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吴要辅,八邑名都”:常州——艺美之灵动“中吴要辅,八邑名都”:常州1目录常州工艺之梳篦常州工艺之乱针绣常州工艺之金坛刻纸常州工艺之留青竹刻常州美术之常州画派常州美术之刘海粟目录常州工艺之梳篦2“宫梳名蓖”——梳篦“梳篦”释义:总称曰“栉”。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说文.木部》:“梳,所以理发也。”又“栉”,梳比之总名也。”段玉裁注:“疏者为梳,密者为比。”《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徐]季龙取十三种物,著大箧中,使辂射。云:‘器中藉藉有十三种物。’先说鸡子,后道蚕蛹,遂一一名之,惟以梳为枇耳。”唐罗隐《白角篦》诗:“白似琼瑶滑似苔,随梳伴镜拂尘埃。”宋陶谷《清异录》洛阳少年崔瑜卿,多赀,喜游冶,尝为娼女玉润子造绿象外五色梳,费钱近二十万。”宋王栐《燕翼贻谋录》卷四:“皇祐元年十月,诏禁中外不得以角为冠梳,冠广不得过一尺,长不得过四寸,终仁宗之世,无敢犯者。其后侈靡之风盛行,......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宫梳名蓖”——梳篦“梳篦”释义:3简介
梳篦是常州著名的特产,相传始于魏晋时期,迄今已1500多年,由于历史悠久,选料制作精细,素有“宫梳名篦”之称。历史常州梳篦形成于魏晋时期,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常州赋》有“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的记述,“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是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历史上常州梳篦生产盛况由此可见。因为清代苏州织造局每年都要来常定制一批高级梳篦,向朝廷进贡,所以常州梳篦又有“宫梳名篦”之美称,李莲英为西太后梳头用的常州产象牙梳至今留存在北京故宫。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清末民初,随着生漆胶合技术的发明和产品出口,其知名度更是远播海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和平博览会上获银奖,192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简介4起源梳篦总称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谚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始自晋代(公元265-420年),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常州赋》有“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的记述,“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是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历史上常州梳篦生产盛况由此可见。清时,苏州织造府官员为了谄媚皇上,每年旧历七月,总要到常州定制一批高级梳篦进贡皇宫。李莲英为西太后梳头用的常州产象牙梳至今留存在北京故宫。常州梳篦因此享有“宫梳名篦”之称。起源5红楼十二钗发展
解放后,常州梳篦生产走上了集体化和半机械化的道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雕、描、刻、烫”技艺的同时,揉合日用品、工艺品、装饰品种种特点,不断推陈出新,使梳篦成为富有民族传统风格和艺术魅力的日用工艺品。其中有融艺术欣赏保健功能于一体的“长寿梳”,有“四大美女”、“红楼十二钗”等造型欣赏梳,有蝴蝶、龙凤、脸谱、民族娃等旅游纪念梳,以及如琮似玉玲珑剔透的各式篦箕,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令人爱不释手。美国电影《星辰女娇娃》中,女主人公以常州梳蓖作胸饰,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回国也将两张常州篦箕作纪念品带走。海内外传播媒体赞不绝口,各界旅游人士更是倍加青睐。蝴蝶状梳篦红楼十二钗发展解放后,常州梳篦生产走上了集体化6五大名绣之乱针绣乱针锈,又名正则绣,是1930年代由刺绣家杨守玉所创造的刺绣针法,这种针法融合了中国传统刺绣的技术以及西洋艺术的特色,并受到清末民初沈寿的仿真绣所启发影响。
传统苏绣中,每一针之间是紧密相接,并且呈同一方
向排列,但在乱针绣中,针法长短不一、方向不同且
互相交叉,并运用分层、加色的手法,使得在色彩上更为丰富。
创造者杨守玉除擅长刺绣外,也擅长绘画,并学习西方绘画,乱针绣的发明,即是33年,在两幅以西画为绣稿的作品中产生的。五大名绣之乱针绣乱针锈,又名正则绣,是1930年代由刺绣7
“乱针绣”是把画理与绣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刺绣艺术,是利用特殊的乱针技法来制作的“针画”。是用针线为工具。把不同方向、不同颜色的直线条交叉重叠堆积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前后物体的空间关系及色彩变化。“乱针绣”的显著特点是摆脱了一股刺绣“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传统操作法,而是不拘教条,让作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乱针绣有其错综复杂的工艺要求而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作品。