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民族、文化_第1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民族、文化_第2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民族、文化_第3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民族、文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1、发展原因:(1)政治因素: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重视发展经济;新的社会制度推动(2)经济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3)民族交往:民族间的经济交流(4)人民劳作:2、发展表现:(1)农业:A农具:B生产技术:C水利兴修:(2)手工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纺织业、酿酒业、手工业专著(3)商业:A中原市场形成:B商业中心兴起:C大商人涌现:3、经济特点:(1)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显著发展(2)以冶铸业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并且出现手工业专著(3)商品经济活跃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1、民族分布:华夏族华夏族2、融合方式:(1)战争客观推动:(2)经济文化的交流:3、影响:问题1归纳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方式、高潮、特点及影响。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1、文化特点:(1)科学技术领先世界(2)哲学思想流派纷呈(3)文学艺术百花兑艳2、繁荣原因:(1)政治因素:(2)经济基础:(3)民族交往:(4)文化教育:(5)文化传承:3、发展表现:(1)科学技术:天文历法、物理学、医学(2)哲学思想: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备注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问题2概述儒家思想的形成、演变知识体系。(3)文学:A《诗经》:地位——内容——影响B屈原的《离骚》C诸子散文(4)艺术:绘画、音乐检测反馈:选择题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最基本的条件是A封建经济的发展B私学大量兴起C战国七雄的割据混战D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2、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①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②各国的政治变革与互相竞争需要理论指导③思想家个人性格和经历各有不同④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4、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B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C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D阴阳家最受欢迎5、诸子百家中,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上明显对立的是A法家和道家B儒家与道家C墨家与儒家D法家与儒家6、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说“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该思想产生的背景不包括A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B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中央集权制C法家思想成为各诸侯国治国的指导思想D出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7、下列思想家,其政治主张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内容的有①老子②孔子③墨翟④孟子⑤韩非子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⑤8、战国时期的墨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似之处是A反对兼并战争B主张互爱互利C主张中央集权D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9、下列观点符合儒家学派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为因桀亡”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10、与韩非子主张不相符合的是A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B应以古代圣贤的言行为准则C国家大权集于君主一人之手D要用严厉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11、先秦文化丰富多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周易》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B扁鹊被后人称为“脉学之宗”C物理学方面有了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D化学方面已非常明确地记载了光合作用12、《论语·先进》记载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这段话提倡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D学、思结合13、《春秋》中“有星孛入于北斗”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A日食记录B月食记录C天象观测记录D哈雷慧星记录14、《诗经》中收集的绝大部分是下列哪一历史时期的诗歌A西周到春秋时期B夏、商、周时期C西周到战国时期D商、周、春秋时期15、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出土于今A湖南长沙B四川成都C湖北随州D四川广汉16、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是A《妇女凤鸟图》、《御龙图》B《秋水》、《逍遥游》C《妇女凤鸟图》《秋水》D《御龙图》、《逍遥游》17、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认为孔子是改革的先师,主要是依据孔子的A伦理思想B政治思想C教育思想D文化思想18、反映老子的观点并具有积极意义的论述是A“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D“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19、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B诸侯林立,战乱频繁,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C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D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20、下列历史事件中,在《春秋》一书中有记载的应该是A犬戎攻破镐京B李冰修建都江堰C晋楚城濮之战D郑国开郑国渠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道(同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2古者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是以知尚贤之本也。材料3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有仁义的……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4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高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回答:(1)上述材料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