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页岩气调查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IDZ/T0299-2017前言 Ⅲ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2 24.2任务确定 24.3地震工程部署 25地震资料采集 25.1采集设计 25.2采集设计编写 5.3采集施工要求 5.4现场处理工作 5.5原始资料质量检验与评价 5.6原始资料整理 215.7采集工作验收 226地震资料处理 246.1资料准备 246.2处理设计 246.3二维地震资料处理基本内容 6.4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基本内容 6.5处理技术要求 256.6处理质量控制和要求 6.7处理成果 296.8处理成果验收 296.9处理成果归档 附录A(资料性附录)采集设计内容 附录B(资料性附录)微测井和小折射仪器班报 附录C(规范性附录)可控震源相位、畸变指标 附录D(资料性附录)仪器班报格式标识 35附录E(资料性附录)数字磁带盘标识和磁带箱标识 附录F(资料性附录)现场处理剖面档案卡标识 40附录G(规范性附录)质量检验内容 41Ⅱ附录H(资料性附录)试验工作总结报告内容 附录I(资料性附录)可控震源存储介质标识 附录J(资料性附录)辅助数据存储介质、小折射记录、微测井记录标识 44附录K(资料性附录)采集工作总结报告内容 附录L(资料性附录)采集完成工作量统计表 46附录M(资料性附录)处理报告内容 48Ⅲ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1页岩气调查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调查地震工程部署、采集设计、采集施工、处理设计、处理基本内容、质量控制、成果资料整理、验收及归档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页岩气调查陆地二维地震(含弯线、宽线)、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Z/T0077石油和天然气、煤田地震勘探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DZ/T0180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254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SY/T5171陆上石油物探测量规范SY/T5314陆上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SY/T5332陆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范SY/T5769陆上地震勘探辅助数据P1/90格式SY/T6280石油物探地震队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SY/T6290地震勘探辅助数据SPS格式SY/T6391SEG-D地震磁带记录格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指单位质量岩石中有机碳的质量,用百分数来表示(%),是评价生油岩中有机质丰度最主要的指标。页岩气相对富集,页岩层系(段)裂缝裂隙发育、高脆性,压裂后可形成可观的改造储层体积区域。有机质丰度organicmatterabundance单位体积沉积物(岩)中所含的有机质总量。常以剩余有机碳、抽提物及热解烃等含量表示。对有利区带进行地球物理勘探和探井钻探,建立完善的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取心剖面,查明储层厚度、含气性、物性等特征,优选出有利评价区的过程。2先导性试验阶段pilotstage对评价结果较好,可作为后续获得产能建产区域进行地球物理勘探,精确查明建产区构造特征、应力分布、岩石力学参数和总有机碳含量平面分布等特征的过程。产能建设和生产阶段constructionandproductionstage分方位角处理sub—azimuthprocessing方位角是在水平面上,自正北向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与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分方位角处理是指对三维地震数据分别按照某一方位角范围进行处理的技术。查明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埋深、厚度,断层分布,裂缝发育程度;预测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4.2任务确定根据页岩气调查区内的构造地质特征,结合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分布、有机质丰度、储集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论证地震勘探的可行性,提4.3地震工程部署根据DZ/T0254规范,针对不同的页岩气调查阶段,开展地震工程部署工作。在勘探阶段、评价阶段宜开展二维地震调查;在先导性试验阶段、产能建设和生产阶段宜开展三维地震调查。明确页岩气地5地震资料采集5.1采集设计5.1.1采集设计依据依据地质任务、地震工程合同和工区以往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编制地震资料采集设计。5.1.2资料收集5.1.2.1地理资料地理资料包括如下内容:3a)自然地理资料: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水库、溶洞及地下暗河、沙丘、动植物分布、地表覆盖物类型及分布范围等。c)气象资料:气候特点、温度、风季、雨季、海拔与气候关系、洪水期及冰冻期等自然灾害的特点等。d)测绘资料:GPS网、三角点成果、地表高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航拍照片等。5.1.2.2地质资料地质资料包括如下内容:b)以往的调查成果和综合报告。c)地质填图及物性资料。d)大地应力场资料。e)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厚度、埋深等资料。5.1.2.3地球物理资料地球物理资料包括如下内容:a)表层资料:表层岩性、结构、速度、厚度;潜水面及其他水文资料;小折射、微测井数据及其他相关表层资料等。b)干扰波调查资料:干扰波类型、速度、频率、波长、分布范围及能量变化情况。c)重磁、电法等调查资料。d)以往地震资料(本区、邻区或类似地区)及地震成果:地震测线位置图、采集方法、表层调查方法、试验方案、试验资料、试验总结、施工总结、SPS成果数据等;以往现场处理流程及参数、室内处理流程及参数、处理成果数据、地震叠加剖面和偏移剖面、处理成果报告;解释成果报告、解释成果图(工区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构造图、埋深图、厚度图等)。e)地球物理参数: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双程旅行时、最大倾角、层速度、均方根速度、反射波5.1.2.4特殊工程的安全、环保管理资料防洪大坝、护河堤、古建筑、煤矿、防空洞、隧道等工程的有关安全、环保管理规定文件。5.1.2.5其他资料收集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及甲方要求等。5.1.3工区踏勘5.1.3.1根据地质任务、地震工程部署要求,在设计前对工区进行详细踏勘,实地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情况,综合利用地理信息了解工区情况。