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基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PARTONE1研究前言PARTONE1研究前言性骚扰会给受害者在生理、心理上造成损害。对学生而言,研究表明性骚扰可以导致不良的学业经历。问题的提出获取对男女之间性骚扰不同认知的判断的影响因素,矫正人们对性骚扰认知的偏差,提高学生之间对性骚扰的正确认知。研究意义1.研究不同性别对性骚扰认知和判断的异同点。2.分析不同性别对性骚扰认知和判断不同的影响因素。研究目的123研究前言性骚扰会给受害者在生理、心理上造成损害。对学生而言,研究表明PARTTWO2研究发现及分析研究设计以及对所发现的认知差异进行分析讨论PARTTWO2研究发现及分析研究设计以及对所发现的认知差研究对象研究侧重于大学生群体对性骚扰的认知,问卷以及访谈的群体主要为大学生,所以研究对象为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武汉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共发放电子问卷100份和纸质问卷100份,回收有效电子问卷35份和有效纸质问卷100份,回收率为67.5%。本次答卷中男性答卷者为51人,女性答卷者为84人。本次共访谈18人,其中包括9名男性和9名女性。一、研究设计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统计工具主要利用SPSS20.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描述统计。本研究主要基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分析。理论视角研究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在本文中引用的是我国学者仉乃华的定义。他把社会性别定义为:特定文化环境规定的被认为是适合其性别身份的性格特征及行为举止。社会性别理论主要包含社会性别差异、社会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性别差异着重探讨的是社会文化中所包含的对男女差异、两性群体特征及行为方式的理解。社会性别角色即个体或群体通过学习特定社会文化中规定的一整套两性价值规范来获得自己的性别身份,也就是两性从社会中学来的行为和所从事的活动。研究对象研究侧重于大学生群体对性骚扰的认知,问卷以及访谈的群1234男女对言语性骚扰认知差异男女对信息接触的认知差异男女对交往行为性骚扰的认知差异家庭与学校社会化环境下的认知差异讨论二、差异分析与讨论文章试图通过社会性别理论来对男女对性骚扰认知差异进行探讨,男女在学习时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对两性的规定和传统影响,构建了这样一种性别差异以及特殊的性别角色。我们发现的男女在有关性的言语、交往行为、信息接触等方面的认知差异,也是基于这样一种社会性别的特征所产生的。基于对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发现,我们将从下面几个当面对差异进行比较探讨。1234男女对言语性骚扰认知差异男女对信息接触的认知差异男女男女对交往语言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包括语言涵义的理解以及语言自身的激烈程度,受到当时情景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对性骚扰的程度也是存在差异的,针对言语中的带有性的相关问题,若是出现在这样一种敌意的环境中,包括与陌生人或者男女双方有冲突时,差异比较显著,而在相对和缓的情景中,比如对性话题的探讨时让对方反感,都会认为是一种性骚扰,但是男女认知差异却不显著。1.男女对言语性骚扰认知差异敌意环境:男性对女性进行辱骂和带有性的言语攻击男女对交往语言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包括语言涵义的理解以及语言1.男女对言语性骚扰认知差异敌意环境:男性对女性进行辱骂和带有性的言语攻击
男性对女性进行辱骂和带有性的言语攻击。您认为这一语言行为:假设方差相等假设方差不相等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F.935
Sig..335
