始修建的阿旃陀石窟是古印度佛教建筑的典型代表。(二)名词说明1,孔雀王朝: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王朝名称,约公元前423年由旃陀罗笈多建立。首都为华氏城。阿育王位期间国力最为强盛,基本统一除半岛南端外的印度全境,大力宣扬推广佛教。该朝于公元前187年为巽加王朝所取代。2,《摩奴法典》: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哲学和法律的汇编,也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文献,集婆罗门法的大成。它不是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而是婆罗门教祭司依据吠陀经典和历来的习惯在公元3—4世纪间接连编制而成,共12章,传闻由人类始祖摩奴制定,故称《摩奴法典》。《摩奴法典》对印度法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印度封建社会前期,始终被统治阶级奉为圣典,随着其传播,后来形成了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的印度法系。其中反映的土地制度,种姓制度等内容有很高的历史探讨价值。3,《政事论》:古代印度的一部论述治国安邦策略的著作。一般认为它是孔雀王朝的开国君主旃陀罗笈多的宰相考庇利耶所作,实际详细成书时间和作者尚有很大争议。书中包含有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外交思想。全书系统论述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种种问题,主见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国王驾驭国家的最高权力。《政事论》中包含大量的民法及刑法内容,对探讨古代印度的土地全部制,财产关系,奴隶制度和种姓制度等内容有重要价值。4,阿育王铭文: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君主阿育王在全国各处的山岩,石柱和洞壁上所镌刻的铭文,现在还有几十个地方保存着这种石刻铭文,是古印度流传至今最古老的文字。铭文所用文字有两种:一是婆罗迷文,可能起源于塞姆人的字母;其二是佉卢文,可能起源于阿拉美亚字母。铭文内容大多是他颁布的诏令和对其功绩的赞颂,对探讨当时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巽伽王朝: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王朝名称,约公元前187年由普沙密多罗·巽伽建立,王朝初期仍旧能够统治整个恒河流域。初期的君主也曾竭力抵挡大夏和羯陵伽的入侵,其后国势日益衰微,最终只保有摩揭陀一地,约公元前75年被甘华王朝取代。6,贵霜帝国:1—3世纪统治中亚地区和印度北部的帝国,由月氏人的贵霜部落建立。迦腻色迦王(约78一102年)统治时期,帝国达到鼎盛阶段。他信奉大乘佛教,在其支持7,犍陀罗艺术:l—2世纪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所产生的佛教雕塑艺术形式。该艺术形式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贵霜帝国时期达到成熟和鼎盛。相传是希腊人皈依佛教后,感到佛陀及希腊的神灵阿波罗相像,于是按阿波罗的形象塑造出了佛陀。该艺术就是用希腊艺术手法诠释佛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后来随佛教一起传人了中国和东亚其他地区。古代希腊文明一,克里特及迈锡尼文明主要知识点1,古代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爱琴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20—前12世纪);(2)荷马时代(公元前11—前9世纪);(3)古风时代(公元前8—前6世纪);(4)古典时代(公元前5—前4世纪中期);(5)马其顿统治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前2世纪中期)。2,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克里特文明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学者们将克里特文明发展分为前王宫时期,古王官时期,新王宫时期和后王宫时期。3,新王官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华期,米诺斯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宏大的创建。4,克里特文明古王宫时期生产的卡马雷斯彩陶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致的彩陶。5,克里特文明所运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至今尚未释读成功。6,迈锡尼人属印欧人的一支,公元前1600年建立王国,当时的王朝被称作竖井墓王朝。公元前1500年前后被圆顶墓王朝取代。圆顶墓王朝时期迈锡尼成为强国,公元前1400—1200年是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时期。7,迈锡尼文明运用的文字是线形文字B,1952年被释读成功,已经证明是古希腊语的一支。名词说明1,克里特文明:希腊克里特岛的青铜时代文明,是爱琴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存在于公元前2000—前1100年。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发掘出克诺索斯王宫,该文明遂被确认。现代学者将其分为前王宫时期,古王宫时面,新王宫时期和后王宫时期。新王官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华期,米诺斯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宏大的创建。克里特文明古王宫时期生产的卡马雷斯彩陶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致的彩陶。