5.1.3.2对于山地区,宜参照航拍照片、卫星照片及地表高程数据等,详细描述所有测线(束)的调查情况。有条件时应建立每条测线(束)工区的地理信息库,绘制表层地质剖面图。5.1.3.3了解工区内地表出露的地层及岩性分布、含水性情况,对表层岩性进行初步分区,初步掌握激45.1.3.4踏勘结束后,应及时完成踏勘报告的编写,提出资料采集施工难点,测线部署调整方案,营地设5.1.4地震测线/测网部署原则5.1.4.1二维地震测线部署5.1.4.1.1地震测线应根据地质任务要求,按区域地质单元进行整体规划。一般采取先设计骨干测网、后逐步加密的部署原则。5.1.4.1.2宜在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稳定区部署地震测线。主测线部署应参照已有地质成果,应垂直工区主断裂带走向或沿区域主应力方向,考虑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分布及构造变化特征。5.1.4.1.3地震测线宜通过工区的主要探井。5.1.4.1.4测线按直线部署,无法按直线部署时,可按折线部署。5.1.4.1.5在直测线、折测线无法部署时,在满足地质任务前提下可采用弯线部署。5.1.4.1.6根据不同出露岩性的激发效果,结合踏勘结果,优选较好的激发岩性,调整测线部署。5.1.4.1.7相邻工区、不同年度、不同野外采集方法的两条测线连接时,其连接点宜在各自的满覆盖段内;相同野外采集方法的两条测线连接时,宜以满覆盖边界点作为连接点。5.1.4.1.8两条测线相交点须为整桩号。5.1.4.2二维地震测线命名及编排5.1.4.2.1测线命名。二维地震测线命名应遵循下列原则:a)测线的命名由测线所在地区、施工年份及测线编号三部分组成。b)示例:“LS2013-246”,“LS”为工区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组合,由2个~4个字母组成;“2013”为施工年份,由4个阿拉伯数字组成;“246”为测线编号,由2个~7个阿拉伯数字组成。c)测线编号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递增。5.1.4.2.2测线桩号编排。测线桩号以米为单位,按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递增编排。实际施工中可采用自然桩号编排,但应给出自然桩号与测线桩号的对应关系。5.1.4.3三维地震测网部署5.1.4.3.1三维地震工区边界应尽可能规则,边界拐点尽可能少。5.1.4.3.2三维地震采集线束方向宜垂直构造走向或沿区域主应力方向。5.1.4.3.3三维地震采集满覆盖面积应满足页岩气调查的先导性试验阶段、产能建设和生产阶段地质任务要求。5.1.4.4三维地震测网编号原则及规定5.1.4.4.1编号原则。三维地震测网编号应遵循下列原则:c)桩号大小规定:南小北大,西小东大,斜测线以它的方位角规定。5.1.4.4.2编号规定。三维地震测网编号应遵循下列规定:5a)全区接收点编号采用8位数表示,第1~4位数表示接收线号,第5~8位数表示接收点号。接b)全区激发点编号采用8位数表示,第1~4位数表示激发线号,第5~8位数表示激发点号。激 (1)6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反射尽量避开直达波及初至折射波的干涉,见式(析精度误差小于6%。…最大炮检距满足动校正拉伸畸变要求的关系见式(6)。动校正拉伸畸变宜小于12.5%。Zmx=V2th·V².D (8)7xmx——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L’每端延伸的接收线长度,单位为米(m)。对于中间激发的观测系统,可两端延伸激发线和接收线长度。每端延伸的激发线长度计算见式(9);每端延伸的接收线长度计算见式(10):N——覆盖次数; 弯线设计时,应论证共中心点位置的离散程度,同一面元叠加中心线上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反射波时差要小于其视周期的四分之一,最小覆盖次数不小于设计要求的三分之二。于最浅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菲涅尔带半径,以保证最浅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反射同相叠加及有利于压制干扰波。i)通过正演模拟,论证设计的观测系统的合理性;对不同的道距、5.1.5.4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a)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在确保炮检距、方位角、覆盖次数分布均匀的前提下,宜采用宽/全方位、高覆盖、长排列、小面元的观测系统进行采集,满足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高精度构造成像、裂b)布设的观测系统宜尽量满足接收线距等于炮线距、道距等于炮点距,波场连续性好,以满足OVT(偏移向量矢量片)处理对观测系统的要求。c)应满足AVO分析及叠前属性反演的要求。d)其他执行DZ/T0180及SY/T5314的要求。a)面元大小:指相邻叠加道的距离。面元边长应满足防止出现空间假频(混叠频率)和满足横向分辨率的要求。b)满足最高无混叠频率的计算见式(11)和式(12): 8e)总覆盖次数最低不少于二维地震采集最佳品质资料的覆盖次数2/3,并保证地下共中心点覆盖 N=N·N₃ f)横向覆盖次数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在横向的均匀性及地质任务的要 9M≥Z·tan30° M≥Z·tanθm 5.1.5.5.1在遇到大型障碍物无法理论布设规则的激发和接收点(线),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有5.1.5.5.2特殊观测系统与正常观测系统的CMP点(网5.1.5.5.5当沿接收线方向障碍物大于5.1.5.5.6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障碍物区布设激发点和接收点。5.1.5.5.7对各CMP面元的覆盖次数、炮检距及方位角的分布情况进行计算,及时调整激发点、接收点位置,最大限度地保证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覆盖次数和炮检距分布均匀,保证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成像精度。5.1.5.6激发因素5.1.5.6.1激发因素设计时,针对高信噪比地区,在保证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弱反射有较高信噪5.1.5.6.2激发深度应保证在较好的激发岩性或高速层中激发,单深井不能达到要求时,宜选择组合井5.1.5.6.3组合井激发时,井间距应大于爆炸半径的1.5倍,并进行组合特性分析。组合激发井间距应依据式(21)求取:式中:D——炮井间距离,单位为米(m);三维地震采集时组合井的组合特性宜考虑在保护高频、压噪、信号保真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5.1.5.6.4山地地震采集应在地质露头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质年代的出露岩性进行激发岩性、激扫描时间、扫描频率等进行试验对比、确定。可控震源激发具体技术要求,见SY/T5314条款中可控震源激发规定。5.1.5.7.1检波器类型选择应考虑工区的地质任务要求、表层地震地质条件。5.1.5.7.2检波器组合方式的设计应保护高频有效信息,在有效波基本不被削弱的前提下,考虑压制规则干扰和环境噪音。