均值方程的t检验t-2.730-2.771df133110.742Sig.(双侧).007.007均值差值-.404-.404标准误差值.148.146差分的99%置信区间下限-.791-.786上限-.017-.022spss分析的表格结果看:选用方差相等时的t检验结果,t=-2.730,df=133,p=0.007<0.05,所以可以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两个样本在这一题的认知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即认为男女生对于“男性对女性进行辱骂和带有性的言语攻击”的认知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女生倾向于认为这一行为的性骚扰程度较严重,而男生更倾向于认为这一行为的性骚扰程度较轻。1.男女对言语性骚扰认知差异敌意环境:男性对女性进行辱骂和带在这样一种冲突的情景中,男女对带有性的语言是存在认知差异的,我们进而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调查,若男性在女性面前讲黄色笑话或谈论有关性的话题,也让对方产生了反感,在这一种情景下,男女又是怎样看待的呢?1.男女对言语性骚扰认知差异缓和环境:男性在女性面前讲黄色笑话或谈论有关性的话题在这样一种冲突的情景中,男女对带有性的语言是存在认知差异的,1.男女对言语性骚扰认知差异缓和环境:男性在女性面前讲黄色笑话或谈论有关性的话题spss分析的表格结果看:选用方差相等时的t检验结果,t=-0.197,df=133,p=0.275>0.05,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认为男女生对于“男性在女性面前讲黄色笑话或者谈论性的话题并使对方产生了反感。”的认知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的。近一半的男生选择“轻微性骚扰”,近一半的女生选择“中度性骚扰”,说明男生更倾向于认为这一行为的性骚扰程度较轻。
男性在女性面前讲黄色笑话或者谈论性的话题并使对方产生了反感。您认为这一语言行为:假设方差相等假设方差不相等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F2.205
Sig..140
均值方程的t检验t-1.097-1.056df13393.300Sig.(双侧).275.294均值差值-.160-.160标准误差值.146.152差分的99%置信区间下限-.543-.560上限.222.239
1.男女对言语性骚扰认知差异缓和环境:男性在女性面前讲黄色笑1.男女对言语性骚扰认知差异对比上述两种情况,可得出:在不友善的敌意环境中,男女对性骚扰的认知是不同的,表现出女生评判性骚扰程度重于男生。男生认为辱骂和言语攻击是出于情绪和不好的语言习惯,而女生在日常生活中少有使用,在冲突的环境中则更容易认为带有性的言语辱骂和攻击时一种性骚扰。若二者对话的情景相对缓和,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对话,如男生对女生讲黄色笑话或者谈论有关性的话题,男女认为使得对方产生“反感”都是一种性骚扰,但是男女认知却不存在差异。在访谈中发现,男女认为在日常使用的对带有性相关粗俗暴力语言,不带有性骚扰的倾向,认为这是男生之间的正常对话,而当在冲突的环境中,男生对女生的言语攻击也就不觉得是一种性骚扰。
社会建构之下的男性总是让男生以及社会认为他们应该是体魄强健,声音雄厚,性格刚烈,心粗,胆大,邋遢等,男性始终被告知应具有男子汉气概。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不同性别群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对性骚扰的认知是社会构建的一个结果,不同的言语环境对这一认知产生差异,当女生在男生亚文化中有更多的交往和语言交流后,也渐认为带有性的言语辱骂不是一种性骚扰,也渐渐出现“女汉子”和“伪娘”等名词。1.男女对言语性骚扰认知差异对比上述两种情况,可得出:2.男女对交往行为性骚扰的认知差异男女在多大程度上对交往行为有着自身的忍耐,也就是对交往中哪些属于性骚扰和哪些是正常的交往现象,是受到男女的生存环境和自身抵抗程度相关的。我们对男女在交往中的有关性的情景进行了分析。情景一:陌生男子故意搭讪女生,称其漂亮,想交朋友,并索要联系方式43.14%的男生和26.19%的女生选择了“不属于性骚扰”这一选项;有35.29%的男生和40.48%的女生选择了“轻微性骚扰”这一选项;有17.65%的男生和21.43%的女生选择了“中度性骚扰”这一选项;有3.92%的男生和11.9%的女生选择了“重度性骚扰”这一选项。近一半的男生认为这一行为不属于性骚扰,只有约25%的女生选择不属于性骚扰。2.男女对交往行为性骚扰的认知差异男女在多大程度上对交往行为2.男女对交往行为性骚扰的认知差异情景一:陌生男子故意搭讪女生,称其漂亮,想交朋友,并索要联系方式t=-2.229,df=133,p=0.027<0.05,所以能拒绝原假设,即认为男女生对于“陌生男子故意搭讪女生,称其漂亮,想交朋友,并索要联系方式。”的认知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说明男生倾向于认为这一行为不属于性骚扰,而女生倾向于认为这一行为属于性骚扰。