克里特文明所运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至今尚未释读成功。2,迈锡尼文明: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渐渐形成一些奴隶占有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中部希腊的忒拜,奥尔霍迈诺斯,格拉斯和雅典以和帖撒利亚的约尔科斯等地接连出现过卫城,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圆顶墓;其中尤以迈锡尼的这类建筑最为宏伟,它的卫城入口是闻名的狮子门。它是在十九世纪末由海因里希·施里曼于发掘迈锡尼(1874年)和梯林斯(1886年)的过程中重现天日的。3,线形文字B:古希腊迈锡尼文明所运用的文字,属于古希腊语的一支,是用原有的线形文字来书写迈锡尼语言,1952年释读成功。现存的线形文字B的材料绝大多数是王室经济文书,对政治历史揭示不多。文书的内容充分表明迈锡尼社会是奴隶制社会。这些资料为探讨当时迈锡尼文明的经济状况供应了珍贵的资料。希腊城邦的形成和其制度主要知识点1,希腊城邦最早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2,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公元前776年实行,从今希腊各城邦有了共同的传统节日和历史纪年。3,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各城邦进入了海外殖民时代。殖民城邦最集中的海外地区是意大利南部,该地区也有“大希腊”之称。4,古希腊的奴隶制度分为两大类型,即斯巴达型和雅典(或开俄斯型)。(二)名词说明1,僭主政治:一作“暴君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在希腊的科林斯,雅典等城邦,都出现过僭主政治。“僭主”一词起初并无贬义,在诗人(如品达)的作品中有时亦称“僭主”为“王者”。雅典的庇西特拉图(公元前6世纪)所建立的僭主政治,在打击贵族势力,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均有所建树。早期希腊的僭主政治一般对于肃清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主动作用,但在激荡的政治斗争潮流中却往往不能久存,到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僭主”渐含贬意,如对西西里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父子即是。2,来库古改革:古希腊城邦斯巴达建国之初所实行的国家制度改革。时间在公元前830年左右,来库古改革主要内容有:组成新的部落和选区;由28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及2位国王组成30人元老院(长老会议);设立5名监察官,监督公民遵守法律的状况;重新安排土地;打击工商业(斯巴达是商业文明最落后的城邦);实行公共会餐制度。来库古的政制改革不仅使斯巴达从今由氏族社会阶段进入阶级社会阶段,使斯巴达国家由王政转变为贵族政制,而且为以后数百年的政治稳定,军事强大奠定了基础,对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强盛产生了主动的历史后果。3,希洛人:古斯巴达农奴,其身为国有。他们可能是拉科尼亚的原始居民。当他们的土地被数目少于他们的多里安人占据后,沦落为奴。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折服麦西尼亚后,麦西尼亚人亦被贬为希洛人。希洛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属于城邦的奴隶,固定在土地上,被分发给个别的斯巴达人,替他们耕作田地;主人既不能释放也不能贩卖他们。希洛人在向主人缴交确定比例的耕作收成后,可以有限地累积私产。在战争期间,希洛人伴随主人参与战斗,担当轻装部队,有时亦充任舰队中的划手。4,伯罗奔尼撒同盟:古代希腊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分城邦组成的军事同盟。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斯巴达接连及埃利斯,科林斯,迈加拉等城邦订立双边军事同盟条约,约公元前530年伯罗奔尼撒的大多数城邦参与了同盟。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中,同盟各邦曾及雅典联合抗击波斯入侵(公元前480,前479)。公元前5世纪70年代以后,伯罗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对抗,对整个希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元前431—前404年,伯罗奔尼撒同盟及雅典和其同盟者之间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的雅典一度被迫入盟。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随着斯巴达国力的增加,它及盟邦的关系变得错综困难,同盟内部纠纷迭起,退盟甚至战争屡有发生。公元前394年,忒拜联合雅典,科林斯等城邦共同反对斯巴达。公元前371年,斯巴达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大败于忒拜,同盟于公元前366年解散。斯巴达霸权亦告终止。(三)简答题1,简述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实质和作用。答案要点: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希腊城邦制度萌芽于荷马时代,形成于古风时代(公元前750年—公元前500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小国寡民,从土地和人口上来看,城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第二,正因为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也就形成了直接民主制。公民既是城邦的主人,又是城邦本身。第三,直接民主制的基本要求是让尽可能多的公民参及国家管理,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民之间相互同等。