乱针绣的复杂与珍贵之处便是“乱”,而乱是有情理、有规则的乱,乱是为了求得整体的统一与更活泼的变化,绣者要根据自己的意向来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深浅等变化。以“情”指挥针,以“线”表达意,情意相融。按照光和色的变化规律,以丰富多变的针线来体现作品的线条美与立体质感。“乱针绣”特别注重色彩效果,它比一般刺绣的层次要多得多。把色彩堆厚些,其色彩效果才能出来。所以乱针绣作品看上去像一幅油画。油画上二种颜色混合就变成另一种色相,原来的二种色用不再存在,而绣面上二种色线交叉重叠后可以得到第三种色相的色感,原来的二种色相依然存在。所以它比油画的色彩更艳丽明快,形成绣的独特风格。乱针绣的特点“乱针绣”是把画理与绣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新8乱针绣的发明9金坛刻纸刻纸:金坛是我国刻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隋唐时期,双喜、门花、堂花、灯花、鞋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纸作品便散见于民间,世代沿袭,在金坛地区形成了刻纸传统。金坛刻纸刻纸:金坛是我国刻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隋唐时期10近年来,为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金坛文化局先后多次举办美术培训班,并组建了以刻纸为主业的金坛工艺美术社,使古老的金坛刻纸获得了新生。金坛刻纸以蕴涵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而显其艺术至力。她主题突出,题材广泛,格调清新,线条细腻流畅,刻工精致细巧,造型生动活泼,深受国内外艺术家的青睐和赞美。其中《百福骄臻图》长达4.2米,可谓世界刻纸作品篇幅之首。金坛刻纸可分为两大流派。以朱晓坤为代表的传统刻纸,风格古朴典雅,花样奇巧繁多,代表作品《群仙祝寿》人物众多,为世所罕见。以周蕴华、杨兆群等为代表的现代刻纸,融人绘画、装饰技艺,风格清新隽永,代表作《万马奔腾》、《东方歌舞》等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近年来,为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金坛文化局先后多次举办美术培训11乱针绣的发明12留青竹刻概述
留青阳文雕刻,也称平雕,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把图案之外的青皮铲去,露出竹肌。留青,即是留用竹子表面一层竹青雕刻图案,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留青雕刻的笔筒、臂搁、匣盒、扇骨等器物雕刻方法不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泽莹润,经常抚玩摩挲,年代越是久远,竹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温润如玉,色泽近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留青竹刻概述13竹刻演进留青竹刻在唐代开始流行时,最初只是平面雕刻,将图文部分留下,其余部分刮掉;所刻的纹饰,也只是进行阳文或阴文雕刻,只有花纹的变化,而没有雕刻技法的变化。明末竹刻家张希黄在唐代留青刻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他利用竹筠、竹肌质地色泽的差异,以竹的外皮(即青皮)刻图纹,将剔除青皮后的竹肌做底,首创出阳文浅浮雕的留青技法。这一时期,许多竹刻名家都兼精书画,他们从书画艺术中汲取养分,以充实竹刻艺术,无论题材、技法,都与书画艺术紧密结合。而以竹的青皮作为图纸的雕刻绘制法,与绘画的笔墨神韵更加贴近。但到了清末,竹刻工艺日趋衰退,留青名家不多,佳作也较罕见。20世纪中期,留青艺术家多聚居上海,如江苏武进的徐素白、苏州的支慈庵以及无锡的张韧之等。他们在继承明、清名家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竹刻演进14留青竹刻之一种。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作为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因留青,是留其表皮一层,所以又名“皮雕”。竹材选用深山冬竹,经防霉防蛀工艺处理,成品底面光润。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竹筠色浅,年久呈微黄;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刻,宜充分利用这种质地和色泽变化差异,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层次,形成色彩从深到浅,自然退晕效果。明晦浓淡,因景而施。竹刻留青之法,至明末张希黄时已大备。李葆恂《旧学庵笔记》载张希黄竹刻山水臂搁事,“凡云气,夕阳、炊烟,皆就竹皮之色为之。妙造自然,不类刻画”。道出希黄运用竹筠之妙。留青竹刻产品有臂搁、书镇、笔筒、台屏和案头小品等。留青竹刻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雕刻图案,由作者巧施全留、微留、不留、多留、少留的功夫,使作品显出层次、明暗、浓淡,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珍藏价值,为历代名人雅士所喜爱、珍藏。留青15留青竹刻留青竹刻16“儒风蔚然,为东南冠”——常州画派常州画派,亦称“毗陵画派”“武进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毗陵、武进皆为江苏常州的古地名,于北宋居宁,南宋于青言,元代于务道,明代孙龙,清代唐于光、恽寿平等,皆属之。祖述徐崇嗣、赵昌的没骨法,以草虫、花卉写生为胜。“儒风蔚然,为东南冠”——常州画派常州画派,亦称“毗陵画派17概述