5.1.5.7.3根据工区表层结构参数对组合高差进行分析,组内高程时差应小于反射波视周期的四分之式中:fam——最浅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反射波主频,单位为赫[兹](Hz)。检波器埋置应保证与大地耦合良好。三维地震采集时,接收组合图形应考虑沿主测线方向和垂直主测线方向的组合响应特征基当采用可控震源采集时,检波器宜采用点接收,施工时应注意避开环境干扰影响。5.1.5.8仪器因素5.1.5.8.1仪器类型应根据采集方法、技术要求和环境条件等选择,采用较高灵敏度和较宽动态范围的仪器。5.1.5.8.2仪器施工参数应根据勘探目标、地震信号特征、仪器特点等合理地选择。5.1.5.8.3记录长度应满足最深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成像需要,宜在最深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反射时间t₀基础上延长2s或以上。5.1.5.8.4当采用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时,仪器应记录相关前的数据,还应配备相应的软件对记录的辅助道信号,可控震源的DGPS(差分GPS技术)坐标、相位和畸变进行实时监控。5.1.6表层结构调查和野外静校正5.1.6.1表层调查5.1.6.1.1一般采用小折射或微测井等方法调查低、降速带厚度和速度。5.1.6.1.2平原区表层控制点的密度应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工区低、降速带的变化为原则;在山地区,以能获取不同岩性表层速度为原则,针对不同的地表岩性布设表层调查点;在有静校正数据库或可通过其他方法解决静校正问题的地区,表层调查点的密度可适当放宽。5.1.6.1.3对工区内的地质露头进行调查,结合微测井或小折射,查清地表岩性和风化层分布情况,为激发分区和表层模型建立提供依据。二维地震工区每条线的地质露头均应调查,三维地震工区应根据岩性变化情况确定地质露头调查线。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地质露头剖面图、表层岩性和风化层平面分布图。5.1.6.1.4各种表层调查方法应有一定的重复验证点进行相互验证。5.1.6.2野外静校正5.1.6.2.1基准面确定:a)一般情况下,静校正选择水平基准面,或用浮动基准面过渡,再校正到水平基准面。b)二维地震工区和三维地震工区应建立全区统一水平基准面,水平基准面的选取遵循“少剥多填”的原则,一般选择工区内海拔高程的最大值的整数(整数取到百位)。c)同一工区或相连接工区,应建立全区统一的水平基准面。5.1.6.2.2静校正量计算:a)一般可采用模型法计算静校正量。当地形起伏较大且有较稳定的折射界面时,宜采用折射静校正法;当地形起伏较大且表层结构不稳定时,宜采用层析静校正法或者综合建模静校正方法等,通过对比试验确定野外最佳静校正方法。b)二维地震静校正计算时,应保证在测线交点处表层模型的闭合和静校正量数据的一致。c)进行不同静校正方法试验对比,优选最佳静校正方法。5.1.7试验方案5.1.7.1试验工作目的及内容5.1.7.1.1在充分调查工区内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及参数论证的基础上,为正确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和采集参数提供依据。5.1.7.1.2试验目的、试验项目、试验内容应明确,试验参数应具体,针对性及统计性强。要对室内分析无法确定和对采集质量有影响的施工参数进行重点试验。5.1.7.1.3试验内容应根据试验目的、地质任务、工区地震地质条件、以往资料存在的问题而拟定。试验内容包括表层结构调查、干扰波和环境噪音调查、激发因素、检波组合、仪器因素、观测系统等,并符合SY/T5314的规定。采用可控震源激发时应对扫描长度、台数、振次、驱动幅度和扫描频带等参数进行5.1.7.1.4若工区内以往的地震资料能满足地质任务要求时,可充分借鉴以往的采集方法,在生产中可进行验证性试验。5.1.7.1.5系统试验点应选择在测线交点处或有代表性的激发岩性处。试验考核点或试验段(束)应选择在不同表层、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能较好地代表全区的位置。5.1.7.2试验方案编制5.1.7.2.1试验方案编制前要收集本区或邻区以往的资料,分析工区存在的地质和地球物理问题,分析结果、试验点或试验段(束)位置、试验方案及参数、试验工作要求及工作量、试验资料现场处理分析项目5.1.7.3试验工作要求5.1.7.3.2试验点、试验段(束)须实测并提交相应测量成5.1.7.3.3各种因素的试验排列长度应与采集设计的最大炮检距相当。5.1.7.3.4以往未进行地震勘探地区应做系统试验,全面分析试验资料。5.1.7.3.5试验资料应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5.1.7.3.7试验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试验工作总结的编写,同时规范整理试验分析资料,记录备案。5.1.7.3.8试验段(束)在试验点分析内容的基础上应进行观测系统参数分析。5.1.7.3.9试验工作的其他要求应执行SY/T5314的规定。5.2采集设计编写5.2.1采集设计内容设计名称为“××盆地(××地区)××××年度二维(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施工)设计”,具体设计内5.2.2设计附图5.2.2.1二维地震设计应提交如下附图:a)二维地震部署图。图名为“××××年度××地区(××盆地)页岩气区块二维地震勘探部署图”,图面以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深度构造图为背景,并标出工区内主要地物和探井、测线位置和测线号,图框应有坐标或经纬度,并有图例说明、责任表和日期,设计图比例尺宜为1:50000,在地震资料空白区可采用地质图或其他地球物理方法(重磁、电法等)的成果图作为部署图的背景。b)二维地震设计图。图名为“××××年度××地区(××盆地)页岩气区块二维地震测线设计有图例说明、观测系统参数表、责任表和日期,比例尺宜为1:50000。5.2.2.2三维地震设计应提交如下附图:a)三维地震部署图。图名为“××××年度××地区(××盆地)页岩气区块三维地震勘探部署图”,图面以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等t₀图或深度构造图为背景,标出施工面积、资料面积、满覆盖面积,并标出工区内主要地物和探井、测线位置和测线号,图框应有坐标或经纬度,并有图例说明、责任表和日期,设计图比例尺宜为1:50000。b)三维地震设计图。图名为“××××年度××地区(××盆地)页岩气区块三维地震测网设计图”,图面以地质图或卫片为背景,标出测网位置及编号,图框应有坐标或经纬度,并有图例说明、观测系统参数表、责任表和日期,比例尺宜为1:50000。c)采用不规则观测系统施工时,应单独绘出三维地震施工设计图、CMP点位置图和最浅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覆盖次数平面分布图。5.2.3设计实施设计经审批后方可实施。5.2.4设计提交资料采集设计应按要求提交纸质和电子的存档资料。5.3采集施工要求野外施工作业的健康、安全和环保(HSE)工作应符合SY/T6280的规定。5.3.2施工前准备工作根据采集技术设计编制施工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制定质量、健康、安全和环保具体控制措施和项目完成的具体保证措施以及项目运行计划。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包括:a)仪器(含采集站)的年检或月检。b)爆炸系统的同步精度检测。c)可控震源振动性能测试与信号校正、一致性测试。d)电缆、检波器的测试及与仪器连接后的极性检查。e)测量仪器的校验和检定。f)其他装备的检修和检验。g)人员、装备配备到位情况。