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的稳健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祉。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进行系统的综述,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炼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以期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具体而言,本文首先界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和对象。接着,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结构优化理论、区域空间布局理论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贡献,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机制路径、政策措施等方面。本文也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作为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在于探讨如何实现不同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和社会公正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强调的是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应当形成互补、协同的关系,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这不仅涉及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包括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均衡发展。内涵上,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即各地区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应当符合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其次是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再次是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最后是区域间的合作共赢,通过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各区域共同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核心内涵在于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均衡与协调发展,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这一理论不仅为区域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依据,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自20世纪中叶以来,经历了从初步形成到逐渐成熟的发展历程。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阶段、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阶段,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阶段。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阶段,学者们普遍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追求各地区间的均衡和同步增长。这一阶段的理论主张通过政府干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以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这一理论在实践中遭遇了挑战,因为资源的有限性和区域条件的差异性使得均衡发展难以实现。随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逐渐兴起。这一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其带动效应,再逐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这一阶段的理论主张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极化效应,强调经济增长极的作用。非均衡发展理论也引发了“马太效应”的担忧,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扩大。随着实践的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应运而生。这一理论强调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效率,也要考虑公平,追求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理论主张通过区域合作、政策协调、资源共享等方式,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指导思想。综观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一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深化。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反映了人们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进步。未来,随着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四、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与观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自其诞生以来,吸引了众多学者进行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和观点。这些流派和观点不仅反映了学者们对区域协调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也体现了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对区域发展策略与路径的多元探索。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各地区、各产业的均衡增长,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流派认为,通过平衡投资、分散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等手段,可以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的整体繁荣。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不同,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增长潜力的地区或产业,通过“增长极”的辐射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这一流派认为,资源的有限性和市场的竞争性决定了必须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梯度推移理论。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应遵循一定的梯度顺序,即先发展高梯度地区,再逐步向低梯度地区推移。这一流派强调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推动区域经济的梯度推移和协调发展。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主张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以重点城市和交通干线为依托,形成点轴式的空间开发结构。这一流派认为,通过点轴开发,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是在点轴开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构建完善的区域网络体系,包括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市场网络等,以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协调发展。这一流派认为,网络开发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高级阶段,通过构建高效的网络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的协同发展、城乡的均衡增长等目标。这些流派和观点在理论上各有侧重,但在实践中往往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区域发展环境的变化,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将继续深化和完善,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五、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应用与实践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自诞生以来,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发展规划和实践中。这些应用与实践,不仅检验了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数据支持。在全球范围内,欧盟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实践案例。欧盟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区域政策,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了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实践充分证明了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中。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都是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提出的。这些战略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中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也为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在地方层面,许多城市和地区也积极探索和实践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例如,一些地区通过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产业协同、交通互联、生态共治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了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这些实践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尽管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应用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区域、如何制定有效的区域政策、如何平衡各区域的利益关系等,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未来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应用与实践中,需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完善和发展理论体系,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应用与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全球和中国的实践案例可以看出,这一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践价值。未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相信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为推动全球和各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指导。六、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前沿与趋势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等趋势的加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跨区域协调与全球价值链整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内。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跨区域的有效协调与整合,促进全球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数字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力。如何利用数字经济推动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产业协作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点。如何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区域经济体系,是当前和未来研究的重点。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与制度创新:政策与制度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如何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推动制度创新,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是当前和未来研究的重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前沿与趋势主要体现在全球视野下的跨区域协调、数字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与制度创新等方面。随着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相信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将更加丰富和完善,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七、结论与展望本文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观点。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动力机制、模式选择、政策工具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旨在为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结论方面,本文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其实质是实现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方面,市场机制、政府调控、社会参与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形成了多元化的动力体系。在模式选择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工具方面,应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产业、土地等多种政策手段,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评价体系方面,应构建科学、全面、可操作的指标体系,以客观评估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效和水平。展望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更加紧密,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和政策体系,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继续深化对该领域的研究,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参考资料: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的“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更囊括了河北省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和河南省的安阳。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河北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更使保定市下辖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备受瞩目。京津冀区域发展历史演变可以划分为起步期、探索期、加速期三个阶段。从1986年“环渤海经济区”概念的提出,到2004年“京津冀都市圈”概念的提出,再到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过程经历了从学术探讨到实践推进的漫长过程,学界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分散到整合的探索过程。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既面临着体制机制的制约,又面临着一体化发展模式选择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进行了广泛探讨。