陌生男子故意搭讪女生,想交朋友,并索要联系方式。您认为这一语言行为:假设方差相等假设方差不相等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F.505
Sig..478
均值方程的t检验t-2.229-2.289df133114.493Sig.(双侧).027.024均值差值-.367-.367标准误差值.165.160差分的99%置信区间下限-.797-.787上限.063.0532.男女对交往行为性骚扰的认知差异情景一:陌生男子故意搭讪女2.男女对交往行为性骚扰的认知差异情景二:性朋友向女性朋友发送带有挑逗意味的短信如“约会”使用sp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选用方差相等时的t检验结果,t=-3.027,df=133,p=0.003<0.05,所以能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两个样本在这一题的认知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即认为男女生对于“男性朋友向女性朋友发送带有挑逗意味的短信如“约会”的认知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2.男女对交往行为性骚扰的认知差异情景二:性朋友向女性朋友发2.男女对交往行为性骚扰的认知差异
在上述的几种情景中,女生认为在男性与女性交往中,不论是熟人之间交往,还是陌生人拦住索要联系方式,甚至有陌生人要求“约炮”,都大多视为一种性骚扰,女性普遍认知的性骚扰程度都高很多。男女对交往中的有关性的忍耐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在访谈中显示出,男性普遍认为从小父母很少强调自己注意与女生的交往,往往只强调陌生人等安全问题:M1表示“没有太明确的说过。只说过不要让陌生人带你去不熟悉的地方,不要吃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好像只有过这些安全教育方面的,也没有什么关于性的教育。”W3:“当然啊!我可是女生哎,老爸老妈对我家教很严。特别是交朋结友方面管得很严,时常提醒我要自尊自重。”
男女双方自身的性别特征使得家庭在教育中,也存在着差异,男女的对性骚扰的认知差异来自家庭甚至学校的构建,父母对强调女生在交往中保护自己,侧重性的方面,而对男生的教育则侧重于安全方面。学校缺乏对性教育的开设,使得男生育女生之间的交往和日常学习生活仅仅停留在共性上,而没有对男女性差异进行教育,导致在交往中男性普遍趋于大胆、开放,女生趋向于保护自己,在涉及有关性的内容是,也产生冲突。2.男女对交往行为性骚扰的认知差异在上述的几种情景中3.男女对信息接触的认知差异我们对性骚扰的认知甚至对性的认知,是来自于社会的许多要素,在中国家庭与学校性教育缺失的情况下,社会上的各个要素对男女关于性的认识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网络媒体报道、电影、书籍等。但是男女从小生活环境以及教育环境带来了不同的信息冲击,在家庭和学校的这样一个塑造下。情景:在酒店时收到从门缝下塞入的带有淫秽信息的文字或图片这一现象通过spss检验,选用方差相等时的t检验结果,t=-3.345,df=133,p=0.001<0.05可以认为两个样本在这一题的认知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即认为男女生对于“女生在酒店住宿时,晚上收到有人从门缝下塞入的带有淫秽信息的文字或图片”这一行为的认知是有显著性差异的。女生倾向于认为这一行为是性骚扰。3.男女对信息接触的认知差异我们对性骚扰的认知甚至对3.男女对信息接触的认知差异对性骚扰的认知来自社会的构建体现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在对性骚扰方面的表现是现在男女对性骚扰认知重要的来源M2:以前上网的时候还看到过不少这方面的信息,什么校长骚扰学生啊、老板骚扰员工啊,这类的新闻还挺多的。前段时间,就看到过民生银行北分行下属机构中心商业区副总胁迫女下属开房,被该女员工拒绝并曝光至网上的新闻,还引发了社会大量的关注。M4:家庭对男生的教育特别少,男生的认识大多来自于日本AV,我觉得这带来了认识上的差异和偏激。认知多是来自于教育吧,主要指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接受媒体的报道,这强化了我们的认知,或者有好多媒体为了追求效果,报道男对女的性骚扰事件,这让我们觉得性骚扰就是男性对女性的3.男女对信息接触的认知差异对性骚扰的认知来自社会的构建体现4.