常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来文人辈出,“儒风蔚然,为东南冠”。明清之际,“五大学派”横空
常州画派恽寿平出世:常州学派、常州词派、阳湖文派、孟河医派和常州画派,对当时及后世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恽南田为代表的常州画派与苏南区域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并互为借鉴和影响,形成了在中国绘画史上声名卓著的清代“四王吴恽“六大家。常州地处江南经济中心,为南北交往要冲,水网交织、山明水秀,湿润的气候造就了江南文化特色,也造就了常州画派的水墨文化体系,既有浓厚的地域审美,也浓缩了主流文化的代表性。常州画派以其影响的深远和名家辈出,名扬海内外。近代的大师刘海粟、谢稚柳等更以深厚的学识、高超的艺术造诣将常州的绘画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被普遍认可的高度。影响
恽寿平尝言:“余与唐匹士(于光之号)研思写生,每论黄筌过于工丽,赵昌未脱刻画,徐熙无径辙可得,殆难取则。”恽、唐花卉写生,多空灵之感,是徐崇嗣没骨法的继承者,世称“恽派”,对后世影响甚大。居宁画迹不复可见,据梅尧臣(1002-1060)诗“宁公实神授,坐使群辈伏。”居宁草虫似属禅林墨戏一路。孙龙受其影响。于氏祖孙画迹亦失传,日本知恩院藏有南宋于子明《莲花图》对幅,钤有“毗陵于子”印,或即于青言之作。恽寿平与唐于光实源出于氏。恽寿平尝言:“余与唐匹士(于光之号)研思写生,每论黄筌过于工丽,赵昌未脱刻画,徐熙无径辙可得,殆难取则。”恽、唐花卉写生,多空灵之感,是徐崇嗣没骨法的继承者,世称“恽派”,对后世影响甚大。概述18历史背景常州画派的名称,最早见诸于《清朝画征录》。这部书,初名《国朝画征录》,成书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作者系秀水(今浙江嘉兴)画家张庚(1685一1760年)。他在该书中写道:“及武进恽寿平出,凡写生家俱却步矣。近世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南田而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又说:“斟酌古今,以北宋徐崇嗣为归,一洗时习,独开生面,为写生正派”。张庚上述几段话,说了下列几个要点;(一)“遂有常州派之目”,正式为常州画派定了名;(二)“莫不家南田而户正叔”,说明有一群画家集合在恽寿平的旗帜下因而能够称“派”;(三)及武进恽寿平出”,说明恽寿平是这个画派的创始人,开宗立派的时间是“恽寿平出”的康熙年间。(四)“斟酌古今,以北宋徐崇嗣为归”,恽寿平创没骨体画法的渊源是“以北宋徐崇嗣为归”。历史背景19风格形成
作为常州画派的创始人,恽寿平当然并不是专画花草虫鸟的。他的山水画有很高的造诣,杰出的艺术成就。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山水画,从他20余岁直至去世前,有许多精品传世。他的山水画是“南宗”的路子,老师是他的堂伯父恽向。所谓“南宗”,就是以南唐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派山水画派。中国的山水画,最早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陪衬背景出现的。隋唐之际才成为独立的画种,这时的名画家有展子虔、李思训、王维等,但传世作品极少。到了五代,山水画出现了第一个高峰。依据不同的风格,分为南方和北方两派。北方派以后梁荆浩、关同为代表。南北两派的不同画风,其突出的标志是:以董、巨为代表的南方派,长期生活在江南水乡,画的多是山清水秀、草木滋润的江南山水,“淡墨轻岚”;而以荆、关为代表的北方派,则长期生活在中原山区,画的是巍峰穷谷、草荒木寒的西北山水,“雄伟峻奇”。“恽寿平学习传统的路子十分广泛,晋、唐、五代、宋、元、明各大家都是他师法学习的对象。他学习的重点是元代黄、王、吴、倪四大家和高克慕、赵盂顺、陆广、马琬,方从义以及明代的王绂、徐贲、沈周、文征明、唐寅等文人画,即所谓“南宗”的路子,但是也不排除学习北宗的长处。由此而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画风格。恽寿平的山水画风格特点是:题材广泛,注重意境、神韵和笔墨,大幅求“势”,小幅求“趣”,淡墨、浅色、湿笔,追求一种幽深、寂静、清新、高逸的情调,表现自己对于真山真水的感受。恽寿平古文根底深厚,具有诗人气质,并且工于书法。他喜欢在画面上题诗跋文,使画面熠熠生辉,平添许多情思,耐人寻味,令人神往,被誉为诗、书、画三绝。风格形成20代表人物
常州画派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恽寿平和唐匹士,同时擅长山水和花鸟。恽寿平还兼擅诗文、书法。他的好友王石谷和表兄孙承公,多次劝说他要他放弃画花卉。理由是担心他分散精力,影响在山水画领域的艺术成就。他们说,研精卉草,且求其趣,其于烟云山水之机疏矣,恐久耽于此(指画花卉),便与云烟林壑、墨雨淋漓之趣渐远。但是,恽寿平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写生本与山水相发,一花一叶布置,与于岩万壑意趣略同,惟能深知泼墨之理,方与布色点染之妙处有合。”恽寿平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体会到“研求宋元诸家山水笔法,皆能一一剖析其精微,故于写生,一洗流传庸史之积习,破院本刻画之滥觞,抉前人未发之奇秘,驱造化于毫端,曲折纵横,无不如意;赵文敏以来一人而已。恽寿平不仅没有接受亲友的劝告,放弃对于花卉虫草画的追求去专工山水,而且有意识地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没骨法花卉画的创新,艺术天地的浩翰广阔深邃,是用不着相互谦让的。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完全可以“各得其所”。事实也正是如此。