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10-岳麓版_第1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10-岳麓版_第2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10-岳麓版_第3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10-岳麓版_第4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10-岳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西部某高地滕州一中西部某学校上海西部某高地滕州一中西部某学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四大经济区的形成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四大经济区的形成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区域经济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区域经济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夫山西饶材、竹、榖、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釭置:此其大较也。——《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哪几大经济区?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夫山西饶材、竹、榖、纑、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课件10-岳麓版经济区地理位置特点形成原因山东黄河流域—鲁冀豫(崤函分界)农业区,经济实力较强(山东最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早,人烟稠密。山西黄河流域—关中河西、巴蜀江南长江以南原始森林覆盖经济实力较弱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龙门碣石以北山东、山西以北(塞内、塞外)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有限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经济区地理位置特点形成原因山东黄河流域—鲁冀豫(崤函分界)农

材料一:《颜氏家训》中说:“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之毡帐;及来河北,不信二万斛船。”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它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二:《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学思之窗反映了古代南北经济差异很大,北方长期居于经济重心地位,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材料一:《颜氏家训》中说:“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2、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1)区域的多样性

——多样性主要是指地域分布上的特点。(2)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发展水平上的差异。2、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1)区域的多样性请思考:江南地区是如何从落后、荒凉变成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的?正是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并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才使得江南变得如诗如画。请思考:江南地区是如何从落后、荒凉变成一个经济繁荣、中国古代南北人口变化表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比例

人口(户)占全国比例西汉247万19.8%998万80.2%唐朝392万43.2%514万56.8%北宋1122万62.9%662万37.1%高潮时期具体战乱影响123农耕经济重心的南移三次人口南迁高潮两晋之际中唐以后两宋之际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变①为南方带来劳动力、工具和技术,促进江南经济发展。②促进南北文化、民族的融合,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中国古代南北人口变化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历史上,中原人口几次大迁徙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共同原因: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攻伐导致了北方频遭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战争导致中原人口三次南迁。历史上,中原人口几次大迁徙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共同原因请思考: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对南方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人口南迁的影响(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请思考: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对南方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一年一度的春运,经常为外电形容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迁徙。那么,今天我国出现的人口迁移与古代中原人口的南迁有何不同?古代人口外迁是主要因为战争动乱,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迫使的;而现代人口的南迁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一是科技人员和大学生涌向南部沿海开放区,二是农村劳力流向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一年一度的春运,经常为外电形容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迁时期开发南移表现开发南移程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六朝时期)中唐以后两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表解时期开发南移表现开发南移程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六朝时期)中唐以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南方户口超过北方,户口分布重心的南移;(2)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超过北方;(3)南方地区在国家财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思考归纳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材料一:中国古代南北人口变化表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比例

人口(户)占全国比例西汉247万19.8%998万80.2%唐朝392万43.2%514万56.8%北宋1122万62.9%662万37.1%南方户口已经超过北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材料一: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比例材料二:(两浙地区)“一般亩产量在两石到三石之间,最高者可达五六石。……广大北方最好的土地,最高年成也能达到二至三石,但一般亩产为一石,已经远不及南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你能得到什么认识?南方农业发展已经超过北方。材料二:你能得到什么认识?南方农业发展已经超过北方。材料三:当时全国上供绮、罗、绫、绢等丝织品共3552808匹,东南地区和四川2574560匹,占全国上供织物的73%。——《简明中国经济通史》材料四:宋代我国又涌现出大约80个新城镇,以江西、福建、湖北、甘肃和河北较多,益州(成都)、平江(苏州)、建康(南京)、鄂州(武昌)、江陵(荆州)、杭州都是手工业和商业发达的著名城市。——《中国古代经济史》你能得到什么认识?南方手工业和商业已经超过北方。材料三:当时全国上供绮、罗、绫、绢等丝织品共3552808匹材料一: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卷337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财赋之地,人文渊薮”(1)促进南方经济发展,城市繁荣。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材料一: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财赋之地,人文渊薮”南方北方南直浙江福建四川广西贵州江西湖广广东云南北直山东山西河南陕西2726119202212501713511211448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2)文化重心南移。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山东一天一地一圣人(3)促进民族融合。南方北方南直浙江福建四川广西四大经济区远古到两晋第一次人口南迁两晋之际经济重心开始发生变化三国东晋南朝第二次人口迁移安史之乱后江南开始超过北方中唐以后第三次人口迁移两宋之际南方经济

重心地位

的确立宋以后知识线索四大远古到两晋第一次两晋之际经济重心开始发生变化三国东晋南朝知识结构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时间:两晋之际唐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共同原因:战乱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分布: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特点: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⑴中原人口南迁⑵社会环境⑶原有潜力过程:⑴孙吴东晋南朝开发⑵中唐以后⑶宋都南迁后影响:文化重心的南移知识结构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时间:两晋之际唐安史之乱后1、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得出的结论有()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302554162.9%112247637.1%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数不断上升②三个政权控制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③唐朝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B1、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得出的结论有(2.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A.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B.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A2.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3.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反映了(

)A.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