家庭与学校社会化环境下的认知差异讨论上述三点主要对男女认知的具体差异进行了检验分析,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访谈,发现这样一种差异与家庭的环境与教育以及从小到大学校教育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出在家庭环境方面,缺失基本的性教育,父母对孩子的有关性方面的提醒趋向于含蓄委婉,至于事情的原因及后果不会提及。而在家庭教育中,对性的教育出现性别特点,家庭中母亲“在位”时间更多,而父亲教育出现缺位。(1)孩子的教育也是委婉的问:你觉得家庭有对你关于性骚扰的认知有影响吗?W4:每次出门他们会叮嘱出门要小心,可是“为什么要小心”,“小心什么”父母都不会说。W7:我妈跟我说不要让男孩子随便用手摸你任何身体部位。W1:老爸老妈对我家教很严。特别是结交朋友方面管得很严,时常提醒我要自尊自重。4.家庭与学校社会化环境下的认知差异讨论上述三点主要对男女认4.家庭与学校社会化环境下的认知差异原因讨论(2)家庭教育的内容或者方式对男女是有差异,父母的性别也影响着子女的性教育。表现出母亲“在位”更多,父亲缺位以及男性成长过程中普遍缺乏来自家庭的性教育问:你觉得家庭有提醒你关于性这方面的吗?W2:性教育的话妈妈有提到过有一些,但是多数是自己从课外书上看来的。W5:我妈可能说过。W6:我妈跟我说不要让男孩子随便用手摸你任何身体部位。M4:“我觉得没有。我的家庭就和中国大部分的家庭一样啊,父母不会太重视孩子性方面的教育,这方面的东西好像都是随着自己长大也就慢慢了解了。而且我们家里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关系出现,就是一个很普通、很和谐的家庭。M1:男生不太需要吧,大部分男生没有,但是我觉得父母对女生特别严格,家庭对男生的教育特别少M2:没有教育过,我爸妈都很少说这些,毕竟是男生吧。”4.家庭与学校社会化环境下的认知差异原因讨论(2)家庭教育的4.家庭与学校社会化环境下的认知差异原因讨论(3)在学校教育方面,增加了一些内容,但还是普遍较少,同时老师也会像父母一样对性避而不谈或者糊弄而过。校园的性教育多是基于教科书知识开展的,而且教科书内容让学生产生固化的性别印象,通过对比男女生生理差异,体现出女生生理上存在的弱势。大多数人表示,大学的性教育相比中小学要丰富一些:问:你觉得学校对你有关性骚扰的认知有什么教育吗?W1:“目前没有特别慎重的宣传。但是一直在强调安全问题,可能性骚扰这个话题就包含在安全那里面了。”W3:学校(中学)有上过这方面的课……它会特别强调说男生的性格是这样,女生的性格是这样。然后,觉得女生会比较容易受伤害,这方面的意识要更强些。W4:“其实(什么是性骚扰)这一点是我去年参加了一个大学生性教育健康大赛后才知道的,以前我自己都把性骚扰看得比较简单化,以为只有那种明显的身体侵犯才是性骚扰,但其实它是很容易就构成的,从后面这个定义来看性骚扰肯定会比较普遍的。”W5:“来大学后学校经常会有一些科普,也是这些科普让我逐渐认识了性骚扰的,以前中学老师其实也没怎么提过这些,只是会告诫你要多注意,遇到了就逃跑。”M3:“受到过,我上过我们学校(大学)开的关于这方面的讲座,还算是有基本的了解了。”4.家庭与学校社会化环境下的认知差异原因讨论(3)在学校教育PARTTHREE3社会性别视角下原因分析PARTTHREE3社会性别视角下原因分析社会性别的含义我国学者仉乃华把社会性别定义为:特定文化环境规定的被认为是适合其性别身份的性格特征及行为举止。通俗来讲,即指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气质和性别角色,及与此相关的男女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社会差异。社会性别的含义我国学者仉乃华把社会性别定义为:社会性别的内容(1)社会性别差异社会性别差异着重探讨的是社会文化中所包含的对男女差异、两性群体特征及行为方式的理解。强调的是两性差异的社会文化建构性、非自然性、非生理性。社会性别论强调人的性别意识性别行为都是在社会生活制约中形成的。社会性别是社会生活中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2)社会性别角色社会性别角色即个体或群体通过学习特定社会文化中规定的一整套两性价值规范来获得自己的性别身份,也就是两性从社会中学来的行为和所从事的活动。它的概念包括两个层面:性别角色期待与性别角色表现。前者是指社会期待某类性别的人从事的活动内容,后者则是指两性依循着社会期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雷欣.社会性别理论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18~19.社会性别的内容(1)社会性别差异雷欣.