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ZT 0276.12-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12部分:岩石耐酸度和耐碱度试验_第1页
(高清版)DZT 0276.12-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12部分:岩石耐酸度和耐碱度试验_第2页
(高清版)DZT 0276.12-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12部分:岩石耐酸度和耐碱度试验_第3页
(高清版)DZT 0276.12-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12部分:岩石耐酸度和耐碱度试验_第4页
(高清版)DZT 0276.12-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12部分:岩石耐酸度和耐碱度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第12部分:岩石耐酸度和耐碱度试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IDZ/T0276《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分为31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第2部分:岩石含水率试验;——第3部分:岩石颗粒密度试验;——第4部分:岩石密度试验;——第5部分:岩石吸水性试验;——第6部分:岩石硬度试验;——第7部分:岩石光泽度试验;——第8部分:岩石抗冻试验;——第9部分:岩石耐崩解试验;——第10部分:岩石膨胀性试验;——第11部分:岩石溶蚀试验;——第12部分:岩石耐酸度和耐碱度试验;——第13部分:岩石比热试验;——第14部分:岩石热导率试验;——第15部分:岩石击穿电压和击穿强度试验;——第16部分:岩石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第17部分:岩石放射性比活度试验;——第18部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第19部分: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第20部分:岩石三轴压缩强度试验;——第21部分:岩石抗拉强度试验;——第22部分:岩石抗折强度试验;——第23部分: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第24部分:岩石声波速度测试;——第25部分:岩石抗剪强度试验;——第26部分:岩体变形试验(承压板法);——第27部分:岩体变形试验(钻孔变形法);——第28部分:岩体强度试验(直剪试验);——第29部分:岩体强度试验(承压板法);——第30部分:岩体锚杆载荷试验;——第31部分:岩体声波速度测试。本部分为DZ/T0276的第1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DY-94《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16.耐酸度和耐碱度试验》。本部分与DY-9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切石机设备;Ⅱ——增加了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增加了酚酞溶液;——修改了化学试剂的表示方法;——修改了耐酸(碱)度试验记录表。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部分由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负责起草,广东省物料实验检测中心参加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姚前元、赵桂芳、倪卫东。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Y-86;——DY-94。1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第12部分:岩石耐酸度和耐碱度试验DZ/T0276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岩石耐酸度和耐碱度的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中的岩石耐酸度和耐碱度试验。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岩石试样置于酸性介质中,经过一定时间后的剩余质量与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耐碱度alkaliresistance岩石武样置于碱性介质中,经过一定时间后的剩余质量与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岩石试样置于酸碱介质中,经过一定时间浸泡后,通过计算耐酸碱度,测定其对酸(碱)液浸泡的耐力。4仪器设备及试剂4.1仪器设备4.1.1切石机。4.1.2玻璃缸:直径为25cm。4.1.3电炉。4.1.4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105℃~110℃范围内。4.1.5干燥器:直径为24cm,内置变色硅胶。4.1.6天平:最大称量值200g,可读精度0.001g。4.2化学试剂4.2.1硫酸溶液(1+9)。4.2.2氢氧化钠溶液(100g/L)。4.2.3氯化钡溶液(200g/L)。4.2.4酚酞溶液(10g/L)。25.3用200号金刚砂磨平试样表面。6试验步骤6.2.3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玻璃缸内,浸没试样。浸泡48h后取出试样,在蒸馏水中煮沸10min~差不大于0.50%的2次试验结果平均值报出。(规范性附录)岩石耐酸度和耐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