区域协调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空间组织、过程与机理等,以区域经济由不协调到协调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优化区域分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三是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四是生态环境质量共同改善。当前京津冀区域发展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二是区域分工不够合理,三是城市群结构不够完善,四是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具体包括: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转移;三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一体化;四是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推动绿色发展;五是深化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推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发挥好各类主体的作用。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同时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还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加强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创新等方式,才能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具体内容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018年11月,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提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的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的支持;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扶持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项目,加快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对资源衰退和枯竭的困难地区经济转型实行扶持措施。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建成“五纵七横”西部路段和八条省际公路,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植被保护,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进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设施,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建设先进装备、精品钢材、石化、汽车、船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抓好阜新、大庆、伊春和辽源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搞好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和跨省区公路运输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和东北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支持其他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发展坑口电站和煤电联营。加快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支持发展矿山机械、汽车、农业机械、机车车辆、输变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以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干线铁路和公路、内河港口、区域性机场。加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普及义务教育,办好中心城市的民族初中班和高中班,加强民族大学建设和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建设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社区,扶持少数民族出版事业,建立双语教学示范区。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稳定民族地区人才队伍。支持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需商品、民族医药产业和其他有优势的产业。优先解决特困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继续实行支持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政策。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财政政策,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政策,要重点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要引导优化开发区域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土地政策,要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人口管理政策,要鼓励在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城市政府要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特大城市要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源头入手,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不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及有条件的建制镇,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规划城市规模与布局,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和供水设施建设。缺水城市要适度控制城市规模,禁止发展高耗水产业和建设高耗水景观。地下水超采城市要控制地下水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城市道路以及供排水、能源、环保、电信、有线电视等的建设,要破除部门和地方分割,在统一规划基础上协同建设,减少盲目填挖和拆建。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危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保障拆迁户合法权益。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管,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纲要》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是在区域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新举措,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长期以来把做大一个地区经济总量作为出发点和唯一目标来缩小地区差距的观念。明确了缩小地区差距的导向,主要不是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是要求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排名提升,而是缩小地区间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从而使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民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都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二是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所有区域都要加大经济开发力度的思维定式。我国区域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国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不适合大规模地集聚经济,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有些区域要承担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支撑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些区域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对于这些区域,“发展”的含义主要不是作大经济总量,而是保护好自然生态。才能既遵循经济规律,也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三是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改变了完全按行政区制定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思想方法。我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经济和人口的能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也应该不同,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评价内容和重点也应不同。只有采取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的新举措,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指标,才能使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指标更加科学,才能科学引导区域协调发展。四是体现了长远战略思维,改变了过于追求短期发展成效的观念。未来几十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将有几亿农村人口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进入城市居住。在这种与经济结构调整相伴的空间结构急剧变动的历史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富有前瞻性地谋划好我国未来十几亿人口、几十万亿经济在国土空间上的分布,主动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协调好地域空间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对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与生存极为重要。(发展改革委提供)投影演示、演讲、答辩、总结……市长们纷纷走上“PK台”,竞标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清远市通过参加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专项资金竞争项目,争取到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专项资金3100万元,改善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设施条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说,在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下,政府财政投入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起着关键作用。广东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打破财政资金分配“平均用力”,让财政资金这块有限的蛋糕“喂饱了更多的胃”。竞标资金,更是竞标发展思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中标市还是未中标市都是赢家。配合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的实施,竞争性分配方式在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75亿元产业转移扶持资金上先行先试:采用招投标的竞争性方式,分五批、每批安排15亿元,择优扶持三个欠发达地区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为保障资金分配更公平、更科学,广东根据项目技术、专业的特点建设专家库,正式评审时通过抽签决定评审专家,并要求参与评审专家签署承诺书,保证评审公平。评审过程充分引入媒体监督和部门监督,开展“阳光评审”“透明评审”。财政资金不是“唐僧肉”,争到钱只是第一步,按照竞标时的承诺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才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对此,广东省建立了资金使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评价制度,对资金使用实施全程追踪问效、问责机制。如在实施“省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过程中,广东省财政厅定期组织考评农业综合开发县的工作绩效,绩效差的被予以暂停或取消开发县资格。作为河源产业转移园的首任负责人,河源市常务副市长黄建中对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带来的巨大变化深有感触。通过参与竞标,河源市获得了2批次、共10亿元的产业转移扶持资金。产业转移扶持资金到达转移园后,作为资本金注入园区开发建设单位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有限公司,使公司资产负债率从86%下降至50%以下。各金融机构因此上调公司的信用评级,先后与其达成16亿元的贷款意向,缓解了园区开发建设的资金压力。同样是欠发达地区市,获得2批10亿元产业扶持资金的梅州市也产生了巨大的裂变效应。曾经亲历过竞标活动的梅州市委书记李嘉说:“扶持资金的滚动发展带来巨大的放大效应,成为启动梅州"绿色崛起"的强大引擎。”目前,梅州工业园首期266平方公里开发已基本完成,园区水质净化厂、企业服务中心等重点配套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累计有进园企业130家,计划投资总额29亿元。尝到了甜头的广东人,开始将竞争性分配改革推广到更多的财政资金领域。2008-2009年,广东共完成了22项省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试点,涉及10个省级部门近100亿元省财政资金。2010年,广东财政对第一批扶持战略性新兴发展专项资金8亿元进行竞争性分配。2011年,广东省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银企合作专项资金;五年内统筹安排50亿元,通过贷款贴息的方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竞争性分配机制正成为有力的“财政杠杆”,撬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在实施竞争性分配后,各级财政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实现大幅增长;“民办技工教育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极大地调动了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技工教育的积极性,1500万元财政资金带来了20倍的滚动投入;“省旅游扶贫项目”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直接为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各经济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步骤。本文将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为主题,探讨其重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跨地区流动和优化配置,使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效率:区域经济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理工学院《数字图像处理》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货运组织课程设计断面图
- 水饺课程设计和方法
- 泵站课程设计学习
- 呼伦贝尔学院《Oracle数据库管理与开发》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调节年径流课程设计
- 黑龙江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基础》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2024矿产品加工合同范文
- 双层钢框架课程设计
- 2024至2030年厢车货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口腔颌面外科课件)
- 教老外一些基础汉语教学课件
- 基于单片机的水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产后及新生儿护理健康教育讲座
- 锌钢护栏安装施工技术
- BOSCH 喷油器型号与参数对照表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与点评
- 中药注射剂标准全文地升国
- 木刻版画-马宏强课件
- 中学生物教学论试卷
- 博飞说明书及维修手册sz1032水准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