社会性别理论探析[D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性骚扰认知的影响学校教育对性骚扰认知的影响男女性格定位对性骚扰认知的影响社会性别下的男女社会化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性骚扰认知的影响学校教育对性骚扰认知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性骚扰认知的影响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对儿子的发展要求主要是要求他以“出人头地”为人生目标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对女子的教育情况,则主要是教她一些女红等方面的手艺负责光宗耀祖的往往是男性儿童教导女孩在为人处世的道德礼节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礼有节嫁人从夫成为女性别无选择的谋生之道教育妇道礼节的同时还需要被提出了女性独立的要求“成家立业”的基本要求依旧存在,“成家立业”成为男性获得成就感、满足感新的方式传统现代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性骚扰认知的影响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对儿子学校教育对性骚扰认知的影响性别化的期望效应,男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更多更积极的期待,教师对男性的关注或许要多于女性,因为女性在部分教师的心目中缺乏数学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学校的传统教育中,有些教育者认为男生比女生聪明,精于思考与推理,而女生则偏向于擅长记忆,所以那些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倾向于提问男生开放式的问题;而对于女生,教师更多的是提问那些需要记诵的问题;学校教育对性骚扰认知的影响性别化的期望效应,男生从教师那里获男女性格定位对性骚扰认知的影响男性通常被认为是体魄强健,线条粗犷,声音雄厚,性格刚烈,心粗,胆大,邋遢、有泪不轻弹,理性化等等;男性始终被告知应具有男子汉气概,要具有阳刚之气,要善于并勇于挑战,成为命运的主宰。女性则是弱骨丰肌、曲线柔美、桑声婉转、性情温顺、心细、胆小、爱清洁、爱哭、情绪化等等。而女性则必须要有“女孩样”,要具有阴柔之美、要温顺,服从、严格遵守社会规范,家庭妇道礼节。男性的特点女性的特点男女性格定位对性骚扰认知的影响男性通常被认为是体魄强健,线条PARTFOUR4总结与反思PARTFOUR4总结与反思主要结论男女对性骚扰的认知存在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认为一个性骚扰行为更严重。并且我们认为男女性骚扰认知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中国传统观念下,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社会对男女性别角色构建的差异造成的结论与反思主要结论男女对性骚扰的认知存在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认为一010203问卷有些题目的设置可能带有主观倾向性,比如说有少数题目中出现了“让对方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使对方产生了反感”,使被访者带着调查者的主观期望答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有关期货代理委托书的合同范本
- 2025救灾专用单帐篷政府采购合同
- 2025北京市房屋出租代理合同版样书2
- 2025地产信贷部职工住房抵押贷款合同
- 2025建设工程勘察合同比华利
- 科技助力家庭健身的未来展望
- 终身学习学生学习能力的进阶之路
- 2024年螺旋锥齿轮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科学与创造力培养
- 二零二五年度大蒜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合作合同4篇
- 2024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状况三维探地雷达快速检测规程
-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卷
- 2024风力发电叶片维保作业技术规范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含答案)
- 处理后事授权委托书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足疗店营销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