h)所有检测、校验和检查资料完整齐全情况。i)质量管理、培训。所有在用的勘探设备都应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取得合格检测记录或检定合格证后,方可进行试验和投入生产。5.3.3测量工作要求5.3.3.1测线(束)实测应按照设计要求、SY/T5171和SY/T5314的相关规定执行。5.3.3.2按设计坐标进行激发点和接收点放样测量时,测量标志平面坐标与设计坐标之差不应超过5.3.3.3测量组开始作业时,技术人员应跟班完成一条测线(束)测量作业,以指导各种复杂地形的物理点放样。测定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应设立明显、牢靠的标志。5.3.3.4野外测量点位成果应及时与理论坐标逐点比对,对任何偏离设计位置的物理点进行检查,野外实测与原设计的物理点应正确反映到平面图上并列表说明。5.3.3.5测量数据应及时上交技术组,技术人员应对物理点偏移情况及测线覆盖次数的分布情况进行5.3.3.6测线偏移和变观a)二维地震测量在遇障碍物时,按设计和SY/T5314的要求提前偏移,转折边的方位角与测线方位角之差不大于8°(山地区不大于16°),偏移设计测线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四分之一线距(山地区小于二分之一线距),转折点必须是激发点或接收点,转折段长度应大于1km,测线端点应回到原设计的位置上。根据偏移大小和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深度、倾角等进行方法论证,保证同一面元内CMP道集能同相叠加。b)沙漠地区的施工测线应尽量避开高大沙丘,沿起伏较小的方向布设。c)二维地震采用折线或弯线施工时,应做好踏勘、选线工作,测线拐角和边长应根据限定的CMP按比例绘出平面位置图。严重弯曲的地段应增加覆盖次数。d)三维地震施工时,如遇障碍无法布设激发点,宜采用恢复性激发点。3个以上的恢复性激发点应均匀布设于障碍物的两侧。同时优选激发点,不与其他正常激发点重合。e)山地调查遇到地表障碍物实施小弯线施工时,应在相应方法论证的前提下确定可偏移理论点的f)横向偏移量应小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见式(23): (23)a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反射波长,单位为米(m);H——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埋深,单位为米(m)。5.3.3.7二维地震测线实测一般要求:a)新老测线相接时,应收集老测线的测量成果,使用统一桩号或依据设计要求确保新老测线满覆盖相接,放样实测的满覆盖端点与设计位置或相接老测线的端点的位移量不大于CMP点距(二分之一道距)。b)两条测线相交时,应联测相交点附近物理点的坐标和高程;若无物理点标志,应采用室内内插相交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检查,也可采用物理点坐标放样,进行高程对比检查,高程闭合差应小于c)在遇障碍物时应采用就近偏移实测的原则,物理点的偏移量沿测线方向应不大于十分之一道距,垂直于测线方向应不大于1个道距。5.3.3.8三维地震测网实测一般要求:a)三维地震测量应按设计的坐标位置对接收点、激发点进行放样测量,所有接收点、激发点的平面坐标实测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宜大于半个面元边长。所有相邻接收点之间、激发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接收线之间、激发线之间的距离,其实测值与设计值之差,点距差应不大于1m,线距差应不大于设计值的2%,且绝对值不大于5m。b)当完成一束线时,测量数据经计算、检查无误,精度达到要求后,应及时展绘出测网物理点位置图,并对偏移激发点列表,以供野外施工时使用。c)三维地震测量工作完成后,应提交全部的接收点和激发点坐标、高程及完成的三维地震施工边界、资料边界和覆盖边界的拐点坐标。5.3.3.9水陆交互带实测要求:a)水陆交互带中的滩涂及不流动的水网(如水库、江、河、湖泊、沼泽等)区域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实测点与设计点的水平位置偏差一般小于5m,大于5m的实测点不超过单条线(束)总测点数的10%,且不允许连续两个点超过5m。对流动的水域偏差不大于10m。b)陆地与静止水域标志设置位置与所提供的实测坐标位置偏差不大于1m,流动水域部分标志设置根据潮汐变化和水深变化适当设置。c)流动水域部分所有的激发点、接收点应当日测量,当日施工;静止水域在测量标志设定后,若未及时施工,遇到大风,施工时应重新测量。d)测量标志设置应明显、可靠。5.3.4试验工作要求5.3.4.1试验前应进行表层调查,指导激发参数试验的井深设计。5.3.4.2试验中按照编制的试验方案项目实施,减少试验的盲目性。5.3.4.3试验点选择要具有合理性和代表性,试验因素要单一。5.3.4.4技术人员应在施工现场,布设井位、录井,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5.3.4.5试验分析在结合地表结构和地下特征的前提下,认真做好定性和定量分析。5.3.4.6针对试验和踏勘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试验结果达不到部署要求及时提出补充试验方案。5.3.4.7应及时对试验资料分析、对比,完成二次方法论证,撰写试验报告,并向甲方汇报,以便确定施工因素。5.3.4.8试验点资料应按照不同试验因素进行单炮分频扫描显示,频谱分析,能量、信噪比分析等;试验段(束)应按照不同的试验因素,相同的处理流程和参数,独立进行静校正量计算及速度分析,对处理后的剖面进行观测系统参数、频谱、能量、信噪比等分析。5.3.4.9及时完成试验分析总结报告、整理有关资料,按照有关要求归档、上交。5.3.5表层结构调查工作要求5.3.5.1表层调查应在测线(束)生产前完成,采用炸药震源激发时,表层调查应为设计激发井深提供依据,施工顺序在测量之后钻井之前。5.3.5.2根据5.1.6.1的要求,小折射、微测井的密度应能控制低降速带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全区点位分布要求基本均匀。在岩性交界区域、资料品质差异较大的区域、表层结构变化较剧烈的区域等,应适当加密表层结构调查控制点。5.3.5.3小折射的排列宜铺设在平坦地段,排列内相对高差不超过2m;排列布设的方向尽可能沿测线(束)的方向。特殊地表条件下,排列方向可任意选择,中心点应对准桩号,点位可整道移动,最大移动距离为小折射调查设计点距的10%;小折射施工因素的选择以求准低、降速层的速度、厚度和高速层的速度为依据。5.3.5.4微测井应根据表层结构的复杂程度而定,微测井施工时,应求准低、降速层的速度、厚度和高速层的速度。5.3.5.5小折射、微测井应保证在同一速度层不小于4个控制点,初至清晰。5.3.5.6低、降速带巨厚区,可采用小折射一微测井联合调查。5.3.5.7采用重锤敲击的方式进行表层调查施工时,垫板与大地充分耦合。5.3.5.8野外施工时,实测偏移距。5.3.5.9及时填写施工班报,班报格式参见附录B。5.3.5.10表层调查其他要求执行SY/T5314的规定。5.3.6钻井工作要求5.3.6.1以激发点测量标志为中心,半径1m的范围内钻井,其井口与测定桩号的高程差应小于1m。组合井炮线连接应采取串联方式;组合中心距激发点测量标志的平面距离不大于1m,组合激发井的井底高程差小于1m。5.3.6.2激发井深和激发药量应综合考虑该区的低、降速带变化和以往的激发因素等,最终激发因素应根据试验资料确定,宜选择激发效果较好的岩性中激发,以减少面波、声波等干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5.3.6.3药量的选择应使激发的频带较宽、高频部分具有足够的能量,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反射有较高的信噪比。