所以希腊几乎全部的城邦都不对公民征收直接税,城邦公民制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公民兵制度。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爱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反抗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古希腊城邦制度作用和地位:实行公民政治,保证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城邦;古希腊一时一地出现了近现代几乎全部的政体形式,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2,简述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城邦海外殖民活动的缘由,范围和影响答案要点:缘由:(1)根本缘由:人地冲突突出。(2)条件:多良港,多岛屿,航海业发达,海军强大。海外殖民运动的范围:地中海地区和黑海沿岸。海外殖民运动的影响:第一,扩大地城,解决土地问题,缓解城邦人口压力;第二,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第三,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壮大,有利于公民集体稳定和城邦制度巩固,有利于平民反贵族斗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立;第四,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明吸取先进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独特文明的基础。3,试分析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特点。答案要点:(1)希腊奴隶虽然运用普遍,但是以小规模为主,而且大奴隶主和小奴隶主之间的差别也不是很大。(2)在希腊奴隶制经济中,占优势的是小农和小作坊的经济。以雅典为例,当时公民人口(包括家属)约为17万人,以小农为主的第三等级就占了10万人。(3)奴隶劳动运用于商品生产的比重较大,或者说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社会经济中商品经济的比重较之其他古代社会更大。(4)希腊各邦一般不以本城公民为奴隶,所运用的奴隶都是外邦人和所谓的“蛮族”。本城邦公民不做奴隶,有利于全体公民共同应付奴隶,奴隶主专政反而更为巩固。雅典的民主政治知识点概括1,雅典贵族统治政体的改变从梭伦改革开始。2,梭伦以后的雅典公民内部一度出现了代表贵族的平原派,代表农民的山地派和代表工商业者的海岸派之间的激烈斗争。3,雅典民主政治和国家实力的顶峰是在伯里克利时代。名词说明梭伦;庇西特拉图;伯里克利1,《解负令》:公元前594年,雅典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宣布的一项重要法律,旨在打击没落氏族贵族,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为了防止贵族随意兼并土地,防止获得自由的雅典人重新沦为奴隶,梭伦颁布法令,规定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同时,为杜绝贵族随意侵占平民财产,梭伦还制定了“遗嘱法”,规定无子女者有权依据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这样就防止了新的债务奴隶的产生。“解负令”的颁布,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2,陶片放逐法:也被翻译为“贝壳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简答题试述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答案要点:(1)改革背景:公元前6世纪,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由于奴隶占有制的发展,雅典很多平民因债务而受到氏族贵族的奴役,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压迫和独揽政权的斗争特别激烈。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成为斗争双方的仲裁人,并以立法者身份实行了广泛改革。(2)改革性质: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3)主要内容:废除农民债务,禁止债务奴役;废除德拉古制定的残酷法律,只保留关于谋杀的部分;按财产的拥有量将公民分为4个等级,其政治权力依据财产来确定;在贵族会议之外设立四百人会议管理国家。(4)改革影响: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全部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及平民之间的冲突。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仿照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仿照任何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吵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同等的;让一个人担当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确定不会因为贫困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致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以伤他的情感,尽管这种颜色对他没有实际的损害。