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3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的概念)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同种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
多
;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
多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多
多
不同
知识梳理2.比热容(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
吸收的热量
与它的
质量
和
升高的温度乘积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
c
表示,它的单位是
J/(kg·℃)
,读作
焦每千克摄氏度
.吸收的热量
质量
升高的温度乘积
c
J/(kg·℃)
焦每千克摄氏度
(2)水的比热容较
大
,大小是
4.2×103J/(kg·℃)
,物理意义是
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3)比热容是反映物质
吸热能力大小
的物理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容一般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大
4.2×103J/(kg·℃)
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吸热能力大小
不同
不同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例1
一题多设问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的温度,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知识点突破(1)本实验主要研究方法有:
转换法
和
控制变量法
.(2)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天平
、
温度计
、
停表
.(3)本实验要控制物质的
质量
和
初温
相同,且使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烧杯、陶土网等.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天平
温度计
停表
质量
初温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4)实验中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的目的是
保证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
.(5)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加热时间
反映出来的.保证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
加热时间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6)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方法1.控制加热时间相同,比较
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
,升温快(高)的吸热能力
弱
.方法2.控制
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
,比较
加热时间
,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
强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
方法1
(选填“方法1”或“方法2”).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
弱
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
加热时间
强
方法1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7)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水
吸热能力强.(8)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水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水
水
大于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9)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
吸热能力不同
的结论,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比热容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吸热能力不同
比热容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0)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象是
C
(选填序号).C
比热容例2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物质比热容c/[J·(kg·℃)-1]水4.2×103煤油2.1×103沙石约0.92×103D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B.水和沙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水的比热容表示1kg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2JD.质量、温度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B.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将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水的比热容也变为一半A课堂练习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一杯水用掉一半后,剩下水的比热容
不变
;水结冰后,内能
减小
,比热容
减小
.不变
减小
减小
3.如图所示,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小明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高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水和煤油进行加热.(1)本实验所需要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还需要
天平
和
停表
.(2)实验时应选取
质量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小明上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水和煤油的质量不同
.(3)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加热时间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天平
停表
质量
水和煤油的质量不同
加热时间
(4)改进实验后,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乙图中画出了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乙可知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
煤油
温度升高得多,
水
的吸热本领强.煤油
水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B.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C.比热容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D.比热容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D强化训练2.下列四种情况下,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B
)A.一杯水倒掉一半B.冰熔化成水C.铁块压成铁板D.15℃的水加热到45℃B3.下表提供了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请你依据表格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水4.2×103冰2.1×103酒精2.4×103砂石0.92×103煤油2.1×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CA.液体比热容都比固体的比热容大B.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其比热容不发生变化C.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酒精升高的温度比较高D.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需要吸收4.2×103J的热量4.(2022·邵阳改编)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其中能调节温度主要是因为水的(
A
)A.比热容大B.密度大C.流动性大D.质量大A5.已知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若将2kg冰切掉一半,则剩下的冰的比热容是
2.1×103
J/(kg·℃);冰化水后它的比热容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103
变大
6.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活动中,有以下实验器材: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停表、铁架台、适量的水和食用油.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Δt/℃加热的时间t/min水10.110220.210430.1204食用油40.110150.2102(1)因无法直接测量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小明选择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通过比较
加热时间的长短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间接地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这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转换法
.加热时间的长短
转换法
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Δt/℃加热的时间t/min水10.110220.210430.1204食用油40.110150.2102(2)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时,为了科学地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选择如下方法: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
质量
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
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这里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质量
升高相同的温度
控制变量法
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Δt/℃加热的时间t/min水10.110220.210430.1204食用油40.110150.2102(3)在设计实验时,发现还缺少一样测量仪器,该测量仪器是
天平
.补全器材后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为下表中前三次实验数据,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
质量
有关;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吸收的热量
不同
.天平
质量
不同
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Δt/℃加热的时间t/min水10.110220.210430.1204食用油40.110150.2102(4)分析第1、4次或第2、5次实验数据可知:质量
相同
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水
的吸热能力强.(5)物理学中引入
比热容
来表示不同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相同
大于
水
比热容
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Δt/℃加热的时间t/min水10.110220.210430.1204食用油40.110150.21027.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中得到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C