5.3.6.4对钻完的每口炮井应及时填写钻井班报表,记录岩性柱状图及激发深度,提高静校正的准确性。5.3.6.5每口井的井深应达到设计要求,并做到井身直、井壁光滑。5.3.6.6钻井点位及相关资料应及时上报技术组,技术人员应对实钻点与设计点位、测量放样的点位进行检核,确认无误并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开展后续工作。5.3.6.7钻井激发的其他要求执行SY/T5314的规定。5.3.7接收工作要求5.3.7.1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检查:a)开工前应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极性检测,极性统一规定为初至下跳(磁带记录为负数),可控震源和井炮联合施工时,其极性使用炸药震源激发检测。b)投入生产的仪器(含采集站)年检合格,年检周期不超过一个自然年。c)按期进行仪器(含采集站)月检,月检周期不超过32个自然日。d)每日开工前取得仪器日检及可控震源一致性的合格记录,并按规定保存备查。e)激发前要检查电缆和检波器的通断、绝缘、道序等情况。f)应监视背景及工作道,做好警戒,每日开工前,至少记录一张环境噪声情况。5.3.7.2采集仪器辅助系统检查:a)应做好地震电缆和各种检波器串的日常维护工作,检修后的电缆和检波器串应进行全面测试,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允许使用外壳破损和无尾椎检波器施工。b)地震电缆线、检波器型号统一(水陆交互带除外)。c)施工前,应测试所有的电缆和检波器串,导通良好,外线绝缘电阻不小于10MQ(沼泽检波器不小于20MQ),各项性能达到有关检验指标要求。施工中如更换电缆和检波器,应进行性能测试。d)检波器串应统一编号,施工期间每月应按不低于占在用检波器串的20%的比例随机抽样,用检波器测试仪进行检测。抽样合格率应达到95%以上,若合格率小于95%,则要求在一个月内对所有在用地震检波器进行检测。e)使用的遥爆系统应达到性能稳定、正常,确保工作安全和信号准确。爆炸机应编号使用,每一个生产月的检修日应对所有爆炸机进行检测,钟TB与验证TB的时差应采用仪器最小采样间隔5.3.7.3检波器组合及埋置要求:a)检波器组合接收时,组合中心应对准测量桩号,其两者误差应小于十分之一道距,组合图形应按技术设计或试验结果确定。特殊地形应优先考虑组合高差,将组合图形等比例缩小或沿地形等b)因障碍物不能布设检波器的接收道,应核对准确桩号,并在仪器班报上注明空道及原因。当连续空道达到3道以上时,接收点位置应就近横向偏移。d)靠近河流、固定机械等严重干扰位置的接收道,应采取偏移的方式保证该道的有效接收。5.3.7.4接收工作的其他要求执行SY/T5314的规定。5.3.8激发工作要求5.3.8.1激发前应对遥爆系统进行检测并符合5.3.7.2e)的规定要求,才可进行激发工作。戒,若附近有干扰源时,应立即向仪器操作员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或减弱干扰。激发后,如实填写5.3.8.3当激发点连续空点较多(总覆盖次数低于设计覆盖次数的四分之三)时,应及时进行补炮或5.3.8.4仪器接收不到验证TB时,应及时检测爆炸机和中继站,调整爆炸机和中继站的位置,确保获5.3.8.5可控震源与炸药震源联合施工时,应在同一地点进行两种震源激发对比试验,以求取不同激发子波。5.3.8.6当采用可控震源施工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b)可控震源组合基距应准确,组合中心对准桩号,可控震源组内相对高差大于2m时,应调整组合c)每台可控震源生产时,每次振动扫描都应有相应的自动质量监控记录。可控震源的标准信号与e)可控震源的DGPS坐标与测量坐标之差应小于道距的十分之一。f)实测监控可控震源的最大畸变、平均畸变、最大相位、平均相位,发现异常时要查找原因并重新5.3.8.7其他激发工作要求及安全工作应符合SY/T5314、SY/T5857的要求。5.3.9仪器工作要求5.3.9.2仪器采用的SPS数据格式应符合SY/T5769及SY/T6290的要求5.3.9.3同一工区仪器因素应保持一致。5.3.9.4确保接收到遥爆系统的验证TB信号,每条(束)测线无验证TB记录数不应超过记录总数的5%,且不能连续出现5炮以上。5.3.9.5同一工区内磁带盘的编号不得重复,同一盘带、同一线束文件号不得重复。磁带盘标签参见附5.3.9.6放炮记录的格式应满足SY/T6391要求的SEG-D格式。5.3.9.7应及时上交当天所采集的SPS文件及SEG-D数据。5.4现场处理工作5.4.1现场处理项目5.4.1.1地震仪器月检、年检的相关资料分析。5.4.1.2地震仪器系统极性试验。5.4.1.3试验资料处理内容包括:a)试验点单炮记录:静校正、增益、频谱分析、分频扫描等。b)试验段(束)叠加剖面。c)定量分析所需要的特殊处理要求。5.4.1.4生产资料处理内容包括:a)二维地震施工时,提交全部测线叠加剖面。b)三维地震施工时,进行线性动校正验证观测系统正确性,每束线至少提交一条CMP线叠加剖面。c)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其他处理显示。5.4.2现场处理基本流程现场处理的基本流程如下:a)解编或格式转换。b)观测系统定义。c)检查部分单炮记录和共炮检距剖面。d)三维地震采集时,每炮抽部分道做线性动校正显示和分析,核对野外仪器班报的正确性。e)剔除坏炮、坏道(可选)。f)滤波、振幅补偿、增益(可选)。g)抽取Inline线(接收线方向)的CMP道集。h)应用野外静校正(可选)。i)去噪(可选)。j)反褶积(可选,可控震源资料需做最小相位转换)。k)速度分析。1)剩余静校正(可选)。m)动校正、初至切除和叠加。n)滤波。o)增益。p)显示。q)对近地表和地下复杂区,可适当增加部分处理模块。5.4.3现场处理质量控制和要求5.4.3.1应及时完成当日全部生产采集资料的解编、线性动校正处理工作,核对激发点、接收点的位置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技术组,技术人员应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核实。5.4.3.2分析显示单炮记录、中间监控资料和叠加剖面的质量情况,检查磁带记录信息与仪器班报是否符合。5.4.3.3野外磁带输入丢炮时,应找到原因并予以解决。同一条测线的原始数据连续100炮内丢炮不应多于1炮。5.4.3.4对野外原始磁带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多余的EOF)应在班报相应位置标注;对发现带尾结束标志不是两个EOF的现象应及时反馈至仪器组,并予以纠正。5.4.3.5针对不同的地形、构造部位、激发方式、激发岩性、激发井深、激发药量抽取一定比例的单炮进行分析,测(束)线分析的单炮比例应不低于该测(束)线总生产炮数的5%。5.4.3.6对每一线束应抽取一条满覆盖的CMP线做现场处理。当相邻线束间资料品质变化显著时,应等间隔抽取3条~5条CMP线进行处理,同时结合其他资料分析变化的原因。5.4.3.7纵向、横向同时滚动施工时,可对相邻的多个线束一起做现场处理。5.4.3.8当同一工区采用两种施工因素(井炮、可控震源组合生产)时,在处理时应进行时差、子波、振5.4.3.9每处理完一条(束)线时,及时编制现场处理剖面档案卡,其格式参见附录F。5.4.3.10其他执行SY/T5314的规定和技术设计相关要求。5.5原始资料质量检验与评价5.5.1质量检验应以技术设计、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等为依据。5.5.2质量检验内容见附录G。5.5.3采集仪器系统及辅助系统的日检、月检、年检检验与评价按SY/T5314中的相关条款执行。5.5.4测量基础资料检查与评价应符合SY/T5171的规定。5.5.5表层调查质量检验与评价5.5.5.1微测井质量检验:a)记录仪器年检、月检、日检合格。