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切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切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很熟识——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切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只留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公民们自己确定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政策也将得到广泛的探讨。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之间是没有冲突的,最坏的事情就是没有经过恰当的探讨,就贸然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地方的人民不同的地方。——选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此人所在城邦能够体现文中所说“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的最重要机构是什么(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此人上述言论的正确性和局限性。四,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一)主要知识点1,希腊—波斯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动的抗拒波斯对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邦统治的起义。2,一般以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遣海陆军远征希腊为希波战争的开始,公元前449年双方缔结和约作为战争的结束。3,萨拉米海战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希腊由此转为进攻阶段,波斯则转为防卫。4,公元前431年春,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底比斯城邦进攻雅典盟友普拉提亚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导火索。5,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希腊历史进入城邦危机阶段,希腊古典文明也由全盛走向衰落。(二)名词说明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海战;伯罗奔尼撒战争提洛同盟:希波战争期间,公元前478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结成的军事同盟。因盟址和金库曾设在提洛岛,故称“提洛同盟”,也称“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同盟初期的宗旨是以集体力气解放遭遇波斯奴役的希腊城邦和防卫波斯再次入侵。最初入盟的主要是小亚和爱琴海诸岛的希腊城邦,后来增至约200个。入盟各邦可以保持原有的政体,同盟事务由在提洛岛召开的同盟会议确定,按入盟城邦实力大小各出确定数量的舰船,兵员和盟捐。(三)简答题简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影响。答案要点:经过:(1)公元前5世纪初,波斯帝国歼灭了吕底亚,并乘机进攻位于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希腊—波斯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动的抗拒波斯对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邦统治的起义。(2)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遣海陆军远征希腊,希波战争全面开始。雅典军队在马拉松战役战胜波斯军队,迫使波斯撤军。(3)公元前480年,接任的波斯王薛西斯一世再度进兵希腊。希腊各邦因此结盟起来,共抗波斯,斯巴达也参及了对抗波斯的行动。这一阶段的萨拉米海战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希腊由此转为进攻阶段,波斯则转为防卫。(4)公元前478年,波希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波斯帝国从今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及黑海地区。影响:(1)希波战争之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的局面。希腊的成功使希腊各城邦得以接着发展,日益繁华,从而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基础;同时波斯虽然失败,但是希腊人也无力进入东方,因此波斯帝国仍在接着发展。这就使世界文明分为东西方的大格局。(2)对雅典而言,大量战俘奴隶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制度和商品经济空前繁华,平民,尤其是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主势力进一步增加,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战争还使得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海上强国,通过提洛同盟,其势力快速膨胀。(3)对斯巴达而言,大量战利品的流入以和及外界的频繁接触使斯巴达原有的经济和2,简述伯罗奔尼撤战争的过程和影响。答案要点:过程:伯罗奔尼撒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前431开始,至公元前421年休战而止。公元前431年春天,斯巴达盟邦底比斯进攻雅典盟邦普拉提亚,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6月,斯巴达入侵雅典,战争全面爆发。这一阶段虽然双方互有输赢,但是雅典出现的瘟疫使雅典主动及斯巴达缔结和约休战。战争的第二段从公元前415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开始,结果雅典远征军全军覆没。