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力第3节重力(zhònglì)第一页,共29页。第七章力第一页,共29页。水往低处流苹果下落羽毛(yǔmáo)飘落情境(qíngjìng)引入抛出(pāochū)的球落地
新课导入第二页,共29页。水往低处流苹果下落羽毛(yǔmáo)飘落情境(qíngjìn抛铅球(qiānqiú)后,铅球(qiānqiú)的轨迹苹果的运动有什么(shénme)特点第三页,共29页。抛铅球(qiānqiú)后,铅球(qiānqiú)的轨迹苹果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这是因为地球上的一切(yīqiè)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第四页,共29页。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这是因为地球上的一切(yīqiè)物体都受
1、由于地球的吸引(xīyǐn)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符号:G3.施力物:地球一、重力(zhònglì)新知(xīnzhī)探究第五页,共29页。2.符号:G3.施力物:地球一、重力(zhònglì)新知(1)提出(tíchū)问题(2)作出假设(jiǎshè)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yīnsù)有关系?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位置有关?二、重力的大小第六页,共29页。(1)提出(tíchū)问题(2)作出假设(jiǎshè)(3)设计(shèjì)实验:把质量均为50g的3个钩码,逐个增加,挂在弹簧(tánhuáng)测力计下,并记下示数。第七页,共29页。(3)设计(shèjì)实验:把质量均为50g的3个钩码观察并记录:弹簧秤下端悬挂(xuánguà)一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4)进行(jìnxíng)实验:第八页,共29页。观察并记录:(4)进行(jìnxíng)实验:第八页,共29观察并记录:弹簧秤下端(xiàduān)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第九页,共29页。观察并记录:第九页,共29页。观察并记录:弹簧秤下端(xiàduān)悬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第十页,共29页。观察并记录:第十页,共29页。实验记录(jìlù)表格(5)分析(fēnxī)论证:次数123质量m(kg)重力G(N)重力/质量即G/m(N/kg)9.89.89.80.050.10.150.490.981.47第十一页,共29页。实验记录(jìlù)表格(5)分析(fēnxī)论证:次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zhèxiē)点,你发现什么?重力与质量(zhìliàng)关系的图象第十二页,共29页。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0.050.510.10.151.5重力与质量(zhìliàng)关系的图象第十三页,共29页。0.050.510.10.151.5重力与质量(zhìlià(6)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zhònglì)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__关系。物重跟质量(zhìliàng)的比约等于___N/kg,是个定值。正比(zhèngbǐ)9.8物体重力大小与质量有关。第十四页,共29页。(6)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zhònglì)大小跟它的质G=mg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是9.8N,为计算方便(fāngbiàn)在粗略计算时可以取g=10N/kg。物体(wùtǐ)所受的重力与物体(wùtǐ)的质量成正比。重力(zhònglì)的大小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kg)第十五页,共29页。G=mg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在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跟重力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叫做竖直(shùzhí)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shùzhí)向下的.三、重力(zhònglì)的方向第十六页,共29页。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跟重力方向一致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常用重力的方向来测定物体是否竖直和水平。第十七页,共29页。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常用重力的方向来测定物体是否竖直和水4.重心(zhòngxīn)——重力(zhònglì)在物体上的作用点(1)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它的圆心、球心、几何(jǐhé)中心。GGG四、重心第十八页,共29页。4.重心(zhòngxīn)——重力(zhònglì)在物GG第十九页,共29页。GG第十九页,共29页。(2)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wùtǐ)重心:可以用悬挂法确定。第二十页,共29页。(2)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wùtǐ)重心:第二十页,1.重力(G):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方向:竖直向下(xiànɡxià)应用:重垂线3.重力大小:重力和质量成正比:G=mg,g=9.8N/Kg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4.重心:重力作用点第二十一页,共29页。1.重力(G):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第二十一页,共21.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图所示的实物(shíwù)中,重力约为2N的是()
检测反馈A.牛顿B.一个苹果C.地球D.一片(yīpiàn)树叶第二十二页,共29页。1.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图所示【解析】本题考查重力的估算。解答时可先求出重2N的物体的质量,然后根据(gēnjù)质量进行判断。在不精确计算时,g可取10N/kg,该物体的质量约为。牛顿和地球的质量要比0.2kg大得多,一片树叶的质量要比0.2kg小得多,一个苹果的质量与0.2kg最为接近,故选B。第二十三页,共29页。【解析】本题考查重力的估算。解答时可先求出重2N的物体的质B1.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xiànxiàng)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图所示的实物中,重力约为2N的是()A.牛顿B.一个苹果(píngguǒ)C.地球D.一片树叶第二十四页,共29页。B1.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xiànxiàng)中发现2.下列图像(túxiàn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B【解析】本题(běntí)考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图像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选B。第二十五页,共29页。2.下列图像(túxiàn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3.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biǎoshì)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B【解析】本题考查对重力方向的正确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里(zhèlǐ)的“向下”指的是指向地心的方向,故从手中释放的石块由于受重力的作用,下落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故选B。第二十六页,共29页。3.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B【解析】本题考4.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只要是质量分布(fēnbù)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fēnbù)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用悬挂法找物体的重心时,细线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第二十七页,共29页。4.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二十七页【解析】①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圆环、空心球它们的重心在中间的空心部位上,故AB选项不正确;②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fēnbù)和物体的形状有关,物体的质量分布(fēnbù)或者形状改变时,重心也随之改变,故C选项正确;③用悬挂法找物体的重心时,细线的延长线一定通过重心,但是细线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故D选项不正确.第二十八页,共29页。【解析】①物体重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鲜水果买卖合同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技巧分享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应急救援行动指挥心理素质与团队协作试题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核心考点特训题库(含答案)专项突破版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易错题解析及练习试卷
- 深度剖析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真题中的施工组织设计实施试题
- 2025年法语DELFB2水平测试卷(模拟试题精讲与解析)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创新实践题冲刺试卷
- 2025窗帘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
- 大学英语说课
- (完整版)数字信号处理教案(东南大学)
- 小学二年级24点习试题库
- 医院检查报告单模板
- 回弹法检测砖砂浆强度计算表
- 2023年广东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和参考答案
- 小学劳动技术云教三年级下册植物栽培种植小葱(省一等奖)
- 泌尿外科手术分级目录
-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
- 科研项目台账
- 产品零部件防锈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