b)班报上测线号、物理点桩号、岩性录井记录、录制因素、接收因素等记录齐全准确。c)井中激发、地表接收时,检波器距井口的距离、方位和激发点的深度应记录准确。d)地表激发、井中接收时,激发点距井口的距离、方位和接收点的深度应记录准确。e)爆炸信号准确。f)初至起跳干脆,能准确拾取。g)记录干扰背景小,不影响初至及一定时间的续至波。h)微测井解释时距图上每一层应不小于4个控制点。i)双井微测井施工时,每个井中检波器接收记录应按接收点深度进行抽道排序,显示每个检波器的原始剖面及进行适当滤波处理的剖面。5.5.5.2微测井资料按全井资料进行综合评价,执行合格、不合格两级评价标准。当出现下列缺陷之一的资料,评为不合格。a)工作方法不正确或观测井深、激发点位置不准。b)爆炸信号不准或初至不清造成读数不准的总炮数超过20%。c)在垂直时距曲线上高速层少于4个数据控制点。5.5.5.3小折射质量检验:a)小折射仪器年检、月检、日检记录合格。b)小折射班报上测线号、物理点桩号、录制因素、接收因素等记录齐全准确。c)小折射记录初至波起跳干脆,能准确拾取。d)记录干扰背景小,不影响初至及一定时间的续至波。e)爆炸信号准确。f)小折射相遇时距曲线互换时差小于10ms。g)小折射解释时距图上每一层应不小于4个控制点。5.5.5.4小折射资料执行合格、不合格两级评价标准。当出现下列缺陷之一的资料,评为不合格。a)班报、测线号、炮号混乱无法核对。b)初至不清,无法准确读出数据的道数超过记录总道数的六分之一或连续多于2道(不包括只为了取得近排列资料,而使用雷管或小药量激发的记录)。c)爆炸信号不准。d)在时距曲线上低速层或高速层少于4个控制点的记录。e)激发点或检波点位置不准确。5.5.6原始单炮记录评价5.5.6.1原始单炮记录质量评价执行三级评价标准。5.5.6.2符合下列要求的原始单炮记录,评为一级记录。a)验证TB与钟TB之差在一个采样点以内。b)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有效波能量、频率、信噪比与试验记录相当。c)存在低频背景或面波干扰时,在勘探深度范围内能见到有效波反射。d)记录面貌好、背景噪音小、道间感应和脉冲感应小、声波干扰弱(可控震源除外)。e)每条接收线工作不正常道数不超过单线接收道数的四十八分之一。5.5.6.3有下列缺陷之一者,但其他项仍符合5.5.6.2的规定,评为二级记录。a)同一爆炸机无验证爆炸信号不连续超过5炮。b)在深度范围内见到非地形声波和脉冲。c)存在系统极性反向,在后续资料处理中能正确纠正。d)出现传输故障,在深度范围内采集数据完整。e)有较强的干扰背景,但滤波后在深度范围内能见到有效波同相轴。f)每条接收线工作不正常道数不超过单线接收道数的1/24。5.5.6.4有下列缺陷之一者,评为废品记录,且不统计该炮工作量。a)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资料或测量成果精度不合格所生产的记录。b)仪器工作不正常,炮检关系不能确定。c)钟TB与验证TB信号时差大于生产采样间隔。d)同一爆炸机无验证信号连续出现5炮以上,则从第6炮开始评为废品记录;山地、黄土塬、沙漠区连续无验证爆炸信号超过10炮,则从第11炮开始评为不合格记录。e)初至不正确、存在二次或多次初至。f)每条接收线工作不正常道数超过接收总道数的二十四分之一,且连续5炮。g)由于磁盘丢码或损坏造成数据记录无法使用。h)地震仪器未按规定的期限检验、项目检验或检验指标不合格所生产的记录。i)干扰严重,信噪比过低,造成资料无应用价值的。j)资料处理中发现无法补救的缺陷。5.5.7原始资料质量检验与评价还包括:质量检验的基本规定、质量指标、空炮率限定等,应按照设计要求和SY/T5314的相关要求执行。5.5.8其他要求执行SY/T5314的规定。5.6原始资料整理5.6.1资料整理内容按照设计要求和DZ/T0180及SY/T5314的相关要求执行,主要包括:测量资料、试验资料、仪器设备和测量设备检测资料、生产资料、表层调查资料、现场处理剖面档案卡、地震采集工作总结报告,若采用可控震源施工时,还包括可控震源工作状态监控资料。5.6.2测量资料整理5.6.2.1按照SY/T5171的规定整理或按技术设计指定格式整理。5.6.2.2水域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整理并提供二次定位测量的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料。5.6.2.3水深数据应经过潮汐改正。5.6.3试验资料整理5.6.3.1内容包括:试验工作设计方案、试验点表层调查资料、试验点干扰波调查资料、试验点原始及分析资料、试验段(束)原始及分析资料和试验工作总结报告等。5.6.3.2试验点资料整理:a)试验点表层调查资料。b)试验点干扰波调查资料。c)试验点生产原始数据磁带(磁盘)。d)试验点分析资料。e)试验点总结报告。5.6.3.3试验段(束)资料整理:a)试验段(束)表层调查资料。b)试验段(束)干扰波调查资料。c)试验段(束)生产原始数据磁带(磁盘)。d)试验段(束)分析资料。e)试验段(束)总结报告。5.6.3.4试验工作总结报告:a)试验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所有试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工作,为试验工作总结报告的编写提供资料。b)试验工作总结报告内容参见附录H。c)试验工作总结报告中应有明确的试验目的、试验结论。5.6.4仪器、震源系统和测量设备检测资料整理内容如下:a)年检测试记录合格后应装入资料袋,资料袋的封面应标明仪器型号及编号、录制日期和人员、检验日期、仪器组长。b)仪器月检、日检录制合格后,应将记录装入资料袋,当班仪器操作员应在日检原始记录上签字确认,日检应按月分装,资料袋封面应标明施工单位、工区、仪器型号及编号、录制日期及相关责任人。c)仪器极性录制合格经处理后打印出的极性资料应进行整理,仪器极性资料应加封面标识,封面应标明仪器型号及编号、录制人员、处理人员、相关责任人、日期。d)爆炸机、检波器、可控震源的测试或检测资料应按月整理后装入资料袋,封面应标明施工单位、工区、型号及编号、测试日期及相关责任人。e)所有检测资料应有相关责任人签字以备查。5.6.5生产资料整理5.6.5.1仪器班报和辅助数据电子文档:a)仪器生产班报应分线(束)整理装订成册,班报封面参见附录D。b)辅助数据格式按SY/T6290或SY/T5769的规定执行。5.6.5.2数据磁带或其他介质:a)生产数据磁带盘上的标识和数据磁带箱上的标识内容应参见附录E,并粘贴牢固。b)辅助数据电子文档存储介质、可控震源检测资料存储介质分别参见附录I、附录J的要求进行标识。c)数据存储按照SY/T5314、SY/T5769、SY/T6290、SY/T6391的相关要求执行。5.6.5.3现场处理剖面应分测线(束)叠成A4纸大小装人资料袋,标识参见附录F。5.6.6表层调查资料整理内容如下:a)仪器班报参见附录B,小折射、微测井记录头部参见附录J进行标识。b)小折射记录应按桩号顺序装订成本。若小折射点较多时,应按小折射点分布情况,每条线单独装订成册。c)绘制小折射解释时距图,并计算低降速带的速度和厚度,计算结果应写在时距图一侧。d)微测井采用检波器下井方法接收时,还应注明激发点距井口的距离,微测井记录(含双井微测井)资料应按井深从深到浅的顺序,每口微测井资料单独装订成册。e)微测井资料要绘制垂直时距曲线和层速度图,并将计算数据写在图中相应位置。f)地表高程,低、降速带厚度,高速层顶面高程,低、降速带速度,高速层速度和静校正量平面(剖面)图,各图比例尺应一致;图上应有调查点位、桩号及主要地形地物。g)表层调查分析资料:每个点的时距曲线图,低、降速带底界埋深图,低、降速带速度平面变化图和近地表结构图装订成册。h)表层调查报告内容应有:调查点的分布、调查方法、震源系统、接收系统、观测系统、分析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对本区低、降速带的认识及存在问题。报告封面应注明工区和方法、施工单位和报告编写日期;扉页上除应注明封面内容外,还应注明编写人及相关责任人等。