公元前406年羊河战役中雅典海军惨遭歼灭。公元前404年雅典被迫求和,提洛同盟被解散,战争以斯巴达的成功而告终。影响:第一,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的经济和生活遭到严峻破坏;第二,战争使大量自由民破产,奴隶数量大增,奴隶制的发展破坏了城邦经济基础;第三,战争导致希腊各城邦中阶级冲突尖锐化,很多城邦都出现了起义和暴动。第四,战争引发了希腊城邦之间随后的混战,波斯趁机插手希腊事务,夺回了对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控治权。混战也使很多希腊人把盼望的目光转向了君主制政体和北方的马其顿王同。五,马其顿帝国及希腊化时代(了解)名词说明:腓力二世;喀罗尼亚战役;柯林斯会议;亚历山大大帝;伊苏斯战役;高加米拉战役;阿卡亚同盟;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国六,古代希腊的宗教及文化(一)主要知识点1,被西方人称为“历史之父”的是希罗多德。2,古希腊天文学家恩培多克首先说明白日食形成的缘由,阿那克萨哥拉说明白月食形成的缘由。3,希腊古典时代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被称为“医学之父”,他使古希腊的医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4,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文学的重要成果是悲剧和喜剧,这一时期产生了3个闻名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彼得斯;还有一位闻名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5,古希腊雕刻艺术以表现人体为主要形式,代表作有米隆的“掷铁饼者”。6,希腊化时代最闻名的数学家是欧几里德,他的代表作是《几何原本》。7,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利亚的托勒密提出了“地球中心说”的理论。8,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这一思想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二)名词说明赫西俄德;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阿基米德1,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作。《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及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和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历尽万难返回自己的王国,及皇后珀涅罗珀团聚的故事。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也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荷马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宏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宏大的作品。2,米利都学派: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学派。希腊城市米利都是一座富有的港口和商业中心,产生了三位重要的思想家: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和阿纳克西美尼,他们创立了米利都学派,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米利都学派的观点是朴实的唯物主义,米利都学派开创了理性思维,试图用观测到的事实而不是用古代的希腊神话来说明世界。他们的思想观点解除了当时神造世界万物的迷信,激起了人们探究世界本源的剧烈爱好。3,毕达哥拉斯学派:亦称“南意大利学派”,是一个集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于一体的组织。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创立。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被迫解散,其成员大多是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确定的,万物依据确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毕达哥拉斯学派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本质的学派,其美学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对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4,犬儒学派:古希腊主见自然主义的哲学派别。得名来由有二:一是其创始人安提斯泰尼在名叫“快犬”的地方讲学,二是这一派的人们生活方式粗野,衣食简陋,被当时人称之为“犬”。主要代表人物有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等。该派在哲学上反对“理念论”,认为一般概念只是一个名称,详细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在伦理学上,主见禁欲主义乃至苦行主义,把名利看作身外之物,认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无足轻重的,主见回到极端简朴的原始生活,进入“自然”状态,号召人们克己自制,独善其身而无所求,这才是美德。5,斯多噶学派:希腊化时期重要的哲学派别。斯多噶的字义是廊,由于这个学派在雅典的一处画廊集会讲学而得名。这派的创始人是芝诺。斯多噶学派以为世界既是物质也是理性。人的灵魂是物质的,是世界理性的一部分,所以人应当听从理性,一切变化都是世界理性的表现,都是注定而不是偶然的。这个学派因此信任预言和占卜。芝诺代表早期斯多噶学派,后来古罗马时期的塞涅卡和安东略代表晚期的新斯多噶学派。斯多噶学派思想最终为基督教所吸取。