从恽寿平本身来说,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没骨体花卉画的创新和实践,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成就。同时,他在山水画的创作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当然也不会因为他在山水画领域的成就而缩小了王石谷在山水画领域自由飞翔的天地。恽寿平学习传统,继承传统,又发展了传统,创造了新的画法,以其伟大的艺术实践和成果树起了一面大旗,并在这面旗帜下聚集了一群画家,形成了一个画家群体,开创了常州画派。“没骨”写生花卉画法,作为中国花鸟传统画法之一,湮没了几百年,恽寿平大胆进行挖掘,“斟酌古今,以北宋徐崇嗣为宗,一洗时习,独开生面”,创造性地恢复和发扬了“没骨”写生花卉的传统,给花鸟画坛注入了新的生机,使得“勾花点叶”派末流为之一扫,赢得了众多的追随者,开创了“常州画派”。当时的入室弟子有:马元叙、范廷镇、张伟、董瑜等人,他们学习并继承恽寿平“没骨”写生花卉画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代表人物21后世继承
恽寿平去世后,学习他的人更多,尤其是他的子孙,纷纷学习浑寿平的画法。如恽源浚、源景、怀英、怀娥、馨生、宅仁、与三、恽育、恽滇、恽珠、恽冰等,其中他的从玄孙女恽冰最得恽寿平写生花卉的神髓,杨臣彬先生说:“这是常州派的后劲”。(杨臣彬:《悍南田》第97页)。常州画派在常州后继有人,除恽家后人外,还有钱维城、毕涵。汤贻汾、汤世渤、黄山寿以及当代的房虎卿、刘海粟、马万里、戴元俊等。后世继承22乱针绣的发明23乱针绣的发明24常州画派——刘海粟常州画派——刘海粟25简介刘海粟(1896-1994年),原名盘,字季芳,号海翁。祖籍安徽省凤阳,1896年3月生于江苏省常州。擅长油画、国画、美术教育。自幼酷爱书画,十四岁到上海入周湘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1910年在乡里办图画传习所,1912年11月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校长。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被责骂为“艺术叛徒”,但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回国后创办天马会。1920年10月赴日本出席帝国美术学院开幕大典,回国后着《米勒传》《塞尚传》等介绍西洋艺术。1927年走日本,与日本画界人士交游。1929年赴法国、瑞士,油画《森林》《夜月》等应邀展出于巴黎蒂拉里沙龙。国画《九溪十八涧》获得国际展览会荣誉奖状。1931年在法国巴黎克莱蒙画堂举行个展,在上海、南京举办个展,编译《世界名画集》。1933年赴德国筹备展出"中国现代绘画展览"。1929年遍访法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国考察美术,与毕卡索、马蒂斯等画家交游论艺。三年间作有三百馀件美术作品,作品入选法国秋季沙龙与蒂勒黎沙龙,国画《九溪十八涧》获比利时独立百年纪念展览会荣誉奖,出版画册《海粟油画》。
简介26193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学院讲授中国绘画“六法论”,举办“刘氏国画展览会”。后又在巴黎克莱蒙画堂举办旅美画展,作品《卢森堡之雪》为法国亦特巴姆国家美术馆收藏。回国后,在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后又先后应邀在德国、英国、印尼、新加坡等国举办画展。1938年应中华书局之约,写成八十万言的巨著《海粟丛书》六卷。1940年主持中国现代名画筹赈展览会,并在雅加达、吉隆玻等地展出。1947年在上海“中国艺苑”举行个展。1949年后历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一级教授。1952年任华东艺专(现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并致力中、西绘画。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1 国家是什么(导学案) 高二政治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 印刷机械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市场机遇分析考核试卷
- 2025年销售佣金合同范本与业绩激励方案3篇
- 2025版木工行业培训与认证服务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商业委托销售协议
- 2025年合法住房公租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驾校品牌推广与市场拓展合作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车转让及二手车增值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林业苗木繁育基地承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集体产权房屋买卖合同样本(含房屋产权调查及核实要求)
- 《医院财务分析报告》课件
- 2025老年公寓合同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 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
- 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查房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人工智能基础》全套英语教学课件(共7章)
- 废铁收购厂管理制度
- 物品赔偿单范本
- 《水和废水监测》课件
-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