5.6.7地震采集工作总结报告编写野外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编写地震采集工作总结报告。地震采集工作总结报告应有封面、扉页、目次、内容和附件。具体内容参见附录K。5.7采集工作验收5.7.1验收前工作验收前应进行相关工作量统计计算,具体参见附录L。5.7.2验收内容5.7.2.1任务完成情况:a)工作量完成情况.b)质量指标统计。c)线(束)完整性和地质任务的完成情况。上述内容的变更应提供证实性和原因的有效记录和文件。5.7.2.2试验工作:a)试验工作量统计。b)各种试验原始资料和分析资料。5.7.2.3采集过程控制:a)开工通知书。b)施工方法和采集参数的变更通知书和技术参数变更通知书。c)采集过程质量控制文件。5.7.2.4仪器、测量设备和震源检测资料:a)地震仪器系统极性检测资料、爆炸机测试记录。b)地震仪器年检、月检及日检资料。c)检波器测试记录。d)可控震源一致性测试记录。e)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校准证书。5.7.2.5测量工作:a)完成工作量。b)坐标系统及分带情况。c)GPS控制测量总结报告。d)RTK测量成果。e)测线端点实测坐标与设计坐标的校差。f)交叉点联测。g)物理点放样的桩差、偏移统计及过障碍说明。h)其他验收内容及要求应符合SY/T5171的规定。5.7.2.6原始资料:a)监视记录与评价。b)地震原始数据磁带(或其他存储介质)。c)地震采集辅助数据存储介质。d)仪器班报。e)钻井班报、爆炸班报及低、降速带调查班报。f)资料交付清单。5.7.2.7地震测线(束)完成情况:a)二维地震采集资料:根据设计及施工中测线调整的要求,逐条测线核实满覆盖起止桩号、满覆盖剖面长度。b)三维地震采集资料:根据设计及施工中线束调整的要求,核实完成的线束数,接收线起止桩号、坐标范围、接收线长度。5.7.2.8现场处理资料:a)现场处理流程及剖面。b)单炮显示记录、分频扫描记录和其他分析资料。5.7.2.10采集总结报告。5.7.3资料归档5.7.3.1按SY/T5314规范、技术设计要求或合同规定进行资料归档。5.7.3.2归档资料包括:a)测量原始资料及成果数据存储介质。b)表层调查资料。c)试验资料。d)仪器班报。e)地震辅助数据存储介质(包括表层静校正数据)。f)试验及生产数据磁带(或其他存储介质)。g)现场处理剖面。h)采集技术、施工设计及地震采集工作总结报告。i)测线符合图。j)项目验收意见书。k)其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文字和图件。6地震资料处理6.1资料准备6.1.1整理处理所需基础资料:原始地震数据、仪器班报、观测系统图、测量资料、野外地表静校正资料、地震采集工作总结报告、以往地震勘探成果。6.1.2收集地质成果:以往处理解释报告、钻井、测井、VSP(垂直地震剖面法)等资料。6.1.3根据地震工程调查合同,明确地质任务和处理要求。6.2处理设计6.2.1设计依据:地震调查合同、技术规程、原始资料情况、以往地震勘探成果等。6.2.2根据对工区地质任务、处理要求及原始资料分析,确定处理重点,制定试验方案。6.2.3在项目实施的初始阶段编写处理设计报告,提交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6.2.4设计内容:项目概况、地质任务及处理要求、原始资料分析、难点和技术措施、处理流程与试验方6.3二维地震资料处理基本内容6.3.1预处理包括解编或格式转换、定义观测系统、道编辑等。6.3.2叠前处理包括静校正、去噪处理、反褶积、速度分析及剩余静校正等。包括共中心点(CMP)叠加或倾角时差校正(DMO)叠加。6.3.4叠后处理6.3.5偏移处理6.4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基本内容6.4.2叠前处理6.4.3叠加包括共中心点(CMP)叠加或三维地震倾角时差校正(DMO)叠加。6.4.4叠后处理包括三维地震叠后时间偏移、三维地震叠前时间偏移、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等。6.5.1数据解编或格式转换6.5.1.1将地震数据正确解编或转换为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使用的数据格式。6.5.1.2显示不少于1%比例的单炮记录,检查数据解编或格式转换的正确性。6.5.1.3检查解编及格式转换后测线(束)的总炮数、记录长度和采样率。6.5.1.4检查原始数据的极性,处理中应使用正常极性,特殊情况按项目要求进行极性调整。6.5.1.5对于未相关的可控震源地震数据,在互相关前,显示少量单炮记录全部通道的数据,确认扫描6.5.2观测系统定义6.5.2.1保证激发点和接收点定义与野外实际情况相吻合。6.5.2.2显示二维地震处理观测系统图,高程图,炮、检点位置图;三维地震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6.5.2.3应用单炮初至线性动校正方法逐炮检查观测系统定义的正确性,对于炮检关系存在问题的记录认真分析,重新置位。6.5.2.4弯线处理显示激发点、接收点野外排列图,激发点与接收点中点平面位置图(即共中心点散布图),CMP面元覆盖次数、炮检距分布图。合理选择拐点和CMP面元的位置,中心输出剖面位于各反射点条带的中央,保证CMP面元的覆盖次数、炮检距分布相对均匀。6.5.3静校正6.5.3.1基准面静校正6.5.3.1.1对已开展地震勘探的工区,静校正基准面、替换速度的选取,应参考工区以往参数,或者在工区以往参数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试验对比分析,确定出合理参数;对未开展地震勘探的工区,通过测试选取,选取的原则:处理基准面应接近工区地表高程最高点的高程,替换速度尽量与高速层的速度接近。6.5.3.1.2检查野外静校正量数据(测量成果及表层调查结果),显示静校正量曲线或激发点、接收点静校正平面图,分析野外静校正量随高程变化趋势,纠正不合理的异常值。6.5.3.1.3试验折射静校正或层析静校正,保证初至拾取值准确,计算方法与参数正确,建立合理的表层模型,计算的静校正量变化趋势合理。6.5.3.1.4综合对比各种静校正方法应用效果,确定最终基准面静校正方法和参数。6.5.3.2初至波剩余静校正6.5.3.2.1通过初至拾取,计算初至波剩余静校正量,方法正确。6.5.3.2.2解决大于反射波半个周期的短波长静校正问题。6.5.3.3剩余静校正6.5.3.3.1剩余静校正的计算时窗在反射品质较好,具有较高的覆盖次数的地震标准层上选取。6.5.3.3.2剩余静校正后剖面无突变点,无串层现象。6.5.3.3.3最后一次求取的炮、检点剩余静校正量不大于一个处理采样间隔。6.5.3.3.4剩余静校正后的剖面品质不低于剩余静校正前的剖面。6.5.4叠前噪声压制6.5.4.1剔除废炮、废道以及野值。6.5.4.2合理选择噪声压制方法,压制强能量面波、异常噪声和多次波等干扰,保护有效频宽,提高信噪比,保持波组特征。6.5.4.3噪声压制后单炮记录和叠加剖面有明显的有效反射信号同相轴。6.5.5振幅补偿6.5.5.1采用球面扩散或其他方法,补偿地震波向下传播时的能量损失。6.5.5.2采用能量统计方法或其他方法,近似补偿地层吸收、地震波反射透射的能量损失。6.5.5.3采用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方法,消除炮、道间的能量差异。6.5.6反褶积6.5.6.1反褶积选取地表一致性和多道统计方法的串联反褶积。6.5.6.2反褶积处理后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有效频带得到拓宽,保证一定的信噪比,达到压缩子6.5.7速度分析6.5.7.1根据速度变化情况或构造条件确定速度分析点的密度。二维地震数据速度分析点间隔宜不大于500m,三维地震数据速度分析点间隔宜不大于500m×500m。6.5.7.4检查测线交点处速度选择的合理性。6.5.7.5当速度谱质量差,难以确定准确速度时应进行速度扫描,扫描范围大于实际资料的速度范围,提高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信噪比。