6,伊壁鸠鲁学派: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创立的哲学派别。伊壁鸠鲁派宣扬无神论,认为人死魂灭,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提倡寻求欢乐和华蜜。但他们所主见的欢乐决非肉欲物质享受之乐,而是解除情感困扰后的心灵安静之乐。伊壁鸠鲁派生活简朴而又节制,目的就是要抵制奢侈生活对一个人身心的侵袭。伊壁鸠鲁学派把神还归自然,公开攻击古代的宗教,从而奠定了古代无神论哲学的基础。伊壁鸠的学说包括准则学,伦理学和物理学三个部分。古代罗马文明一,王政时代(了解)(一)知识点概括1,依据罗马历史传统说法,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建立了罗马城,并且成为罗马的第一个王。2,罗马王政时代的主要机构有王(勒克斯),元老院和库里亚大会。罗马的部落称为特里布斯。3,从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建城到公元前510年傲慢者塔克文被推翻为止的时期被称为“王政时代”,这一时代是罗马从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变时期,先后共有7个王。(二)名词说明二,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平民及贵族的斗争主要知识点1,罗马人在推翻王的统治后,取代王执掌国家政权的是两个执法官,后称为执政官,任期一年。2,共和国初其罗家政权机构中,元老院处于权力的中心地位。3,共和国建立后,罗马平民和贵族持续了两个世纪的斗争;在斗争过程中,平民多次实行“撤离”运动,迫使贵族作出让步。4,罗马共和国实质上是贵族共和国,罗马的政治体制是典型的贵族政治。5,霍腾西阿法案的出台标记着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成功结束。(二)名词说明1,特里布斯会议:又称平民会议,是罗马一种按地域部落组成的会议。此会议最早只由平民参与,公元前474年获得承认。起初决议只对平民有效,后来围绕其法律效力问题绽开了长期的斗争。公元前449年,依据执政官瓦列里乌斯和荷拉提乌斯颁布的法案,特里布斯会议成为全体公民参与的会议,会议决议对全体公民具有法律效力,公元前287年,霍腾西阿法案再次重申这一确定。至此,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基本结束。2,《十二铜表法》: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因刻于12块铜牌上而得名,公元前451—前450年颁布。起因是平民要求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说明习惯法。该法典基本上是之前习惯法的汇编,实质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是既然已经有了明确条文的法律,量刑也以此为准,这就在确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领域滥用权力的行为,确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的权益。3,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公元前367年由保民官李锡尼和绥克斯图针对平民土地,债务和担当高级官职等问题提出的法案。主要内容是全体公民都可以占有运用公有地,但不能超过500犹格;平民所负债务一律停止付息,已付利息按本金计算,尚未还清的分3年还清;两名执政官必需有一人由平民担当。该法案的颁布是平民对贵族斗争成功的一个里程碑,从今罗马很多重要官职接连对平民开放。4,霍腾西阿法案:公元前287年独裁官霍腾西阿颁布的法案。起因是同年平民及贵族之间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斗争。平民实行撤离运动后,平民首领霍腾西阿被任命为独裁官,随后公布这项法律,再次批准特里布斯会议的确定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这样,这项确定经过百余年斗争,最终最终得到确认。一般认为,这项法案的出台标记着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成功结束。(三)简答题简述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及贵族的斗争的缘由,经过,性质和意义。答案要点:缘由:(1)罗马共和国建立后,贵族把持了全部的国家大权,平民被完全排斥在国家政权之外。(2)平民不能参及公有地的安排。(3)债务奴隶制。斗争的过程:(1)斗争的第一阶段(围绕政权):公元前494年,平民第一次撤离运动,平贵斗争拉开序幕,贵族被迫承认平民选出的两名平民保民官的权利。公元前462年—前451年,平民经过10年的斗争,达到编纂成文法的目的,公元前451年—前450年,“十二铜表法”颁布。公元前485年,坎努里阿法通过,平民获得及贵族的通婚权利和担当军事保民官的权利,从今加入高级官职行列,斗争第一阶段结束。(2)斗争的第二阶段(围绕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达州考从业资格证客运试题
- 2024年借款抵押合同样本
- 与装修公司返点协议2024年
- 2024年标准个人房屋租赁合同1390字
- 2024年机电购销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简单的个人劳动合同
- 2024年小区车位租赁合同范本简单
- 2024年人事岗位保密协议
- 2024年员工职业培训协议书范文
- 2024年金融借款合同1630字
- YC/T 336-2020烟叶收购站设计规范
- SB/T 10016-2008冷冻饮品冰棍
- GB/T 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 公开课课件拿来主义
- 机加工企业风险告知牌通用
- 管理运筹学7运输问题课件
- 薪酬管理的工具和技术英文版课件
-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培训
- 最新病历书写规范课件
- 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
- 聚丙烯纤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