)A.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相同,内能不同B.该物质的不同状态,其比热容是不同的C.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的大D.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的小C8.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定时间后,石蜡不再熔化,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放出的热量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三块金属中比热容最大的是
丙
.不同
丙
9.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球和铁球(c铝>c铁)浸没在沸水中煮足够长时间,则最终铝球的温度
等于
铁球的温度;铝球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
大于
铁球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前两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取出后,放置在空气中,放出相同热量后互相接触,
铝
球把热量传递给
铁
球.等于
大于
铝
铁
10.(2022·岳阳)图甲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1)两支试管里水和煤油的质量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2)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3)由图乙可知,
水
的吸热能力更强.相同
等于
水
1.比热容的应用(1)水的比热容大,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热(或放热)
多
,所以发动机用水冷却、暖气用水作媒介.(2)水的比热容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温度变化
小
,可调节温度,所以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中的小.多
小
知识梳理2.热量的计算吸热公式:Q吸=
cm(t-t0)
;放热公式:Q放=
cm(t0-t)
.热平衡:在热传递过程中,最终两物体温度会相等,这就是热平衡状态.在不计热量损失时,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另一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cm(t-t0)
cm(t0-t)
等于
例1
一题多设问下列事例与“水的比热容大”有关的是
ABDEHI
.A.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免受温度骤变损害B.北方冬天室内“暖气”用水作为介质取暖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E.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F.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G.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H.晚上向秧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I.海滨城市昼夜温差变化小,适于居住
J.寒冷的冬天,在菜窖放盆水防止蔬菜冻坏ABDEHI
比热容的应用知识点突破
热量的计算例2一个铝壶质量为1.5kg,内装温度为20℃、质量为2kg的水,现将这壶水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烧开,需要多少热量?[不计向空气中散失的热量,已知c铝=0.88×103J/(kg·℃),c水=4.2×103J/(kg·℃)]解: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则水和壶的末温是t=100℃水吸收的热量Q水吸=c水m水(t-t0)=4.2×103J/(kg·℃)×2kg×(100℃-20℃)=6.72×105J铝壶吸收的热量Q铝吸=c铝m铝(t-t0)=0.88×103J/(kg·℃)×1.5kg×(100℃-20℃)=1.056×105J烧开这壶水需要吸收的热量Q吸=Q水吸+Q铝吸=6.72×105J+1.056×105J=7.776×105J.答:需要7.776×105J热量.例3如图所示是某太阳能热水器,该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积是2.1m2.若中山市每平方米的面积1h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平均为3×106J,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以8h计算.(1)一天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能是
5.04×107
J.(2)热水器能把接收到的太阳能的50%转化成水的内能,则正常情况下,一天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2.52×107
J.(3)该热水器一天能把15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
60
℃.5.04×107
2.52×107
60
[解析](1)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Q=3×106J/(m2·h)×2.1m2×8h=5.04×107J(2)一天内水吸收的热量Q吸=50%Q=50%×5.04×107J=2.52×107J
例4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kg、温度为70℃的水吸收8.4×104J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升高了
30
℃,水的末温是
100
℃.[c水=4.2×103J/(kg·℃)]30
100
练习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质量都为500g,初温都为20℃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求:[c水=4.2×103J/(kg·℃)](1)在90min的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耳?解:(1)由图象可知,加热90min后水的末温为50℃,则该过程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4.2×103J/(kg·℃)×500×10-3kg×(50℃-20℃)=6.3×104J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6.3×104J;(2)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
答:(2)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J/(kg·℃).1.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的戈壁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在新疆某地出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B
)A.海水的密度小,沙石的密度大B.海水的比热容大,沙石的比热容小C.海水的内能多,沙石的内能少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沙石吸收的热量多B课堂练习2.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
热量
,冷却效果好.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kg初温是20℃的水吸收了3.78×105J的热量,内能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温度升高了
80
℃.比热容
热量
增大
80
3.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100℃,再投入到80g的10℃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求:(1)水吸收的热量;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水)=4.2×103J/(kg·℃)×0.08kg×(18℃-10℃)=2.688×103J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2.688×103J;(2)铅的比热容.(保留一位小数)
答:(2)铅的比热容为163.9J/(kg·℃).1.下列事例中,应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性质的是(
C
)A.用水给餐具消毒B.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C.用水来冷却汽车的发动机D.用水雾来形成彩虹C强化练习2.新情景设置课后延时服务推出后,在学校用餐的师生增加了.如图是值日老师往保温饭盒下层注入热水,温热上层不锈钢餐盘内的饭菜.用热水温热饭菜是因为水的(
D
)A.凝固点低B.沸点高C.密度小D.比热容大D
A.若物质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物质的比热容增大一倍C.若物质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物质的比热容增大为原来的2倍D.无论物质的质量有多大,该物质的比热容都不变D4.夏天在海边玩耍,感觉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的,这是因为在同样的太阳光照射条件下,沙子与海水吸收的热量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
小
(选填“大”或“小”),
沙子
的温度升高得更多.到了晚上,
水
的温度更高,这是因为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降低得
少
(选填“多”或“少”).相同
小
沙子
水
少
5.如图是同一纬度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请判断内陆城市一年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
B
(选填“A”或“B”),这是由于内陆沙石多,沙石的比热容
小于
水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沙石的温度变化较
大
.B
小于
大
6.在完全隔热的装置内,用同一热源给200g水和200g油分别加热,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水每分钟吸热
2100
J,油每分钟吸热
2100
J,油的比热容是
2.1×103
J/(kg·℃).[c水=4.2×103J/(kg·℃)]2100
2100
2.1×103
7.用电水壶烧水是用
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如果将壶内20℃的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5.04×105J,那么壶内水的质量是
1.5
kg.[当时气压为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热传递
1.5
8.如图甲所示小明将质量为250g、初温为90℃的牛奶放入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水中进行冷却,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忽略热量的损失以及盛牛奶和水的器皿吸放热的影响,c水=4.2×103J/(kg·℃).求:(1)水、牛奶达到的相同温度为
40
℃;[提示]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最后热平衡时两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货车个人运输合同范例
- 车辆挂靠单位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未成年工保护规定
- 二零二五版办公用品采购协议合同
- 二零二五版金融债券抵押合同范例
- 个人转让单位合同样本
- 法律咨询服务协议合同书
- 从化区叉车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买路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版家装公司施工安全免责的协议书
- 生产经理季度工作计划
- 化肥利用率研究
- GB/T 30595-2024建筑保温用挤塑聚苯板(XPS)系统材料
- 病历书写(门急诊病历)
-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论文)10000字】
- 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
-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五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蜘蛛开店第二课时 教案
- 模拟试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考试版A4)【测试范围:1-3单元】(广东深圳专用)
- 零星维修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DBJ04∕T 390-2019 基坑工程装配式钢支撑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