6.5.7.6宽方位角地震资料的叠加速度应考虑随方位角、地层倾角变化。6.5.8.1根据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反射波最大反射角、地层各向异性特性,选择动校正方法。6.5.8.2在CMP道集上合理切除因动校正产生的拉伸畸变。6.5.8.3最终叠加剖面的质量优于中间叠加剖面的质量。6.5.9叠后时间偏移6.5.9.1根据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构造特征和资料品质选取偏移算法。6.5.9.2合理建立初始偏移速度场,地层倾角较大时应选取倾角时差校正(DMO)速度作初始偏移速度;根据偏移试验结果确定偏移速度场,偏移速度场趋势符合地质规律。6.5.9.4偏移后同相轴归位合理、断点清晰、无空间假频及影响地震解释的画弧现象,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信噪比有所提高。6.5.10叠前时间偏移6.5.10.1根据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构造特征、各向异性特征选取偏移算法。6.5.10.2合理选择炮检距分组参数,使各个炮检距组内的覆盖次数基本均匀。6.5.10.3调整偏移速度,确保输出的共接收点道集的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同相轴校平。无严重画弧现象。6.5.11.1根据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的构造特征、各向异性特征选取深度偏移算法。6.5.11.2在时间偏移剖面上的层位解释结果应符合地质规律。在三维地震时间剖面上,纵测线和横测线方向层位解释应闭合。6.5.11.3利用叠前时间偏移的均方根速度场转换得到初始的深度/层速度模型,同时结合地震、测井、6.5.11.4利用井资料对模型进行约束、修正,经过多次迭代建立最终叠前深度偏移的速度/层速度模型。6.5.11.6深度偏移成果剖面上反射波、断面波应合理归位。深度剖面地层的相对高低关系应与钻井一致。6.5.12分方位角处理6.5.12.1根据工区构造特征及裂缝发育情况,确定分方位角处理方案。6.5.12.2分方位角选取考虑构造裂缝方向,同时尽可能保证所分方位角数据的叠前CMP面元覆盖次6.5.12.3针对不同方位角数据进行叠前三维地震道内插处理。6.5.12.4参照6.5.10要求进行不同方位角数据叠前时间偏移处理。6.5.13叠前反演道集资料处理6.5.13.1进行相对保幅处理,保持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地震资料相对振幅关系和动力学特征。6.5.13.2应用相对振幅保持去噪技术,压制道集上的各种噪声,提高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道集6.5.13.3校平共反射道集上的有效反射同相轴,并尽可能地保留大炮检距的反射信息。6.5.14叠后处理6.5.14.1对叠加和偏移后数据,适当进行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处理。6.5.14.3提高分辨率处理方法与参数选取合理,处理后剖面有效频带得到拓宽,地震资料分辨率得到提高。6.5.14.4合理选择滤波方式和增益参数,尽可能保留地震数据的有效频宽,有效反射波组特征清楚。6.5.15滤波和增益6.5.15.1合理选择滤波方式和参数,尽可能保留较宽的地震数据有效频宽。6.5.15.2理选择增益方式和参数,增益后处理成果,有效6.6处理质量控制和要求6.6.2定义观测系统后,检查相应图件(观测系统图、覆盖次数分布图、激发点接收点位置图、炮检距分6.6.3检查基准面静校正应用前后叠加剖面、单炮、共炮检6.6.4检查噪声压制前后的单炮、叠加及噪声剖面等图件。6.6.5检查振幅补偿处理前后纯波叠加剖面、纯波单炮等图件。6.6.6检查不同反褶积方法和参数试验的单炮记录、叠加剖面、自相关剖面,反褶积前后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频谱对比等图件。6.6.7检查剩余静校正前后叠加剖面、剩余静校正量收敛曲线等图件。6.6.8检查最终叠加速度及叠加剖面。在构造复杂及低信噪比区域,进行常速扫描及变速扫描确定速6.6.9检查代表性的CMP道集,检查动校拉伸切除函数是否正确。大炮检距情况下,采用高次项动校正方法进行动校正。6.6.10检查、监控代表性测线(束)叠后时间偏移速度场、偏移剖面等图件。6.6.11检查、监控代表性测线(束)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偏移剖面,有代表性的共成像点道集、速度谱等图件。6.6.12检查、监控代表性测线(束)叠前深度偏移深度/速度模型、主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段)深度/速度切片、偏移剖面,有代表性的共成像点道集、速度谱或剩余速度谱等图件。6.7处理成果6.7.1处理成果数据处理成果数据包括如下内容:a)最终叠加的纯波数据和成果数据。b)最终偏移的纯波数据和成果数据。c)叠加和偏移速度数据。d)地震资料处理成果报告。6.7.2处理成果图件6.7.2.1成果剖面绘图比例:纵向1cm代表100ms、横向1:25000(或按甲方要求)。6.7.2.2成果剖面显示方向正确,无丢道或重道现象,时间剖面两侧有t₀时间刻度。6.7.2.3剖面应有边图、顶图。边图内容主要包括:工区、测线名称和测线方向、甲方、采集施工主要参数、处理流程及主要参数、处理单位、处理日期等。顶图内容主要包括:叠加或偏移速度函数、覆盖次数、测线交点和过井井号、地表高程及静校正量曲线、CMP号及对应桩号等。6.7.3处理成果报告的编写6.7.3.1资料处理结束后由处理单位编写处理报告,报告编写主要内容参见附录M。6.7.3.2编写要求:a)按地震工程合同中地质任务和处理要求编写。b)所用资料应为经质量验收合格的正式资料。6.8处理成果验收6.8.1验收内容处理成果验收内容包括:a)最终叠加的纯波数据和成果数据。b)最终偏移的纯波数据和成果数据。c)叠加和偏移速度数据。d)地震资料处理成果报告。e)处理过程中关键环节处理参数试验及质量控制图件。6.8.2质量评价6.8.2.1按照SY/T5332相关要求,地震数据处理成果剖面质量执行三级评价标准。6.8.2.2地震剖面一级品应满足:a)处理流程合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风家训演讲课件
- 一下期中家长会教育课件
- 酒店项目智能化工程招标文件
- 2024年玉树汽车客运从业资格考试
- 手势识别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 2024年武汉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驻马店道路客运输从业资格证理论考题
- 上海市泥城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射阳县2025届数学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扳手腕比赛”作文指导
- 特殊过程确认记录表
-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
- 西泠印社版书法指导五年级下册《左右结构》(二)
- (word完整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中文
- 建设项目工程部绩效考核表.doc
- 超星尔雅学习通《数学文化》章节测试含答案
-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
- 保险合同纠纷代理词范文3篇
- 基坑地下水回灌井施工方案
- 英语教学问卷调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